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课题申报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

研究课题申报书

附件 4:

编号: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课题类别:

所属领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说明 1.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立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者均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

2.填写前,请先上网查阅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有关规定(网址:

munity of learning)报告,在报告中首次用到了学习的共同体的概念。

他认为有效的学校教育首要的且最重要的要素是:

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

为了在学校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他指出学校必须:

有共享的愿景;能够彼此的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关

1/ 11

心照顾学生;气氛是快乐的。

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共同体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不仅关注学校层面,而且关注社会层面的一切学习者如何构建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共同体环境。

例如布朗和坎皮恩(Brown Campione)提出设计学习者和思考者共同体,李普曼(Lipman)提出探究共同体,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提出学习共同体,罗斯(Roth)提出实践共同体。

日本学者佐藤学甚至认为学校再生之道,只能是恢复学校在现代化整顿并合理地武装的过程中业已丧失了的东西领悟学习之甘苦的、合乎自然的时间、空间、关系,朝着学习共同体的目标脱胎换骨地改造。

(《课程与教师》P83,钟启泉译,2003.6)近年来学习共同体已受到我国教育理论界地关注,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学校把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入了课堂,引入了学校管理,引入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领域还比较鲜见,朱小蔓在《面对挑战:

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一文中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联系,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必须重视学校作为公共生活领域或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在学校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

---------------------------------------------------------------最新资料推荐------------------------------------------------------ 新的生长点,如何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的教育观念,成为指导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并以理想的教育效果验证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还有待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协同探讨。

2.研究的价值(1)理论价值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

基于这种新的问题背景,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调整。

调整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把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核心。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正是在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和谐教育理论为指导,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在更深层次上对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的新的探索,进而也是素质教育德育理论的校本探索,它是素质教育德育理论的突破,也和谐教育德育理论的深化。

(2)实践意义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是从学校原有的近二十年的和谐教育道德教育经验出发,更重视生命的自然禀赋,适应和支持儿童的道德学习,相信道德学习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

3/ 11

者、学习者与助学者、助学者与助学者之间通过争执、讨论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赞扬或批评强化动机,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来认识与解决问题,实现德性的共同成长。

它是和谐教育德育研究更深层次的实践建构,对形成我校鲜明的校本经验,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对深化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1)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加强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理念。

(2)通过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发展形成我校和谐教育德育模式。

(3)在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并进行学校和谐文化的建构。

2、研究内容(1)现状研究我校的和谐教育实验起始于 1988 年,至今已经过三轮的研究实践,德育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从理论到实践都积淀下不少成果与经验。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调整,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渐次推进,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共同进步,清醒的教育者依然需要考虑:

如何形成校本发展的制度文化、如何形成鲜明的校风、如何构筑温馨的师生关系、如何培育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环境。

因此,对我校和谐教育经验与问题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

---------------------------------------------------------------最新资料推荐------------------------------------------------------ (2)文献研究本课题作为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它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德性的成长与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因而有关和谐教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的文献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3)实践研究:

和谐教育理念下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①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及交往活动中规范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等的调查、问卷研制我校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实施纲要和各类学校交往活动中的道德规范②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方式研究 a.班级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b. 年级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c. 少先队组织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d. 非正式组织中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③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活动方式研究a.以爱为核心的志愿者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b.以兴趣为基础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c. 以邻里关系为范畴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d. 以课堂合作学习为平台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④基于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评价方式的研究(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前期准备(2006.2-2006.8)(1)采用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认识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并对此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了解国内外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的现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2)组建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3)对我校和谐教育前三轮中德育实践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5/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