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准备预设过程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情引入1、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生:上下、前后、左右师:谁来说说你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还有吗?学生畅所欲言。
2、师:真不错,能记住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了。
那你能辨别别人的上下前后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
(出示主题图)你看,这个班的每位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谁先来说说讲台在哪里?学生指出讲台的位置,在小朋友们的前面。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坐在第一组第二个,你能找到他吗?学生在图中找小明。
师:老师是从左边开始数的。
谁的左边?生:我们的左边。
(师:你认为呢?)师:说的真好。
这里一共有几个小组?第二小组在哪里?第5小组在哪里?师:现在老师指一个小朋友,他在第几组第几个,知道的小朋友举手,看谁反应快!老师指,学生说。
再老师说,请学生上来指。
这么多小朋友,你想认识哪一位,说说他的位置。
3、师:小朋友,你能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吗?第几组第几个?同桌两个人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反馈,说自己的位置。
师:那你能说说你的前面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右边的同学、后面的同学的位置吗?完成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前后同组,左右同个)4、师:有个小朋友在桌上摆了很多动物卡片,你看,(出示图片)他还说了猴子在哪里,看到这些动物卡片,你们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并回答。
二、发展练习1、情境说明课件展示一幢楼房(由P9第7题)师:这是一幢漂亮的新楼,数一数一共有几层,几个单元?每一楼都有两户人家,靠左的为左室,靠右的为右室。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01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字的大小比较概念的理解。
重点:010数字的认识和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展示。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水果摊上的水果数量,引发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数字010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央列出010的数字,旁边标注大小比较的符号,直观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字大小比较练习题。
答案:根据题目要求,给出正确的数字大小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数字,进行大小比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开展数学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运用4.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如超市购物、水果摊挑选水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接触到数学知识。
2. 确保情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例题讲解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结合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字大小比较。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比较与排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与排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性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磁性教具的大小。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例题1。
(2)通过例题2,让学生学会用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比较与排序2. 板书内容:(1)比较大小的方法(2)排序的方法(3)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思考:如何将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思考题答案: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整理物品时进行排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与排序的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比较与排序现象,并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例题讲解:在讲解例题时,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4和5能够进行4和5以内的数数能够用数字4和5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1.2 教学内容数字4和5的书写和认识4和5的数数练习4和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和5 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如4+1,5-1等第二章:比较大小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数字的大小关系2.2 教学内容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2.3 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两组数字,让学生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出大小关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比较数字,并用语言表达出大小关系第三章:认识数字6和7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能够进行6和7以内的数数能够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2 教学内容数字6和7的书写和认识6和7的数数练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练习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和7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如6+1,7-1等第四章:学习减法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4.2 教学内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第五章:认识数字8和9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8和9能够进行8和9以内的数数能够用数字8和9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5.2 教学内容数字8和9的书写和认识8和9的数数练习8和9的加减法运算练习5.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8和9 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9,再从9数到1 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如8+1,9-1等第六章:学习加法6.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6.2 教学内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6.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第七章:认识数字107.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0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数能够用数字10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7.2 教学内容数字10的书写和认识10的数数练习10的加减法运算练习7.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如9+1,10-1等第八章:学习数学概念8.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概念,如:整数、加法、减法等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8.2 教学内容数学概念的定义和运用实际问题解决练习8.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学生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练习第九章:综合练习9.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运算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9.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数字、加减法、比较大小等知识进行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9.3 教学活动教师出示综合练习题,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0.1 学习目标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提高10.2 教学内容自我检查,发现不足,进行提高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发现不足,进行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数字4和5补充说明: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和5,注意数字的笔顺和形状。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
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彩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彩教案含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感和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2.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3.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几何图形的认识。
2.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妈妈给你5个苹果,你要怎么表示呢?生:用数字“5”表示。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探索新知(1)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生:(操作)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用小棒表示数字1到10的?生:(回答)师:很好,我们发现,数字与数量是有对应关系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数量就越多。
(2)生活中的数字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字,比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等。
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回答)3.实践活动(1)数字接龙师:请大家按顺序用数字1到10进行接龙。
生:(操作)(2)数字猜猜猜师:我在心里想一个数字,请大家猜猜是几。
生:(回答)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字与数量是有对应关系的。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知识。
第二课时: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生: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2.探索新知(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图形,说说它们的特点。
生:(回答)师:很好,正方形有4条相等的边,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圆形没有边和角,是一个闭合的曲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几何图形,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回答)3.实践活动(1)图形拼拼乐生:(操作)(2)图形分类师:请大家按图形的特点,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
通过训练数学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的教案。
第一节: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可以使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 数字迷宫游戏:在纸上画一个数字迷宫,迷宫中有一些数字,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数字序列游戏:给学生一串数字序列,要求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序列。
例如,给出序列1,3,5,7,学生需要找出规律是每个数字加2,然后继续序列9,11,13,15。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节:创造力训练创造力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
1. 数学故事创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学题目创作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例如,给出一个加法题目“3+2=?”,学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讲述三只小猪和两只小兔子一起去野餐的情景。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数学图形拼贴:给学生一些彩纸和剪刀,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贴出各种数学图形。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三节: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挑战。
1. 数学问题解决游戏: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分苹果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数学建模: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建模和解决。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章《认识图形》第三节“有趣的平面图形”。
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及平面图形的简单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组合及分解。
重点: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磁性教具等。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平面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新课导入(10分钟)(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平面图形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方法。
(2)讲解平面图形的简单组合及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
(2)学生用平面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展示给其他同学。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平面图形2. 内容:(1)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2)平面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并给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
(2)用平面图形卡片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2. 答案:(1)见附件。
(2)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和组合。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平面图形创作有趣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字0~10,掌握数字的大小、排列、组合和加减法的简单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耐心、坚持和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和比较;2、数字的排列和组合,运用在各种算术题中;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和算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探讨和帮助,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算的技能。
四、教学步骤:1、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实施方法:(1)展示数字卡片或数字图案,让学生按照大小或数量进行排列;(2)让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判断大小;(3)讲解和演示数字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排列和比较方法,初步认识数字大小和数量。
2、数字的排列和组合实施方法:(1)通过实物、图案或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列和组合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字之间的联系和变化;(2)利用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排列和组合的运用,如找规律、拼图等。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的排列和组合方法,能够在各种算术题中灵活运用。
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实施方法:(1)通过实物、图案或数字卡片进行数字加减法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2)通过算术题目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和应用,提高运算的技能。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应用。
五、教学思考:1、采用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2、通过游戏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奥秘,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3、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习效果;4、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比较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加减法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学习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2. 第二单元:比较大小学习比较符号: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学习比较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3. 第三单元:形状和颜色学习基本形状: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学习颜色概念:认识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数学概念。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加减法(2课时)第1课时: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第2课时:学习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2. 第二单元:比较大小(1课时)学习比较符号,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学习比较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3. 第三单元:形状和颜色(1课时)学习基本形状,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并能区分和命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3)培养学生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形拼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序数描述物体排列顺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 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能够区分和命名。
3. 序数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平面图形的认识。
(3)序数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10以内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2)平面图形的命名和区分。
(3)序数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利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命名平面图形。
3. 学生能够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六、教学内容4. 量的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长度、重量、体积等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5. 时间和日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刻度,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日期表示事件的发生顺序。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重点:(1)量的概念及比较。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2生疏“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实际观看力气、空间想像力气、语言表达力气、动手操作力气和初步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教学预备:数学书、铅笔盒、练习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师:同学们,今日有那么多的教师来听课,就让我们用吵闹的掌声来欢送他们。
师:刚刚我们欢送教师是用什么鼓掌的?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评析用鼓掌来引入左、右手,自然、不着痕迹。
〕师:对了,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究知,感知左右1、说一说教师:请大家把双手伸出来,看看自己的两只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教师:听教师的口令。
教师: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学生依据口令做出动作〕教师: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提问:说一说,你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生1:我会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2:我会用右手写字。
教师:再举起你的左手,提问: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事?生1:吃饭时我用左手端碗。
生2: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评析把“左右”的生疏与生活阅历严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2、找一找〔嘴巴〕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请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师:刚刚大家举了那么多有关左右的例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3、做一做摸鼻子玩耍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摆一摆〔课件出示正确摆放图片〕教师:做完了玩耍,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
请把数学书放在桌上,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优质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优质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三章《比较与分类》中深入探讨。
具体内容为: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比较概念,理解物体间大小、长短和高低等属性,并能运用分类方法对物体进行有序整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和分类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较和分类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大小不同球、长短不一铅笔、彩色卡片等。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大小、长短不一卡片,彩色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请学生观察教室内事物,比较它们大小、长短和高低。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对教室内事物进行有序整理。
2. 例题讲解(1)出示大小不同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判断它们大小。
(2)出示长短不一铅笔,让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将铅笔分为长和短两类。
3. 随堂练习(1)分发大小、长短不一卡片,让学生进行大小和长短比较练习。
(2)让学生运用彩色笔和剪刀,将卡片按照指定属性进行分类。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比较和分类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比较概念和方法2. 分类方法和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物品,用比较和分类方法进行整理。
(2)完成课后练习:判断下列物品大小、长短,并进行分类。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和分类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购物时,比较物品价格和大小,进行合理选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和分类方法,我将注重实践情景引入。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整数的认识》中的第76页至第78页。
内容包括:认识100以内的数,会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会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难点:理解数的大小比较,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鞭、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数轴图、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运算。
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并尝试进行加减运算。
2. 数数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按照顺序进行数数,并说出每个数字。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不连续的数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3. 数的比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并说出比较的结果。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数字组合,让学生进行比较。
4. 加减运算(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运算,并说出运算的结果。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图片的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5.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题目包括数数、数的比较、加减运算等。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运算。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分别写出100以内的数、数的比较、加减运算的题目和答案,以便学生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说出每个数字。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老师应当结合教材,从学问、技能、情感看法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
今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xx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xx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1。
3、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数方法,造就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
设计思路:1、表达数与生活亲密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启程相识数。
课前支配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特性化地学习。
数数中鼓舞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展,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敬重学生的特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今日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挚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
我平常喜爱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101元。
小挚友们能象教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1)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1,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1) 小挚友们真机灵,今日教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相识101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1以内数的相识二、数101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很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1只)101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
老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1)老师板书:10个十是101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和实物物品。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
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相关问题。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三、练习(2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完成拓展题,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截止时间和提交方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拓展、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品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品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章《认识图形》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图形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板、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
2. 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1)生活中的三角形:三角板、衣架等;正方形:魔方、地砖等;长方形:书本、桌子等。
(2)图形分类: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其他平面图形,并尝试进行分类和描述。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2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4和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
2. 了解数字4和5的大小顺序。
3. 进行数字4和5的书写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数字0-3的认识。
2. 教授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
3.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字4和5的大小顺序。
4. 进行数字4和5的书写练习。
第二章: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比较数字4和5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2. 进行数字4和5的大小比较练习。
教学步骤:2. 教授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比一比,说一说”等。
3. 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展示,进行数字4和5的大小比较练习。
第三章:数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和5的组成。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组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和5的组成,如4=3+1,5=2+3等。
2. 进行数字4和5的组成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数字0-5的认识。
2. 教授数字4和5的组成,如4=3+1,5=2+3等。
3. 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展示,进行数字4和5的组成练习。
第四章: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如4+1=5,5-1=4等。
2. 进行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教学步骤:2. 教授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如4+1=5,5-1=4等。
3. 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展示,进行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第五章:认识数字6和7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2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3)能够理解和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运用游戏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混合运算:(1)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物体比较:(1)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2. 教学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物体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教学卡片、实物等。
2.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2)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物体比较的技巧。
七、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亲子互动题: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3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形训练目标我们在认识图形、数图形、按规律填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按规律填图。
对于一组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的图形,我们通过对图形大小、图形的颜色,图形的排列与图形所处的位置等方面的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变化规律,并正确地画出所要填的图。
例题与方法【例题】找规律在空格处填图形。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所给的第一、三行,可以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中就变成了第三个图形。
因此可以推断,第二行空格处应填图形“×”。
【解法】:空格处应填图形“×”。
练习与思考1.请你根据前面几幅的规律接着画。
2.摆一摆,画一画,一个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2)◆◆◆◇◆◆◆◇◆(3)▲△▲△△▲△△△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4.后面2个方框里应该怎么画?请你试一试。
5. 下面的4组图形中,哪一组的排列规律与其它3组不同?在()里打“√”。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训练目标根据已知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合理地分析、推理,找出不知道的数,使所填写的数字符合一定的要求,这类问题通常称为找规律填数。
例题与方法【例题】根据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13 。
(2)20、17、()、()、8、()。
(3)1、2、4、5、7、8、10、()、()。
【思路点拨】第(1)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2 。
第(2)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少3 。
第(3)组数的排列规律是:第一个数增加1是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增加1是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2是第五个数,即从前往后增加数的规律依次是1,2,1,2……【解法】(1)1、3、5、7、9、11、13 。
(2)20、17、14、11、8、5 。
(3)1、2、4、5、7、8、10、11、13。
练习与思考1.顺着数或倒着数,想想()里应填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
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过程:
例1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
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
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
二行最右边的位置..所以第三行“”处应填:
例3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1、按规律在里填数..
13;5;7;;11
22;4;6;8;;..
31;2;4;7;11;;..
4、一根绳子有2个头;三根半绳子有个头..
5、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每人打了小时..
6、8个人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起;小明排第7;从右边数起;小明排第..
7、红花、黄花一共有9朵;猜一猜;红花最多有朵..
8、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层..
9、把4本本子分给小方和小兰;小方最多可以分本;最少分本..
课题:按规律画图
教学目标:会根据规律画图
教学过程:
1、找规律画..
2、每个杯子放进两块糖后;哪杯最甜请在里打“√”..
3、找规律;画一画..
4、按照事情的顺序;排列图的次序;把编号写在里..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找不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
教学反思: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课题:找不同二周课时:总课时:14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 看图回答问题请拿实物让孩子进行观察
图1.图2.
1.图1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为什么
2.图2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
二. 看下图回答问题
2
129
8676
5666
1.在正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
4.既在正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
5.既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方形里比6大的数是________.
8.在正方形和长方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
9.在长方形和圆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把正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
11.如果把长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