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教案03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1b2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f.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和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中的歌词,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 准备一些交通规则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3. 学习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对一些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和辅导。
4. 实践演唱:学生分组或单独演唱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公交车等,创作一首类似《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表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组织一次交通知识问答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规则。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并讲解交通规则的知识。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上课的参与程度、演唱歌曲的表现力等。
2. 创作歌曲:学生分组创作的歌曲,内容是否符合交通规则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情况。
3. 知识问答:学生在交通知识问答活动中的表现,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
![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https://img.taocdn.com/s3/m/c76242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3.png)
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一、教学背景《红眼睛绿眼睛》是一首适合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儿歌。
通过教唱和接触乐器等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节拍感和合作意识。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通过欢快的音乐和活动,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的素质和才能。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合唱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和曲调。
2.培养幼儿的节拍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音乐师傅3.编排小贴纸4.乐器(如铃铛、手鼓等)四、教学步骤及内容步骤1:引入歌曲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教师播放歌曲并示范唱歌。
步骤2:学唱歌曲1.教师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以逐句教唱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唱。
步骤3:节奏活动1.教师教授歌曲的节奏,引导幼儿用手拍打节奏。
2.教师示范和幼儿一起拍打节奏。
步骤4:合唱练习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指定一个领唱的幼儿。
2.教师让幼儿按照指令进行合唱练习,注意节奏和歌词。
步骤5:乐器伴奏1.教师给幼儿分发乐器,如铃铛、手鼓等。
2.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使用乐器伴奏。
步骤6:大合唱表演1.教师指导各组合理分工,进行整首歌曲的合唱表演。
2.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堂延伸活动1.聚焦“红眼睛”和“绿眼睛”两个词语,让幼儿说说看红眼睛和绿眼睛有什么不同。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舞蹈活动,配合歌曲的曲调进行舞蹈动作。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学习了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增加了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乐器伴奏和合唱练习,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延伸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了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和体验。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详细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音乐教学,能够为幼儿的音乐素养和个人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ddb9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6.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生命安全。
3. 通过小组合作、唱游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及旋律。
2. 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
3. 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演唱。
2. 理解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掌握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节奏和音准。
2. 交通规则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探讨和演唱。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交通规则。
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旋律、歌词、红眼睛和绿眼睛的图片、交通规则的相关图片和知识。
2. 教学道具:红眼睛和绿眼睛的道具。
3.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钢琴。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以及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新歌教学:教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4. 问答环节: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歌曲内容和交通规则的理解程度。
5. 实践环节: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课堂小结2. 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生命安全。
九、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和旋律,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内容。
2. 家长协助孩子在生活中实践交通规则,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03-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03-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4c29aa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f.png)
(3)团队协作:在集体演唱中,保持节奏、音准的一致性,展现团队协作精神。
举例:学生需要在合唱过程中,注意与其他同学的配合,保持同步,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4)情感表达: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给听众。
举例: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传递了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学生需要在演唱时表现出这种情感。
五、教反思
在上完《红眼睛绿眼睛》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歌曲,这说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强。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歌曲的细节处理上,如音符的时值、音准等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教授歌曲时,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音乐知识,并通过示范演唱、动作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歌声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红眼睛绿眼睛》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和节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用歌声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cba2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0.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及旋律。
2.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演唱。
2. 交通信号灯的认识和遵守。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对交通信号灯规则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乐谱。
3. 交通信号灯道具。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5. 课堂活动所需其他材料。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让学生理解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3. 歌曲学唱: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演唱。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1. 学生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 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知识问答。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内容,讲解交通规则。
2. 家长监督学生演唱歌曲,并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4.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275d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c.png)
b. 分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歌词中的节奏和音乐符号。
c.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理解音乐符号的含义。
3. 实践活动:
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红眼睛或绿眼睛)。
b. 学生根据颜色变化,进行歌曲演唱和实践活动。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九、教学延伸:
1. 教授与红绿眼睛相关的其他歌曲,如《小兔乖乖》。
2.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十、教学总结:
1. 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分享学习经验。
2. 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他们在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展望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为您提供了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乐符号。难点在于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转换,以及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教学中,可通过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十二、教学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角色,通过故事的形式演绎歌曲。
2. 引导学生创作与红绿眼睛相关的简短舞蹈,将舞蹈与歌曲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表演。
十三、家庭作业设计:
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红眼睛和绿眼睛物品,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并在课堂上分享。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0fcb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f.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学习。
2. 音乐实践活动:分组演唱、节奏模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
2. 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相关图片和音乐。
2. 教学用具:钢琴、节奏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引导学生听歌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3. 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指导并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演唱、节奏模仿等活动的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音乐表达能力等。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音乐作品,评价学生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演出,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观看,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 引导学生结合歌曲创作相关的舞蹈或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例如,如果学生在某个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间,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十、学生学习反馈: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学习情况和音乐实践活动的体验。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9824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3. 通过小组合作演唱、节奏打击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乐谱,教学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教学用具:三角铁、木鱼等打击乐器。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适合学生集体活动。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调动课堂气氛,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红眼睛绿眼睛》。
2. 歌曲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中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
3. 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三角铁、木鱼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学生展示:每组学生表演自己的演唱和伴奏,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建议。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教育意义,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学习内容,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
2.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加强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3. 家长监督学生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支持。
六、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红绿灯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2. 邀请交警等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交通安全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f719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8.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节奏的变换和音高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谱,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带有一定音乐基础,能够识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3. 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一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 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精神。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合唱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组织一次歌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七、教学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加强他们对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八、课程表:1. 第一周: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掌握基本节奏和旋律。
2. 第二周:练习合唱,培养团队精神。
3. 第三周:进行歌曲比赛,提高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5ad5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习,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歌曲。
3. 理解歌曲中的交通信号灯意义,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准的掌握。
2. 交通信号灯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歌词和交通信号灯图片。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 交通信号灯道具,用于模拟交通场景。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描绘的场景,引起学生对交通信号灯的注意。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要求,帮助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3. 动作表演: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动作表演,如模拟红绿灯变化、走路和停止等动作。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
4. 歌曲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课堂小结: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课堂安全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交通规则的了解。
2. 邀请交警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进行交通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开展“我是小小交通指挥员”活动,让学生模拟交通指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adfc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e.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水平。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3. 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合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能够熟练演唱。
2.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4. 红色和绿色的纸眼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出示红色和绿色的纸眼睛,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眼睛的颜色。
b. 学生戴上红色和绿色的纸眼睛,体验不同的角色。
c.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红眼睛和绿眼睛的特点,如红眼睛热情、绿眼睛冷静等。
2. 学唱歌曲:a. 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b.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c. 分组学唱,让学生体验合唱的效果。
3. 角色扮演:a. 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如红眼睛、绿眼睛等。
b. 学生按照歌曲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角色扮演。
c. 教师评价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
4. 合唱练习: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合唱部分的音量和音高。
b.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c. 教师对学生的合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节奏和角色扮演。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汇报演出,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观看。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a1f53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红眼睛和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模仿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乐谱,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道具:红眼睛和绿眼睛的道具,交通信号灯模型。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节奏变化和动作要求。
(3)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红眼睛或绿眼睛道具,进行歌曲表演。
(2)设置交通信号灯模型,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3)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示范,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收获,如音乐韵律、交通安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家人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家长协助孩子练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3. 观察身边的交通现象,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交通规则的了解。
2. 邀请交警等专业人士进行交通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人教版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教案03
![人教版音乐教案《红眼睛绿眼睛》教案03](https://img.taocdn.com/s3/m/83d820a319e8b8f67c1cb9a2.png)
《红眼睛绿眼睛》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教学重点: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学目标:1、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什么是警察的帮手?大家来猜一猜,(红绿灯)。
对了,红绿灯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谁来说说红灯、绿灯、黄灯各自表示什么意思?(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黄灯亮时,表示警示,应该慢行。
)二、学习新歌1、请小朋友们自己快速的看一看这首歌,看看歌词认识不认识。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3、教师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按乐句教唱。
5、听琴学唱。
6、自由练习。
三、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举相同颜色的牌子,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2、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四、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交通规则,希望大家走到马路上也能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bcdad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f.png)
一、教学内容
《红眼睛绿眼睛》-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章:音的性质。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音的高低:通过学习《红眼睛绿眼睛》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的上下行,理解音的高低概念。
2.音的长短:分析歌曲中音符的时值,让学生掌握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演唱方法。
(4)团队协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均、合作不顺畅等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围绕教材内容,通过具体的举例和突破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核心知识,克服学习难点,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红眼睛绿眼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声音的高低和长短?”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的性质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的高低和长短的基本概念。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频率,而音的长短是指音符持续的时长。它们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决定了旋律的特色和节奏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的性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唱歌时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d36e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7.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转换。
2.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乐谱。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转圈、跳跃等。
b. 引导学生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c. 教师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倾听。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c. 分组让学生进行歌曲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敲击乐器等。
b.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红眼睛和绿眼睛,进行音乐游戏。
c.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2. 评价学生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节奏感知。
3. 考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如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组织亲子音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音乐体验。
2. 组织学校音乐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华。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c02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d.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和体验音乐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交通信号灯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乐谱,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教学工具:交通信号灯模型或图片,节奏乐器(如拍手鼓、小铃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交通信号灯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简要介绍交通信号灯的意义。
2. 教学歌曲: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交通信号灯相关内容。
4.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可使用节奏乐器进行辅助练习。
5. 旋律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变化,可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掌握。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加强歌曲的记忆和演唱能力。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和关注交通信号灯的意义,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知识问答,增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了解。
2.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以交通信号灯为主题的简短音乐剧,展示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歌曲复习情况和交通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如有需要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5c6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4.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和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中的歌词,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及旋律。
2. 简单的节奏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及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MV或图片。
2.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
3. 练习册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MV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教授歌词:先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熟悉歌词。
3. 教授旋律:用乐器弹奏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乐器哼唱,掌握旋律。
4. 节奏练习: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熟悉歌曲的节奏变化。
5. 合练:将歌词、旋律和节奏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练习。
6.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7. 展示: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交通规则教育意义。
9.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小组表演,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卡拉OK比赛,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关于交通安全的歌曲或舞蹈。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12ce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3.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通过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学习。
2. 交通规则的知识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了解交通规则。
2. 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乐谱或音频。
3. 交通规则的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红眼睛绿眼睛》。
2. 歌曲学习(10分钟)2.1 教师出示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乐谱或播放音频,让学生初步聆听歌曲。
2.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分组进行练习。
2.3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歌曲,给予表扬和鼓励。
3. 交通规则教育(10分钟)3.1 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
3.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3 教师总结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4. 音乐活动(10分钟)4.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红灯停、绿灯行”游戏,增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记忆。
4.2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演唱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3 教师选取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给予奖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5.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意义。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和交通规则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音乐《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53e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8.png)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红眼睛绿眼睛》这首歌曲,让学生能正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感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资源。
2.音乐播放设备。
3.小鼓或其他鼓乐器。
4.具有红眼睛和绿眼睛标志的面具。
5.彩色纸、画笔和剪刀等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听音乐:播放《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让学生主动听歌曲。
2.唱歌游戏:快速唱一段歌曲,然后停下来,让学生接唱下一段,依次类推。
这样可以让学生亲密接触到歌曲。
正式学习:1.歌曲学习: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轻柔地摇头,然后鼓励学生一起跟着歌曲唱一遍。
2.歌曲表演:给学生分发红眼睛和绿眼睛的面具,要求学生佩戴面具跟着歌曲的节奏做动作表演。
拓展活动:1.制作海报:提前准备好彩色纸、画笔和剪刀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画出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画。
学生完成后,可以在教室里展示。
2.手鼓演奏: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小鼓或其他鼓乐器,教给学生简单的鼓点,然后让他们跟着歌曲一起演奏。
3.舞蹈表演: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要求学生在歌曲播放时跟着舞蹈动作表演。
总结活动:1.小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歌曲回顾:让学生再次跟着歌曲唱一遍,检查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红眼睛绿眼睛》这首歌曲,让学生能正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他们的音感和节奏感,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通过引入活动的歌曲欣赏和唱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然后通过正式学习的歌曲学习和表演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并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海报、手鼓演奏和舞蹈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音乐学习内容。
总结活动是为了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5177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1.png)
一年级音乐(上)《红眼睛绿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学会认识红绿灯,并了解其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3. 通过歌曲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歌词。
2.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交通规则。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掌握。
2. 学生能够独立唱出歌曲。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红绿灯图片、歌曲《红眼睛绿眼睛》音频。
2. 教学道具:红绿灯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 教师向学生展示红绿灯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红绿灯。
(2) 讲解红绿灯的作用及交通规则。
2. 教学歌曲:(1) 教师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 实践环节:(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角色(红眼睛、绿眼睛),进行歌曲表演。
(2) 学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扮演。
(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学习歌曲的收获,巩固对红绿灯和交通规则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发表对遵守交通规则的看法。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交通安全,关爱生命。
5.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普及红绿灯和交通规则的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共同完成歌曲学唱任务。
六、教学反思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歌唱表现、对红绿灯和交通规则的认知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
3.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歌曲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某个难点掌握不佳,教师可以重复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内容:
学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重点:
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学目标:
1、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什么是警察的帮手?大家来猜一猜,(红绿灯)。
对了,红绿灯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谁来说说红灯、绿灯、黄灯各自表示什么意思?(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黄灯亮时,表示警示,应该慢行。
)
二、学习新歌
1、请小朋友们自己快速的看一看这首歌,看看歌词认识不认识。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3、教师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按乐句教唱。
5、听琴学唱。
6、自由练习。
三、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举相同颜色的牌子,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2、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四、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交通规则,希望大家走到马路上也能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