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应用中的肥料利用率估算

合集下载

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氮肥中氮素吸收的数量占施用氮素数量的百分数。

国内外资料表明,氮肥利用率一般为30%~60%,水田为20%~50%,旱地为40%~60%。

因此,施入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为微生物所固定外,很大部分通过多种途径损失了。

提高氮肥利用率,经济合理施用氮肥,成了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少氮素损失。

第一,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氮养分情况和作物状况合理施肥。

目前配方施肥已逐步推广,通过各种估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可定产定肥,避免盲目施肥的损失。

第二,平衡施肥,氮肥配合磷、钾肥、有机肥等施用,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第三,改变氮肥的形状,粒度大的氮肥与土壤的接触界面小,养分释放慢,肥效长,如大颗粒尿素和碳铵等,能减少氮损失,提高其利用率。

第四,制成包膜、长效性肥料施用,如硫衣尿素,长效碳铵等。

第五,施用化学保氮剂,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

第六,注意施肥方法。

铵态氮肥和尿素等深施,可减少氮损失。

第七,注意施用氮肥时的土壤水分条件,水分太少,施用氮肥为当季作物利用的少,水分过多,会造成氮素损失和作物的疯长。

磷肥的利用率与氮肥、钾肥比较起来低得多。

在我国,不论是大田试验或盆栽,其中包括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试验结果都表明,磷肥的利用率大体在10~25%的范围。

根据各省849个试验结果的统计,水稻的磷肥利用率变化幅度为8~20%,平均为14%;小麦为6~26%,平均为10%;玉米10~23%,平均为18%;棉花4~32%,平均为6%;紫云英9~34%,平均为20%。

一般说,谷类和棉花的利用率较低,而豆科和绿肥的利用率较高。

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不论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都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磷在土壤中的运动很弱。

这个原因实际上是第一个原因的结果。

运动性小导致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养分必须与根系接触才能被作物真正吸收,这就涉及到生物有效性的问题。

农业资源利用指标

农业资源利用指标

农业资源利用指标
1. 农田耕作强度:指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生产总值,反映出农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2. 农作物收获量:指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或单位耕作用地面积收获的作物数量,反映出农业生产技术、品种和管理水平。

3. 水资源利用率: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出量所需用水总量之与可利用水量之比,反映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肥料利用率:指肥料总施用量中对作物起作用的量与施用总量的比例,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养分的利用率和肥料的合理施用水平。

5. 农业机械化率:指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的比例,反映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

6. 土地退化指数:指土地的质量、水分、肥力以及其他物质参数变坏的程度,反映出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潜力。

7. 农产品加工率:指农产品经过加工后的成品量与总生产量的比例,反映出农产品进一步增值的能力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水平。

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121 试验点施肥量明细
首先分别计算各个试验地点的配方施肥和无氮区的每 形成 #99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公式如下:
每形成 #99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 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4籽粒产量。然后,将
本地该品种所有结果汇总,计算出该品种的平均值。 (!)配方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配方施肥区作物吸
播种前肥料定量分包,机械开沟,人工点籽。 5、田间管理
然后,将本地该品种所有试验测试结果汇总,计算出该
品种的平均值。 (!)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 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常规施肥区产量施氮下
形成 &""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4&"" 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产量无氮下形成 &""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4&"" 氮肥利用率=(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
利用率即可计算出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 @作者单位:&5$$!1 黑龙江省逊克农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将五个处理的符号统一标记,不施肥处理(-(+(,()、 不施氮处理(-(+!,!)、不施磷处理(-!+(,!)、不施钾处理 (-!+!,()、完全肥处理(-!+!,!)。
常规施肥在处理符号前加“).”,配方施肥在处理符号 前加“*.”。常规施肥处理的施肥量(-#(+/0',1),采用农 场 !"&' 年农业工作会议确定的推荐施肥量。科技园区配方 施肥处理的施肥量 -&&2$/+',1,请八一农垦大学蔡德利教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试行)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试行)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试行)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科学评价肥料施用效果,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

具体测算方法如下:1、肥料利用率1.1 定义肥料利用率(RE )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不同,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这里是指当季利用率。

1.2 测算方法1.2.1 示踪法示踪法是指将已知养分数量的放射性或稳定性示踪肥料施入土壤,作物成熟后测定作物所吸收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养分的数量,计算肥料利用率。

1.2.2 差值法差值法是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之差与肥料投入量的比值。

从农学意义上看,应采用差值法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计算式如下:%10001⨯-=FU U RE 式中:RE 为肥料利用率;U 1、U 0分别为施肥区与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单位为公斤/亩;F 为肥料养分(指N 、P 2O 5、K 2O )投入量,单位为公斤/亩。

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2.2.1 布置田间试验根据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作物等安排田间试验,一般每个县、每种作物安排10-15个试验,具体试验设计如下: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空白对照;处理2,无氮区(PK );处理3,无磷区(NK );处理4,无钾区(NP );处理5,氮磷钾区(NPK )。

1.2.2.2 测定作物吸收的养分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一般是指作物收获期收获取走部分(含果实和茎叶)的养分吸收量。

对于根茎类作物,除地上部分外,还应包括地下的块根块茎部分;对于整枝打叉作物,应收集、称量每次整枝打叉的生物量,并计算到总量中。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第1篇示例: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则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和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在田间随机选择了几块相似的地块作为实验区,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在不同地块上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

经过一季的玉米种植生长周期后,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以及养分吸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不过,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降低了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合理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技术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肥料施用不均匀、养分流失等问题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而且,由于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肥料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总结,我们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技术、及时合理施肥等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第2篇示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尤其对氮、磷、钾等肥料需求量较大。

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评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农业技术的进步,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农作物质量,也推动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因此,对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业技术的种类及其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农业技术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机械化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水利技术等。

每种技术在粮食种植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1. 机械化技术机械化种植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过程。

其中,播种机、耕作机、收割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种植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

例如,高效的播种机能够精确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提高了播种质量,并降低了种子浪费。

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粮食种植中主要体现在转基因技术和植物育种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耐盐碱等特性的优质作物。

这些改良品种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也增强了其适应性和抗逆性。

例如,Bt玉米和抗虫棉花的推广使用,显著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作物的商业价值。

3.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精准农业和农业大数据分析。

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农民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气象、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从而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方案。

例如,利用精准施肥技术,农民在施肥时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真正做到“根据需施肥”,有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4. 水利技术水利技术的改善与创新,是提高粮食种植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引进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作物在关键生育期的水分供应。

这对提高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的粮食产量尤为重要。

二、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指标在评估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中应用效果时,通常需要设定多个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分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1.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评估农业技术效果的最直接指标。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作者:陆栋梅来源:《种子科技》2023年第18期摘要:文章阐述了小麦种植施用肥料的品种,列举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的检测方式,着重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具体的小麦施肥方式和肥料利用率,促进小麦高效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关键词:施肥方式;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10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基于绿色农业种植的严格要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可通过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方式,提升小麦种植产量。

通过控制具体施用肥料的方式,优化施肥结构,对比相关试验数据,有效增加小麦种植的总体产量,还能促进肥料利用率的优化提升,为当地小麦种植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1 小麦种植施用肥料品种1.1 氮肥的应用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控制氮肥的总体投入剂量很有必要。

氮素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小麦的籽粒成分快速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作物缺氮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而蛋白质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小麦的种植水平。

因此,通过加入适量氮肥可以有效促进小麦生长,使其在生育期中有充足的氮元素供应,进而带动小麦总体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

而且,在施肥过程中应用氮肥可以有效加快小麦生长的成熟进度,使小麦从播种到开花期间的总体生长速度明显提高。

在小麦种植后期,氮肥的增产作用逐渐趋于平稳,但小麦内部的蛋白质合成作用没有减弱,因此培育高产小麦种植的关键策略仍然是需要充分利用氮肥。

将氮肥作为底肥,能够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小麦幼苗。

当氮肥供应减少时,极有可能造成小麦幼苗死亡的状况。

适当提升氮肥的用量,不仅可以强化氮肥在小麦种植中的作用,还能为小麦的后期生长提供充足的肥力供应。

此外,氮肥的不同施肥方式也可以控制小麦产量和品质。

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手段的优化更新,氮肥的施用方法不再单一化,而是通过与其他肥料合理搭配,为小麦种植区提供充足营养,满足小麦生长对肥力的基本需求,提升肥料利用率。

硫酸钾 肥料利用率

硫酸钾 肥料利用率

硫酸钾肥料利用率摘要:1.硫酸钾概述2.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3.提高硫酸钾肥料利用率的措施4.硫酸钾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总结正文:硫酸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钾肥,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措施。

一、硫酸钾概述硫酸钾(K2SO4)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分子量为174.26。

它是一种中性盐,溶解性好,不易结块,对土壤环境友好。

在农业生产中,硫酸钾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种植。

二、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性质、作物种类、施肥方式等。

据研究,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一般在40%-60%之间。

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方法不当、土壤环境恶化等原因,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三、提高硫酸钾肥料利用率的措施1.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确定合适的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

2.调整施肥方式:改单一施肥为多元施肥,结合有机肥、氮磷肥等一起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3.土壤改良:通过翻耕、增施有机肥、调控土壤酸碱度等手段,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

4.叶面喷施:在作物生长关键期,采用叶面喷施硫酸钾肥料,提高作物对钾元素的吸收。

5.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肥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硫酸钾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硫酸钾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逆能力。

此外,硫酸钾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五、总结提高硫酸钾肥料利用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通过合理施肥、调整施肥方式、土壤改良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硫酸钾肥料的利用率,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414实验基本理论教资优择

3414实验基本理论教资优择
处理号
因子的编码值
N
P
K
X
1
0
0
0
0
2
0
2
2
0
3
1
2
2
0
4
2
0
2
0
5
2
1
2
0
6
2
2
2
0
7
2
3
2
0
8
2
2
0
0
9
2
2
1
0
10
2
2
3
0
11
3
2
2
0
12
1
1
2
0
13
1
2
1
0
14
2
1
1
0
*
教资借鉴
如要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可增加有机肥处理区(M);检验某种中(微)量元素的效应,在NPK基础上,进行加与不加该中(微)量元素处理的比较。
*
教资借鉴
二、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2005年农业部下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
*
教资借鉴
“3414”设计方案是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优化的不完全实施的正交试验,该方案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完全实施时=4×4×4=64个处理),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已在全国试用了10年,九十年代在“国际平衡施肥项目”中开始应用。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研究目的与实际条件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和部分实施方案。
*
教资借鉴
(2)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靠近村边、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谈如何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谈如何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谈如何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姜洪涛【摘要】肥料是帮助农作物成长的一种营养物质,肥料的损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能够更好的吸收肥料中的营养成分,缓解其成分流入土壤带来的环境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当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还有待提高,肥料利用率指的是作物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占土壤吸收量的总体百分比,肥料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养分损失的大小.本文提出了多种新型肥料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1页(P32)【关键词】肥料利用率;方式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姜洪涛【作者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肥料的使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的增产是我国一直研发的重要课题,肥料的出现迅速在我国的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体的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1/3。

为了解决我国肥料利用率较低,产生的土地污染问题,相关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研发出了一系列应用技术,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1 实时氮肥管理传统的施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还要对不同的样本进行测试,对结果总结成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不定时的更新,时效性差,很多作物在氮元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现象。

比如,缺氮会出现叶片失绿,过氮会出现叶片呈深绿,不易老化,通过这些不同表像来判断植物的氮含量,明确作物的营养状况,目前这种检验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这种检验方式能够进行作物营养状态的诊断,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合理施肥。

能够在田间进行作物的无损检测,通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关系确定作物的营养状况,这一实验过程需要使用叶绿素检测仪,比较传统的检验方式,显然更加便利实用。

2 缓/控释施肥肥料释放养分的时间和作物的实际需求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是导致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缓/控释施肥技术是根据相关实验依据控制肥料的水溶性,对肥料的释养程度和时间进行调整,使肥料的养分释放满足作物的需求。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

0绪论一、名词解释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土施磷、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2。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为什么要提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与不合理施肥分别会产生哪些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施肥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施肥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一、简答论述题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在生产上如何运用?分归还学说:李比希英国【内涵: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2、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会越来越低3、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土壤固有水平的基础,大大提高了肥力【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促进化肥工业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相对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产量.【基本内容: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3、只有布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正确选择肥料种类的基本原理,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种类促进化肥工业【延伸为:限制因子律、最适因子律报酬递减律与米氏学说:【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速度却在逐渐递减【米氏学说: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是以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与现在的产量之差成正比dy/dx=c(A-y)即为y=A(1-e^—cx).y:施一定量肥料所得产量A:施足量肥料所获得的最高产量或极限产量x:肥料用量e:自然对数c:常数/效应系数【实质内涵:1、总产量按一定渐减律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量极限2、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递减3、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单一因素都有最高产量,在条件改变时该因素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变化【指导施肥的意义:1、反映了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作为一个经济法则广泛用于农业工业畜牧业等生产领域2、米氏方程首次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达了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计算施肥量的依据,开创施肥有经验到定量的新纪元3、是有限的肥料发挥了最大的增产效益因子综合作用率:【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再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提高.【综合因子分类:1、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因子2、对农作物产量并非不可缺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的因子【内涵:1、作物丰产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一、名词1。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分析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分析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分析作者:刘建坤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2期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业经济产物,水稻产量与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提升有着非常紧密联系。

高、中、低产田水稻种植对施氮量有着不同需求,只有合理控制施氮量才能提升氮肥应用效率,为水稻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增强水稻种植产量。

本文就是对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进行分析,希望对水稻种植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低产田;水稻;施氮量;氮肥利用率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对世界粮食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现阶段,农业种植中化肥用量逐渐上涨,肥料的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农作物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提高,对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氮肥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用程度较高的肥料,农民对氮肥实际用量缺乏科学的判断,农民总是盲目性的施加肥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降低了水稻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对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材料与方法分析1.1 试验材料在2013年到2014年在我国某一试验基地分别选择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三种产量水平的稻田作为试验田。

三个试验田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大,相距在0.5km左右,三个试验田环境气候条件并没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试验选用的水稻品种为两优培九,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试验土壤为水稻土。

经过试验技术人员调查了解到,2013年、2014年土壤检测中,高产量水稻天PH值要比中、低产量水稻田低,但是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速效钾等物质含量要明显的高于中、低产量水稻田,养分含量只是众多检测内容中较小的一部分,所以部分指标在高、中、低产量水稻田中并没有明显性的差异。

1.2 试验设计2013和2014年各选取不同产量水平的试验田3块,2013年设置7个施氮处理,为N0、60、120、180、240、300、360kg/hm2;2014年设置8个施氮处理,分别为N0、60、120、180、240、300、360、420kg/hm2。

施肥与环境-名词解释

施肥与环境-名词解释

施肥与环境-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样分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补足,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它是最小养分律的扩大和延伸,它包括了养分以外土壤物理因素(土壤质地、水分、有害物质等)、气候因素及技术因素等。

2、最适因子律:植物生长受许多条件的影响,生活条件变化的范围很广,植物适应的能力有限,只有影响生产的因子处于中间地位,最适于植物生长,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因子处于最高或最低的时候,不适于植物生长,产量可能等于零。

3、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4、米采利希学说的表述: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dx)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dy),是以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A)与现有的产量(y)之差成正比,关系式:dy/dx=c(A-y)。

公式重要之处在于: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在土壤中某种养分愈不足,效果愈大,若逐渐增加该养分的施用量,增产效果将逐渐降低。

5、生产函数: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由于施肥量等生产因素数量的不同,所获得的作物产量也不相同,这种物质数量间的生产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投入—产出的关系,或称生产函数。

6、总产量曲线:表示投入量与总产出量关系的曲线。

7、平均产量:指各投入资源量的单位资源的平均产量。

以Ap=y/x表示,其中y是投入量为x时的总产量,Ap是投入量为x时的单位资源平均产量。

8、边际产量:指每增投一单位变动资源时所增加的产量。

按计算方法分为平均边际产量及精确边际产量。

9、边际产量:是指增施单位量肥料所增加的总产量。

边际产量反应施肥量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率。

10、直线相关:作物产量与最小养分供应量之间呈直线相关。

11、曲线相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施肥量与产量呈曲线相关。

2023年龙陵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2023年龙陵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试验研究2023年龙陵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梁琴惠1,杨翠芝2,卢 露3(1.龙陵县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龙陵 678300; 2.龙陵县种子管理站,云南龙陵 678300; 3.龙陵县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云南龙陵 678300)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摸索龙陵县常规施肥下玉米氮肥、磷肥及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效果,进一步探索其变化趋势,为落实推进“2022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指导我县玉米科学施肥,为玉米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关键词:龙陵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时间:2023年5月18日至 2023 年10月9日,试验地点:龙陵县龙新乡勐冒社区中寨二组胡春海农户承包的老猪田。

2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土壤:水稻土土类、潜育型水稻土亚类、红壤性土属、草炭土田。

供试肥料:尿素(N含量46%)、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12%)、硫酸钾(K2O含量50%)、硫酸锌(98%)、硼肥(98%)。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金六谷30。

3 试验方案和方法3.1 试验处理和小区面积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采用对比无重复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30 m2(长11.11 m×宽2.7 m)。

试验处理为:处理1:空白区;处理2:氮磷钾区(NPK);处理3:无氮区(PK);处理4:无磷区(NK);处理5:无钾区(NP);处理6:商品有机肥+氮磷钾区。

3.2 播种量和播种方法2023年5月18日整地、盖地膜和播种,播种量 2 kg/667m2。

采用单行条栽,种植规格为行距90 cm, 株距24 cm,2160株/667m2[1]。

3.3 施肥时间与数量5月18在整地时将底肥撒施于播种沟内,6月2日间苗,6月21日追苗肥,7月26日追穗肥,苗肥与穗肥打洞深施两植株间(表1),小区田间布置图见图1。

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总结

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总结

经济效益分析
肥料投入成本:每亩地肥料投 入成本
产量增加:每亩地产量增加量
收益增加:每亩地收益增加量
投入产率提高:减少肥 料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土壤质量改善:提高土壤 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作物产量增加:提高玉米 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平衡维护:促进生物 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总 结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试 验 目 的 03 试 验 结 果
02 试 验 方 法 04 结 论 与 建 议
Part One
试验目的
确定最佳施肥量
提高玉米产量 降低肥料成本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提高肥料利用率
Part Four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肥料对玉米 产量的影响不同
氮肥对玉米产量 的影响最大,其 次是磷肥和钾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 高玉米产量,降 低生产成本
建议根据土壤类 型和玉米品种选 择合适的肥料和 施肥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建议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 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数据采集与分析
试验设计:选择合适的试验地点和 试验条件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 理、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采集:记录玉米生长过程中的 各项指标,如株高、叶面积、产量 等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如 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得出试验结论
优化玉米种植技术
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试验,找出最适合玉米生长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提高玉米产量:通过试验,找出提高玉米产量的最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试验,找出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玉米品质:通过试验,找出提高玉米品质的最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关于氮肥利用率几个概念的讨论及其计算方法评述(doc 13页)

关于氮肥利用率几个概念的讨论及其计算方法评述(doc 13页)

关于氮肥利用率几个概念的讨论及其计算方法评述(doc 13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关于氮肥利用率几个概念的讨论及其计算方法评述田昌玉,左余宝,林治安,孙文彦,赵秉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氮肥利用率是关系到施肥、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计算氮肥利用率的差减法与示踪法都存在方法上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计算的氮肥利用率结果都偏低。

分别总结了差减法和示踪法测定氮肥利用率的应用及计算方法,示踪法能够在研究养分在土壤中转化及移动问题,但是测定的氮肥利用率仅仅是15N的吸收利用率,是氮肥利用率的一个部分,不能代表氮肥的吸收利用率;详细论述了差减法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偏低的原因。

还对已有的改进方法作了介绍和评述,提出进一步改进计算方法的原则。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15N示踪法;综述The Comments on Several Concepts about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and the Caculation Tian Changyu, Zuo Yubao,Lin Zhian, Sun wenyan, LIN Zhi-an,Zhao Bingqiang†(Institute of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was important to the fertiliz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t only subtraction method ,but also 15N tracer method should been further discussed on the article.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customarily method of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was low. Here summed up the 15N tracer and subtraction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15N tracer could easily study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the soil and its movment, but for determination of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was not adequate. Subtraction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for the reasons of low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 results. Also improved the existing caculation methods and gave a review.Recommended further improving the caculation method principle.Keywords: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rate;15N tracer;Summary0 引言氮肥利用率仅指氮肥吸收利用率或氮肥回收率,氮肥利用率的研究早在1945年,美国和苏联就利用15N进行广泛的研究,鲁如坤(1960a)对国外示踪法研究氮肥利用率的结果进行了总结,提炼出主要问题是:计算的氮肥利用率高低差别大(变幅10%-100%),计算的氮肥利用率高低与作物生长关系不大,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作用影响评价氮肥效益等问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段名称 百公 斤籽 粒吸 0水平 1水平
极小值 1 1.1
极大值 11.2 5.8
平均值 1.9 2
标准差 0.9 0.6
变异系数 0.47 0.3
样本数 208 164
2水平
3水平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0.5
0.8 0.5 0.6 0.5 0.6
4.5
5.1 12.3 14.4 13.2 10.6
(1)氮肥利用率计算 (2)磷肥利用率计算 (3)钾肥利用率计算
“3414” 试验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
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
有机肥:“3415”,+M(处理1-14) ,处理15:-M CK
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收集本地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粮食作物3414试验结果 • 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 • 进行数据甄别、整理,删除虚假数据和可疑数据 • 构建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数据库。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土壤Olsen-P(mg/kg) y = 30.96Ln(x) - 13.498 R2 = 0.8194
相对产量(%)
试验成功的 标准时什么?
不能随意删 除施肥不增 产的数据
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的 统计和确定
• 实测数据:收集3414试验中养分测试数据和经济 产量、茎叶产量等数据,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 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甄别、整理,删除虚假数据 和可疑数据,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养分测试结果数 据库,计算不同条件(如无氮、无磷、无钾和施 肥)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各 自平均值 • 文献数据:同时收集当地文献资料数据,进行比 较之后,确定合适的值用于后面利用率的计算。
• 施磷区作物吸磷总量 = 施磷区产量×施磷下形成 100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 无磷区作物吸磷总量 = 无磷区产量×无磷下形成 100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 磷肥利用率= (施磷区作物吸磷总量-无磷区作物吸 磷总量)/所施肥料中磷素的总量×100%
肥料利用率计算-钾肥利用率
3.1
3.3 3.3 3.7
1
1.4 1.1 2.4
0.32
0.42 0.33 0.65
200
158 205 158
100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2.79
0.82
3.76
2.87
1.29
2.78
2.01 0.94 2.47 2.59 1.00 1.92
建议:各省参考文献数据,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
范围,对试验数据进行甄别、筛选,然后计算平
– Ynpk=N2P2K2处理产量-N0P0K0处理的产量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计算氮、磷、钾肥增产相当于化肥增产的 百分率
– Rn=Yn/Ynpk×100 – Rp=Yp/Ynpk×100 – Rk=Yk/Ynpk×100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利用所有3414试验中N2P2K0、N2P2K1、N2P2K2和 N2P2K3处理,分别计算
– – – – 本地主要粮食作物无钾区、K1、K2和K3水平的平均产量 K1、K2和K3水平的平均施钾量, 确定的各自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计算不同施钾量下的钾肥利用率。
• 施钾区作物吸钾总量=施钾区产量×施钾下形成100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 无钾区作物吸钾总量=无钾区产量×无钾下形成100 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 钾肥利用率= (施钾区作物吸钾总量-无钾区作物吸 钾总量)/所施肥料中钾素的总量×100%
• 估计常规施肥下的无氮、无磷和无钾区的产量
– Yn0=无肥区产量+(常规施肥产量-无肥区产量)×(1-Rn) – Yp0=无肥区产量+(常规施肥产量-无肥区产量)×(1-Rp) – Yk0=无肥区产量+(常规施肥产量-无肥区产量)×(1-Rk)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肥料利用率测算方法
主要内容
一、肥料利用率的含义与应用 二、肥料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 三、区域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四、区域肥料利用率数据的审核和评估
一、肥料利用率的含义与应用
(一) 肥料利用率定义
(二) 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
(三) 肥料利用率的应用
肥料利用率定义
• 肥料利用率,即肥料养分回收率,是指一 定时期内作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的数量占施 用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它反映了 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的回收效率 。
(二)差值法肥料利用率计算参数的获 取和估计
1 缺素区的养分吸收量
2 施肥区的养分吸收量
3 施肥量
缺素区的养分吸收量
• 缺素区指的是缺氮区、缺磷区或缺钾区 • 养分吸收量=经济产量(kg)×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 吸收量/100 – 经济产量一般用实测结果。 – 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 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 • 如果没有实测结果,可以从文献资料查找合适的值(最好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产量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空白区 无氮区 无磷区 无钾区 氮磷钾区
Y
Yn
Yp
Yk
3414试验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3区示范中常规施肥应该能代表当地农民施肥 水平,农户调查数据进行校正 • 3区示范试验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 整理
肥料利用率的应用
• 肥料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肥料施用的好坏。 • 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肥料浪费和损失的情况 • 在应用肥料利用率时,不能简单用其数值高低进行 判断,还要考虑作物产量、施肥量等因素。
• 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作物产量 增加,而肥料利用率却降低。要在一定产量水平下 评价肥料利用率。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 首先利用农户数据确定常规施肥量,再根 据施肥量和肥料利用率关系确定利用率 • 选择与常规施肥量 相近的试验数据进 行计算
40 35 30 25 氮肥利用率(%)
20
15 10
5
• 估算常规施率
0 0 5 10 施氮量 15 20
―3414‖试验方案处理
试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处理 N 0P 0K 0 N 0P 2K 2 N 1P 2K 2 N 2P 0K 2 N 2P 1K 2 N 2P 2K 2 N 2P 3K 2 N 2P 2K 0 N 2P 2K 1 N 2P 2K 3 N 3P 2K 2 N 1P 1K 2 N 1P 2K 1 N 2P 1K 1 N 0 0 1 2 2 2 2 2 2 2 3 1 1 2 P 0 2 2 0 1 2 3 2 2 2 2 1 2 1 K 0 2 2 2 2 2 2 0 1 3 2 2 1 1
2
2.2 1.5 1.6 1.7 1.5
0.4
0.6 1.5 1.9 1.7 1.4
0.2
0.27 1 1.19 1 0.93
205
158 205 163 205 157
氮量
百公 斤籽 粒吸 磷量
百公 斤籽 粒吸 钾量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0.7
1.5 0.7 0.4
8
9.4 8.8 26.2
吸收
总 吸 收 量
吸收 肥料 养分 量
Nc
肥料
土壤
吸收 土壤 养分 量
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
• 施肥数量因素 • 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因素
– 产量水平、土壤肥力水平、肥料品种、施肥方 法、养分配比、作物品种、其他管理措施等。 Nf
吸收 吸收 肥料 养分 量 吸收 土壤 养分 量
总 吸 收 量
Nc
肥料
土壤
肥料利用率计算-磷肥利用率
• 利用所有 3414 试验中 N2P0K2 、 N2P1K2 、 N2P2K2 和 N2P3K2 处理,分别计算
– – – – 本地主要粮食作物无磷区、P1、P2和P3水平的平均产量, P1、P2和P3水平的平均施磷量 确定的各自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计算不同施磷量下的磷肥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 通常指的是当季的化肥利用率,即特定作 物整个生长季吸收化肥中养分的数量占施 用化肥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 通常指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其计算通式 RE=Nc/Nf×100%
式中 RE——肥料利用率, %;
Nc——作物吸收来自肥料中的养分数量; Nf——所施肥料中该养分的总量。
Nf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计算3414试验中氮、磷、钾和氮磷钾的增
产作用Yn, Yp, Yk, Ynpk,即
– Yn=N2P2K2处理产量-N0P2K2处理的产量
– Yp=N2P2K2处理产量-N2P0K2处理的产量
– Yk=N2P2K2处理产量-N2P2K0处理的产量
•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 计 •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3区示范试验中,设置了N0P0K0处理,但没 有无氮、无磷和无钾处理,因此,要计算 肥料利用率,首先需要估计无氮、无磷和 无钾区产量。 • 我们假设3414试验中,氮、磷、钾肥的增 产与氮磷钾肥对无肥区(N0P0K0)的增产有 一定相关 • 可以根据3414试验中各个养分的增产作用 去估计示范试验中氮、磷、钾的增产作用 和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