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方式单一、问题难易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描述1. 提问方式单一目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的老师提问方式单一,大多数问题都是直接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应答,而且很难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 问题难易不合理有些老师在提问时,问题的难易程度并不合理,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挑战不大,学生容易回答,没有实际的学习意义;有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无法理解,难以回答,造成学习阻碍。
3. 学生参与度低在语文课堂上,部分学生对老师提问的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出现了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影响整个课堂氛围,使得教学效果打折扣。
二、对策建议1.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针对提问方式单一的问题,老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比如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选择性问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2. 合理安排问题难易程度老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
对于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回答,对于难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或者进行小组协作解答。
3.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小组讨论、学生提问、学生分享心得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篇文章主要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构比较简单明了,逻辑性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案例范文一、引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设计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提问的重要性1. 提问是教学的起点提问是教学的第一步,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问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调整教学策略和进一步教学提供重要信息。
三、提问的原则1. 渐进原则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2. 激发原则提问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 合理原则提问要有针对性,合理安排,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不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4. 个性原则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四、案例分析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设计以下提问教学案例:1. 认知导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你们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 热身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思考:“根据你对《红楼梦》的了解,你觉得林黛玉有哪些性格特点?”3. 拓展深化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对她的遭遇有何影响?”4. 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提出综合性问题:“你认为林黛玉的形象给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五、提问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 多样化的提问形式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命题性问题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提问的方式,使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 探究性的提问可以通过提出矛盾问题、对比问题、因果问题等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语文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目前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认为语文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由此导致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翻译、朗诵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习的乐趣。
老师还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教学工具,如故事、漫画、影视剧等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策二: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所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热门话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阅读能力差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下降,他们更愿意通过电子产品获取信息,而对书本的阅读兴趣不高。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对策一:注重阅读指导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指导,将阅读纳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和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对策二:鼓励多种形式的阅读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如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提问可以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存在:
1. 提问的深度不够。
有时教师提问内容过于简单,只涉及基础知识,缺乏对学生思
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的回答得到追求正确性的评价。
有时教师只注重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
生回答的思路和逻辑。
3. 教师提问的方式单一。
有时教师只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对于学生缺乏启发和引导,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四、问题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问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既有简单的基础性
问题,又包含一些拓展性和创新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引导性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除了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回答的思路和逻辑,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
3.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包括直接提问、开放性提问、逆向提问等,给予学
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4. 组织合作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通过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随着语文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们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1、提问重复性过高,会让学生产生乏味感和厌烦感,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2、提问难度不合适,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提问,都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和压力感,影响其学习效果。
3、提问范围过窄,只关注于基础知识点的考察,缺乏拓展和深入,影响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提问方式单一,只使用口头提问,缺乏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
二、对策建议1、创新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提问,例如采用图片、课件、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视听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升提问质量。
提问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难度要适中,同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多样性和广度,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3、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引导探究等方式,拓展问题的面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4、注意提问的目的和效果。
提问应该是有目的的,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5、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例如互动答题、智慧课堂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提问质量。
三、总结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提问方式、质量、广度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提问策略,创新提问方式,拓宽提问范围,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优质教学和高效学习的目标。
初中语文教研提问问题(3篇)

第1篇1.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 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5.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案?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关于语文教材研究的探讨1. 如何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 如何在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如何在教材中体现时代特色,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4. 如何在教材中平衡经典与现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5. 如何在教材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6. 如何在教材中处理好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关系?7. 如何在教材中处理好学科内与学科间的联系?8. 如何在教材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教学效果?9. 如何在教材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10. 如何在教材中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源的关系?三、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探讨1.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评价结果与教学改进相结合?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评价的公正性?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评价的全面性?1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四、关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1.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3.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团队协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5.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6.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7.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沟通能力,促进家校合作?8.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9.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应对教育工作的压力?10. 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职业规划,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1.深挖教材,拓宽思维。现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全都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在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方面留有空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地方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可以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其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摘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掌握课堂教学进度以及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不仅造成了课堂资源的浪费,还挫伤了学生进取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地提问?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目标,有计划地深化学生的思维,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同时,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以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为切入点,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乐学和善学的智力宝库。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对策把握语文课堂提问时机和提问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把握好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提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不是很多,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些教师却为了提问而提问,一节课下来,提的问题多达几十个,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等待或附会教师的答案;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根本不用思考,提问失去了意义;有些教师提问没有把握好时机,学生还没有进入课堂氛围,教师就提出问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回答的欲望,甚至造成冷场的局面;也有些教师提问喜欢全班学生一起回答,课堂上的气氛看似很热烈,实际上闹哄哄,在此氛围下学生真正能学到什么呢?还有些教师提问不是循序渐进地进行,而是一下子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只能自问自答,使提问变成了无效提问。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提问缺乏科学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适当重组加工的过程。
将该理论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但是有的教师还存在满堂灌输的行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
而另一种现象是教师提问频繁,这样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学生基本很难理解和掌握问题,效果不明显。
一连串的问题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这从本质上而言是因为提问缺乏科学性。
(二)提问难易不均。
教师一般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提出问题,创设必要的情境以促进课堂教学。
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难以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问题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生的信心,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包括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提问方式单一、提问缺乏启发性、提问没有针对性、提问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提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多样化提问方式增加互动性、设计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针对性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提问。
只有通过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问题,对策,简单,单一,缺乏启发性,没有针对性,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议,提高难度和深度,多样化方式,增加互动性,设计启发性,激发思考,个性化提问。
1. 引言1.1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提问方式单一、提问缺乏启发性、提问没有针对性、提问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
在提问内容方面,一些老师倾向于固守传统的题目类型,提问内容雷同,难度不够,缺乏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在提问方式上,一些老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提问方式,如抢答、轮流回答等,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一些老师在提问时缺乏启发性,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不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和探索。
有些老师在提问时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提问,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一些老师在提问时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使得学生产生倦怠和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在提问内容方面,我们可以提高提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提问方式上,我们可以多样化提问方式,增加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断,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作用十分突出。
首先,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其次,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开启心智,开发潜能,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育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二、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
在课堂上,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给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从而获得知识。
如我在上《一面》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题目往往一扫而过,不深究,然而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全部内容,也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要以‘一面’为题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意识,讨论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的?突出了什么精神?作者与鲁迅共说了几句话?表现了什么?作者认出了鲁迅,为什么不道破呢?”,同学们熟读课文之后我进行了讲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思考问题,进而理解了课文。
2、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把提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
如:我在上《故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初 中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提 问
缪 柳 鲜
( 安 市 城 北 中学 , 建 福 安 福 福
摘 要 :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性 提 问 , 于 初 中教 师 来说 , 对 是 门值 得 研 究的课 题 . 为 它在 提 高课 堂 效 率 、 强 学生 对 知 因 增 识 的认 知 能 力等 方 面都 有 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对 初 中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 性提 问 方 法进 行 了分 析 。 关 键 词 : 中语 文课 堂教 学 有 效性 提 问 问题 预设 互 初
一
350 ) 5 0 0
动 问答
评 问激励
语 文 课 堂 提 问 .是 在语 文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目的 、 求 , 计 问 题 进 行 教 学 问答 和 小 组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要 设 种 形 式 , 教 师促 进 学 生 思 维 、 价 教 学 效 果 、 动 学 生 实 是 评 推 现 预 期 目标 的基 本 控 制 手 段 .同 时也 是 语 文教 师教 学驾 驭 能 力 和 教 学 技艺 高水 平 发 挥 的 集 中 反 映 ,是 影 响课 堂 教学 效 率 的重 要 因 素 。 在初 中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学 生 在 消化 陈述 性 知 识 和 程 序 性 知识 的时 候 往 往 会 思 维 受 阻 , 成 思 维 噪 音 、 点 或 抑 形 盲 制 , 起 认 知 过 程 的 中 断 。 教 师 应 运 用 智 慧 , 如 其 分 地 在 思 引 恰 维 的 多 维 度上 给 予 提 问 、 拨 和 启 发 。 点 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 性 提 问 .对 学 生 对 知 识 的认 知 起 着 巨大 的影 响作 用 , 因此 ,提 高 语 文 课 堂 提 问 的 有 效 性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本文 对 提 高 初 中语 文课 堂提 问有 效 性 的 方 法 进行 探 讨 。 问 题 预设 阶段 的设 计 法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导言: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质量不高、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提问质量不高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质量不高,问题的难易程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缺乏针对性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有些问题甚至只是简单的填空题或者死记硬背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2.提问方式单一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师生问答或者老师主导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
这种提问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 passivity and dependence,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较为表面,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4.提问缺乏个性化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提问的对象比较随意,缺乏个性化特点,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增加了课堂的紧张和尴尬。
二、对策建议:要提高提问质量,需要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质量和灵活性。
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问题,增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如开放性提问、情境提问、对比提问等,扩大提问的范围和难度。
在提问方式上,可以尝试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的提问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碰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析【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措施,通过提问,教师不仅能够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予以了解,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还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课堂提问;原则;策略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设计方法“疑为思之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
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
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1)在关键处设点。
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
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
(2)要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我们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要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
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点。
教材中有大理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
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二、课堂提问应把握的原则(1)科学性。
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良诱人”。
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1、在关键时刻提问我在教《故乡》一文时,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
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变成“老松树皮似”……这些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
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变直为曲提问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语文教学也要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而后摘到树上的果子。
就课堂提问而言,要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的余地。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
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3、针对性提问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有其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或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那么可以提问:“文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如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那么可以问:“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情感的?”明确的目的能够使提问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前进。
二、提问要难易适度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提问要难易适中,既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问“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三、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孔乙己》时,可以提问:“孔乙己的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需要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不能只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思考和回答。
可以通过分层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一些具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提问一些基础性和理解性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问题。
五、提问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很多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往往无法给出准确、完整的答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摘要:有效进行课堂提问能促使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虽已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精巧的提问设计、准确的提问内容及针对学生特点的提问方式,提问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从设置激趣性问题、针对性问题、启发性问题及层次性问题四个方面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用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营造和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
一、设置激趣性问题,激发答题兴趣相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少了形象生动的画面、多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所选课文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也不如小学教材,很多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文不感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枯燥乏味的课文解读中设置激趣性问题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仔细品读文章,走进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胡适先生《我的母亲》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胡适与其母亲之间的相处方式,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你与家里谁相处的时间最多?你和母亲的感情怎么样?胡适和他母亲是怎样相处的呢,这种相处方式和你一样吗?面对这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地向教师和同学诉说自己眼中母亲的形象以及自己对母亲这个角色的理解等。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地思考母亲这个角色的意义,还可以用联系自身经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胡适眼中母亲的形象,激发学生品读原文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设置针对性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课堂提问不能促使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致使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提高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用得最多却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一门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作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干瘪,或是哗众取宠,让学生做简单的“问答游戏”,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举手的人很多,其实是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味地从文字上找答案,根本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审时度势,精心设计听老教师谈及工作经验以及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存在以下几种不足:1.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
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
2.提问的质量低而偏。
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3.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经常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课堂环节松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或兴趣缺乏。
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上课,也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形式,在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二、以“度”为准,化难为易《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提问呢?
一、注重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相同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获得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使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具体的提问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提出的问题应该富有启发性,简单精练、难度与梯度并存。
比如说进行《明天不封阳台》这一课的教学时,围绕明天封不封阳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楼房为什么要设计阳台呢”?只要学生答对问题就可以提出表扬。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微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家庭装修时,为什么先要封阳台呢”?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
学生,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主人公最初决定明天封阳台,为什么后来又对这一决定产生了疑问”?这样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文章主人公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这会使这部分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
二、提问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
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
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提问要注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中要有明确目的和内在意图,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搞形式主义。
所提问题是为了指导学生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定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文章的写作特点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等等。
每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
其次,所提问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问。
提问要难易、深浅适当,太难、太深,超越了本班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信心。
如问题太易、太浅,低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所以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而设。
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
我们不妨先设置针对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加以一定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能轻松解决了。
四、提问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回答问题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
看似思想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
因此,教师除了重视问题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的“交谈”。
话题不同于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
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
例如教《伟大的悲剧》,在学生学完以后,教师提出话题:“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让学生围绕关键句子展示讨论、各抒已见。
交流互动达到高潮时,教师可顺势一点,拓宽话题:失败英雄知多少?“壮士一去一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伟大的悲剧知多少?这样,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实施。
好的课堂提问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本质的深度挖掘,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语文课堂提问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
抛弃繁华而追究本真的课堂提问,必将引领我们走向纯净
而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厚东.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之我见.课堂教
学.2012.11.
[2]常娟.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教学智慧.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