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演化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军事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为规范煤炭产业发展,逐渐从各类政府文件、规章、规程、制度等综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产业。
至2007年11月,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历经了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按政策演化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从煤炭工业全面恢复发展、“大跃进”、“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前的动荡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时段。
一是,1949年至1957年,以提高煤炭产量为中心,推行矿井技术改造,全面恢复生产,煤炭产业开始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把煤炭和粮食作为同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调拨分配制度,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部门管理。
1949年11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确定了煤炭产业“以全面恢复为主,部分新建则以东北为重点”生产方针;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煤方法和煤矿安全对煤炭生产的制约,通过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在国营煤矿中推行生产方法改革,把原始、落后的穿洞式、高落式采煤方法改为长壁式采煤方法。
1951年,公布了第一部《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并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私营煤矿管理和小煤矿管理,公布了《公私营煤矿暂行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管理要点》和《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逐步改善了这些煤矿的生产条件。
至1952年底,有83%的国营煤矿恢复了生产,大同、抚顺、焦作、阳泉、淄博、枣庄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全部恢复了生产,还在东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海州露天等13处新矿,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7000万吨。
1953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保证钢铁工业对炼焦洗精煤需要,解决全国工业生产布局、国防上的不合理状况,提出“把基本建设放在首位”,重点扩建了开滦等15个老矿区,并开始平顶山、潞安等10新矿区的建设;发现了淮北的宿蒙、山东肥城、济宁、滕县等一批储量丰富、开发条件好的新煤田。
发展我国煤炭气化技术的战略
发展我国煤炭气化技术的战略摘要:为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结合引进技术的工业实践,逐步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气化技术,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我国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十五”规划中,各方都强调要推进煤炭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由于煤气化在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能源方面有重要作用,国外近20年来煤气化能力得到了强劲的发展,我国煤气化在化工原料气、工业以至民用燃料气等方面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但我国的洁净煤技术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煤炭气化工艺的发展还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煤炭气化;技术产业化;战略1 煤炭气化技术的战略意义在煤化工领域,通常把煤的气化称为“气头”,意思是煤化工生产所需要的合成气来源于此,系列化生产过程从此开始。
煤炭气化技术是煤化化上产业核心技术主体之一。
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生产,只有把煤转化为气体,才能进行更充分、种类更多、效率更高的化学反应。
由于煤化工产业的市场前景以及对于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所以煤炭气化技术具有重要地位,世界上谁拥有一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规模产业化的煤炭气化技术,谁就在相当的程度上具备了在煤化工及其技术产业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获取事实上的垄断利润的必要条件,世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已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例如,中国引进的德士古煤炭气化技术,技术专利费的收取机制就具有明显的垄断性特征,实质上是一种垄断性费用收取和技术遏制相结合的双重机制。
其目的在于防止技术引进方成为其可能的竞争者或替代者。
在这种机制下,技术引进方所得到的技术优势将被成本劣势所掩埋,要赢得竞争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
2 国内情况全国有近万台各种类型的气化炉在运行,其中以移动床气化炉为最多,占80%~90%,如氨肥工业中应用的UGI 水煤气炉就达4000 多台;生产工业燃气的气化炉近5000 台,其中还包括近年来引进的两段气化炉和生产城市煤气和化肥的Lurgi 炉、Winkler,U-Gas 流化床气化和Texac[3]。
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影 响大 。多数煤炭企业受 眼前利益驱使 , 不能够对煤炭开采 生产
与经营进行合理 规划 , 乱挖乱采现象严重 , 水平的生产与掠夺 低 性经 营造成煤炭 资源 的严重 浪费。同时煤炭 经营管理者专业素 质低下 , 环境意识较差 , 使得生 态环境的严 重破坏成为 了高利生 产 回报 的代价 , 致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 的制约。
频 发 生 的 矿 难 , 工 普 遍 缺 乏 维 护 自身 权 益 的手 段 。甚 至 在 国有 矿
炭 生产第一线技 术人员 的数 量不 足安 全生产最 低要 求 的半 数 , 其 巾采掘 区的技术人员更 为短缺 。 ( ) 山经 营管理者素 质低 下 , 2矿 环境意识 较差 , 短期利益 受
企业 , 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也形同虚设 。《 煤矿安全规程》 5条 第 和第 4 6条规定 :从 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 冒险作业 ; “ 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 时, 有权立即停止作业 , 撤到安全地点” 。但 面对生活及就业 的压力 , 矿工只有 不顾 生命危险 , 下井一搏。 ( ) 矿分散 , 4煤 规模偏 小 , 生产 聚集 度低 , 同时产 品单一 , 产
全。
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 , 煤炭是一 种不可再生资源 ,
虽然我 国部分省市有着丰富 的煤炭资源 ,但是过量 的煤炭供应 若不加 以控制 , 国的煤炭 能源将 面临着 枯竭 的危险 。同时 , 我 煤 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 、 环境 污染 , 由矿难引发 的人员 伤亡等负
面 影 响 已经 超 出 了经 济 范 畴 , 成 了不 良的社 会 影 响 。 鉴 于 此 , 造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黄金十年,煤炭盛宴;寒冬四年,哀鸿遍野。
”其中乐与苦,唯有期间身处其中者,才能深切感受。
痛定思痛,企业唯有适应环境,才能在周期低谷中生存下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煤炭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行业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这也是企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时的一个重要信息输入。
我国工业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处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化阶段,石油产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而我国还是煤炭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是从强调能源供应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提高效率、节能、绿色低碳和低排放。
煤炭行业是指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一个产业,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虽然比重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我国煤炭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2002-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出入快速增长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年最高值39.74亿吨;2014-2018年,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环境困扰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期间年产量在35亿吨上下浮动;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50亿吨。
•中国煤炭产业不断“西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煤炭开发布局也做出了规划: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即逐步压缩东部生产规模、从严控制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建设一体化煤矿。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中国矿业面临的形势为了探讨矿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必要从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品进出口、矿产资源供给形势等几个方面,对矿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作一些分析。
1、资源勘查形势。
矿产资源勘查是整个矿业生产链的最前端的一环,也是矿业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从资源角度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形势,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国土矿产资源勘查程度提高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勘查任务很重,且投入严重不足。
2、矿产品进出口形势。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也是矿产品生产大国。
由于成矿地质条件的特点,造成我国既拥有在世界上占有优势的一大批矿产资源,又有一些属于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短缺资源。
优势矿产资源通过开发可以出口,短缺资源则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或开发国外资源以弥补不足。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处于逆差状态。
进口大于出口是我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态势。
尤其是石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中国自大庆油田成功开发之后,很快结束了中国完全靠洋油过日子的历史,并于60年代开始进口原油。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因而出口量逐年减少,进口量逐渐增多。
从1993年开始,我国又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3、矿产资源供给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坚持不懈地把能源原材料工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和矿产品进出口规模的扩大,长期困扰我国的能源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局面基本上得以扭转,煤炭、有色金属、钢材、水泥等许多重要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品出现了攻供大于求的状况。
但从长远看,随着国内需求的扩大,矿产品生产还要发展;从当前看,国内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比较紧张并日趋严峻,只是由于进口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的规模迅速扩大,掩盖了国内矿产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国产矿产原料自己率低;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闭坑增多;矿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长远发展矛盾更为突出。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汇报人:2023-11-22contents•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录•产业发展策略和建议•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典型案例分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01势我国煤化工产业以传统煤化工为主,新型煤化工产业占比不高,且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
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亟需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气、废水、固废等,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环保治理。
环境污染问题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升级和转型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煤化工产业将加快升级和转型,向高效、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向多元化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将向多元化发展,如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
区域化发展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政策环境的不同,煤化工产业将呈现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我国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环保治理需求将不断增加,有助于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030201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产业发展的战略目02标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煤化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联盟,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及抗风险能力。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支持大型煤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提高产业集中度03加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01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煤化工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高端材料、专用化学品等,提升产品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煤炭产业在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传统煤炭产业在近几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重点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对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我国目前煤炭产业实际状况总结出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从我国的能源构成来看,在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比较缺乏,建国60多年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较大的能源之一,因此我国煤炭产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能否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煤炭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有效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4%,而且分布在我国的优质煤炭资源不多,可利用的优质煤炭资源就更少了,按照目前人均煤炭需求水平估算,到2020年,煤炭需求总量可达1250亿吨。
前几年,我国煤炭资源管理十分落后,开发秩序参差不齐,煤炭资源损失非常严重,一些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煤窑与大型煤矿争夺煤炭资源,使得一些优质煤矿被小煤窑弄得肢解分割。
随着这几年煤炭价格的快速增长,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急功近利,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一些稀有煤炭也被当做普通燃料烧掉了,十分可惜。
(二)煤炭开采和利用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煤炭丰富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将近85%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这些区域水土流失现象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地质灾害多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很脆弱,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煤炭行业的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煤炭行业的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第一章:市场概况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煤炭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煤炭行业面临着一些市场门槛的挑战。
一方面,煤炭专业性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复杂,市场环境变化较为剧烈,给企业运营带来挑战。
另一方面,环保、能源结构的调整,也使得煤炭行业的生存空间更为狭窄。
第二章: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需求量巨大。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渐增加。
但是,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传统的能源消费方式受到了挑战,煤炭需求增长放缓,出现结构性变化。
2. 市场供应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煤炭产业链复杂,各个环节之间产能、库存等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不同矿区、产地、煤质等也影响着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3. 竞争状况由于煤炭市场入口门槛较低,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供应商。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技术和政策的优势,也对现有煤炭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第三章:前景展望1. 市场机遇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清洁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利率下调、减税降费等政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也为煤炭行业创造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2. 市场挑战环保、能源结构的转变不断推进,煤炭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同时,新锐行业的崛起也对现有的煤炭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市场竞争力?也是煤炭行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企业发展战略1. 谋求新突破煤炭行业需要抓住新时代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谋求新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机遇。
同时,需要从产品质量、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升级和改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煤炭行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加速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减少污染排放,这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以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产业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方式,在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规划中也深受重视。
在“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备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展望1引言在推进我国能源革命战略发展的进程中,受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煤炭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撑能源来源之一,并且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依旧会在能源结构之中占绝对优势。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现代煤化工已成为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途径和示范。
与此同时,因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不成熟,运行成本高,政策和规划不清晰,产品与石油化工产业趋同,集成度低等原因,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浪潮中,现代煤化工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发挥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2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2.1煤制油煤制油技术一般分为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焦油催化加氢、煤油共炼和甲醇制汽油、MTG等。
不过目前看来,我国煤制油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自身技术还不够成熟和生产成本太高,以及外界的石油炼化产能总是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情景等一系列原因,煤制油产业还处于一个长期亏损的状态,整体的生存压力不容小觑。
而纵观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尖的地步,他们已经达到能够生产出300多种产品的地步,因此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很多地区的煤化工产业甚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所以,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来提升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是当下我们该仔细思考和努力发展的方向。
2.2煤制烯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中经甲醇的煤制烯烃工业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更加成熟,整体竞争能力更强的产业。
目前现有产能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根据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包括石油炼化在内的煤制烯烃产业还至少可以达到新增烯烃产量2600万吨的目标。
煤炭多种经营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煤炭多种经营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煤炭产业在中国的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炭产业的多种经营模式是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煤炭多种经营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一、战略制定1. 煤炭多种经营模式的选择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企业可以采取综合利用模式,即在煤矿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到煤化工、电力、热力、水利、交通、旅游等产业的开发。
在资源贫乏的地区,则可选择精细化经营模式,即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高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2. 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煤炭企业应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营销技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煤炭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方向。
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推进清洁煤技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式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对策实施1.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推动煤炭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广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煤炭产业存在政策、环境、市场等多样化的风险。
因此,煤炭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避免损失的发生。
3. 推进煤炭产业环保治理环保治理是煤炭产业的必修课。
煤炭企业应加强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绿色发展,推广环保设备和技术,降低环境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煤炭企业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三、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创新发展。
新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
新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分散。
本文主要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产业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 a一、产业集群的主要发展模式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了集群化的支配,从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到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印度的提诺普尔,台湾的新竹,以及中国的江浙一带,都在闪烁着产业集群的耀眼光芒。
关于煤炭产业的集群,指的是在煤炭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将煤炭产业的链条进行延伸,将煤炭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度增强,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把煤炭及其相关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进行绿色化的规划,比如清洁生产,比如企业之间的绿色采购,建立产业集群的绿色化信息网络,从而实现煤炭产业的产业转型。
所以利用产业集群来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成为提示我国煤炭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二、煤炭产业的地位(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煤炭是我国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按储量计算,煤炭储量在我国矿产能源总量中占80%以上。
在目前的能源性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保持在60%左右。
煤炭资源在未来仍然将是我国主要的矿产能源,所以在国家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中其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
(二)煤炭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产业在丰富税源、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就业空间等方面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煤炭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诸如电力、冶金、化工、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一)煤炭产业聚集度低。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剩余探明可采资源储量少。
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1180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吨,资源量8540亿吨。
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和贵州五省(区)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956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1%。
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及发展战略
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及发展战略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审计部 吴保红
摘 要: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而且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煤炭出口国。随着全球煤炭贸易额度的增长,当前世界的
煤炭贸易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与印尼等在过去几年中都以自身为基础提高了煤炭的产量,而美国与波兰等国家的出口贸易相
1/3 1
可能性 0.3781 0.1787 0.4432
第三步,得出RT公司竞争力的综 合评 价 值。根 据前面得出的 各指标的总权重,最终得出RT公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生存能 力(0.3781)中销售收入(0.0206)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70)、一 般(0.0120)、弱(0.0015),利润总额(0.0704)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 (0.0502)、一般(0.0144)、弱(0.0762),净资产(0.0239)的竞争力评价权 重为强(0.0154)、一般(0.0065)、弱(0.0020),净资产利润率(0.1201) 的竞争力评 价权 重为强(0.0 78 9)、一 般 (0.0 312)、弱 (0.010 0),总资 产贡献率(0.011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64)、一般(0.0031)、 弱(0.0016),劳动效率和总收益率(0.011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 (0.0064)、一般(0.0031)、弱(0.0016),总收益率(0.0644)的竞争力评 价权重为强(0.0436)、一般(0.0158)、弱(0.0050);适应能力(0.1787) 中出口收 入占销 售 收 入 的比 重(0 . 0 321) 的 竞争力 评 价 权 重 为强
作者简介:吴保红 (1969-),女,河北邯郸人,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 审计部审计科长,高级会计师,本科。
中国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内部条分析
中国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内部条分析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发展现状分析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11 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总计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企业数为9213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4 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万人.图表:2009 年1~11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业规模情况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11 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亿元,同比下降%,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图表:2009 年1~11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销情况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亿元,同比下降%,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个百分点.图表:2009 年1~11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本费用情况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11 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个百分点.图表:2009 年1~11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利情况经营状况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经营一产品销售收入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二利润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三亏损企业亏损额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四亏损深度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深度为%,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深度为%,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深度为%,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深度为%,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图表:2009 年1~11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企业规模运营状况。
44中国煤炭中长期20302050年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对于煤炭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非常重要。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着很大的变革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探讨其在2030年和2050年的发展方向。
在2030年,中国煤炭产业应着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煤矿安全生产。
通过提升采矿技术和设备水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力度,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炭供应的安全稳定。
其次,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对高效清洁煤炭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发展清洁煤炭产业链,加强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价值。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
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改善大气和水质环境。
推广利用煤矸石和煤灰等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2050年,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需更加注重全面转型,实现向绿色低碳方向的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提高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
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实现煤炭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其次,推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合成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加强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确保煤炭产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供需结构调节。
根据能源消费需求和环境条件,灵活调整煤炭供需结构,合理安排煤炭产能和需求。
积极推动煤炭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总之,中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从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转型两个方面着力。
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实现煤炭产业向绿色低碳的转变,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积极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运用SWOT 分析和确定煤炭企业发展战略
运用SWOT 分析和确定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摘要:煤炭企业是我国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SWOT (企业环境分析) 分析方法,从战略研究角度对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依据战略管理理论确定河南煤炭重点企业的中心多元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煤炭企业;战略;SWOT分析一、煤炭战略研究的重要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全国煤炭资源生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80 %以上。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主要地位近50~60 年间难以改变。
据专家预测,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20 年、2050 年的原煤产量将分别为21 亿吨和27亿吨,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分别为68 %和50 %以上。
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适应时代要求,构建企业的发展战略。
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加深和完善,但是今天的煤炭企业仍然运行不稳定,长期亏损。
表面上看是市场供大于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没有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短视行为,为了在任期内不出乱子,稳定就是成绩,只顾眼前,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变数,如产品的开发,资源的供应,市场的扩大等缺乏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战略研究可促使企业从长远打算主动适应环境,扬长避短,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竞争将在国际中进行,而不是那种在政府保护下的国内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放宽眼界,树立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观念。
煤炭开采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保护资源意识,综合开发意识,在取得企业,社会,环境综合效果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工业企业SWOT 分析S 代表strength (优势) ,W代表weakness (弱势) ,O 代表oppatunity (机会) ,T 代表threat (威胁) 。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煤炭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煤炭资源再造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源枯竭。
由于中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以速度换规模、以开采量换市场份额,导致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煤炭资源再造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再造,煤炭企业应当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煤制合成、煤炭清洁利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
此外,积极引入科技和资本,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方式一直是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难以实现价值差异化。
因此,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实施转型升级的战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转型升级需要推进煤炭产品经营升级,加强煤制品、煤化工、化肥、制热等多元化开发,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建立以技术创新、质量服务、品牌营销为核心的精细化经营体系,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国际市场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煤化工技术等;实施跨国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煤炭企业、能源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等活动;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煤炭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实现互利共赢。
四、加强环保治理煤炭开采和利用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为了减少煤炭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治理。
这一方面需要完善环保政策体系,加大对环保治理的投入。
同时,引导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采用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进一步降低煤炭生产和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
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
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
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
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
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一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不大、包袱过重、跨区域扩张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业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
这种以资源地理分布为唯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明显地具有“项目公司”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矿区远离城市,因地而建的矿区不得承担起各种社会职能,形成沉重的包袱;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逐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随着一些矿区资源的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些矿区中“关闭破产”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煤炭资源长期的无偿与低价的有偿开采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小煤矿丛生,煤炭采出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开采。
尽管目前根据新修定的《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
资源的无偿或低价获得直接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一些小煤窑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即可打井采煤,这为小煤矿“遍地开花”打开了方便之门。
它们为了更多地获利,粗放式开采成本最低的、经济效益最好的那部分资源,结果煤炭的采出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而对于那些煤炭共伴生品更是视为垃圾随地乱堆;近些年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出率也有所降低。
三是资本金投入不足与长期偏低的煤炭价格导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无偿开采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但资本金投入的不足也使企业普遍背着沉重的财务负担。
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长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低价格,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长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乃至长期全行业亏损。
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煤炭生产与消费的体制性分离导致煤炭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煤炭附加值,发展受制于铁路运输,并被指责为环境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每年电力用煤占煤炭总产量的40%,是煤炭的第一大用户。
由于煤炭业不允许发电,而电力业也不能采煤,煤炭企业无法获得因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而形成的高附加值。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消费的基本上是原煤,导致了我国煤炭的入洗率仅为25%(发达国家的煤炭入洗率为90%以上),且主要是供应炼钢用的焦煤入洗,而我国现有煤炭洗选设备空置率达到65%。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期煤电分离的体制下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
由于铁路货运发展滞后,运力有限,我国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都受制于铁路运力而难以提高产量。
此外,由于燃煤单位的设备普遍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原煤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一些媒体于是将煤炭归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呼吁煤炭企业提供洁净煤,而实际上煤炭消费过程中是否形成污染,主要在于煤炭燃烧的设备。
五是以产量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与安全事故处罚不力导致我国煤炭产业安全事故率过高。
增加煤炭产量长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增产的压力与动力驱动下,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产量而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系统投入不足。
尤其是小煤矿生产方法极为原始,只求产量不顾安全,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而很少受到相关法规的严厉处罚,结果导致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率长期高居不下。
此外,我国煤炭勘探单位长期被定位为事业单位,通过中央财政拨付的有限的事业经费而进行无偿勘探,由于勘探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勘探程度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不足,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开采。
美国经验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借鉴经验之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
在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煤炭资源的租借。
美国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联邦公有土地煤炭资源实施租借方式,对煤炭资源已勘探清楚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的矿区,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采者;对煤炭资源尚未探明及未进行资源评价的矿区,实行勘探和开采优先的办法。
煤炭资源价格确定是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量、煤质、最大的经济回收率、煤炭开采难易程度和开采成本,以及地产价值、银行利率等。
由于对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系统管理,美国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采出率达到80%以上。
经验之二:煤炭在其开采、运输与消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政府需要综合控制。
美国政府在控制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负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严格审批煤炭建设项目,对凡是没有达到法规要求编制复田设计的矿区不准开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土地复田基金帮助采后煤矿的复田。
对于煤炭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美国主要是通过环保立法来控制,对排放气体各种污染物含量的严格规定,限制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的排量,各用煤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脱硫集灰等设备,许多煤矿只得停采含硫量高的煤层,改为开采低硫低灰的优质煤层。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建立矿业局,并在各煤矿区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加强检查;颁布煤矿安全保健法,授权全国各地250名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美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
经验之三:煤炭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而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品。
目前在我国还有煤炭总产量13%的煤炭为居民直接消费,而美国99.5%的煤炭都是作为工业中间品。
煤炭产品并非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唯一目标,美国不少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厂将产煤改为输电、建立煤炭气化厂和焦油提炼厂直接生产煤气与焦油。
经验之四:煤炭产业是一个竞争性产业,充分竞争导致煤炭产业全员效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地开发。
在美国,1991年独立的专业煤炭公司所属煤矿产量仅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7.3%,而美国以外的国际财团和外国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已经日益加快进入步伐。
因竞争较为充分,美国煤矿的全员效率而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最终使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的开发。
经验之五: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有效地获得与运营煤炭资源,创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在美国,由于煤炭可采诸量的55%为联邦政府所有,而45%为私人所有,因此美国各大煤炭公司一方面通过投标从联邦政府获得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兼并国内外煤矿而控制大量的优势资源。
如美国皮保迪公司到2002年底其煤矿已分布在美国的九个州和墨西哥与澳大利亚,共占有91亿吨可采储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美国煤炭企业在交易与运输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
长期供煤合同已成为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皮保迪公司还与铁路公司合作创造了万吨长大单元列车,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在俄州修建全美第一条年运煤量120万吨的水煤浆输煤管道。
即便如此美国煤炭运输的费用仍然较高,煤炭企业又开始发展坑口电站,目前它已成为美国能源基地建设的常规模式。
中国煤炭产业战略发展思路为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资源管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在煤炭资源的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战略目标的不同,它们基于资源运营的战略思路并不一样。
对于煤炭资源的所有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政府部门战略思路是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并期望这种收益尽可能的合理与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