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冲锋舟03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三次转型(明清时期)

冲锋舟03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三次转型(明清时期)

1.(2014·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材料。第一小问根据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 材料一 宋应星 (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 技术 ”“ 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二人各自生活的时代及个人经历分析。 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 答案 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 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 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 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 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 2)解析 从社会氛围、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 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 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 答案 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 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摘编自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社会转型ppt

社会转型ppt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据材料分析明清之际社会结构有何新的变化?
(2012全国新课标卷,26)明朝后期松江人 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 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 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 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上半期,中英 双方在对“绝对权力”的处理上有何差异?影响有 何不同?
材料2(2014福建)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 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2015广东文综)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 “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 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 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据材料分析,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 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3江苏单科,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到: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 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2015江苏)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 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 “机杼彻黄 昏”是因为:
二、阻碍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
材料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 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 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 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 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四、明清时期经济政策
(四)评价
积极:防御手段,一定程度阻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消极: (1)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抗殖民势力 (2)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先进科学技术 (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专家论坛】
(一)原因
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再讨论
(1)政治方面: 清政权建立之初, 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内忧:“三藩”势力和“台湾郑氏”集团; 外患: 东南沿海荷兰冒
【研究纲领】 课标解读
时空观念
1.明清时期时空定位; 2.明清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3.明清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概况。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1. 理解经济活动与政治、社会、科技与
唯物史观
1. 明清时期生产方式的变 具有的革命性的意义; 2. 明清时期政府如何调适
家国情怀
1.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4.意义:
【核心突破】
1. 时间:雍正时期
摊丁入亩
2. 背景:社会动荡,土地兼并严重,人民逃亡普遍,丁额无法得到落实,权贵
赋,阶级冲突一触即发。
3. 内容:延续了一条鞭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税赋,称为“地
4.意义:
(1)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较为彻底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役合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621.9.605:44:5005:44:50September 6,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5时44分50秒05:44:5021.9.6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5时44分21.9.605:44September 6,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6日星期一5时44分50秒05:44:506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4分50秒上午5时44分05:44:5021.9.6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教材研究作者:高三历史备课组肖明发来源: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持“社会形态变迁”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古今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古代两大社会转型时期简介1、春秋战国(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阮莉: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ppt

阮莉: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ppt

公益事业。以提高社会对他 们的认可及形象。
明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赵冈、陈钟毅《中 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国经济制度史论》
明清工商业经济发展影响租佃关系
3.根据材料结合导学案上的高考题,分析明中后期商业发展带来 的影响。
政治:冲击等级秩序;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动。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促进文化兴盛;知识结构的更新;进步思潮。 社会:冲击传统观念;社会风尚的改变;推动地方建设。
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
——高考高频考点深度解读
太原十二中
阮莉
明清经济(1368~1840)
考查内容
明后期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明后期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动 明中后期商业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明张居正农商并重的言论 明后期商品经济对社会风尚、传统观念的影响 明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明清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明清工商业经济发展影响租佃关系 清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占优势 明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明中后期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高频考点
明清商品经济 发展的影响
明清商品经济 发展的特点
明确复习方向
问题一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的原因、特点及影 响。
问题二 明清时期的社会 转型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 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 (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 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微专题2: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明清(课件)(24张)

微专题2: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明清(课件)(24张)

明清时期中国有近代化的曙光吗?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对外交往: 西学东渐
一、从政治的层面看
材料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 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 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 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 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上半期,中英 双方在对“绝对权力”的处理上有何差异?影响有 何不同?
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但是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并没有 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5、技术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40题)材料 宋应星全面 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 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 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 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角度3:经济前提:充足的资本。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如荷兰、 英国等;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了工业资本的积累。 角度4:思想前提:思想解放运动。西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思想,加速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文化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角度5:外交政策前提:对外开放。西欧列强奉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促进 了资本主义大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市场局限于国内,不利于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10分)

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

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明朝宗族制十分发达,它不同于魏晋至隋唐的士族宗族制,主要意义不在
于区别门第,而是广泛的向社会基层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独立、自治色彩的农业社
会群体。传统上庶民之家不得建祠堂,祭祖也有世代限制。自明朝中叶,朝廷允许
一般百姓建立祠堂,追祭远祖,因而大大推动了宗族制的发展。除了祠堂,宗族制
还包含如下要素:族长,即宗族领袖,一般选择贤而贵者担任;族谱,注重睦邻收
五、社会变迁问题探析
(三)、白银内流与海外贸易
明后期的全国市场
15世纪的世界海上商路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①海外贸易带来的大量白银推动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②明朝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五、社会变迁问题探析
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
一、时空定位 明清时期(1368--1840)






中华 民国
1368
1550
新航路开辟
1636 1644
1840
1912
鸦片战争
二、知识定位1
太祖废丞相, 成祖设内阁;
中央 官制
监察 制度
中央设都察院, 地方设按察使
君主大权独揽 中央集权强化
政治 制度
服务君主专制
废行省, 设三司;
理学思想渗透民间;阳明心学蓬勃发展;“异端”思想出现;活跃的儒家思想; 传统科技总结:《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徐霞客游记》 市民文化——小说;戏曲艺术——昆曲;文人画;园林; 西学东渐;中学西传;
四、高考考向
依托教材,高于教材; 明中后期的社会变化;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分析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分析

(2012全国新课标卷,26)明朝后期松江人 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 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 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 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材料4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清代有学者 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 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 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 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 广也。”这表明
二、阻碍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
材料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 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 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 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 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上半期,中英 双方在对“绝对权力”的处理上有何差异?影响有 何不同?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有利因素: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 发展; ②思想文化:出现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 ③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四民等级秩序 受到冲击; ④社会观念:原有规制、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受到 商业发展的挑战 ……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出现了 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一、有利于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
材料1 十四、十五世纪,东西方不少国家进入封 建社会晚期,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封建母 体中孕育。在欧洲……在中国,自宋元以来商品 经济迅速发展,到明代中叶,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表明世界历史正在开始由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有何积极影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课件)(43张)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课件)(43张)

4.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 从城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 功能上看
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从城市的 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
商业活动 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来看
从城市 数量和 规模看
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江南 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
(4)对文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 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小说空前繁荣,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5)对戏曲的影响:明清两朝,以满足京城皇室贵族、官员、 商人以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最终孕育形成中国古代传 统戏曲的精髓——京剧。
(6)对教育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 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江 南文化重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明显多于北方。
(4)矛盾日趋尖锐,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 争。如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5)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东来,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 的科学知识。如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 水利方法。
(6)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处于贸易顺 差。
首辅与其他阁臣往往没有明确的权力职责划分,权 内阁斗争激 力、地位差距非常之大,以至于各阁臣往往为夺取、
烈 维持首辅地位而相互倾轧、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政局的不稳
内阁的演变 皇帝始终牢牢把持着国家的最高权柄,内阁不仅要 完全取决于 受到皇帝亲信司礼监太监的牵制,更始终屈服于皇 皇帝的意志 权的重压之下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共27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共27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 转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六——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共15张PPT)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六——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共15张PPT)


思想
②李贽:猛批_理__学__极端,追求_个__性__自__由__发__展_。 ③三大思想家:政治上提倡_限__制__君__权__;经济上

提倡_工__商__皆__本__;学术上提倡_经__世__致__用__。
思 想
科技
①_传__统__科__技__进入总结阶段(代表:《农政全书》等) ②西学东渐开始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时间定位◎古代明清
明清时期
古代明清时期:1368—1840年(或 14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期,包括整个 明朝和清朝前期),即中华封建帝国的 最后阶段。
基础知识◎特征总结
一、明清政治 根据以上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简洁的
语言归纳明清政治的主要特征。
主 要 特征
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
辉煌与迟滞并存
明清时期近代化的曙光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商帮、工商业市镇繁荣、货币
经济:
金融 区间长途贩运 推动形成全国性大市场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 京剧形成和发展 小说创作繁盛
市民文化
文人画
——强调个性
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产生 西学东渐
(三)核心探究 突破重难
明清文明的迟滞:
封建制度 走向衰落
统一多民族 国家进一步 巩固和发展
学法指导
★归纳历史阶段特征的思路:政治方面可从 政局、制度、政策、民族、外交等方面思考, 有时还要辩证地总结其影响。
核心知识◎自主学习
二、明清经济
基 础 知识
__精__耕__细__作__技术领先世界,粮食产量提高;
农 业 农作物品种增多,高产作物引进;广泛植棉; 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

明清社会转型探究(吴晶子)PPT课件

明清社会转型探究(吴晶子)PPT课件
1.制度建设 (2)兵制
(3)选官制度
中央: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南书房、军机处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权;清行省制
卫所制,兵籍世袭
科举制(八股取士)
2.重大改革
(4)经济制度“一条鞭法”;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制度
3.对外关系 明“海禁”政策、清“闭关锁国”政策
• 提问:对比材料,地租的征收形式有什么变化?对明朝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 变化: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
• 影响: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和货币经济的发展
【重点问题串讲——机遇篇】
一、经济领域——手工业
明初 明中叶
制瓷业
景德镇瓷窑数量 景德镇瓷窑窑身大小
官营
民营
官营
民营
58家
22家 占地甚广 很小
19家 155家 民营的是官营的四倍
机遇・抉择・命运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探究
本专题的历史定位
1、继承性 继承和发展了自唐宋以来的传统农耕文明
2、发展性 自身孕育了许多的近代因素(手工工场、资本主义
萌芽、工商皆本)
3、世界性 世界处在由分散到整体、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期
高考真题例析
• (2011年江苏)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 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 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 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 是
【教材基础知识落实】
请大家阅读教材,我们一起完成空白表格。
【教材基础知识落实】
一、基本状况
1.起止时间 2.都城 3.重要君主 4.阶段特征
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 南京→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康熙、乾隆、雍正帝 古代文明继续发展,但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作者 简介
特点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吴敬梓 曹雪芹 汤显祖 孔尚任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宏祖
长篇章 长篇章 回体小 回体小 说,白 说,白 话小说。 话小说 讲述了 。讲述 北宋梁 了东汉 山起义, 末年的 叙述了 政治纷 北宋民 争。 情
神话小 说。讲 述了唐 朝玄奘 西行的 故事
讽刺小 说。反 映了科 举制僵 化
施复夫妇的纺织工场
思考3、结合教材概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
长途贩运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
新因素、农业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强,高产
作物传入中国;手工业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 业上商业资本聚集。核心的变化是表现出了向近 代转型的特征。
应对、统治者没有顺势应变,而是继续加强君主
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体现在哪里
强调个性解放,带有平等和反色彩。体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三、明清科技文艺的新发展
思考7 根据教材整理归纳明清科技文艺成就
成就
《水浒 《三国 《西游 《儒林 《红楼 《牡丹 《桃花 京剧
传》
演义》 记》
外史》 梦》
亭》
扇》
《本草 《农政 《天工 《徐霞 纲目》 全书》 开物》 客游记》
一、明清经济之变化
材料一 谈叁者,吴人也,家故起农。叁生有心算。居
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辟者以万计,
叁薄其直收之。
。凿其最洼者,池焉。周
为高塍(chénɡ),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
壤三倍。池以百汁,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
豕(shǐ),谓豕凉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乃发
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复三倍”。——《戒庵老人漫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PPT)4-2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PPT)4-2
项目
背景
初税亩 井田瓦解私
编户齐民 封建大一统
内容
特点和影响
按亩纳税,徭兵. 推动私田合法.
人口税重,徭役,兵 税种多,标准多, 役重,更赋,田租轻. 人丁本,劳役重.
租庸调制 均田和自耕 田租,庸(代役),调 利农时,利垦荒,
农前提
户税, 徭兵.
利财政.
两税法 土地兼并.均 户税和地税,其他 标准变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主要目 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逐渐取消人头税 2、(03天津21)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 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3、(01全国春季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银两
中还有分生组织,其中的细胞经过反复地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这些细胞中大部分停止分裂而分化成各种组织;小部分则保留为分生组织。 生态作用编辑 陆生植物和藻类所行使的光合作用几乎是所有的生态系中能源及有机物质的最初来源。光合作用根本地改变了早期地球大气的组成,使得有%的氧气。动物 和大多数其他生物是;祛斑 https:/// 祛斑 ; 好氧的,依靠氧气生存。植物在大多数的陆地生态系中属于生产者,形成食物链的基本。 许多动物依靠着植物作为其居所、以及氧气和食物的提供者。 陆生植物是水循环和数种其他物质循环的关键。一些植物(如豆科植物等)和固氮菌共演化, 使得植物成为氮循环重要的一部分。植物根部在土壤发育和防止水土流失上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 分布 植物分布在全世界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层的底部,随着不同气候区而有不同的数量,其中有一些甚至生长在大陆棚极北端的冻土层上。在极南端的南极上,植物亦顽强地对抗其凛冽的环境。

明清社会转型繁盛与危机ppt课件

明清社会转型繁盛与危机ppt课件

-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 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 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 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 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 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 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 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 商贾 史》

-
2.小论文写作:明清转型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关于明清社会近代转型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范式: 理论一:封建晚期或帝国晚期论。认为明清社会是停滞的,自宋以来只有量变没有质变。20世纪 70年代西方学者的观点。
-
社会转型之明清的机遇和挑战
-
如何看待明清社会?

1、繁盛

2、转型

3、衰落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明朝和清朝行政区域图
-


明清的繁盛 :
①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 展; ②经济:经济总量世界领先;农耕经济高 度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外贸居优势地位。 ③文化: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为儒学注 入新活力; 西学东渐;文学艺术呈现世俗 化特点;总结性的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 列(两个概念区别);
-
(4) 商人发财后热衷购置土地、热衷科举。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自然经济顽固始终占主导地位; 文化专 制;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影响有限。

-
历史启示:(规律)从传统农业社会 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社会转型是长期的、本质的、 整体的变化过程; (态度)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 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策略)坚持对 外开放,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要重视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 新;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解读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解读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解读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湖北省荆州市西门中学杨枫434020一、阶段特征从中国自身看,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是中心内容;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走向封闭,由领先转为落后,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开始脱离世界历史的主潮流。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没有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从农民起义的口号看,“均田免粮”的提出,表明农民起义已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水平。

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表明封建政府不得不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从思想文化上看,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学和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从对外关系上看,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由开放到保守,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

二、知识归纳(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

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农业方面:(1)耕地面积扩大。

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代高达10亿亩。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量提高。

(3)从国外引进了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4)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5)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施标志着农耕社会赋役制度的成熟。

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厂、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生产工具进步和生产技术提高(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彩色印刷品),分工也日益细密。

商业和城市方面:(1)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2)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明中后期有30多个,到清代增长到204个。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PPT课件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PPT课件

返回
1、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逐渐取消人头税 2、(03天津21)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3、(01全国春季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银两
3.思考: 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由六千万增长至4亿。原因有哪些? 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长期安定; 经济上:取消人头税,刺激人口增长,减少人口瞒报现象;土 地开垦,高产作物引入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人口迅猛增长的影响? 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 消极:人口过快增长,人地矛盾尖锐,影响生态平衡。
明 清 经 济
一条 原因:地兼并;财困难;矛尖锐;商品发. 鞭法: 内容:合税-折银-摊田(丁田均计) 意义:减轻负担;人身松弛;促商品和资芽。 赋税 更名田: 原明藩王土地归现耕种者所有。 调整: 背景:土地兼并;丁额固定;商品经济发展. 摊丁 入亩 内容:丁税均摊入田征收统一地丁 影响:实际废人头税 ,人身松;促人口经济资芽。 银 .
项目 初税亩
背景 井田瓦解私
内容 按亩纳税,徭兵.
特点和影响 推动私田合法.
编户齐民 封建大一统 租庸调制 均田和自耕 农前提 两税法
人口税重,徭役,兵 税种多,标准多, 役重,更赋,田租轻. 人丁本,劳役重. 田租,庸(代役),调 户税, 徭兵. 利农时,利垦荒, 利财政. 标准变;简手续; 扩税面;轻负担.
小结: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意义重大。 农业商品化,手工有萌芽,商业国内 兴旺国际封闭 资萌芽受阻-中西对比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2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承古萌新的转 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 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 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 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 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 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 究》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思想有何新特点?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材料5 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 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
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
……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 “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 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据材料分析,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 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阻碍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
材料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 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 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 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 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上半期,中英 双方在对“绝对权力”的处理上有何差异?影响有 何不同?
材料3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 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 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 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 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 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1 十四、十五世纪,东西方不少国家进入封建社 会晚期,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封建母体中孕育。 在欧洲……在中国,自宋元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到明代中叶,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这表明世界历史正在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有何积极影响?
(2012全国新课标卷,26)明朝后期松江人 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 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 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 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材料4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清代有学者 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 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 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 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 广也。”这表明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二轮复习专题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二轮复习专题
必修1 单元一 第4课
时间范围:(1368—1840)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性质的变 必修2 单元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化;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变迁。 必修 3 单元一 第 3 、 4 课 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 课程链接: (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 跃的儒家思想 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 单元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社会转型的内涵: 迁和发展等)
材料5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40题节选)材料 宋 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 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 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 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革新表现 ——近代社会的演进趋向
(1)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和“经世致 用”主张的出现 (3) 科学巨匠的出现和科技巨著的诞生, 科技上西学东渐 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的《徐霞 客游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 星的《天工开物》。
一、有利于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康熙帝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社会转型
具体指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从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 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 转型原因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 缓慢发展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 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 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 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 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 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 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 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2(2014福建)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 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2015广东文综)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 “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 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 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材料4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 所谓的“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 跪九叩之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 结果是马噶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 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中英“礼 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传统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差异,封闭与开放的分歧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Βιβλιοθήκη 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有利因素: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 发展; ②思想文化:出现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 ③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四民等级秩序 受到冲击; ④社会观念:原有规制、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受到 商业发展的挑战 ……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出现了 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2013江苏单科,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到: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 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2015江苏)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 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 “机杼彻黄 昏”是因为:
据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推 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2015广东文综)《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 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 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 ‘四书’一 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 的结论是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理学)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 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 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 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 的范围之内。”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又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古徽州,即今安徽 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 盐为业,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 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材料3 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经 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处于商”……一些地区出现了 “儒商”……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 一个特殊的群体——绅商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 地位,又有相对的经济实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绅士 阶层,成为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之中最有权势的 在野阶层……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据材料分析明清之际社会结构有何新的变化?
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 缺乏制度、政策以及法律保障; 缺乏物质基础和必要的市场动力; 缺乏充分的思想基础; 缺乏相应的科技条件;
……
材料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 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 约型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增长转向创新推动和消费 投资协调型增长,从外向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 实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环保的科学发展和 包容性增长,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据材 料二分析其特点
现象:商帮出现。 特点: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是商帮的突出代表;商帮有各自特 定的经营 范围;徽商、晋商的财力都十分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