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本土化发展的策略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内容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变化,要想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科学发展,需要重视创新策略的运用,以此提高教学水平,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文章针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维教学模式艺术设计专业是集艺术与科学于一体的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和集成性特点。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传统技法的教育,也是创造性地开发智慧与想象力的综合性教育。
①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本文提出几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保证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同步,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更快。
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相应的理论知识。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一定要重视教师培训,有效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以保证教学全面展开,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同时,支持教师对艺术设计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专业知识,从而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此过程中,高校还需要有效拓展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养、增强创新意识,以此实现创新教学。
二、创新课程体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需要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学科设置与教育思想大部分是借鉴西方教学经验,忽视了西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并不符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影响了教学效果。
试论本土化艺术设计创新的教学体系
试论本土化艺术设计创新的教学体系艺术设计学科主要源于国外工业设计体系和国内工艺美术传统。
在早期该体系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到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小的弊端,使得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失去本土化的精神特质,成为没有民族特色的技艺表现。
要实现本土化艺术设计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改革固化的教学体系。
标签:本土化艺术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引进、模仿和学习国外设计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众多艺术设计者系统性地掌握了艺术设计学科的操作体系和设计流程,并为推动我国设计教育的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国内种种艺术设计作品近年来也愈发呈现实质苍白、形式雷同的西方一体化思维内涵,亦步亦趋地追随各设计产业大国,逐渐缺失了民族性和自我精神特质,艺术设计领域更鲜明地揭示了精神深层的迷茫与异化。
每位设计师肩上都负有表现本土化深层精神、展现特有的民族优秀精神特质的责任,当社会需要成熟伟大的设计作品之时,国内设计师却鲜少能拿出征服受众的作品,或复制他国成功的设计作品形式而取悦受众,或盲目追随世界设计风向,制造出众多自认为具有国际设计风格、实则毫无民族身份的作品。
1 艺术设计及艺术设计本土化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期以来的发展,虽然得益于引进欧美及日本教育体系,却在教育体系中被固化成一条流水线,以国外的艺术设计思想作统领,对现代本土设计师影响较为深远。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本土文化艺术被边缘化,加之之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对中国本土化艺术精神气质的培养缺失与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研习的不重视,使设计专业的学生失去了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髓的机遇和可能,更无法形成和传承中国本土化艺术精神气质。
最终,造成其不知自己是在全然模仿欧美和日本,且不知中国设计的民族特色为何物。
更有甚者,尾随在欧美日等设计国家之后谋求前卫,抛弃了设计中那些中国文化身份的独特元素,或者虽然在作品中试图以简单的中国文化元素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却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解读,而以粗暴的杂糅方式形成了形态与设计主旨皆混沌不清的失败作品。
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探索适合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路径,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首先,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应该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将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
另外,高校艺术教育还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此,高校应与行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其次,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还应该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与交叉。
艺术教育应该追求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鼓励艺术与科学、文学、哲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能力,提高其在社会和行业中的竞争力。
第三,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应重视实践教学。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艺术的精髓。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与社会文化机构合作,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拓宽学生的实践视野。
此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赴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升其艺术视野和国际化素养。
第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应重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艺术教育不应该只培养单一类型的艺术人才,应该注重培养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艺术人才。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和专业选择。
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全面的人文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广阔的思维和创造力。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优秀设计师和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增强实践教育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新的设计需求和艺术形式,学生需要具备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将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但是在未来,更需要将实践教育作为核心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实践和创新。
2. 融合多元化教学资源。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要融入新媒体、科技、文化等现代教学资源,有趣、互动、具有参与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易于接受又具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强化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通过在社会中的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以更加准确的角度来认知和学习。
在未来,高校应该开拓社会资源,对于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特别是从社会问题出发的设计、广告策划、品牌策略等专业能力进行实践和探索。
4. 加强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建立和提高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基础。
艺术设施也是保证基础教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未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要重视基础教育,加强基础教育的教学力度。
5. 提升学生素养。
艺术设计是需要广度和深度的学科,学生的素养很重要。
学生在学术知识基础上,需要具备自我收集、分析和解读的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学术视野。
高校应该在学习方式和学术意识上提升学生素养。
尽管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但是从长期效益来看,完善和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与价值,将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运用探索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运用探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运用。
在本文分别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讨论了本土化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本土文化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合,本土艺术设计师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本土化创新,以及跨学科合作与本土文化。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土化教育的实践意义,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土化教育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本土化运用、本土文化、教学方法、本土艺术设计师、跨学科合作、实践意义、未来发展、建议、教育理念、融合、案例分析、创新、本土化教育、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探索本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和融合。
本土艺术设计师的涌现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榜样。
对于如何有效地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如何通过本土化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推动跨学科合作与本土文化结合,这些都是现阶段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设计教育中本土化运用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本土化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探索如何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并通过分析本土艺术设计师的案例,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本土化创新。
研究还旨在探讨跨学科合作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提供实践意义。
通过对本土化教育的实践意义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启示与建议,为本土化教育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意义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土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谈谈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可用的设计及教育人才。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提升,对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综合性很强,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艺术设计得到迅速发展成熟,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新闻、广告、媒体、影视动漫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可用人才[1]。
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亟待解决。
一、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现状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开始起步并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艺术设计教育,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广泛应用于服装、媒体、网络、建筑等各行各业当中,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1.师资不足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迅速增多;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及人们对该专业的吹捧也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量增加;此外,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文化课要求水平相对较低,成为很多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想上大学的学生的一个选择[2]。
这些原因都促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迅猛增长,但是教师数量却严重不足。
2.教育模式落后我国艺术设计学校虽然有很多,但是各学校的教学模式相互模仿缺乏创新性,且都局限的使用色彩素描培养人才,对学生集中进行图案与纹样以及艺术专业化的设计训练,这使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且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功利性很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费很高,学生们平时学习所使用的工具及素材花销也很大。
一些学校以艺术设计专业为摇钱树,片面的扩大学生招生,增加学校收入,而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却很小,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较差[3]。
4.社会多元化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新的要求艺术设计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文科、理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任何艺术设计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探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探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探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的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因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担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输送适配人才的重任。
那么如何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战略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就成为当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对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及对策问题进行探讨。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方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人的能力将艺术与文化进行创新、升华而形成经济价值的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正是由于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这样的特性和内涵,因此其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重要影响。
其次,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浪潮中。
围绕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创意可以衍生出很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甚至形成产业链条,惠及其他产业。
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高、精、尖”人才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次,几乎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和分支都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而从创意设计到制作推广,再到文化创意产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参与。
只有具有创新性、具有美感的设计才能够实现对产品内容的表现,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未来三年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构想
未来三年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构想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
在未来三年里,我们将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们的研究和发展:1. 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2.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3.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们对未来三年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构想。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1.1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未来三年里,我们将加强对艺术设计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们将定期组织各类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使教师们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我们还将鼓励教师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2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2.1 加强校企合作在未来三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
我们将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们还将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2 拓展实践教学领域除了与企业的合作外,我们还将拓展实践教学的领域。
例如,我们可以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支教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的文化和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如支教、环保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有担当的人才。
三、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3.1 优化课程设置在未来三年里,我们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我们将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新兴领域的课程内容,如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等。
我们还将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本土化发展浅析
握 一些基 本 的知识 技能 , 没有 系统培养 学 生的创 新 思维或
引导其个 性发展 , 因此广西高 校 的艺术设计教 育没有 完全
进 入现代教 育模 式。 2 . 广 西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 育缺 乏真正与社会企业 的
位 置、 文 化发 展水平等条件 的制 约, 其深厚 的特 色文化资源
真 正满 足 市 场 需 求 , 不 能 积极 促 进 行 业发 展 。
合 学科 , 在这个专 业教 育的发展过程 中, 不 同高校要提高整
体 办学水平 , 同时 , 如何 凸显各 自的办学特色 , 也是 需要深 入探讨 的课题。 目前广西部分高校 的艺术设计专业 由于起 点较低 , 办 学模 式没有根 据 自身 区域 的实际情况进 行相 应
自2 0 世纪末 至今 , 国 内院校大都 相继开设 了艺术设计 专业, 广 西高校 的艺术设 计专 业也在 这 一期 间建 立起 来。 随着我国经济 的增长 , 现代 艺术设计专 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 , 艺术设 计教育也随之发 生了较 大的变化 , 如在教 学 内容、 体
制、 观念 等各 方面均有较 大变革 。 艺术 设计专 业是 一个 综
而在教 学 内容和教 学方法上, 一些高校还 沿用 以往 的模 式。
艺术设计 是一 门范 围较 为宽泛 的学科 , 包含 环境 艺术 设计、 视 觉传 达设计 、 工 业产 品设 计和服装 设计等 方 向, 涉 及 自然科 学 与人 文科 学各 个领域 , 是 一 门以实用性 为主导 的学科 , 有别于纯 艺术形 态。艺术设 计不仅仅 是设计 师个 人设 计 思 想 与情 绪 的表达 , 更 注 重 市场 与服 务 对 象 的需
缺 乏 系 统 挖 掘 与整 理 , 尚未 与 本 地 区的 高 校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音乐教育面临着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挑战。
本土化音乐教学强调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将音乐教育融入民族特色,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本文从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内涵、实践策略以及本土化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音乐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内涵1.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音乐教学的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如民歌、戏曲、曲艺等。
本土化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和传承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
2. 音乐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各具特色。
音乐教学的本土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将地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3. 音乐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强调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二、音乐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策略1.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教师应根据本土化音乐教学的要求,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
教材应包含我国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地方音乐等内容,以满足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
2. 创设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本土化音乐教学的特点,创设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音乐展览、观看民族音乐演出、参与民族音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包括民族音乐知识、技能、审美等方面。
可以通过开设民族音乐课程、举办民族音乐讲座、组织民族音乐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4. 融合多元文化,促进音乐教学创新在本土化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多元文化的融合,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促进音乐教学创新。
三、本土化音乐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土化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以徽州文化为例探索本土化设计教育策略
满足国内以及 国际市场 的需求。中国的设计 要前进 , 但前进需
要 有 一个 底 线 , 这个 底 线 就 是 中华 民族 。 本 文 从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提出基于传统 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 提及 中国传统文化 、 古典 文学 与艺术 与设计 教学的结合 ,
学生 自己去理解然后利用。 往往由于开设课程 的学时有限 , 学 生总是对所学到是孤立 的知识点并不能形成系统 、全 面的认
计教育 中的重要作用 。 因此 , 目前国内的各个层次 的设计院校 都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设计 学科 的人 才培养模 式需 要调整来
化。引导 学生 去认识 和了解 传统图形 , 学会 逐步挖掘 、 变化和 改造传统 图形 , 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 的一个创新 点。因此 , 充
分调动学生对地方 生活的 了解 , 并 以写生 、 考察 的方式 , 进行
2 0世纪 8 0年代 开始中 国引进现代设计教 育 , 在 3 0年来 有了 飞 速 的发展 。 国内设立工业设计 的院校从 8 0 年代 的几 十 所激增到上千所 , 工业设计每年的毕业生将近六十万人。 虽然 设计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不符 合市场需求 , 设计产业 与设计 教育严重失衡 。 一方面设计人才 被快速地大量地生产着 ,而另一方面设计 市场人才匮乏得不
法, 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 , 就某一课题 , 进行学术讨论 。 对于
用传统文化资源。高校要抓住机遇通过教育体 制的完善与改 革来培养本土化设 计人才实现文化 的传承 与创新 以此摆脱制 造大国的形象 实现创造强 国,发展 自己的设计 品牌 形成具有
自己 民族特色的设计 风格 。
参 考 文献 :
“本土化”:21世纪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一种思路
纪 上 半 叶 以 图 画 手 工 科 和 图 案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近
代 工艺设 计教 育缓慢 起步 , 为现 代 艺术设 计 教 育
奠 定 了基 础 ; 0世 纪 5 年 代 中 期 , 央 丁 艺 美 2 0 中 术 学 院 的 成 立 和 一 些 美 术 院 校 开 办 的 工 艺 美 术 系 让 我 国 现 代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迈 出 了 新 步 伐 ;0 2 世纪 8 0年 代 一 批 留 学 海 外 的 年 轻 学 者 学 成 归
来, 他们 在 全 国掀 起 了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的热
潮 , 正 式 确 立 了 直 到 目前 一 直 沿 用 的 “ 大 构 也 三
成” 教学 体系 。可 以发 现 ,0世 纪 8 2 0年 代 以前 ,
以 图 形 、 案 的 设 计 为 主 要 训 练 的 “ 艺 美 术 设 图 工
地 。因而 , 目前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是 如 何 构 建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体 系 , 现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的 “ 土 化 ” 实 本 。
国的高 等艺术 设 计 教 育 由此 转 变 为 以几 何 形体
艺术 设计 在世 界 上 取 得 应 有 的成 绩 。 这种 状 况 的形 成一 方面 与 我 国 高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起 步较 晚有 关 ; 另一方 面更重 要 的原 因是我 国高等 艺术
设 计 教 育 缺 乏 本 民 族 特 点 , 能 从 本 国 经 济 实 未 力 、 会 基 础 、 化 背 景 出 发 构 建 具 有 本 民 族 特 社 文 色 的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体 系 , 停 留 在 对 外 国 经 验 的 还 学 习 模 仿 阶 段 。 由 此 导 致 我 国 的 艺 术 设 计 缺 乏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战略(一)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战略(一)内容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革和调整,例如课程体系陈旧僵化,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学生对电脑的过分依赖使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能力逐渐弱化,导致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匮乏、设计作品的肤浅空洞。
所以,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设计教育应当重视传统设计文化的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注重设计伦理观念的教育,推崇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这样才能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设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全面蓬勃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艺考热”迅速升温,很多高校增设了艺术设计专业。
纵观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问题,比如课程体系陈旧、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创新能力差、不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等等,无法担当起社会赋予的重任,造成设计艺术教育的一些失误。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顺应新形势下对设计人才的发展需求,如何构建一套完备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切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确认识设计艺术教育的一些失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和逐步完善,才能使我国的设计教育不断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
1.课程体系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课程体系是设计专业教学环节的中心,而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延续多年的程式化体系,其僵化、死板的弱点日益显现,表现之一: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例如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普遍引入西方构成方法,过分强调规则、理性等因素,而忽视了多样化表现形式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生活的真实与自然之美,没有和中国传统的构成美学联系起来,导致作品僵化和呆板。
构成是艺术思想和个性表现的一种训练方法,而非艺术创造的最终目的,将构成的基本规律变成僵死的程式与教条,显然违背了艺术设计的规律。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艺术设计,是以特定的组词方式在中国作为现代设计(design)的专业表述。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的艺术综合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为人类生活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学科涉及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
理论上的学科定义并不复杂。
但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却存在很大问题。
对于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的产值、利润似乎也不缺少全国性的统计数字。
例如,2005年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已达8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如此,中国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到位,在许多人心目中,设计师是从事自由职业的个体劳动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应该把艺术设计当成产业来打造,艺术设计产业就是未来的竞争力。
艺术设计涵盖的每个具体专业都对应着国民经济庞大的产业系统,艺术设计在现代产品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史有明鉴:20世纪初,德国为了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找到了设计落后的症结,于是成立了由工业家、建筑家、设计家、工艺师、画家等参与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随后又有大师格罗庇乌斯主政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形成,德国设计开世界一代风气,迅速扭转了产品和建筑设计落后的局面,成为现代设计舞台上的佼佼者,至今德国产品的设计仍能在全球广受赞誉。
除德国外,以设计立国、设计强国的国家不在少数,普遍的经验是:思想观念领先,设计教育打下人才基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形成设计产业的规模优势,最终使优秀的设计成果辐射到最广大的地区,给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很多方面,我们与世界设计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不用说和欧美设计大国去比,就与亚洲的韩国比也令人心惊。
例如,韩国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它针对中国市场的开拓计划主要在游戏方面。
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综述
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综述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艺术设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艺术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质,还可以对人们的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已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的相关研究进行一些综述。
1、本土文化的呈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本土文化的呈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意义上,西方艺术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
但随着中国式艺术的快速崛起,本土文化愈加得到关注。
一方面,本土文化的呈现能够确立我们广泛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另一方面,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发展全球思维提供了基础。
2、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还要尊重多元文化,加强和文化、跨文化交流。
本土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既要支持其多样性,又要防止过度局限。
在本土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必须引入各种国际元素,倡导文化和平、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活力,培养全球化思维和语言能力。
3、设计思维与实践融合本土艺术设计教育应关注设计思维和实践之间的融合,探讨艺术设计的“怎样做”化为“何为之”与“为何而做”。
教育者要鼓励学生融入文化设计思考所需的环庆,将众大众文化引入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由功能性逐渐演化为符号性,并且贬低了原有的功能性、实用性、对象性等特征。
4、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流本土艺术设计教育应该积极寻找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集,并结合文化背景让主流文化的产品更贴近本土文化的需求。
在推广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中国式设计与主流外观的整合。
5、多元学科合作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多元学科的跨界合作更有利于艺术素质、认知素质和创造力的发展。
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必须充分发掘和合理组织各个学科资源,让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从原材料到最终制品、从材料到设计考虑,而这些都需要多元学科的协作。
综上所述,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增强多元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推动设计思维和实践的融合、提高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度、加强多元学科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探讨。
最新-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综述 精品
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综述一、发展本土特色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巨大压力面前,中国中国艺术设计发展最根本的逻辑线索。
在中国本土,现代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晚,像现代陶艺一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其实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可以从各大历史博物馆体会到。
而把陶艺作为一门正式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却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
那时候还称之为工艺美术教育,与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相去甚远。
直到80年代以后才开始设立现代设计课程,因此说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还是很短暂的。
近几年,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就超过过去的十几倍,在中国出现了爆炸性的趋势。
由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给予教育机构设立新专业以更多的自由竞争权和选择权,各个院校之间也呈现了十分激烈的状态。
一些缺乏师资的院校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扩充专业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与别的院校十分雷同。
可以看到随着大学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院校和专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人才的争夺也将十分激烈。
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模式将会得到发展。
而那些盲目扩大和模仿其他院校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思维的院校将会被淘汰。
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本来规模较小,为了从规模上赶超本科院校,一门心思扩充行政机构,主任书记一大堆,结果办事的反而少了,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作用。
目前,我们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由于设计是直接面向市场,注重公众的利益和社会要求,多强调实用性,与经济相连的科目一般大受欢迎,因而导致许多院系中设计与美术教育的比例失调。
设计教育由于一般都是建立在美术学院原有的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在大学课程中基本课程与纯艺术课程保持一致,加上有些学校盲目效仿一些好一点的学校的课程,忽视了其课程设置的本来意义,使得设置的专业课程像走过场。
像素描课,在传统中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而运用到设计教育中,重心则应该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产品的结构理解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几 十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中 ,我 国 高 等 艺 术 教 育 在 教 育 理论 上和 实践 上取 得长足 的 发展 , 但是 。 由于 外 来 文 化 的 不 断侵蚀 , 人们 物质 消 费与精 神消 费的 改变 , 导 致 了 民 族 独 有 的本 土 文 化 流 失 与 消 亡 。 艺 术 是 一 种 满 足 人 们 精 神
[ 摘
要] 艺 术设 计教 育 作 为 艺 术文 化 的载 体 , 必 须 立 足 于本 土 文 化 研 究
充 分 利 用地 域 优 势 与地 方优 秀传 统 文化 . 在 课 程 设 置 及 教 学 内容 上 办 出 自 己的 特 色 , 从 而 实现 艺 术 设计 教 育的 可 持 续发 展 。
随 着 我 国社 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与 国 际 间 的 交 流 变 得 日益 频 繁 , 我 国的本 土文 化也 受到 前所未 有 的的冲 击 。
因此 , 我 国艺术设 计 未来 的发展 , 必须 在世 界 多元 文化语
境 中 力 求 挖 掘 与 利 用 自 己 的 民族 文 化 ,形 成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艺术 设计风格 与特 点 。 随 着 教 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化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日益 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 它 不 但 可 以提 升 人 们 的 道 德 素 养 , 而且 还可 以 开 发 人 们 的创 造 力 。 因 此 , 如何立 足于 本土 文化 , 形成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与 地 域 特 征 的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将 是 我 们 教育 工作者 亟待探讨 的 问题 。
一
、
我 国高等艺 术教 育的现状
片段 进 行 简 写 , 删 除掉一些人物 和情节设定 , 用 最 简单 的场 景 和 最 适 合 的人 数 进 行 实 地 表 演 。 甚 至有
些 戏 剧 可 以适 当地 加 入 一 些 现 代 因素 , 使 其 成 为 富 有 时代 气 息 的作 品 。通 过 不 断地 “ 改 编 — — 演 练 ”, 培 养 学 生 剧 本 创 作 的 基 本 能 力 。等 到 学 生 改 编 剧 本 的 能 力 成 熟 之 后 ,再 让 其 尝 试 创 作 一 些 戏 剧 作 品 ,
参 考 文 献
【 关 键词 ] 艺 术设 计 教 育 本 土化
传 承
以 上 两 点 主 要停 留 在 如何 有 效 地 学 习戏 剧 , 而 演 编 型 戏 剧 教 学模 式 则 注 重于 实践 方 面 。通 常 , 经 过一段时间的学 习, 很 多 学 生 都 能 够 自 主 地 进 行 剧 本创作 , 这 也 是 目前高 校 教 师在 戏 剧 教 学 过 程 中所 提 倡 鼓 励 的 。 原 创 的 初 衷 固然 是 好 的 , 但 如 果 在 实 践 教学 中, 学 生 只 会 盲 目地 、 贸然 地 进 入 原 创 的 领 域 只 会 让 学 生 的 作 品 越 来 越像 小 品 , 很 难 称 得 上 真 正 的 戏 剧 作 品 。因 此 , 在 戏剧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 师 要 改 进 这 种 冒进 式 的 教 学模 式 , 提 倡 循 序 渐 进 的 教 学 方 法 , 先教导学生 学会赏析戏剧 , 然 后 指 导 其 对 戏 剧 作 品 进 行 改 编 。比 如 可 以通 过 抽 取 经 典 剧 作 的 某 些
需 求 、反 映 当 地 社 会 生 活 的 意 识 形 态 ,是 精 神 与 物 质 材
料 、 心 灵 与 审 美 对 象 相 互 作 用 下 的 创 造 性 活 动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作 为 这 一 意 识 形 态 的 载 体 ,在 继 承 与 发 展 民 族 传 统 文化上 有着重 要 的意义 。 然而 , 当 下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长 期 对 人 文教 育的缺 失 , 凸 显 出我 国 民族 文 化 生 态 发 展 的瓶 颈 。 1 . 1缺 失 系 统 的 教 育 理 论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的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缺 失 系 统 的 教 育 理 论 , 在教 学 中过 多的重视 素描 与色 彩 的基础 美术教 育 , 轻 设 计教 育理论 研究 。 同时 , 由于大 力提 倡社会 力量 办学 ,
唱, 能 听 能 讲 的 程 度 。因 此 , 教 师 在 讲 授 戏 剧 相 关 专 业知识 时 , 可结合经典 戏剧赏析 , 来 达 到 讲 赏 结 合 的 目的 , 让 学生能够 感性地理解理论 , 并 成 功 地 将 理 论 内化 , 提 高 自身 艺 术 鉴 赏 能 力 。
3 、 编 演 型 戏剧 教 学
大 学 教 育 由精 英 式 教 育 向 大 众 化 教 育 的 转 变 ,促 使 我 们
在对 西 方教 育体 系及 经验 缺 失 系统 的 了解 与把 握 下 , 不
加 批 判 地 照 搬 各 种 教 学 方 法 与 办 学 模 式 ,加 强 技 能 型 人
才 的培 养 。 这种 重设计 教育 实践研 究 , 轻 设计教 育理论 研 究 的思 想 , 不但影 响学 生在创 新思 维上 的发 挥 , 也 加 重 了 4- 业 对设计 教育 的偏见 。
这样 才有 可 能 出现 精 品 、 高 质 的剧 作 。
三 、总 结
戏 剧 教 育 是 艺 术 教 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同 时 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 当代 高 校 美 育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它 不 仅 符 合
学 生 自 我 表 现 的 需 要 , 更 符 合 时 代 高 速 发 展 的 需 求 。探 索 有 效 的 教 学 模 式 不 仅 有 利 于 大 学 生 素 质 能 力 的 拓展 , 更 有 助 于提 高 戏剧 教 学 的 整体 质 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