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证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要求说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它强调了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通过评价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使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这就成为课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中,就应该将过程评价的情况纳入整体。为此,建立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机制也就势在必行。其中,需要我们探索和解决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使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机构成;二是如何实现学科过程评价与特长素质能力的有效整合;三是怎样做好过程评价中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使用。只有建立了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机制,才能实现从根本意义上转变过于强调甄别评价的观念,也才能使课程改革得以长足的发展。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首先实现评价观念的转变,就必须使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
始于二零零一年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如今已有三千五百名中小学生在面向和接受新课程,本次课改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传统的学习评价以“知识获得”为价值追求,学生在课业负担上不断加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德纳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对传统的智力测验提出批评,他认为传统的评价思想容易使我们给学生贴标签,限制老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造成被贴标签的学生自我概念的错误。这些弊端都是“应试教育”引发的。而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刻不容缓,实施学生素质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二、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对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探索》课题组在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了考评制度改革的探索。
他们尝试建立了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动态评价体系,称之为“三、五”评价框架。(一)、等级+特长+评语;(二)、课堂检测+单元检测+期末验收;(三)、动口+动手+动脑;(四)、主动+严格+愉快;(五)、学生+教师+家长。
大连市中山区开展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充满教育艺术的创意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大连市中山区实施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纪实》的具体操作是:
(一)、发展性评价——确立素质教育的评价理念。
(二)、《成长的脚印》——创设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的载体。1、大连市中山区实施“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集中体现在创设和使用《成长的脚印》上,它是对小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行之有效的载体。2、创造性使用,精心实施——进行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①、抓培训,统一教师思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②、抓反馈,开展问卷调查,不断充实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
三、课题的界定、内容及方法、原则
(一)、课题的界定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一种“典型行为评价法”,即依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价,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想象。其主要依据包括:日常表现、过程性材料(主要是指学生有价值的获奖证书和标志性成果、课程考查成绩、表现性作业和成长记录袋中的其他一些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纪录等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材料。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应作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相结合。学生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
为目的,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本课题是一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综合性的整体实验。其研究的具体内容是:
1.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评价,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状况。
(1)变以往的期末一张试卷评价为设计活泼、全面的综合性评价。(2)成长档案袋的使用。(3)为学生创建展示舞台。(4)多元化评价方式。
3.建立活动教学体系,丰富学生生活内容。评价成绩展出。(1)综合性学科活动。(2)社会性自主活动。(3)创造性群体活动。(4)兴趣小组活动。
依据不同类型的活动,分别运用成绩展览、表演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还可举行个人作品展,让每一个学生因努力而取得的进步,能在公众场合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4.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在考试内容上。(2)在考试方式上。(3)在考试结果处理上。
5.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挥教师、家长和同学等多元化因
素,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与互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三)、研究方法
1.利用多元智能评价了解学生智能状态,明确其智能强项与弱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
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及不足,并记录。
3.初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学生素质评价,同时进行个案实验研究。以观察为主,记录其发展轨迹。
(四)、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目标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2.过程性原则与终结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与层次性原则
4.可操作性与多元性原则
五、实验过程及效果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即时性评价。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对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思维方式、协作的团队精神都要予以不同的奖励。教师将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相结合,用“你的发音真准确”“你的单词积累又丰富了”“老师相信你会说的更好”等富有情感的语言评价学生,用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来激励学生。用生动、幽默、诙谐的肢体语言感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