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老王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 第二专题第8课老王
第8课老王(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杨绛(1911-2016),钱锺书夫人,本名杨季康。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后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评价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三岁的杨绛从出生地北京回到故乡无锡时,充满自信和调皮,竟然对初次见面的三姐说:“叫声季康官嘛。
”在教会学校读小学时,杨绛俨然是孩子王。
她被姆姆老师称为淘气的“小魔鬼”,她学会了两手抓着绳子双脚缠绕着一直爬到秋千架的顶端;上课讲话被老师罚站,她觉得冤,可以一直不停地大哭到班主任姆姆来哄她;她会当面顶撞老师姆姆,而奋不顾身地去救护陷在泥塘里的小同学;她也是功课好而两次跳级被宠爱地称为老师的“大零”(Darling,心爱的人)的学习尖子;同学中闹两派,她不愿学人家讨好两派说“都帮”,宁愿得罪人说“都不帮”;老师让她送没封口的信,尽管她很想看,但还是克制住了好奇心。
背景链接《老王》写于1984年3月,作者回忆的是“文革”期间“我”与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小事。
从时间来看,所写内容既有“五七干校”(1969)之前的,也有回到北京(1972)之后的。
“文革”是个荒唐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同时,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引起了她对历史的反思,敦促她去揭示导致老王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1.田螺.(lu ó) 2.取缔.(d ì) 3.镶.嵌(xi ān ɡ) 4.伛.(y ǔ) 5.翳.(y ì) 6.骷髅..(k ū l óu) 7.攥.着(zu àn ) 8.滞.笨(zh ì) 9.愧怍.(zu ò)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1)提⎩⎪⎨⎪⎧提.高(t í)提.防(d ī) (2)恶⎩⎪⎨⎪⎧恶.心(ě)恶.毒(è)厌恶.(w ù) (3)骨⎩⎪⎨⎪⎧骨.头(ɡǔ)骨.碌(ɡū)(4)蹬⎩⎪⎨⎪⎧蹬.腿(d ēn ɡ)蹭蹬.(d èn ɡ)(5)乘⎩⎪⎨⎪⎧乘.车(ch én ɡ)千乘.之国(sh èn ɡ)(6)载⎩⎪⎨⎪⎧ 载.客(z ài )刊载.(z ǎi )(7)症⎩⎪⎨⎪⎧症.候(zh èn ɡ)症.结(zh ēn ɡ)2.语境辨析法(8)小李在散.(s àn )步之余,坐在公园里的小石凳上读了一篇优美的散.(s ǎn )文。
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苏教版必修3第一篇: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 苏教版必修3老王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3、学会比较不同“车夫”身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1、《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但人物的“忠厚”与“不幸”却充盈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文文字冲淡中的深沉、平静中的深情是破译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联系初中时学习的《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解读钱钟书、杨绛的为人,以此为基础理解这样的大专家、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对一个像老王这样贫寒的下层人民如此关心?进而去揣摩篇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内涵。
3、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课外阅读《春儿》、《老王》、《亲近自己的双腿》,比较这些车夫各自拥有的特点,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体会“小人物大社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欣赏诗歌《人力车夫》:(一)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用心爱心专心(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会停留的水用那没有痛苦的姿态,痛苦早已经昏睡,在时间里,仍能屹立的人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
是谁在和他赛跑? 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
对于天空的风云,地上的不平早出的方向,夜归的路径他不能预知,也不能设计他的回答只是颠扑不破的沉默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道路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专题二课件《老王》
7、既然“我” 关爱老王,为何文中还说“愧怍”?
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 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三、品味细节
1.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1、“前任”简练,小词大用,又很风趣。
一、作者及背景
杨绛简介
杨绛,(1911— ),钱钟书夫人, 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 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 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 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 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 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
互 助
……
医 院 一 角
…………Biblioteka 妹姐 妹妹 却抓 哭阄 了读
书 , 有 书 读 的
等 待
……
同 样 的 期 待
……
……
的 床
我 们 的 课 桌 , 我 们
放 学
……
我 要 读 书
……
爱 心
……
让 我 再 去 救 一 个 吧 !
唐山来的农民兄弟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 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四、主旨理解
想一想 1、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 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
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样 的精神才能象作者那样尊重人,理 解人,关心人?
极富爱心
平 等、互 爱
(人道主义精神)
文章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
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 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 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杨绛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培养尊重、同情和善良的品质。
(2)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杨绛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杨绛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引发学生对课文《老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老王》,理解基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老王》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
(2)分析作品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文《老王》,写一篇关于关爱底层人民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文章写作:评估学生在感悟文章中的表达能力和对关爱底层人民的理解程度。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课件2.4 老 王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识字注音 (1) 重点字 骷髅 (kū lóu) .. 取缔 (dì ) . 愧怍 (zuò ) .
镶嵌 ..(xiānɡ qiàn) 攥 (zuàn) 伛 偻(yǔ) . .
翳 (y ì ) .
(2) 多音字 压根儿(������à) 压 压轴(������ ā) 2 .字形辨认 肓(病入膏肓) 盲(盲人)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 .探寻背景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和她的丈夫钱钟书都是学识渊博的学 者,“文化大革命” 期间, 被打成“ 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先 后去河南的“五七” 干校接受劳动锻炼。在当时 ,人们是不敢跟他们交往 的,躲避唯恐不及,但作为人力车夫的老王 ,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还是照样 尊重作者夫妇。由此, 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蹬
蹬三轮(������ ē ������ɡ) 蹭蹬(������ è ������������) 伛(伛偻) 妪(老妪)
谛(谛听) 缔(取缔)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 .词义辨析 (1)取缔 · 取消 · 撤销 同:都是动词 ,都有“ 废除、去掉某种组织” 的意思。 异:“取缔”指强行除掉 ,用权力、 法令禁止和限制 ,一般用于政府对不 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进行处理;“取消”泛指废除、去掉 ,色彩不如 “撤销”郑重 ,多用于一般场合, 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 建议、 资格、 权力、 限制等;“撤销” 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撤回、取消, 对象常是机构、 单 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在极 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 如“他撤销了自己的意见”。 判断正误 :①记者昨日从市卫生监督所获悉,在近期卫生和公安部 门的联合行动中 ,蓬江区荷塘镇的 3 个非法行医窝点被撤销 。(× ) .. ②意见指出,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积极探索管办 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 逐步取消 行政级别。(√ ) .. ③传媒大亨梅铎的新闻集团, 宣布取缔 收购天空广播余下 61%股权 .. 的建议。(×)
《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是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老王为了生活费而在城市四处打工的故事。
老王虽然不文化但是却很聪明,他认真学习周边环境,将自己的特殊技能运用到了生计中。
本篇教案将分为四部分进行介绍,分别是文本研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语言运用,写作训练。
一、文本研读1. 故事情节:老王去城市谋生,遇到了许多人和事,他运用聪明才智,成功地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所经历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2. 语言风格:故事语言简练生动,使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让人们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老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
3. 教育意义:通过老王的故事,我们能够深入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习到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如何在不公平的环境下求得生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1.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存在困境和挫折,但是我们需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问题,笃定地找到解决办法。
2. 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基本的生活条件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需要知恩图报,感激得到的一切。
3. 让学生明白诚实和勤奋的重要性,让学生体味到老王为了生计不怕苦累,不抛弃诚实守信的思想。
三、语言运用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研读故事中的语言细节,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和情感表达。
2.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如何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写作训练1. 撰写个人对老王故事的感想,学生可以通过对感想的写作,反哺已有的文本研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 让学生选择自己认可的人物和故事写作,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已有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地探究故事,发扬自己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情节和教育意义,让学生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老王故事的教学和研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感恩知足、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写作训练和讨论互动,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群体。
如何关爱老人,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而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老王》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专题进行导学分析。
一、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导学,让学生了解《老王》一文,掌握文中老人处境和内心描写,理解旁观者的心态和思考,思考如何关爱老人。
二、预习导学1.阅读课文,注意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堆积人物形象中的细节。
2.理解课文主旨,明确“老王”一词作怎样的象征,抓住人物形象深层含义。
3.剖析文中语言,掌握文学技巧,强化文学理解。
4.思考旁观者的心态和对老人的看法,如何关爱老人。
三、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苏曼殊,生于1956年,浙江永康人。
中山大学文学硕士。
著有《柠檬树》、《喧园》等。
作品被收入多种语文教材,并在国内外其他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散文等多篇。
2.阅读文本,了解老人形象老王,年约八十,蓝色大衣,脑门高高隆起,脚手架下的鹅卵石上猫着。
老王用遮阳帽干脆利落地点了根烟,深吸一口,然后调整一下头发模样,旁若无人地发出一声长叹。
3.分析文本,理解人物形象深层含义老人形象是作者通过极细致、生动的描写而得出的,他不仅是一位坐在脚手架上抽烟的普通老人,更是一位象征着“老人”的人物形象。
他的年龄,他的蓝大衣,他身上隆起的脑门,都是老年人特有的形象,作者强调了老王这一特点。
但是,从老人的行为和内心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的孤独、无助、无奈和渴望得到关爱等情感,同时,他的外表、他的交流方式又给人留下了有些难相处的印象。
这些情感与印象,又是对于享有晚年的老人的一种共性刻画。
因此,当我们看着老王时,我们就会自然地代入所有的老人,这样老人形象又不难变成了所有的老人。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思想和内涵。
(2)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文学作品,了解作者杨绛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向学生介绍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学生通过分析,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课文《老王》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方面,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老王》中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节和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苏教版语文高一老王教案
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亲爱的金塘中学七年级?班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关注一些人和事。
我在生活中也学会了关注,关注我的学生,关注我们的学校,关注我们社会的发展。
通过关注,我了解到我们金塘是舟山一颗璀璨的明珠,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兴起。
通过关注,我也知道金塘中学七年级?班的同学们才华横溢,激情满怀,今天能够跟同学们共同学习,倍感荣幸之至。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也不会缺少关注吧。
比如关注伟人、明星,明星、伟人固然应该关注,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与我们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
也许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更关注。
(注意:尽量营造出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一)画说老王: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这就是杨绛笔下的老王。
(出示课题) 老王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画像。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从他佝偻的背影看,他是一个多病的老人……)(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走近老王:1、师:从画图来看,老王的确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
(简介杨絳。
)杨絳——钱钟书——《围城》。
(可请生读,解释“干校”)2、师:著名作家笔下的普通人自有他不凡之处。
现在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
3、生:默读课文。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语文《老王》教案
老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内容,梳理顺序,理解老王的“苦”与“善”的品质;2.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3.品味文章平淡如水、质朴无华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导语设计设计1:(链接新闻热点)在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
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是啊,生活中吸引我们的常常是那些散发光芒的人物,他们的身边常有羡慕、赞扬的目光,但那并非生活的全部,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有的在平淡中咀嚼幸福,让善良之举光照人生。
今天我们就跟随杨绛女士来关注一个普通人,他就是老王。
设计2:(激发兴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在投海自杀时,被一位在伊豆山旅游的老太太救起,男孩是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混血儿,愤世嫉俗,穷途末路。
老太太对男孩子说:“你可知道你生来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你之外没人办到的事吗?”男孩冷笑着说:“我会相信这一套?”老太太不慌不忙说:“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
”老太太把男孩带回自己家,让他在菜园里打杂。
虽然生活清苦,但她对男孩关怀备至。
让他培植一些生长迅速的红萝卜,10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红萝卜熟了,老太太把萝卜腌制得可口,给男孩吃。
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自吹自娱,老太太听了称赞说:“除了你没有人给我吹过笛子。
孩子,真好听。
”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就把他送到高中去读书。
在高中读书的四年,男孩继续在菜园种菜,高中毕业,男孩白天做工,晚上上夜大学习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盲学生常对男孩说:“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一样。
”男孩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感激的光辉。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王》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尊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2.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老王》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4. 解答疑问: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尊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老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等。
《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刻画深受读者喜爱。
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这样一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增强文学鉴赏能力,更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老王》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体会和学生评价来反思该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童和他的代表作《老王》。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理解其中的主旨和道理。
3.通过阅读和分析,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导入先让学生展示苏童的相关资料,介绍他的生平和作品,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过程(1)阅读:学生在课前阅读《老王》,并着重看一下作者推荐的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
(2)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思想。
(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说背景和中心主题,引导学生谈论人物的特点和决策,探讨小说的主旨和道理。
3.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理解进行小结和总结,着重强调《老王》的意义和启示。
三、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说的了解和理解逐步加深,他们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实际分析和讨论,他们不仅理解了小说中的主题思想,更有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他们还体会到了文学作品对人再创造的力量,并明白了文学对人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学生评价在课后学生对该教学方案进行了评价。
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方案设计的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认为通过小说分析学会了更多的观点和思考方法。
但是,一些学生认为该方案需要更多的切实操作和互动,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他们更喜欢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童的代表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1《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
2. 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3. 学会以主人公的情感、言行为切入点,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
4. 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家与作品的基本情况2. 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3. 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三、教学重点1. 生命周期中的人生与价值观2. 人物关系的反映与表达3. 透过现实视角,读懂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四、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深入阐释小说的主题2.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3.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及其对人们的启示五、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2. 分组讨论法3. 课外阅读法六、教学过程1. 了解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2. 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3. 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4. 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经过这次公开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学会以主人公的情感、言行为切入点,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启发了学生对人生、人性、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本次公开课以穆旦的小说《老王》为例,通过详细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哲学思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生、人性和价值观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老王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
生:在傍晚散步时,发现的,是很差的地方。
师:注意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修饰词。
生: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还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从这些修饰词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小胡同,大院的破落,更显得荒凉,凄清,有点像现在的垃圾场,
生:用大院的荒凉更加衬托出小屋的孤苦和落寞。他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和生活的无奈;
师:说到黄包车,有一个人我们永远绕不过的,那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
生:骆驼祥子
师: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我们的民族记忆,是怎样一个形象?
生:风里来雨里去,生活很艰苦,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拼死卖命。
生: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在风雨中的哆嗦,在烈日下的喘息
生:挥汗如雨的拉客,困苦艰难的度日,养家糊口,还受别人的歧视和捉弄,没有社会地位。
师:文中有一处是在不经意的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是哪一句——(生讨论,归纳)
生::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人对另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什么是愧怍?
生:难为情。惭愧。
师:对,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
生:作者和老王。
师: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些细节?我们从文中来梳理寻找。(生寻找)
生:他的职业是车夫并且是拉破旧的黄包车。
师:破旧说明——
生:拉车的时间长,忍受的痛苦多,还有家庭穷,没钱买新车。
生;这辆车可能是上代传下来啊,整个家族就是很贫寒的。
生;年纪很大,并且一只眼睛瞎掉,是田螺眼,很可怕。
生:拉车的如果眼睛不好使,就很危险,容易出事,他是不得已才从事这个行业,顾客就少了,生意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吮.(.shǔn)吸悭.(jiān)吝缠绵悱.(fěi)恻
B.切.(qiè)磋殒.(yǔn)命设身处.(chǔ)地
C.破绽.(zhàn) 发酵.(jiào) 揠.(yà)苗助长
D.伺.(cì)候拗.(ǎo)断如法炮.(pào)制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
B.震撼融汇贯通喧器响彻云霄
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
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C.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
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二、语段精读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
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
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
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
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
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
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
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
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
4、“镶嵌”一词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答:
5、老王为什么抱着病躯给“我”家送东西?老王为什么后来收了钱?从情节上看,有什么作用?
答:
6、什么原因使“我”在老王埋了“十多天”之后才得到他的死讯?得悉以后“我”的心情怎样?
答:
三、拓展延伸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
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
固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
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
“5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
我单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多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二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希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主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惘怅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典枚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坟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于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车的频率。
车于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手轮本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勘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簿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年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
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
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送,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大考实了。
”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7、(1)下车后,”我“要给车夫5元钱,车夫坚持只收3元,”我“为什么也不勉强他收下5元?(限30字内)
答:
8、“议完事后,朋友留我吃饭”,“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限35字内)
答:
9。
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请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
答:
10、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简析车夫形象,(100字以内)
答:
课时12老王
1、C( A项中“悭吝”的“悭”, B项中“切磋”的“切”,D项中“如法炮制”的“炮”,注音错。
)
2、A(B项的“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C项中的“气慨”应为“气概”。
D 项中的“凋蔽”应为“凋敝”。
)3. B ( A句句式杂糅,可删除“在作怪”。
C句成分残缺造成句意不明,在“就过早”前加“他”。
D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各种造型”之类的话。
)4、突出他身患重病仍然关心他人的善良品行,照应了下文“滞笨”一词。
5、老王和“我”家的关系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大家都是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善良人,大家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休戚与共。
老王收钱说明他是一个老实人。
这个情节与上文老王因有患夜盲症而“我”送他很多鱼肝油有直接的照应关系。
8、“我”的善良正在于过分天真,这个天真导致了“我”的疏忽。
作者得悉以后有着懊悔、自责和愧疚。
7.文章结尾情节的交代,出现逆转;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升华。
8.(1)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车夫圣洁的品质。
(2)“我”受到车夫高尚品质的强烈震憾,不满朋友对车夫的玷污,决心与卑琐决裂。
9.①误以为车夫敲诈;②同情车夫的命运;③敬重车夫的品质;④要以车夫为人生榜样。
10.①车夫为人诚恳,关心他人,耐心地向“我”解释车价,介绍乘车路线。
②他不怕困难,身残志坚,坚持自食其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地与命运抗争。
③他讲求信誉,自尊自爱,坚持只收3元车费。
④他为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离别墅百十米处叫“我”下车,为“我”顾面子。
(不要求答全,能分析到二三个方面且语言通顺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