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关键词】韩国;“文化立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启示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一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亚洲地区,韩国首先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发本国文化软实力资源,通过提升文化力提升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朴正熙政府为代表的韩国军政府以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试图从传统文化里寻找现代化的力量,因此政府集中全力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扶持内容只限于所谓的“高级艺术”。

1986年全斗焕政府在韩国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当中,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90年卢泰愚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金泳三政府出台的“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金大中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援助,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与治理。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蕴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决定通过大力挖掘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兴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实现“文化立国”。

1998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内的“文化立国”纲领性法规,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全面统领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文化产业已经一跃成为韩国国内继制造业之后第二大支柱产业。

韩国从“文化立国”战略确立伊始就坚持走海外市场路线。

“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韩国文化产品迅速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强国,并且形成了在东亚地区风靡的“韩流”现象。

同时,韩国制造业也乘势而上,将一种富有创造力、注重设计的新文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制造业通过自主研发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人的不同产品、利用明星效应来刺激消费,并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手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三星、LG以及现代汽车等著名公司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韩国也逐渐摆脱以往的“制造型”国家形象,开始向“韩国创造”过渡。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金禅智06月完成时间:20年4摘要韩国原为制造业强国,1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99政府认识到产业单一所造成的经济脆弱,于是根据市场及时调整,走向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并确定文化产业为其一大支柱产业。

金大中任总统后,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低消耗、1无污染、利润核心在于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

随着战略的确定,在政策、法规、组织、资金上即刻全盘启动。

在韩国政府的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0420年韩国文化产品己经在世界市到.%场上占35,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050国。

20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达5万亿韩元。

而作为亚洲近邻的中国,无论D还是人口GP都远远超过韩国,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混乱和法律、题,法规不健全等问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借鉴韩国模式的成功经验和中国政府的努力,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繁荣。

本文笔者将详细论述韩国文化产业的阐发展,述韩国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情,身中国文化应该立足国充分发掘自特色,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主题词:韩国;文化产业;中国;启示万方数据hdepetotKr’uteidsyeofesurnitTevlmnoSuhoaclrnutadstprtotoiausiainChnuhrJnnhhAto:icazipi06lAr20srcAbtatSuKrsosogucrgnBtainiotoadethreuetbanmnfticutuAifaclaaunorynsnariaeazsgnsyntaaecoidvlmnistiieraouibooendcsmdirleliutwsstnlfenmcepetsreo.oSuoeadrfdnsidsnthaenclrohaisitdrsuiovsek,uuS,tKrhseieiiuteajtgtmrtadtensamsiprnoefrDZuggrinSudremomtn.iahehed,hyeneiutbcetoatAtKmenbitpsetotoaeitntnlu”tyadepduunsyeereheiueteneohtettreKrdtmnd”aoaclrsag,dvletclriurdsoadvlmnsag.huohoemnotoaaieoteantnlepettyWitsprotgvretSuKr’rethptfen,hesuuisydlerd.04SuoaclrrutetnraeoalnedvclruthsepdiyI20,tKr’uupdcmdptoohesea.irmrtemt5wrurcnynncte5naachodorAd0uuwlkdelluu25l3%odenbaehctet.i0,rnsyott5,0iSuoanBthanayhodrspa00iooheuunnelregiut’uuws0blntKrYa.iCi,bnibrotoewoeutnGaaetStoeclrohahoaonDrrhohaueeatSuKr,sppliadPlgrnuKr,utnsyovreleadhylsIts,uowldrsevoniarenetyohxehiiutintdepdwtmnpbm.itthatrliusStoaepduuesainitnhasooheeottnrntsrionsdysdcshwuKrdvleiclriutdipaotCi:halanpiodismkmtotdateadnhdetefosctoaosfsanCisubsoiscicnin,esueiavngsrttuuesascttogclrisyiemetnrnoehsdyruunrocsdpooiclriutdiyuhteutpli.ewd:toeclrisCi;itnoohautnrhnridynsKyrsSuKr;ueut;aipao万方数据致谢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玉琴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其启示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其启示
强, 却 成 为 世界 五 大文 化产 业 强 国之 一 , 可 以说 文 化 创意 产业 功 不 可没 ,它不 仅是 韩 国崛起 的灵 魂 和动
6 %, 可 见作 为一个 融合 了信息 、 媒体 、 文化 3大 要 素
的新 兴产 业 ,文 化创 意 产业 在 增强 综 合 国力 方 面所
力, 也 是其 快速 发展 的引擎 。韩 国与 中 国互 为一 衣带 水 的友 好 邻 邦 , 无论从历史上 , 还 是从 地 缘 上来 看 , 中韩 文 化 背景 的 同质 性决 定 了韩 国发展 文 化 创 意产 业方 面 的 成功 经验 对 中国具 有重 要 的借 鉴 意 义 。韩 国借 助频 频 刮 起 的“ 韩流” 已经 在 全 世 界 奠 定 了“ 文 化 强 国“ 的地 位 , 中国完 全 可 以从韩 国成 功 的发 展路 径 中吸取 有益 成 分 ,制 定相 应 的 文化 创 意产 业 发 展 战略 , 为提 升 国家 竞 争 的 “ 软实力” 提 供 制 度 保 障 和 策 略支 持 。
的发展 就 呈破 竹 之势 , 早在 2 0 0 4年 韩 国 文化 产 业 的 世 界市 场份额 就达 到 了 3 . 5 %, 此 后一 直保 持着 3 %至 4 %的水准 。韩 国文创 产业 在其 经 济发 展 和 国家形 象 建 构方 面均 发挥 了举足 轻重 的作 用 , 这 绝非 偶然 。其 背 后 凸显 的是韩 国政府 的文 化 战 略意 识 和 步步 为 营 的文 化立 国方 略 。韩 国经 济总 量从 未 跻 身 过世 界 十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 其启示
张 乃 禹
摘要 : 在“ 文 化 立 国” 和“ 资源有限、 创 意无限” 等文化战略的推动下 , 文化 产 业 已成 为 韩 国 国民 经 济 中最 活 跃 、 成 长最 快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启示意义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启示意义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启示意义摘要:韩国文化产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成功掀起了全球的“韩流”。

其成功经验是:政府战略上高度重视、财政上大力扶植:企业做强自己、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民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非常注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融资渠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韩国;中国;文化产业;启示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

利用好政府政策,抓住市场机遇,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的经验,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东方文化范畴,地域上也非常接近,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文化产业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开发利用文化内容知识产权,生产有形或无形的艺术产品和创意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

各国在界定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时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角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共识。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所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1998年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将文化产业确立为 21世纪的支柱产业。

自21世纪初开始,韩国文化产品开始风靡全世界,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目前,游戏产业、电影电视、旅游业发展较快,属于支柱性文化产业。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运用了OSMU发展模式。

OSMU是英文One Source Multi Use的缩写,意为“一个来源,多个用途”,是目前西方文化产业巨头广泛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

韩国也将该模式运用在文化产业领域,将文化产业以动漫、游戏、影视娱乐等诸多分项产品向全球推广以及销售。

这些分项产品之间在设计开发、宣传推广、上市融资等一系列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一个成功的创意产品可以催生出一系列关联产品,形成一条连接不断的产业链。

企业利用基本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人气高、竞争力强的商品,通过一个作品、一种商品来创造电影、影像、广播等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效果,借助窗口化效应将此商品通过多种媒体和商业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流通范围,实现其附加价值的最大化,获得更多的收益。

韩国政府通过OSMU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韩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实现,而且在政府政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促进了韩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韩国文化企业的发展路径韩国文化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各类文化产品交易会,并在国内积极举办类似的产品推介会、展卖会和销售会。

第二,通过出口明星、动漫作品中的卡通形象、演唱组合等品牌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国际影响力,打造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

第三,对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在财务预算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第四,为了使文化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特点,企业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安排专门人员利用网络、驻外办事处、文化园等途径进行市场考察与研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力度。

《2024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范文

《2024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范文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韩国作为亚洲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同时,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中国的合作前景。

二、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韩国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为主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创新的商业模式;三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四是国际化的市场推广策略。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中韩文化产业合作(一)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基础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交流历史和广泛的合作基础。

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为两国的文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同时,两国在文化产品创作、传播、市场推广等方面有着相似的理念和做法,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领域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影视、音乐、游戏、动漫、出版等。

两国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了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电影市场和韩国的影视制作技术相结合,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三)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前景随着两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两国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沟通、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合作领域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两国还可以加强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两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结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韩国经验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以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产业为例

韩国经验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以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产业为例
— —
以发展 延边 朝 鲜 族 自治 州 文化 产 业 为 例
李 海 英
( 海海 洋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上 海 2 10 ) 上 0 3 6

要 :韩 国把 文 化 产 业作 为 2 世 纪发 展 国 家 经 济 的 战略 性 支 柱 产 业 ,取 得 了 可喜 的 成 果 。 吉 林 省延 边 1
21 0 0年 第 1 2期
边疆 经济 与 文化
T HE B ORDE EC R ONOMY AND CUL TURE
N 1 .O O 2 2 1 G n r1 N . 4 e ea. o 8
( 第8 总 4期 )
【 文化论坛 】
韩 国经 验 对 发 展 我 国文 化 产 业 的 启 示
收 稿 日期 :2 1 -71 0 00 —3
20 0 2年 ,党的 十六大 报告 明确 指 出 ,“ 发展 文 化产业是 市场 经济条 件下 繁荣社 会 主义文 化、满 足 人 民群众 精神文 化 的重 要 途 径 ” ,这 为 我 国文化 产 业的发 展指 明了方 向。我 国的邻 国韩 国把大 力发 展 文化产 业 当成 _种 国策 ,并取得 了可喜 成绩 。我 国 朝鲜族是 从朝 鲜半 岛移 民过来 的跨境 民族 ,与韩 国 有着密切 的联 系 ,我们 可 以从 中学习很 多他们 的经 验 ,来发 展延边 朝鲜族 自治州文 化产业 。

韩 国发 展文化 产 业的措 施
韩 国在遭受 亚洲金 融 风暴袭 击后 ,重新认 识文 化 产业 ,将 其作 为 2 世 纪 发 展 国家经 济 的 战略 性 1
支柱 产 业 ,积极 进 行 培 育 。 19 9 8年 正 式 提 出 “ 文 化立 国”方针,19 99年至 20 年先后制定 《 01 文化 产业发展 5 年计划》 《 文化产业前景 2 》和 《 1 文化 产业 发展 推进计 划》 。在 这 些 一系 列计 划 之下 韩 国 文化 产业迅 速发展 ,他 们不 仅走 国 内路 线 ,也走 国 外 出 口路线 。 1 .增 强文 化 的科 技 含 量 ,发 展 文 化 科 技 ,建 立健 全人才 培养机 制 2 1世纪 ,人 类 社 会 已经 进 入 了快 速 发展 的 知 识经 济时代 ,作 为知识 存贮形 式之 一 的文化和作 为 知识 表现手段 的科 技在社 会发 展 中 占据 了越来越 重 要 的地 位 。韩 国人把 这 两个领 域有机 结合起 来 ,独 创了 “ 文化科 技 ” 这 一 专 业 名 词 ,并 把 它 确 定 为 政 府 重 点 发 展 的 “ 大 战 略 性 产 业 之 一 ” 02 六 。2 0 年 ,国家从 专 门人 才 培 养 方 面 领 布 了 “ 文化 人 才 培养计 划” 。在 文化 科 技 人 才 的培 养 上 ,韩 国加 强 艺术 学科 的实 用性教 育 ,扩大 文化产业 与纯 艺术人 员之 间的 交 流 合 作 ,构 建 了 “ 化艺 术 和 文 化 产 文 业 双赢 ” 的人 才培 养 机 制 ,培 养 了大批 适 应 文化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浅谈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摘要】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韩国把发展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习和借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将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中国文化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韩国政府在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后,把发展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国家形象。

一、韩国文化产业崛起的背景(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和韩国地政学说的影响。

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合理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

韩国的民族文化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将儒家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同时,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本国的地政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山地丘陵居多的小国,地理环境对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较大。

韩国传统文化是在儒教文化与韩国地政学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二)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是使韩国成为世界五大文化强国之一。

韩国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于1994年首次设立“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

1996年5月,韩国开发研究院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韩国经济的构想与发展战略》的报告。

1998年,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并将文化产业列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韩流”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

从“韩流”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

从“韩流”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韩流文化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品牌,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最大竞争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韩流的挑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针对韩流文化产品的汹涌之势,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避免只顾部门利益、眼前利益的“短视”现象,深入剖析韩国文化产品,祛除其品牌效应;深入研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为我所用。

标签:韩流;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主义1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韩国组合、韩国电影电视剧、韩国综艺节目、韩国歌舞风头强劲,在亚洲的几个大国刮起了一阵阵热风,不但推动了韩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为韩国经济也创造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与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到底,是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韩国在早于中国十几年前就意识到: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多制约。

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韩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力图以文化带动本国经济的复兴。

以金大中总统为核心的新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韩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

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韩国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到 3.5%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它既关乎一国经济发展,更关乎一国内部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合理引导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对我们不无启示。

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者:安宇沈山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在新经济时代,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诸多问题,文化工作者适应了数字时代的创作方式,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

诸多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鼎力扶持和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就业政策导向,使文化产业与就业及其相关政策已经演化为一项国家策略和城市战略,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立国”战略与“文化城市”建设,即增强国家、区域和地方竞争力的基本策略。

日本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政策1.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100多年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军事立国战略阶段(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立国战略阶段(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文化立国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二战以后,日本高举“科技与贸易”的大旗,实施“经济立国”战略,经济发展创造了“日本奇迹”。

20多年来,日本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接近10%,成为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人均GNP、国民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拥有可以和美国、欧洲相抗衡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负效应,如1960年代的严重公害问题、全国环境破坏问题等。

日本政府和国民开始认识到,经济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物质与文化的建设严重失衡;物质的富足促使人们对生活方式、环境质量和精神生活提出新的标准,产生新的需求;人们对文化的热切向往和要求建立舒适的文化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在社会朝着地域分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各州道县纷纷从本地实际出发,用新的思维方式积极发掘地域文化特色,以体现本地域的文化主体性。

70年代后期,日本关西地区倡导“文化行政”,神奈川县知事长州一二提出了“地方时代”的口号,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

所谓的“地方时代”,旨在全面提高地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创建地域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将文化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建立起地域社会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律性。

韩流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韩流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韩国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田绪永韩国政府于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这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科学论断及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韩国把发展文化产业当成一项国策,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

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1、增强文化的科技含量,发展文化科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存贮形式之一的文化和作为知识表现手段的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占居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韩国人把这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独创了“文化科技”这一产业名词,并把它确定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六大战略性产业之一”,显示出韩国的特色与抱负,充分展现了“典范移转”的效果。

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科技的主体,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文化科技发展形势的人才也成为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韩国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了“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大批适应文化科技的人才。

韩流文化论文

韩流文化论文

韩流文化论文韩流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韩流文化的传播在持续不断的扩展之中,从影视剧、现代音乐舞蹈、综艺节目、网络游戏到服装配饰、食品餐饮、化妆整容等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韩流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韩流文化论文篇1浅谈“韩流”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内容摘要:“韩流”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某一方面,同时,也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韩流”在成功抢占中国文化市场的同时,其发展模式或策略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值得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韩流” 文化产业大众文化“韩流”在中国的影响说明,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时代发展的背景,必然与其发展的社会化相一致。

文化必须反映时代和适应时代,同时,文化又必须引导时代。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国大众文化按照自己发展的逻辑,也不可能离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而孤立发展,它必须在国际文化舞台展示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并吸收国外大众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发展壮大自己。

”①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应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主体,并吸收一切外来有益文化,进而形成推动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强管理与扶植,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由韩国政府文化产业政策主导的“韩流”现象,不仅创造了韩国文化产业在他国或地区发展的文化艺术环境,同时也成就了韩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因素。

“韩流”作为对外文化输出的成功范例,折射出韩国政府对本国文化推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韩国政府不仅加强政策扶植,推行一系列有益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计划,而且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思想。

无论是从韩国流行音乐还是影视等行业对外文化输出的效果来看,韩国政府主导的“韩流”现象给本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韩流”形成较为强大的异国区域的文化圈。

不论是韩国流行音乐还是韩国影视作品、韩国服饰、网络游戏等,都能走进千家万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就着人们的追求和梦想。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

2、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
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通过 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二次甚至多 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 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系列“商业链条。
3、韩国政府适时开辟了多个投资基金管理
机构。据了解,目前各种渠道的电影投资 基金总额超过了1.5亿美元,充沛的资金让 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 术,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韩国国内的影院建 设。
4、政府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目的: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 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 整体实力。
5、政府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市场拓展
。 针对亚洲、欧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 性产品; 挖掘品牌对国际形象和文化产业的 市场效应; 在文化出口地区建立“前沿据 点”。通过前沿据点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 发和宣传;积极开展跨国合作;集中资金支 持重点出口项目。
四、影视产业成功发展的原因
1、韩剧制作过程表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点,
“边写、边拍、边播”是韩国电视剧生产 与转播机制的主要特点,编剧是剧组中的 灵魂,拥有极大的权力。随着电视剧的播 出,编剧获知观众的反馈,及时对剧情进 行调整,这使得韩剧更能把握观众的喜好, 符合收视群的心理需求。在当今电视“内 容为王”的时代,高质量的韩剧因而也受 到了海外市场的追捧。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1班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之
影视产业浅谈
一、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韩国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确立
“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 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国家政府颁布专 门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明确 发展目标,在政策法规、组织机构、资金支 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予以扶持,极大的促 进了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据统计, 2004年韩国的文化产品已占据世界市场3.5% 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

中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中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中韩⽂化产业发展⽐较研究中韩⽂化产业发展⽐较研究中韩⽂化产业发展⽐较研究1998年起,韩国在⾦⼤中领导下全⾯推⾏“⽂化⽴国”这⼀⼤政⽅针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中韩国政府对于⽂化产业⼀改禁⽌、控制与围堵转变为⽀援、扶持与推动,其⽂化产品对我国12-36岁的主流⼈群段造成了巨⼤的影响。

⽐较韩国的改⾰与发展,我国⽂化的传承与发展⾯临着巨⼤的挑战。

本⽂基于我国地缘辽阔、⽂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化背景,提出采⽤“以⼈为本”的核⼼理念,并辅之以政府与市场共同引导,打造⼏家⼤型的传媒集团,主管部门主动疏导外来⽂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与吸引优秀的创意⼈才这三⼤策略来构建中国⽂化安全⼤战略。

关键词:韩国⽂化、以⼈为本、传媒集团、⽂化安全、⼈才引进2014年12⽉3⽇Mnet Asian Music Awards(MAMA)在⾹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

据统计,⽹络直播、电视直播等⽅式可收看此颁奖典礼的⼈数已覆盖超过19亿。

作为韩国本⼟的⾳乐颁奖典礼之⼀,现已是其第四次⾛出国门并加⼊到海外市场的竞争⾏列。

如果说MAMA是韩国⽂化发展之路上显现的⼀座⾥程碑的话,那么从上世纪末韩国的⾦⼤中总统正式提出“⽂化⽴国”的发展战略以来,韩国从电影、电视和⾳乐等多⾓度全⽅位⼤量输出了⽂化产品,并把中国、⽇本以及东南亚作为⽂化产品主要的输出地区。

甚⾄,韩国外交通商部宣称,韩国⽂化要⼒争占到中国⽂化商品市场10%的份额。

近来各界学者研究发现,⼀个国家的⽂化安全与该国⽂化产品的进出⼝情况密切相关。

本⽂旨在通过详细分析中韩两国近10⼏年来⽂化产品的输⼊与输出情况,寻找适合⼀个国家⽂化传播的核⼼,从⽽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个国家所需的⽂化安全战略。

1韩国⽂化产业的改⾰与发展1998年亚洲⾦融危机之后,作为亚洲四⼩龙成员之⼀的韩国,在⾦⼤中政府的带领下重新梳理了韩国的发展战略,即以⾼新技术和⽂化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阵地,全⾯推进“⽂化⽴国”这⼀⼤政⽅针。

工作心得:韩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工作心得:韩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工作心得:韩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及启示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对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的文化产业在数十年内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效益。

本文通过分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一)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1998年,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立国基础不外乎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

同年,他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认定低消费、低污染、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之后,政府陆续制定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等多部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划。

2001年,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

2013年2月25日,时任总统朴槿惠在就职仪式上演说,阐明了自己的国政目标是“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昌盛”以及“构建和平统一基础”。

(二)不断完善法律保障,出台配套产业政策1999年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近年来,政府又陆续修订《影像振兴基本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战略方向,在政策和制度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些法律和政策会落脚在一些非常确切的细节上,比如,电视剧播出时60%的广告收入要回归到电视剧制作中去,如果达不到这个比例,中间的差额国家要征收60%的税。

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会不断调整具体的产业支持政策。

比如,在1998年金融危机时期,韩国电影业经受了美国好莱坞的极大冲击,韩国政府将电影产业作为重点扶植对象,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取消审查和增加税收优惠。

在政府有计划的支持下,电影业成为韩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产业。

(三)科学的文化组织管理体制为全面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韩国设立了非常科学、全面的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类协调机构。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① 这种文化价 “提供幸福、发展经济、交流情感与提升国家形象地位 ” 而文化价值则包括 等四个方面。
值体现在文化产业中,就是要在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回归文化产业的社会本质,为 人类提供更多的文化生活与幸福 。
二、韩国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内容
“文化隆盛” 在 这一理念指导下,韩国政府以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为目的,从 宏观的机构编制、法律制度、 财政预算扶持,到微观的文化资源发掘、 文化人才培养、 文化技术研 的扶持、 地方 发、金融投资扶持、公平交易体系建立、 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 国际交流与对“韩流 ” 文化产业发展等都进行了相应政策调整 。 这些调整虽都在执行实施中,但其效果已有显现。 至 2015 年,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文化产业国,其重要表征“韩流 ” 席卷全球,文化产业的经济效果已经基 本实现既定目标 ②。其中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调整,如: 一些新法规的制定出台、 机构职能的调整,扩 大技术研发投入及建立良性市场环境等做法,具有较强现实可行性,体现出韩国对文化产业发展趋 势的理解与把握,未来还会持续发挥作用,推动韩国文化产业走强。 ( 一) 法律层面的调整 法律是开展文化产业活动的依据,起着监督管理与引导作用。 自 20 世纪末起,为有效管理文化 产业发展,韩国相继出台振兴广播影视、 出版、 游戏等多部法律。 随着文化产业成为韩国国家战略 产业,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提高国民文化 ; 为完善文化 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韩国于 1999 年 2 月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 ”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体系,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行政与财政扶持政策,于 2010 年 6 月公布了 。这两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了坚实法律基础 。 振兴法” 2013 年起,为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韩国政府一方面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调整,另一方面,相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政策及其启示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政策及其启示
2 0 1 4 年第 2期 总第 2 2 0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E S E ARC H GUI D E
No . 2, 201 4 S e r i a l No . 22 0
韩国发展 文化产业 融资政策及其启示
王 欣
(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 哈尔滨 1 5 O O 4 O )
作者简介 : 王欣( 1 9 8 6 一 ) , 女, 黑龙江双鸭 山人 , 硕士研 究生, 从 事会计 学研 究。
产业财政预算创韩 国政府 历年文化创意产业财政预算新高 ,
达到三兆三点七 零九 亿韩元 。韩国司法委通过相关提案 , 决 定2 0 1 2年韩 国政府基于 以往文化产业发展业绩 以及未 来文 化产业发展前景文化创 意产业 加大投资预算 , 尤其是 占据销
售额 主要部分 的网络游戏 业进行更大力度的扶持。届时 , 韩 国政府将成立高达 1 7 0 0亿韩元 的包括 出口转 向基韩 国文化产业发 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我 国相似 , 也 被“ 融资难 、 研发难 、 销路难” 等问题困扰。因此 , 韩 国在 扶持
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一些政策 , 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1 . 韩国政府直接投 资发 展文化产业 韩国文化创 意产业 的发展一 直在韩 国政 府的 主导 下进
猛 发展 。“ 十二五 ” 期间文化创意产业被列 为战略发展 产业 , 对拉动国民生产 总值起 到推动促进作用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业基金 ” 对文化创意产业 的投资提升到国家预算 的 1 %。自此
之后 , 韩 国政府连年增加文化创意产业财政预算 , 从1 9 9 8年
的2 . 2 %, 到1 9 9 9年的 1 1 . 7 %, 发展 至 2 0 1 1 年, 韩 国文化 创意

浅析韩国文化政策以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析韩国文化政策以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析韩国文化政策以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作者:陈实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1期摘要: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韩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希望通过研究其文化产业政策,思考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借鉴意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启示一、韩国文化产业现状在韩国,文化产业与金融业、房地产业并列为三大支柱性服务产业。

据统计,2001 年韩国文化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0000亿韩元,2002年达到188388 亿韩元,折合17416亿美元,占该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189 %。

2002年是韩国文化产业大放异彩的一年,其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88388亿韩元,其中广播电视73000 亿韩元,卡通52771亿韩元,游戏34026 亿韩元,电影6327 亿韩元,漫画6033 亿韩元,动画3650 亿韩元,唱片2861 亿韩元。

2002 年韩国文化产品海外出口达5 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115 %。

统计数据显示,1999~2003 年这5 年间韩国文化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约2717 % ,而2002 年韩国的GDP 增长率仅611 %。

韩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十强之外,却跻身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二、韩国文化产业崛起原因分析(一)政府层面1.战略重视。

1997 年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挫。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韩国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大规模向文化产业进军。

1998 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把文化产业和生物技术列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产业。

随后韩国政府相继出台《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 年) 、《文化产业发展五年》(1999 年)、《21 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 年)、《文化韩国21 世纪设想》(2001 年)等。

2.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

韩国负责韩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主要是韩国的文化观光部。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改革的启示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改革的启示
基本战略是: 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 品: 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 实行“ 选择与集中” 的基本政 策: 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力争使国家扶持政
( 把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体制改革有 一) 机结合起来, 积
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有着重要的
策产生最大的整体实效, 为建设文化产业强国打下坚实基
础。
为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韩国政府通过跨部门、 跨地 区合作,形成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19年文化观光部首次设立“ 94 文化产业局” 主管文化产
元时, 第三产业应该占到5%。根据世界银行研究, 5 目前世界
业。
20 年成立了“ 00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职责是制定 .
展。20年是韩国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02 其文化产 业市场规模达到188亿韩元( 838 约合17 5亿美元)其中广播 , 电视700 30亿韩元 ; 卡通571 27亿韩元 ; 游戏306 42亿韩元; 电 影62亿韩元;漫t63亿韩元。20年海外出口额5 37  ̄ 03 02 亿美 元, 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 %。 . 韩国政府计划用5 5 年时间实现海 外出口额1 亿美元 , 0 0 力争达到世界市场的份额的5 成为 %. 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取 得的成效, 应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 家文化产业政策、 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运营方案。 检 察政策执行情况, 开展有关调查研究。 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了“ 文化产业振兴院” 。
该院的主要职责和功能是: 制定文化产业政策; 策划产业内 容; 组织人员培训 ; 开拓海外市场及开展 国际交流等。几年 来.文化产业振兴院”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作者:于振冲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1期
【关键词】韩国;“文化立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启示
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一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亚洲地区,韩国首先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发本国文化软实力资源,通过提升文化力提升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朴正熙政府为代表的韩国军政府以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试图从传统文化里寻找现代化的力量,因此政府集中全力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扶持内容只限于所谓的“高级艺术”。

1986年全斗焕政府在韩国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当中,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90年卢泰愚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金泳三政府出台的“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金大中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援助,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与治理。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蕴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决定通过大力挖掘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兴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实现“文化立国”。

1998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内的“文化立国”纲领性法规,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全面统领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文化产业已经一跃成为韩国国内继制造业之后第二大支柱产业。

韩国从“文化立国”战略确立伊始就坚持走海外市场路线。

“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韩国文化产品迅速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强国,并且形成了在东亚地区风靡的“韩流”现象。

同时,韩国制造业也乘势而上,将一种富有创造力、注重设计的新文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制造业通过自主研发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人的不同产品、利用明星效应来刺激消费,并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手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三星、LG 以及现代汽车等著名公司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韩国也逐渐摆脱以往的“制造型”国家形象,开始向“韩国创造”过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对于韩国较为发达的文化产业,我国还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们有必要通过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适应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改革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核心依旧是分行业管理,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混合性组织架构的制度框架。

我国应设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制定发展预算等。

同时,应在各地分别设立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机构,负责管理本地的文化产业事务和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并监督执法。

二、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的文化立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合理的科学体系,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仅有《著作权法》、《语言文字法》和《文物保护法》等为数不多的几部。

文化产业法律体系亟需完善已是迫在眉睫。

我国应加快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不适合当前发展形势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同时重视相关执行机构的构建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以便形成发展合力,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法律政策机制。

三、对文化产业予以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韩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借鉴其经验,我国在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方便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应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应成立以国家为后盾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鼓励中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品牌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四、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以高科技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理念,而且借助于高科技的文化产品力量向全世界推广了其富于创造力的国家形象。

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文化产业更应增大其科技含量,努力实现以科技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要搭建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之间合作的平台,实施高新科技带动战略,尽最大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要密切关注国际上最新科技动向,加大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力度,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要有创新开拓意识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把握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结合所产生的各种新的产业形态。

我国的文化企业应当逐步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以推动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五、开发民族特色文化与走出去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