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心得:
读《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心得体会
工农中心校李国华
(2013-2014)下
读完这本书,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困绕在自己教育女儿心头的难题在董进宇博士这里找到了答案。下面是自己的两点心得:
一、教育优秀子女的前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董博士通过调查发现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也就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正常,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父母的正确指导而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而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着糟糕的家庭关系,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扭曲,使得孩子没有可以健康成长的空间。可见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行为的土壤。要想让孩子改掉向上的缺点毛病,家长就必须给孩子提供改变的土壤和空间,也就是必须首先改变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不也是这个道理吗?试想孩子如果将父母视为敌人,又怎么会“言听计从”呢?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要“爱孩子”。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可说出来他们的爱不是董博士讲的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具有:
1、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而不是用钱多少来衡量的。
2、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不是家长高高在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3、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用玩具、金钱等做交换的条件。
4、是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而不是家长说爱孩子的爱。董博士讲: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树冠就是知识、技能,这一部分由专业人士来完成;树干就是身体,在于遗传、后天的营养等基础;树根则是心灵,这才是家长真正的工作领域。
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最后成功。一个人是由物质层面上的人与精神层面上的人组成的。家长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上的给予,更应该关注精神层面上的教育,也就是及时地给予孩子以承认、鼓励、欣赏、赞美、接纳。通过承认、鼓励、欣赏、赞美、接纳来消除孩子内心对家长的恐惧感,建立安全感,从而产生自我价值,使孩子向善、向上发展,做一个好孩子。
二、培育优秀小学生的关键——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1、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人,就必须让她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习惯有三个层面:既行为层面的习惯、情感层面的习惯和思考层面的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既然养成良好习惯如此重要,家长在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是非观念不清晰,家长要在生活、学习、接人待物中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确立好习惯的标准;让孩子从小养成成功者的习惯;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鼓励孩子反复行为形成好习惯;帮助孩子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家长还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良习惯,家长一定要认真找原因,分析不良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这是小学阶段优秀孩子必有完成的必修课。
2、培养学习兴趣,从学习中找到快乐。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还讲到:“教育的基础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由此产生和确立热爱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
“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传统教育中,无数家长都对孩子说过:“学海无涯苦做舟”,要求孩子对待学习要有“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很多的理论有以上类似的说教,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因为,“痛苦使人改变,快乐使人坚持”,一个孩子童年的经历如果学习是快乐的,她树立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乐此不疲,那么她一定是对学习养生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学习是她主动行为,再也不是家长、老师被动地灌输,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