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课后习题
《市政学00292》练习题:第七章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第七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全体城市居民的A.生活便利B.共同需要C.日常生活D.衣食住行【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公共事业的含义。
城市公共事业是以满足全体城市居民的共同需要为基本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关系全体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城市公共服务。
2.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实现排他性的主要手段是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实现垄断D.适度收取使用费【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实现排他性的主要手段。
城市公共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大部分是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适度收取使用费是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实现排他性的主要手段。
3.城市公共事业的主体是A.国有企业和单位B.私营企业和单位C.公司合营企业和单位D.集体企业和单位【解析】A 国有企业和单位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主体。
4.保障政府制定服务价格制度得到遵守的主要途径是A.依靠法律法规B.依靠行政手段C.加大违规处罚力度D.价格主管部门受理市民投诉或举报【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
城市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有职责监督、检查公共事业单位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价格制度。
城市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受理市民对公共事业单位违反规定收费的投诉或举报,是保障政府制定服务价格制度得到遵守的主要途径。
5.中国开始建立学位制度的标志是A.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B.1977年恢复高考C.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开始建立学位制度的标志。
以198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标志,中国开始建立学位制度,并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6.城市公共卫生的实质是A.整洁的市容、市貌B.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C.良好的生活环境D.卫生健康的饮食【解析】B 城市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习题-第8章
概念和术语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方式与提供方式组合:所谓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组合,就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既围绕着生产和提供两个关键环节,生产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和结构。
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基本的经费来源。
所谓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换言之,公共支出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本,如果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看,就是执行政府一定的(即以多大规模、以什么质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决策所付出的成本。
非公共支出:所谓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的非公共支出,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公共支出以外的资金投入。
这一实际使用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非政府组织及承担一定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的企业。
消费性支出:主要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而进行的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各种财政补贴、补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债务利息等。
预防性支出:指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
创造性支出:指用于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一般利益支出:指全体成员都可以享受其所提供的效益的支出,如国防、警察支出、司法支出等特殊利益支出:指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支出,如教育支出、医药支出、居民行动支出、企业补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公共投资:公共投资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它能带来未来的产出。
公共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农业等。
通常是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
这其中容易形成垄断的行业,同时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对象的行业,如水、电、煤气、通讯等,传统上往往是由政府投资来组织生产和提供的。
溢余:即一定时期内公共事业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即净资产的增加,如学生向学校交纳的费用,病人向医院交纳的费用扣除成本后的剩余。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圣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11.1 复习笔记一、科技事业管理1.科技事业活动的类别划分(1)现代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①基础科学研究即科学研究,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发明或技术研究的先导。
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即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③应用技术研究即主要是应用技术研究,就其特性而言,即通常所说的技术发明活动,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其是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④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a.公益性研究。
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b.技术推广。
指涉及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如农业方面的种子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需要。
(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别划分①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
②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研究所要解决的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因而反映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
b.科技活动的结果,或者很难量化而不能商品化,或者具有垄断性,或者由于涉及全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场的方式提供。
2.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①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主要是基础研究产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品、公益性和技术推广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This worldnot accidentally, onlyhas thenecessity《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类型及分值说明;一、单项选择题 (计10 分,每题1分)二、填空题(计30 分,每空1分)三、名词解释题 (计10分,每题2分)四、简答题 (计30分,每题6分)五、论述题 (计20分,每题10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B二、填空选择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
(选)*三、简要说明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A1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方式与方法5.1 复习笔记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是指公共事业机构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责和功能。
1.计划职能(1)基本内涵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①制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
②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舍去某些选择,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工作程序。
图5-1表示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的基本构成:图5-1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的基本构成(2)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的必要性①可以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使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②使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组织目标;③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④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控制。
(3)制定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的步骤(如图5-2所示)图5-2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工作步骤图(4)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的种类①长期计划指实施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计划。
长期计划属于指导管理性的计划,主要由高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或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承担制定任务。
制定长期计划需要考虑在以下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a.要明确目标,即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可以或必须舍去的;b.对本部门或机构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的外部情况有必需的了解;c.了解哪些路径最适宜完成所要确定的目标;d.知道哪些人适宜承担计划任务,并能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日程表;e.可以设计出反馈的机制和评估的标准。
②短期计划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是长期计划所制定目标的具体的分解和体现,与社会公共事业关系最为密切。
短期计划的承担者是中、低层管理人员。
2.组织职能(1)含义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2)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①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②根据目标拟订出分目标或派生目标、政策和计划;③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管理工作加以确认和分类;④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优方法来划分各种管理工作;⑤授予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执行这些管理工作所必要的职权;⑥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或部门上下左右联成一体。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多项选择题1.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有()A、公共性B、劳务性C、非营利性D、阶级性E、间接性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征有()A、广泛性B、复杂性C、非盈利性D、差异性E、公共性3.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A、公共需求B、主体意识C、政府能力D、经济发展水平E、社会发育程度4.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特点是()A、未来导向性B、制定战略计划时取得“一致意见”C、明确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权限D、努力追求组织任务的明确性E、注意战略绩效评估中的社会效益指标5.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可以分为()A、回应B、弹性C、胜任能力D、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E、廉洁6.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A、法制原则B、公众为本原则C、服务原则D、注重经济效益原则E、市场化原则7.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的环境因素有()A、地理位置B、人口C、公众日常生活的技术化D、社会发展程度E、管理文化8.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有()A、多元构成B、政府主导和统筹C、以市场为基础D、法制化E、规范化9.公共项目是()A、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内容B、公共政策C、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行为和过程D、属于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E、与公众的生活直接相关10.从功能活动的角度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活动构成包括()A、绩效指标B、绩效考核C、绩效评估D、绩效衡量E、绩效追踪11.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有()A、排他性和竞争性都很充分B、排他性和竞争性都不充分C、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很充分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充分E、外部性12.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A、经济效益B、生产力发展水平C、经济成分D、经济体制E、经济关系13.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中,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有()A、组织性B、民间性C、非营利性D、自治性E、非政治性14.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的公共支出原则是()A、自负盈亏原则B、风险原则C、公平原则D、效益原则E、稳定原则15.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具体内涵有()A、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B、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C、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D、勇于承担公共责任E、高尚的敬业精神16.下列哪些属于准公共产品()A、教育B、卫生C、体育D、动植物检疫E、电视机17.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与政治体系密切相关,政治体系主要包括()A、政治权力B、政治意图C、政治制度D、政治组织E、政党制度18.在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授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按预期成果授权的原则B、明确划分部门职能界限的原则C、明确职权原则D、职权绝对性原则E、职权与职责一致原则1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有()A、国内提供B、国际提供C、公共提供D、混合提供E、市场提供20.公共部门绩效的基本指标有()A、公共性B、经济C、效率D、效果E、公平21.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是()A、公共性B、广泛性C、复杂性D、非盈利性E、规模性22.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分为()A、国际地位B、国际关系C、国际政治环境D、国际经济环境E、国际文化环境23.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是()A、导向B、调节C、分配D、控制E、监督24.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形成因素主要有()A、自然灾害B、经济的较显著变化C、技术的发展D、政治领袖的变化E、国际间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发展25.公共事业管理社会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有()A、是否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B、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C、是否改善社会收入分配D、公众科学文化水平是否提高E、公众生活质量是否提高二、名词解释题26.公共事业27.公共事业管理环境28.公共事业管理模式29. SWOT分析30.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31.公共产品32.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33.公共组织34.公共财产35.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评价36.准公共产品37.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38.事业单位39.准政府组织40.公共支出4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42.公共事务43.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44.混合提供45.非政府组织伦理46.公共事业管理47.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48.公共政策49.公共项目50.公众满意评价三、简答题5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哪些区别?52.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有那些基本特点?53.拟订公共项目运作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4.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是什么?55.简述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与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习题
1简述政治参与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等行为。
根据这个定义,政治参与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
第二,政治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公共决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三,政治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
2简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则框架下,我国公民通过各种理性和合法的途径、渠道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参与政治生活,以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及决策施加影响的行为。
准确理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应把握好以下四点:第一,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参与;第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依法的政治参与;第三,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合理的政治参与;第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简述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单一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体系以及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4简述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
第一,以资本实力为基础,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平等。
第二,利益取向的狭隘性。
第三,政治参与以公民个人行动为主要形式。
第四,政治参与的效果或影响力相当有限。
5简述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
第一,人类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普遍追求推动政治发展;第二,阶级关系与阶级结构的变化推动政治发展;第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政治发展;第四,经济与社会全球性交往的发展影响和推动着各国政治的发展。
6简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特征第一,有序性。
表现为公民政治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时认同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注重在政治参与时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统一,既要表达与争取自身利益,同时又充分尊重他人权益。
公共事业管理第章习题及标准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第1章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第一章课件材料概念和术语公共性: 所谓公共或公共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相区别于个人需要好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的普遍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利益。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公共事业:所谓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居民都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立法、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习题-第5章
第三章概念和术语1、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而所谓计划,通常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办法。
依此,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二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舍去某些选择,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工作程序。
2、公共事业的长期计划: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计划。
长期计划属于指导管理性计划的计划,主要由高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或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承担制定任务。
3、公共事业的短期计划:是实施年限为一年或更短的计划。
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是长期计划所制定目标的具体的分解和体现,与社会公共事业关系最为密切。
短期计划的承担者是中、低层管理人员。
4、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5、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授权:授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成为可能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事业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没有一个管理者能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也不可能仅仅集中于政府部门中,而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权力授予下级、授予非政府组织,从而构成有效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形式。
授权不是简单的交权或下放权力,它是一个由包括确定预期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完成这些任务等所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是行政机关依法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公共管理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的法律行为。
6、公共事业管理协调:就是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在一定的范围如组织或群体运动中将不同的力量组合起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功能的有机结合。
7、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高起专)练习题
《公共事业管理》(高起专)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事业单位的核心特征是()A、非营利性B、服务性C、公共性D、劳务性2、公共事务的特征是()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B、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D、公共性、服务性、劳务性、非营利性3、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处于最重要主体地位的是()A、政府B、社会C、市场D、三种机制并存4、政府的基本属性是()A、阶级性和服务性B、阶级性和社会性C、社会性和服务性D、阶级性和统治性5、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事业单位的最大特征是()A、公益性B、民间性C、非营利性D、服务性6、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7、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数量、教学设施等也就必须相应增加,从而使教育的总成本增加,即边际教育成本不为零,并且学生数量超过教育的容纳程度时,就会产生消费拥挤现象。
这一现象表明教育事业产品具有()A、外部收益性B、市场营利性C、非排他性D、消费竞争性8、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中,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最大的是()A、国家的政治体制B、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C、本国教育和文化传统D、整个国家的全民教育水平9、与狭义文化事业相对的文化产业主要指()A、物质性文化B、经营性文化C、精神性文化D、服务性文化10、最早对体育教育进行完整而系统论述的是()A、斯宾塞B、艾宾浩斯C、布鲁姆D、埃克森11、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12、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13、政府事业职能包括()A、公共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B、所有者职能C、生产者职能D、直接管理职能14、卫生事业领域,国家机制重点发挥作用的领域是()A、卫生医疗B、卫生预防C、卫生保健D、卫生康复15、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社会团体的最大特征是()A、公益性B、民间性C、非营利性D、实体性16、与学校教育相对的概念是()A、社会教育B、基础教育C、高等教育D、特殊教育17、教育事业的直接结果首先是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即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增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从而提高了适应社会和获取工作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第二章课后习题
公共事业管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第二章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复习思考题1.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现代意义的政府组织一般指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首先,政府是由社会公共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具有公共的性质。
即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其次,强制性是政府公共权力得以成立并运行的基本保证,因而作为拥有公共权力的政府,其行为的强制性特征总是显而易见的。
再次,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其功能涉及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个体,因而具有普遍性。
再是执行性。
执行性是指政府组织执行立法机构制定的各项法律,根据立法机构的授权,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管理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务。
最后是规范性。
政府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的总和。
政府虽不是万能的,不能包办一切,但在社会事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政府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
第三,政府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第四,政府能够依靠其强制性的特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五,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可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汲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应对紧急事件。
2.政府失灵有哪些具体表现?第一,由于政府的主观发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差距,民众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有些情况下政府的努力同民众的努力相抵触。
导致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
第二,政府的权利集中化趋势、体制僵化和官僚化趋势往往导致政府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突出问题反应迟钝。
第三,政府活动易滋生寻租行为,出现不公正现象,造成其在经济上的特权,阻碍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四,政府在解决垄断和外部性问题时难免对市场机制造成破坏,因而产生新的问题。
此外,政府的调节功能是有限的。
3. 事业组织有何优势和局限性?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第十二章 公共
第十章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10.1 复习笔记一、公共事业绩效管理1.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理念的树立和绩效管理的形成原因(1)作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绩效理念的重视和引入,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直接结果。
(2)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使绩效管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必需。
2.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已达成一致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①从发生的顺序的角度分析a.绩效目标的确立和分解绩效目标的确立,就是根据相关绩效信息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依据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将组织目标转化成可测量的绩效目标或指标。
绩效目标的分解,就是将绩效目标根据组织的部门和人员岗位进行分解,即转化为具体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求,同时进行必需的资源配置。
b.绩效目标的实施即组织中各个部门和人员根据所承担的绩效责任,展开管理实施工作。
c.绩效目标的评估第一,在实施过程中的评估,这实际上是一种根据绩效指标进行的控制反馈工作;第二,在整个管理过程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是否达到目标进行的评估。
②从功能活动的角度分析a.绩效评估即对组织绩效的评估,从评估的对象来看,绩效评估涉及组织活动和人员等各个方面,既可以是整个组织的绩效、计划的绩效,也可以是个人的绩效。
b.绩效衡量绩效管理中的一个功能性活动,即为了能尽可能科学和客观地进行评估,管理者必须制定一套能衡量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绩效指标系统,或者说可以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尺,以对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内部或外部不同时期的管理效果进行测量比较。
c.绩效追踪即对组织的绩效进行不间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以作为改进组织绩效的依据,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3.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价值(1)绩效管理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提高的重要的管理工具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将成本与效益相连,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_5
《公共事业管理》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 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 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填空选择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
三、简要说明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 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一.名词解释1. 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
2. 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
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导 论 【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1.公共事业的含义(1)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效用不可分割性特征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私人物品是相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的,是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在存在形态和作用方面有三个重要的特点:①公共物品一般包括有形物品、无形物品,还有公共服务;②公共物品中有许多规模巨大,投资收回缓慢,甚至难以收回;③公共物品可能不是最终消费品,而只是中间必需品。
(2)公共物品的分类①以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依据,可以将公共物品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a.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不完全的公共物品称为准公共物品;b.消费上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则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②以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为依据,可以将公共物品划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3)公共事业及其特点①含义公共事业是指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创造条件或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其领域包括教、科、文、卫、体等。
②特点a.公共性。
指公共事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b.公益性。
指公共事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更强调社会效益;c.非营利性。
指公共事业从不以营利为目的;d.服务性。
指公共事业是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和劳务,一般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且生产的过程与消费的过程往往是同步的。
2.公共组织(1)公共组织的主要类型按照公共组织的权力来源、基本职责的不同,可以将公共组织划分为政府(狭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四种类型。
①狭义的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共组织。
经济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行政权力来自选民的授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制力。
(2021年整理)《公共事业管理》练习题答案
(完整)《公共事业管理》练习题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公共事业管理》练习题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公共事业管理》练习题答案的全部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科练习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BABB 6-10BDABA11—15AAABD 16-20ABAAB21-25CAAB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CDE4、ABCD5、ABCD6、 ACD7、ABD8、ABCD9、CD 10、AC11、ABCD 12、ABCD 13、ABE 1 4、ABCD 15、ABCD16、AB 17、ABCD 18、ABCD 19、ABC 20、ABCD21、ABCD 22、ABD 23、ABCDEF 24、ABCDE 25、ABC三、名词解释1、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的基本范围,主要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用事业等。
2、所谓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政府的基本属性。
公共事业管理学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公共事业管理学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志愿活动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量度参考答案:正确2.以下公共事业领导体制中,权力主义领导方式有参考答案:专权独裁式_开明专制式_协商式3.领导权力中,职务权力包括参考答案:合法权_惩罚权_奖励权4.准公共产品的消费外部性表现为参考答案: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5.社区管理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区域性特征_复杂性特征_互助性特征_综合性特征6.社区的功能有参考答案:政治功能_文化功能_经济功能_管理功能7.根据列维特提出的“第三部门”,其特征有参考答案:民间性_非营利性_自治性_志愿性8.公共事业特征包括参考答案:非营利性_准公共性9.《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时间是参考答案:1998年10月25日10.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交需要属于哪一层次的需要参考答案:第三层次11.地域型社区可以划分为参考答案:农村社区_城市社区_集镇社区12.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参考答案:走向善治13.公共事业组织和政府合作可以解决志愿失灵问题参考答案:正确14.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是志愿组织的业余性参考答案:错误15.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主体依据有参考答案:公共事业组织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_公共事业组织能有效地承担社会化服务_承担政府部门的具体的执行性、事务性的职能_公共事业组织可以有效地和政府合作16.中共中央首次提出“社会治理”概念的时间是参考答案:十八届三中全会17.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包括参考答案:非营利性_沟通性_低成本_创新性和开放性18.政府内部性是导致机构扩张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正确19.政府的寻租活动包括参考答案:政府的无意设租_政府的被动设租_政府的主动设租20.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包括参考答案:缺乏竞争性压力_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_缺乏监督信息21.政府的职能优势包括参考答案:维护市场秩序_保护生态环境_保障社会公平_有效应对突发事件22.公共选择理论中政治市场假设,供求双方交易媒介是参考答案:选票23.以下属于公共需要特征的有参考答案:客观性_社会性_多样性_主体性24.萨缪尔逊公共产品特征包括参考答案:非竞争性_非排他性25.公共责任的形式包括参考答案:行政责任_法律责任_道义责任_经济责任26.市场机制实现社会公平参考答案:错误27.英国慈善组织投资的基本原则包括参考答案:道德投资原则_安全原则28.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包括参考答案: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_财务管理混乱带来违规与腐败_公共事业组织官僚化倾向29.英国注册慈善机构的条件有参考答案:独立身份_自主运作_董事会不得从机构索取报酬_慈善事业是唯一目标30.在英国专门监督管理慈善机构的是“慈善委员会”参考答案:正确31.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规定了法人组织有参考答案:企业法人_机关法人_事业单位法人_社会团体法人32.根据加拿大的有关法律规定,在财政年度结束时,慈善机构的支出额必须达到总收入额的90%以上参考答案:正确33.“道德滑坡”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负面影响参考答案:资金来源渠道狭窄_公益业务拓展艰难_公共责任沦丧34.薄弱的社会监督包括参考答案:公众监督意识薄弱_新闻舆论监督无力_民间监督组织缺失_民间评估组织匮乏35.监督机构“组织缺位”指的是参考答案:监督主体多元化_监督主体激励不足36.加强公共事业组织日常监督包括参考答案:确立公共事业组织章程的最低要求_增强年检的可操作性_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_对公共事业组织财政优惠的制度化37.亚太国家和地区中,禁止公共事业组织参与任何具有商业目的商业活动的国家是参考答案:菲律宾38.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接受监督管理的部门有参考答案:民政部门_业务主管部门39.根据《事业单位i财务规则》,以下属于事业单位的收入类型有参考答案:事业收入_经营收入_财政补助收入_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0.自然垄断与垄断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参考答案:错误41.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参考答案:正确42.信息不对称形式包括有参考答案:逆向选择_道德风险43.负外部性经济模型中,社会效率产量与现实产量的数量关系是参考答案:社会效率产量小于现实产量44.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是平行关系参考答案:正确45.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概念上是一致的参考答案:错误46.“社会团体由多数会员组成”,指的是参考答案:30个以上单位会员_50个以上个人会员47.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参考答案:广播、教育、卫生、气象48.强制性控制方式有参考答案:法律_纪律49.以下属于内容型激励方式的有参考答案:需要层次激励_成就激励50.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原则有参考答案:准确性原则_完整性原则_及时性原则_策略性运用非正式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后作业二一、简答题1、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2、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二、案例分析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年2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
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
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
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
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
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
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
【VIP专享】公共事业管理第1章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第一章课件材料概念和术语公共性: 所谓公共或公共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相区别于个人需要好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的普遍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利益。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公共事业:所谓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居民都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立法、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等。
互益性公共产品:后者指一定地区或社区居民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地方性行政管理、执法、道路、环卫、治安等。
事业: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满足公众关于科、教、文、卫、体等特定公共需要为基本活动内容的社会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涉及的主要是通常所说的非政治、非经济(非市场)的公共事务,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角度看,事业所涉及的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课后习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第二章
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复习思考题
1.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
现代意义的政府组织一般指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首先,政府是由社会公共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具有公共的性质。
即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其次,强制性是政府公共权力得以成立并运行的基本保证,因而作为拥有公共权力的政府,其行为的强制性特征总是显而易见的。
再次,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其功能涉及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个体,因而具有普遍性。
再是执行性。
执行性是指政府组织执行立法机构制定的各项法律,根据立法机构的授权,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管理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务。
最后是规范性。
政府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的总和。
政府虽不是万能的,不能包办一切,但在社会事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政府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
第三,政府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第四,政府能够依靠其强制性的特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五,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可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汲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应对紧急事件。
2.政府失灵有哪些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政府的主观发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差距,民众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有些情况下政府的努力同民众的努力相抵触。
导致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
第二,政府的权利集中化趋势、体制僵化和官僚化趋势往往导致政府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突出问题反应迟钝。
第三,政府活动易滋生寻租行为,出现不公正现象,造成其在经济上的特权,阻碍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四,政府在解决垄断和外部性问题时难免对市场机制造成破坏,因而产生新的问题。
此外,政府的调节功能是有限的。
3.事业组织有何优势和局限性?
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首先,由于其自治性的特征觉定了其相对独立性的优势。
公共事业组织不依附任何单位和组织,且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它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是独立的。
第二,公共事业组织要受不得分配盈利的约束。
因而具有非营利性的优势。
第三,公共事业组织作为一种超越国家主义和市场主义的社会机制,由于具有非盈利性属性,它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
第四,公共事业组织具有专业性的优势,可以更好的为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
第五,公共事业组织成员一般既能深入到社会基层和民众中间,又能同政府保持密切联系,
由于公共事业租住的服务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事业机制更具亲和力的优势。
第六,公共事业管理处理的事务及其规模大小不一,使它具有灵活性的优势。
第七,公共事业组织在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其局限性主要是筹款不足、志愿活动狭隘、家长作风、具有业余性。
4.市场体制在发展公共事业中有何优越性和局限性
市场组织具有以下四个一般特征:营利性、竞争性、排他性、自发性。
市场体制职能优势有: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各类,加快市场主体优胜劣汰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调节收入分配,促使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促进人的发展。
其局限性有:无法有效地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无法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垄断;无法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公正;无法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无法克服自身所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无法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由于营利性,市场组织只能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参与者,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运用自身优势,承担提高公共事业内部优势、财务管理效率和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的责任。
5.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实现互补?
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市场体制各有优势,又各有自己的不足,如政府失灵,志愿失灵和市场失灵。
没有一种机制是万能的,三种体制实际上存在互补的关系,各自弥补对方的不足。
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来规范社会活动各主体的行为。
市场组织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事业组织作为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专业化组织,通过事业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互助性等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只有发挥三种体制的各自优势并胡须昂弥补对方的不足,才能最终推动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