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与实验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1. 实验室准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实验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
同时,检查实验室内的应急装备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清洁,并遵守环境卫生规定。
2. 实验室进出实验室进出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进入实验室前,实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经过实验室负责人或专业人员的指导。
在进入实验室时,应确认自己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以避免潜在的生物风险。
3.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实验人员应详细阅读实验方案,并仔细研究实验流程。
在实验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步骤。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避免不同实验物质的混合。
4. 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级别进行分类。
实验人员必须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室级别,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对于较高级别的实验室,应加强隔离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
5. 生物安全柜在进行与生物安全级别相关的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
在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注意正确操作和维护,确保其有效工作。
同时,不得进行与生物安全柜工作不相符合的活动。
6. 废弃物处理实验操作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封装和正确处理。
对于可能带有生物危害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或其他安全处理。
7. 实验室封闭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实验人员应关闭实验室门窗,并确保所有设备、仪器和材料安全,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8. 事故应急处理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时,实验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并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报告。
同时,及时进行事故记录和调查,以便后续处理和改进。
总结: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与实验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操作规程对保障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检验等领域,实验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实验室中处理的生物材料可能包含病原体、毒素或其他有害生物因子,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实验人员、环境甚至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遵循严格的生物安全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
一、实验室设施与设备首先,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设置合理的气流方向,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实验室应配备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实验室内的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测。
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中最重要的防护设备之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高压灭菌器用于对实验废弃物和可重复使用的器材进行灭菌处理,必须保证其温度和压力达到灭菌要求。
此外,还有冷藏设备、离心机等,都要保证其性能稳定,以避免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二、个人防护装备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根据实验操作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最基本的 PPE 包括工作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如果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离心、研磨等,还需要佩戴防护面罩和正压防护服。
工作服应选择长袖、收口的款式,以防止皮肤暴露。
手套要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寸,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口罩应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护目镜则要能够提供全面的眼部防护。
三、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
首先,实验前要对实验材料和器材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消毒。
对于需要培养的微生物,要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
在移液、分液等操作中,要使用移液器和分液器等专用工具,避免用口吸取液体。
如果涉及到动物实验,要确保动物的来源合法,并在符合动物福利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用过的培养基、移液器吸头、注射器等,应及时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含有病原体的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操作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能有效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生物实验。
首先,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实验室服装和防护用品。
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服、手套、面罩和头套等,以防止可能存在的生物物质污染工作人员的衣物和皮肤。
进入实验室后,实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内的各项规定,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实验室中常用的生物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在接触这些生物物质时,实验人员必须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到这些物质。
接触后要及时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工作区域。
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有培养细菌、病毒等生物物质、提取DNA、进行细胞培养等。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例如,在培养生物物质时,应使用无菌技术,保持培养皿和操作工具的无菌状态。
操作完毕后,实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实验废液或废物,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当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
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避免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积聚。
实验台面上要保持整洁,杂物不得乱放。
操作完毕后,需要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整洁。
实验室中的生物废物也是需要特别处理的问题。
实验人员在处理生物废物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分类并妥善处理。
例如,将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废物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处理,确保彻底灭菌。
废物处理完毕后,实验人员应将其储存或运送到指定的处置设施。
另外,实验室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
实验设备的正常运作是生物安全的基础,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确保其运行稳定和安全。
总之,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是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入口与出口管理1. 实验室入口和出口应设有安全检查站,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2. 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3. 出实验室时,所有人员必须经过洗手消毒,确保不带出任何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二、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1. 实验室内禁止进食、饮水和吸烟。
2.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更换实验台面、仪器设备等,避免交叉感染。
3.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带入或带出任何实验物品,必要时需经过授权和审批。
4.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取用实验室试剂和培养基,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领取。
5.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移动实验室内的标识牌、警示牌和安全设施。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 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2. 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分类、包装和标识要求进行储存和管理。
3. 实验室内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时,必须按照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实验室内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控。
5. 实验室内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严格遵守动物实验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
四、实验室安全设施与应急预案1. 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洗眼器、洗手器、紧急淋浴和安全柜等,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露和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措施,以及人员疏散和报警流程。
3.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五、实验室卫生与废物处理1. 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台、仪器设备和地面等。
2.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分类、包装和处理,禁止随意丢弃或外带。
3. 实验室内的垃圾桶必须定期清空和消毒,避免滋生病菌和昆虫。
六、实验室人员健康管理1. 实验室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符合从事相关实验工作的要求。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一、进入规定1、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
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
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能带入实验室。
二、个人防护㈠工作服1、在实验室工作时,穿着工作服。
2、不能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服不能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
㈡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
脱手套后洗手。
用过的一次性手套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㈢洗手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洗手。
㈣其他防护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戴合适的护目镜。
2、不能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3、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
4、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三、实验室工作区1、实验室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
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参考文献:⒈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S】.第3版.2004.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2008.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1、细菌涂片、接(种)培养物。
2、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血标本离心后的脱帽等)。
二、安全操作1、生物安全柜放在远离活动及可能有干扰气流的地方。
2、尽量在安全柜的及两侧留下30cm的空间,便于维护作业。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生物危害的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它们旨在确保在实验室、工厂或其他生物实验环境中进行的操作和实验能够按照安全和规范的方式进行,以防止生物物质的泄漏、传播或滥用。
一、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实验室必须具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洗手池、紧急淋浴器和安全装置等。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个人防护措施实验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在操作期间,应避免触摸面部、眼睛和嘴巴,以防止生物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3. 生物物质管理所有生物物质必须妥善存放和标识,以防止交叉污染和误用。
实验室应建立适当的样品管理系统,包括记录样品的来源、数量、存储条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4. 废物处理所有生物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处置。
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废物处理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高温灭菌器和化学处理设备等,以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置。
5. 紧急情况应对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和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措施。
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并熟悉紧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生物安全技术规范1. 实验室操作实验室操作应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操作失误和实验结果的偏差。
2. 生物材料处理在处理生物材料时,应注意保持材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材料的污染和变质。
操作人员应了解生物材料的特性和安全操作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3. 设备使用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设备的选择、安装、操作和维护都应按照要求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数据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记录、存储、备份和保密等措施。
实验数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1.个人防护:1.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外套、眼镜、手套、口罩等。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1.2在实验室工作期间,不得吃、喝、吸烟或化妆。
使用化学品和生物制品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
1.3在完成实验后,应将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实验被污染的衣物和器材彻底清洁和消毒。
2.实验室操作:2.1在进行任何实验前,必须事先详细阅读实验方案,并确保理解和掌握相关操作要点。
2.2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器材,并确保其在有效期限内。
2.3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必须遵循操作手册中的操作步骤,谨慎操作并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
2.4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发生实验室意外事故,如溅入眼、皮肤或吸入可燃、有毒或有害物质等。
2.5在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研究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和严格隔离措施,并确保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6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将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试剂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3.实验室安全:3.1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通风良好,并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3.2在进行高度危险的实验时,应有专门的安全防护装置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抗辐射眼镜等。
3.3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工作状态,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
3.4建立实验室应急预案,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4.实验结果与数据:4.1在进行实验前,应确定实验记录表的格式和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2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在编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时,必须遵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不得歪曲实验结果或剽窃他人成果。
5.实验废弃物处理:5.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生物制品、化学废液和实验纸巾等,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5.2包装并储存废弃物时,必须采取防漏、避光和防腐蚀等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威胁。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欢迎共阅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平度市蓼兰镇万家卫生院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洗手。
㈣其他防护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戴合适的护目镜。
2、不能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3、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
4、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三、实验室工作区1、实验室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
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各个实验区是否备有各种相关的SOP文件;各种实验的原始记录是否保存完整;各种操作是否按SOP进行。
4、设备和仪器运行情况大型或重要的设备和仪器运行,需要有运行记录;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设备和仪器,要记录监测其温度;其他一些高级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需要详细记录其完整的运行参数;离心机定期进行去除污染,如遇裂管,还需进行消毒;对于故障的仪器和设备,通知工程师维修,并有记录。
5、个人防护实验室不能穿露脚趾的鞋,穿戴工作服,特殊的区域需要戴口罩和帽子;实验均需戴手套,实验完后,丢弃手套,随后洗手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工作中,接打电话,需脱手套,到工作区域外进行。
6、菌毒种及样本管理电话给检验科,让专职人员现场查看。
6、标本接收:实验室设置专门的标本接收窗口。
7、打开包装:需进行接种的标本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含氯消毒剂。
容器有破碎或标本泄露时,立即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并填写拒收单,通知相关部门重新采集标本。
二、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操作所有微生物标本接种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
工作台上防置一块浸有含氯消毒液的纱布,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见表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材料和操作目标正确的操作经呼吸道吸入接种针和环避免被接种物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为2-3mm,完全封闭,长度小于6mm以减小抖动3、移液管使用后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121℃,20min)后备用;如为一次性移液管则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容器内。
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为了确保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实验材料和设备,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学生及访客。
2. 实验室安全培训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实验室应急预案。
3.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类根据实验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及风险,实验室应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并遵循相应的国家法规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
4. 实验操作规范4.1 实验前的准备- 确认实验方案和实验材料是否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检查实验设备和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确保实验用具为一次性使用或已经充分消毒;- 准备好应急处理所需的消毒剂、防护用品等。
4.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注意个人防护;- 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时,需遵循其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和处理;-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饮用饮料;- 实验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4.3 实验后的清理-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确保实验室整洁有序;- 实验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设备及实验台面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5. 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生物安全事故、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 实验室安全检查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及设备是否完好;-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是否规范;- 实验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程;- 实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
7. 实验室安全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及分类;- 实验室安全培训及考核记录;- 实验操作记录;-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 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指导文件。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按照步骤列出。
步骤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确保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眼镜、口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防止生物物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和传播。
步骤二:准备实验器材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都已经准备好,检查其完整性和可用性。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过期的器材和试剂,应及时更换。
步骤三:清洁工作台和操作区域在进行实验之前,对工作台和操作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彻底擦拭工作台表面和操作区域,确保不存在污染源。
步骤四:采取适当的实验操作流程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安全操作指导,采取适当的实验操作流程。
严格遵循实验步骤和时间要求,避免任何操作上的差错。
步骤五:避免交叉污染和传播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和传播生物物质。
使用专用的试剂管、移液器和其他操作工具,并及时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不同样品之间的污染。
步骤六: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按照实验室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程序,将废弃物分类和清理,并放置在指定的容器中。
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步骤七:彻底清洁实验室设施实验结束后,彻底清洁实验室设施。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洗实验器材、工作台、操作区域和其他实验室设施。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并消除任何潜在的污染源。
步骤八: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并按照实验室规定的要求进行存档和备份。
步骤九:参与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和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了解最新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保护自身和环境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标准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2、实验室入口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内部显著位置须贴上有关的生物危险息,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
3、禁止非工作人员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4、工作人员应接受必须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建立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
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5、样本、血清或培养物的操作全过程应穿戴实验防护服、手套、口罩和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面罩),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6、混匀时最好使用震荡器,使用移液管/吸头吹打时不要太激烈,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7、最好采用电子灼烧灭菌装置对接种环灭菌。
8、除了非肠道注射或者从实验动物体内吸液,注射器不能替代移液装置或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禁止注射器上移去针头或给针头重新戴套。
9、除非必需,应尽量减少使用利器,利器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耐扎中。
10、所有样本、培养物和烧毁物都应被视为可能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以安全方式处置惩罚和处置。
11、所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在存放、处理和使用时应按未知风险的样本对待。
12、摘除手套后一定要洗手。
通常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洗手,高危时应该用杀菌香皂涂抹至少10秒钟后再用清水冲洗。
洗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或使用热空气干手机。
13、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14、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科主任或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1、样本处置的生物安全规程2、样本的采集3、样本/病原分离物/菌毒种的运输样品的运输采用三层包装。
1、最内层是样品存放管,用封口膜或胶带密封管口,外包适量有吸收能力的物质(如棉花/吸水纸)。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2、第二层包装为双层塑料袋或可密封塑料盒。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1.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1.2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1.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清除污染。
1.4在进行包装和运输时必须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1.5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1.6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测或
确认时,或直接对HIV毒种进行操作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
不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1.7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
操作时手套
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1.8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
1.9操作中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
物在清洁之前应先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
1.10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
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溶液消
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
1.11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12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HIV抗体阳性样品应做好
标记单独保存。
1.13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入口与出口管理1. 实验室进出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等。
2. 出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并接受相关培训。
3. 严禁携带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进入实验室。
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设备消毒。
二、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1.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风险等级,并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实验操作前,必须进行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的清洁消毒。
3.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有序,禁止杂物堆放。
4.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喝水、进食,以及随地吐痰等行为。
5. 实验操作过程中,禁止随意调整实验室内的设备和仪器。
6. 实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设备,并进行消毒处理。
7. 实验室内应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生物样品处理和储存1. 生物样品的处理和储存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防止交叉污染和生物泄漏。
2. 生物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设备。
3. 处理完毕的生物样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无生物活性。
4. 生物样品的储存必须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进行,避免样品变质和污染。
四、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必须按照生物安全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严禁乱倒乱扔。
2. 生物废弃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确保无生物活性。
3. 化学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3. 实验室内发生生物泄漏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清理。
六、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1.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
(1)实验前必须先熟悉实验所涉及内容的相关安全知识。
(2)进行任何涉及危险材料的实验均须采用安全设备,在实验前应检查安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如有问题应及时修理,修好之前不要急于做实验。
(3)在进行所有样本、培养物的相关操作时都应戴手套。
当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脱掉,清洗双手,更换新手套。
(4)切勿用戴手套的手触摸皮肤,特别是眼、鼻、口或其他暴露的部位。
禁止戴着手套在实验室来回走动或将手套带出实验室。
(5)切勿将液体、标签等实验物品放入口中或舔舐。
(6)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均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并进行安全有效的保存。
样本、培养物或废弃物必须经高压灭菌等有效方式消除污染后方可处理。
(7)任何有形成气溶胶可能性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
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低程度。
有害气溶胶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8)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移液器。
(9)在实验中应尽可能减少利器的使用,应尽可能使用替代品。
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置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更换。
(10)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的书面文件才能带出实验室。
(11)任何实验事故或异常情况,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及时处置,处置完成后应将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并存档。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1.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应遵循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实验安全,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实验室内设置明显的标志,确保实验室区域清晰明了,标志要包括实验室名称、安全警示、实验人员要求等。
3.实验室内应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实验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4.实验室内应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并定期检测消毒效果。
5.实验室内应设有生物废弃物的专用容器,废弃物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同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废液应正确处理,确保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6.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内的安全规范,如禁止接触实验材料的口眼鼻、禁止在实验室内食用和饮水等。
7.实验室内应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8.实验室内操作人员应受过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规范,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和仪器,并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9.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需要建立设备使用规范,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10.实验室内应有充足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实验室内应建立安全储存制度,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储存,并避免实验材料被不当使用。
12.对实验室内的生物样本和试剂进行标识,确保样本和试剂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13.在实验室内进行复杂和危险的实验时,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4.对实验室内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要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记录,保留相关记录和数据备份,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标志、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制度、生物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实验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检修、通风系统、安全储存、标识、实验方案和流程、记录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进出规定
1. 进入实验室前需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预案;
2. 进入实验室需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3. 离开实验室时需脱掉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二、实验操作规定
1. 实验前需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生物安全柜和消毒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空气净化操作;
2. 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和试剂需符合实验室的安全标准,使用前需进行相关检测和认证;
3. 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实验室,必须专心操作并注意安全防护;
4. 实验结束后,清洁实验台面和设备,将生物材料和试剂妥善存放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三、废弃物处理规定
1. 废弃的生物材料和试剂需按照实验室的废物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和包装;
2. 废弃物要及时清理,避免滞留在实验室内产生交叉污染。
四、事故应急处理规定
1.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事故,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同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已污染的实验台面和设备需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并进行相关记录。
五、个人卫生规定
1. 在实验室内禁止食用和饮用,操作结束后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和个人消毒;
2. 实验结束后需及时更换干净的实验服,并将污染的实验服进行清洗和消毒。
以上是《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基本规定,希望实验人员能严格遵守,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生物材料的安全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2016(第三版)目录HYEY-PGC01-2016 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HYEY-PGC02-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采集HYEY-PGC03-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包装和运送HYEY-PGC04-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接收HYEY-PGC05-2016 样品检测操作规程HYEY-PGC06-2016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HYEY-PGC07-2016 实验室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08-2016 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09-2016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10-2016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HYEY-PGC11-2016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1 目的制定检验科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围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人员进出程序。
3 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本程序的规定。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规程要求4.1进入程序实验室人员需将外衣挂入(避免将外衣与工作服混放),穿上工作服,按要求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方可进入实验室。
4.2 退出程序工作结束后,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将一次性口罩、手套、鞋套等放入指定容器。
先用0.5%新洁尔灭对手进行消毒,再用消毒肥皂洗手。
在指定区域脱下工作服,必要时进行紫外消毒。
实验室人员退出实验室后,必须将实验室入口门关好,方可离开实验室。
1 目的为保障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规采样程序,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采样过程中产生污染。
2 适用围适用于实验室采集、处理动物样品。
3 职责3.1 采集检测样品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扩散,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处理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3.2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规程的操作,所有实验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4 过程要求4.1 工作条件4.1.1 具有采集、处理样品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4.1.2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4.1.3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扩散的措施;4.1.4 具有保证检测样品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4.2实验材料准备灭菌的解剖器械(剪刀、镊子、手术刀、大刀、斧头等)、灭菌试管、平皿或自封袋、载玻片、棉签、营养肉汤、30%、50%甘油盐水缓冲液、加抗生素的PBS(病毒保存液)、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酒精灯、灭菌注射器、15mL的离心管、1.5mLEP 管、记号笔、签字笔、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防护口罩、铅笔、空白标签纸、胶布、75%酒精棉球、碘酒棉球、冰袋、冷藏容器、消毒药品、采样单等。
4.3 活畜样品的采集4.3.1 血清样品的采集4.3.1.1 采血方法对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拔)毛,碘酊消毒,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
采血方法推行生猪站立式前腔静脉、牛羊站立式颈静脉、禽类翅静脉采血,采血过程严格无菌。
4.3.1.2 采血数量单一病种抗体监测的每头(只)采集2~3mL全血,多病种抗体检测的每头(只)采集5~10mL全血。
4.3.1.3 全血保存采集好的全血转入盛血试管,斜面存放,室温凝固后直接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箱,送实验室。
从全血采出到血清分出的时间不超过10h。
4.3.1.4 血清分离凝固全血在室温2~4h后,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针剥离血凝块,然后放入4℃冰箱4~8h后,待大量血清析出时,吸出血清。
必要时经离心机3000rpm 、30min 离心,吸出血清。
分离的血清,一般不加防腐剂。
血清若在1~2周即可检验,可放在4℃冰箱保存;如果保存时间较长,应放在-20℃~-80℃冰箱保存。
运送血清时可将血清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箱中运送。
4.3.2 全血样品的采集全血采集后应直接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立即摇动,充分混合。
也可将全血液注入盛有玻璃珠的灭菌瓶中,立即连续振荡脱纤维蛋白。
4.4 活禽样品的采集咽喉拭子的采集:将棉签插入喉头口及上颚裂处来回刮3~5次取咽喉分泌液,泄殖腔拭子的采集:将棉签插入取泄殖腔转2~3圈并沾取少量粪便,再将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一并放入盛有0.8~1.0mL加有抗生素PBS的EP管中,加盖,编号。
4.5 病死(屠宰)畜禽样品的采集4.5.1 解剖前检查急性死亡的牛、羊、猪、马等动物,解剖之前应作临床检查,疑似炭疽病的应采血、镜检,排除炭疽病时,方可解剖。
动物死亡后应在6h进行剖检。
解剖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4.5.2 肝、脾、肾、淋巴结、肺和牛、马心脏样品的采集在肝、脾、肾、淋巴结、肺和牛、马心脏有病变的部位各采取2~3cm3的小方块,分别置于灭菌的试管或平皿中。
其他畜禽采集整个心脏,置于自封袋中。
细菌分离样品的采集可用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金耳伸入孔,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划线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
4.5.3 脑、脊髓样品的采集取脑、脊髓2~3cm3浸入50%甘油盐水中或将整个头部(猪、牛、马除外)割下,用消毒纱布包裹,置于不漏水的容器中。
4.5.4 肠、肠容物及粪便样品的采集肠样品的采集:选择病变最严重的部分,将其中的容物弃去,用灭菌的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后,置于试管中。
肠容物样品的采集: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吸取肠容物,放入盛有30%甘油盐水中或者直接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
粪便样品的采集:用棉签插到直肠黏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30%甘油盐水中。
4.5.5液体病料样品的采集采集胆汁、脓、粘液、关节液、水泡液等样品时,用药物或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注射器)经消毒部位插入,吸取部液体,然后将病料注入灭菌试管中,加盖。
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
4.5.6 胎儿样品的采集取流产后的整个胎儿,装入自封袋或不透水塑料薄膜中。
4.5.7 皮肤样品的采集用清水清洗病变皮肤后,取病变皮肤3~5g放入灭菌小瓶中,加适量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加盖密封。
4.5.8 死(屠宰)禽样品的采集死(屠宰)禽样品的采集除按上述方法采集,也可将整个死禽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袋或自封袋中或其他容器。
4.6 组织样品采集完后的无害化处理活畜禽、病死畜禽组织样品采集完后,应做好样品外包装和环境消毒以及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4.7 样品编号、抽样单填写4.7.1 样品编号每头动物的不同部位的组织样品应单独包装。
包装好后,在样品袋或平皿外贴上标签,标签注明样品名、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采集好不同部位的样品后,同一动物的样品集中包装。
4.7.2 采样单填写可根据具体要求填写。
1 目的维护检测样品的质量,防止病原的泄漏和扩散,保障样品检测的顺利开展。
2 适用围适用于检测样品的包装和运送。
3 职责3.1 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程序的操作,所有实验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3.2实验室负责人负有对样品包装、运输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并监督检查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程序和行为。
4 过程要求拟运输的样品,要求严密包装,外表加以消毒,编号、登记后,贴上“生物危险”标识,并严防标识脱落。
样品必须经三层包装。
4.1 样品的包装4.1.1 包装4.1.1.1 必须是不透水、防泄漏的主容器,保证完全密封。
4.1.1.2 必须是结实、不透水和防泄漏的辅助包装。
4.1.1.3 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必须充足,能够吸收所有的装物。
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包装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装。
4.1.1.4 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类别、编号、名称、数量等信息。
4.1.1.5 相关文件,例如毒种或样本数量表格、危险性声明、信件、毒种或样本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信息等应当放入一个防水袋中,并贴在辅助包装的外面。
4.1.2 外包装4.1.2.1 外包装的强度应当充分满足对于其容器、重量及预期使用方式的要求。
4.1.2.2 外包装应当印上生物危险标识。
4.1.3 包装要求4.1.3.1 液体或者固体样品在辅助包装周围必须放置冰、干冰或者其他冷冻剂,或者按照规定将冷冻剂放在由一个或者多个完整包装件组成的合成包装件中,部要有支撑物,干冰或者干冰消耗掉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包装固定在原位置上。
如果使用冰,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使用冷冻剂,主容器和辅助包装必须保持良好的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4.1.3.2 冻干样品主容器必须是火焰封口的玻璃安瓿或者是用金属封口的胶塞玻璃瓶。
在辅助包装周围还必须放置冰、干冰或者其他冷冻剂。
1 目的规接收检测样品,保证生物安全。
2 适用围适用于送检样品的交接管理。
3 职责专人负责接收样品和接样的生物安全。
4 过程要求4.1检测样品由专人接收,在接收送检样品时应作好样品登记,填写《样品接收登记表》,并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检查包括:(1) 样品包装、标志及外观是否完好;(2) 对照抽样单核查样品的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性状等信息;(3) 样品是否损坏、污染或已过有效期。
4.2接样人进行样品登记、保存后,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安排检测工作。
4.3 检验后的剩余样品,由样品保管人负责留存。
1 目的为规样品的检测,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围适用不同待检样品的检测。
3 职责3.1 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本规程进行样品的检测。
3.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样品的检测工作。
4 过程要求样品的检测方法应采用《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GT CADC-ZYBZ-2016)规定的方法。
5. 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GT CADC-ZYBZ-2016)1 目的为规实验室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围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 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本规程进行使用电气设备。
4 过程要求4.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遵守仪器操作规程。
4.2仪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排除,并登记。
4.3使用完毕必须对使用过的仪器设备按相关要求去除污染,以减少污染风险。
5 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GT CADC-ZYGC-2016)1 目的规实验室消毒剂配制,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性和实验室生物安全。
2.适用围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常用消毒剂的配制。
3.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常用消毒剂的配制。
4.过程要求4.1 消毒剂配制4.1.1 配制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自然晾干。
按试剂配制的配方和配质量量取所需药品。
按配制要求的先后顺序加入药品,搅拌均匀配制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