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体保护与修复

合集下载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活动方案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活动方案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活动方案水生态是指水体及其所支持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集合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活动方案。

一、水生态修复方案1. 湿地修复:湿地是重要的水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质、保护河道、改善生物栖息地等。

通过人工修复方式,恢复受损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恢复湿地植被:通过引入适宜的湿地植被,促进湿地植被的生长,增强湿地的保水能力和生态功能。

b. 湿地栖息地恢复:为湿地内的鸟类、昆虫等提供适宜的栖息条件,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2. 河流生态修复:河流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修复受损的河流生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河床退化修复:通过清理河床淤泥,恢复河床的水流通畅性,改善河水的流动速度和水质。

b. 建设人工鱼礁:在河流的适宜位置建设人工鱼礁,为鱼类提供繁殖和生活的场所,保护河流生物。

3. 水体污染修复:水体污染是水生态环境破坏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修复受污染的水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植被过滤带建设:在受污染的水体周围建设植被过滤带,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净化水质。

b. 生物调控:引入适宜的水生动植物,通过它们的生物作用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二、水生态保护方案1. 清理河道垃圾:定期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固体废物,防止垃圾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和生态破坏。

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耕种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避免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3. 促进河流连通性:保护河流的自然弯曲和流域连通性,提供更多的生物迁徙通道,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交流和繁衍。

4. 加强水生态教育:通过开展水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总结: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活动是保护水生态系统、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湿地修复、河流生态修复和水体污染修复等方式,我们可以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河道清淤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

河道清淤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

河道清淤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河道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水文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承担着调节水流、保持水质、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许多河道面临着淤积和污染的问题,因此进行河道清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土保持是清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将就河道清淤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一、水土保持措施1. 技术措施(1)梯田化河床:在河道清淤时,可以利用梯田化的方法来改变原有的河床形态,通过构筑台地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床的稳定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流冲刷作用,还有助于减小河流对河岸的侵蚀,从而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2)仿自然化修复:在河道清淤过程中,可以采用仿自然的方式进行修复,通过人工营造类似于自然河道的水流环境,如合理处理河道曲线、设置适宜的波形和河床槽底等,以减少水流能量,提高水流稳定性,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2. 生态措施(1)植被恢复:适当选择抗冲蚀性好的植物种类,如草本植物、灌木等,进行河道附近植被的恢复与保护。

通过种植植物,可以有效地增加河道抗冲蚀能力,减缓水流速度,保护河岸,实现水土保持的目标。

(2)湿地建设:在河道清淤过程中,可以利用河道两侧的生态空间来建设湿地。

湿地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能力,可以通过湿地植被的生态效应对水质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实现水土保持的效果。

二、水土保持效果1. 防止水土流失通过采取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河道中的水土流失。

梯田化河床和修复河道形态的措施可以提高河床的稳定性,减少水流冲刷作用,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植被恢复和湿地建设可以增加河道的抗冲蚀能力,减缓水流速度,保护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 改善水环境通过河道清淤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环境质量。

仿自然化修复措施可以减少水流能量,提高水流稳定性,减少水流对河床底质的扰动,从而改善水体的水质。

植被恢复和湿地建设措施可以通过净化水质能力,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河道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修复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农业化的影响,许多河道和水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利用合适的工程技术对受损河道进行修复,是改善水环境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道修复工程的方案,包括修复目标、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等内容。

二、修复目标1. 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受污染、破坏的河道生态环境需要得到修复,恢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

2. 改善河道水质:排除污染源,净化河道水质。

3. 保护河道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促进河道生态系统平衡。

4. 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河床冲刷、河道侵蚀等问题,保护岸线和水源地。

5. 改善水生态用水条件: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增加水源地存水量,提高水源地供水能力。

三、修复方法1. 生态底质修复:对受损的底质进行改良,增加底质的营养物质含量,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采用沉积框或生态袋等新型材料进行修复,实现水底植物再生。

2. 土地整治: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和植被修复,采用植树造林、封堵崩岸等方式,加强土地保护和防治侵蚀。

3. 水域整治:清理河道水体中的垃圾、污泥等杂物,净化水体,保护水源地。

4. 涵养地利用:合理规划沿岸土地利用,建设湿地公园、观赏走廊等设施,提升水域景观价值。

5. 增加生态过滤设备:增设湿地过滤、人工湖泊等设施,对水流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

6. 引导流域沿岸农田、工矿企业等污染源进行治理,减少对河道的生态影响。

四、实施步骤1. 资源调查:通过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详细了解受损河道的情况,确定修复目标和方案。

2. 制定修复方案: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河道修复的具体方案,包括修复目标、方法、时间和费用等内容。

3. 勘测测绘:对受损河道进行详细的测量,确定具体的工程范围和施工内容。

4. 设计施工图:根据测绘结果,设计河道修复的施工图,包括修复工程构造和具体的材料选用。

5. 施工: 开展生态底质、水域整治、土地整治等修复工程,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恢复与维护

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恢复与维护

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恢复与维护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的治理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许多城市的河道被污染和填埋,失去了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而水生态的恢复与维护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满足人民的需要。

本文将探讨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恢复与维护。

首先,水生态的恢复是河道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河道的恢复包括水质改善、湿地恢复、水生物种群恢复等方面。

水质改善是重要的一环,通过控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对水域的损害。

此外,对于填埋的河道,可以通过开挖河道、恢复水体流动,使其重新恢复自然状态。

湿地恢复也是关键部分,湿地是自然的水净化器,湿地的恢复不仅可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的完整性。

水生物种群恢复则是水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加强保护和监测工作,可以增加水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

其次,水生态的维护是河道治理的持续任务。

一旦水生态恢复,就需要进行维护来防止再次退化。

水生存环境的改善是关键,这需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以及进行适时的修复工作。

此外,保护自然湿地的完整性也是关键,湿地的过度开发和填埋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政府和市民应该加强保护力度,限制湿地的开发,保护湿地的稳定水位和生态特征。

同时,加强公众意识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最后,水生态恢复与维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水资源是全人类共享的,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对水资源的破坏都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因此,河道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的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应该强化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水生态恢复与维护工作。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理解,激发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恢复与维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水质改善、湿地恢复和水生物种群恢复等措施,可以实现河道的水生态恢复。

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生物/生态方法改
*
常用菌种: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优点:见效快,针对性强。 缺点:适用范围狭窄,生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微生物净水技术是针对特定的水污染源投放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达到削减污染负荷并保护水体的目的。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微生物技术
*
综合技术的需求
污染反复 治标不治本 二次污染 成本昂贵 破坏水生态系统
河道为什么会污染?
当外界污染超过河流自净能力或污染负荷承载力时,就会发生的水污染现象。
河道治理的任务
(1)控制外源污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雨污分流进度进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增强缓冲区截污、纳污、消污功能。 (2)消除底泥污染:合理利用生态疏浚,底层曝气,微生物菌剂,水生植物修复,环境友好型药剂治理,消减底泥中的污染物。 (3)改善水质,消除黑臭:通过底泥理化调理技术、生态浮床构建技术、生态溢流坝构建技术、土著微生物消泥技术、超磁分离技术、水下森林打造技术等作用改善水质。 (4)打造生态驳岸,提高自然化率:在满足防洪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河岸建设,打通水陆的物质循环通道,提高生物生境多样性。 (5)加强水生态系统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恢复水生动物栖息场所、恢复沿岸带湿地植物、逐步恢复全系列水生植物与生物多样性。
*
2、水动力学物理模型----流体动力学
*
*
3、环境-生物数据相关性分析
项目

1
2
3
4
特征值
0.397
0.369
0.310
0.148
种类-环境相关性
1.000
0.998
0.998
1.000
物种数据累积变化百分率
28.4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方案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方案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方案一、目标与原则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河道水体的生态平衡,提升水质,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为此,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优先考虑生态效益。

2.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河道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

3.科学治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数据为依据,进行治理方案的优化。

4.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河道治理过程。

二、施工内容1.水质提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减少污染物含量,提升水质。

2.生态修复:恢复河道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等。

3.河道整理:清理河底的淤泥和垃圾,改善河道形态,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

4.岸线保护:通过植被恢复、土壤加固等措施,保护河岸线,防止水土流失。

5.水环境监测:定期对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治理效果。

三、实施步骤1.前期调查:对河道的水质、地形、生物种类等进行详细调查。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3.施工准备:包括物资采购、人员调配等。

4.施工实施:按照方案进行具体施工。

5.效果评估:施工结束后,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或调整。

6.后期维护:对治理后的河道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

四、技术措施1.水质提升技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技术等,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2.生态修复技术:采用微生态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恢复河道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3.河道整理技术:根据河道的地理条件和水流特性,采用合适的河道整理技术,如自然护岸、人工湿地等。

4.岸线保护技术:采用土壤加固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保护河岸线,防止水土流失。

5.水环境监测技术:采用在线监测设备、生物监测方法等,对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五、保障措施1.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治理团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资金保障: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治理工作的实施和维护。

河道治理施工工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河道治理施工工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河道治理施工工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河道治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在进行河道治理施工时,往往会伴随着水土流失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在河道治理施工中实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河道治理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水土保持在选择河道治理施工工艺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域的特点,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土的破坏。

在河道治理施工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工艺来实现水土保持。

1.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工艺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在河道治理的初期,可以通过种植草坪或者其他适宜的植物来覆盖裸露的土地,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

2.生物技术修复利用生物技术修复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抗冲刷能力,进而保护水土资源。

例如,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通过植物的根系来固定土壤,都是比较常见的生物技术修复方法。

3.建设过程控制在河道治理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期间的工程排水、挖掘深度以及运输路径等因素,都是保证水土保持的关键。

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量、工地排水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可以减少对水土环境的破坏。

三、河道治理施工工艺的生态修复除了水土保持外,河道治理施工还需要关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态修复工艺。

1.湿地透明工艺湿地透明工艺是一种通过湿地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

在河道治理施工中,可以设置湿地透明带,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

2.防护带建设在河道治理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生态防护带,通过种植河滩植被、堆木结构以及搭建缓坡等措施,形成自然的生态屏障,保护河岸环境,减少人工结构的使用。

3.合理调水在进行河道治理施工时,需要对水位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因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冲击。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河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文系统,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河道生态修复。

下面介绍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第一步:水质完善措施。

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提高水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在河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生态科学手段来治理水环境,消除水污染物,提高水质体系,践行清洁水源战略。

第二步:河道防护工程。

作为生态修复的前提,要加强河道保护,建立河道防护工程,扩大河道植被覆盖面积,避免人为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另外要加强河道引流排水工作,让河道水流量适应环境条件,防止河道退化。

第三步:治理河道底泥。

河道底泥是河道内外来污染物的主要附着体,也是重要的河道富营养化源。

河道底泥健康状态的改善,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

需要采用生态科学发展的手段,结合底泥质量状况,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合理的生物反应器、生态滤池等治理方式,有效减缓底泥的积累,净化底泥污染物,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第四步:河道种植绿化。

在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对河道周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重要的环节。

建立以“杨柳绿化、花卉创景、园林结合”为主的河道植被覆盖体系,增加绿化面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同时,可以在河道两侧建立垂钓、踏青、游泳等沿溪生态旅游带,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增加生态经济收入。

第五步: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河道生态修复有效实施,需要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保护责任,实现好社会治理。

综上所述,针对河道生态修复,需要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生态经济建设,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保障更好的水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治理是指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和管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和防洪减灾等目的。

在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展开论述。

一、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河道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水的质量和数量,对当地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河道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也受到损害。

进行生态修复成为当务之急。

1.恢复水体功能: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河道的水质和水量,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保护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还有助于恢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

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1.湿地恢复: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具生态功能的环境之一,通过修复湿地,可以提高水质、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3.河床生态修复:河道的硬化和淤秽是导致河床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河床进行生态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4.植被修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修复,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修复的建设方案1.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在进行生态修复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明确生态修复的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节点。

2.选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类型,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湿地恢复、水生态修复、河床生态修复、植被修复等。

3.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生态修复的效果。

4.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生态修复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增多,许多河道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为了改善河道水环境,提升生态品质,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二、治理措施1.污染源控制:对沿岸排污口进行整治,严格控制污水排放。

同时,加强河道周边环境管理,减少垃圾丢弃和违法建设。

2.水质提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综合治理河道水体,提高水质。

例如,增加水体流动性,促进水体自净能力;采用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减少污染物释放;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中营养物质。

3.生态修复:采用自然生态修复方法,如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河道疏浚等,提升河道生态多样性。

同时,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智慧监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河道水体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质、水文等信息。

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提高河道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实施步骤1.调查评估:对河道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了解污染状况、生态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包括污染源控制、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3.方案实施: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监测与评估:在治理过程中及治理结束后,对河道水质、生态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总结与改进: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治理方案进行总结和改进,为今后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四、预期成果1.河道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增加,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2.河道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3.提高公众对河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为其他河道治理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经验。

五、总结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旨在改善河道水环境、提升生态品质。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的目标。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河道整治是指对江河湖泊进行清淤、拓宽、生态修复等工作,目的是保护水域环境、改善水体质量,减少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整治效果,还可能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常见问题1. 河道淤积河道淤积是指江河底部泥沙淤积过多,导致水流减缓,甚至形成积水,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这不仅增加了洪涝风险,还会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

2. 减水点排污在一些地方,为了对河流进行治理,会设置减水点,将水流减缓,以达到减缓洪水、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些减水点却成了排污点,处理不当会导致水质恶化。

3. 水生态系统破坏一些河道整治工程在治理过程中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如破坏湿地、砍伐湿地植被,这会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水质和水环境。

4. 河道生态环境整治后维护不及时在河道整治完成后,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不及时,导致水生态系统恢复缓慢,长期来看整治效果无法稳定。

二、解决方法1. 河道淤积可以采用机械作业清淤,通过挖泥船等吸泥设备将淤积的泥沙清除,恢复河床通畅。

还可以通过绿化岸线、拓宽河道等方式改善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的可能。

2. 减水点排污对减水点进行加强管理,设置过滤网、生态岸线等设施,防止污水排放到河道中。

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对减水点周边企业的污水排放监管,保障河道水质的净化。

3. 水生态系统破坏在整治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合理规划整治工程,尽量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如果必须进行破坏,应当在整治后进行恢复和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河道生态环境整治后维护不及时加强整治后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河道整治后的维护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进行,保障整治效果的稳定。

河道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水生态系统等因素,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在整治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确保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水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的保护。

江河水生态修复方案

江河水生态修复方案

江河水生态修复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江河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江河水生态系统,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案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1. 污染源: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

2. 河道湖泊淤泥:大量污染物聚积在河道湖泊底泥中,影响水体水质。

3. 鱼类死亡: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中鱼类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三、修复方案1. 水污染治理(1)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对工业企业加强监管,推行生产过程中零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采用科学合理的农田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力度,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4)强化环境执法: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惩。

2. 河道湖泊淤泥处理(1)湖泊清淤:采取专业清淤设备,定期对湖泊进行清淤处理,清除沉积的污染物。

(2)河道整治:加大对河道淤积的治理力度,疏浚河道,增加通水能力,减少污染物滞留。

3. 生物修复(1)放流活体鱼种:选择适宜生长的本地鱼种,定期进行放流,恢复鱼类数量。

(2)人工养殖保护:在河流的支流、河口等水域建立人工养殖基地,增加鱼类数量。

(3)湿地建设:修复或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水体水质,提供适宜于鱼类生长的生境。

4. 法律保护(1)制定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排污的法律责任。

(2)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四、成效评估1. 监测水质:加强对江河水体水质的监测,掌握修复效果,及时调整修复方案。

2. 生态恢复:密切关注水体中的生态元素,如鱼类、水生植物等的恢复情况。

3. 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更加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 政府监管:加强政府对江河水生态修复的监管,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利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带来的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

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流域的水文地理环境,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生态系统的破坏又进一步影响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因此,生态保护与修复成为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二、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流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河流是主要的水资源补给地和排水通道。

在设计水利工程时,应该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 河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避免过度疏浚河道,避免减少河床水量的情况发生,同时注重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水生态技术,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

2. 河岸带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保护和修复河岸带的生态系统,确保河岸带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群落的完整性。

三、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湖泊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有着重要意义。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 湖泊的水质保护与修复湖泊的水质是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注重湖泊水质的保护与修复。

可以通过建设湖泊生态治理工程,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水体环境。

2. 湖岸带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湖岸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泊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修复湖岸带的生态系统,避免人为干扰。

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是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河道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河道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河道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生态系统面临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河道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二、目标1.恢复河道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2.确保水体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保护水资源。

3.提升河道湿地的景观价值,改善城市环境。

三、工程范围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块:1.湿地保护区:在河道湿地上划定湿地保护区,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禁止任何开发和破坏行为。

2.河道生态修复:对河道进行剖析,找出流速过快、流量不稳定的区域,采取适当的策略降低流速,增加水量。

4.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重新植被,恢复湿地的自然环境。

5.建设水上交通设施:在河道湿地上建设一些水上交通设施,提供居民的休闲和交通需求。

四、实施步骤1.组建工程小组: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程小组,负责工程的实施和监督。

2.调研与调查:对河道湿地进行详细调研和调查,了解地理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状况。

3.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和调查结果,制定河道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的规划方案,包括工程范围、目标、实施步骤等。

4.建设废水处理厂:根据水污染治理的要求,建设废水处理厂,对河水进行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5.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受到破坏的湿地进行恢复,种植湿地植物,修复湿地的水文和土壤性质,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6.建设水上交通设施:在河道湿地上建设水上交通设施,包括游艇码头、水上公园等,提供居民的休闲和交通需求。

7.监测与评估: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五、预计效益1.提高河道湿地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

2.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

3.增加城市绿色景观资源,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七、实施时间及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于XXXX年XX月开始实施,预计历时X年,具体进度安排详见工程实施计划。

2024年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篇)

2024年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篇)

2024年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河道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河道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水环境质量,制定2024年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实现河道水质达标,使河道水体复原为清澈透明、无污染的水体;2.恢复和保护沿岸生态系统,提高河道生态功能;3.建立健全河道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4.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环境氛围。

三、主要任务1.水质治理(1)制定严格的排污控制标准,实施严格的水质监测和考核机制;(2)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管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3)开展针对农业、畜禽养殖和工业排放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和节水措施;(4)加强非点源污染治理,采取河道修复和生态景观建设手段。

2.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1)加强河岸带绿化,种植合适的湿地和水生植物,构建自然的河岸生态系统;(2)加强沿河防护林和湿地保护,恢复河道原有的生物多样性;(3)落实河道生态用水和节水措施,保护河道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3.监测评估体系建设(1)建立河道水质监测站网,全面监测河道水质状况;(2)建设河道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河道生态环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3)开展河道生态环境的评估和评价,为河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1)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2)鼓励公众参与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推动共建共治;(3)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开展环保教育和培训。

四、工作措施1.加大投入(1)政府加大对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2)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河道治理,鼓励社会捐款和组织志愿者参与河道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组织领导(1)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建立健全河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机制;(3)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实现河道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水利工程在维护水资源安全、调节水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江河湖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道整治的意义河道整治是指通过基础设施的修建、堤岸的加固、岸线的加宽等措施来改善河道的水流状况和提高防洪能力的工作。

河道整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河道整治可以修复河道的自然状态,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护物种多样性。

通过河道整治,可以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2. 提高防洪能力:河道整治可以修建堤坝、加固堤岸,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和抗洪能力。

高效的河道整治措施可以减少洪水泛滥的发生,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

3.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河道整治可以改善河道的流量分配,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的河道整治,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不同领域的用水需求。

二、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水生态修复是指对受损或退化的湖泊、河流等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重建和修复的过程。

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物多样性:水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通过修复湿地、改善水质等措施,可以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促进物种的繁衍和生态平衡的恢复。

2. 维护生态平衡:水生态修复可以调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水域生态的稳定性。

通过修复湖泊、河流等水生态系统,可以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污染的风险,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改善人居环境:水生态修复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

修复湿地和湖泊可以提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发展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的关系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密切关系。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保护自然生态
河道整治要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状 态,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避免因 人为活动对河流生态造成破坏。
河道治理的方法
01
02
03
物理方法
包括疏浚河道、改变河流 流向、建设堤防等,通过 这些方法调整河流水流状 态,提高防洪能力。
化学方法
通过向河水中添加化学药 剂,改善水质,提高河水 的自净能力。
生物方法
河道治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 施
汇报人: 2023-11-28
• 河道治理 • 水环境保护 • 具体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河道治理
河道整治的目的
改善河流流态
通过河道整治,调整河流水流状 态,使其恢复自然流动状态,提
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提高防洪能力
通过对河道的整治,调整河道的坡 度和河床的形态,提高河道的过水 能力,降低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
对沿岸的排水口进行登记和管理,防止污 水直接排入河道。
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建立水质监测站
在重要水域建立水质监测站, 实时监测水质情况,确保水质
达标。
加强污染源监管
对沿岸的工厂、养殖场等污染 源进行监管,严禁污水直接排 放。
推广生态农业
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 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 使用。
建设人工湿地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增加水体 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04
结论与展望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
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河道治理可以改善水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而水环境保护又可以促进河道的 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河道治理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增强水体的生态功能, 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河道治理措施

河道治理措施

河道治理措施河道治理是指对河道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性工程和管理措施,以提高河道的水质、生态环境及防洪能力,保护河道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河道治理措施包括水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河道疏浚和水工建设等,这些措施旨在改善河道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河道的环境功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河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有多种多样,下面将分别从水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河道疏浚和水工建设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水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问题,可以通过重建湿地、恢复湿地功能、改善鱼类栖息地等手段进行治理。

例如,在河道中设置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负荷,提高水环境的水质。

同时,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其次,水质净化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环节。

针对水质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通过沉降物的沉淀和过滤材料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加氯、加氧和加酸碱等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生物方法主要利用植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进行处理,通过植物的吸附和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再次,河道疏浚是保持河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长时间不疏浚会导致河道淤积,增加水流阻力,降低河道的水流能力和淹没容量,进而增加洪水灾害的风险。

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是保护河道安全和防洪能力的重要措施。

河道疏浚可以采用人工疏浚和机械疏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利用挖掘、清淤和疏浚等手段,去除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恢复河道的通航能力和水流功能。

最后,水工建设是促进河道治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水工建设包括各种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建设,通过改造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河道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水工建设可以包括堤坝、闸门、泵站等工程设施的修建,以及河道的修整、修复和整治等。

河道生态修复建议书

河道生态修复建议书

河道生态修复建议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水位下降、生态退化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以下的修复建议。

二、水污染治理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并预警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对河道的排污口进行管控,确保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3. 推行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技术,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环境。

三、水位恢复与管理1. 定期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定期进行河道清淤工程,清除淤泥和杂物,恢复水道的通畅性,确保河水正常流动。

2. 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河道的水位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3. 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农业灌溉和补给河道水源,增加水位。

四、生态系统恢复1. 植被修复:加强河岸带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鱼类放流:适当放流一些优良品种的鱼类,控制数量,帮助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质的自净能力。

3. 加强保护意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避免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

五、监管和法制建设1. 增加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排污者进行严厉的罚款和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减少水污染。

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河道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强对河道环境的管理。

3. 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加强对河道环境的监管机构建设,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果,确保河道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项目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河道生态修复的详细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确保修复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情况下,而洪水流量增加的矛盾;
止冻蚀,保护护岸结构; 求; 护水质、净化水体; 行;

(9) 便于利用浅水湾构筑亲水栈桥、点缀岸边小品等,满
(10) 有利于防浪或船行波,尤其可以缓解建成初期波浪
足景观需要求; 对岸边的冲蚀。
其他技术方法
既有砼衬砌上覆土植生
其他技术方法
控制底泥
水库实景
生态浮岛技术
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制为载体和基质,
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
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 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水面,并能取得与陆地种植相 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其对污染水休的治理 与修复作用主要包括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直接吸 收利用和对有机污染物的促降作用,植物根系、浮床和 基质在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其它水生生物提 供栖息、繁衍场所,兼可美化水域景观。
1 3
2
4
5
铰接式护坡应用
目前铰接式护坡广泛应用于河道、海岸、 水库、航道等工程上,已做项目有无锡仙 蠡桥河道整治工程、沈阳浑河城市防洪工 程、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水景工程、棋盘 山护坡项目等大小10余个,铺设总面积达 到20万平方米
沈阳棋盘山水库
黑龙江安肇新河
沈阳浑河
太湖
• 联锁式护坡
联锁式护坡砖是一种欧美国家现行使用的可人工安装,适用于中小水流情况下(不大于3米/秒)土壤水侵蚀控制的新型连锁式预制 混凝土块铺面系统。由于采用独特的联锁设计,每块砖与周围的6块砖产生超强联锁,使得铺面系统在水流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整体稳 定性。同时,随着植被在砖孔和砖缝中生长,一方面铺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起到增加植被、美化环境的作 用。近年来,联锁式护坡砖被广泛应用于河流的治理如河岸、河堤、防洪溢洪道等工程以及城市河道护坡改造工程中。
施工步骤
1. 准备场地:铺放垫子前土基表面必须压实
整平。若场地土质较差,不好压实或整平,则 可用一层碎石垫层。、 2.铺设土工布:铺放垫子前必须要铺设符合当 地土质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最好用编织的土工 布。土工布在垫子四边都要伸出至少30公分。 3.铺设块体:为提高施工精度和速度,一般在 生产厂或就地把混凝土块用绳索连接成适合本 工程大小的垫子,并利用起重机和专用展延栅 一次性安装到已准备好的土基上。 4.填缝:经受波浪冲击的边坡上铺好块后空隙 内填满级配碎石,可大大提高铺面系统的稳定 性。正常水位以下的开孔式块体孔内也最好填 级配碎石。 5.植草:正常水面以上块体表面可以摊铺一层 天然土然后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花草。
生态河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它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 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改造成水系统、土壤系统 以及生物系统三者相互涵养的近自然系统。
我国的河道整治工程大多缺乏生态的理念和经济的视野,整治工程孤立了河流水环境与土壤生物、植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 河流与周边建筑设施之间的和谐统一、使用大量的硬质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化护坡和河底,大量采用橡胶坝等拦截 河水,建立高耸的沿河护栏,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起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严重破坏了河流与周围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 使得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河流的各项生态功能受到抑制。
以下的各种草本及水生植物生长,由于它的表面产
生分布均匀,均为φ2.5cm、深6-10cm的孔洞,因此 在内部能储存一定数量营养土及水分,能使植物生 长更为理想。由于其表面产生的孔洞及高孔隙率, 使得植草的根系穿透孔隙后扎入土中,使护坡起到 一定的锚固作用,使植被得到更充足的养分,根系 更加发达,更大程度提高抗冲刷能力。而且草根对 绿化混凝土不会产生膨胀破坏作用。该技术的高透 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被保护土与空气间的湿热 交换能力。而在自然河堤护坡上使用,能有效防止 水土流失和植草被人为踩踏死亡。绿化混凝土底部 采用特殊方法而产生分布均匀的小柱子像钉子一样 牢牢扎入土中,使护坡更牢固。
河道水体保护与修复过程
生态修复转化技术
“生态修复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浮 岛技术和沉水植物修复技术,采用该技术兼具水体净化、 消浪护坡、创造生物生息空间和美化水源景观的效果。
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由碎石、水泥、水与特殊元素配伍,并采 用特殊的设备制作而成。它的孔隙率高达25%-35%, 其最大抗压强度能在8n/mm2左右,适应根系3mm
自嵌式挡墙结构
自嵌式挡墙特点
1. 2. 3.
柔性结构:适应小规模沉降(冲刷、地震和 扰动等); 综合成本低:施工方便快捷,可重复利用; 耐久性强:高强低咸水泥,高频六面振捣, 高温蒸汽养护,确保极高抗压能力,同时能 达到200次抗冻融循环;
4. 5.
生态友好:材料中添加了木质醋酸纤维,保 证中性水体,使得水生动植物健康生长; 美观舒适:各种颜色和造型可以选择。
主要有两种类型:中间开孔式 和中间封闭式,两种类型的混 凝土块有不同的尺寸和厚度以 适应各种水流情况。
中间封闭式
中间开孔式
铰接式护坡特点
消浪设计 25%的高开孔率起到渗水、排水、消能的作用, 表面特殊设计的沟槽能够削弱水的破坏性力量, 起到碎波防浪作用。 塌陷预警 利用缆索受力状况和光缆监测技术相结合,可及 时预报分析堤坝安全状况。 整体稳定 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可以抵抗高速水流冲刷。 施工速度快
实用局限性
1. 边坡坡度: 铰接式护坡不是挡土墙,它只是一种 防冲刷护面系统,最好在自然稳定的 土坡上用。考虑到系统对增加边坡稳 定方面的能力,最大边坡坡度宜为1:1。 但是在1:1的边坡上使用时,若柔性垫 子长度超过2米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把垫 子锚固在基土内; 2. 转弯半径: 柔性垫子受单块尺寸的限制最小的转 弯半径为60公分。
种子催芽 种植上杯二周后 池中成列向日葵小苗
杯中向日葵健壮
水中向日葵生长良好
浮床上的向日葵生长良好
生态浮岛技术水体净化机理
1.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 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
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为
无机物,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 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 岛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盐; 2.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 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 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对 于前者更为明显,同时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 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
改变平直河道为自然生态河道
现状河道
“半挖半填”
整治后河道
案例——德国的河道近自然修复
20多年以来,随着大量耕地退出粮食生产和德国公众对休闲生态需求的提高,社会公众提出:我们要自然生态的河,不要人工渠道的 河。
1.1790年-Drainage of wetlands湿地排水 2.1860年-1990 年Correction of large Rivers 对大河道治理 3.1900 年-Site-channel –Hydropower部分地段渠道化,修水电站 4.1940 -1985年Hydropower dams 建水电大坝 5.1950 –1960年Gravel pits 河道采沙 6.1910 –1970年Regulation of smaller rivers/ to improve agriculture小河道渠道化,取水灌溉
鸡冠花根须穿透现浇混凝土试验 野生植物在现浇混凝土茁壮成长
麦冬草的垂直种植试验
黄昌蒲根须穿透现浇混凝土试验
施工前后
生态护坡应用类型
生态护坡应用类型主要有自嵌式挡墙、铰接式护坡、联锁式 护坡
• 自嵌式挡墙
自嵌式挡墙是在干垒挡土墙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柔性结 构。该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拟重力式结构,它主要依靠自嵌块 块体、填土、通过土工格栅连接构成的复合体来抵抗动、静 荷载的作用,达到稳定的目的。
• 河流的生态(水流形态)功能
Hydr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ediment (erosion, sediment.
• 河流的水流形态特征不断的发生发展变化 (水流冲刷和淤积的变化(冲淤变化)) migratian of river channel in floodplain • 在河道范围内河床的摆动迁移 High Flow (floods) -Low Flow river and floodplain are an ecological unit • 高水位、低水位和河滩地组成河流系统的完 整生态单元。 Zonation and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space and time) • 随着时空变化,植物的生物地理学呈地带性 连续分布并发展变化 Self-restoration of structures (Habitats) • 河流对其形态构造及其生境具有自我修复能 力
2
1
3
6
4
5
联锁式护坡断面形式
联锁式护坡特点
整体稳定 联锁块体为一个整体,适应不均匀沉降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中小水流,流速小于3米/秒
综合生态效果
滨水景观
生态效应
孔内植草,根系加强锚固;降雨截流;降 雨截流;生态环境良好 施工快捷 施工方法简单,人工80-100㎡/天 经济耐用 综合造价低,可重复使用,维修方便
自嵌式挡墙—生态鱼巢
传统河道采用混凝土固化,使鱼类直接产卵在混凝土边坡上,很容易 被水流冲散或被混凝土的碱性致死,甚至成为天敌的食物。自嵌式植 生挡墙在水下形成鱼巢,为鱼类提供了符合自然生长的栖息、繁殖场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