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湿地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bd5c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和不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正逐渐减少并受到破坏。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十分重要。
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全面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我国,虽然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湿地保护条例》,但仍然存在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
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护湿地的基础。
第二,湿地的自然环境恶化严重。
在许多地方,湿地受到了过度的排污、填海造地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气候变化也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湿地的生态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由于人类的利用方式不当,这些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湿地的经济价值未被充分认识和发展。
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但由于对湿地经济价值的认识不足,湿地的经济利用不够发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加大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湿地退化的控制,推动湿地恢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加强湿地的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最新版】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1948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6.png)
加强科学研究
做好规划工作
加大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力度, 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方法和 新途径。
在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 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明确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
03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01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防止湿
地生态环境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促进生物多样性
02
湿地自然保护区能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维护生态平衡
03
湿地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避免湿地生态系统
的失衡,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
采用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定义
生态补偿是一种经济手段,通过向生态保护者支付经济补偿,来 鼓励生态保护行为,并抑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04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展望
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湿地保护的先进经 验和做法。
加强国内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同推进湿地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
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展览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 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积极举报破坏湿地的行为。
维护湿地生态环境
发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维护湿地生态环境,保证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广绿色技术
节约资源
采用绿色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 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降低污染
绿色技术能够降低污染排放,减 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最新版】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f0d0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png)
实施科学治理和保护工程
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01
针对退化、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采取科学措施进行修复,恢
复湿地生态功能。
推广绿色技术
02
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如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从源头上减少
污染,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实施资源可持续利用
03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避免对湿地生态
环境造成破坏。
缺乏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缺乏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未来可以尝试采用定量方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湿地生态环 境进行全面评估和对比分析。
缺乏长期跟踪研究
本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湿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缺乏长期跟踪研究和预测分析。 未来可以对特定区域或特定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态 变化和发展趋势。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调节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开发、污 染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湿地 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范围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研究深度 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研究特定区域的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
对未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01
强化法制建设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违法开发和污
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2 03
促进公众参与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 作。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bd03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4.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指水文环境稳定,且植物丰富、动物繁衍的地带。
它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我们有必要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分析1.湿地的面临的主要问题(1) 居民和工业污水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大量的污水排放,降低了湿地的水质,并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害。
(2) 过度开发和破坏。
为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部分地区对湿地进行填埋、围垦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3) 生态环境破坏。
采矿、土地整理以及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等也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中国政府在湿地保护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区等,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
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违法建设和污染行为进行了处罚,减少了湿地受到的破坏。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湿地利用现状分析1.湿地的合理利用方式(1) 旅游观光。
湿地生态环境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可以通过开发湿地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农业种植。
在湿地地区可以科学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可以利用湿地的水资源,保障了作物的生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 生态养殖。
利用湿地资源进行鱼类、虾类的养殖,可以有效地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2.湿地利用现状目前,一些地区对湿地的利用已经初步进行了规划,确定了湿地旅游开发、养殖业以及农业种植等利用模式。
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建议1.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规范湿地开发利用行为,推动政策落实和督促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西溪湿地整修方案
![西溪湿地整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4de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0.png)
西溪湿地整修方案1. 背景介绍西溪湿地是杭州市郊的一处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西溪湿地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湿地退化和物种丧失等。
为了保护和恢复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制定一份整修方案势在必行。
2. 整修目标本整修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提升湿地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3. 整修措施3.1 水质治理为了提升西溪湿地的水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建设湿地人工湖泊用于废水处理和净化;•禁止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的直接排放到湿地;•建立生态补水机制,保证湿地水位稳定。
3.2 植被恢复为了增加西溪湿地的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湿地植被调查,了解当前植被状况和物种分布;•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进行引种和恢复;•引入湿地保护区管理制度,限制人为破坏和采摘野生植物。
3.3 保护与管理为了加强对西溪湿地的保护和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西溪湿地保护规划,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湿地保护和巡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4 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西溪湿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提高湿地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湿地研究和科学监测工作,不断完善湿地保护管理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湿地保护经验。
4. 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整修措施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湿地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为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湿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湿地保护与管理机制逐渐健全,保护工作得到更好落实;•西溪湿地成为国内外湿地保护与研究的典范。
5. 结论综上所述,西溪湿地整修方案的实施将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指导和支持,有助于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e59e220066f5335a81214f.png)
中图分类号 :¥ 7 1 8 . 5 5 文献标识码 :A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We t l a n d i n Z h e j i a n g
h m2 ,
湿地类型有 5 类2 3 型;有湿地高等植物 l 4 8 2 种, 隶属 1 8 1 科6 4 0 属,湿地动物 6 9目2 7 0 科 l 1 0 7 种。在
湿地资源保护 方面 , 建立 了系统化的保护管理 几 _ 构, 建立 了 1 O 个 湿地及 与湿地有关 的保护 区、 8 个国家湿地公 园 、 3 个 国家城 市湿 地公园、1 2 个省级湿地公园 ; 颁 布了 《 浙江 省湿地 保护规 划 ( 2 0 0 6 — 2 0 2 0 年) 》; 存在 利益部 门 多、协 调难度大 ,基础性研究与监测薄弱 、湿地保护资金 投 入 不 足 、滩涂资源过度 围垦 、生 物入侵严 重等问题 ; 提 出了严格管 理 ,试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发展对策 。
p l nt a s ,b e l o n g i n g t o 1 81 f a mi l i s e nd a 6 40 g ∞ 盯a ,1 1 0 7 s pe c i s e o f a n i ma l s ,b e l o n g i ng t o 6 9 o r d rs e a n d 27 0 f a mi l i s.Te e n p r o t e c t i o n a r e a s ,e i g h t
C o n s rv e a t i o n P l n a o fZ h e j i n g( a 2 0 0 6 , 2 0 2 0 ) wa s p u b l i s h e d . he T i n v st e i g a i t o n s h o we d ma ny c h ll a e n g e s s u c h s a t o o ma ny ma na g e me n t i n s i t t u t i o n s ,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3860af6ba0d4a7302763a6f.png)
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1百度,/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2余杭新闻,/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 2010.4.28(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a432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7.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水和陆地相交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湿地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目前,国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湿地保护法》、《河道管理法》等,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和保护中,往往存在执行不到位、缺乏资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是湿地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湿地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旅游观光,但是这种利用方式容易引起过度开发和破坏,对湿地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湿地监管不严。
一些地方政府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从而损害湿地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建议:一是加强保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的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宣传和普及程度,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是丰富湿地利用方式。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加入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等方式,同时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资力度,鼓励各类湿地保护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三是加强湿地监管。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监管和管理中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全方位的湿地保护。
总之,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不断推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增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湿地保护行动,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36ec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7.png)
362023.6草,以此为林木苗木提供一个健康、干净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肥、除草工作,保证林木的营养充足,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5.2 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农药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若没有把控好药剂用量,很容易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这在很大程度都不利于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对此,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期间可用微生物防治技术方法,利用昆虫身上的真菌来防治虫害,如应用白僵菌合理防治松毛虫。
不仅如此,自然生态中很多昆虫都携带能驱逐害虫的微生物,这不仅能提高林木对害虫的抵抗能力,还能防止苗木受到伤害。
所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捕捉携带此微生物的昆虫,再以此驱逐松毛虫、天牛等害虫,便能保证林业林木不受到影响。
6 结束语总而言之,林业栽培对林业的经营和发展十分关键,在栽培工作中林业部门不仅要全面落实栽培技术,还要做好整地与后期的养护管理,再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还应做好防治措施,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推动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魏宇博(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摘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储存,为人类生存提供非常重要的水资源。
现如今,基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也对湿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针对湿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现如今,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05c098ae518964bce847c80.png)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展开了探讨,对湿地公园的作用作了说明介绍,并在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问题;对策湿地是地球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态环境,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资源保护有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展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开发建设。
因此,对于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要重视。
基于此,本文就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湿地公园的作用1.1 生态调节功能湿地可以对区域的温度与湿度进行调节,据相关研究显示,大量湿地会使区域内气温降低、湿度增加,俨然形成了特殊小环境,热岛效应得到有效减少,湿地公园本身成为一个区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相同降水量的条件下,可以对水灾的发生得到缓解。
加上湿地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特殊的生态特性,积累了大量的碳,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
经水生动植物分解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环境。
1.2景观建设功能城市湿地公园所形成的景观,是在城市景观格局的分配上和人类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富含人文精神与审美艺术的景观斑块,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景观美,极大地优化了城市景观格局,增加了城市区域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湿地景观优美独特的艺术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湿地资源作为改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增强城市景观格局丰富程度和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的主要方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3城市生态建设功能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天然湿地,其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表现元素的丰富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杭州西溪湿地水体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及对策
![杭州西溪湿地水体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d5b6927ed630b1c59eeb5be.png)
( 氏试 剂 比色法 )总 氮 ( 硫 酸钾 氧化一 外 分光 光 纳 ; 过 紫 度 法 )B B ( 日培养 法 ) 叶绿 素 a 醋 酸 纤 维 微孔 ;O 五 ; ( 滤膜过 滤一 分光 光度 法 )石 油类 ( ; 红外 分光 光度法 ) 。 1. .3水环 境质 量现状 评价 方法及 标准 2 () 1评价 方法 。 采用单 因子评价方 法 , : 因子 i 即 单
1 . 1水 文 、 系状况概 述 水
西 溪水 网属 于 运河水 系 , 域 内主要 河 流 由西 向 地 东为 西 溪 、 家港 , 严 由南 向北 为 五 常港 、 蒋村 港 、 紫金
量 的前 提 。 泥作 为湿地 水体 三大环 境要 素 ( 质 、 底 水 水 生生 物 和底 泥 ) 一 , 之 是底 栖 生 物 的栖 息 地 和 水 生植
港, 这些河流最终向北均汇人余杭塘河。区内河流密 布, 池塘众多, 水面覆盖率高达 5 %, 0 河流总长约 10 0
k m,大 小水 塘 多达 1 . 1万个 ,水 网密 度 高 达 2 m・ 5k k , m之 地表 水 总 量 达 5 0万 m , 有 典 型 的 江 南水 乡 0 。具
省环 境保 护科 学设 计 院 ( 0 4 水环 境 检测 结果 表 明 : 20 )
1 . 采样点 的布设 .1 2
水样布点和采集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பைடு நூலகம்《 地
表水 和 污水监 测技 术规 范 》H / l 20 ) 行 。根 ( J 9一 02进 T
据 西 溪湿 地 河 道分 布 状 况 、 能 区 划 、 功 目前 整 治现 状
摘
要: 在现场勘查与相关资料分析基础上 , 根据西溪湿地河道分布状况 、 功能 区划选取 8 代表性样点 , 个 对水体 质量 进行了分析评价 。 结合 目前整治现状 和今后发展规划 , 阐述了建设钱塘江配水工程 、 生物修复 、 污泥疏浚等工程
三垟湿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三垟湿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647f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c.png)
三垟湿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湿地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其中,三垟湿地作为中国沿海地区典型的滨海湿地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各方关注。
本文将对三垟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三垟湿地的现状1.地理位置与特征三垟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距离宁波市中心约60公里。
它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际公约认定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三垟湿地由大、中、小三个湿地组成,其中包含海滩湿地、河流湿地和潮间带湿地等多种类型。
2.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三垟湿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这里有大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如红树林、稻田野鸭等。
此外,三垟湿地也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途经地,其中包括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候鸟。
3.旅游和经济价值三垟湿地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具有重要的旅游和经济价值。
这里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湿地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二、三垟湿地的发展趋势1.生态保护与恢复在保护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三垟湿地保护工作将持续加强。
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加大力度,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修复,以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和管理,防止野外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
2.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垟湿地将继续探索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湿地旅游资源,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同时增加湿地的经济效益。
例如,设立生态旅游导览路线,建设观鸟塔和休闲设施,促进游客与湿地的互动。
3.教育与科研推广三垟湿地将致力于开展湿地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认同度。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教育,弘扬湿地文化,提高湿地保护的意识。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湿地科学研究,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对策
![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df8b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1.png)
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地位越来越高,政治、教育、文化事业更是发展迅速。
环境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湿地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一、湿地的含义及作用分析所谓的湿地,就是人工或天然形成的,具有季节性或者常年积水,比较适合野生动植物生长的,有着很强的生态功能水域或者潮湿地带。
在生态环境中湿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湿地是目前生物最为丰富和多样的地区之一;(2)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够有效控制洪水和调节水流量;(3)湿地能够减轻土地侵蚀,调节气候;(4)湿地既可以直接进行水资源利用,还可以进行地下水的补充。
二、当前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一)湿地破坏严重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丰富,在亚洲国家当中湿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全。
湖泊、沼泽、盐沼地、滩涂、稻田总面积有六千多万公顷,此外,我国的江河流域面积也很大,还有岛屿和海岸线构成的浅海湿地。
由于历史原因,湿地资源曾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进行无节制、大量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湿地调节大气循环能力、生物链协调能力逐渐被削弱。
南到滇池,北到长白山,经过长时间的狩猎、开垦、污染、捕鱼、造田等多种方式利用,严重破坏了我国湿地自然环境,使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栖息于此的珍惜野生动物也都濒临灭绝。
(二)区域保护发展不平衡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断重视,近几年建设起来的湿地保护区越来越多,可从全国分布来看,并不平横,部分省市建设的数量比较多,面积比较大,而部分省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不达标,很多生态脆弱或严重遭受破坏的湿地还没有建设起自然保护区,不利于时代发展。
例如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对湿地资源保护开展的时间比较早,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和较好的成绩,可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对建设湿地保护区重视程度不够。
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
![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5a695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8.png)
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1.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2. 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湿地的经济价值;3. 加强宁波市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提升湿地保护的法律保障;4. 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与意识,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策略1. 制定湿地保护纲要:明确宁波市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重点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2. 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宁波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执法机构;3. 加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推动科学决策;4. 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体现;5. 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与理解,推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6. 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湿地生态状况;7. 推动湿地旅游发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湿地科普教育等产业。
工作计划1. 制定湿地保护纲要:在20XX年X月前完成;2. 修改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在20XX年X月前完成;3. 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估:在20XX年X月前完成;4. 建立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20XX年X月前完成;5.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持续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6. 建设湿地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在20XX年X月前完成;7. 推动湿地旅游发展:在20XX年X月前制定发展规划。
结论通过制定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将能够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致力于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促进湿地科学研究与监测预警,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与意识,推动湿地旅游发展,共同努力打造宁波市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典范。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精编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0e07c2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a.png)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精编杭州西溪湿地是杭州市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杭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杭州市的重要生态旅游景区。
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溪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目前,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主要集中在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方面。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进行了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升级,包括修建了步行道、观景台、游客中心等,使游客更方便地欣赏西溪湿地的自然美景。
同时,还建设了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进行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大力推动湿地保护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
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如湿地清洁、湿地植树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助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方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杭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溪湿地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力度,保护好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
未来,西溪湿地还可以在旅游资源上进行拓展,打造更多的旅游项目,如开发水上游览项目,开设湿地生态科普馆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此外,可以与周边的文化景点进行联动,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线路,从而提升整体的旅游价值。
另外,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开展更多的生态科研项目,推动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通过科研的支持,在保护西溪湿地的同时,也可以探索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当前正在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进行开发,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教育和生态修复工程。
未来发展可以通过拓展旅游资源、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进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西溪湿地将成为杭州乃至中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湿地景区之一。
杭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初探
![杭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4772582d0d233d4b14e69eb.png)
5
维普资讯
塘江、太湖两大水系。钱塘江为浙江省内最大 河流,自西南千岛湖起往东北纵贯杭州市域全 境 后 注 入 杭 州 湾 。 钱 塘 江 总 流 域 面 积 55 8m 55k ,其 中流经杭州 市域 的流域面积约 127k 32 m ,约 占全市总面积的 8 %,其水域 0 面积约 占全市水域面积 的 8 %。 4 杭州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 经济、 科教和文化 中心 , 是国务院确定的全 国 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下辖 8 区 5县 ( ) O 5 市 。2 o 年末户籍人 口 60  ̄ 0 人 , 6 . 1 5 人 口密度 38人 9 m 。
湿地 ( O 2 ;2 个湿地类型中,面积排 占 . %) 1 0
名前五位的依次为稻田湿地、蓄水区湿地、永
久性河流湿地、 口水域湿地和灌溉用沟渠湿 河 地 ,其面积 占全 市湿地总面积 的比例分别为
5. 1 %、2 .%、91 4 26 . %、69 .%和 31 .%。
2 1 2 湿地生物资源 .. 2 1 2 1 湿地植物与植被 ... 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湿地维管植物 9 9 8 种 ,隶属 13 3 科、4 3 7 属。其 中有湿地有害植 物4 7种,隶属 l 科、3 属。 8 6 将杭州湿 地植被按照建 群种 生活型为主 进行分类, 共划分为 1 个植被型 ,3 个群系 。 1 13
杭州湿地类型多样、 资源丰富, 拥有西湖 、 千 岛湖、浙江母亲河一一钱塘江等重要湿地, 在浙江省湿地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湿地是 2 1
世纪 杭 州 实施 可 持 续 发 展和 作为 新 的经 济 增
长点的资源与环境保障, 湿地保护是杭州生态 建设的基础。 本文在分析、研究杭州湿地资源 现状及其特点基础上, 针对 目 前杭州湿地保护 管理与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 , 提出了相应 的解决 对策,旨在为湿地主管部门、民众履行 《 湿地 公约》 加强湿地的有效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 , 促进区域湿地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44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44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cc75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0.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4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陆地生态和水域的双重特征,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还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科学、文化价值。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管理能力薄弱等原因,造成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质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我省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中心,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湿地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争取到2010年,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的管理、法制、科研监测等体系;到2020年,湿地保护与利用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完善的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湿地保护的管理、法制、科研监测等体系全面建成并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和利用能力显著提高。
二、加快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现有湿地资源要进行全面规划,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杭州西溪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杭州西溪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c593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3.png)
杭州西溪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孙永涛【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9(015)003【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西溪湿地; 保护和修复; 对策【作者】孙永涛【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19【正文语种】中文杭州西溪湿地是在古河滩遗存的基础上,经千余年人类农渔耕活动影响下形成的城市边缘次生湿地(李玉凤, 2015)。
2005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区被正式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张伟等, 2017)。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典型城市次生湿地,在动植物群落(曹利仙等, 2010; 陆强等, 2013; 季梦成等, 2015)、景观规划(关海莉等, 2017)、生态服务价值(刘刚等, 2016; 张伟等, 2017)、水质评价(余海霞等, 2013; 李波等, 2016)、环境容量(潘丽丽等,2015)、旅游开发(敬峰瑞等, 2017)等方面集中了较多研究,而有关西溪湿地资源现状的系统评价尚未见报道。
我国湿地公园研究起步于2003年(吴后建等, 2016),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国家湿地公园898处(郭子良等, 2019)。
经过多年的保护与生态修复,西溪湿地公园的面貌和资源状况均发生较大的变化,有必要对湿地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发现目前湿地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对策。
1 研究区概况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区(120°02′22" ~120°05′07"E,30° 15′ 01" ~30° 16′ 59" N), 横跨西湖区和余杭区两个行政区,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西平均长约4.6 km,南北平均宽约3.7 km,总面积1 038 hm2。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06-2020)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06-2020)](https://img.taocdn.com/s3/m/b2c108596f1aff00bfd51e50.png)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06—2020)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条件,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而且在蓄水防洪、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防风减灾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湿地保护已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国务院决定由原林业部组织、协调、履行公约义务。
为此,国家林业局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会同外交部、国家计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总局、中科院、轻工局和海洋局等十多个国家部门,相继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为全国今后一个时期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行动指南。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加之对湿地保护意识不强,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不仅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
从总体情况看,我省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退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鉴此,浙江省林业厅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44号)等文件精神,在查清全省8公顷以上湿地资源的基础上编制了《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
杭州西溪湿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建议
![杭州西溪湿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a7ec2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6.png)
!"K>):?@-A!-4::提要:作为生态名片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实际上却潜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J1w'U$-V'$o;@-_”p识不足。
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应该肩负起真正恢复原生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原生湿地濒危物种的挪亚方舟的使命,同时也应避免误导伪生态,真正肩负起普及有深度的生态科学知识的职责%关键词:生态学与伪生态外来入侵物种生态修复杭州西溪作者施于文,杭州于文建筑景观设计事务所高级工程师;黄天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研究生;黄炳元,民革杭州市委会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杭州 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邮政编码310003)。
西溪湿地是杭州的一张生态名片,现在却面临一场被忽视的生态危机,这场危机不但体现在西溪湿地生态失衡、原生湿地植物群落面临几乎完全被外来入侵物种所替代的威胁,还体现在对生态认识不足的意识危机,亟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i*1!1!4!"#$%&!2020yd1_!7mb.:;*?+Q J1w V'湿地植物群落是湿地的主要特征,然而,西溪湿地的标志性植物群落一湿地植物群落已大部分被外来入侵物种所占据,大部分本地原生湿地植物绝迹*1.t X[,西溪湿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生态认识不足和吸引游客的需要,种植了大量外来,西外来I Sk,97234328,cu度上丰富了景观,但西溪湿地本地原生态景观特色消失,部分外来植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本地原生湿地植物的生存,使西溪湿地原生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迅速减U*西的?的外来*2771*j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J;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特别是西溪湿地的湿地植物群落,夕卜来入侵湿生植物几乎完全替代了原生植物群*在水陆交汇处,来自南美洲的喜旱莲子草、粉绿狐尾藻、南美天湖荽群落已经成落为拥有绝对优势的沼生、中生植物群落,来自北美洲的再力花、梭鱼草已成了拥有绝对优势的挺水植物群落*在水下,来自北美洲的水盾草已成了拥有绝对优势的沉水植群落*生$],来自洲的水成为拥势的n群落,“:外来植物覆盖了近岸水面,遮挡了日光,使水底的原生水生植物缺乏光照而消亡*外来入侵动物如南美洲的福寿螺、北美洲的克氏原螯虾对西溪湿地生态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密度高时几乎会把水域中的沉水植物一扫而光*近几年大量引钱塘江水流入西溪湿地,使西溪湿地水域盐度升高,部分生活在钱塘江的无齿相手蟹也入侵西溪湿地,对水生植物有较大破坏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1 湿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水质污染 日趋严 重。 .
在 三大态 系统 中 , 湿地生态 系统受环境污染危害 的程度最为严重 , 水质污染是湿 地面 临最主要 的威胁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 速发展 ,工农业 生产和 居民生 活所产 生的污染源也 随之大量增加 ,而湿地成为工农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 的主要承泄 区。据 20 06年 《 浙江省发 展报告 》 ( 经济卷 ) 资料 ,20 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 2 . 亿 03 73 0
; 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增加 。湿地资源呈现动态性 - 4
由于浙江 省人 口密集 ,随着经济 决速发展 ,对湿地资源 的利用需求也大大增加 ,由此造成对湿地 资源人 为 干扰增加 。特别是对天然湿地资源 ,人为干扰更为 明显 。湿地 资源 的动态增加主要取决于滩涂的 自然 淤积以及 人工建造蓄水 区 ( 库 )等因素 ;湿地面积动态减少主要取决 于滩涂 围垦 引起的滩涂湿地大幅减少 ,山地 沼泽 水 随着 湿地 自然 演变 的过程加 上人为干扰 引起面积逐年减 少以及大型水 库建造 引起下游泛洪 区、河漫滩 等湿地 减 少等 。湿地 资源总体 上呈现 天然湿地减少 ( 滩涂 围垦超 出滩 涂 自然淤涨速度 ),人工湿地逐年增加 ,其减少速
3 期
朱海燕 ,等 :浙江湿地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7 5
22 滩涂 围垦与湿地保护矛盾 突出 ,过度围垦趋势加快 _
滩涂 围垦是造 成海岸滩涂湿地和湖 泊湿地 面积逐渐减少的直接原 因 ,对 湿地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 。进入 二
十世 纪后 ,为 了解 决建 设用地 紧张 的矛盾 ,不 断加大滩涂湿地资源围垦与开发 的力度 ,围涂速 率明显加 大 ,岸 滩 的 自然淤涨速度跟不上 围涂建 设发展 的速度 ,浙江省的沿海滩涂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 据 《 浙江 省滩涂 围垦总体规 划 》资料 ,15 —20 年全 省共 围垦 1. h 2 90 04 8 8万 m ,平均每年围垦 03 万 h 2 . 4 m。 在 20 —2 1 05 00年规划 围垦施工面积 7 2万 h ,平 均每年 围成达 06 . 0 m2 . 7万 h ,其 围垦速度是过去的 2 。而 m2 倍
Ke ywor : ta d pot t n; u t n b e ds we n ; r e i l c o ss aia l
浙江陆域面积 l. 万 k 2 是 “ 01 8 m,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多山省份 ,内陆河网密布、 白 湖 星罗棋布、 七大水系
贯 穿全 省 。全 省面积 8h 以上的湿地分布有 5 m2 大类 2 7型 ,湿地 总面积 24775h ,占全 省区域 总面积的 6 7 m2
Z i a HUHa y n ,QI N e1 n U n .i — A J .a g ,Y J gy i i i
( . o g unF rsr ue uo Z ein , o g u n3 3 0 , hn ; . t n l t n JL n q a oet B ra hj gL n q a 2 70 C i 2Nai a l dMue m hn, n zo 1 0 3 C ia) y f a a o We a su o i Ha gh u3 0 1 , hn fC a
譬
盟 —
3 0 1 2
27 o协0 0 加
—
5 8
留水平普遍较高, 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污染物超标严重; 港湾及排
落 结构发 生明显变化 ,海洋赤潮频发 。
2 …7 0 0
2 ~ 0
i
6 J v 6
污 口附近生物量降低、种类贫乏; 杭州湾河 口 型生态系和乐清湾海湾型生态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显著,生物群
率大于增 加速率 的趋势 。 1 湿地生物资源 丰富 。生物 多样性地位重要 . 5
浙江省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 ,其间生长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 ,不仅 物种数量 多 ,而且有很多是浙江省所 特有 ,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 中鸟类和海洋 贝藻类生物资源最 为丰 富。全省分布 的湿地鸟类 中有
收稿 日期 :2 1.21 ;修回 日期 :2 1. .8 0 1 5 O 0 10 0 4
作者简介 :朱海燕 (92 17 一), ,浙 江龙泉人 ,助理工程 师 ,从事森 林资源保护 、生态保护研究 。 女
7 4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3 卷 1
1 人工湿地面积大 。天然湿地相对 稀缺 . 2
水鸟 9目2 科 15 6 5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 4 种。海洋贝藻类生物物种繁多、区系成份复杂,堪 1
称我国近海 贝藻类的—个重要基 因库 ,在 国际上也有相 当的地位 。
1 湿地非生物资源呈现 多样性 ,优势资源明显 . 6
浙江省湿地非生物资源类型多样化特征明显 ,主要有水资源 、港 口航道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 资源 、潮汐 功能资 源和景观资源 等 ,其 中滩涂土地资源 、港 口航道资源和景观资源等属于浙江省的优 势资源 ,开发 利用潜 力巨大 ,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ofr o u tial eeo meto eln si hj n rv c ieetbihn r c ria n stt n i rv g te l ss m, fee frss nbedv lp n fw t d n Z e ag po i el a l ig al o d t gi tu o ,mpo i h a yt d a a i n k s s ni n ii n w e
第 3卷 1
第3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01 N O3 3l
2011 5月 年
J 0UR. OF ZHEJAN G F0R. SCI & TECH I .
M a . 1 v 20 1
文章编号 :10137 2 1 0 .7 6( 0 1)0 .0 30 307 —5
t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1 2 m , , 0 3 亿 3 工业废水排放量达 1. 亿 t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 7 万 t 分别比 19 4 61 , 8 6 , 9 90
年增长 8.%、2. 48 91 %、3倍和 1 . ,平均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 的工业废水 、废气 、固体 废物均大大高于发达 3倍 国家的标 准 ,环境污染 问题 十分严峻 。 20 至 2 1 年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见表 1浙江省近岸海 表 1 07 00 全省海洋环境水质监测结果 07 00 。 20 至21 年
还不 强 ,一些区域湿地及其生 物多样 性的破坏 ,导致湿地生态 功能下降 ,湿地的综合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 。从 总体情况看 ,浙江省面临着天然湿地数量减少 、质量下降 、功能退化 的趋 势 ,湿地 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
1 浙江 湿地 资源 的主要特 点
11 湿地 类型 齐全 。分布集 中 .
a eprb e ss h a o u o ,o rrca a o ,O r s i , s fain iv sve I0s e i cc o dn t gi s tto eC Co nem e s ewee l o lm uc sp D f n ve e lm t n Ve f hng r k o le n a i ,1 p cf o r ai tu n, t . u tr a u r i i i i i i n n i i r
浙 江湿地保 护现 状与发展对策
朱海燕 ,钱婕靓 2 ,俞 静漪 2
(. 1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浙江 龙泉 330 ;2 中国湿地博物馆 ,浙江 270 . 杭州 30 1 ) 103
摘要 :浙江省湿地资源具有湿地类型齐全 、分 布集 中、湿地生物资源 丰富等特 点 ,指出当前湿地主要存在水质污 染 日趋严重 、过度围垦 、过度渔猎 、外来 生物入侵 、缺 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机 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 问题 ,提 出了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 的综合管理 协调机制 、完善湿地资源利 用与管理 的有关政策和法制体系 、大力 加强湿地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建立湿地资源与环境综合监测体 系 、加强湿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 。
13 湿地 空间分布具有 明显的 区域特征 .
浙江省湿地分布较广 ,从沿海到 内陆 、从 平原到山区都有湿地分布 ,呈现一个地 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
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 点 ,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型组合 。另一方 面 ,浙江省湿地随着气候的南北过渡 和地形 的东西转折而形成的 区域分布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 以近海及海岸湿地 为主 ,浙北平 原以湖?和平原 白 河 网湿地为主 ,丘陵 、山区则以河流 、蓄水 区及沼泽等湿地为主 ,形成了明显 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关键词 :湿地 ;保护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 :¥ 5 .3 7 99 文献标识码 :A
Cu r n t a in a d F h rDe eo me t f e t u t n u t e v lp r Si o r n o
Weln o s raini Z ein t dC n ev t h j g a o n a
域 水 染 然 重, 兴 海 域 杭 湾 域 象 港 乐 Tk 海污仍严 嘉近水 、州水 、山 、 a b
清 等 染 重。 水中 要 染 然 机 和 性 酸 湾 污 严 海 主 污 物依 是无 氮 活 磷 盐。 — — 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