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532012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space design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公共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构思公共空间思维的选修课,主要讲授公共空间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手法,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到实践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手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公共空间的设计原理、方法和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公共空间的初步能力;2.树立创新的设计思想,了解著名公共空间设计作品;3.具有灵活运用的设计思维;4.了解著名公共空间设计师的作品,并灵活学习运用;5.了解空间设计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公共空间设计一般知识,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风格、功能特点、色彩、材质搭配、灯光布局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多看、多理解著名公共空间设计师的优秀作品,学会以学致用,灵活运用。

在欣赏优秀作品时要多思考,多思考优秀作品中的元素、色彩、材质等运用和空间表现手法。

多问自己此作品的设计师为什么要用这种元素,这样的色彩搭配又能呈现出什么特殊效果等问题。

做到带着疑问去学习。

3.基本技能:掌握设计原则、结构空间设计,表现空间技能手法,效果图表现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设计原则、空间表现手法和设计思维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多观察、多借鉴优秀作品的能力。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设计和创造具有社会意义的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介绍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原则a.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分类b.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和目标2.公共空间分析与研究方法a.公共空间研究的方法和工具b.社会行为和用户需求的分析3.公共空间规划与布局设计a.空间规划和功能分区b.空间布局和尺度关系的考虑c.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通行性设计4.公共空间的形式与材料选择a.建筑和景观元素的选择和运用b.环境和材料与氛围的关系c.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设计的考虑5.公共空间的景观和人文设计a.植被和景观元素的设计与应用b.艺术和文化元素的融入c.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体现6.公共空间的设备与技术a.照明、通风和温控系统的设计b.智能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c.洁净和卫生设施的设计7.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a.节能和环保设计策略的运用b.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8.公共空间案例分析和实践a.学生团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开发b.课堂上对公共空间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

学生将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以及完成课程作业和考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公共空间设计原理与实践》- Peter Cachola Schmal (著)2. 《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Eduardo M. Garcia (著)3.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研究》- Chris van Uffelen (著)4. 《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John N. P. Andrews (著)五、预期结果和评估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学生能够:1.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2.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公共空间研究和分析;3.设计和布局具有人性化的公共空间;4.选择和运用适合的建筑元素和景观材料;5.考虑和应用环保和可持续设计策略;6.融入艺术和文化元素,体现社会和历史意义;7.熟悉公共空间设备和技术的设计和运用;8.参与实践项目,并能够对公共空间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理解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公共空间的功能、意义和影响;2.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公共空间概念的介绍-公共空间的定义和特点-公共空间的分类和功能-公共空间的意义和影响2.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空间组织原则:合理布局和设计,提供有序和舒适的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使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原则:促进社交互动和公众参与,增加公共空间的可用性和可达性3.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分析和调研:了解公共空间的需求和使用情况-空间规划和布局:根据需求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关系-材料和元素选择:选择适合公共空间的材料和元素,如座椅、道路、景观等-照明与绿化:优化公共空间的照明和绿化设计,提升环境品质和用户体验-可达性和通行性:考虑公共空间的交通和通行条件,提供方便和安全的交通流动-创新和表达:引入创新和艺术元素,使公共空间更具个性和吸引力4.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和评价-探讨不同公共空间设计的优缺点和可借鉴之处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教授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地勘察和设计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力;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公共空间设计项目研究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项目和案例研究,撰写报告和进行口头演讲。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活动;2.课堂作业:包括学生的个人作业和小组项目报告;3.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的考试和设计能力的实践项目。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必修课程之一,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本课程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各种设计方法与形式,包括酒店空间、餐饮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娱乐休闲空间、展示空间设计等,以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空间组织能力和设计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得以熟练运用。

本课程任务:1.通过层进式的项目实训,完成实训任务书中所有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制作任务,使学生逐渐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从而具备作为职业设计师的岗位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

2.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实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各种设计方法与形式,对于以后所开设的园林设计和快题设计等课程的顺利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公共空间理论讲授教学要求:1.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公共空间的形式特征。

重点:内部空间设计;空间的功能构成与空间的组织形态。

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影响设计的选择。

难点: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室内公共空间类型及设计要点教学要求:1.了解公共空间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规律和空间关系,确立公共空间设计的观点;基本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式方法。

2.空间环境的设计要点。

重点: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难点:环境艺术的处理。

教学内容:1.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练习。

2.环境艺术的处理的练习。

第三章公共空间的材质教学要求:1.掌握不同材质的属性。

2.掌握空间不同材质应用案例。

重点:熟练掌握环境艺术的处理。

难点:空间材质搭配。

教学内容:1.空间环境艺术的处理的练习。

2.空间材质搭配的练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中文简介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为建筑学入门阶段的重要理论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理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公共建筑的环境、功能、艺术、技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综合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诸多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能力、对多功能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各种建筑空间进行组织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建筑各要素互动关系的能力。

(二)课程英文简介The Design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architecture major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course in primary stage of Architecture. By means of illustrati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not only manage basic method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ing but deep comprehend the concept and mutual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 art,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more apply these achievements into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quire crucial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vast elements in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ed muti-functional public architecture, organizing all sorts of architecture spaces and handl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numerous architecture factors.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建筑基本概念、性质和创作准则;正确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关系;掌握公共建筑功能的内涵和要求,建筑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建筑经济技术要求。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将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概念、功能、设计要素、设计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规划、功能分析、审美判断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素,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掌握空间规划与功能分析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

3、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的审美判断和创新能力,提高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4、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三、课程内容1、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素2、公共空间的功能分析和规划3、公共空间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4、公共空间的照明和色彩设计5、公共空间的家具和陈设设计6、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7、公共空间的绿色设计和生态环保8、公共空间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三个部分。

其中,理论讲解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素,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应用;实践操作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其中,平时作业包括对每个单元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成果;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期末考试包括对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考核。

最终成绩将根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体育课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以确保所有学生在体育方面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发展。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划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

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公共空间设计2.课程代码:XX0013.学时安排: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24学时)4.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5.主要教材:《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1.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功能定位等;2. 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CAD、Photoshop 等;3.能够独立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方案的策划和方案的创新;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感知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1.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文地理学、城市人居环境学等3.公共空间设计的规划与分析方法4.公共空间设计的设计原则与要素: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交通流线等5.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工具与软件的使用6.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与实践7.公共空间设计项目策划与管理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课程采用实地考察、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方式进行。

2.学生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堂讨论表现等)-作业和实践项目报告-期末项目设计和答辩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第二周: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3.第三周:公共空间设计的规划与分析方法4.第四周:公共空间设计的设计原则与要素5.第五周: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工具与软件的使用6.第六周:实践课程: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7.第七周:实践课程:项目策划与方案设计...(以此类推)六、教学团队与资源1.教学团队:核心教师+助教2.教学资源: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3.外部资源: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以上为《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将具备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课程编号:130530010 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开课单位:人文与艺术学院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先修课程:效果图技法、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二、课程教学目标目标1:掌握公共空间方案设计的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CAD软件绘制规范的施工图,熟练的运用3D软件制作效果图表现公共空间设计的最终效果。

熟悉公共空间的施工工程预结算;目标2:根据公共空间的功能特点,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一项有特色的公共空间设计。

使学生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初步了解施工管理流程,具备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素养,具备设计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三、课程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特点,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内容,分类和设计方法,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相关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公共设计原理完成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任务。

四、教学内容第1章:公共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10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1.1 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范围、设计特点1.2 公共空间不同的类型划分及特点1.3 公共空间设计的形式与方法重点: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难点:如何掌握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第2章:公共空间的设计原理及设计逻辑(10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的设计原理及设计逻辑2.1 公共空间的设计原理2.2 公共空间的设计设计逻辑重点:公共空间的设计原理及逻辑难点:如何把握不同公共空间的设计第3章:公共空间设计的类别(12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的类别和特点3.1公共卖场类别、公共卖场空间的构成与设计原则3.2宾馆、酒店的设计原则3.3不同类型餐饮空间设计3.4娱乐休闲空间的室内设计重点: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难点:公共空间流线设计与照明设计运用第4章:公共空间色彩设计(8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4.1色彩对人的心理感受4.2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重点: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运用难点:色彩的冷暖、距离、份量、尺度等不同心理感受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第5章:公共空间照明设计(8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5.1照明灯具的类型与运用5.2照明形式与照明方式5.3公共空间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5.4公共空间照明设计的程序重点:公共空间室内环境中的照明设计方法难点:对于各种灯具特性的了解程度第6章:公共空间室内陈设与绿化设计(16学时)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设计中家具的类型和作用,室内陈设布置的制约因素和原则6.1 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家具6.2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陈设6.3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绿化重点:陈设装饰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难点:室内绿化设计的运用原则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表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本课程采用对学生平时表现、课内实验及项目实训三项综合评分的考核方式,各部分分数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1)考勤:满分100分。

公共空间课程设计

公共空间课程设计

公共空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的感知、评价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公共空间设计和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

1.理解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3.了解公共空间的设计流程和规划要点。

4.能够对公共空间进行感知和评价。

5.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

6.能够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方案的创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公共空间设计和规划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分类、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流程和规划要点。

1.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公共空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对公共空间有基本的认识。

2.设计原则和方法:讲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功能布局、空间、景观设计等。

3.设计流程和规划要点:介绍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划要点,包括前期调研、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

1.讲授法:通过讲解公共空间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方法。

3.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公共空间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地考察。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公共空间的设计案例和规划要点。

4.实地考察:学生进行公共空间的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7124·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Space Design·授课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分/学时:6/108·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方式:理论讲授、课题讨论及方案设计·考核方式:作业及其讲评·课程简介:《公共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根据办公类、商业类、餐饮类、娱乐类、休闲类、展览类等典型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以企业设计项目工作流程为依据,利用教学与实训一体化的模拟教学平台,采用设计项目引导与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不同公共空间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表现、方案制作等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具备从事室内设计师岗位所必需的设计项目调控、设计项目协作、设计项目沟通等职业素养,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1、能利用所学知识转化为设计实践的应用能力。

2、能进行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

3、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30学时)第一节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第二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第三节公共空间设计与其他相关概念第四节公共空间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流派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

第二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学时)第一节办公空间的类型第二节办公室空间的功能分类第三节办公室内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要点第四节办公空间分类设计方法第五节办公室内环境界面处理第六节办公空间照明第七节办公室内环境的发展趋势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办公空间的类型,办公室空间的功能分类,办公室内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要点,办公空间分类设计方法。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和文化内涵;2、熟悉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国内外公共空间设计的最新趋势;3、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4、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结合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公共空间的定义、功能、特点、分类等;2、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和文化内涵,包括人的行为、空间的使用方式、文化背景等;3、公共空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空间尺度、交通流线、照明、色彩、材料等;4、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技能,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制作等;5、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和实践,包括结合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等。

四、课程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形式:1、课堂讲授:由教师讲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和文化内涵;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路;3、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空间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公共空间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2、设计作品: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效果图等;3、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设计作品评估等。

六、教师简介本课程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公共空间设计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主要担任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从事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课程编号:总学时:16 课内实践学时:16 学分:2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的性质、地位:
本门课程是为环境设计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网络课程,属于校外实习实训课程,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课程安排、教案、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文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自学能力。

本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地位,是考查课。

本门课程针对国内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多元化的现代设计理念,强调环境设计专业中公共空间设计的规范与方法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辅导答疑,使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2.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服装专卖店、餐厅、办公空间、娱乐健身、酒店等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与程序,熟悉公共空间的技术设计,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思想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2.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类型与要求。

3.熟悉:公共空间的技术设计。

4.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三、实施说明
1.成绩考核方法
出勤考核(出勤情况)占20%,日常考核(含沟通情况、学习态度、平时作业资料收集情况等)占30%,结课考核(结课作业质量、上交时间)占50%。

三者合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启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理论环节运用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实践环节要求在校外,学生使用手绘与电脑设计结合,通过学校的辅导答疑平台与教师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的提高。

本课程以设计任务为驱动,学生在网络上下载并自学课程之后在实训单位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践,教师以网络辅导答疑平台进行指导、示范、修改,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四、校外实践环节的要求
结合实际所讲授理论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给出的平面图,进行目的适用性分析,合理规划空间布置,设备设施配置完善。

在平面规划合理的基础上设定设计风格,绘制草图,独立完成绘制工程图及效果图的过程。

教师注重辅导答疑,检查学生设计绘制进度的同时,对设计绘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努力提高学生公共空间设计的设计深度。

五、作业要求
根据教学安排,伴随校外实践环节完成。

作业应当按照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例要求来安排。

1.总体要求:
(1)作业数量及要求:封面(自行设计、标明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设计图纸一套,所有图纸排版,做成主题风格文本形式,A3,横版,300dpi。

(2)上交时间:网络课程结束一周左右上交作业。

2.具体要求:
(1)作业要求根据给出的公共空间平面图进行设计(服装专卖店、办公空间、餐厅),要求考虑地域文化背景、企业文化等,考虑室内空间布局、各区域的功能性,主题自定,风格不限,进行一套公共空间方案设计。

(2)电子版:封面(标明课程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总平面图、顶棚平面图、功能分析图、流线分析图、主要透视效果图4张、立面图2张(标注尺寸及材料)、设计说明300字以上。

将设计标题、全部图纸、草图、意向图等排版,设计1张A1版面,版式自行设计,分辨率150dpi以上,以学生姓名命名。

将排版图以及所有过程文件、模型、源文件、草图等装进以学生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三大构成、透视、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效果图设计一(ps)、计算机辅助效果图设计一(3D)。

其后续课程为各项实训类课程。

该课程在环境艺术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实训课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是艺术设计类学生掌握设计的规律、设计步骤和设计基本方法的一门重要课程,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职业技能。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1、《公共空间设计》,刘洪波,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8.1
2、《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王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8.1
3、《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李茂虎,东方出版中心,2010,1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概述
第二节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要求
了解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第二章公共空间设计类型与要求(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空间的分类
第二节观演建筑室内设计
第三节文化建筑室内设计
第四节商业建筑室内设计
第五节办公建筑室内设计
(二)教学要求
了解公共空间的分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室内空间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公共空间的技术设计(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室内照明设计
第二节室内色彩设计
第三节室内家具设计
第四节室内陈设的选择和布置原则
(二)教学要求
掌握公共空间各项技术设计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影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技术要素
第四章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思维方法(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把握公共空间中的环境
第二节把握公共空间中的对象
第三节把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创意发想法
第四节把握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
(二)教学要求
掌握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创意发想法
第三部分学时分配
内容学时讲课课内练习上机备注第一章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原
4 4 0 0

第二章公共空间设计类型与要求 4 4 0 0
第三章公共空间的技术设计 4 4 0 0
第四章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思维方
4 4 0 0

合计16 16 0 0
第四部分实验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内容提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