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一、技术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
路线地理位置图
见平面设计图。
工程概况
设计时间:2006年5月28日-2006年6月14日
设计地点:华中科技大学
设计公路路段:十里铺公路AB段
设计公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JTGB01—2003)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设计车速:80km/h
停车视距:110m
路基总宽度:12m
三、方案比选
本路段设计时,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经过筛选后得到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经过进一步方案比选后,选择方案1为最后设计方案。
比选过程如下:
3.1 两方案概述
方案1(即既定方案)选择路线为改建原十里铺桥,沿十里铺道班东山脚布线,后在汪嘴坳山岭线挖方通过,至终点。
方案2(比选方案)新建跨河桥,然后选择从垭口通过,至终点。
3.2 两方案特点比较
方案1的优点:因为方案1基本避开了山丘高差大的地区而大部分路线选择走水田,所以减少了大量的挖方量;路线行进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视线通畅,驾驶时视觉感受较好;路线行进方向高差较小,有利于设置标准较高的纵断面,有利于行车。
方案1的缺点:因为经过的是水田,需解决可能发生道路路基进水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故不宜以低填方通过,为了保持路基填土最小安全高度,不可避免的会有大的填方量;较高路基占用的水田面积较大。
方案2的优点:路线长度较短,路段路面造价较低。
方案2的缺点:挖方量很大;施工难度较高;地形复杂,施工不便,施工速度较慢;路线沿线地面高差较大,道路坡度较大,纵断面不理想;路线在较长挖方段中通过时,容易出现视距不够、视觉压抑等问题;较大的挖方量和较高的挖方高度,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工程地质危害。
3.3 方案比选结果
综合比较以上两方案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1为最终设计方案。
四、道路线形设计过程
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400米,最短缓和曲线长7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14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3000米和(凸形)4500米。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线形设计。
4.1 平曲线设计
4.1.1 JD2段平曲线设计
JD2位置选择控制:1)避免对十里铺粮库破坏;2)交点避开小山丘,可避免因保证视距而出现的对山体的大量开挖。
根据以上控制因素最终选定交点位置。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采取规范的推荐最小半径400米,最短缓和曲线长度70米。
4.1.2 JD3和JD4段平曲线综合设计
JD3的位置控制因素,主要是考虑越山脊线的位置。
挖方段尽量选在山体厚度较小的位置,可使挖方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直线2-3沿山脚,垂直于坡面方向,减小挖填方量,且可尽量减少对农用耕地的占用。
选择JD4的理由:如果不选择此交点,就会使路线施工中的挖方工程量有很大的增加。
JD4位置选择使3-4直线段尽量正交的方向通过最高挖方段,这样较大降低了挖方造价。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因JD3和JD4的距离较近,且两交点处路线都是右转的同向曲线,不能符合规范的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6V的推荐要求,经过分析,决定选择C型复合曲线的形式。
经过计算最终选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为:R3—600,Ls—175;R4—1000,Ls—105(单位:米)。
其中A3=A4=324米,直线长度为12.24米,符合规范要求复合曲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要求:
L<= (A1+A2)/40;
纵断面设计
4.2.1 设计要素
竖曲线1—设计半径4000米;竖曲线2—设计半径4000米;竖曲线3—设计半径9400米。
最大纵坡—%。
竖曲线设计依据:1)符合规范对于竖曲线最小半径规定;2)从满足驾驶员视觉要求方面考虑,在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半径竖曲线(10~20倍的平曲线半径),以保证整体线形的协调;3)平、纵组合设计搭配原则——平曲线包竖曲线。
举例说明设计过程。
变坡点3在第二圆曲线范围内,是为了避免一条直线内有过多的变坡,保证视觉上的美观;按照平、纵曲线的合理搭配的原则,最终选择竖曲线半径为9400米,此时竖曲线的起终点都在缓和曲线段内,平纵组合得当。
横断面设计
标准横断面的设计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的要求,路基宽度为12米,其他设计要素请参照设计图集纵断面设计图S-1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超高设计
根据规范要求确定横断面的超高大小。
本路段中平曲线半径和超高设定依次为:JD2:R-400m,i-7%; JD3:R-600m,i-5%; JD4:R-1000m,i-3%。
超高过渡设计:超高渐变段为缓和曲线段。
超高旋转过渡方式:绕内侧边缘旋转。
详细步骤请参见《规范》之规定。
超高渐变率:最小为1/290,符合《规范》“超高渐变率不小于1/330”之要求。
其他部分
挡土墙设置与否的考虑:由于路基较高,路基占用土地较多,曾经想过要设置挡土墙。
但考虑到所占用土地为山区水田,生产能力不高,挡土墙造价可能更高,故放弃使用。
护坡设计:在K1+200至K1+400段深路堑段采取抹面坡面防护,以防止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
桥涵设计:路线通过小河时,改建原十里铺桥;桥位设计原则为桥附和路线走向;结构设计为三跨梁式桥。
在路线中有横向走水或行人通过需要的地方设置涵洞,具体设计参见平面设计图和纵断面设计图标注。
边沟设计:在有集水需要和纵向走水需要的路段设置边沟,边沟设计标准见纵断面设计图S-1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取土堆设计:经过土石方调配后,道路路基施工中,有部分路段有借方,为减少工程造价,采取就近取土。
在取土坑和路基之间,设置不小于3米的护坡道。
视距校核:经过计算两个挖方平曲线的净宽要求分别为3.0米和1.0米,显然视距符合要求。
完成人:snail
指导老师:吴瑞麟
完成时间:2006年6月14日
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根据XX大学XX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XX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标准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X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XXKm/小时,路基X幅X车道,宽X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66458,938748,),终点B:K4+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64016,936543,),全长4.012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位于XX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XX。
整个地形、地貌特征XX,地形起伏XX,最高海拔高为XX米,河谷海拔高为XX米,总体高差在XX米左右。
(五)、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二、路线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XX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 4.012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 6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200/1 平曲线占路线长(%)52直线最大长(米)变坡点个数(个)9 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最大纵坡(%)最短坡长(米/处)200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3000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2000三、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8.5米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X路肩、行车道、行车道、X路肩。
路面横
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X路肩为3%,行车道为2%。
2、加宽、超高方式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
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3、路基施工注意事项:路基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对能作为填方用土的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弃土场地。
取、弃土场地应选择荒山、山地处,不得随意乱弃,堵塞河道,且要做好防护,绿化工作,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土基填筑前应进行清表、清淤,耕地填前夯实工作,做好填前排水。
(二)排水1、排水:挖方路段路面雨水通过路肩进入边沟,填方路段路面雨水经坡面散排至排水沟。
四、本次设计项目1、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2、纸上定线3、平面定线设
计总说明书
一、概述
(一)、任务依据
根据XX大学XX学院方向《XX设计》。
(二)、设计标准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X级公路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XXKm/小时,路基X 幅X车道,宽X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设计规范》JTJ014-97
《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三)、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坐标(466458,938748,),终点B:K4+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64016,936543,),全长4.012公里。
(四)、沿线概况
该工程位于XX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XX。
整个地形、地貌特征XX,地形起伏XX,最高海拔高为XX米,河谷海拔高为XX米,总体高差在XX米左右。
(五)、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
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二、路线
本路段按标准测设,设计车速XX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4.012公里,主要采用情况如下:
平曲线个数(个) 6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200/1
平曲线占路线长(%)52
直线最大长(米)
变坡点个数(个)9
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
最大纵坡(%)
最短坡长(米/处)200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3000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2000
三、横断面设计
1、路基横断面布置:
+++=8.5米
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X路肩、行车道、行车道、X路肩。
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X路肩为3%,行车道为2%。
2、加宽、超高方式
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
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3、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对能作为填方用土的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弃土场地。
取、弃土场地应选择荒山、山地处,不得随意乱弃,堵塞河道,且要做好防护,绿化工作,以免造成。
土基填筑前应进行清表、清淤,耕地填前夯实工作,做好填前排水。
(二)排水
1、排水:挖方路段路面雨水通过路肩进入边沟,填方路段路面雨水经坡面
散排至排水沟。
四、本次设计项目
1、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
2、纸上定线
3、平面定线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一、技术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
路线地理位置图
见平面设计图。
工程概况
设计时间:2006年5月28日-2006年6月14日
设计地点:华中科技大学
设计公路路段:十里铺公路AB段
设计公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JTGB01—2003)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设计车速:80km/h
停车视距:110m
路基总宽度:12m
三、方案比选
本路段设计时,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经过筛选后得到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
经过进一步方案比选后,选择方案1为最后设计方案。
比选过程如下:
3.1 两方案概述
方案1(即既定方案)选择路线为改建原十里铺桥,沿十里铺道班东山脚布线,后在汪嘴坳山岭线挖方通过,至终点。
方案2(比选方案)新建跨河桥,然后选择从垭口通过,至终点。
3.2 两方案特点比较
方案1的优点:因为方案1基本避开了山丘高差大的地区而大部分路线选择走水田,所以减少了大量的挖方量;路线行进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视线通畅,驾驶时视觉感受较好;路线行进方向高差较小,有利于设置标准较高的纵断面,有利于行车。
方案1的缺点:因为经过的是水田,需解决可能发生道路路基进水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故不宜以低填方通过,为了保持路基填土最小安全高度,不可避免的会有大的填方量;较高路基占用的水田面积较大。
方案2的优点:路线长度较短,路段路面造价较低。
方案2的缺点:挖方量很大;施工难度较高;地形复杂,施工不便,施工速度较慢;路线沿线地面高差较大,道路坡度较大,纵断面不理想;路线在较长挖方段中通过时,容易出现视距不够、视觉压抑等问题;较大的挖方量和较高的挖方高度,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工程地质危害。
3.3 方案比选结果
综合比较以上两方案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1为最终设计方案。
四、道路线形设计过程
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400米,最短缓和曲线长7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14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3000米和(凸形)4500米。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线形设计。
4.1 平曲线设计
4.1.1 JD2段平曲线设计
JD2位置选择控制:1)避免对十里铺粮库破坏;2)交点避开小山丘,可避免因保证视距而出现的对山体的大量开挖。
根据以上控制因素最终选定交点位置。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采取规范的推荐最小半径400米,最短缓和曲线长度70米。
4.1.2 JD3和JD4段平曲线综合设计
JD3的位置控制因素,主要是考虑越山脊线的位置。
挖方段尽量选在山体厚度较小的位置,可使挖方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直线2-3沿山脚,垂直于坡面方向,减小挖填方量,且可尽量减少对农用耕地的占用。
选择JD4的理由:如果不选择此交点,就会使路线施工中的挖方工程量有很大的增加。
JD4位置选择使3-4直线段尽量正交的方向通过最高挖方段,这样较大降低了挖方造价。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因JD3和JD4的距离较近,且两交点处路线都是右转的同向曲线,不能符合规范的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6V的推荐要求,经过分析,决定选择C型复合曲线的形式。
经过计算最终选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为:R3—600,Ls—175;R4—1000,Ls—105(单位:米)。
其中A3=A4=324米,直线长度为12.24米,符合规范要求复合曲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要求:
L<= (A1+A2)/40;
纵断面设计
4.2.1 设计要素
竖曲线1—设计半径4000米;竖曲线2—设计半径4000米;竖曲线3—设计半径9400
米。
最大纵坡—%。
4.2.2 竖曲线设计依据:1)符合规范对于竖曲线最小半径规定;2)从满足驾驶员视觉要求方面考虑,在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半径竖曲线(10~20倍的平曲线半径),以保证整体线形的协调;3)平、纵组合设计搭配原则——平曲线包竖曲线。
举例说明设计过程。
变坡点3在第二圆曲线范围内,是为了避免一条直线内有过多的变坡,保证视觉上的美观;按照平、纵曲线的合理搭配的原则,最终选择竖曲线半径为9400米,此时竖曲线的起终点都在缓和曲线段内,平纵组合得当。
横断面设计
4.3.1 标准横断面的设计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的要求,路基宽度为12米,其他设计要素请参照设计图集纵断面设计图S-1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4.3.2 超高设计
根据规范要求确定横断面的超高大小。
本路段中平曲线半径和超高设定依次为:JD2:R-400m,i-7%; JD3:R-600m,i-5%; JD4:R-1000m,i-3%。
超高过渡设计:超高渐变段为缓和曲线段。
超高旋转过渡方式:绕内侧边缘旋转。
详细步骤请参见《规范》之规定。
超高渐变率:最小为1/290,符合《规范》“超高渐变率不小于1/330”之要求。
4.3.3其他部分
挡土墙设置与否的考虑:由于路基较高,路基占用土地较多,曾经想过要设置挡土墙。
但考虑到所占用土地为山区水田,生产能力不高,挡土墙造价可能更高,故放弃使用。
护坡设计:在K1+200至K1+400段深路堑段采取抹面坡面防护,以防止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
桥涵设计:路线通过小河时,改建原十里铺桥;桥位设计原则为桥附和路线走向;结构设计为三跨梁式桥。
在路线中有横向走水或行人通过需要的地方设置涵洞,具体设计参见平面设计图和纵断面设计图标注。
边沟设计:在有集水需要和纵向走水需要的路段设置边沟,边沟设计标准见纵断面设计图S-1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取土堆设计:经过土石方调配后,道路路基施工中,有部分路段有借方,为减少工程造价,采取就近取土。
在取土坑和路基之间,设置不小于3米的护坡道。
视距校核:经过计算两个挖方平曲线的净宽要求分别为3.0米和1.0米,显然视距符合要求。
完成人:snail
指导老师:吴瑞麟
完成时间:2006年6月14日
二至四级公路横断面检测限差
高程±(h/50+L/100+ m
水平距离±(L/50+ m
其中:h为测点至路线中桩的高差(m);
L为测点至路线中桩的水平距离(m)。
9)出图、出表
图形包括:
平面图包括:路线平面图,路线总体图,路线占地图,比例尺1:2000;
纵断图:比例尺1:200,
横断图:比例尺1:100
图表包括:
平曲表
竖曲线设计表
土石方调配表
取弃土坑表
(10)打印到CAD格式,编辑
(11)手工设计
要求:路线长度1-2km,平面线形必须包含一个S型曲线;纵断面至少包含一个竖曲线;横断面包含一处超高和加宽。
(12)编写设计说明
根据设计内容和自己设计特点,编写1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13)装订成册,上交文件
各班级统一设计封面格式,每人装订一册,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