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认知_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王宣予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c0b26702768e9951e738e7.png)
教 外 国 人 学 汉 语 是 古 已 有 之 的 事 , 早 在 我 国 汉 唐 之 时 就 培 养 过 不 少 的 留 学 人 员 。 随 着 当前 中 国 综 合 国 力 的 增 强 和 国 际 地 位 的提 高 ,外 国 人 学 习汉 语 已成 为 一 股 世 界 性
热 潮 。 现 在 有 不 少 外 国 留 学 生 为 接 触 到 更 加 真 实 、 更 加 传 习 者 掌 握 汉 语 语 音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汉 语 普 通 话 正 确 、流 利 的 统 的 汉 语 文 化 而 专 程 踏 上 中 国 的 国土 , 感 受 华 夏 五 千 年 文 发 音 ,才 能 让 学 习者 用 口语 进 行 有 意 义 的 交 际 ,而 学 生 理 明 的 博 大 精 深 。 但 是 汉 语 又 是 一 门非 常 难 以掌 握 的 语 言 , 意 义的单音节 词,如 “ 天 ” ,也 可 能 是 一 个 多音 节 词 的一 解 和 掌 握 正 确 汉 语 发 音 的 方 法 就 是 练 习 。 教 学 方 法 主 要 有 ① 齐 读 。 这 是 指 老 师 在 教 某 一 个 汉 字 的 发 音 时 , 先 要 每 一 个 汉 字 都 代 表 一 个 音 节 。一 个 汉 字 可 能 是 有 一 个 完 整 以下 几个 步 骤 : 个 语 素 ,如 “ 红彤彤 ”的 “ 红 ”和 “ 彤 ” ,还 可 能 是 双 音 让 全 班 同学 一起 重 复 ,记住 此 音 节 的 发音 方 法及 声调 。在 这 节 或 多 音 节 单 纯 词 的一 个 不 表 示 任 何 意 义 的 音 节 , 如 “ 芙 个 过 程 中 ,教 师 一 定要 注 意 ,尽 可能 让 自 己的 发音 洪 亮 、 夸
认 知 法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10bd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9.png)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多角度探讨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
中文教学应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言的实际运用。
在教授购物场景时,教师可以设计真实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扮演买家和销售员进行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练习。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使学生在用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表描述、文章阅读、问卷调查等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用中文进行实际交际。
通过这样的任务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化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教学法是指通过介绍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中文语言。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讲解、影视欣赏、音乐和舞蹈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文语言的含义和使用方式,还能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法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文化教学法都是实践和应用广泛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不同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7e49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b.png)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引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来说,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汉语的理解和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听力训练,忽略了语言运用的功能性,缺乏与实际应用环境的连接。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强调通过功能实践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听力技巧与能力。
本文将探讨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功能法的理论基础功能法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它认为语言是用来实现交际目的和达到特定功能的工具,语言学习者应通过实践来实现语言功能的掌握。
功能法跳出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框架,注重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1. 设计真实情境功能法强调语言运用的真实性,教师可以设计各类真实情境,如购物、旅游、参加会议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听力练习。
通过真实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2. 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材料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材料。
可以选择从新闻、广播、电影、电视剧、对话等多种媒体中获取听力材料,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听力技巧,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语言视野和文化认知。
3. 引导学生注重交际意图在功能法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交际意图。
通过分析听力材料中的交际意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对话情境,并推测对话者的意图和态度。
这一步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准确理解对话的能力。
4. 强化学生的听力技巧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听力练习来帮助学生培养听力技巧,如提醒学生注意录音中的重要信息、学习使用上下文推测未知词汇、训练快速听写等。
这些技巧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更好地进行汉语交流。
5. 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听力训练功能法强调语言运用的实际性,教师应与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听力训练。
认知转喻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用研究
![认知转喻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57ef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1.png)
认知转喻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用研究作者:孙毅周锦锦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03期[關键词] 认知转喻;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教学策略[摘要] 转喻被认作一种深层次认知手段,对于人类认知思维方式和概念知识结构可施加直接乃至根本影响。
本文试图将认知转喻这一新型理论工具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主张培养和运用转喻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汉语水平作用显著,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验证这一假设,为培养留学生汉语转喻思维能力,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提供针对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2)03-0030-091. 引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隐喻研究如火如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理论触角似乎并无过多触及与之相关的转喻及其在语言学习中的培养。
Lakoff和Johnson (1980)曾对转喻的重要性在其广为人知的著作中予以论述,他们明确表示,在人们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中,转喻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以其丰厚意蕴正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世界范围内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兴起的汉语热俨然成为一种流行态势。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课题也迅速升温,备受瞩目。
词汇在语言教学中居于要位,汉语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环节,由于汉语词汇量大,内涵隽永而表现变化多端,对于大部分汉语初学者而言,词汇学习素来是一大难点和学习症结,其对留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乃至制约作用。
转喻能力作为认知语言学大厦内不容忽视的巨型建筑之一,并不脱离其他模块,而是人类认知能力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构件。
认知转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汉语中复杂词汇的识解提供了通达之径的同时,也为词汇教学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因此,将认知转喻能力培养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相结合,探索认知转喻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效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提升其汉语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_把_字句教学
![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_把_字句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9afc3fee06eff9aef80761.png)
S + 把 + O1 + V + 在 / 到 + O2 我 把 邮票 贴 在 信封上 他 把 箱子 拿 到 楼上 再向学生说明语义:这一句式表示动作的结果是 使 O1 的位置发生变化,O2 是变化后的场所 (我们假设初 级阶段的学生能理解这样复杂的解释),而后就是繁多枯 燥的练习过程。例如,下面的练习形式,用“把”造句: 寄 信 韩国→把信寄到韩国 交 作业 老师→把作业交给老师 学生在这种机械的课堂练习中很少出现错误,可在实 际运用中时,会听到这样的句子: 老师:词典呢?查词典也可以。 学生:* 我刚放词典到书包里。 学生出现偏误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课堂操练时,教师只 注重句子,而很少或没有给学生提供语境去练习“把”字句。 又如,我们用结构法教另外一种“把”字句: S + 把 + O + V + 补语 我 把 电脑 修 好了 他 把 地板 弄 脏了 (请) 把 灯 打 开 学习后,一个学生对老师说:“把空调打开,太热了”。 虽然老师感觉不太舒服,可还是把空调打开了。我们现在 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以结构为纲编写的,未标注句式的功 能,很多老师也没有对教材的语料进行处理加工,完全是 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教。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把”字句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 生 使 用 时 仍 出 现 大 量 偏 误 ,其 客 观 原 因 是“ 把 ”字 句 本 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另外一 个原因是教材编写的问题,如果我们着手编写教材,也需 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目前在“把”字句的教学中,寻找一 个适合“把”字句教学的教学法才能尽快解决这一教学中 的症结。 四、运用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把”字句教学探索 怎样解决上述“把”字句教学存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 认知功能教学法可为我们提供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首 先,在“把”字句的教学上,认知功能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 法更有效。对比如下表:
谈“功能法”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谈“功能法”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232ca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当教师对口语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时,他们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其中之一是拓展 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对教材中原有的话题进行拓展和 延伸。例如,如果教材中有一个关于“购物”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入更多与购 物相关的子话题,如“网购”、“打折促销”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 生活中的购物行为。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际交流能力:功能法语言的实际使用,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语言进行交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实 际场景。
2、强调学生的需求:功能法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教 学内容和方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直接法的改进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直接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优势,以下将对直接法的 改进与发展进行探讨。
1、加强课堂教师引导
虽然直接法强调目的语的大量使用,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在课 堂上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并纠正错误。同 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 整教学策略。
一、直接法概述
直接法是一种强调通过目的语言进行教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它产生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旨在克服传统语法翻译法的不足。直接法强调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非仅仅语法和词汇学习。直接法的教学 特点包括:目的语的大量使用、学生之间的互动练习、真实语境的模拟以及用 目的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与任务型教学法的结合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将直接法 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一项需要用目标语言交流的任务,如购物、问路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结构-功能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六年制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结构-功能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六年制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f56c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e.png)
专业领航ZHUANYE LINGHANG 教师•TEACHER2021年5月May.2021结构-功能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六年制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聂宇博,贡献A(海军军医大学,上海200433)摘要: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至今,对外汉语教学法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目前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的教学法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方法。
为进一步提升海军军医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切实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能力,文章以一节汉语综合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为例,对结构-功能教学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思考总结了其优点、不足及解决办法,从而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 合理优化,为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结构-功能教学法;汉语综合课;临宋医学六年制中图分类号:H195; R-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2-21 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14-0105-02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 的,引入功能项目和交际情景,选择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语 言材料来编排教学内容,并通过有意义的课堂互动来实施课 堂教学。
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来说,汉语交际能力至关 重要,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在同班施训时学 习医学专业课的效果,还关系到他们进入医院后的实习效果。
因此下文对结构一功能教学法在海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 校”)临床医学六年制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以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 教学目的。
一、结构-功能教学法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为主,运用语言结构来辅助学生进行交际表达。
这种教学法 主要将句型结构、语言情景和语用功能相结合,在学生掌握 —定的语言结构之后,使语言课堂情景化、交际化,鼓励学 生更多地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的能力。
这种教学法根据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强调智力 的发挥,主张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功能项目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功能项目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e055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7.png)
案例四:高级汉语综合课功能项目教学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高级水平、综合技能、批判性思维、文化比较。
高级汉语综合课功能项目教学主要针对高级水平的汉 语学习者,通过综合性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文化比较,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例如, 在高级汉语综合课中,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撰写调查报告或进行口头报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 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要点一
总结词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首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包括语音、 词汇、语法等。其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价值 观。此外,教师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最后,教师 还应具备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 课堂秩序,确保教学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功能项目教学的实践方 法
任务型教学法
01
02
03
定义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任 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 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任务类型
包括信息差任务、做决定 任务、解决问题任务等。
任务实施
学生分组,通过合作、调 查、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 估。
情景模拟法
实施教学过程
总结词
互动、参与、实践
详细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以培 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解、演示、练习、互动等。同时,应该注重实践 环节的设计,如语言实践、文化体验等,以便于学生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 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2d12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1.png)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传达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在中文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法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
教学法的选择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来选取适合的教学法。
在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法包括直接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沉浸式教学法等。
下面将分别探讨这些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直接教学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口语对话、课文朗读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法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情景的对话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应用技能。
任务型教学法。
这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各种语言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任务型教学。
设计一个购物对话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实践。
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
这是一种以小组或团体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启发,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实际的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使之发挥最大的效果。
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直接教学法,重点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对于中高级学生,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通过更复杂的语言任务和合作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于进阶学生,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法,让他们深度感受中文语言文化的魅力。
教学法是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适合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3d644855270722192ef79d.png)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汉语言文学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牛臻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表现出了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情,那么在我们教授外国人汉语时,我们就需要掌握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
在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70年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本篇论文主要讨论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认知法实际运用一、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展背景教外国人学汉语是古已有之的事,早在我国汉唐之时就培养过不少的留学人员。
随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热潮。
现在有不少外国留学生为接触到更加真实、更加传统的汉语文化而专程踏上中国的国土,感受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
但是汉语又是一门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
一个汉字可能是有一个完整意义的单音节词,如“天”,也可能是一个多音节词的一个语素,如“红彤彤”的“红”和“彤”,还可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的一个不表示任何意义的音节,如“芙蓉”的“芙”和“蓉”。
外国人学习起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怎样让外国留学生不但掌握中国的汉字,还要了解汉语背后所呈现的中国文化?在多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这60年来我国几代语言学家、教育学家通过不断探索,将普遍教学原理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创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新高度,其中最为全面的教学方法即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认知法”教学的含义前人对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不少的方法,并做出了相应的方法论,这为后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一步步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篇论文主要就“认知法”的教学方法及方法论展开。
那么,什么是认知法?认知法是6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
[1]他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听说优先、读写跟上的全方面地、创造地运用语言。
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bd4f1bf78a6529647d5353.png)
一
到“ 张开” 再 到弓的计量单位直至 “ 桌、 椅、
纸”等事物的量 词的发展历程 , 其 主线索是 “ 面” ,抓住 “ 面 ”来说明 “ 张”的词义发
展 ,其他疑 问就迎刃而解了。
种抽象关 系和具体意象。人的经验和知识
呢? 我们说 是意识焦点 。意识焦点又是什么?
一
、
意识焦 点
容器、路径 、连接、动力 、平衡 ,或如某种 空间方位或关 系:上一”又发展出弓的单位的
在两个 人 的交际过 程 中 ,以甲和 乙为
意义 。 然 后再 由 “ 弓”发展为其他具有类 似 “ 面 ”的事物( 如 “ 桌 、椅 、纸 ”等) 的计 量
睛 、鼻子和嘴 巴的几条 曲线组成。当遇到 了 该范畴的陌生成员时 , 即使分辨不 出它到底 属于哪个种类名称是什 么, 也会认定它与划
图式 网 ,而这 张 网是 由相关 信息联 系而成 的, 所 以,建构过程不难 , 也就是说 , 学生
意识焦点 , 一连 串意识焦点就构成了一个概 念 。在这一表达和接受 的过程 中,甲 将 自己
认知语 言学 的经验 主义 观认为语 义 以概念 为基础 ,词汇或言语的意义是说话人 和听话
是建立在 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意象
图式脱 离了具体 的、丰富的形象 ,它建立在
丰富具体意象 之上 。 归纳概括 了众多不同物 体、状态 、行为事件 的普遍特 点,帮助我们 理解抽象概念并 指导推理 , 形成有形体的想 像式理解。如脸 的意象 ,我们说千人千面 , 可见每张脸都有不 同于他人的独特性 , 而脸 的意象图式却非常简单 ,仅由代表脸 盘、眼
单位 。可见 。“ 张”由本义 “ 将 弦绷在 弓上”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bf8e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7.png)
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实践与应用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学习一门外语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在中文教学中,教学法的选择和应用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帮助教师提高中文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法是教师用来授课的方法,包括了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技术。
在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因为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而且中文这门语言的特点也使得教学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法,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造成对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实践与应用在中文教学中,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交际法交际法是一种注重与学生实际交流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寻求意义的交互,帮助学生掌握中文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实际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对话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交流中学习和使用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 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例讲解词汇和语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中文的用法和规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境法4. 任务教学法5. 全面综合法全面综合法是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中文教学的效果。
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外汉语教案实习记录:我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对外汉语教案实习记录:我的教学方法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7fee5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1.png)
深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个体差异及其信息处理和学习特点差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尤为明显。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我逐渐形成了针对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教学方法1. 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
在初学阶段,我会抽象地讲解语法结构和语言规则,给学生提供大量语言素材进行训练。
基础上,我会通过模仿教学、对话互动、短文阅读等形式深入挖掘语言细节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语言用法。
2. 合作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采用合作探究法。
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
因为在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沟通,借助小组协作、问题探究等方式,锻炼自身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反思能力,达到相互促进、提高和补充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1. 组织紧凑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教学任务要紧凑,每个环节都要有很好的安排和组织。
在掌握好一般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主动加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如汉字文化、书法、点茶、武术、茶艺、音乐舞蹈等。
这些元素不仅丰富语言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能力。
2. 回归实际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话题,我会以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实际交流。
例如,以日常交际中的问候、介绍、道谢等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确实对实际生活有用处,并在实践中得到实践的证明。
3.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出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常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借助反馈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以上是本人根据自身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经历,整理出来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3404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c.png)
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引言在教育学中,学生中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生中心教学是教育和教学数据化、个性化的一种关键手段,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中心教学就更加重要了。
本文将探讨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生中心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生中心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中心说,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还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主体性。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心说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学生中心说可以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个方面。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风格和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同时,教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在表达中不断提高语言技能。
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
3.学生中心说的优势及其限制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学生中心说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其次,学生中心说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背景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学生中心说能够开发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智力潜能,促进学习创新。
但是,学生中心说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学生中心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其次,学生中心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能会导致教学进程的混乱和效率的降低;最后,学生中心说需要广大教师持续的实践、总结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学生中心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生中心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提高语言技能和学习效果。
谈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谈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786f1f0b4e767f5acfce3a.png)
行母语与 目的语的对 比,可 使教学具有针对 性和预见性 。
不 影 响 交 际 的 一 般 性 错 误 可 以不 必纠 正 ,不 必 过 分 苛 求 。
5 学 生 出现 错 误 在 所 难 免 ,对 于 影 响交 际 的 错 误 要 加 以纠 5 圆周式地安排语 言材料 ,循序渐 进地组织教 学。常见 的 . . 正 , 对 于 一 般 性 错 误 不 必 有 错 必 纠 。 6 广 泛 运 用 直 观 教 具 方式 是以话题来安排顺 序 ,把功 能和结构统 一起来 ,每个 . 和 电化 教 学 手 段 , 使 外 语 教 学 情 景 化 、 交 际 化 。 ( 兼 话 题 要 有 几 次 循 环 , 每 循 环 一 次 就 增 加 一 次 难 度 。 ( 张 盛
外 汉 语教 学 方 法 。
一
智 力 的 发 挥 , 主 张 在 理 解 语 言 规 则 的 基 础 上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语言。
、
认知 法 概 述
认 知 法 ( o n t v A p o c ) 又 叫 认 知 一 符 号 法 C g i i e p ra h
二 、功能法概述
认 知 法 的 基 本 教 学 原 则 如 下 : 1 外 语 教 学 要 以 学 生 学 基础 是 心 理 语 言学 ,代 表 人物 是 费 利 克 和哈 思 。 . 为 中 心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认知策略在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策略在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562e6f65ce050877321302.png)
认知策略在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暴娜仁蔡淑华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0期摘要:认知策略是一种对教和学都极为重要的智慧技能,学习者可以凭借它调控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教者可以凭借它有效地加工整理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本文以中级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例探讨认知策略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策略;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认知策略这一术语是由布鲁纳(1956)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加涅将其明确划分出来,将其归为学习结果中的单独一类。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的功能在于使学习者不断反省自己的认知活动。
随着研究者们对认知过程中不同认知策略的不断识别和划分,温斯坦和迈耶(1986)以其控制功能划分的认知策略类别应运而生,他们将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情感策略五类。
在认知策略划分为上述五类后,任务型语言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并于90年代作为在理论上迅速成熟的教学理论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
这种理论先是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应用,随后在对外汉语教育领域受到重视,马箭飞(2002)基于任务式对教学应用中的汉语交际任务进行了分类,并提出建立以汉语交际任务为载体的新教学模式设想。
本文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汉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结构流程建议表,把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分为热身活动、任务实施准备、实施任务、分享展示任务成果、小结和评价五个教学环节。
以下以中级阶段阅读教学为例,探讨认知策略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一、热身活动中认知策略的应用热身活动是任务型阅读教学环节的第一环,这一环节的目标是激活大脑中已学知识,为完成任务做准备。
这就使得在教学环节开始的时候,唤醒大脑中上节课已经学过的内容以及与将要讲的新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就变得十分重要,适当的运用复述策略对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重复的识记,可以有效地达成热身活动的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功能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功能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e86511f1711cc7931b716f3.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功能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提要:结构-功能教学法是近年来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法,笔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以交际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文化渗透原则三个方面理解此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因材施教、师生互动、趣味横生、持之以恒几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结构-功能;交际性;循序渐进;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方法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种,中国近些年来形成了结构-功能法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阶段侧重,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说出合乎语法的话,又能说出得体的话。
所谓得体,就是所说的话适合语境的需要。
语境内容包括具体的上下文,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性别、心理因素,谈话的时间、地点,说话者特有的民族文化等。
①”在这个效率较高的教学法中,笔者认为贯穿了以下几个原则:一、交际性原则。
或者可以称为实用性原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以交际作为目的,也以交际作为手段。
也要经过一段由模仿、模拟交际转化为真实的交际,让留学生能够活用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课本和课堂上。
比如“买东西”这个话题,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八课中,课本上学了“苹果一斤多少钱”、“橘子怎么卖”,“太贵了”,“我要两斤”,“一共多少钱”等句子,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拟为商人和顾客来进行对话,下课的作业自然应该布置去市场上买东西的对话。
在那里他还可以知道葡萄、香蕉、芒果、桃子┅┅很多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买东西过程还加强了对语言的记忆,同时还可以学习中国人如何讨价还价,或许还可以练习打招呼、问路等会话。
下一次课,复述买东西的过程,把听到的但不会写的生词说出来,教师把生词写出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又学会了生词。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功能释义法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
![功能释义法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a617a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2.png)
功能释义法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
海珂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4)005
【摘要】"功能释义法"就是用功能给词语释义的方法,其实就是语用分析的一种方法.用功能法来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要关注一些本身具有隐性功能的汉语口语词,并能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同一词语的不同功能.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海珂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3
【相关文献】
1.《庄子》成语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J], 焦玉琴
2."炳人识字法"在汉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J], 靳开聪
3.从概念元功能的角度释解《生死疲劳》作者的体验及体验重塑--以语料库介入的方式释解小说语料的意义构建 [J], 杜惠芳;刘建鹏
4.因形求义法在中学文言文释词教学中的运用 [J], 尚德琪
5.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J], 沙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2012.05认知法是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作用,尤其是在对语言规则的理解方面,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注重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它们各有所长,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两种教学法。
我们综合这两种语言教学法,试图探索出一套更为有效且更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一、认知法概述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又叫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卡鲁尔(J.B.Carroll)。
认知法主张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并掌握语言规则,从而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运用语言。
它重新肯定了语法—翻译法(Grammer TranslationMethod),因此被称为“改进了的现代语法—翻译法”。
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而不是习惯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能仅靠模仿记忆,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过程,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
认知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如下:1.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操练外语,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
3.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各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4.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
教学时,适当地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可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5.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对于影响交际的错误要加以纠中,1983:191~194)功能法认为成年人学习外语和幼儿学习母语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成年人学习外语一般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进行的,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来学习外语的,而且成年人的学习具有自觉、有意识等特点。
因此,功能法的优点在于重视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强调智力的发挥,主张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二、功能法概述功能法(F u n c t i o n a l A p p r o a c h)又叫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语法大纲情境大纲和意念大纲》一文中被首次提出。
当时,西欧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这样的环境要求有更多的人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际。
同时,由于学外语的人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不同,对运用听、说、读、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教学目的的多样性。
因此,功能法便应运而生。
功能法的语言学基础是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是相互作用的。
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y)则提出了“语段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论。
功能法的心理学基础是心理语言学,代表人物是费利克和哈思。
功能法的主要教学原则有:1.以功能为纲,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且实用的语言材料。
2.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
3.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训练相结合。
4.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有一个容忍度,那些不影响交际的一般性错误可以不必纠正,不必过分苛求。
5.圆周式地安排语言材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常见的方式是以话题来安排顺序,把功能和结构统一起来,每个话题要有几次循环,每循环一次就增加一次难度。
(盛谈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王宣予摘 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语言教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两种语言教学法是认知法和功能法。
在这两种教学法的指导下,我们将对适用于医学专业全英班留学生汉语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浅显的探索。
关键词:认知法 功能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79XIANDAI YUWEN2012.05炎,1990:175)功能法的优点是:教学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大都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选用的语言教学材料大都是本专业人员所必需的,在教学方法上也根据不同专业人员的需要而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不同的要求或侧重。
三、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授课班一年级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下面是笔者的汉语综合课第三课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杨寄洲《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上)。
我们将“认知—功能教学法”应用于对全英班留学生的汉语课程中,具体教学过程分析如下:(一)教学过程展示课文:第三课《明天见》A:你去邮局寄信吗?B:不去。
去银行取钱。
A:明天见!B:明天见!第一步,展示。
我们在PPT上通过图片展示有关的地点名词和行为动词,例如地点名词:邮局、银行、食堂、教室、学校、宿舍、厕所、超市、医院等;行为动词:吃饭、睡觉、学习、买东西、看病、寄信、取钱等。
这些词语跟课文中出现的句型有关,是留学生为在中国学习生活急需习得的。
第二步,语言要点练习。
我们从课文中提炼出了本课的重点句型——“Sb+去+P+V”①,然后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练习,例如举例说明“你去邮局寄信”“我去食堂吃饭”“他去银行取钱”“妈妈去超市买咖啡”,或者通过使用是非问、特殊问等,要求学生用该句型回答。
做这些练习,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该句型的语言结构形式。
第三步,语境练习。
通过游戏,将前面的语言材料放在有语境的游戏中练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这个句型的结构特点,我们设计一个游戏,命名为“不可思议”。
游戏操作具体如下:1.教师课前准备好三个纸盒,并在其中分别投入写有“学生姓名、地点名词及行为动词”的数十张小卡片;2.课堂上,每个学生依次从三个纸盒中抽出一张,并把所得的句子读出来,如“张红去银行睡觉”“李明去厕所吃面条”“王华去教室取钱”等。
这样的句子既可以活跃气氛,也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第四步,实际运用。
要求学生在“打招呼”这个语境中,重新组织所学过的语言材料,自由对话。
这一步是模拟性的交际活动,特点是无限制、完全自由,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上述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关的语音、词汇等语言知识,如地点名词、行为动词;第二步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关的语法结构,如重点句型“Sb+去+P+V”。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如果学生发音不清或错误,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交际活动;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石,没有它作为建筑材料,学生就无法构建句子,也无法表达思想,所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法即语言的规则,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言语都要受语法规则的支配和制约,学习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现象,并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
这两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相关的语言材料,掌握语言的结构、用法和意义,强调学习者智力的发挥及对语言规则的理解正是功能教学法的核心观点。
我们将这种过程归纳为语言的理解。
在理解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则之后,学生还要有能力正确运用这些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就是培养语言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进行“不可思议”这个游戏,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前面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类似这种理解性练习还有很多,根据这课的重点句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可以进行动作反应练习,即老师说句子,学生根据句义表演。
例如,老师说“小强在教室洗澡”,然后让一位学生到讲台前将这个句子表演出来。
这个阶段主要是运用了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但从教学方法上看,我们运用了听说法或视听法的某些练习形式。
这种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的语言练习过程,我们称之为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只表明学生掌握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交际能力,所以要进入第四步的实际运用阶段。
如上文所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他们对汉语技能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听和说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计相关的练习语境。
自由对话是一种模拟性的言语交际活动,学生可以脱离课本,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对话。
这些对话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并作必要的补充。
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还可以进行知识扩展,增加医学词汇教学环节,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因为留学生和中国人在意义的表达和言语的使用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适当介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或进行中外语言文化对比,以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汉语的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人员的需要,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不同的侧重,这体现了功能法的教学原则和优点,我们将这个环节归纳为语言的运用。
注 释:①本文的缩略语符号——Sb:某人;P:处所;V: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参考文献:[1]邵菁,金立鑫.认知功能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王继根.外语教学中的三大学习理论述评[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4]薛燕华,刘桂琴.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心理学基础[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5]曾怀琳.谈认知-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王宣予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