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下的中国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成为了当今社会公共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银行业领域,网络舆情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对银行的形象和声誉造成影响,还可能对银行的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银行业网络舆情存在着一些误区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一、误区1. 网络舆情与实际经营业绩关联度不高有些银行可能认为,网络舆情只是一种虚拟的声音,与实际的经营业绩关联度不大,因此可以把它置之不理。

实际情况是,网络舆情对于银行的经营业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好的网络舆情可以增强银行的品牌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促进业务发展;而负面的网络舆情则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影响业务经营。

银行业不应该小觑网络舆情的力量,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网络舆情。

2. 只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忽视根源问题的解决一些银行可能会过分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扩散,而忽视了网络舆情背后的根源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即使成功控制了网络舆情的传播,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负面舆情可能会再次出现,甚至更加严重。

银行业在应对网络舆情时,需要从根源上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才能真正做到舆情的有效管理。

3. 忽视舆情的预警和监测有些银行可能会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此对舆情的预警和监测工作不够重视。

实际情况是,通过科学的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可以在舆情发生之前就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舆情对银行的影响。

银行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应当加强对舆情的预警和监测,及时掌握舆情的动态,从而有效地做出应对措施。

二、挑战1. 舆情传播速度快,应对反应不及时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负面舆情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影响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受众。

对于银行业来说,由于要考虑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在应对舆情时可能需要经过多层审批,导致反应不及时。

这就需要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对和处理。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样,网络舆情的成长总是与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有关。

综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事件寻找到其发展的规律。

通过梳理这些事件,可以大致看出网络舆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本文试图通过不同技术的发展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将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萌芽、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继续发展壮大和理性发展五个时期。

而每一时期都通过特定的网络舆情事件分析出这一时期网络舆情的特点,为政府如何监管舆情提供理论支持。

一、中国网络舆情的萌芽阶段(1998年—2001年)参考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国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始于1998年。

而网络舆情的出现则是在1998年以后,从1999年开始,网络舆情开始在我国批量涌现,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等重大事件起到了催化和激发作用。

在此期间,政府对网络舆情干预较少,国务院网络舆情局2001年才得以组建。

这一时期网站少、网络空间小、网民也少,而网民能够自由发言主要通过聊天室发帖和论坛发言两种方式,这一时期的网络热点相对较少,政府对网络舆情没有重视,所以被称为网络舆情的萌芽阶段。

1、1998年:印尼排华引发的骚动,第一次引发了网络舆情的大热潮1998年5月13日到1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导致1250人死亡。

事件发生后,由于印尼当局故意隐瞒加上网络的普及力度不够,内地媒体并没有报道这方面的信息,中国的民众多数并不知情。

但是网民发布的血腥照片与暴力事件信息,激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抗议。

而这个事件经由多数网民的推动,国内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空前高涨,第一次掀起了网上舆情的大热潮,体现了网络的正面影响。

这次事件是中国网络與情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实现了网络舆情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民众开始在网络上表达情绪与意见,催生了网络舆论的发展。

此时,中国网络舆论是以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也是中国网民应对暴动的一种途径。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是指银行业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有关信息传播和舆论变化。

网络舆情对银行业形象及经营活动带来了重要影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网络上曝光,银行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误区、挑战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把握客户需求的误区面对数字化时代,中国银行业要想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就必须积极了解客户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但是,因为对互联网的认知不足,部分银行在识别和满足客户需求上出现了失误。

例如,当下不少年轻消费者更关注银行APP的使用体验,但是很多银行却没有强化自己的APP开发及运营能力,这使得消费者对银行APP的评价不高,反而选择了互联网金融机构。

(二)信息防范的误区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加,因此,银行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网络信息安全。

但有时候,银行会过分纠结于此类问题,一味地强调信息防范,以至于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现了一种“过度保护”的状况。

一些银行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用户信息,甚至会限制银行卡的使用“区域”。

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不仅让用户感到麻烦,而且也会破坏顾客的体验感和信任感。

(三)创新发展的误区银行业不断探索创新,但是也存在创新误区。

有的银行为了满足潮流,将一些虚拟化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这些产品的确能够吸引大批投资者关注,但对于金融稳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增加了整个市场的风险。

(一)普及程度亟待提高当前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步明显,各大银行纷纷上线了自己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但是目前普及程度并不高,银行客户数量的占比还不足10%。

若银行想要在互联网时代立足,就必须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快创新步伐,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网络金融的发展让银行及其客户之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加,信息技术安全成为了业内难以避免的问题。

一些银行虽然加强了信息安全的防护,但是还是难以避免一些黑客攻击或者是泄露用户账号信息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客户的信任度,还容易导致财产损失和品牌形象受损。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拥有庞大网民群体的国家,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中国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快速化的特点。

网络舆论场日益活跃,各类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成为公众发声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议题日益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讨论,也有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和诉求。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谣言等在网络空间中泛滥网络舆论的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明显,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网络舆论的监管难度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也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背景介绍: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情不仅反映了民众对于各类事件、政策、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态度,更是影响政府决策、社会舆论乃至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

网络舆情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

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网络舆情是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使得网络舆情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

网络舆情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反馈也能够推动政策的执行和改进。

关于中国楼市空置房现状的网络舆情分析

关于中国楼市空置房现状的网络舆情分析

关于中国楼市空置房现状的网络舆情分析中国楼市空置房的现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是网络舆情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将就中国楼市空置房现状进行网络舆情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对策。

首先,网络上对于中国楼市空置房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有人认为空置房现象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隐患,需要尽快解决。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认为楼市空置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因为有些房屋仍在等待装修或出售,而且购买房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居住,还包括投资和避险等因素。

针对中国楼市空置房现象,个别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以解决空置房问题。

例如,通过政府购买、租赁等方式利用空置房改善民生,同时也可以刺激房地产市场,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鼓励通过改造、二次装修等方式,将空置房转变为租赁房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在应对空置房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出台更加明确的房地产开发政策,限制过度开发,降低楼市波动性。

与此同时,购房政策也要精细化,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差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力度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租赁住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租赁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住房租赁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楼市空置房现状是网络舆情的热点之一、网络上的舆论分为支持和质疑两种观点,并有其各自的表述和原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力度,并综合考虑供求关系、土地开发、投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只有这样,中国楼市空置房的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1. 引言1.1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中国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来自网络舆情的各种挑战和误区。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各种舆论信息,包括正面的好评和负面的批评,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网络舆情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上。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一条负面消息很快就可以在网络上扩散开来,对银行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一条负面消息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对银行的业务和客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恶劣后果。

网络舆情存在的误区主要包括信息真实性难以核实、舆情炒作严重、舆情导向不明等问题。

在互联网上,虚假信息往往难以查证,可能被恶意炒作,从而误导公众对银行业的认识和评价。

一些网络舆情往往存在导向不清晰的问题,可能会误导公众对银行的认识,对银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

网络舆情所面临的挑战也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管理和应对策略上。

银行业需要应对各种网络舆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控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的危机。

银行业还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回应舆情、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等方式来化解舆情带来的挑战。

2. 正文2.1 网络舆情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网络舆情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舆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对银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舆情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和选择。

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

一些负面的舆情事件,比如银行服务不当、不良的工作态度或涉及财务风险等,都会对消费者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行为。

网络舆情也会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造成挑战。

一旦出现负面舆情事件,银行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否则可能会导致舆情的持续发酵,进而对银行的声誉和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社交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我国社交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我国社交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作者:李晓徐晓雨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年第32期關键词:社交网络;网络舆情;知识图谱;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3)32-0004-040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国社交网络蓬勃发展。

社交网络成为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传播观点的主要场所,自由表达的平台环境使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纳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快速且广泛的传播特点使社交网络逐步成为网络舆论传播和扩散的一个重要平台,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现。

因此,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加强对社交网络舆情的监管、分析和预警成为我国学术界、各大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舆情开展了相关研究。

兰新月等[1]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微博社交媒体中舆情信息交互模型,为政府应对微博等网络媒体中的复杂舆情提供帮助。

谭坤彦等[2]梳理了国内外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情感分析模型,对舆情情感分析进行了综述。

王晰巍等[3]运用知识图谱相关方法,对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的研究动态开展了研究。

从现有研究综述来看,学者针对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舆情分析相对较少,且针对近5年的社交网络舆情的研究综述相对较少。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软件,选择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针对大量的文献数据开展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时间、文献作者与机构、文献主题等角度,分析我国社交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社交网络舆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选择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来源类别为“CSSCI”和“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经人工筛选后,得到2011-2022年的767篇有效文献。

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针对社交网络舆情研究开展可视化分析。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

大数据挖掘技术
总结词
大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以获取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的方法。
详细描述
大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机器学习 等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通 过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相关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和 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决策参考。同时 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舆情趋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强化大众传播意识
提高大众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认知和传播意识,引导民众理性看待和回应涉华舆情。
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尊重文化差异,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减少误解和偏见。
加强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监测与预警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掌握不良舆 情信息。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传播途径
社交媒体平台
如微博、微信、Twitter、 Facebook等,通过这些平 台信息能够迅速传播。
新闻网站
许多新闻网站从社交媒体 获取信息,进行报道和分 析,进而形成涉华国际舆 情。
论坛和社区
如Reddit、Quora等,这 些平台上关于中国的讨论 和观点也能够影响涉华国 际舆情。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要点一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进行了广 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交媒 体涉华国际舆情的传播机制和影响因素、社交媒体涉 华国际舆情的情感分析和观点挖掘、社交媒体涉华国 际舆情的应对策略和效果评估等。
要点二
发展趋势
未来,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 面。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将被 应用于舆情的收集、分析和挖掘中,例如自然语言处 理、情感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此外,随着全球化和数 字化的发展,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影响力和重要 性也将不断提升,成为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研究的重 要领域之一。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治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之一。

网络舆情的飞速传播和影响力不容忽视,给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以及路径选择。

一、行动逻辑1. 网络舆情治理的紧迫性网络舆情作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具有快速、广泛和低成本的特点,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传统媒体。

一旦网络舆情失控,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矛盾激化。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具有迫切性。

2. 维护社会稳定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必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无法控制,一旦舆情恶化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舆情治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监测、预警和干预网络舆情。

通过技术手段,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效力。

二、现实困境1. 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设备进行分析和处理,但当前社会资源有限,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效果有限。

2. 信息真实度难以保证网络舆情的特点是信息多样且来源广泛,其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谣言、虚假信息甚至恶意攻击。

如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成为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困难之一。

一旦误判或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风暴。

3. 反思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反思与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政府在舆情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容易导致舆情被质疑。

此外,由于网络舆情治理涉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职责,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舆情治理的乱象。

三、路径选择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但也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第十四章 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

第十四章 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
第十四章
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
导言
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本体状态以及社会民众对这种客观状态的主观反映,形象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 统一。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覆盖了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种主体,不仅国家、 政府机构等需要应对网络舆情,随时注意网络舆论对自身社会形象的影响,而且很多原来不受公众 关注、没有社会形象的组织和个人也因为网络舆论而形成了社会形象。
一、国家形象概述
(一)什么是国家形象 管文虎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 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 郭树勇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印象中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政治声誉”。
杨伟芬更简洁地将其定义为“国际社会民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二)境外网络舆论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认可“中国崛起”的同时,担忧“中国威胁” 金融危机后,更加期待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受到热议,认可与疑虑并存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
(1)半数国际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属性,并认为中国已成为当代世界大 国。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人神秘、理性、创新、温顺并且很幸福。其中,中国青年人获得普遍认可: 勤奋、有活力,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2)海外民众最熟悉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了解率约达三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载体丰富,具有 国际吸引力。61%的海外民众乐于了解中国文化,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学习汉语有兴趣。国际民众 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中国武术、饮食和中医。 (3)国际民众对中国政治缺乏了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理念与主张,不了解人数将近一半。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认知分歧较大。
度大大增加。
二、网络舆情与国家形象传播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

2023-11-11contents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概述•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传播途径与影响因素•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特征与演变规律目录contents •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应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策略与建议•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是指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涉及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舆情。

这些舆情包括公众对中国的看法、态度和情感,以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关的信息。

特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和影响力大等特点。

这些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舆情还具有匿名性和多样性,容易引发各种言论和观点的交锋。

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影响中国的国际关系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的传播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化规律;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的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和话语分析等。

这些研究为深入了解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现状未来,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的生成机制和传播规律;二是加强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的情感分析和主题分析,深入挖掘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和看法;三是探索社交媒体涉华舆情与其他领域(如经济、政治等)的交叉影响;四是加强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的国际比较研究,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发展趋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2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的传播途径与影响因素传播途径分析0302011影响因素分析23政治因素是影响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政治制度、外交关系等。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贸易关系、投资等。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影响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文化差异、价值观等。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舆情分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中国作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互联网舆情分析更是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中国互联网舆情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对中国互联网舆情的整体态势进行了分析。

从数据上看,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庞大,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巨大。

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迅速,涉及面广泛,舆情事件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舆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PC端,移动端的舆情传播也日益增强。

其次,我们对中国互联网舆情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传播,如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娱乐八卦等。

这些热点话题往往会引发舆情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热点话题的监测和分析成为了互联网舆情分析的重要内容。

另外,我们还对中国互联网舆情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庞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面临着挑战,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了一大难题。

此外,互联网舆情的传播速度快,一条消息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发热议,对相关方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互联网舆情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有效的舆情管控和危机公关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对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舆情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同时,随着互联网用户素质的提高,网络舆情传播也将更加理性和成熟。

因此,未来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综上所述,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相关部门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能够为大家对中国互联网舆情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希望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互联网舆情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不同的网络舆情特点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不同的网络舆情特点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不同的网络舆情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公众舆论和情感倾向。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文化、语言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国家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美国网络舆情的特点在美国,网络舆情呈现出高度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美国拥有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网络言论自由度较高,公众对舆情进行广泛讨论。

其次,美国社交媒体发达,特别是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成为舆论交流的主要场所。

此外,美国民众对网络舆情的参与度高,公众具有强烈的个人主张和表达欲望,形成了泛滥的网络言论。

美国的网络舆情具有声音多元、参与度高和表达自由的特点。

二、中国网络舆情的特点中国的网络舆情特点与美国有所不同。

中国在网络管理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以确保网络舆论的秩序和稳定。

中国的网络空间对外部信息进行了一定的封锁和审查,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也成为民众交流舆论的重要渠道。

在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网络舆情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得到了加强。

中国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包括政府引导、言论管控和国家信息封锁等。

三、欧洲网络舆情的特点欧洲各国的网络舆情特点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些共性。

首先,欧洲注重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较为严格。

其次,欧洲国家强调信息自由和言论多样性,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干预程度较低。

在舆情热点事件中,欧洲民众喜欢通过网上讨论、博客和网络论坛等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欧洲也致力于加强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打击,鼓励公众进行真实、客观的信息传播。

四、亚洲网络舆情的特点在亚洲地区,网络舆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应用上领先,网络舆论较为自由和开放。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亚洲国家民众议论时事和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

不同亚洲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影响着网络舆情的特点,例如中国、韩国等国家对网络言论进行一定的管理和限制,而日本则注重网络舆论的个人主张和多元化。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之策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之策
选 择。
健全 网络舆情监测、 研判与预警机制。 政府 对网络舆情 的
研 判 与应 对 能力 , 是 执 政 能 力 的有 机 构 成 , 是 执政 艺术 的 既 也
在多起 由网络引发的公共事 件中, 面对指责质疑 , 党和 政 体 现 。 观 那 些 由网 络舆 情 衍 生 的 重 大事 件 或 公 共 危 机 ,“ 纵 民 府 的执政能力与政 府公信力面临考验: 对网络舆情处置不适,
我 国网络舆情 的现 状与问题
技 术 应 用 与规 制 体 系非均 衡 发 展 。 国互 联 网在 发 展 过 我
程 中存 在 “ 术先行、 理滞后 ” “ 技 管 及 先发展 、 后规范 ”的现 “ 网众 ” 数量与力量均呈上升态势。 同于以往 呈原子状 象 。 不 诸如微 博等新媒体兴起 , 很快被 国内网络运 营商应用 , 当 态的个体分散网民, 一个 由 “ 网络化用户” 构成的 “ 网众” 群体 局在 发现其潜在 风险后再予规制 , 往往 遭遇抵 制 ( 比如微 博 己悄然崛起, 以数亿计的庞大数量构成 个 “ 卜 压力集 团” 据 实名制 问题 ) 众 多 网 民 己习惯 于 较 为 宽 松 的 网络 生 态 环 境 , 。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截 至2 1年底的数据 , 01 中国网民规模 己达 此后再强化管理 , 容易引发国内网民的抵制反弹, 也易遭致 国 51 . 3亿, 其中4 .%的网民在使 用微 博, 87 手机 网民规模 达35 际舆论的批评压 力。 .6 虽然 自19 年 以来我 国已颁布了 《 国人 94 全 亿; 另据调查 , 超过6 %的中国网民经常在 网上发表言论并就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 网安全的决定》、《 6 互联 各种话题进行讨论, 充分表 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法》等系列旨在规范互联 网管理 的法律法

论网络舆情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论网络舆情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州
百 家 论 坛
刘静静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论网络舆情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摘要: 随着 网络 广泛发展 , 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是越 来越 小事情就故意制造 出舆情 ,贬低与动摇 其他 国家信息 与社会 大, 几乎 能够左右到 了一起事情最终结局 。 对于我 国主流意识 根本制度 , 有 时候还会抓住人们不满情绪进行煽动 。 形 态而言 , 更是受到 了网络舆 情监督与影响。 本文就是 阐述 了 2 ) 诱 发非 国家 主体对主体产生过激行为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在该特征基础上去分析对主流意识形 而今有一些政治主体属于那种稳坐钓鱼台形 式 ,拥有 扎 态造 成 的影 响 。 实组织与财政资源 、 备有推崇实践 、 法律权威以及成套的处事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 态 网络舆情 影响 方式 , 但 是过去 只有极少政治资本及传统优势 的反对组织 , 短 时间内适应以网络作为纽带 的通讯与信息机遇。加上网络信 1前言 息和信息技术具备非垄断性 ,世界范围中一些 国家对网络极 2 0 1 2 年西安 的“ 微笑” 局 长事件 , 在 网络舆情 监督 下一层 为排斥 , 例如国际上 的恐怖组织 , 邪教组织等通过网络进行反 层被剥开 了, 最终挖掘 出了该局长一些有违党纪事件。 事实 动组织 , 这种做法无疑与我 国主流意识相 反 , 必然会严重威胁 上, 网络舆情现在成为 了一种有效 监管方式 , 对各个行业都有 到了政府领导的权威性 。 极 大影 响, 自然也就会对我 国的主流意识形 态造 成相 应影 响。 3 ) 推动主流意识形 态发展 因此研究 网络舆情对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 其一 , 能够为主流 阶层塑造 良好 形象 ; 网络能够为 同志 阶 2网络 舆情特征 层提供一个展示平 台, 但也为管理双方提供便利交流渠道。 当 所谓 网络舆情就是网民以网络作为平 台,发表个人对所 政府 出台一个政策就代 表了主流意识形态思想 ,网民就可 以 关心时间的意见 、 看法 。比如在河北某大学校园中发生车祸 , 通过该平 台监督该制度 ,通过网络舆情来展示 网民的想法和 煤炭爆 出了肇事者 说 : 我爸 是李 刚 , 之 后各个博客 、 论坛及微 反馈。 在 良好互动环节 中所形成 网络舆情 , 这样有利于管理者 博都进行了讨论 , 采用人肉搜索背景 。类似事情 比比皆是 , 体 建立舆论 环境 。 从一些实例可知 , 只有管理结构合理开展舆论 现出网民在 一定程度上走 出被动地位 , 起到主动信息源之一 , 宣传 、 能够 自我包装 , 才能够展示 出 良好 主流意识 , 才能够产 总体来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 生 出有力的吸引力 与凝聚力 ,进而产 生出有力 的感 召力 与向 1 ) 兼容并包 ; 对于传统媒体 普通受众 只能够被动接受 信 心 力 。 息, 极难将个人观点进行反 馈 , 同时这些被动信息 也是 通过层 其二 , 能够营造出 良好公共管理环境 , 网络舆情 能够体现 层把关后才能够 面众 。因多种 因素 , 根本不能够全面 、 客观的 出民众对某种事件 的反映 , 给现实社会一个有效反作用力 。 通 反映现实。 而 网络却具备开放兼容并包特性 , 极大弱化 了把关 过大量 网民一致声音反馈 ,就是通过网络舆情 体现出对现实 人作用 , 同时网民还能够 自由发布个人感兴趣信息及见解 。 社会观点 , 现实社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这种客观反馈。 通过网 2 ) 互动性 ; 在 网络传播模式下 , 网民对于感兴趣话题能够 络环境 , 管理者不仅仅能够从网络虚拟社会 中得到支持 , 还能 发表观点 , 同时发表话题者也能够对该观点进行 回复 , 形成了 够通过该支持在一定程度 中体现到现实社会中来。当然网络 双方交流 , 引导越来越多网友参与进去 。比如通过 “ 我爸是李 舆情 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较为极情况 ,但是大多数意见还是能 刚” 这句话发起造句大赛 , 就有 3 6 万 网民跟帖 。 够体现 出社会大众声音 ,无法大多数 网民赞 同正常也不能够 3 ) 主体的大众性 ; 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具有话语权 , 网民不 将该 主流意识形态落到实处 。 但能够依据 自身兴趣选择信息 ,还能够 自由在 网络上发布信 通过这种 网络舆情 ,还能够体现 出主流管理者 的危机管 息; 这样网民不但 能够通过 网络了解全球 , 还能够报道 自己身 理。 危机事件就是对管理能力的一种否定 , 危机发生就是对管 边的热点 问题 ,因为网络舆情话语权也就不再局 限精英 阶层 理能力考验 , 如果主流意识形态不能够预见危机 、 判断错误及 之中。 不合理决策 , 都 能够诱导危机升级 , 但是合理收集与分析 网络 3网络舆情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舆情 , 都能够及时判 断危机 , 合理 引导舆论来化解矛盾 。 网络舆情对我 国各个方面都有大大小小 的影 响, 自然对 4 ) 影 响到 主流意识形态的落实 主流意识形态也存在一些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对统治 阶 如果 处理 网络舆情不当 , 必然会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 , 其 层利益及软思想体 系 , 主要包含 了上层建筑 中的法律 、 政治、 是因为网路舆情极大冲击 了主流思想者披露信息及发 布功 经济 、 伦理 、 教育等各个方面思想。 对于我国而 言, 共产党就是 能。 如果主流意识者还是采用封闭或有选择 发布信息方式 , 一 社会 领导核心 ,因此我 国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 以及有 旦被网络上传播必然降低人们对 主流 意识管理者的信任 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成为了主流意识形 态 ,主要 体现出 其二让民众和主流意识间的隔阂 ,网络舆情 和其他传统 人 民意志与人们群众根本利益。 网络舆情凭借 自身特征 , 实现 媒体舆情 存在差异 ,网络普遍具 备求新 、求异及叛逆 心理特 了全 区便 利 、 快捷交 流 , 是不 同国家 、 民族及 地区思想大汇 集 征 , 一旦没有正确引导必然影 响到 主流意识形态 的认识 , 也就 及大碰撞 。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 , 网络舆情 同样也会对 造成 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 我 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 ) 西方国家通过 网络舆情行使网络霸权 [ 1 】 曹荣湘. 解读数 字鸿沟— —技术殖 民- 9社会分化【 M】 . 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起来 , 计算机网 海 : 上海三联书店, 2 0 0 9 ( 2 9 ) . 络成 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 ,因此这个社会说穿 了就是对信息 【 2 ] 袁峰 , 顾铮铮. 网络社会 的政府 与政治[ M 】 . 北京 : 北京大 资源抢 占的社会 ,谁抢 占信 息资源越多就能够有效实现 自身 学 出版社。 2 0 0 8 ( 3 8 ) . 利益 。 而互联 网 自 然成为了没有硝烟战场 。 而美国及一些信息 【 3 】 丁建 军. 高校 网络舆情 - 9应急管控[ J ] . 职 业时空 , 2 0 0 8 , 强国不但拥有高端通信设备 , 还具有尖端网络技术 , 朝着西方 ( 6 ) 发展中的国家输送通讯设备及系统 ,这些 国家在极大程度上 f 4 ] 刘大鹏. 开展 互联 网上舆情控 制的方针和对 策[ J 】 . 吉林 必然会依 赖西方 国家 。这家必然给西方 国家行使 霸权 主义提 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9 ( 1 ) 供方便。 信息强 国就利用 网络舆情 的隐蔽性 、 无时空性及多元 性, 大范 围、 跨国界 的传播一些 和本 国相悖的思想 , 通过一些

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

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

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当下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和公正。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表达惟一比较顺畅的通道。

从湖北巴东邓玉娇案,到武钢徐武案,从工信部强制安装上网过滤软件,到铁道部7·23动车事故的善后处置,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公共治理形成了强大压力,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事件的走向。

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压力集团”。

正如微博网友“梦里惊闻”写道:“如果把政治比成动车,那中国政治就是D3115;如果把民意比成动车,那中国民意就是D301。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都是这两趟动车的乘客。

”借助互联网,民意和民怨呼啸而来。

在民怨和改革赛跑的形势下,我们尤需提防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否则,发生信息阻滞、信号紊乱和局部运转停顿,这是谁也不愿看见的局面。

互联网“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6.2%,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均高于70%);但中国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及热烈度绝对是世界上最强的。

4.85亿网民中,只有一部分人发帖、回帖,上微博、发微博的多一些,也不过1.95亿,占网民数的40.2%,占全国总人口的14.2%。

就是说,经常在网上发声的,只有一二成的中国人。

但他们通过新闻跟帖、个人博客、BBS特别是微博客,随时发布信息,表达意见。

在诸多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了“公民报道者”以及掌握极大话语权的民间“意见领袖”。

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

中国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

第一类是“公共知识分子”,包括传统的学者(如于建嵘教授)、作家(如韩寒)等。

“公共知识分子”关注人权、自由、法治、政治体制改革等社会深层问题,在互联网话语谱系中形成了对传统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冲击,为社会治理秩序的变革揭示了一个新的方向。

现阶段这些网络“意见领袖”扮演的角色,是严复那样的启蒙者,而不是康梁那样的变法实施者或推动者,更不是孙文那样的颠覆者或革命家。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分析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分析

网络舆情的国际比较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广泛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对网络舆情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究不同国家的网络舆情现状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美国的网络舆情美国作为全球信息技术的领先者,网络舆情在其国内具有较高的频率和影响力。

美国的网络舆情表现为广泛的参与度和多元的意见声音。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网络舆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都会利用这些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然而,美国的网络舆情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暴力的增加等。

二、中国的网络舆情中国的网络舆情相比于美国有着独特的特点。

中国政府对网络舆情有着更严格的控制,对于不符合政府主导意识形态的言论进行审查和限制。

此外,中国的网络舆情也受到了网络封锁和网络差距的影响,一些偏远地区的民众并没有参与到网络舆情中来。

然而,中国的网络舆情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在灾难救援中,网络舆情可以快速传播信息、动员志愿者等。

三、欧洲的网络舆情欧洲各国的网络舆情相对来说比较多样化。

不同国家对网络舆情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北欧国家普遍倡导开放的互联网文化,鼓励公众多参与社交媒体讨论;而一些东欧国家则在网络舆情管控方面比较严格。

总体而言,欧洲的网络舆情相对自由,社交媒体平台在其中的影响力也较大。

四、亚洲的网络舆情亚洲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韩国和日本的网络舆情发展比较成熟,社交媒体平台使用广泛,公众参与度较高。

印度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网络舆情相对较为活跃,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中国的网络舆情在亚洲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受到了政府的管理和审查。

五、网络舆情的原因分析不同国家网络舆情的异同主要源于国家制度、文化背景、国家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美国坚持言论自由和公民参与,网络舆情活跃;中国对网络舆情进行严格管控,影响其发展情况。

欧洲各国则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等4则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等4则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等4则作者: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5期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近来有媒体提起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网络舆情并不完全等同现实民意”。

这个判断触及了人们常有的一个认知误区,即容易放大网络舆情,把网络舆情当成全部民意,从而对中国社会作出有很大误差的判断。

生活在网络世界的人,容易把网络声音当成“多数民意”,这是环境所形成的幻觉。

人们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当成整个世界,通过刷微博获取信息,在论坛中与人交流,很容易就把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这些虚拟平台想象成中国的舆论场,以为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多数民意”了。

因为微博上负面情绪比较集中,就误以为中国的基调就是负面的;网络上坏消息处处可见,就以为社会处处都是坏消息;微博上整天群情激愤、充斥着浓烈的仇富仇官情绪,就以为这个社会已经分裂和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这是典型的环境造成的错觉。

中国有10多亿人,上网的人毕竟不是多数,而且,多数上网的人其实也并不发言,因此网络舆情的代表性是很有限的。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极端声音更易得到传播,温和理性的声音反而被淹没;极端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化声音更易得到传播,建设性的声音反而成为沉默的螺旋;对抗性的声音和对立性的观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沟通性的声音反被弱化;负面的声音集中呈现,正面的声音只是虚弱地存在。

因为网络舆论场的过于亢奋和强势,非常容易形成主导性的舆论。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这对于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非常关键。

(曹林/《中国青年报》)新闻业投入移动大潮的五点建议1、主动拥抱移动潮流——不要坐等实现盈利。

2、通过移动扩大接触。

移动让用户更便捷、更频繁地来接触媒体,是给新闻媒体打开了又一扇窗,而不是关上一扇门。

媒体公司在艰难地寻找盈利之路,但还是要先积累用户。

3、不妨考虑做APP,特别是手机上的APP。

移动上网时,用户在各种APP上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八成,而页面浏览不足两成。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迅猛,互联网舆情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是对互联网上涉及的舆情事件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报告。

通过对互联网舆情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热点、民意趋势和舆论动向,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和公众参与提供重要参考。

一、舆情事件概况。

从近期的互联网舆情事件来看,涉及领域广泛,涉及人群众多,涉及话题热点。

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舆情事件较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舆情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舆情事件特点分析。

1. 多元化,互联网舆情事件涉及的领域多样化,涉及的人群也多元化,不同群体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存在差异。

2. 快速性,互联网舆情事件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在瞬息之间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事件的发展和影响产生重大影响。

3. 匿名性,互联网上的舆情表达往往具有匿名性,这就意味着在舆情事件中,有可能存在虚假信息、恶意造谣等现象,对舆情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情绪化,互联网舆情事件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点,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意见和情感时往往更加激烈和情绪化,这也给舆情事件的处理和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互联网舆情分析的意义。

互联网舆情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民意、引导舆论,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改善产品服务,更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社会热点、参与公共事务。

通过对互联网舆情事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动态、引导舆论导向,为社会治理和舆论引导提供科学依据。

四、互联网舆情分析的方法。

互联网舆情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舆情搜集、舆情监测、舆情分析和舆情评价。

通过对互联网上的舆情事件进行搜集和监测,可以了解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通过舆情分析和评价,可以对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把握舆情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舆情事件的处理和引导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情下的中国
--从社会意识形态下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监督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章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监督
1.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随着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具有全时性和突发性,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及时、便利、充分的交互性,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等特点。

1.2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导致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也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技术保障。

所谓“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有:论坛(BBS)、新闻跟贴、舆论监督网站和网络民意调查等。

并且,网络舆论监督主要具有监督范围广,监督效率高,具有很强广泛代表性和复杂性,监督丰富而混乱等特点。

第二章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历程与现状
从舆论概念的提出,到传统媒体监督的发展,再到网络媒体的兴起,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艰难曲折的道路。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生的监督形式,在秉承了传统媒体的特点时,又背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1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

1998年5月,因印尼排华动乱而引起了网上“黄丝带运动"是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全世界华人通过电子邮件和登录BBS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声援印尼华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后的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且促使众多类别的论坛群组初具规模。

第二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逐步发展。

自2001年开始,随着我国网络新闻事业逐渐走向成熟,网络舆论监督也开
始发展并完善起来。

2001年8月,人民网及其所属的《人民日报》对广西南丹特大矿难的披露,使网络舆论监督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次舆论监督也促进了我国的立法特别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立法进程。

第三阶段: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发展。

从2003年4月开始,对于“非典",我国网络媒体的几大重要网站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最初,就是网络媒体传递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紧张和恐慌,才促使传统媒体也介入报道领域,登载确切的相关信息,以稳定社会、民心。

2003年6月,针对孙志刚事件,各大网站不仅纷纷追踪报道,而且还开辟论坛、设置网上调查等栏目鼓励网民发表意见,最终使孙志刚案的主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并终结了我国通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历史。

2003年10月16日,苏秀文宝马案。

在案件得到公审后,由于关于此案的信息传播不畅,导致围绕这件事情,网络上展开了民与官和贫与富的较量。

最后虽然网络舆论并没有改变最终的判决结果,但事态的发展足见网络舆论在当时就已经有了广泛的影响。

2003年年底的沈阳刘涌案,再次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最终新浪网和其他媒体形成合力,广泛反映民意,促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的提审,判处刘涌死刑。

正是由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通力合作,才使得相关信息不断扩散,震撼力不断增强。

第四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迅猛发展及亟待完善。

2005年,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虽然案件报道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网友的意见和媒体的追踪促成了对于防渗工程的环境评估,并制定了相关的科学的整改措施,使圆明园再次焕发生机。

2005年年中的哈尔滨550万天价医疗费事件中,在网友的讨论和中纪委的追查下,天价医疗费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无不是现行医疗体制的死穴——开大处方、医患关系紧张、保障患者知情权、监管制度缺陷等等。

网络舆论监督再次发挥作用,不仅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还推动了一个行业行风的整顿,并触动了相关部门在制度层面的思考。

2.2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
2 .2.1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影响日增
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自由表达观点的广阔交流平台,建构起一个更广泛更自由的意见交流场所,从而更容易形成公共舆论。

舆论监督也因网络的参与,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事件,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监督当中去。

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势必将越来越大,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2.2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取长补短
对于网络媒体,每个网友都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形成巨大的信息流,冲击网络世界。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所以公信力差、权威度低、观点难免偏激、用语过于尖刻等原因。

这些信息流到底能对公众形成怎样的信息冲击和心理冲击还有待证实。

而传统媒体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积累过程,形成了品牌效应,具有较高的权威度和可信性,但是由于传播空间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传播存在着无法大量传递有关事件过多细节的缺憾,而这种缺憾又正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以两种媒体的互动,能够使舆论监督的达到最佳效果。

这也在孙志刚案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3隐患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完善
网络舆论监督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舆论监督带来飓风性变革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不可忽视的隐患。

首先,网络的广泛传播虽然为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的生存提供了空间,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的这些声音,尤其是弱势社群的声音,究竟有无听众和在多大程度上能产生影响都不可定论。

网络这一新媒介的主体构成仍然限制其功用的最佳表达。

其次,网络传媒由于缺少“把关人”,各类无从证实的信息、意见充斥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而在真伪莫辨的超量信息海洋中众说纷纭,就难以形成准确的舆论,不利于发挥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
而且,在数字化的虚拟社区中,网络主体的虚拟性带来的更严重后果是不负责任的传播。

舆论效果的不可靠性是网络传播舆论监督的瓶颈。

第三章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寻找规范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
随着我国使用互联网人数的迅速增长,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逐渐显露。

由于网民所处社会层次的不一,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我国网络舆论的监督和社会水平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种种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

另一方面,它有时也会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

因此,寻找规范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至关重要。

从本质上看,网络舆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因此,解决当前网络舆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还应当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寻求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存在是其物质生活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就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其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方面。

3.1从法律方面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权力等。

因此,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明确网民上网的权利和义务,使网络舆论纳入社会日常管理的正常轨道,使得网络管理有法可依。

在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网上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追究。

使法律思想,深入到每个人,这样才能真正的从源头上解决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弊端。

3.2从道德方面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在法律逐渐完善不断健全的基础上,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则显得更有力量,而且范围更大。

而且,舆论监督的非国家权力性和非法律强制性,使得监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道德水平,以及舆论力度。

因此,个人方面,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出发,不断从
自律方面提升网络公共道德。

使社会大众,具备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

同时,还要有清醒的法律意识,不做对他人、社会、国家有害的事。

此外,网络行业部门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文明上网公约,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倡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

同时,也要遵守职业道德,不传播有害或不健康的信息和言论。

只有用道德的力量呼吁社会保护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制裁故意恶性网络暴力事件,用切实可行健康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监督权,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失控和网络暴力,最终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结论
网络舆论以其特有的特点,促进了社会监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然而,不可避免地,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公开性,也使网络舆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分析表明: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网络舆论的弊端,并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使网络舆论发挥其有利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