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动词=“所”字结构 博学而无所成名。 同上 所在皆是也 同上 后即为人所制。 与“为”构成被动语态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表示原因
翻译: 《宪问》三十五: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 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 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先进》十六: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 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 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 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 了。”
学习,即边教边学,二是学于百姓,群众中可以学的东
西很多,这些都可从《论语》书中找到根据。 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 产生了深远影响。
疏通文意

文 子曰:
词 地方 不译



(1)邑,人居住的 孔子说:“即使
“十室之邑
(1),必有忠
只有十户人家的 有像我这样讲忠
(2)焉,语气词, 小村子,也一定 (3)丘,孔丘
【评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 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 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 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 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 作用
文言文基础知识 (1)贤哉,回也! 颜回,多么有道德修啊!主谓倒装 (2)何以谓之“文”也? 凭什么称他为“文”呢?介词宾语前置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不能培养品德,不讲究学问。 宾语前置
疏通文意
文 孔子说: 子曰: (1)修,培养, “(许多人)对品 “德之不修(1), 进修 德不去修养,学问 学之不讲(2), (2)讲,讲究, 不去讲求,听到义 闻义不能徙(3), 探求 不能去做,有了不 不善不能改, (2)徙xǐ,迁 善的事不能改正, 是吾忧也。” 徙xǐ,这里 这些都是我所忧虑 见善就靠近。 的事情。”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 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 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 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 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 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疏通文意






(1)意:同“臆”, 子绝四—— 毋意(1), 毋必(2), 毋固(3), 毋我(4)。 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 见。 (4)我:这里指自 私之心。
孔子杜绝了
四种弊病:没有 主观猜疑,没有 定要实现的期望, 没有固执己见之 举,没有自私之 心。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子曰:“古 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 人。”
译 文 孔子说:“古代的 人学习是为了提高 自己,而现在的人 学习是为了给别人 看。”
疏通文意
词 语 子曰:“莫我 (1)尤: 知也夫!”子 责怪、怨 贡曰:“何为 恨。 其莫知子也?” (2)下学 子曰:“不怨 上达:下 天,不尤(1) 人。下学而上 学学人事, 达(2),知我 上达达天 者其天 命。
疏通文意
译 文 词 语 子贡问孔子:“子 子贡问:“师 (1)师与商: 张和子夏二人谁更 与商(1)也孰 师,颛孙师,好一些呢?”孔子 贤?”子曰: 即子张。商,回答说:“子张过 “师也过,商 卜商,即子 份,子夏不足。” 也不及。”曰: 子贡说:“那么是 夏。 “然则师愈(2) 子张好一些吗?” (2)愈:胜过, 与?”子曰: 孔子说:“过分和 强些。 原 文


疏通文意
【思考】对于学习,孔子和其弟子提倡什么态度? 【评析】“不耻下问”这是孔子治学贯用方法。
“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
“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而且还 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 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向自己的学生
1、翻译下列各句,看看它们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有何不同?
(4)莫我知也夫!
没有谁能了解我啊! 宾语前置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6)蚓无爪牙之利。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状语后置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定语后置
2、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不达意的用法。 (1)焉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于此”,兼词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怎么”“怎能”,疑问代 就有道而正焉。 “之”“它”,人称代词 语气词,可不译 我无能焉。 “哪里”,疑问代词 人焉瘦哉
疏通文意
【思考】孔子认为如何才能成为“圣与 仁”?
【评析】 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 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 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 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 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 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疏通文意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沒增学新曲子。 师襄子說: “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說:“我已会弹此乐曲了,但还沒有熟练地掌握弹琴 的要領。” 过了一段時間,师襄子又說:“你已掌握弹琴的要領了,可以学些新 曲子。”孔子說:“我还沒有領会乐曲的內涵。” 又过了一段時間,师襄子再次 对孔子說:“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說:“我还沒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 个人。” 不久,孔子显得肅穆沉靜,深思著什么,接著又心旷神怡,显
【思考】请你谈你对孔子“四绝”看法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 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 格。
疏通文意
译 文 词 语 子曰:“语 (1)语之, 孔子说:“听 我对他说话而 (1)之而 对他说话。 能毫不懈怠的, 不惰者,其 (2)其,语 只有颜回一个 (2)回(3) 气副词,大概 人吧!” 也与!” (3)回,颜 原 文 回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 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 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 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 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原文
词 语 子夏曰: (1)日,每天 “日(1) 知其所亡 (2)亡,不知道 (2), (3)月,每月 月(3) (4)无,不能 无(4) (5)能,已经学 忘其所能 会的东西
(5), 可谓好学 也已 矣。”
【译文】 子夏说:“每 天学到一些过 去所不知道的 东西,每月都 不能忘记已经 学会的东西, 这就可以叫做 好学了
“过犹不
不足是一样不好。”
疏通文意
【 思考 】怎理解孔子说的“过犹不及”?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 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 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 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 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 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是对孔子“过犹不及” 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 那么两人都不好。
疏通文意
词 语 原 文 子曰:“若圣与 (1)抑:表转 仁,则吾岂敢? 折的语气词, 抑(1)为之(2)不厌, “只不过是” 诲人不倦,则可 的意思。 谓云尔(3)已矣。” (2)之:指圣 公西华曰:“正 与仁。 唯弟子不能学 (3)云尔:这 也。” 样说。
译 文 孔子说:“如果 说到圣与仁,那 我怎么敢当!不 过(向圣与仁的 方向)努力而不 感厌烦,教诲别 人也从不感觉疲 倦,则可以这样 说的。”公西华 说:“这正是我 们学不到





疏通文意
【思考】谈谈你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 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 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 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 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 “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 才可以丰富。
信如丘(2)者
焉(3),不
信的人,只是不
如我那样好学罢
如丘之好学
也。”
了。”
疏通文意
【思考】如何理解孔夫子的“生而知之”?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 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 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 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 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原 文
译 文 孔子说:“生来 就知道的人,是 上等人;经过学 习以后才知道的, 是次一等的人; 遇到困难再去学 习的,是又次一 等的人;遇到困 难还不学习的人, 这种人就是下等 的人了。”
【评析】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 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 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 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 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 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 不足为训了。
文 子曰: “学如(1) 不及(2), 犹恐失之。”

词 好像



(1) 如,
孔子说:“学
习知识就像追
(2)及,追 赶不上那样, 赶得上 又会担心丢掉 什么。”
疏通文意
来自百度文库
【思考】如何理解孔夫这句话?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 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 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 最好的注脚。 。
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态,說:“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 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 好像一个统治四方诸候的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誰能夠如 此呢!”
乎!”


译 文 孔子说:“没有 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怎么 能说没有人了解 您呢?”孔子说: “我不埋怨天, 也不责备人,下 学礼乐而上达天 命,了解我的只 有天吧!”
疏通文意
词 语 孔子曰: (1)上,上 “生而知之 等人 者,上(1) 也;学而知之 (2)次,次 者,次(2) 一等的人 也;困(3) (3)困,遇 而学之,又其 次也;困而不 到困难 学,民斯(4) (4)斯,这 为下(5) 种人 矣。” (5)下,下 等的人
敏而好学
《公冶长》共计28章,内容以谈 论仁德为主。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 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 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疏通文意
词 语 译 文 子贡问曰: (1)孔文子:卫 子贡问道:“为 什么给孔文子一 “孔文子(1)何 国大夫孔圉 个‘文’的谥号 (音yǔ), 以谓之文也?” “文”是谥号, 呢?”孔子说: 子曰:“敏(2) “他聪敏勤勉而 “子”是尊称。 而好学,不耻 好学,不以向他 (2)敏:敏捷、 地位卑下的人请 (3)下问, 勤勉。 教为耻,所以给 是以谓之文 (3)耻,以为耻 他谥号叫 也。”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