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读书报告
新闻1111班陈瑞相201112122102
最近读了两本外国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还是《1984》都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刚开始读的时候云雾飘绕般难以理解,难易度下去,当读到中间之后却不想放下来!两本书都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思考,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巨大的思想盛宴!或许这就是有别于中国文学作品里那些简明直接的直奔故事主题的一点吧!
话题回到《1984》一书上,《1984》不愧是作者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他成功的预测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体制下的未来,小说之初我脑海不断的出现了两个熟悉无比的时代,当年的“文革”和现在的朝鲜。所有的一切居然是惊人的熟悉和相似,很难相信这居然是上世界四十年代的作品。
在这本充满悲观主义的小说里里,主人公温斯顿生活在一个没有人情味,丧失人性,思想禁锢,行尸走肉的极权统治下的社会,”老大哥“无处不在,“电幕”,被“思想警察”,“真理部”,“爱护部”,“双重思想”围绕着的生活下,没有亲情,爱情,友情,丧失思考,失去行动自由,更没有历史,文化可言,教育只是永不停息的电幕或某党无处不在的宣传单,永不停止的战争和每分每秒都在被修改着的历史。人们只信奉于“老大哥”的思想格言: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温斯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本来还有着个人的思想,小心翼翼的坚持着自己的思考。在真理部那些被框架禁锢着的生活中,刚开始时在电幕看不到的地方那出自己的日记
本,偷偷地写下自己思考的东西,和茱莉亚艰难的约会,哪怕是见上一面也要精心部署好线路,后来的租下那间神秘的房子和茱莉亚约会。他在被迫生活在极权体制内,却想方设法挣脱一切桎梏,尝试着体制外的东西,为党效命却痛恨着党。在坚持着自己思想的路上,温斯顿每一步都走得艰辛异常,走得胆战心惊,却在最后被认为最善良的朋友出卖了,最后还是丧失了自己的天性,沦落为千万奴众中的一人。他从一个充满思考正能量的思想者最后被改造成符合党要求的“合格”公民。
从故事的细节去看,我想会参透到更多东西,温斯特的生活总总引发着我深深的思考。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这是书中反复强调着某党宣扬的思想格言。于是,某党不断的宣扬着战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老大哥”无处不在,人民死心塌地地认为党的一切都是为了渡他们走向幸福未来,提高生活水平的唯一舟帆。如果说自由就是“2+2=4”的话,这个变态的社会不是灌输给你“2+2=5”,而是让你发自内心的认为“2+2=5”,如果不就是无尽的折磨。温斯特了解到这个社会其中的一角,但在那样的社会中,看到的越多,就越接近死亡。于是,温斯特只能带着体制外的思想却顶着无知者的帽子去写下“划一的时代,隔绝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你们致敬。”他心里想他自己已经死掉,因为,思想嘴并不会导致死亡,因为思想罪就是死亡。而其实他深刻的意识到,唯有觉醒之后,无产者才会造反,唯有造反之后,无产者才会觉悟。而党想要控制这
些无产者却简直易如反掌并一直牢牢的控制住这些无产者,让他们认识到“无产者和动物才最自由”,让他们一直深信不疑地信仰着“老大哥”。面对那些在桎梏中仍未丧失思考能力的人,党会把它们一个个地揭发出来,打上叛变,反革命的标签,一轮清洗行动随即开始,要么被改造成“合格”的人民,要么就是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子弹,射进了脑袋。或许后者会更加的解脱,死亡还可以解脱一切,唯有哪些被剥去思想的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苟且存活于固有的极权世界里。“过去的给人擦拭干净,擦拭的行为又忘了个干净,于是谎言就变成了真理。”这就是温斯顿从事的伪造工作,写下的历史被不断的更新,真理随时会变成了谎言,谎言转眼间却成了真理。不断的轮回,唯一不变的是“老大哥”的存在。“老大哥”就是真理。
温斯顿与茱莉亚,温斯顿与母亲,还有温斯顿与凯瑟琳的故事也是极权社会下的生活缩影吧!全文温斯顿不断的想念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想念加深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他认识到“母亲的死是悲剧性的, 悲哀的, ”而悲剧属于很远的、尚存在于个人隐私、爱情和友谊的过去之中, 而现在却只有“恐惧、仇恨和痛苦, 但没有感情的尊严, 没有深刻的或复杂的悲哀。”对母亲的记忆也使他痛心不已, 因为她至死都在爱着他。他当时却太小、太自私, 不懂得回报这份爱。这段记述明确表达了温斯顿和其他党员的心理对孩子缺乏同情心, 不理解母爱, 不懂得珍惜生命。可见党的教育有多么成功。因为党告诉他们“纯粹的冲动及感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有浓厚清教色彩的性教育在他的妻子凯瑟琳显得尤为成功。婚后不久, 他便发现她极其愚
蠢, 脑子里空空如也。党的任何荒唐的宣传她都当作真理信奉。然而, 使他无法与她继续共同生活下去的是她对待性的态度。他只要一碰她,她便浑身紧张。拥抱她的感觉犹如拥抱一具泥塑木雕。与她作爱是件非常令人难堪、非常可怕的事。但她又不同意他们之间停止作爱, 因为她要“对党尽义务”, 生个孩子。后来他们终于在十年前分居了。原本是很美好的事现在变得令人可怕了。夫妻之间已没有任何亲情。实际上, 党反对任何家庭亲情。在党的教育下, 孩子会随时告发自己父母的反党言论。恋人之间也一样。因为除了对党的忠诚之外, 人们不得对任何个人忠诚, 包括父母、恋人。与绝大部分党员一样, 温斯顿时刻提心吊胆, 生活在高度紧张与孤独中,但党力图将人转变成驯服的可操纵的机器。却抹杀不掉人对性的本能欲望。当看到朱莉娅塞给他的那张写着“我爱你”的纸条后, “想活下去的欲望突然涌上了心头”。他的生活因此而有了意义。而茱莉亚面对“老大哥”的社会,没有不满也没有满意,她只是在体制内做她想做的事情却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她追求的只是她自己的小世界,在框架束缚下尽可能地生活得自在而已!当她遇见温斯顿时勇敢地给温斯顿写纸条示爱,精心巧妙地设计好和温斯顿幽会的线路,喜欢在秘密房里和温斯顿过短暂的小生活。茱莉亚的追求却恰恰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某些青春男女,他们不关心国家不屑政治,更不管党的意识形态,只有简单的爱国主义思想,只追求其自己世界的喜怒爱乐。追去的自由只是简单的个人生活自由,追求的权利却只局限于个人在家庭的独立权利。就是这样的一批人,是某党认为的那些控制他们易如反掌的一批人。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