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引玉
王光宇的脉诊心得
王光宇的脉诊心得中医脉诊第三部份,五诊合参诊断疾病前面两部份我向大家汇报了我对中医脉诊的认识,研究的部份进展, 尤其強调了指法.脉度确定的重要性,以期大家对我研究中医脉诊的心得有所了解,为我目前具体讲述五诊合参.共同研究.提高.发展中医诊断技朮奠定共同基础,但是囿于本人不会打字,每文深夜写蹴.往不能尽情述完.后述碍于文章标题书写不好补充.往似意犹末尽.如脉度.不仅弦脉.涩脉有度,其它如;浮脉.芤脉......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本人力求在此部份给予补充, 五诊合参诊断疾病,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以中医传统诊法为基础,以其中脉诊即切脉为主导,再配合西医的一般物理诊断和現代医疗诊断仪器,实驗檢测加以驗证的中西结合诊断疾病的方法,自认为适合中医.西医内科和中西结合三部份人员学习应用,它是我信仰的'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诊断出别处难断之病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之信条, 这个部份我将分成; 一.左寸. 二.右寸. 三.左关. 四.右关. 五.左尺与右尺.分别向大家汇报, 五诊合参诊断疾病之一. 左寸寸口脉法之左寸,祖宗认为主心,囿于当时解剖学.生理学......研究的滯后,导致发生'心主神明'的认识,应该体谅,但現实研究.包括本人的体会,左寸之脉的变化涉及心.血管.脑部.甚至包括内分泌状况,从这个层面讲,左寸的'心主神明'的功能基本正确,因而对中医祖先的认识的确存在一个继承並同时提高的过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不是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态度,废医者对这点的穷追猛打,並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那不是炎黃子孫应持有的心态,实不足取,那么左寸脉象.脉度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种变化与有关疾病及其转归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把这之间的状况有机联糸起來,並经現代科学仪器不断证实,那么展現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种更新.价廉.神奇的方法,祖国中医脉诊技术和学术理论将向前大步迈近, 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下面我來具体讲述给大家参考,以求抛砖引玉之效果, 体驗一; 左寸近心端.以下简称左或不写,按我弦脉确定之法,以其強度即脉度,可分为点点弦.点弦.点稍弦.稍许弦.稍弦.略弦.微弦.弦,八个脉度, 有奌点弦.点弦患者,少数例外,大多睡眠基本正常.少数会间断有短时梦境出現,醒后不知梦境如何. 有奌稍弦者梦增多但难记清大部份梦境, 稍许弦.稍弦患者梦多.睡眠质量差.醒后梦境如何能较清淅叙出, 略弦以上者.恶梦連連.时梦呓.且有大叫惊醒.体出冷汗之状, 上述点稍弦以上患者,若脉率在每分钟80次以上者,随脉率的增加.心慌发生的次数和时间与脉率数成正相关的关系, 与气虚.气滞亦正相关,当确诊病情后开方疗病时提示我们要作相应补气.行气.化瘀之治疗, 体驗二; 左寸远心端.以下简称右.其脉度可分为似点点弦.点点弦.点弦.点稍弦.稍许弦.稍弦.略弦.微弦.弦, 似点点弦者.其左寸右侧在指肚下脉动无感觉时.依稀有极微弱跳动.似有似无.指稍压即无.正确判断必须在指肚下压至脉动刚无之时的感觉,否则虽指肚下脉动无.实已过,切记,此类患者多可出現白天头部感觉昏昏然或出现极少次数的轻微头痛,脑电图不对称.脑血流图正常或稍有单侧血管少部供血不足,此类患者多有滑.浮脉同时出現,经解表.祛头风往可解除症状, 点点弦者有较少次数的轻微头痛,点弦者头痛次数增多,此类患者往可出現脑血流图不对称状况,经辨证治疗,如解表.祛湿.通络.祛风而治愈,点稍弦者.头痛感明显.无需提示即言头痛,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失眠状况,按奌弦者治疗方案可凑效.但时日延长,有一部份患者无效或不明显,此类患者多同具涩脉.濡脉.另论,稍许弦.稍弦者.头痛明显.发作次数增多.增强,按点弦者治疗方案难凑效,需引起重視,仔细用多种方法给予明确诊断,临床具体辨症施治,少数脑瘤患者就有此脉出現,並伴有涩脉.灰舌苔,故不可忽視而致延误病情, 略弦以上者.头痛欲裂.危矣,脑血管痉挛者.头疼剧烈.有轻度涩脉问之不语者有之,脑血管外因所致出血者有之,初时可有芤脉.但无涩脉,中.后期才出現, 脑溢血昏迷者有之,伴有涩.濡,硬脉,反脑瘤患者未见此脉度,可能为病例太少未遇到之故,此类患者病情凶險,往仅用中药治疗难控制,多需西.中结合抡救, 后期治疗才能以中药.理疗为主,此乃本人一孔之見, 体驗三;左寸与心血管疾病关糸密切, 1,当总按出現不同程度濡脉,左寸奌弦左右強度时,患者血脂一组.血粘度会出現一定程度异常, 似点点濡时血脂檢查结果多在正常指标内,但逐向临界值靠拢,点濡时血脂略超标,强度在此上时血脂.胆固醇.超标,高密度脂蛋白数下降或低于正常值下限,血液粘度上升至异常偏高水平, 时珍曰;濡脉;极软而浮细,見于寸部.現阳气亏虚,洪脉;指下极大.來时拍拍然,如洪涛拍岸.来盛去衰,主阳盛血虚, 实脉;浮沉皆得.应指愊愊然,指其脉体宽大,为阳火郁成, 我上书之濡脉实与上述三种脉象有相似之处,无师承教诲,不知定何为好,难也, 我之感觉其脉在中取之时,主导脉细.但两侧同时有强度弱.且有些粘粘糊糊脉动相伴而行,中央主线细.加两侧脉动又呈宽大脉体.既不一定浮.也不一定沉取. 实中取而得,临床治疗上滋阴.补肾.降火措施往疗效甚佳,虽无明确定义标准,但其结果屡与上述,暂称濡脉实无奈之举,特告诸位, 2,总按或单按左寸,当指肚感觉脉硬挺指时,此脉本人暂定为硬脉,查濒湖脉学未見与此相同之叙述,此脉之形成估计为現代医学认识的属血管壁胆固醇含量增高而致硬化而形成,故有此脉者,无论血压高低与否,心血管疾病已上身,此类患者心率快,脉有力者往血压高过正常值,而心率正常.稍慢.力弱者多可因服用降压药量大或心功能差,此类患者血压可大致正常,但大多脉差差偏少.甚至低于30mmhg, 3,同具濡.硬.涩脉者,预后;心率慢者易发生心肌或脑部硬塞, 反之,易致脑溢血, 举例; 童某某.沙市某街办事处武装部长,男, 42岁, 因不明原因头暈,失眠.多梦.精力差难坚持工作而入我市某医院住院,历时半月余,治疗进展不大,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院次日由其严姓朋友引导找我诊治,该员,左脉,寸稍弦,脉奌硬.点濡,关弱沉点弦.尺较弱沉,右脉,寸稍许弦.关点稍弦,尺弱沉,总按,脉点点浮,舌苔,根部.中部黃厚,舌前有較多红点, 舌下靜脉点稍显.末稍少瘀点.咽部充血有滤泡, 据此我叙过症状如下; 多梦, 睡眠质量差,常感头暈.精力差, 食欲差,受凉15天以上,咽部不适.干咳无痰,小便有尿等待.尿不尽現象,干冷脚部睡觉时难转暖, 臆断; 1,慢性咽炎, 2,前列腺炎, 3,痔疮, 4,淺表性胃炎, 5,心血管疾病,血脂高,血液粘度异常, 病人听完后的评价与补充; 前述症状完全正确,后述1---4诊断无异议,但住院半月,沒说我心血管有问题,一医主治医解释与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梦多.头暈.精力差......, 我言; 勿需争论,请查1,血脂一组, 2, 血液流变学试驗, 间隔一日.拿來市中医院化驗结果, 1.血脂6.8, 2,血粘度中度异常,与我切脉之臆断完全吻合,医.患均满意, 中药辨症施治,5日后症状大为减轻,20付药后再查血,结果;血液粘度大致正常,血脂有所下降,继治......,。
通往上工之路---古脉法整理与研究
通往上工之路---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上)日前翻阅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是一巨大的针灸铜人,旁边一黑体标题:“中医---失落的文明”。
合上杂志心底黯然,东方文化失落的又何止是中医,曾经博大精深的国学,如今大多尘封在图书馆的故纸堆中,古代自然科学中,唯有中医硕果仅存。
初学中医时,曾经拜访过几位非常著名的老专家(姓名隐去),当时执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见识和学习一下,那令我心驰神往的脉诊学,三指一搭,就如洞见脏腑,断人生死,光是想一想就会让人激动不已。
但一次次的结果将我拉回到现实之中,“脉诊学”成了我随之以后多年心中最大的疑问,同一个病人,找五个不同的医生,竟会诊察出五种不同的脉相。
翻阅了名目繁多的脉诊书籍中那记载的天花乱坠,待到临床检验时只能令我一次次摇头叹息。
百折困顿,却终无所得。
仲景曾在《伤寒论》中慨叹:“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可近2000年过去了,现今的名医又有几人能“按寸口,诊尺肤”,能“查人迎,参趺阳”呢?后读书即久,在一次次翻阅经典医集后,竟愕然发现,我们现今所学和所习用的脉诊法竟和《内经》与《伤寒论》中的方法大相径庭,差之毫厘,谬之何以千里啊。
后无意中翻阅少数民族和道教医集,竟发现其中记载的脉诊法竟和《内经》中失传的古脉法惊人的一致。
脉诊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四诊中的望、闻、问三诊已经早为西医学所采用,并且西医学利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延伸了医生望诊的能力。
超声波、核磁共振、内窥镜等新兴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使得扁鹊“洞见脏腑”那近乎神话似的古代传说成为现实。
四诊中只剩脉诊为中医所独有,成为中医标志性特色之一。
回顾中医脉诊学理论的发展,《难经》首次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后王叔和作《脉经》,将五脏六腑的脉诊部位分配在左右手的寸关尺三部。
当代中医绝招100讲系列之一:脉法针灸
当代中医绝招100讲系列之一:脉法针灸缘起我们都是走在学习中医的路上,只不过走得有快有慢、有远有近罢了。
起初,我们或是跟着教科书、或是跟着师父学习,苦苦求索,点滴积累,然后感叹中医之博大精深,自己却难入门径。
这就像造一辆汽车,先制造出一个个零件,然后成为整车。
但也还有一种造车的方法,那就是“逆向研发”。
看到了一辆很好的车,我们就想办法还原各个零件的制造方法,这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有效的缩短了需要积累的时间。
把这种逆向学习的方法用在中医上面,当然也是可以的。
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疗法、技术或者绝招,如果有人能够直接一步步分解这个绝招,那我们刚开始需要学习的东西就大大减少了。
不用理会中医是不是博大精深,不用知道跟绝招无关的药与方,不用一下子全部记住很多暂时用不着的穴位,只需要学习跟绝招有关的操作,记住跟绝招有关的知识,就可以短时间内达到或接近绝招的效果。
有了疗效,就有了信心和成就感,也有了兴趣,这时候就可以由点及面,再去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了。
这些绝招都是价值几千乃至上万的内部培训课程,也是每一位医者多年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在某些疾病和领域都有堪称神奇的表现,自然比一般教科书和医院科室所用的方法要高明许多。
回顾我学习中医的历程也是如此,刚开始专业毕业之后,在老师那里继续学习,后来转而专心研究各项实用技术,才迷雾中摸到了面纱,看得相对清楚了一些。
无论是中医养生,还是中医文化,乃至形而上的“医道”,都需要切切实实的根基,实实在在的疗效,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的!这些绝招只能算是我个人的学习笔记,因为分享的动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学习。
肯定会说到重点,但是遗漏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就当是开阔眼界,见识一下中医很多好的技术。
这个100讲的系列,次序不分先后,计划一周更新两期,脉法针灸作为第一讲是因为刚好最近在学习。
讲的宗旨是开门见山,每一个字都是重点和关键。
每一个方法都会以一张思维导图来展示,论述也会由此展开。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在学习脉法之前我讲一下我本人学习脉法的过程,希望在座各位老师和同行不要像我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也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让大家感受到脉诊的乐趣。
到目前为止本人也稍稍对脉法有点感觉,在临床上用逐渐以脉诊为主的诊断方式去看病,说实话,让我来讲脉法,这个脉诊本身就很强大,让我有点感到牵强也没有资格讲这么重要的课程,也担心自己的理解偏差把大家领偏了道。
我在这也只是开个头,希望大家把自己在临床上对脉的认识,都贡献出来,对我讲这堂课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这也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实中,只要你说你是搞中医的,老百姓首先就是问你会摸脉吗?学过中医的人,或者上过临床的人都明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才是我们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脉法掌握情况的最好的一种描述。
在学习脉法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请教过很多老师,很多老师都告诉我,在现实中真正能够摸脉的中医人少之又少,很多医生摸脉只是为了做个样子,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而已。
还有老师说脉法并不重要,你看《难经》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对于医生来说,切脉排在四诊之末只是一些皮毛技巧而已。
我们要练好的是望诊,闻诊,问诊,不必追求切脉。
但是我自己对伤寒论,金匮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到处都是在讲脉法,说实话实在是看不明白,我想如果脉法都搞不懂,经典的学习估计也是一知半解。
灵枢第四篇上讲: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可见脉之重要。
但是脉法实在是难学,很长时间对我来说,脉学也成了一种玄学,学懂它成了一种不可奢求的奢侈品。
但是我们是中医人,如果不会摸脉,怎么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医。
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特别的强调脉法,脉为先,证其次。
我想如果只重视证不重视脉,只重视方证对应。
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过程。
五行脉法简介(古柏书屋)
五行脉法简介田胜利. 何春梅二脉法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在几千年的中医理论体系和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历来脉理玄妙,形似难辩,不易被临床医家掌握。
本人不揣疏浅,概览众家几结合中医五行、五脏理论,摸索出一套较适合临床实践的脉法,较为客观,便于初学,现简介如下。
1 察脉单元,融理五行脉象即脉搏形象的比喻,含有主观成分,且单脉名目较多,往往使临床医家“心中易了,指下难明”,更由于临床病情的复杂性,兼脉远多于单脉,非几十种脉象可概括,因此掌握传统脉象就比较困难。
为准确简明地掌握脉象,古人提出六字决,八纲脉,位、数、形、势等脉象中的基础脉。
虽有助于脉象的触类旁通,但仍失于脉象之案臼。
吸取这些基础脉的精髓,分析各种脉象共有的组合单元即脉单元,并通过五行归类,明确脉单元与生理、病理变化间的关系,即五行脉法。
一般讲,繁杂的脉象都由脉搏和脉体组成。
脉搏包括数和势,数即搏动的速率、节律;势即搏动动止的态势(包括内外跳动强度和往来流利程度)。
脉体由长度(长短)、宽度(粗细)、性质(软硬)组成。
这些脉单元由于五脏生理、病理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繁芜的脉象。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稿”(《尚书·洪范》),脉搏的数归属五行“火”,更直接反映中医五脏“心”的功能。
心脉有神则数从容和缓;阳亢火旺,君火为之张则数;少少不足则心火搏动血脉无力,或阴寒内盛则脉凝泣而不行,表现为迟;君火受戕既久,脏气贯彻不利,行中一止,则节律失常。
脉搏的势归属五行“水”,更直接反映中医五脏“肾”的功能,由肾水中龙雷之火的变化表现出来。
水盛阳弱则阴气内盛,由内向外跳动无力脉势趋静;阳盛阴弱则阳气浮动,由内向外跳动疾躁,由外向内力减,指下但感脉来往流利,脉势滑躁。
脉搏的长度归属五行“金”,更直接反映中医五脏“肺”的功能,由肺中宗气的变化决定。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宗气充沛可见脉长;气有余化火,激荡气血,伸张脉道也可见长。
脉法:《内经》和《难经》记录的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
脉法:《内经》和《难经》记录的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
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的差别,涉及的脉法均有所局限性。
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认真研读《内经》《难经》,发现个中所涉及的脉法简明易懂,提纲挚领,临床实用性较强。
现结合吾师所传,归纳两种脉法,以资大家借鉴参考。
1 脉法分类述要《内经》《难经》传世千载,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其中记载了两种易于掌握又切合实际的脉法,即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
1.1 三部九候法《难经·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
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
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
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后世所创的“三焦脉法”定位与此相似。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还提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擅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三部九候法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别勾勒出了切脉基本的法则,并使医者脑海中对脉形成了一种“象”的感觉。
这对以后找准病位做好了铺垫,对明确定位有显著指导作用。
另外,此脉法将五脏六腑、上下、前后、左右、表里、内外涵盖在内,后世所兴起的脏腑脉法、六经脉法等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此类脉法多从“气”、“势”言之。
例如,脉上竞上,胸喉为病,即脉气上移,脉势向上,多出现头部、胸部、咽喉、鼻腔、睡眠及上肢颈椎疾病,至于具体气聚何处当根据下文的“独脉法”去作鉴别。
1.2 独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如何把脉看病图解 简单易学
把脉捷径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
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
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
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诊脉四步曲1、让被诊者呈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松,在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
2、医生先以中指定关部,然后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寸部和尺部。
若是给小儿诊脉,由于寸口部脉位比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指定三关”,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
若给自己诊脉时,常常把诊脉的那只手从要被诊手的下方绕上来,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顺序确定寸、关、尺三部的位置。
3、切按时,三指略呈弓形,让“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处)的部位紧贴于脉搏搏动处,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比较灵敏。
注意要根据被诊者的高矮、手臂的长短及诊者手指的粗细适当调整三个手指间的距离。
4、布指之后,运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结合上下左右的推寻,以辨识脉象。
一般来说,多是用三个手指同时摸脉。
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称“浮取”或“举”;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间,称“沉取”或“按”;用手指不轻不重地移动或改变力道仔细求取脉象,称“中取”或“寻”。
脉法,可真不容易学,尤其是没有跟师,自学中医的人,很多都无可奈何的对脉法敬而远之,因为书中所说的浮沉尺数,甚至是二十八脉,可以说但凡认识字的都能看懂,可是看懂不等于“摸”懂……一把起脉了来,根本就不识得是何脉,更别说凭脉象去判断身体五脏六腑,表里上下的病症了,这可怎么办?难道脉法就不学了?我这么说吧,我打算写这一篇章文章,就是为了让你完完全全的掌握脉法,你信吗?别瞎想了,我都不信!凭一篇文章,就掌握脉法,那古人还费什么劲的写一大堆书留给我们研究啊但是呢,虽然这一篇脉法内容,不可能让你完全掌握脉法,却可以让你敲开脉法之门,算是一条捷径吧,这条捷径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钥匙……这条“钥匙”是什么呢?快关上门,认真看下去:其实切脉呢,古人无非就是想通过我们平时把脉的地方,也就是寸口,去判断人身阴阳的盛衰,往简单了看,所谓的脉,在血管里,无非就是两种东西,一是气,二是血,一阴一阳是也,而所谓的阴阳盛衰是什么呢?注意看下面这两句话:盛衰,我们这样来理解,盛者,气之盛衰,气之大小、盈余,当我们把脉时,是脉动有力的,也就是阳态之脉,如洪大,有力,长实等,这些脉证明了什么?就是阳气太过,火太旺了。
长沙药解闲谈
于2011/10/161985 年8 月26 日/forum/thread-125715-1-1.html想到哪就顺手写两笔,没有章法大家勿怪。
《长沙药解》是黄元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书。
之所以说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可以自成一派,主要还是因为理论著作的完整。
很多朋友都不认同中医流派间的巨大差异,认为中医是门统一的,兼容并包的学科。
这么说没错,各流派之间确实有着共同的基础,但是着眼点得不同使得各流派见的认识与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人是怎么来的?黄元御说,人先有祖气,祖气分升降,升降化四维,即:中气——脾胃——肝、心、肺、肾。
有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得得意思。
而郑钦安就认为,人先有君相二火,二火相合生中土。
即:心肾——脾胃——肝肺。
不同的认识就造成了两个人治法的巨大区别。
二人同为重阳派医家,但是黄元御更注重中阳,即先调脾胃再有肾阳与君相二火。
郑钦安则侧重心肾阳气,即先调心肾再及脾胃。
至少对于初学者来说广读各家学说未必是个好的入门路径。
中医入门一定要有条主线,再辅以各家学说方成圆满。
就好比盖楼,框架只能有一个,添砖加瓦却可以海纳百川。
黄元御的理论体系十分完整,包括对经典的解读,对外感内伤的治法,尤其是对药性的理解。
为什么说药性尤为重要呢,因为《药解》可以说是黄元御思想的枢纽,医理无非是“认识+方法"。
比如说,水寒土湿是病机认识,温燥水土就是治法。
但是如何温燥水土就要靠药性来贯穿。
各流派的的药性理论也是完全不同的,伤寒中留下了“是什么”,内经留下“为什么”,这两者之间怎么连接,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半夏止呕,诸家都承认,但是半夏为什么止呕就说法不一了。
我们的中医教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张家的方,李家的法,赵家的药解搞得初学者无从下手。
说点正经的。
长沙药解怎么读,首先是目录问题。
目录四卷,怎么分的累呢,卷一,土药。
依次是,木药、金药、水火药。
剩下的就是结合理、法去一一对应着读。
先分清同类药的区别,比如中土药,甘草,人参,白术,薏米。
四圣心源·脉法解精译
四圣心源·脉法解精译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
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
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
顾此悢悢【liàng】【悢悢,悲恨也。
《文选·与山巨源绝交书》:“顾此悢悢,如何可言!”】,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翻译】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分散传播,沿着经络流泻,交会在气口,五脏六腑气口成寸,用来判断生死。
微妙在脉,不可不仔细研究。
医法没有流传,脉理于是埋没,宝贵的书简长久的封存,珍贵的文字永远的埋没。
记载或论述方剂的著作叠放在书架上,七诊的道理没有听见,医书册籍久别,九候诊法没有着落。
既迷惘于心中,又糊涂于指下,心中犹疑之外,性命饱受浅陋妄为的庸医毒手。
看到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放下书抒发情怀,作脉法的解释。
{解读}黄师悲天悯人,可敬可叹!七诊九候: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者病,是谓七诊;人有上中下三部脉,每部有天地人三诊,三三为九,是谓九候。
寸口脉法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
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
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翻译】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腐熟消化研磨,手太阴经散发精华,沿着经络游溢,以运化气血。
气血环绕流动,显现于气口,形成尺脉和寸脉。
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
关,是阴阳的中气。
寸口在鱼际穴处划分,关上在太渊穴处划分,尺中在经渠穴处划分。
{解读}王叔和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
”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中医脉法精要,古代不传秘法!
中医脉法精要,古代不传秘法!文|润和紫气导读周慎斋(约公元1508-1586年)名子干,明代宛陵(今安徽宣城)人。
中年才习医学,潜心研究《内经》,私淑张元素、李东垣,参以刘河间,后又拜于薛己门下。
其人精通脉学,擅长于内伤证治。
现存《慎斋遗书》、《医家秘奥》两书,对脉理、内伤证治的论述,不仅丰富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本文节选自《周慎斋医学全书》。
医家秘奥脉法卷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
二、左手寸心脉旺,右手尺命门脉亦旺,是心君不主令,而命门相火代之矣,宜六味地黄丸主之。
如单左寸旺,为肝盛生心火,生脉散加茯神、远志、酸枣仁。
相火上入心部宜壮水制火。
心火旺,清而敛之;心火盛,敛而下之;相火盛,养而平之。
三、右手寸肺脉旺,左手尺肾脉亦旺,清肺为主,生脉散加当归。
如单左尺旺,六味地黄丸。
如单右寸旺,当清肺,以金被火克不能生水,水涸火起。
四、两尺脉肾与命门俱旺,生脉散加当归,滋木以及水也,兼六味以养之。
五、左尺旺,六味地黄汤。
左右尺俱旺,亦六味地黄汤。
六、右尺微细,八味地黄丸。
左右尺皆微细,亦八味地黄丸。
七、寸脉旺,两尺微细,六味地黄丸。
阴水不升,阳火不降。
八、两寸脉浮而无力,宜补上焦,用补中益气。
上焦元气足,其火下降。
九、两尺浮而无力,宜补下焦,用六味地黄丸。
下焦元气足,其气上升。
十、寸属上焦,无力属虚;浮者气虚,不能降下也。
十一、尺候下焦,无力阴虚;浮者阴虚,不能上升也。
十二、两寸洪而有力,为火在上焦,宜降火,凉膈散、黄芩芍药汤、导赤散。
十三、两尺洪而有力,火在下焦,宜滋阴,黄柏、知母之类。
十四、两寸豁大无力,宜大补。
十五、两尺豁大无力,宜升阳散火汤。
十六、寸脉微细者,温补。
十七、尺脉微细者,温暖。
十八、尺脉浮沉俱有力,宜下;无力则为虚,宜补。
十九、寸脉浮沉俱有力,宜汗;无力则为虚,宜升。
二十、寸脉细微,阳不足,阴往乘之,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
二一、两尺洪大,阴不足,阳往乘之,补中益气汤加黄柏。
《太素脉秘诀》把脉算命法
《太素脉秘诀》把脉算命法!中医养生之亮剑2022-04-03 05:59《太素脉秘诀》为明代青城山人张太素所著。
张太素认为,人的脉象与五行八卦、河图洛书之理相通。
以此推演,形成了中医史上独具风貌的太素脉理论。
该理论认为,太素脉法,不仅可以诊病证之所、死生之日,而且能察人之吉凶祸福、穷通寿夭。
可见,该法不仅限于诊病,而且兼以知命。
太素脉把人的脉象变化归纳为五阳脉、五阴脉、四营脉。
五阳脉,分为浮、滑、实、弦、洪五象。
五阴脉,分为微、沉、缓、濇,实只四种。
四营脉,分为轻、清、重、浊四种。
下面分别介绍:一、五阳脉浮者,轻而在上,隐隐缓散,如水浮物,指重如无;轻有余,愈轻愈盛,泛然满指。
若三部常浮者,主心气不足。
滑者,如珠丸之无端,重指即伏,举指浑然。
不进不退,稍重于洪。
若三部常滑者,主肝气不足。
实者,虚之对。
其脉源派长久而不绝,指轻则有余,指重隐缓于弦,小于洪。
若三部常实,主脾气不足。
弦者,应指紧迫如巴弦,指重如数,指轻愈急,聚敛而不散,长久而不缩。
若三部常弦,主肺气不足。
洪者,大也。
其源深,其流长,下指一寻,不弦不浮,轻重皆应。
若再寻之,綍然有余。
若三部常洪者,主肾气不足。
二、五阴脉微者,最细而弱,重指寻之,宛然如毛发,隐隐濇濇,疑不可状。
在于有无间。
若三部常微,主血滞而神不足。
沉者,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重重寻之,仿佛隐应,比之于微,此有缓起于骨上。
若三部常沉者,主胃逆而气不足。
缓者,如丝在机,不卷其轴,应指迟缓,往来其微。
尤不若微之应急,不沉不伏,惟缓而已。
若三部常缓,主肾迅怯而精不足。
濇者,滞而不滑,指下如索隐砂,如刀刮竹,沉下而粗。
重则应指,轻则如无。
后实前虚,往来不断。
若三部常濇,主魂不足。
三、四营脉四营者,轻重清浊也。
轻清者,阳也。
重浊者,阴也。
夫欲知人贵贱寿夭,须于四营脉中求之。
轻者,如指摸玉,纯粹温润,识性明敏,禄位权贵。
清者,平清而浮,状如轻羽,不沉不濡,隐隐常动。
重者,缓而粗,以手按之,其脉浊,脉浊气亦浊也。
《医灯续焰》内容特点与作者考证
《医灯续焰》内容特点与作者考证江凌圳;裘石亮;安欢;李健【摘要】[目的]对脉学著作《医灯续焰》进行整理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考证《医灯续焰》的作者和时代背景,研究《医灯续焰》的内容特点.[结果]《医灯续焰》乃清代医家潘楫所著,原书取材于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彦希范所撰的《四言脉诀》,经明靳州月池子李言闻子郁删补之,更名为《四言举要》.经清代医家潘楫结合其师王绍隆的临床脉学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整理点评,更名为《医灯续焰》.其主要内容特点:(1)脉法为主,四诊合参;(2)引征广博,注释详明;(3)各科病证,内容详备.[结论]潘楫和王绍隆为清代钱塘医家,受明末清初钱塘医家讲学研经的影响,其《医灯续焰》的编撰体例和内容也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内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2)004【总页数】3页(P297-299)【关键词】医灯续焰;四言举要;潘楫;王绍隆;中医文献【作者】江凌圳;裘石亮;安欢;李健【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 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 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 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医灯续焰》21卷,脉学著作。
明·王绍龙传,清·潘楫注,王佑贤评,成书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初刊于顺治九年(1652年)。
根据正文中潘楫说明,原书《四言脉诀》,乃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彥所撰,明靳州月池子李言闻删补之,更名《四言举要》,其间脉、证、病、因始备,但无注释,则读者不知其所从来,反增繁惑,庚寅春,因及门之请,乃鼓志为释,唯首遵《灵》《素》,次仲景《伤寒》《金匮》,下及张、朱、刘、李诸贤论,有精纯明确者采之,因替更名《医灯续焰》。
此书后被曹炳章收入《中国医学大成》。
本文对《医灯续焰》的内容特点、作者和成书背景进行考证,抛砖引玉,敬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菩提医灯
脉象二十七种,先来说说浮脉。
历代名医名著所记载的都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描述的。
如《内经》说:“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
”《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脉决》说:“如水漂木。
”《脉决精要》说:“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四言举要》说:“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这些要如何体会呢?有用榆荚、鸟背上毛来形容的,有用枯木浮水来形容的,有直接用举按的有余和不足来形容的,要真正意义上体会浮脉的精髓,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综合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浮脉,就是指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又像漂浮在水中的枯木,向表面浮动的力量较大,向下沉降的力量较弱。
我们先逐一从二十多种脉的体象来说,上面讲述了浮脉的体象,现在说说沉脉的体象。
先来瞧瞧古人是如何描述沉脉的?王叔和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
”杨氏说:“如绵裹砂,内刚外柔。
”李时珍说:“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李延昰说:“沉行筋骨,如石投水,按至有余,举之不足。
”从这几点来看,大多以如石投水作为形态的象征。
我们如果玩过石沉水底的游戏,就能体会到石头在水中下落的哪种感觉。
而这种感觉就是沉脉的体象。
用书面语描述,沉脉的体象就是——必须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间才能触得到它的搏动,外表好象柔和,里面却刚劲有力,犹如石居绵中,又因脉搏出现在软滑的部位,就像水里的石头一样,必须摸到水底,才能摸到。
学脉中,最难的是脉象。
为什么“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呢?就是因为对脉象掌握的不到位,又加上指下的脉搏跳动,不知道是什么脉,二十多种脉要在脑海中翻滚,指下的脉搏感觉要与脑海中的脉象描述相结合,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迟脉的体象历代医家大体都说的一致,如王叔和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意思是说,脉以一息四至为平,迟则以息三至,且脉来迟滞而不能中和,这就是气不振发,行不如度的征象。
脉法精髓——精选推荐
脉法精髓目录目录 (1)一、脉法概论 (2)1、脉势升降之原理 (2)2、脉大之原理 (3)3、两关脉大 (3)4、右寸脉大 (4)5、左尺脉大 (4)6、左寸脉大 (5)7、右尺脉大 (5)附任之堂脉法精华 (6)一、部位 (6)二、脉象之首郁脉 (6)三、八纲脉 (7)四、正常脉象 (7)五、脉势 (8)六、特定脉象 (8)七、画出来的七种脉 (9)一、脉法概论摸脉是为了感受脉象,也就是脉气,通过脉气的出入升降而明了疾病的发展变化,不是为了知道具体的二十八脉,二十八脉只不过是脉气在某一种情况下的具体现象,或者说某一方面的特点,正因为名相太多,反而湮灭了脉学真正的精华,束缚了脉学的发展,所以初学者学起来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古人所谓流散无穷也。
并不是说二十八脉就是错的,二十八脉与脉气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脉气的变化导致二十八脉的产生,知道了脉气的变化,对脉气变化而做具体描述就是二十八脉,如果没有二十八脉,对脉气的发展变化如何描述?但是,如果把二十八脉当作脉学的全部内涵,那就错了,只抓住了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所以学脉学不仅要学习脉气的变化,也要学习二十八脉,二者完整的结合。
但学习的次序要从先从学习脉气的变化开始,先把握其精髓,再学习现象就轻而易举了。
有很多人把脉,他心中没有二十八脉,把二十八脉全忘光了,只有脉气了。
所以脉学也是根源于气化学说而来,脉候的是脉气,脉气讲的是六经之气的变化。
同样也有升降出入的问题。
参合于尺肤,可以察脏腑的盈亏。
左以侯左,右以侯右,寸侯上焦,关侯中焦,尺侯下焦,然后根据两手六部脉的升降现象来判断元气升降的大象。
侯脉不是侯完脉就知道病人具体的病情,而是通过脉象知道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知道一气的升降、有余和不足,这是侯脉的主要目的,具体的病症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加以体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左手阳生阴长,水生木,木生火,由阴出阳,体阴而用阳,主精血。
右手阳杀阴藏,土生金,金生水。
中医脉诊入门
中医脉诊入门马永刚中医脉学传承数千年,历久弥新,迸发出蓬勃生机,吸引众多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同道中人痴迷于此。
今不揣学识浅陋,兹将中医脉诊入门之法浅析于下,敬请各位同道斧正。
一、中医脉诊基本原理三焦者,人身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脏腑、五神藏之于内,经由三焦形之于外。
歧伯曰:寸以射上焦,关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侯所主曰:“寸主射上焦,出须及皮毛竞手。
关主射中焦,腹及胃。
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清代医学大家周学海亦论曰:“寸、关、尺候,身之上中下者也,浮、中、沉候,经络脏腑之表里者也。
此以脉之纵横之部位,主身之纵横之部位。
”三焦者,统领周身之气,而分隶于胸膈腹,即分配于寸关尺。
故寸主侯上焦之脏、腑、官窍、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关主侯中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尺主侯下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三关合而为一,主侯人身上下内外。
人之生,形具而神生,形神合一。
形即体质,神即气质,包括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脉象可反映一个人的体质和气质特点,周学海亦论曰:“人之禀质,各有不同,而脉应之。
”总按可体会人之体质特点,“一身之中,无论何处气虚,脉之三部皆现弱象”。
而单按则体会在体质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变化。
关于寸口分候脏脉的根据,《脉诊》一书强调根据气为阳,血为阴的原则而定。
认为右手偏于气旺,左手偏于血旺。
肺主气,气旺于右,气为肺所统,故以右寸配肺。
心主血,血旺于左,血为心所主,故以左寸侯心。
脾居中洲,体偏左而气行于右,故以脾候于右关。
肝藏血,其体虽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故以肝候于左关。
肾在腰旁,位居最下,故亦候于尺。
脉诊大师寿小云先生在深入研究《内经》等古典医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脉诊经验,提出“心理脉象”这一失传已久的脉诊理论,寿小云教授在他的脉诊专著《寿氏心理脉学与临床》中指出:“心理脉象的总体诊断位置的上界在比病脉浮取略浅的位置,下界到比病脉中取略深的位置。
中医脉诊之脉法大全
中医脉诊之脉法大全脉法大全寸部脉法左寸见浮,风热上越而头痛;右寸见浮,咽喉中燥而鼻塞;左寸见芤,胸难藏血而呕吐;右寸见芤,胃多瘀血而痛疼; 左寸见滑,热痰入心而舌强; 右寸见滑,热痰入肺而鼻折;左寸见实,火焚心而面赤;右寸见实,火生胃而唾干;左寸见弦,风入体必多头痛;右寸见弦,风入肠定有筋挛;左寸见紧,邪盛而心痛;右寸见紧,气嗽而肺伤;左寸见洪,心胸起热闷之烧;右寸见洪,头脑生炎蒸之楚;左寸见微,心寒而虚弱何辞;右寸见微,气冷而崩陷难免;左寸见沉,心君失相火之助; 右寸见沉,肺金招寒气之侵;左寸见涩,心脉火郁而未舒; 右寸见涩,肺金金郁而莫达。
左寸见迟,膻中虚乏而难以卫心;右寸见迟,上焦损伤而难以生气;左寸见伏,气匿于胁间;右寸见伏,气积于脘内;左寸见濡,膀胱水畜而不消;右寸见濡,皮毛汗泄而未止;左寸见弱,无血以养心;右寸见弱,乏气以生胃;左寸见大,心经血燥而怔忡; 右寸见大,肺经血干而闭结; 左寸见小,惊悸时生;右寸见小,怯弱日甚;左寸见虚,心中恍惚; 右寸见虚,胃内衰微;左寸见细,运行乏力;右寸见细,言语无神; 左寸见微,包络有寒邪之入; 右寸见微,胸脘有阴气之招;左寸见急,心疼不免;右寸见急,喉痛安辞;左寸见短,三焦之气怯;右寸见短,再宿之食难消;左寸见代,心痛勿讶;右寸见代,痰塞何妨;左寸见结,邪搏于心包;右寸见结,邪蟠于胃脘;左寸见促,积聚有烦闷之苦;右寸见促,留滞兴痞满之忧;左寸见革,心气散漫而不收;右寸见革,肺气飞跃而不返; 左寸见动,欢娱妊子之祥;右寸见动,饮食伤气之兆;左寸见毛,心火动而将刑肺金;右寸见毛,肺火起而将克肝木;左寸见钩,心气安而魂梦适; 右寸见钩,肺气肃而膀胱通;左寸见坚,邪犯心而呼号;右寸见坚,邪侵肺而咳嗽;左寸见躁,无血养神;右寸见躁,无精定魄;左寸见搏,火太过而焚心;右寸见搏,火太过而烁肺;左寸见石,阴寒直捣于膻中;右寸见石,冷气逼居于脘内; 左寸见散,心有无可奈何之象; 右寸见散,肺有但出无入之悲。
脉法引玉PPT课件
人迎寸口脉判断疾病的难易程度
• 《灵枢.论疾诊尺》“人病,其寸口之脉, 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 已也“
• 《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 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 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 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 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 《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 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按其寸口人迎, 以调阴阳“
•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
于食”,《灵枢.五色》”人迎气大紧以浮者
……在外;其脉口滑以沉者……在内“
6
人迎寸口脉判断机体是否正常
9
治疗取经
病在何经 人迎脉病 寸口脉病 病在何经 治疗取经
泻厥足阴少阳而补足 病阳在足少 人迎一盛 脉口一盛 病 阴在足厥 泻少足阳厥阴而补足
泻少足阴太阳而补足 泻太足阴阳明而补足
病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足太 病明在足阳
人迎二盛 脉口二盛 病 阴在足少 人迎三盛 脉口三盛 病 阴在足太
泻太足阳少阴而补足 泻阳足明太阴而补足
• 故《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 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灵枢.禁服》“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 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 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灵枢.终始》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 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 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 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 再通过脉的“躁”与“不躁”就可以配手 足十二经脉了。
11
人迎寸口脉法在针灸上的应用
• 《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 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 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 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 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 ,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 和乃止。
(经典)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来源:名师与高徒我虽为李可老师的弟子,但由于近20多年来乃至今日仍一直倾力于中医图书出版工作,所以徒有虚名,与其他弟子不可同日而语。
现仅就我在学习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的一点体会和在挖掘老中医经验方面的所见所闻引发的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两点思考汇报如下。
一、浅谈破格救心汤的应用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
李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乃致全身衰竭的破格救心汤。
方中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
伍以大量炙甘草,一以监制附子巨毒使不至于偾事;一以甘草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则温暖之力绵长而扩达于外,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
如此可谓既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大胆创新;组方严谨周全,至稳至当,可以放胆使用。
2000年10月6日,我在临汾旺安医院应诊时,适逢因风心病、肾衰竭而住院的一65岁男性邓氏患者,心肌扩大,于下午6时忽然不能说话,以手指心脏比划,示意此处极端痛苦,不能平卧,呼吸难以接续,面色灰暗,口唇指甲青紫,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汗出如油,舌红光无苔,脉浮虚大而数(260次/分),血压已测不出,气息奄奄,证属阳脱阴竭,危在倾刻,速与大剂破格救心汤:附子200g 净山萸肉120g 干姜、炙甘草各60g 红参20g(另煎浓汁兑服)生龙牡粉各30g 麝香1g(分3次冲服),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
8时许,病势未转,二剂时附子加至400g,稍稳定;11时又服第3剂,附子加至500g,病势开始趋缓。
至次日清晨6时,已不喘,口唇指甲青紫已退,四肢转温,已能坐起说话,脉亦变缓(90次/分),血压160/70mmHg。
传出家中密脉
传出家中密脉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素问.六节藏象论》“故人迎……四盛已 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 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 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灵枢. 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 ,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 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 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禁服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 大且数,死不治。“
《灵枢.终始篇》用“人迎与太阴脉口” 《灵枢.热病篇》有“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指出人迎脉躁寸口脉 静,这句话说明人迎寸口脉指的是两根不同的动脉 王叔和《脉经》“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
• •
•
人迎脉与寸口脉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 《灵枢. 四时气》“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 • 《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 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按其寸口人迎, 以调阴阳“ •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 食”,《灵枢.五色》”人迎气大紧以浮者…… 在外;其脉口滑以沉者……在内“
病在足太 阳
病在足阳 明
泻足少阴而补足 太阳
泻足太阴而补足 阳明
泻手少阳而补足 厥阴
泻手太阳而补足 少阴 泻手阳明而补足 太阴
病在手少 阳
病在手太 阳 病在手阳 明
泻手厥阴而补足 少阳
泻手少阴而补足 太阳
三盛而躁 三盛而躁 在手太阴
泻手太阴而补足 阳明
人迎寸口脉法定量的问题
• 通过脉体的大小,大者为太,小者为少,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脉体的大小得到我 们的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了,
人迎寸口脉判断疾病的难易程度
• 《灵枢.论疾诊尺》“人病,其寸口之脉, 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 已也“ • 《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 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 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 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 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全身遍诊法
4、太素脉法连建伟老师、林强、四川快乐道教 –云鹤道长 三国分晋,上工医
国,膏肓之疾,蛊卦诊疾(《落山风》、刘伯温烧饼歌--解“咸丰、心理脉法 寿小云《寿氏心理脉学》
人迎寸口脉法—记载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的记载于《黄帝内经》中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腹中论 》、《灵枢.终始篇》、《灵枢.经脉》、《 灵枢.禁服》、《灵枢.热病》、《灵枢.本输 》、《灵枢.四时气》、《灵枢.诊疾论尺篇 》、《灵枢.五色》等,总共有十六篇之多 ,篇数占《内经》论述脉法的一半以上。
人迎寸口脉判断机体是否正常
• 故《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 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灵枢.禁服》“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 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 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灵枢.终始》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 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 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 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人迎寸口脉法在药物的应用
• 梁某,胃脘抽痛已经两日,昼夜不停,寝 食难安,原因不明。医院检查怀疑胃扭转 ,不能确诊,计划明日下胃镜,患者畏惧 ,前来就诊。诊脉:气口三盛,病在太阴 。桂枝大黄汤一剂。点穴中脘。两日后, 患者的妻子带朋友来诊病,说:患者还没 走到家,胃就不怎么疼了。服药一剂,完 好如初,上班去了,所以没来复诊
治疗取经 泻足少阳而补足 厥阴
病在何经 病在足少 阳
人迎脉病 寸口脉病 病在何经 人迎一盛 脉口一盛 病在足厥 阴 人迎二盛 脉口二盛 病在足少 阴 人迎三盛 脉口三盛 病在足太 阴 一盛而躁 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 二盛而躁 二盛而躁 在手少阴
治疗取经
泻足厥阴而补足 少阳
泻足太阳而补足 少阴
泻足阳明而补足 太阴
人迎寸口脉法(二)定位
•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 《素问.病能论篇》“人迎者胃脉也,”《灵枢· 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 ,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还有《灵枢· 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 ,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人迎===颈部的颈总动脉波动处; 寸口脉则见于《灵枢· 经筋》曰:“手太阴之筋,结于后,行寸口外侧。”《灵 枢· 经脉》曰:“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鱼际”。《灵枢· 本输》“经渠, 寸口也,动而不居”。
• 再通过脉的“躁”与“不躁”就可以配手 足十二经脉了。
人迎寸口脉法在针灸上的应用
• 《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 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 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 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 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 ,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 和乃止。
诊病大法
• 《内经三部九候论》曰:“察九候,独小 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寒、独热为察皮 肤温度的变化,为诊尺肤的内容)独陷下 者病。”
河洛全息脉法系统应用
• 针 • 药
谢谢大家
河洛全息脉法系统
河洛全息脉法系统
•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 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 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 ,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 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 腹腰股膝胫足中事骨者.乃积也.寸 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 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 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在左 .积在左.脉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 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 案例二:黄某某,打嗝,在我省一大型医 院住院,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引起,血糖很 高,具体数值不详,邀余去会诊。余见其 打嗝有力,甚至打嗝时床亦摇晃,时常嗝 出胃内物及一些粘痰,针灸及中药都用, 打嗝反倒越来越重。余诊其脉,脉在太阴 ,滑而无力,中空,微偏数。本打算用小 建中汤,怎奈其人正在住院,且血糖高, 为防引起争端,余处小剂量参麦饮原方( 西洋参5克,麦冬15克,北五味子6克)服 药后下午打电话曰仍然打嗝,力量没那么 大了,继服,第二日晨起即不打嗝,余嘱 继续服用三剂以防复发。至今一周已出院 ,未复发。
人迎寸口脉法在针灸上的应用
• 某女,34岁,咽痛三天,切脉人迎二盛, 为刺小海。当即痛止。一次而愈。 2某男,失眠多年,靠服用安眠药每晚只能 睡1-2小时。脉人迎一盛。为开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药后杳如黄鹤。 45天后始复诊,自言服药2付,可以睡6-7 小时,一直很稳定。但是安眠药未停。嘱 其停药。原方付之。
脉法引玉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主讲人:王栋、常虹博士
一、脉法的重要性! 1、《五脏生成篇》“能和色脉,可以万全!” 刘老渡舟的诊疗特色 2、《素问.阴阳别论》“谨熟阴阳,无与众某!” 《素问· 移精变气论》言:“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 之不惑,治之大则”。《素问· 经脉别论》即有“气口 成寸,以决死生”之说,《难经》开篇便提出“独取 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 李老士懋的平脉辨证、王雨三《平脉辨证第一书》张 润杰《岐轩脉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皆以“辨 xx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 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第十 六条)。
古脉法的流派
1、人迎寸口脉法
武当山—祝华英道长《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董久迪,北京白云观—三申道 长,山东齐鲁医院----刘宝义《明于阴阳》、陈茂蒙、王伟,广东--黄建业
2、洛书全息脉法系统
许跃远《中华脉神》、王光宇《王光宇脉学带教录》、金伟《金氏脉学》、崔氏脉法、 高树中校长脉法
3、三部九侯脉法民间膏药外敷法、廖厚泽经方传心录(周潜川、徐文兵
人迎寸口脉法在药物的应用
• 1某女,40岁,崩漏近30天,量多,有块, 色暗。脉气口三盛,为开桂枝加芍药方,3 剂血止。 2某女,43岁,皮肤瘙痒,双上肢,下肢为 甚,嗜睡,四肢凉。脉气口二盛。左尺弱 , 处方:干姜9附子6甘草12枸杞子9菟丝子 9 4剂,药后瘙痒止
• 案例一:张某某,腹泻多年,乏力,头晕 ,余无不适,多处寻医,多是些健脾止泻 益气之药,服药无效。余脉之:太阴脉, 关尺弦而有力,右寸脉散大,舌诊未看( 余临床除了外感病,内伤多不重舌)。余 处小剂量的大柴胡汤去大枣(大概其的量 为:柴胡9克,白芍5克,枳实5克,生大黄 2克,黄芩4克,清半夏5克,加生姜一片) 服用两剂后泻止,身亦有力,余嘱停药忌 酒。当然如果是临床家,选时方的芍药汤 亦可一剂知二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