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

合集下载

解决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实际问题

解决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实际问题

解决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数乘法与除法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加深对分数乘法与除法的理解,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来解决分数乘法与除法。

问题一:小明想把一块长方形土地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的面积是原土地面积的1/3,他应该如何做?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可以把原土地面积表示为一个分数,例如1。

然后,我们将1除以3得到1/3。

因此,小明应该将这块土地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的面积为1/3。

问题二:一瓶果汁有3/4升,小明把它平均分给他和他的两个朋友,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升果汁?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升果汁。

使用分数乘法,我们可以将3/4乘以1/3,得到3/12。

然后,我们可以简化这个分数,得到1/4。

因此,每个人应该得到1/4升果汁。

问题三:一块布料长度为5/8米,小红要从中剪下一段长度为1/4米的布料,剩下的布料长度是多少?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一段布料的长度。

使用分数乘法,我们将5/8乘以1/4,得到5/32。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剩下的布料长度。

使用分数减法,我们可以将5/8减去5/32,得到20/32。

最后,我们可以简化这个分数,得到5/16。

因此,剩下的布料长度是5/16米。

问题四:小王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一次骑行的距离是3/4千米。

他用了5天骑行了15/16千米的距离,他还需要骑行多少千米才能到达学校?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王已经骑行的距离。

使用分数乘法,我们将3/4乘以5/1,得到15/4。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还需骑行的距离。

使用分数减法,我们可以将15/16减去15/4,得到-45/64。

需要注意的是,得到的结果为负数,这意味着小王已经超过了学校的位置。

因此,小王不需要再继续骑行。

通过解决以上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应用。

先除后乘.先乘后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先除后乘.先乘后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小红用48元买了4本练习册。

如果小红买15本这样的练习册,需要花多少元?
2.买3包葡萄干要42元。

买18包需要多少钱?
3.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照这样计算,6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4.一桶5升的花生油的价钱是80元,如果买这样的40升花生油需要多少钱?
5.一包饮料24元,每包8瓶,买3瓶需要花多少元?
6.小明家第一季度(3个月)交了96元的电费。

照这样计算,他家一年(12个月)需要交多少元的电费?
7.小青出差需要住宾馆,3天需要花费297元。

照这样计算,14天需要花费多少钱?
8.840棵月季花,可以摆8行。

照这样计算,如果摆6行,需要多少棵月季花?
9.万寿菊每行摆16棵,可以摆21行。

如果每行摆8棵,可以摆多少行?
10.超市新进一些橘子,如果每箱装6千克,能装18箱。

如果每箱装9千克,能装多少箱?
11.超市新进12箱鸡蛋,每箱30千克。

如果5千克装一盒,这些鸡蛋可以装多少盒?
12.酸奶每盒12元,花生奶每盒9元。

王阿姨带的钱正好能买15盒酸奶。

如果用这些钱买花生奶,能买几盒?
13.学校运来2车花,每辆车有168盒。

把这些花摆成3个花坛,平均每个花坛有多少盆花?
14.学校花束队有4列,每列人数为24人。

(1)如果将花束队改为6列,每列有多少人?(2)如果需要改成每8人一列入场,应排成几列?
15.如果2人一个房间,男生正好需要27间。

如果每3人一间房,男生需要多少间?。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

课题: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具体生活情境里的实际问题中学会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并初掌握解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互相合作、小组交流完善一般的解题步骤,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这一步骤。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活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计算乘除合式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观光塔的美丽景色,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好吗?[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调动起了学生急于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课件出示观光塔情境我们看6个小朋友在排队干什么?(买票)。

还有哪些有关买票的信息?我们要帮小朋友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板书: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试试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张数 2张6张价钱 30元 ?元对于学生的整理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通过交流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谈话:根据你的整理,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小组讨论,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30÷2=15(元) 15×6=90(元)2张 30元 6张 ?元②30÷2×6=15×6=90(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求6张票需要多少钱,应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③6÷2=3 30×3=90(元)④30×(6÷2)=30×3=90(元)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第一步求的是“6张票里面有几个2张?”,第二步求的是“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案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案北京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组关于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自己对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续)六、例题解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新的例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七、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八、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组关于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课件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课件

954÷(78-69) =954÷9 =106
先减法 后除法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28÷8×17 =91×17 =1547
先除法 后乘法
52×18÷6 =936÷6 =156
先乘法 后除法
(656-301)÷5 =355÷5 =71
先减法 后除法
2
750mL
? mL
750÷3×7 =250×7 =1750(mL)
3 淘气和笑笑摘了30筐苹果,每筐装28千克。为了运输方便,要把 苹果分装在纸箱中, 共需要多少个纸箱?
每个纸箱装 苹果15千克。
28×30÷15 =840÷15 =56(个) 答:共需要56个纸箱。
4 光明小学买来6块磁性黑板,花了432元。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都配一 块,需要再花多少元? 要再买18块。 432÷6×18 =72×18 =1296(元)
答: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80天能修完。
你能说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像上面这样列成的一个算式就是混合运算算式。
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算式中如果只有乘法 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照去年每箱的酿蜜量计算, 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去年5箱蜜蜂酿了 375千克蜂蜜。
要先算出去年一箱蜜蜂酿多少千克蜂蜜,然后 按照这个标准,求出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375÷5×24 =75×24 =1800(千克) 答:照去年每箱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1800千克蜂蜜。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61÷3×6 =87×6
=522 先除法 后乘法
34×28÷7 =952÷7 =136 先乘法 后除法
1 吴艺读一本课外书,每天读24页,需要10天读完,如果每天读 16页,需要多少天读完? 24×10÷16 =240÷16 =15(天)

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题

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题

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题在数学中,乘法和除法是常见的运算符,它们经常被组合在一起进行混合运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题,并通过解题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解释混合运算的概念。

假设我们有一个题目:求解下面的表达式:12 ÷ 3 × 4。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先进行除法,然后再进行乘法。

按照数学的运算法则,我们应该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因此,12 ÷ 3 × 4 可以转换为 (12 ÷ 3) × 4。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首先计算括号中的除法,得到 4 × 4,最终结果为 16。

在处理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题时,我们需要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来进行计算。

在数学中,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相同,都高于加法和减法。

因此,我们需要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解决一些混合运算题。

请注意,这些例子中的计算顺序遵循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

例子一:计算表达式 8 × 4 ÷ 2 + 6 - 3 × 2。

首先,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

按照优先级规则,我们先计算 8 × 4,得到 32,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得到 32 ÷ 2,结果为 16。

接下来,我们计算加法和减法。

根据顺序执行计算,我们有 16 + 6 - 3 × 2。

继续计算乘法,得到 16 + 6 - 6,最终结果为 16 + 6 - 6 = 16。

例子二:计算表达式 7 × (6 ÷ 3 + 2) - 5 ÷ 5 × 8。

首先,我们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即 6 ÷ 3 + 2。

根据运算规则,我们首先计算除法,得到 2 + 2,结果为 4。

接下来,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

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我们计算 7 × 4,得到 28。

三年级数学先乘后除综合练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先乘后除综合练习教案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2---33页第二个“红点”内容。

教学目标:1、应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加深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课件纸卡教学过程:一、拟定自学提纲,自主预习。

1、创情板题:师:同学们,你们注意过城市的街景吗?有漂亮的绿化带,美丽的街心花园,还有路两边整齐划一的路灯,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继续游览街景,参观壮丽的观光塔,看一看,会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好吗?(教师点击课件出示街景图。

)⑴阅读情境图,收集信息。

师:街景街景漂亮吗?在这美丽的街景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点击课件出示信息)生:电梯3秒钟上升21米,8秒钟到达塔上观光厅;我买2张票用了30元,我们要买6张票。

⑵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电梯8秒上升多少米?6张票多少钱?……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6张票多少钱这个问题好吗?(师板书:买6张票多少钱?)2、出示学习目标:师:我们在解决买6张票多少钱的过程中本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应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指一名学生读一读,师点拨学习重难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

3.1 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教学提示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教学,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

例1是先乘后除的简单问题。

教材选用了修水渠的事例,用文字和情境图给出了“每天修8米,90天能够修完,第一天修了9米”等数学信息,问题是:照第一天的进度测算,多少天能修完?首先安排“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先讨论、明白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接着,通过书中同伴交流的方式给出了分步计算和综合列式计算两种算式的计算过程及答语。

然后用兔博士的话总结了不带括号的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乘除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2,先除后乘的简单问题。

教材选用了养蜂专业户养蜂酿蜜的事例,用文字和情境图给出数学信息和问题:去年5箱蜜蜂酿蜜375千克,今年养蜂24箱,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用丫丫的话说明了解答问题思路:要先算出去年一箱蜜蜂酿多少千克蜂蜜,并列出了综合算式:375÷5×24。

“练一练”第1题安排了乘除混合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其他都是用乘除两步计算解答的简单问题。

本节课选择的两个事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虽然不很熟悉,但是都能理解,两个例题解答的思路也是唯一的,例1必须先算乘法,例2必须先算除法。

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知道首先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组织教学。

教学例1时,在学生了解信息和问题后,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每天修8米,90天就能修完”和“照第一天的进度测算”分别是什么意思,使学生了解:第一句话是修水渠的计划,可以求出水渠的全长;第二句话是说按实际每天修9米测算,然后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学生讨论明确解题思路后,再自主解答。

交流学生的算法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先让分步计算的同学汇报,说一说两个算式求的是什么,然后,鼓励学生列成一个算式并交流,同时了解哪个同学直接列出了综合算式,教师要给予鼓励,最后总结运算顺序。

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乘除法的巧算技巧

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乘除法的巧算技巧

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乘除法的巧算技巧乘法和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运算之一。

在解决乘除法算式时,一些巧算技巧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中乘除法的巧算技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两项运算。

一、乘法巧算技巧1. 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乘法口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乘法计算技巧。

孩子们可以通过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快速得出乘法算式的答案。

例如,当遇到6乘以7的算式时,直接将6对应的口诀“六冠军”和7对应的口诀“七上八下”相结合,得出答案42。

2. 两位数乘一位数当计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时,可以利用分配律进行巧算。

例如,计算57乘以3,可以将57分解成50和7,然后分别将50和7分别乘以3,最后将两个部分的积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3.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算式较为复杂,但仍有一些巧算技巧可用。

例如,计算34乘以25,可以将34分解成30和4,将25分解成20和5,然后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得到两个部分的积,最后将两个部分的积相加得到答案。

二、除法巧算技巧1. 变换除法为乘法对于一些除法算式,可以将其转换为乘法算式进行巧算。

例如,计算72除以6,可以将其转化为72乘以1/6。

在计算中使用乘法运算相对较简单。

2. 除法递减法当面临大数除以小数的除法算式时,递减法是一种巧算技巧。

例如,计算135除以5,可以从135开始逐步减去5,直至无法继续减少,计算减小的次数即为商值。

3. 除法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中存在多个除法运算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确保得出的答案准确无误。

三、乘除混合运算的巧算技巧1. 先乘后除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包含乘法和除法运算时,可以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

这样能够简化运算过程,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2. 分步计算对于一些较长的算式,可以分步进行计算,每次计算一部分,再将各部分的结果相乘或相除得到最终的答案。

这样可以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1.填一填(1)积=()x( );因数=()〇()(2)商=被除数〇();除数=()〇商;被除数=()〇()(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〇()〇()(4)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还得();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一个数和( )相乘,仍得0.2.算一算,填一填3.计算下而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1)37×54= (2)685÷43=4.在()厘填上“>”“<”或“=28+0()28-0 47-47( )47÷47 0÷56()0x56 99x0( )99-00÷35( )0+35 769x0( )769-7695.选一选。

(把正确答炭的宇母代号填在括号里)已知口÷△=☆(口、△、☆合均不为0)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口x☆=△B.△÷口=☆C.口÷☆=△D.☆÷△=口6.想一想,填一填: 120+()÷2=1507.一个数除以16没有余数,如果除以18,则商是17还余14,那么这个数除以16,商是多少24÷24= 36+0= 27-27= 0x12= 0÷38= 84-0= 0+799= 0÷49=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1.填一填(1)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 )与其中( ),求( )的运算,叫做除法。

(3)( )是减法的逆运算。

(4)14+14+14+14+14+14=()〇()=()(5)从72里连续减去( )个8,得数是0(6)根据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①23×56=1288 ②4005÷89=452.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1)王老师去商店买足球,每个95元,8个足球要用多少钱?(2)王老师去商店买足球,每个95元,760元可以买几个足球?(3)王老师去商店买足球,760元钱买了8个,平均每个足球多少钱?3.算一算,填一填。

解决先乘后除和先除后乘实际问题练习

解决先乘后除和先除后乘实际问题练习

解决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6页信息窗4 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再现新知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在“美丽的街景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学习了不少的知识,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有信心解决出下面的问题吗?多媒体出示课件。

温馨提示:⑴仔细观察,把相关信息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弄懂题意。

⑵想一想,要求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首先要知道什么?要想知道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⑶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列式?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交流的素材。

刚才同学们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研究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汇报问题)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方法一:方法二:25 × 4 = 100(人) 25 × 4 ÷ 8100÷ 8 =12(辆)......4(人) =100 ÷ 812+1 = 13(辆) =12(辆)......4(人)12+1=13(辆)租12辆车B型车还剩下4人,所以一共得需要13辆B型车。

师引导: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生观察知道: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方法一:方法二:75÷5 =15(米) 75÷5×2515× 25 =375(米) = 15×25= 375(米)因为375米<400米,所以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题10道应用题简单版第五单元加减乘综合算式10

二年级下册数学题10道应用题简单版第五单元加减乘综合算式10

二年级下册数学题10道应用题简单版第五单元加减乘综合算式10课题名称例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分析知识点本身内容不复杂:本课的重点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学生已经通过读题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让学生列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理解题意。

展示分步算式的时候,中间的过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还剩下的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义。

书写脱式计算时,学生会有困难,最好用综合算式与脱式的对比,来发现书写的格式。

最后得出:计算顺序不变,只是格式不一样。

难点分析还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孩子法则理解发生了歧义,给出了明确表达�D�D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而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先算加,再算减”或“先算乘,再算除”,不会算除了,可能就想到减了。

教学方法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算理。

2.通过分步与综合算式的对照体验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引入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练诵读1~9的乘法口诀。

2.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

科学知识传授(难点突破)二、尝试探究,明确算理。

教学基准1,出具教材第47页情境图。

1.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积极探索方法。

(1)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53-24=29 29+38=67(2)还有更简便的书写方法吗?53-24+38=673.教师讲解两步综合算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边出具边阐释书写格式规范。

(2)鼓励学生大胆总结运算顺序。

总结运算顺序:一道题中存有乘法和加法,必须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排序。

4.计算15÷3×5。

(1)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要求学生按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3)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四单元《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教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先乘再除的运算规律2. 能够通过计算把问题转化为先乘再除的形式3. 能够灵活运用先乘再除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 理解先乘再除的运算规律2. 把问题转化为先乘再除的形式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难点:1. 把问题转化为先乘再除的形式2. 实际问题的解决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2. 情景教学法3. 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同学们,小李家里有10个苹果,他要分给小红、小明、小燕,小红和小明各得2个,小燕得1个,请问还剩下几个苹果?学生:还剩下5个苹果。

老师:对,你们是怎么算的?学生:我们先把2+2+1=5,再用10-5=5,就知道还剩下5个苹果。

老师:很好,你们使用了哪种运算法则?学生:先加再减。

老师:对,除了先加再减,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先乘再除。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知识点,掌握先乘再除的运算规律。

2. 学习目标: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先乘再除的运算规律2. 能够通过计算把问题转化为先乘再除的形式3. 能够灵活运用先乘再除解决实际问题3. 概念讲解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先乘再除的运算法则,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先乘再除吗?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概念。

(出示先乘再除的图解)老师:可以看到,先乘再除就是先用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再把结果除以一个数。

4. 计算练习老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练习一下先乘再除的运算规律。

(出示例子一)老师: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运用哪种运算法则?学生:先乘再除。

老师:对,那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学生:用360分别乘以4和5,得到1440和1800。

老师: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学生:用1440除以9。

老师: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160。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在数学运算中,乘法和除法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而将乘法和除法结合进行混合运算,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挑战。

本文将介绍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以及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在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时,一般会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

首先,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34 ÷ 2 × 5。

按照运算的顺序,我们应该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因此,我们需要先计算34 × 5 = 170,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即将结果170除以2,得到最终结果85。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一个复杂一些的例子:56 ÷ 7 × 3。

同样地,我们要按照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

首先,我们计算56 × 3 = 168,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即将结果168除以7,得到最终结果24。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法这种方法将步骤分解,一次只完成一个操作。

我们首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运算的过程,从而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方法二:先乘后除法法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先计算乘法,得到一个中间结果。

然后,我们再进行除法运算,将中间结果除以给定的数。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方法三:先除后乘法法与上一种方法相反,这种方法首先进行除法运算,得到一个中间结果。

然后我们将中间结果乘以给定的数。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计算中的数字,从而降低错误的风险。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解决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

以下是一些应用范例:范例一:48 ÷ 6 × 7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乘法和除法的顺序,先计算除法,然后再计算乘法,即48 ÷ 6 = 8,然后8 × 7 = 56。

第11课时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

第11课时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

《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40页第1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用先乘后除或者先除再乘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3.在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活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多彩的街道夜景。

重点练习了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相关知识。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师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学习了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知道了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并检验。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欣赏多彩的街道夜景,继续来个巩固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幸福出发。

(解决先乘后除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和问题。

凤凰村三年级的同学们听说了城市的美丽景色,他们也打算来城市观光。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公交公司去租车。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

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A 型车限乘25人,租4辆A 型车正好。

B 型车限8人,如果租B 型车,需要多少辆?)(2)整理信息和问题。

你能用喜欢的简洁方式来整理信息和问题吗?学生独立整理,师巡视了解学生出现的情况。

指名学生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摘录法:A 型车:限乘25人,4辆。

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案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案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教案北京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先乘后除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解决含有先乘后除的简单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先乘后除的概念及其含义。

2. 解决含有先乘后除的简单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先乘后除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解决含有先乘后除的简单应用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先乘后除的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先乘后除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先乘后除的概念,并举例解释其含义。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含有先乘后除的简单应用问题,学生独立解决,进行小组讨论。

4. 解答与讲解: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先乘后除的解题步骤,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错误。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含有先乘后除的应用问题,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先乘后除的运算顺序。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或视频,生动展示先乘后除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思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先乘后除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先乘后除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先除后乘实际问题

先除后乘实际问题

先除后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2页消息窗3红点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难点:养成搜集信息、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用具:课件、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1.谈话:我们在上次举行的计算比赛中,有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老师想买一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

同学们可以给老师一些建议吗?学生小声讨论后,在班内说出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有针对性地说出:刚才我看到××的圆珠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圆珠笔一共花了4元5角钱,我想买这样的10支,需要花多少钱呢?2.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教师可借机引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出示题目:学校买来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整理一下。

学生动手整理,师巡视。

若发现学生有困难,可及时指导提示。

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整理结果。

共同归纳出几种常见的整理方法:如利用表格法、箭头指示法、线段图法等。

(3)小组讨论:要想算出5个书架多少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从这个题目中,你能想办法得到这个条件吗?你可以观察利用你的整理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老师可以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全市获奖 课件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全市获奖 课件

二 基本练习
连除应用题
960÷6÷5 =160÷5 =32(箱)
答:960瓶可以装32箱。Βιβλιοθήκη 二 基本练习归一应用题
24÷8×3 =3×3 =9(元)
答:买3瓶花9元钱。
瓶数 价钱
列表法
8瓶
3瓶
24元
?元
摘录法 8瓶————→24元 3瓶————→?元
二 基本练习
归总应用题
12×4÷8 =48÷8 =6(盒)
答:海城到山城的铁路全长是 1080米。
三、自主练习
4.
(1)花束队需要改成6列纵队入场,每列有多少人? (2)鼓号队需要改成每9人一列入场,应排成多少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自主练习
4.
(1)花束队需要改成6列纵队入场,每列有多少人? 24 × 4 ÷ 6
=96 ÷ 6 =16(人)
三、自主练习
3.
每盒12元 每盒9元
。先摘录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15盒 ?盒
12 × 15 ÷ 9 =180 ÷ 9 =20(盒) 答:能买 20 盒酸奶。
四 课堂小结
• 回想本节课,说说本节课的主要研究了什 么,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和遗憾。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 问题回顾
先乘后除 先除再乘
判断依据、 解题方法 规律 总数不变 总数不变 份数变化 份数变化
总数变化 先用除法 每份的数量 再用乘法 不变
结论
归总解决问 题
归一解决 问题
二 基本练习
连乘应用题
8×4×25 =32×25 =800(片)
答:25箱能装800片糕点
答:每列有 16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6页信息窗4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再现新知
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在“美丽的街景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学习了不少的知识,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有信心解决出下面的问题吗?
多媒体出示课件。

温馨提示:
⑴仔细观察,把相关信息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弄懂题意。

⑵想一想,要求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首先要知道什么?要想知道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
⑶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交流的素材。

刚才同学们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研究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汇报问题)
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
方法一:方法二:
25 × 4 = 100(人) 25 × 4 ÷ 8
100÷ 8 =12(辆)......4(人) =100 ÷ 8
12+1 = 13(辆) =12(辆)......4(人)
12+1=13(辆)
租12辆车B型车还剩下4人,所以一共得需要13辆B型车。

师引导: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观察知道: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方法一:方法二:
75÷5 =15(米) 75÷5×25
15× 25 =375(米) = 15×25
= 375(米)
因为375米<400米,所以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了。

师:这道题又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发现:用先除后乘的方法。

方法三:方法四:
75÷5 =15(米) 400 ÷(75÷5)
400÷15 = 26(棵)......10(米); =400 ÷ 15
=26(棵)......10(米)
因为25棵<26棵,并且还剩下10米,因此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了。

教师:观察一下方法二和方法四有什么不同?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顾:算式里有乘除法的,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
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小结:运用先乘后除和先除后乘解决问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计算时: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的,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减法或加法;有括号的:先算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38页自主练习第7题。


(多媒体出示)
37 ×21÷7 125 ÷ 5 × 76
40 × 50 ÷5 75 ÷5 × 46
温馨提示:
⑴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⑵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教材第37页自主练习第5题。

(多媒体出示)
温馨提示:
⑴路程、时间、速度有什么关系?
⑵问题(1)怎样列式?
⑶仔细审题,要求幸福小区离少年宫有多远,必须先求什么?怎样列算式?并说说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2、教材第37页自主练习第6题(走进生活)(多媒体出示)
温馨提示:
⑴仔细审题,要求丁丁家一年(12个月)交水费、电费、煤气费各多少元,首先要知道什么?怎样列式?
⑵3个月一个季度,一年(12个月)有几个季度?还可以怎样列式?
⑶这道题你还可以怎么想?请你列综合算式解答。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新课堂45页“智慧园地”的第5题)
每箱有6个电磁炉,每个电磁炉卖565元,家电商场某一周卖出3箱电磁炉。

你知道吗?下面的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题?
(1)565 × 6 表示。

(2)6 × 3 表示。

(3)565× 6 × 3 表示先求,再求。

(4)565×(6 × 3 )表示先求,再求。

小组内共同研究解题方法,完成后通过交流,相互沟通,互相学习。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

那么你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计算方面有什么更好的收获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进一步练习了乘除混合运算,巩固了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练习。

板书设计:
先乘后除和先除后乘
75÷5×25 400÷(75÷5 ) 25 × 4 ÷ 8
=15×25 =400÷15 = 100 ÷ 8
= 375(米) = 26(棵)......10(米) = 12(辆).....4(人)因为375米<400米,因为25棵<26棵,并且还 12+1=13(辆)
所以400米够。

剩下10米,所以400米够。

需要13辆B 型车注意:先乘后除或先除后乘,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实际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从兴趣出发,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贯穿于情境之中,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学习,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注重算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在引导学生求400米的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学生出现了多种解法:有的先求一棵树用多少米彩灯线,再求25棵树用多少米;有的先求一棵树用多少米彩灯线,再求400米可以装饰多少棵树;有的列分步,有的列综合,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3)注重问题引领,促进知识水到渠成。

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式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如:当学生列出“400÷(75÷5 )”时,教师提问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当学生出现多种解法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异同?
2、使用建议: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经历小组探究、合作、交流中,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需要破解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存在没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看见数字就列式的现象,怎么办?
邱莉华马楼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