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公共基础知识(上)(圣才出品)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学习的迁移)【圣才出品】
第6章学习的迁移6.1 学习目标1.识记迁移的概念;2.掌握迁移的种类;3.识记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的概念;4.掌握迁移的作用;5.理解早期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6.理解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7.了解迁移的主要因素;8.能够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9.识记定势的概念;10.掌握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的方法。
6.2 考点聚焦1.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
2.理解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3.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6.3 知识结构图6.4 核心讲义考点1 学习迁移概述1.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为:①正迁移a.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b.正迁移主要表现在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者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
②负迁移a.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又称消极迁移。
b.负迁移经常表现在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得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为:①水平迁移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即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直角、钝角、锐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课程)【圣才出品】
第6章小学课程6.1 学习目标1.识记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掌握课程的几种分类;3.掌握课程计划的构成;4.理解教科书的作用;5.理解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编写的原则;6.掌握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7.运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理论合理安排课程。
6.2 考点聚焦1.课程、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的编写原则;3.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与其改革的发展趋势;4.如何利用资源来合理安排课程。
6.3 知识结构图6.4 核心讲义考点1 课程概述1.课程的一般概念(1)课程的含义①“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②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a.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c.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概念①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
a.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根据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b.特点:第一,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第二,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第三,课程是既定的、静态的;第四,课程是外在于学习的。
②课程是经验知识课程观由于其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从而导致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研究者在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是经验”的观点。
a.基本思想: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b.特点: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班主任工作(圣才出品)
第10章班主任工作10.1 考点精讲考点1 班主任工作概述1.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1)班主任的历史①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②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此后,经过许多教育家的努力,班级授课制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③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由一个教师负责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制度称级任制。
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称级任教师。
④1932年民国时期,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相当于班主任)。
⑤30年代的老解放区,在共产党办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等,每个班级中都设有班主任。
全国解放后,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取前苏联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设班主任。
(2)班主任的作用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群体,几十个学生分在一个班里就形成了一个学生群体。
通过班主任的努力,全班学生逐步从松散群体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素质。
②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受校长聘任、委托负责组织班集体,一方面班主任执行和落实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将班级情况随时反馈给校长,为他们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③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一个教学班总是有几个教师任教。
由于各人的思想观念、学术修养、个性教育方法等不同,加上学科性质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各执一端的情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言语(圣才出品)
第8章言语8.1 考点精讲考点1 言语概述一、语言与言语1.语言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音义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2.言语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
它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它必须遵从这种语言的规范。
3.言语与语言的联系(1)言语离不开语言,个体只有遵循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语言的发展、完善、更新,都离不开人们的言语活动。
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就会逐渐从社会中消失。
因此,人们的言语活动及其产物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
二、言语1.言语的功能(1)交际功能言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言语活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言语交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言语交际a.人的内向交流,即内心的“主我”与“客我”的交流;b.人际交际,即个人间的交际;c.群体交际,即群体内成员之间及群体之间的交际;d.大众传播,即借助印刷媒体(书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②狭义的言语交际,是指个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交际。
③言语交际的功能a.传达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满足心理需求;b.对人际关系与心理活动起重要作用。
(2)思维功能人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中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都离不开言语这个工具。
同时,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用言语来表达和记录的。
因此,离开了言语,失去了凭借,思维活动是无法进行的。
(3)调节功能言语的调节功能指言语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调节作用。
包括:①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即个体通过内部言语调节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②言语的个体调节功能,即通过人际间的交谈调节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和行为。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公共基础知识(下)(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概念的隐含意义 文章中每个概念的表述,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密不可分。 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概念的表面意义,结合作者的论证思路、说明逻辑等具体的语言环境, 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②理解概念基本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概念是通过词语表现出来的,每个词语都有基本意义。要注意从整体出发,将词语放在 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段落前后 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由此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准确理解比喻义、引申义、双关 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等。理解了概念意义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③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信息,弄清 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大体上有同一、种属、交叉、矛盾、反对等关系),揭示概念的 特征,然后用顺畅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述。 ④准确把握指代词的含义 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 又能替代复杂的概念。一般代词替代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a.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 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b.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c.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2)阅读技巧 ①养成精心读题、明确方向的阅读习惯。“题好一半文”,很多文章的题目就能揭示文章
(1)理解句子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5章知识的学习5.1 学习目标1.掌握知识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知识学习的分类;3.了解知识学习的过程;4.了解知识学习的作用;5.掌握知识直观的3种类型和各自的优缺点;6.掌握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7.掌握知识概括的类型;8.掌握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9.掌握记忆的系统及其特点;10.掌握遗忘的规律和遗忘的原因;11.掌握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5.2 考点聚焦1.识记知识的涵义、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的类型、记忆的三个系统。
2.理解知识及知识学习的分类、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遗忘规律及遗忘的原因。
3.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5.3 知识结构图5.4 核心讲义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一)(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一)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除要求具有熟练的数字技巧、良好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答案】B【解析】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它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下哪项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A.读书指导法B.情景教学法C.实践活动法D.参观法【答案】D【解析】教学方法有多种分类,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可以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沦法、读书指导法;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④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管理班级的常用方法。
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访问法【答案】A【解析】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
其中,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4.()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A.全面提高B.主动发展C.面向全体D.创新发展【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素质教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观,强调全面提高质量;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只注意到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忽视或放弃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记 忆)【圣才出品】
第5章记忆5.1 学习目标1.掌握记忆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基本知识;2.理解记忆的过程,学会运用遗忘的规律分析问题;3.掌握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学会合理复习的方法;4.识记再认、回忆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和特征;5.记忆系统及记忆组织相关知识;6.识记感觉记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概念、特征等内容。
5.2 核心讲义考点1 记忆概述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1.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的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2)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3)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2.信息加工论对记忆的解释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记忆的作用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人通过感知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如果不能保留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
(2)没有记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将总是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上,不可能有个性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
(3)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
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1)形象记忆①定义形象记忆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它以表象的形式储存。
②特点编码方式以视觉和听觉的形象记忆为主,也存在着某些触觉的形象记忆。
(2)情景记忆①定义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教学)【圣才出品】
第7章 小学教学7.1 学习目标1.识记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2.理解教学的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的特点;3.运用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 4.识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5.理解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6.掌握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7.掌握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和方式;8.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7.2 考点聚焦1.教学的概念、任务、意义及教学过程的特点; 2.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3.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4.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5.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业评价方法。
7.3 知识结构图7.4 核心讲义考点1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的内涵①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1-7章)(圣才出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考点精讲考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如下图:(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②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是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体教学环境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又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此外,教学环境还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①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学习与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学习与学习理论3.1 学习目标1.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2.掌握人类学习的本质;3.掌握学生学习的本质;4.掌握加涅的学习层次的分类;5.掌握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6.掌握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3种分类;7.了解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概念;8.掌握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理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9.掌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10.掌握刺激泛化与分化的概念;1l.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12.了解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13.掌握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4.掌握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理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内容;15.掌握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16.掌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包括学习分类、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17.掌握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2 考点聚焦1.识记学习、正强化与负强化、有意义学习等基本概念。
2.理解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完形——顿悟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论、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加涅五种学习结果的内涵。
3.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矫正其不良行为;运用认知——结构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
3.3 知识结构图3.4 核心讲义考点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1)学习的心理实质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①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①人类的学习:是指狭义的学习。
②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a.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b.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c.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学(上)(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核心讲义教育学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考点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概念的逻辑结构①教育包含了作为主格意义上的实施者和宾格意义上的接受者。
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人们将自己的经验、实践、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等通过书面或者活动的形式系统地授予他人。
②教育是一个过程概念。
它不是瞬时性的,而是长时间给人们施加影响并起教化作用的过程。
同时,教育具备目的意义,这是教育价值的体现。
③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理论不是通过哲学思辨获得的,而是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教育在形式上的嬗变和在理念上的转变。
①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人类社会同一的早期教育,奴隶社会以后逐渐出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a.教育主体确定。
出现了以教育作为职业的教师,由他们来从事教学和文化、艺术、技术等的传播活动;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出现。
在阶级社会中,接受教育的群体也比较固定,一般都是统治阶层;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教师和学生的确定和稳定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主体和客体,并且使文化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 小学
第一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活动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说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对教育一词作解释的是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起源:(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一.教育的形态⑴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⑵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非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⑶根据教育实施机构不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原始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①夏代出现了学校;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②西周:典型的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国学和乡学;③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稷下学宫;④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设太学(最高教育机构);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⑤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的教育】①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②宋元明清:四书五经;宋代书院盛行;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模式;1905科举废除;(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古代印度把人分成四个等级:⑴婆罗门(僧侣);⑵刹帝利(武士);⑶吠舍(农民);⑷首陀罗(奴隶);广设庙宇;◆古代埃及:文士(文史)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文艺复兴的欧洲:人本主义(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⑴近代社会教育: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1973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③教育的世俗化;④教育的法制化;⑵现代社会教育:①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②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⑶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①教育的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朗最早提出);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⑥教育全球化;⑦教育信息化;⑧教育具有科学性;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小学教育及目的(圣才出品)
第4章小学教育及目的4.1 考点精讲考点1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又称初等教育,是教育工作中最基础的阶段,教育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①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夏代称地方学校为“校”,殷商称地方学校为“序”,周代称地方学校为“庠”。
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
②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
此外,王城还设有初级学校,称为“下庠”、“西序”、“乡校”等,统称为“小学”。
乡校是先秦时代的初级学校。
③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成为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
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①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a.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日益兴盛,上至政府、下至普通老百姓纷纷开始举办新式小学。
b.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为梅溪书院,1902年改为梅溪学堂)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c.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d.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其他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一律中西兼习,并奖励绅民办学。
这是清末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重视小学教育的改革,可看作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②清末的小学教育a.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纵向方面分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三级为初等教育,蒙学堂四年、寻常小学堂三年、高等小学堂三年,表明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奠定了法律地位。
b.《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
培养目标是:“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以识字之民日多为成效。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注意(圣才出品)
第2章注意2.1 考点精讲考点1 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2.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1)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2)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通过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规划未来的活动和深思熟虑地办事。
内部注意对发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1.注意的意义(1)注意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
(2)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2.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1)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包括身体的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并能动员全身的能量资源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科学发展观(圣才出品)
第6章科学发展观6.1 考点精讲1.形成与发展(1)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
(2)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
(3)胡锦涛在200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3月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等一系列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全面的阐发。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面体现并进一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2.指导思想的确立(1)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2)十八大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3)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3.具体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哲学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类别上界定科学发展观,有以下三点:(1)科学发展观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
(2)科学发展观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不应将它归入历史唯物主义原有的范畴。
(3)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学科在新时期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一次关键性的机遇。
浙江省教师招聘—小学基础知识重点
一、名词解释1.教育P42.教育学P163.产婆术/苏格拉底法P214.教育目的P355.教育方针P366.人的全面发展P407.智育P418.素质教育P479.教育功能P5310.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学制P62 11.教育行政体制P7512.校长负责制P7813.学校P7914.校园文化P8115.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P9616.最近发展区P104/P32917.关键期P10518.师生关系P11319.心理相容P11620.课程P12421.教学计划P13022.教学大纲P13123.教科书P13124.课程实施P14025.校本课程P14226.教学P14927.教学过程P15528.教学原则P16329.教学方法P16730.讲授法P16731.谈话法P16732.讨论法P16833.练习法P16834.学校德育P17735.思想品德P17736.德育目标P17937.德育原则P18438.导向性原则P18439.疏导性原则P18540.因材施教原则P18641.教学P18742.德育方法P18943.陶冶教育法P18944.班集体P19745.班级管理P20546.教育研究P21247.行动研究P215 48.注意P24049.感觉P24550.知觉P2451.思维P26652.再造想象P27653.创造想象P27654.幻想P27655.情绪和情感P28356.心境P28457.激情P28458.应激P28559.意志P28860.需要P29661.动机P29962.智力P30163.人格P30864.气质P31065.性格P31366.心理发展P32267.同化P32568.顺应P32569.最近发展区P32970.学习P35771.经典性条件作用72.逃避条件作用73.回避条件作用74.消退75.惩罚76.程序教学77.高原现象78.学习策略79.学习迁移80.学习动机81.自我效能感82.角色83.角色期待84.教师角色的认同85.教学效能感86.教学归因87.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88.心理健康89.教育政策90.教育法规91.教育立法92.依法执教93.教师侵权行为二、论述1.教育的基本要素P62.古代中国P93.古代希腊、罗马P114.中国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P185.教育学学科的建立P22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P247.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P36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P40 9.素质教育的内涵P4710.旧中国学制沿革P6911.小学领导体制与校长负责制P78 12.校园文化P8113.教师的职业角色P8814.教师的权利和义务P9015.教师的职业素养※※(四个方面)P91 16.学生身心发展规律P10317.小学生学习的规律P10618.学生的权利和义务P11019.学生群体文化P11120.师生关系的内容P1132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P115 2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P117 2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P131 24.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途径P134 25.教学的基本任务P1502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P1532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P15728.启发性原则P16429.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16730.有效教学理论P17031.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P1713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P18333.德育的基本原则P18434.常用的德育方法P18935.班集体的特征P19736.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P1993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P20138.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P206 39.教育研究方法P21540.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容P22341.心理现象及其结构P23042.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P23343.注意的分类P24044.注意的品质P24245.感觉的相互作用P246 46.知觉的特性※※P24947.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P25348.遗忘规律P25849.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P26050.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P26551.思维的种类P26652.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P2705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P27254.创造性活动能力的培养※※P27255.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P27556.学生想象力的培养P27857.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P28658.良好情绪的标准P28659.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P287 60.意志品质及其培养P2906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29762.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P30063.智力层面论※※P30364.创造力的培养P30665.优良性格的培养P31566.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年龄特征※※P322 67.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P32568.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P3236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32570.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P32771.皮亚杰品的品德发展阶论P3317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32273.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74.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75.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76.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77.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78.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79.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80.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81.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特点82.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83.学习的分类84.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85.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6.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87.知识学习的类型88.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89.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90.认知策略※※91.元认知策略92.学习迁移的类型※※9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9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9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6.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9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98.归因理论99.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00.新手教师的成长途径101.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02.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103.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104.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105.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106.依法执教的意义107.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108.教师违(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109.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1.1 考情分析本章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一般不出大题,从历年的考题看,基本不会过多涉及本章内容,考生可作了解性把握。
1.2 核心讲义考点1 教师职业的性质一、教师职业概述1.教师的含义“教师”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2)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教师劳动的特性(1)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高尚总想品德的劳动者,是一种同人类社会文明紧密相关的具有社会性和高度责任感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首先要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各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道德和灵魂的塑造,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劳动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思想理论,道德规范等加以吸收和总结,然后有计划、有层次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接替老一辈的事业,并不断地创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3)示范性和严格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
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决定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语言、讲授、板书、仪表、行为、举止等,都要有示范的意义。
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一个活的形象,不断地为学生做示范。
(4)规范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手段,而知识的传递过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因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发展性和变化性,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直接去套用,只能从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未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
第1章中外历史常识
一、中国历史知识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1.氏族社会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由渔猎发展到农耕,由氏族分化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
(1)前期是母系氏族社会。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
(2)后期是父系氏族社会。
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3)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不仅仅是黄河流域,而是分布于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中国文明的流向也不仅仅是由西向东,而是四面八方融合交汇,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形成秦汉以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大一统的多元性文化。
表1-1 旧石器时期与新石器时期
2.四大区域说
(1)黄河流域文化区
这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内,先后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市)、“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大汶口文化”(山东省泰安市)、“龙山文化”(山东章丘市)、“马家窑文化”(甘肃临洮县)、“齐家文化”(甘肃省政和县)、“二里头文化”(河南偃师市),其时代与夏代吻合,已被认定就是夏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
长江流域文化区包括江汉流域、太湖流域和巴蜀地区。
已经发现的原始文化有“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市)、“马家浜文化”(浙江嘉兴市)、“良渚文化”(浙江余杭市)、“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县)。
(3)珠江流域文化区
已发现多处原始文化遗址,“石峡遗址”(广东韶关市)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其发现地正好在马坝人头骨附近,证明珠江流域确是中国文明发祥地之一。
(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其代表性文化是近年来发现的“红山文化”(内蒙古赤峰市),年代约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相当,即五千年左右。
3.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的序列
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吴、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皇”的本义是“大”,而“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
4.三皇五帝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某一社会阶段的概括和象征,也有可能是某些氏族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称。
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
正是由于儒家的大力推崇,从秦汉时起,三皇五帝就被奉为神明,列入祀典,进行祭祀。
(1)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反映了人类最早改造自然的愿望。
(2)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5.远祖划分
大体可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和南方的“苗蛮集团”。
(1)华夏集团由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组成,起于陕甘地区,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即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分布区,三皇中的炎、黄二帝和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都属于这个集团。
(2)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及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区,五帝中的少昊属于这个集团。
(3)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是这个集团的历史表现,太昊伏羲氏可说是这个集团的代表。
6.三大集团间的互动
这三大集团之间,其活动地域互相交错,曾发生过剧烈的冲突,也发生过不同形式的联合。
据先秦文献记载,炎、黄二族曾联合在涿鹿打败东夷族的蚩尤,奠定了黄河中下游部落大联盟的基础。
其后,三大集团在斗争中相互交融,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
【考点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表1-2 夏商周时期
1.夏代文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大禹死后,其子夏后启继位,在钧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大会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中国也由此进入了奴隶制时代。
夏王朝共传十七君,至桀为商所灭,合计四百三十余年。
2.夏代社会的情形
(1)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农业生产已有明显发展。
(2)夏代已出现了私有财产。
那时的人们已经“货力为己”,并且出现了罚人为奴以及将战俘变为奴隶的现象,可见夏代已形成了奴隶制度。
(3)夏代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统治系统,其中包括:①王位世袭制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天下”;②国家官吏制度,即设职分官,形成一个官僚群体;③行政区划制度,即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设立地方官,称为“九牧”。
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
在那里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将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向前推了三百多年。
4.商朝
(1)第一个统治者是商汤,被封于商,定都城于亳,共传30王,国家五盛五衰,六次迁都,自公元前1384年盘庚迁都于殷,故商朝又称“殷商”,至纣王帝辛为周武王所灭,合计600余年。
商朝灭亡后,殷都遭到很大破坏,故称为“殷墟”。
至清末在这里发现商代甲骨文后,殷墟闻名于世。
(2)记录商代社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其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商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3)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察发现
①商代已经是一个发达的奴隶制国家。
②商王朝的国家机器已经大大加强,商王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独断一切的
权力,其下的最高政务官为“尹”,还有各种宗教祭祀官员,武装力量也相当可观。
③社会生产力比前代更为提高,精美的青铜器便是证明;天文历法大为进步,已有明确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法;已普遍使用货币(贝币),说明商品交易已很活跃。
④宗教祭祀活动盛行,凡事由巫卜祈求于鬼神。
5.周王朝
(1)崛起于中国的西部,其始祖为弃。
周族几经迁徙居于岐山之下,至文王姬昌时强大起来,建都于丰镐。
文王死,其子武王姬发领兵伐商,一举灭纣,建立了周朝。
其弟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统治制度。
周朝传12王,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历时250余年,史称“西周”。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2)西周社会是奴隶社会,实行由奴隶耕作的“井田制”,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
(3)封建制,即分封土地以建国的制度,即周天子将王畿之内的土地留作自己享用,王畿以外的土地则分给诸侯,让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诸侯又在自己的封国内,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给卿大夫,称为“采邑”。
(4)“宗法制”,与封建制相辅。
这种制度商代已然实行,西周大为完备。
即天子的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世代不变,百世不迁;其他诸子,各立门户,即为诸侯,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称为“小宗”,五世而迁。
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顾小宗,以此维护宗族。
(5)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制定了礼乐刑罚。
礼乐用于贵族内部,;刑罚用于镇压人民。
西周的经济比商代已有所发展,工商业由王室和诸侯经营,青铜器制造已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已发掘出土的著名西周青铜器有“大盂鼎”和“毛公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