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17章PPT

西方经济学17章PPT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 故经济的就业水平就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上。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或产量 并不随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始终处 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因此,古典学派认 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 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理由为:一是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W和 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使实际工 资(W/P)始终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从而产量和国民收入也不受价格影响; 二是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务的长期 状态,长期中W和P总有足够时间调整, 使得(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西方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一是总产出 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的假 设条件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就业量的增加, 总产出按递减比率增加。 如当就业量为N0时,对 应的总产量为y0,图中 曲线越来越平缓,表示 总产量随总就业量的增 加按递减比率增加。当 N达到充分就业的N*时, 相应的产量为y*。 宏观生产函数
二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某一时期AD0和AS相交于E0点, 产量为yf,价格水平为P0.此时由 于总需求减少,AD左移至AD1, 和AS交于E1点,表明经济社会处 于萧条状态,其产量和价格分别 为y1和P1,二者均低于充分就业 值,但二者下降比例不同,随着 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多, 价格下降的比例小于产量下降的 比例。如果AD右移,则价格下降 的比例高于产量上升的比例。
第八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节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 ( r ) g s ( y t ) t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三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AD和AS0交于充分就业的E0 点,产量和价格水平依次为 yf和P0,由于某种原因使AS 左移至AS1,其和AD交于E1 点,则E1点就表示滞涨状态, 产量为y1价格为P1,表示失 业和通货膨胀并存。从而AS 向左偏离AS0程度越大,失 业和通货膨胀也都会越为严 重。但是失业下降的比例和 价格上涨的比例二者之间的 关系不明确。

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5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二、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6
一、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 政府预算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构成:
(一)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税收,除 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如公共部门和 国有企业的利润、政府财产的拍卖等)。
7
(二)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支 出的总和。它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 要可分为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4
三、有效市场分类
• “有效市场分类”(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不同的政策工具常常掌握在不 同的决策者手中,而这些决策者又往往各自独 立地制定政策。但是,对一个宏观经济目标来 说,往往存在着(相对来说)对该目标影响力 最强的某一政策工具。在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 应该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办法,由特定的决 策者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来达到该工具对其 影响力最大的那个宏观政策目标。
H=C+R (17.4) 其中,H代表基础货币。
15
(三)法定准备率
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称为储备-活 期存款比率,用re来表示。因而有
re=R/D
(17.5)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防止因商业银行周转不灵而导致金融危机,也 要求商业银行将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 备金而保持在手中。这一比例称为法定准备率 (legal reserve ratio)。商业银行的储备-活期 存款比率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决定的。
• 结论:
• 第一,如果n>m,即经济政策工具的种类数少
于宏观经济目标的个数,那么,政府就不可能 同时使得所有的宏观经济目标达到政府预期的 最优状态。 • 第二,如果对第i个和第j个方程式,有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1.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解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通胀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政策。

由于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的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主要来自需求方面,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可以调节需求的政策,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的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eq \f(1,1-β(1-t))中得出。

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eq \f(1,1-0.8×(1-0.1)),当边际税率增至0.25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eq \f(1,1-0.8×(1-0.25)),可见,边际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西方经济学 第17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西方经济学 第17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对国内产品总需求(对国内产品支出)包括了本国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与国外对本国产品的支出。 ❖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共十五页
❖ 假设出口不变,进口由国内生产总值决定(juédìng),与 国内生产总值同向变动。
❖ 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引起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随国内生产总值的 增加,进口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收 支状况会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共十五页
❖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 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 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
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jiǎn huǎn)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
❖ 国内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 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
共十五页
❖ 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大小 取决于乘数的大小。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边际进 口(jìn kǒu)倾向。
❖ 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 所占的比例,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折算为一定(yīdìng)数额的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
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 ❖ 一般用直接标价法。
共十五页
❖ 汇率升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biǎoshì)的外国货币的价 格下跌了。
❖ 汇率贬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 升了。
❖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 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但是,要求 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

西方经济学十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十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⒊公开市场业务
01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 中 央 银 行 在 二 级 证 券 市 场 上 公 开 买 卖 各种政府证券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主要是通过 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影响货币供应量的 增减。
02 需 要 收 缩 银 根 时 , 卖 出 证 券 , 货 币 供 应 量 减 少 ; 需 要 增加货币投放时,买入证券,货币供应量增加。
r
IS
LM0
LM1
E0 r0
E1 r1
r
IS'
E0'
r0'
E1'
r1'
LM0'
LM1'
O
Q0
Q1
Q
O
Q0' Q1'
Q
Ⅰ.货币政策效果大
Ⅱ.货币政策效果小
图9-7 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而异
⒈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从决策到政策制定、实施所经历的时间差, 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
政策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的财政政策 是不够的,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相 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动采取变动收入 或支出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使宏观经济运行达到一定的 效果,有意识地用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的指导原则 和措施。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可以有意识、有目 的地改变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变量,进而影响宏观 经济的运行,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1.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

2.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

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

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3.四部门的宏观经济是指包括了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

(二)国民收入概念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3.国内生产净值(NDP ):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其他效应[见下补充]
21.通常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6
NEW+外贸效应(通过X-M影响总需求)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 国的商品价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该国商品的消 费,并导致出口减少。 同时,在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 降,增加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并导致进口增加; 一增一减,净出口下降,并导致总需求减少。 这种由于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导致汇率变化,进而 导致总需求变化的效应,称作外贸效应,国际替 代效应,或称为Mundell—Fleming汇率效应。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本国商品价格/外国商品价格 注:汇率用间接标价法表示。
关于AD曲线的移动,另见课后练习
13
( e g t )h dm y (1 )h dk hK e dK e M y * A ( ) h kdK e h kdK e P Ke 1 自发支出乘数 1 dK e M ( P2 P ) 1 * h kdK e P * P2 1
视频\s37_anim(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swf
8
3.总需求曲线的概念 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 间的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 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函数∽曲线 曲线的推导:由函数→曲线(数学中常用) 由曲线→曲线(经济学中 常用)
图8—4 多个厂商调整时m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同样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向关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17.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特指劳动就业。

由于劳动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难以衡量,故通常用充分就业来表示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况,即在经济学分析中,“充分就业”是指狭义的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①摩擦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

②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③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2)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一)问答题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答:(1)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是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如图17-1所示: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 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 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的一系列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推导总需求曲线的过程看到,总需求曲线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西方经济学(第3版)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3版)宏观经济政策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3 货币政策
11.3.1 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11.3.1.1 货币的基本知识
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现代货币包括: (1) 纸币;(2) 铸币;(3) 存款货币; (4) 近似货币;(5) 货币替代物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货币分为M1、M2与M3:
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4 相 机 抉 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时,可 以根据市场情况或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 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 活地运用各种政策措施。
11.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范围不同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与抑制经济过热时的效果 不同
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同的 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其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 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1) 作为发行的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 (2) 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又为商业银行集中 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3) 作为国家的银行。
11 宏观经济政策
行联邦、州和地方的三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就税收种类而言,联邦税主要 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等。地方税包括财产税、公共设施税 等。其中,财产税为地方、州、联邦三级共同分享。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约 占全部收入的60%,主要来自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这三 项税收,州和地方约占40%。在联邦政府的预算支出中,约有10%用于补助 州和地方。这样,联邦政府既可以凭借其财力,对州和地方的发展进行干预 和影响,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国经济较平衡地发展,调动地方理财的积 极性,克服一切依赖中央的倾向。1932年前,州与地方政府来自联邦政府的 补贴仅占总收入的3%,但自1934年后,开始上升到13%,现在一般维持在10 %左右。就支出而言,联邦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和国际关系,其次是 社会保险。州与地方的财政支出则主要用于教育、道路、公共福利及公共设 施等。在这种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政府的预算收入与支出、所制定的税制 结构与累进所得税制、失业保险等,都成为美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调整中 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帮助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1.充分就业与失业问题:(1)摩擦性失业(2)自愿性失业(3)非自愿性失业(4)自然失业率=(正常失业人口+自愿性失业人口)/劳动总人口2.通货膨胀的分类:(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

3.菲利普斯曲线:4.奥肯定律: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每使失业率降低1%,实际GDP则必然增加3%;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则会减少3%。

注:(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利用美国55个季度(从1947年第二季度~1960年第四季度)中失业率变化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反映两者变化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

(2)奥肯定律可以用来计算“潜在GDP"(即充分就业条件下的GDP水平)。

5.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学思想:在凯恩斯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财政思想是“健全财政”的理财思想,它反映了自由放任经济的财政政策主张,“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是:a.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政府的财政不以赚钱为目的,不应出现赤字,应该每年都保持预算的平衡。

同时,政府尽量少预算,支出要节俭,并严格控制其用途。

b.少征税私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赋税过重会抑制厂商和个人的积极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而不利.c.少发公债一切欠债都是罪恶,公债尤其如此,它是子孙后代的一种负担。

长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均遵循上述原则,除非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政府一般不扩大支出,也不大量增加债券。

按传统的经济思想,既然社会总供给能够创造总需求,失业也不会产生,因此政府对经济并无过多的干预经济之必要。

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理想境界,大量产品过剩和大量失业现象,使“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在《通论》中一反传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不在供给方面,而在需求方面大做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以及产品大量过剩和严重失业等现象都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即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不足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

西方经济学 宏观 17 AD-AS模型

西方经济学 宏观  17  AD-AS模型
第十七章 AD-AS模型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描述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解释 AD - AS对现实的解释
韶关学院
经管学院
戴逸飞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第十七章 AD-AS模型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描述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解释 AD - AS对现实的解释
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派 市场 市场自动调节——弹性 调整 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资 凯恩斯经济学派
物价和工资具有刚性;经济环 境改变后,也无法迅速调整。
充分 长期各种资源都能最佳配置 就业 社会最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AD AS
AD变化不影响总产出 AS增加才可增加产出
社会不是经常能达到充分就业 状态。 如果萧条,会存在大量失业。
在社会未达充分就业前,总需 求会影响总产出。
韶关学院
经管学院
戴逸飞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第七节 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P AS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0 E0
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
就业和物价稳定。
yf
AD y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韶关学院
经管学院
戴逸飞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投资减少,AD左移。 表明:经济萧条。就
P AS
业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 分就业。 但价格下降幅度越来越 小于收入下降幅度
政策使AD右移 以达到充分就业。
P1 P2 E2
E1 AD1 AD2
y2 yf
y
紧缩性缺口: 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其间的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 购买,用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自身管 理运营等,如购买军需品、政府办公用品、支 付政府雇员报酬、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学 校、公路、铁路)等。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不以取得商品和 劳务为目的的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 福利支出,如公共医疗保险、义务教育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等。
8
(三)政府预算平衡
政府预算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年度预算的 收入等于年度预算的支出。当年度预算收入 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正时,政府预 算盈余;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 得的差额为负时,政府预算赤字。
9
二、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 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政府 的支出和税收。
(一)自动的财政政策与内在稳定器
银行公众在商业银行各种活期存款(D)之和。
所以有
M1=C+D (17.2)
公众可以以现金的形式、也可以以活期存
款的形式来持有货币。用cu表示现金-活期存款
比率,则有
cu =C/D
(17.3)
14
(二)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是指现金与商业银行以现金形式持 有的准备金(R)之和。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自动的财政政策是指利用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税收和支出)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 自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即发挥财 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来缓和社会总需 求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10
•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是指 财政制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自发地 调节经济达到预定政策目标的机制。
4
三、有效市场分类
• “有效市场分类”(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不同的政策工具常常掌握在不 同的决策者手中,而这些决策者又往往各自独 立地制定政策。但是,对一个宏观经济目标来 说,往往存在着(相对来说)对该目标影响力 最强的某一政策工具。在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 应该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办法,由特定的决 策者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来达到该工具对其 影响力最大的那个宏观政策目标。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经济政策理论 财政政策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力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在经济 政策上的分歧
第一节 经济政策理论
一、宏观经济目标与经济政策工具 二、丁伯根模型 三、有效市场分类
2
一、宏观经济目标与经济政策工具
• 结论:
• 第一,如果n>m,即经济政策工具的种类数少
于宏观经济目标的个数,那么,政府就不可能 同时使得所有的宏观经济目标达到政府预期的 最优状态。 • 第二,如果对第i个和第j个方程式,有
a1i/a1j=a2i/a2j=…=ani/anj
则意味着政策工具的效应线性相关,在这种情 况观下 经, 济政 目府 标一 。般不可能同时实现Ti和Tj两个宏
• 政府干预宏观经济,首先必须明确所需 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西方经济学中 常见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此 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还包括资源最优 配置、“收入均等化”、环境保。
3
二、丁伯根模型
•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政府税收和转移支 付自动调整的幅度很小,因此财政政策 工具“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十分有限, 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 器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波动状态。
11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 济情况的判断而作出财政收支调整的财政政 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税或增 加政府支出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社会总 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的政策。
16
(四)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又称货币创造乘 数(money creation multiplier)。它是指当基础货
币变动1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货币乘 数可以用M1/H来代表。根据(17.2)至(17.5)式, 有
M1 C D cu D D cu 1 H C R cu D re D cu re
H=C+R (17.4) 其中,H代表基础货币。
15
(三)法定准备率
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称为储备-活 期存款比率,用re来表示。因而有
re=R/D
(17.5)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防止因商业银行周转不灵而导致金融危机,也 要求商业银行将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 备金而保持在手中。这一比例称为法定准备率 (legal reserve ratio)。商业银行的储备-活期 存款比率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决定的。
(17.6)
由于cu和re都小于1,所以,货币乘数是大于 1的。
假定现金-活期存款比率近似等于0。在这种 情况下,货币乘数为商业银行的储备-活期存款比 率(这一比率大体相当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17
(五)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下面举例说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假定: (1)基础货币增加10 000元。 (2)公众希望持有的现金数量为0,即cu=0。 (3)商业银行的储备-活期存款比率re为10%。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税或 减少政府支出来抑制投资和消费、减少社会 总需求、减缓经济增长、消除通货膨胀的政 策。
12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 政策
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3
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给量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所使用的货币供给量
口径是M1,即货币供给量等于现金(C)和非
5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二、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6
一、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 政府预算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构成:
(一)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税收,除 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如公共部门和 国有企业的利润、政府财产的拍卖等)。
7
(二)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支 出的总和。它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 要可分为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