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及其保护---新人教版选修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_28
学习目标】1. 了解森林的效益、分布和现状。
2. 了解雨林的环境效应。
3.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4. 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5. 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活动过程】阅读课本31 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 森林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森林的效益很多,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考它们分别反映了森林的哪些功能?天然净化器或吞碳吐氧机” —,“天然吸尘器” —吞水吐雨器”—,“天然蓄水池”—过滤器”—,“绿色卫士”—绿色美容师”—,“天然消音器”—阅读课本31 页第二段和结合下图,思考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3. 历史上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今天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目前世界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5. 为什么中纬度湿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阅读课本32 页第一、二段和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6.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危害。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下是森林的别称,思7. 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8. 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 含量增加活动二:阅读课本32—34 页和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雨林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
1. 从活动一“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 中,指出热带雨林的集中分布集中区及其特点?2. 结合左图,分析热带雨林是如何调节碳平衡的?3. 结合右图,分析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4. 思考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阅读课本34 页,思考下列问题。
5. 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库?6.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请问西欧人和巴西人关于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活动三:阅读课本35—37 页和结合相关图片,分析雨林的脆弱性。
新人教高中地理选修森林及其保护课件解析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特点 概念 分布 破坏状况 生态效益
防治措施
森林及其保护
一、特点
1、概念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
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 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 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二、森林的破坏
自然原因:气候变化等
人为原因:
时期
主要原因
变化趋势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制度
但仍有更新的机会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量使用薪柴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
械采伐
雨林面积锐减
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 气候 少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 要原因之一是对长江中上游水源林的破 坏。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自然 原因
洪水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缺乏
〔〕 G、天然“加湿器〞〔b〕H、天然“美容师〞〔i 〕 I、天然“消声器〞〔g〕J、天然“绿色宾馆〞〔j 〕
备选答案: a 保持水土 b 调节气候 c 吸烟滞 尘 d 防风固沙 e 净化空气 f 保护农田 g 减弱燥噪声 h 修养水源 i 美化环境
小结:森林的生态作用
调节气候、修养水源 大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自
然 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的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6、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还有哪些其他的功能? 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吸烟除尘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 出48千克氧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 粉尘
蒸发水汽300吨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4)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 “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涵了森林的一 种生态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氧吧”__净__化__空__气__; B.天然“吸尘器”_吸__烟__除__尘___; C.天然“蓄水池”_涵__蓄__水__源___; D.天然“消声器”_减__弱__噪__声___; E.天然“美容师”_美__化__环__境___。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自然 原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 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滞洪能力: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 原因
滥伐森林: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湖泊淤积,蓄洪 能力降低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
北京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100多种树木作为京城绿化的“主力
军”。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不属于这些城市植被主要生态功能的是( C )
A.净化大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
2.具体措施 (1)针对“采育失调”,提出要“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 伐量,对过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 (2)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提出要积极营造人工林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例] (2011·北京高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 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 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 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解析] 分析森林的生态效益,要结合表格信息,从 大气、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角度来进行思考。
[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 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示例表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大气
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土壤 生物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2.森林的破坏 (1)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 足40%,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 俄罗斯 外,大部分森 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热带雨林 面积锐减。 (2)中国:人均占有0.11公顷,覆盖率16.55%, 远低于 世界人均水平(0.6公顷和30%)。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a
20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 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 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 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侵犯。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森林
2、草地
3、湿地
4、生物多样性锐减
a
1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特点
概念 分布
破坏状况
生态效益
防治措施
a
2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一、特点
1、概念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
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 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 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大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自
然 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的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总 调
度
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室
a
14
森林还有什么作用?
a
15
洪水频发
生
态
破
失
坏 森 林
调 , 环 境
恶
化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河道淤积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a
16
案例学习:98年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
【全版】选修:森林及其保护(新人教版)推荐PPT
4、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大 兴 安 小兴安 岭岭
地长 白 山
雅鲁藏布江 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 区
西江 建福
湾台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
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缺林地区:
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深 山区和边 疆地区, 开发利用 困难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 气候 少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6 、
自然 原因
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地形
高原、高山地区少, 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多
影
响
其他 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世
界
森
人口增长
林
分 布 人为 的 原因
工农业的发展: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 建设用地, 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
因
素
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
“思考”向导 应该辩证的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
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 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 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 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 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 的锐减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 洪峰的能力减弱
二、: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大气
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土壤 生物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shànɡ biǎo),概述森林的生态 效益。
第十六页,共17页。
[解析] 分析森林的生态效益,要结合表格信息,从大气、 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角度来进行思考。
生态功能
(3)森林(sēnlín)具有强大的
,能为人类提供各种
环境服务。
第六页,共17页。
2.森林的破坏
(1)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gānrǎo)
的森林不足40%,工业化国家加中拿大,除 俄罗斯和
外,
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热然带林雨”;林(rè dài yǔ lí面n)积锐减。
措施,提高生态(shēngtài)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页,共17页。
第五页,共17页。
1.森林(sēnlín)的作用
(1)森林(sēnlín)是陆最地强上大(qiángdà,) 最复杂、长最久能(chángjiǔ)存在
的生态系统。
(2)森林(sēnlín)是最丰物富种的库
,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森
林(sēnlín)。
[答案(dáàn)]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 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十七页,共17页。
第
1
部
第
分
四
(b
章
ù
fen)
识记(shíjì)基础 知识
理解核心(héxīn)
第
要点
一
节 把握热点考向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2)受人为影响程度
天然林 不足40% “半天然”林 人工林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 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案例探究 教材本节案例①(课本57页)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 教材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
为例,说明了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的关系。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水植:树 涵造养林水,源积,极保营持造水人土工。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游防护林体系,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 (④2植)树长造江林中,上积游极防营护造林人体工系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物气:繁 调衍节生气物候和,维稳护定生大物气多成样分性。
区11个省、市、区的2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 气物:调 繁节衍气生候物,和稳维定护大生气物成多分样性。
6、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 (1)“三北”防护林体系。西北、华北、东北的
“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 长达4 000~5 000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 灾害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 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展了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 最”的“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从新疆到黑 龙江的13个省级行政区域内551个县(旗、市),按照规 划,有步骤地大规模营造防护林。计划到2050年,共造 林3 500万公顷,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 状况大大改观。
,其目的是保护
、
、
的水源。
密(林1)“三北”防护林体系。 2/3
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 天气然:林 调节气不候足,4稳0%定大气成分
(2010)0年“三,全北部”防平护原林县体都系达。到了平原绿化标准。
森林及其保护-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森林及其保护-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森林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3.建立保护森林的意识;4.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
教学重点1.森林的定义和分类;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3.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
教学难点1.掌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2.建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2.集体授课;3.小组讨论;4.开展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包括森林的定义和分类、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等内容。
Step 2. 集体授课1.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介绍森林的定义和分类。
2.学习重点:–森林的定义和分类;–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
3.学习内容:–森林的定义;–森林的分类;–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
4.学习方法:–讲授;–互动问答;–图表解析。
Step 3. 小组讨论1.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2.讨论内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如何提高保护森林的意识;–防治森林火灾的方法;–森林可持续发展。
Step 4. 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地考察、森林防火演练等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认识。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森林的定义和分类、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特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开展实践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1 森林及其保护
自主预习
一 二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图标导读
迁移应用
【例1】 2015年3月12日是第37个“植树节”,宣传主题为:美化环 境,清新空气。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 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的目的。据此并读表,完成下题。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合作探究
图标导读
二、保护森林 1.国际: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 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法律建设。 198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2年公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具体行动。 ①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从林木采伐转 为森林培育; ②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合作探究
图标导读
3.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 收噪声;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 气等。 4.毁林后果: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 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全球温室效应增 强、物种灭绝等。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图标导读
【读图拓展】 分析破坏森林后能, 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其一般分析思路如下:
自主预习
一 二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图标导读
迁移应用
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不同表现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域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不同, 森林破坏引起的危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我国西北地区森林的 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破坏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沙 尘暴等环境问题;长江中上游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调节径流,森林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弱, 河流径流变化大,易加剧中下游洪涝灾害;城市森林具有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吸收噪声等生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缺林地区:
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深山 区和边疆地 区,开发利 用困难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编辑ppt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少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
③探究种类数量(多少)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才保持了大片森林
编辑ppt
6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岭大 兴 安
小兴安 岭
地长
白
山
雅鲁藏布江 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 区
西江 建福
湾台
编辑ppt
7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
编辑ppt
11
森林的重要性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 出48千克氧气
净化空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 粉尘
蒸发水汽300吨
调节大气成分 防风护田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增加空气湿度
编辑ppt
12
微量清 水入河
河流
泥沙径流
表土层 心土
护坡林带保编辑持ppt水土示意图
13
“十” 字 架 的 沉 重
我国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
编辑ppt
18
“三北”防护林体系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体系
编辑ppt
19
“思考”向导 1.课本P58最后一段
2. 不用一次性筷子 节约纸张 使用再生纸 不寄贺年片 义务植树等
编辑ppt
20
编辑ppt
21
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 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 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不 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度, 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的锐 减
编辑ppt
10
7、森林的价值
图4.2森林的生态功能示意 本图直观的反映了森林的生态效益, 由于森林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 具有的巨大价值,因此,人们把森林 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6 、
自然 原因
地形
高原、高山地区少, 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多
影
响
其他 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世
界
人口增长
森 林 人为 分 原因
工农业的发展: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 建设用地, 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
布
的
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
因
编辑ppt
9
素
“思考”向导 应该辩证的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
刀耕火种和游耕制 度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 使用薪柴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 采伐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仍有更新的机会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 雨林面积锐减
编辑ppt
5
4、世界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热带雨林
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亚读寒图带说针出叶①林带森林亚的欧种大类陆北②部每和种北森美林大的陆北具部体分布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
编辑ppt
1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概念
特点 分布
原因
人为, 自然
危害
防治措施
编辑ppt
2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概念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 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 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编辑ppt
3
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 、最能长久 存在的生态系 统
2、森林的 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 乃至 2/3 以上,
特点
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编辑ppt
4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等——地质时期
3、 森 林 的
破人 坏为
原
因
时期
主要原因
变化趋势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 洪峰的能力减弱
编辑ppt
17
二、: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森林法》, 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编辑ppt
16
自然 原因
洪水 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 原因
滥伐 森林
围湖 造田
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大量泥 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 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编辑ppt
14
8、毁林灾难
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 加剧 土地沙化 、河道淤塞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物种多样性锐减
编辑ppt
15
案例探究 教材本章案例①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 教材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
大洪水灾害为例,说明了滥伐森林与洪 水加剧的关系。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 要原因之一是对长江中上游水源林的破 坏。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