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有感
马尾船政文化观后感
马尾船政文化观后感中国马尾船政局在中国近代工业史、海军史、教育史以及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中国船政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纪念的是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阵亡的官兵)与之为邻。
该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博物馆内在不同的楼层设立了不同的战区,通过大量珍贵文物、文字、图片以及模型并从船政创建、人才培养、海军建设、重大海战、科技发展、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来介绍中国船政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这里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船政文化,凝聚着一代中华人民对振兴中华的梦想。
船政不仅仅是马尾的辉煌,更是中国近代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
博物馆里,当我徘徊在一件件文物前、当我驻步凝视在兵舰模型前,那悲惨的战争仿佛又重现在我的面前:自从188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1883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马江海战我军阵亡521人,这场战役让我们失去了多少优秀的英才啊!走在马江海战纪念馆,感受到烈士们那种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为了保卫我国海疆、抵御外国的侵略而牺牲了生命。
我们既为马尾船政取得的丰功伟绩感到无比的自豪,又为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感到无比的悲伤,自豪与悲伤之感由然而生。
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遇之强敌,中华名族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轰响中觉醒。
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冀,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期望。
沈葆桢等船证人物是晚清政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名臣,忧国忧民,廉洁清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可见一腔热血,一片忠心。
他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在兴办船政、主持海防,还是在为官理政、兴利除弊等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卓越政绩。
然而,清廷的腐败和历史的局限,船政虽经一番艰苦创业,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
古老的昨天艰难离去,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2024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2篇)
2024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____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____年,我有幸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对于这一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的地方,我心生敬意。
马尾船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对马尾船政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我首先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陈列馆,馆内陈列了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海洋航运、船政管理、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物和史料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闪烁着辉煌的光芒。
马尾船政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宋代,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陈列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马尾木雕船模,这些船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看出,马尾船政文化是以马尾木雕船为标志的。
马尾木雕船是马尾船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船工的杰作。
马尾木雕船在形态设计上独具特色,船身线条流畅,雕刻精细,立体感强烈。
作为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杰出代表,马尾木雕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陈列馆中,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马尾木雕船,有战舰、商船、渔船等,每一艘木雕船都别具匠心,展现了船政文化的独特魅力。
木雕船模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它们我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辉煌和风采。
除了马尾木雕船,还展示了许多其他与船政文化相关的文物和史料,比如船舶工具、导航仪器、航海图册、律令册等。
这些文物和史料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海上交通要道的马尾,曾拥有繁荣的船政制度,船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当时的海洋贸易和军事征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了解到,马尾船政制度以官府直接管理渔船、商船和战船,实行统一的制度和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船舶安全和经济利益。
参观过程中,我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表演。
表演以马尾木雕船为主题,通过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马尾船政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表演中,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展现了船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舞台装置也精心设计,营造了浓厚的海洋氛围。
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
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11月17日,在学校组织下,我们乘车前往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
在这趟旅程中,晚清时期能人志士强军救国的努力和马江海战中福建水师官兵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让我印象深刻。
19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摧毁了腐朽的清政府天朝上国的大梦,船政博物馆一楼的展牌上,书写着这段屈辱的历史。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创建船政,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
两位有识之士拉开了四十余载船政大幕,借鉴西学,造舰船与育才并重。
二楼的展牌上,展示着左宗棠的奏书,“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左宗棠的奏章,剖析利害处处体现了他的真知灼见。
我望着左公和沈葆桢的塑像深思,国家有难,若非此等有识之士铁肩担道义,浮萍飘摇的清政府在入侵的财狼面前必然只剩软弱和屈服。
二楼和三楼展示了船政局的筹划建造和行政办学等制度。
我惊奇地发现,在管理上,船政局多个厂房的管理体系精心设计,细致入微。
艺圃,也就是船政学校的开设课程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八股取士法则的年代,船政局大胆挑战“私塾、官学、国学”等旧学教育,大胆革新。
学堂分为前后二堂,与现代教育相近的是,前堂设置了基础课程,包含算术、几何、微积分等,循序渐进,在数学物理基础上构建轮机、造船等专业课程。
此外,学堂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在半堂半厂的教学方式中可见一斑。
半天堂课的理论学习后,学生还应进行半天船厂的实践学习,五年的学业结业后,还有两年的舰上实习。
最让人惊异的是,除了中文,学堂的授课为法语授课,连课本亦是法文原版,除此以外,学生还要辅修英语,并派出了多位天才少年出洋留学。
这样的三语教学即使在今天的教学中也是罕见的,我由衷地感觉到,“艺圃”的学习不是花瓶,而是真正专业性强,水平高的专业课程。
船政四十年间,涌现出詹天佑、严宗光等一批优秀人才,这与学堂严谨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打破学术隔阂的时间可以前推,不被老旧教育观念束缚,国家和民族的科技振兴之梦也不会滞后多年。
海战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暑假的一天,我和我的几位好友决定去参观位于海边的海战博物馆。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照亮了我那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着许多关于海战的故事,心中对博物馆的期待愈发强烈。
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
阳光灿烂,海风轻拂,带着一丝咸咸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讨论着博物馆里可能看到的展品,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好奇和对海洋的向往。
抵达博物馆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外墙是深蓝色的,仿佛与海洋融为一体。
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一艘巨大的战舰模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准备出海迎战。
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壮观的场景。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海战场景壁画,画中舰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激烈交战,炮火纷飞,场面壮观。
我不禁想象着那些英勇的水手们在战斗中的英姿,心中对他们的敬佩油然而生。
我们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中游览,展厅里陈列着各种海战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一个展厅专门展示了二战时期的海战历史,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记录着那些历史瞬间。
我看到了一张关于“珍珠港事件”的照片,照片中的战舰被炸毁,浓烟滚滚,场面令人震撼。
我的朋友小李忍不住感叹:“战争真是残酷啊,这些年轻的水手们为了国家付出了生命。
”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模型,包括战舰、潜艇和航空母舰。
每一个模型都做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以驶向大海。
小张对一艘航空母舰的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研究着它的构造。
我则被一艘古老的帆船所吸引,想象着在那样的船上航行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对海洋的向往。
博物馆的导览员是一位年长的老人,他讲述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他提到了一位在海战中失踪的水手,老人用颤抖的声音说:“他是个年轻的水手,刚刚结婚不久,就为了保卫国家而奔赴战场。
至今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只有他的妻子在海边等待着他的归来。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战争带走了多少年轻的生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
参观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参观了海战博物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呐!海战博物馆的外观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还没进去呢,心里就已经有了几分敬畏。
走进大门,里面的陈列和展示更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我在展厅里慢慢地走着,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图片和文字介绍,思绪也渐渐地飘远。
其中有一件展品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是一艘战船的模型。
这艘战船虽然只是模型,但却做得极为精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我仿佛看到了它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乘风破浪,战士们在船上奋勇作战的场景。
战船的船头尖尖的,像是一把利剑,要刺破敌人的防线。
船身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那是岁月和战斗留下的印记。
船舷两侧,摆放着一排排的火炮,炮口黑洞洞的,让人不寒而栗。
我凑近仔细观察,想象着当年炮手们紧张而有序地装填炮弹、瞄准目标、开炮射击的情景。
他们的脸上或许满是汗水和硝烟,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勇气。
甲板上,还能看到一些破损的盾牌和折断的长矛,这些物件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我甚至能想象到战士们挥舞着长矛,与敌人近身搏斗时的呐喊声和厮杀声。
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为了捍卫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另一个展区,我看到了一些海战中使用过的武器和装备。
有锈迹斑斑的刀剑,有已经残破不堪的盔甲,还有一些古老的航海仪器。
这些东西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它们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动容。
特别是那些航海仪器,它们在当年可是指引着战船前进的重要工具。
一个简陋的罗盘,可能决定着整个船队的航向;一个破旧的望远镜,或许能让指挥官提前发现敌人的踪迹。
看着这些仪器,我不禁想到了那些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水手们,他们依靠着这些简单而又关键的工具,勇敢地探索未知,为国家开疆拓土。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关于海战历史的详细介绍,我站在展板前,认真地阅读着每一行文字。
那些文字仿佛带着我走进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海战之中。
我看到了双方舰队激烈交火的场面,炮弹在海面上炸开,激起巨大的水柱;我看到了战船起火燃烧,浓烟滚滚;我看到了受伤的战士们在痛苦地呻吟,但他们的同伴却依然坚守岗位,毫不退缩。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参观了海战博物馆。
一提到博物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无聊,不就是些老物件、旧资料嘛。
但这次的经历,却大大颠覆了我的想法。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住了。
它的外观庄重而又大气,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历史。
走进馆内,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展览从鸦片战争开始讲起。
看着那些古老的地图、泛黄的信件和锈迹斑斑的武器,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其中有一艘战船的模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那战船虽然只是模型,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极其精致。
船身上的木纹清晰可见,炮口仿佛还散发着硝烟的味道。
我凑近仔细观察,想象着当年的士兵们在这艘船上是如何奋勇作战的。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套士兵的盔甲。
那盔甲已经破旧不堪,上面的划痕和凹痕仿佛在讲述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我盯着那盔甲,心里想着,曾经穿着它的士兵,是否也有对家乡的思念,是否也有对和平的渴望。
还有一幅巨大的油画,描绘的是一场激烈的海战场景。
画面中,炮弹在天空中划过,硝烟弥漫,海浪汹涌。
船只在炮火中摇摇欲坠,士兵们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奋勇杀敌。
我站在这幅画前,久久不能挪步,仿佛能听到炮声、喊杀声和海浪声交织在一起。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有一个展柜里展示着一些当年士兵们写的家书。
那些字迹歪歪扭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许。
其中有一封信上,有一块淡淡的泪痕,也许写信的士兵在书写时,泪水忍不住滴落。
我不禁感叹,战争是如此残酷,让这些本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奔赴战场。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个多媒体展示区。
屏幕上播放着一段关于海战的纪录片。
那逼真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我看到了炮弹在船只上爆炸,看到了士兵们在火光中冲锋,看到了鲜血染红了大海。
那一刻,我的心被紧紧地揪住了。
当我走到一个展示当年海战中使用的炮弹的区域时,我发现了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
有一个小朋友居然把炮弹当成了玩具,还伸手想去摸。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400字第一篇:《船政往事》那天,阳光正好,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去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一进大门,就被那艘按比例缩小的“扬武”号模型吸引了。
我围着它转了好几圈,想象着当年它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博物馆里头,每一件展品都好像在诉说着一段历史。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老照片,看着那些穿着军装的先辈们,感觉他们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特别是看到林则徐和沈葆桢的照片时,脑海里浮现出他们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画面,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佩。
走着走着,就到了模拟船舱的地方。
我钻进去,坐在舵手的位置上,假装自己是指挥官,指挥着整艘船前进。
小伙伴们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说我要是真当了船长,船肯定开到菜市场去了。
玩笑归玩笑,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那份责任和荣耀。
参观完博物馆,走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那些先辈们为了国家做了那么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能落后。
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有限,但至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篇:《穿越时空的对话》周末,我跟爸妈一起去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这样的地方,心里挺忐忑的,不知道会看到些什么。
刚进门,就被那巨大的船模给震住了,爸妈说这是当年的战舰模型,看着真威风。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一个展室,里面挂满了黑白老照片。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有的讲述着海上的战斗,有的记录了造船厂工人们辛勤工作的瞬间。
听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与那些英勇的先辈们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船政学堂的部分。
原来,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我站在那些泛黄的课本前,想着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学习条件,心里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前辈们的努力,可能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会落后很多。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没说话,脑子里全是今天看到的一切。
我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场,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参观了海战博物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
一走进海战博物馆,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场馆的建筑风格独特,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我怀揣着好奇与敬畏,一步一步地踏入了那段被尘封的岁月。
展览的开篇,便是一幅幅惨烈的海战画面。
那些古老的图片和文字,将我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我看到了一艘艘战船在波涛中奋勇作战,炮声轰鸣,火光冲天。
战士们的呼喊声仿佛就在耳边,他们的英勇和无畏让我心生敬佩。
其中,有一个展区详细展示了当时战船的构造和装备。
那些巨大的船舷、复杂的桅杆和绳索系统,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工艺。
我凑近去看那些小小的模型,想象着在狂风巨浪中,士兵们如何在这狭窄的空间里战斗和生活。
每一个细节都如此逼真,仿佛我能触摸到那段历史的温度。
在另一个展区,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武器。
有古老的火炮,长长的炮管上锈迹斑斑,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威力。
还有锋利的刀剑,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血腥与杀戮。
我站在那里,凝视着这些武器,心里想着,它们在战场上究竟夺走了多少生命,又成就了多少英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组反映海战中士兵生活的场景。
那是一个狭小的船舱,里面摆放着简陋的床铺和生活用品。
墙上挂着士兵们的衣物,破旧而沾满了污渍。
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炉灶,上面的锅碗瓢盆杂乱地摆放着。
我仿佛看到了在战斗的间隙,士兵们疲惫地躺在这里,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他们或许在低声交谈,或许在默默地祈祷,只为了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活下去。
看着这些场景,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和家人朋友相聚在一起。
而这一切,都是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拼搏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许多游客。
有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轻声地给孩子讲解着历史;有年轻的学生,他们专注地记录着笔记;还有一些老人,他们默默地看着展品,眼中闪烁着泪光。
艾任 参观马尾船政博物馆及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的心得
参观马尾船政博物馆及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的心得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参观马尾船政博物馆及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的我们的参观点有三个,首先是马尾船政博物馆,然后是林则徐纪念馆,最后到三坊七巷。
出发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们所要参观的是无聊的古代造船遗迹。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仿佛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
环顾自己四周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不禁感慨: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马江海战纪念馆,荣辱交加。
为中国船政有那样的先辈们、有那样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那无辜的牺牲而感到惋惜与心痛。
这次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透过一池池白色的烟雾,我似乎看到了林则徐威武不屈的形象,也似乎看到了洋人狼狈不堪的模样。
我在心中不禁骄傲地说,林则徐,好样的!是您,用虎门销烟的壮举,治愈了中华儿女“东亚病夫”的创伤!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形象!在三坊七巷内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名人纪念馆如: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洋务运动先驱沈葆桢,戊戌变法六君子林旭、大作家冰心、黄花岗英烈林觉民等。
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真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为祖国的事业奋斗、呐喊!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傍晚,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上了回校的车。
这次游玩真是令人难忘啊!三坊七巷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怪不得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船政文化写观后感想800字初一
20xx年04月11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前往福州马尾。
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即“昭忠祠”。
进一步接触到了风云动荡年代的中国历史,感触颇多。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据介绍,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外形设计成一艘劈波斩浪的舰船。
馆内从创建船政、造船育才、海军建设、御侮、科技、文化建设六个部分来介绍马尾船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展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六位正聚精会神听讲着的船政精英群雕腊像,他们都是船政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曾到欧美等国留学。
归国后,六人通力合作,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艘巡海快船和第二艘钢甲巡洋舰。
福建船政,也称“马尾船政”,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并吃了大亏的清廷,吸取了血与火的惨痛教训,终于认识到闭关锁国的害处。
一群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1866年(清同治五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请朝廷批准,选址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
之所以选址在马尾,是因为这里是三江入海口,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福建船政的规模十分宏大,不仅有船厂造兵舰,还尝试着制造飞机;同时,开办了船政学堂,引进人才并选派学童出洋留学??。
这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成就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发展。
亲临船政文化博物馆,让历史更贴切的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各个历史战争中出巡的巡舰放佛可以吧我们拉回体验当时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联系现今的我们,则让我们懂得如今的太平社会是如何的来之不易,我们则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图强,为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同时在我们跟随导游小姐走到三楼即概述船政文化发展历程的时候,导游小姐和我们陈述了以前船政教学模式,从中也让我学习到以前的受教育的压力,同时我觉得在这种不断淘汰的教育制度下或许会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而会减少像我们现今学校很多得过且过的现象发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6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6船政文化博物馆观后感我们班的团日活动是参观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
我们的第一站是马江海战纪念馆,又称“昭忠祠”,第二站是船政历史博物馆。
福州马尾港内马限山的东麓,有一座红碧瓦、前后两进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祠宇,就是著名的马江昭忠祠。
马尾位于闽江口,扼福州出海咽喉,历代兵家无不在此设防,最早在明朝就于双龟岛设立炮台,清嘉庆十二年(1807),五虎礁旁就设黄吓要塞炮台,后又于沿途江岸相继布署了诸多要塞。
清光绪十年(1884)八月二十三日,法军舰犯台湾基隆,未逞,转而进攻马尾水师。
战斗甫一打响,首由长门炮台发炮,众山响应,驻马尾港福建水师和马尾十三乡人民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同仇敌忾,奋起浴血反击,致法军统帅中炮身亡,舰船受重创多艘,然终因清廷昏聩,且实力相比稍逊,法军偷袭得逞,驻马尾港福建水师覆没,沿岸之马尾造船厂等我国近代船政设施亦被法舰轰击毁坏,清庭又一次蒙耻。
祠宇占地24300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右边为祠厅建筑,左边是烈士陵园。
祠前广场上有二尊大炮威严而立,系战后从被毁船上拆卸于此,为海战实物见证祠厅内主要陈列分布有“福建船政”、“中法马江海战”两大部分,后厅设龛位、灵位,大殿及两庑以祀殉难官兵796人。
西侧与陵园之间筑有“追思亭”陵园于1920年重修时,曾将原来九冢及马尾造船厂坞侧的一批烈士忠骨迁入,从葬于一垅,重立石墓碑表志,上书:“光绪二年七月初三马江诸战士埋骨之处”。
祠后翠嶂似屏,崖壁上有许多民国早期船政官员的题刻,诸如“仰止”、“铁石同心”等。
山顶的古炮台是中法马江战争的历史遗迹,那高昂的炮首,残垣颓垒及道道堑壕,基本保持了当年血战原貌,供后人凭吊,缅怀先烈。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
而我们如何更好的将我们个人的发展融入我们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中去呢,我们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党的精神,在发展中不迷失自己,一次次的叩问,一次次的坚定了我对强大的民族精神的信仰。
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有感
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有感作为历史爱好者,我最近参观了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海战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致力于纪念马尾海战,这场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烈士的一个里程碑。
马尾海战发生于1841年,是英国侵略者与中国军队之间的一次激烈战斗。
当时英国侵略者控制了福州,而中国政府派出军队将其驱逐。
双方在马尾海岸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数百名中国军人牺牲。
然而,尽管人数相对较少,中国的军队以其强大的战斗技能和勇气,成功地击败了英国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尊严。
马尾海战纪念馆内展出了与战斗有关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包括壮丽的战斗场景,战斗图表和模型,以及海战中使用的武器等。
在参观纪念馆时,我对这些历史文物感到很震撼,并怀念那些为国家民族英勇牺牲的先烈。
我认为参观这个纪念馆非常重要,因为它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英雄的敬意。
参观纪念馆可以增加人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历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使人了解历史上的错误和决策,以及构建现在和未来的基础知识。
通过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我发现历史遗产可以激发人们的智慧和联想力。
与历史相关的深度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对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拥有包容性和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尾海战纪念馆不仅可以启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和史学思维,还能帮助我们回顾并保护历史。
通过认真研究和保护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以保留和弘扬国家文化和文明的根基。
纪念馆通过收集和保护历史文物,同时增加人们对历史正义的了解,这种意义非常深远。
总之,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相信人们在参观纪念馆后,不仅有更深厚的文化素养,也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具热爱与敬意。
参观海战博物馆的观后感600字
参观海战博物馆的观后感近日,本人有幸前往海战博物馆参观,深受震撼。
以下是个人的观后感:一、展览内容1.1 展览内容丰富海战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从古代到现代海战的演变,无一不涵盖在内。
其中,对于我国古代海战的展示,尤为详实,层次分明。
1.2 专题性强各个专题的展览设计都极其精心,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故事,让人深感震撼。
二、展览设计2.1 布局合理海战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用心,从入口处到各个主题区域,整体的布局都非常合理,给人一种层层深入的感觉。
2.2 技术应用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中还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影像、声光电等技术,使得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了更加生动的体验。
三、教育意义3.1 历史教育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展品向观众普及海战的相关知识,增强观众的历史意识。
3.2 爱国主义教育海战博物馆还通过展示海战过程中的英雄事迹,向观众灌输爱国主义情怀,使观众深切体会到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四、感悟观后感悟:参观海战博物馆,让我对海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影响世界历史和地缘政治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当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更要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积极贡献。
海战博物馆的观后感深深地触动了我,同时也让我对历史和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相信这种感受也会深深地影响其他前来参观的人们。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受这份历史的震撼。
展开内容五、艺术表现4.1 艺术手法海战博物馆展品的选取和设计都体现了艺术的精湛。
无论是古代船模的雕刻工艺,还是现代战舰的仿真模型,都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匠人精神和创意才华。
4.2 历史影像在博物馆中,展出了许多珍贵历史影像资料,这些影像准确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海战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六、教育意义的展开5.1 教育内涵参观海战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行走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更重要的是深切地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巨变,明白历史的教训和启示。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前阵子,我去了一趟马尾船政博物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深呐!那天,天气还算不错,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带着点儿懒洋洋的味道。
我怀揣着满心的好奇走进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刚一进门,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时光的长河。
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就挺有特色,带着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气息。
走进去,里面的陈列更是丰富多样。
一艘艘精致的船模摆在展柜里,就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我凑近了仔细瞧,那船模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极为精细,从船头的雕花到船尾的螺旋桨,仿佛都能感受到它们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英姿。
在众多的展品中,有一件东西特别吸引我,那是一把锈迹斑斑的船锚。
这船锚可真大呀,估摸着得有好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我站在它面前,想象着它曾经在大海深处牢牢抓住船只,为航行保驾护航。
那锈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道锈痕都好像在讲述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触手冰凉而粗糙,那种质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接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船政学堂历史的区域。
看着墙上挂着的那些老照片,黑白的影像里,是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他们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听着旁边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这些年轻人就是中国近代船政事业的先驱者。
他们在这里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为的就是让中国能够在海洋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群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场景。
照片里的他们,有的在埋头做笔记,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板书,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我不禁想,在那个年代,学习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了,但是他们依然那么努力,那么执着。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有着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船舱的地方。
一进去,那种狭窄的空间和昏暗的光线让我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但是当我看到周围逼真的布置,仿佛真的置身于一艘正在航行的船上。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5篇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5篇第一篇: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
在这之前,我对中国的船政的了解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该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依山而建的四层楼博物馆。
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等。
从踏入博物馆的第一眼的开始,我就被其宏伟的气势所折服。
里面也汇集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
我们跟随着解说员的步伐,开始了船政之旅。
一楼陈列着两架大炮,锈迹斑斑,彰显着它悠久的历史,让人不禁遐想着当时激烈的战况。
紧随大部队上到了二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尊2米多高的雕像。
仰望着这两尊雕像,我进入了深深的惘思当中。
夹杂着对他们的崇敬,以及他们为了中国船政事业而劳心劳力的佩服,我想起了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为中国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哪怕只是在很小的方面。
再往上的观赏中,这种强烈的意识愈演愈烈。
我们不仅目睹了船政博物馆其馆藏丰富,让我们可以一饱眼福,而且还见识了在清政府腐败的年代,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像“哈尔滨”号,“和平号”等,也留下了各类宝贵的书籍。
更有水上飞机模型,古人铜像,烈士遗物等等。
船政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个时代下,培养了不少人才。
而从中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才是船政文化。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
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黄淼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本周周末,班级组织一场马尾船政文化馆的参观活动,原以为是一次放松的“冬游”,而在参观之后却只能用“震撼”二字形容.而真正使我震撼的不仅是按照一定比例精仿的战舰,更是这些建筑背后的人的故事.这些无不体现了马尾船政厂所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刻影响和激励着后人.首先,展厅第一层为序厅,以浮雕和圆雕组合,展示船政总体概况.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创建船政.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所谓“左创沈成”,择址于福建马尾的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开学堂、引人才,以及派遣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下图左四为沈葆桢沈葆桢在咸丰六年离开北京初次担任江西广信知府,也就是俗称地方官员.时当太平军进攻,曾国藩被困在江西北部,可谓是“风声鹤唳,一日一警”.而这时的沈葆桢给福建家中的妻子写了一封信,“欲以闺中人为质”——把妻子最为“人质”.众所周知,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其妻子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他表明“官无眷属,则绅民咸谓其必逃,人无固志,虽极口劝谕,不足坚其信.”,所以沈葆桢敦促妻子来到这一至危之地,向当地百姓表明其死守之心.广信成功守城之后,曾国藩在奏折中表扬沈葆桢说,两年以来,江西各地之所以纷纷沦陷,都是因为地方主官未战先逃.曾在此奏中还特别指出其妻子林普晴在此的作用,“其妻亦同在危城,无奴无婢”.和沈葆桢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这份义务和去爱自己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我们每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每个都应该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怀着深深的和感激之情.国家需要人才,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需要每个人的贡献,国家希望你学大为国效命.我们学习应该是为了我们国家,不是为了自己,只有国家兴旺了、强盛了,个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再往上走的“船政概览",造设景观,展板依次以兴起背景,介绍左宗棠、创立船政之艰辛,集中反映船政之最.三层为"船政教育",主要介绍"船政学堂"和培养出的船政精英.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第四层的船政工业与科技,有船模和船政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科技成果.下图为1:10精仿的军舰马尾船政文化富有特色,百年船政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中国近代造船事业、航空工业、新式教育等自强不息的历史印记和文化遗存.马尾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地,主动融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对台旅游、形成富有特色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品牌作出贡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众所周知,船政洋务培养造就了严复、陈季同、刘步蟾、林泰曾、萨镇冰、陈寿彭、王寿昌、詹天佑、马建忠等诸多人物,他们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军事业发展的先驱,更是试图在"技""政""教"多领域回应海上文明卓有建树的风流人物.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设,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一带一路”的战略使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如何面向“一带一路”战略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开放,打造适应并能提升“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探知未知世界的前沿,是教育向经济社会转化的阵地,也是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相互交汇的桥梁.但要看到的是,这些功能不是抽象的,而是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联系的.能否将现实问题内化为大学跨学科、跨文化聚焦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这是社会对大学的希望所在,更是大学引领社会发展的动因所在,是大学不断走向开放的动因所在.因此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有勇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马尾船政学堂走出的一代精英绝大多数都有敢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在举国上下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培养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一代新人依然是中华民族变革图强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还应该有稳健变革的精神.严复、陈季同等为代表的马尾船政学堂的一代精英主张变革必须是稳健的,而不是冒进的或守旧的,他们致力于中国社会以开放的姿态融入近现代国际社会,试图在近现代国际通行公约即国际法,或中国社会本身确立的符合现代文明进程的"法"的框架下,有序地变革中国社会,他们对中国社会应走渐进式的法治理性变革之路的认识近一百年来多被以革命为主流的国人所误解.当前,有必要重新梳理和认识以严复等人为代表的社会稳健变革的理论和思想.。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篇1福建福州马尾船政,以夷治夷自强之道;海军海威近代摇篮,海魂海魄中国精神;铸舰铸才名扬四海,开山辟史名垂千古。
福建福州马尾船政,这绝对是一个名声显赫且非同一般的地方,因为它堪称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一大历史突破。
这个近代史前绝无仅有的船政学堂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教学先例,突破了一层又一层庸俗腐朽的封建枷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分风华卓绝的海军人才,打造了一支又一支威震四海的海军舰队,自然而然,它也就奠定了自己不可撼动的“近代海军摇篮”的历史地位。
最近我们敬爱的老师带我们开展了一次极富趣味性且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那就是去参观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在我看来,这是一次相当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这次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第二,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这样的实地考察与身临其境,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历史,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第三,切身实地地去学习那些革命先辈的吃苦精神、牺牲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可以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们的优秀品质和爱国情操。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次社会实践教学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举措。
纵观近代史,马尾船政的建立离不开那些思想开明、目光长远的有识之士。
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列强对华夏大地一次次坚船利炮的轰炸,而中国除了清政府醉生梦死,国人思想愚钝的劣势之外,武器与士兵的战斗力及其海上的军备武装势力都十分地薄弱,因此面对列强的汹汹来势,我方只能一味退败,清政府顷刻间危在旦夕,朝不保夕。
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些有识之士刻逐渐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并且为了建立海防这一重大举措,他们一个个殚精竭虑,终日奔波,左宗棠和沈葆桢就是这些伟人中的典型代表。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
海战博物馆观后感这个周末,我去了海战博物馆,感受到了深深的历史韵味。
这是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它演绎了一段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使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传统战争史的演化。
进入博物馆,第一件吸引人的是展览馆内丰富的展品,远望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海盗旗帜,近看在展览馆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海战的代表物品,如轮船模型、战舰模型、海洋地图和海战中使用的军火等。
通过这些物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从模型上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战舰往往是用木头作为建造材料,结实、温和的木质结构可以更好地承受炮火的轰击。
另外,水手们用许多特别的工具修理和上漆他们的船只,有些痕迹能见证这种复杂的手工操作。
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悠久文物,如一些信件、日记、笔记本、地图和个人物品,这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点滴生活。
这些展品反映了人们在海洋上的生活、海路上的冒险,以及在海上斗争中的勇气和汗水。
走进后面的展陈区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生动的场景,以及一些立体的模型。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艘巨大的军舰模型。
这艘模型是一艘18世纪的军舰,被周围的展品所包围。
这艘军舰的模型栩栩如生,仿佛眼前的一幕,展示了十分逼真的想象历史风景线,把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时期。
在这里,我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历史的感召力。
这座海战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纪念馆,更是一座展现我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以及传达独特的海洋意识形态的地方。
在这里,让人深深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拥抱未来。
在这里,我赞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感到人类在探索和创造之路上取得的巨大成果。
同时我也理解到和平的重要性和纯洁的人类之间的友谊。
总之,在海战博物馆的参观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珍贵的历史文物,也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这里,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和团结友谊的意义。
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被激发出热爱祖国和人民、弘扬经典和文化的内在动力。
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有感
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有感
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之旅,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和内部陈列都非常用心。
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视频,详细展示了甲午海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时期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场战争对两国的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残酷。
甲午海战是一场血腥而悲惨的战争,无数英勇的官兵在这场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让我感到敬佩和敬仰。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教训和警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强大的国力和团结的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也让我对中日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只有通过相互了解和合作,才能实现两国之间的持久和平与发展。
总之,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之旅,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行。
马尾观后感[合集5篇]
马尾观后感[合集5篇]第一篇:马尾观后感马尾船政观后感2014年11月1日,我们班级在毛概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进行实践课的学习。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心,包括中坡炮台、昭忠祠、英国领事分馆、轮机车间、绘事院等多所船政遗址。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先后参观了马江海战纪念馆(昭忠祠)和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在昭忠祠,我看到了许多文物,了解了许多关于马江海战的背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人物。
通过这些实物以及照片,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中、法两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异,再次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
同时,当我看到烈士们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侵略者,抱着以死殉国的决心留下的呐喊时,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爱国之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
他们大义凛然、浩气长存,不愧为民族的脊梁,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后人通过模型所还原的当时的交战场景。
我方军队虽然英勇不屈,奈何在战术指挥、战前准备、武器配备等方面与法军相比都存在的不小的差距,最终造成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全军覆没的悲剧。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没有抵抗侵略者的决心,一心幻想着与敌人求和。
倘若我方能上下一心,就算不能战胜敌人,也能予以敌人重创,使我炎黄子孙不被他人所轻视!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在参观前,我们了解到马尾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
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船政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边倾听解说员的介绍,一边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着展示品。
主要来说,船政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船政的创办,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的建设等。
我了解到了马尾船政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严复、詹天佑、萨镇冰、邓世昌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马尾海战纪念馆有感
马尾海战纪念馆位于福州马尾马限山东南麓,清光绪十年七月初三(1884
年8月23日),中法马江战役爆发,福建水师惨遭重挫。
在抗击法军侵略的马江海战中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
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英烈,1885年1月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在马限山南麓修建昭忠祠,并于1886年竣工。
昭忠祠为两进七柱三开间,五楹穿斗式硬山顶,大厅祭祀796位阵亡英烈灵位。
1920年民国海军及船政学堂校友募捐重修,并将甲午中日海战福建籍阵亡英烈合入置祀,立有“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处”的石碑。
祠西奠为烈士陵园,1984年重建昭忠祠,与烈士陵园、马限山炮台等合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总占地24300平方米,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时节,我们在校党校的领导下来到了这里,来缅怀先烈,纪念前辈。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听着主持人说:“向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
”我郑重地低下头,听着哀乐,心中想起了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我们的先烈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争取今天的美好新生活,不惜前扑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生生画面。
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的祖国在我党卓越英明的领导下,日益成为世界强国,但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部的耻辱史和血泪史,“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纪念先烈虽然只是种形式,但这种行为本身可以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人们的纪念意识,更加体会责任与使命的意义。
光辉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
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
而我们如何更好的将我们个人的发展融入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历史的发展中去呢?我想只有加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旗帜下,追随党的光辉和思想,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深刻内化为个人理念,如此我们才能在发展中不迷失自己,在困境中有精神的指引,在努力中有同志的无限支持。
一次次的叩问,一次次的坚定了我努力不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