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植物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综述
姓名:蓝国栋班级:10级土木8班学号:20101873
摘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药用植物开发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要用植物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研究和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不足。本文对我国药用植物的概况、近年来我国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药用植物;概况;开发利用;现状;建议
总言: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的源头,是优质中药材形成的物质基础,种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临床用药疗效。因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作持续、稳定地保证人民健康需求的物质保障,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正文:
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资源383科2309属11146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87%。在药用低等植物资源中,菌类种数最多,以真菌为主,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灵芝,等。药用藻类以海洋藻类种数最多,有120种以上,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等。药用地衣较多的有梅衣科、松萝科、石蕊科等,约占药用地衣种数的77%,常用种有破茎松萝、长松萝,等。苔藓类主要药用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等。蕨类属为孢子植物之首,较重要的是石松亚门和真蕨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453-454]。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1],种子植物占90%以上,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三尖杉科中许多都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我国有1属10种,均可药用。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
豆杉,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麻黄科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买麻藤科主要有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银杏科仅银杏1种。被子植物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有213科1957属10027种。菊科是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常用药材有白术、苍术、云木香,等。豆科是我国4个含
1000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黄芪、鸡血藤,等。毛茛科药用植物有420种,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可药用的有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常用药有川乌、草乌,等。唇形科有436种药用植物,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5%,常用药有丹参、黄芩,等。蔷薇科有360种药用植物,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3%,常用药用种有乌梅、地榆,等。伞形科有药用植物234种,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4%,常用的有当归、白芷、羌活、柴胡,其中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蓼科有药用植物123种,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3%。五加科有药用植物112种,占65%,最重要的是人参和三七。百合科是单子叶植物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358种,常用药材有贝母、百合,等。兰
科药用种数不多,仅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28%,天麻、石斛类是本科的主要药材。
2.多年来,我国在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上取得瞩目的成就。
迄今,为了解决药用植物的供需矛盾,人们多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扩大药源。但在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中,有不少名贵药材如人参、黄连等生产周期很长,如果以常规方法育种或育苗,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另有一些药用植物如贝母(Fritlllaria spp)、番红花(Crocus sativus)等,因繁殖系数小、耗种量大,导致发展速度很慢且生产成本增加。还有一些药用植物如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等,则因病毒危害导致退化,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于是,积极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技术,使有限的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迫在眉睫。目前,利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生产和开发药物已引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及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植物,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往往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药用植物种苗,或者利用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手段直接生产药物便日益发展。
2.1通过植物次生代谢工程开发药物
植物代谢中对植物生长和存活必需的复合物如糖类、脂肪、核酸和蛋白质等,称为初级产物。对植物体中一些物质如类萜、酚类和生物碱等,是由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衍生而来,称为次级产物。次级产物一般贮存在液泡或细胞壁中,是代谢的最终产物,除了极少数外,大部分不再参与代谢活动。合成和利用次生代谢物质的途径构成次生代谢工程,在目前的药用植物研究中已成为生产药物和开发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大量培养直接生产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从各种培养物中产生的药用成分已有200余种。其中药用成分含量超过或等于原植物的有30余种,包括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元、三七皂苷、甘草甜苷、甜叶菊苷、柴胡皂苷、薯蓣皂苷、川芎嗪、根碱、萝芙木总碱、总异黄酮化合物、呋喃色酮、哈尔明、蒽醌、柴草宁、迷迭香酸、胰岛素、左旋四氢巴马亭、辅酶Q10、L-谷胺酰胺、L-色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等。这些药物中有的包括了许多种,例如甾醇就包括油菜甾醇、谷甾醇、豆甾醇;有的从几种植物组织培养物中可得到同一种高含量的化合物,例如蒽醌就是从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尖叶番泻(C. senna)、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和猪殃殃(Gallum spp.)等多种(类)药用植物中得到的。
2.2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取得进
我国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于
70~80年代。在此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用植物的植株再生、愈伤组织培养等,此后对药用植物如人参、紫草、红豆杉等的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通过对高产组织或细胞系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等,通过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达到降低成本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目的。另外,近年来利用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或不定根、毛状根对外源化学成分进行生物转化的研究也在悄然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药用植物的植株再生、愈伤组织及细胞悬浮培养、中药化学成分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