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基本原理第七章ATM与MPLS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交换基本原理 第七章ATM和MPLS
7.1 B-ISDN及ATM的概念
7.1.1 ATM的产生
分组交换的特点:
* 工作模式是将信息分成若干段,装配成有源目的地址、 控制码、校验码及包封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元进行交 换和统计复用传送。
* 特点:占用带宽随意,资源利用率高,但实时响应差, 逐段转发模式转送效率低,网络吞吐量较小,不能适应 宽带高速业务交换传送的需要。
定长单元,48字节承载信息数据,5字节装配上地址、
优先级等控制信息,以定速方式传送。
* 待传数字信息分成多个48字节定长块,以统计复用方式 占用信道上的ATM空闲信元,交换系统以信元为单位 进行存储转发。
* 由于信元定长、定速传送,信元无包封,交换控制类似 电路方式,较简单,网络吞吐量大;用户以统计复用方 式占用空闲信元,可适应不同速率需求的业务应用,资 源利用率高。
与分组交换方式的不同
* 使用固定长度的分组—ATM信元 * 使用空闲信元(idle cell)来填充信道(由物理层产生,将信元流
适配到所用传输媒体的负荷能力而插入的信元。) * 由用户在申请信道时,提出业务质量要求 * 不使用逐段反馈重发方法,必要时采用端到端的差错纠正措施。
7.2 ATM体系结构
* ATM本质上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它将语音、数 据、图像等所有数字信息分解成长度固定的数据块,并 在数据前装配地址、丢失优先级等控制信息构成信元, 空闲信元以一定速率发送,只要获得空闲信元即可插入 信息发送。
* 信息插入位置无周期性,需要排队等待空闲信元到来才 能发送信息,所以ATM是以信元为单位的存储转发方 式,成为信元交换。
UNI TE
B-ISDN NNI
NNI 其它 B-ISDN
87
6 5 4 3 2 1 bit 8 7 6 5 4 3 2 1 bit
GFC VPI
VCI
VPI VCI VCI PTI
HEC
1 2 3 CLP 4 5
VPI
1
VPI
VCI
2字
VCI
VCI PTI
CLP
3
4
节
HEC
5
(a)UNI 格式
(b)NNI 格式
ATM的特征
* 电路传送方式的演进 --时分复用,在每个时隙中放入信元,则电路传送方式就
演变为ATM,依据信头标签来区分用户的数据; --面向连接,采用固定长度分组,使交换能按照类似于电
路模式 进行,保障业务服务质量; --控制简单、实时性好。 * 分组交换方式的演进 --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信道利用率高; --信元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分组。
7.1 .2 ATM 的概念
ATM定义 (ITU-T I.113)
ATM is “A transfer mode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into cells; it is asynchronous in the
sense that the recurrence of cells containing
7.2.1 ATM传送模式
信息通路
·时隙周期性地出现 ·以帧内的时隙识别通路
125us帧
125us帧
(a) 同步转移模式(STM)
通路信息
125us帧
其它呼叫的信息
信头
信元复用的信息
(b) 异步转移模式(ATM)
图7.1 STM与ATM的比较
7.2.1 ATM传送模式
* ATM,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将信道划分成53字节
* 在ATM中,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信息被分解成固 定长度(48字节)的数据块,加上5字节的信元头,形 成53字节的完整信元。
* 采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汇 聚到一起,信元头中的虚通路标识符(VPI)、虚信道 标识符(VCI)作为地址标签,网络根据信元头中的标 签识别和转发信元。
7.1 B-ISDN及ATM的概念
异步转移模式(ATM)的产生,设想一种新的方案,既具有 电路交换那样控制简单、实时性好的特点,又具有分组 交换的统计复用那样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ATM方案: * 采用分组统计复用方式,以适应各类信息传送的需要; * 采用固定长度分组,使交换能按照类似于电路模式
进行,保障业务QoS; * 所有交换节点不检错,以提高网络信息转移速度。
7.2.2 ATM信元结构
信头 (5字节)
信息段 (48字节)
ATM信元头部包含流量控制信息、虚连接标识符、 净荷类型、信元丢失优先级和信头差错控制信息。 与分组交换的分组头比,ATM信头功能大大简化: --只对信头进行差错控制,不进行逐段链路的检错 和纠错; --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只在需要时由终端完成; --只用VPI/VCI标识一个虚连接,无需源地址、目的 地址和分组序号; --信元顺序由终端保证。
CLP (Cell Loss Priority):信元丢失优先级,1bit,用于拥塞控制。 CLP=0时网络应保障带宽资源供给;CLP=1时如有拥堵可丢弃信元。 HEC (Header Error Control):信头差错控制,8bit,用于信头中
图 7.3 ATM 信元的信头格式
ATM 信元结构
* 信元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字节)
GFC (Generic Flow Control):一般流量控制,4bit,只用于 UNI。用于流量控制或共享介质网络中标识不同的接入。
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信道标识,12bit, 可标识65536个虚信道。
information from an individual user is not
necessarily periodic”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传递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包含一段信息的信元 不需要周期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传递模式是异 步的。
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通路标识,用来区分传输 信道上不同的虚通道。
在UNI为8bit,可标识256个VP;在NNI为12bit,可标识 4096个VP。 PTI (Payload Type Identifier):净荷类型标识,3bit,可标识 8种类型。P.214 表7.1
7.1 B-ISDN及ATM的概念
7.1.1 ATM的产生
分组交换的特点:
* 工作模式是将信息分成若干段,装配成有源目的地址、 控制码、校验码及包封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元进行交 换和统计复用传送。
* 特点:占用带宽随意,资源利用率高,但实时响应差, 逐段转发模式转送效率低,网络吞吐量较小,不能适应 宽带高速业务交换传送的需要。
定长单元,48字节承载信息数据,5字节装配上地址、
优先级等控制信息,以定速方式传送。
* 待传数字信息分成多个48字节定长块,以统计复用方式 占用信道上的ATM空闲信元,交换系统以信元为单位 进行存储转发。
* 由于信元定长、定速传送,信元无包封,交换控制类似 电路方式,较简单,网络吞吐量大;用户以统计复用方 式占用空闲信元,可适应不同速率需求的业务应用,资 源利用率高。
与分组交换方式的不同
* 使用固定长度的分组—ATM信元 * 使用空闲信元(idle cell)来填充信道(由物理层产生,将信元流
适配到所用传输媒体的负荷能力而插入的信元。) * 由用户在申请信道时,提出业务质量要求 * 不使用逐段反馈重发方法,必要时采用端到端的差错纠正措施。
7.2 ATM体系结构
* ATM本质上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它将语音、数 据、图像等所有数字信息分解成长度固定的数据块,并 在数据前装配地址、丢失优先级等控制信息构成信元, 空闲信元以一定速率发送,只要获得空闲信元即可插入 信息发送。
* 信息插入位置无周期性,需要排队等待空闲信元到来才 能发送信息,所以ATM是以信元为单位的存储转发方 式,成为信元交换。
UNI TE
B-ISDN NNI
NNI 其它 B-ISDN
87
6 5 4 3 2 1 bit 8 7 6 5 4 3 2 1 bit
GFC VPI
VCI
VPI VCI VCI PTI
HEC
1 2 3 CLP 4 5
VPI
1
VPI
VCI
2字
VCI
VCI PTI
CLP
3
4
节
HEC
5
(a)UNI 格式
(b)NNI 格式
ATM的特征
* 电路传送方式的演进 --时分复用,在每个时隙中放入信元,则电路传送方式就
演变为ATM,依据信头标签来区分用户的数据; --面向连接,采用固定长度分组,使交换能按照类似于电
路模式 进行,保障业务服务质量; --控制简单、实时性好。 * 分组交换方式的演进 --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信道利用率高; --信元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分组。
7.1 .2 ATM 的概念
ATM定义 (ITU-T I.113)
ATM is “A transfer mode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into cells; it is asynchronous in the
sense that the recurrence of cells containing
7.2.1 ATM传送模式
信息通路
·时隙周期性地出现 ·以帧内的时隙识别通路
125us帧
125us帧
(a) 同步转移模式(STM)
通路信息
125us帧
其它呼叫的信息
信头
信元复用的信息
(b) 异步转移模式(ATM)
图7.1 STM与ATM的比较
7.2.1 ATM传送模式
* ATM,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将信道划分成53字节
* 在ATM中,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信息被分解成固 定长度(48字节)的数据块,加上5字节的信元头,形 成53字节的完整信元。
* 采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汇 聚到一起,信元头中的虚通路标识符(VPI)、虚信道 标识符(VCI)作为地址标签,网络根据信元头中的标 签识别和转发信元。
7.1 B-ISDN及ATM的概念
异步转移模式(ATM)的产生,设想一种新的方案,既具有 电路交换那样控制简单、实时性好的特点,又具有分组 交换的统计复用那样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ATM方案: * 采用分组统计复用方式,以适应各类信息传送的需要; * 采用固定长度分组,使交换能按照类似于电路模式
进行,保障业务QoS; * 所有交换节点不检错,以提高网络信息转移速度。
7.2.2 ATM信元结构
信头 (5字节)
信息段 (48字节)
ATM信元头部包含流量控制信息、虚连接标识符、 净荷类型、信元丢失优先级和信头差错控制信息。 与分组交换的分组头比,ATM信头功能大大简化: --只对信头进行差错控制,不进行逐段链路的检错 和纠错; --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只在需要时由终端完成; --只用VPI/VCI标识一个虚连接,无需源地址、目的 地址和分组序号; --信元顺序由终端保证。
CLP (Cell Loss Priority):信元丢失优先级,1bit,用于拥塞控制。 CLP=0时网络应保障带宽资源供给;CLP=1时如有拥堵可丢弃信元。 HEC (Header Error Control):信头差错控制,8bit,用于信头中
图 7.3 ATM 信元的信头格式
ATM 信元结构
* 信元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字节)
GFC (Generic Flow Control):一般流量控制,4bit,只用于 UNI。用于流量控制或共享介质网络中标识不同的接入。
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信道标识,12bit, 可标识65536个虚信道。
information from an individual user is not
necessarily periodic”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传递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包含一段信息的信元 不需要周期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传递模式是异 步的。
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通路标识,用来区分传输 信道上不同的虚通道。
在UNI为8bit,可标识256个VP;在NNI为12bit,可标识 4096个VP。 PTI (Payload Type Identifier):净荷类型标识,3bit,可标识 8种类型。P.214 表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