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asa”的汉语音译词的音韵学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此,“拉萨”一词的成词过程就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了。通过梳理“拉萨”的成词过程,从中可以看到语音变化对“Lhasa”的汉语译音词的影响,也可以对中古“歌”“曷”、“合”韵部的演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注释
①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82
②唐书·吐蕃传.乾隆御览摛藻堂本二十四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卷一百九十六上):767
“Lhasa”的汉语音译词的音韵学分析
摘要】“Lhasa”的汉语音译词在汉文典籍中先后有“逻些”、“逻娑”、“喇撒”、“喇萨”、“拉萨”等说法。自清代起,“拉萨”的词形确定了下来,使用至今。“拉萨”作为“Lhasa”的一个汉语音译词,有一个成词过程。本文试从音韵学角度对“Lhasa”的汉语音译词演变作一梳理。
【关键词】Lhas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音译词音韵学
【中图分类号】H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46-02
拉萨(Lhasa),是今西藏首府,在藏语中为“圣地、佛地”之意。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吐蕃王朝的都城从今山南雅隆一带迁至今拉萨区域,作为吐蕃都城。拉萨(Lhasa)古名称为“惹萨”(Rasa),是“山羊之土”的意思,据说源于建大昭寺时白山羊负土填湖的故事。大昭寺建成后,前来朝拜的人很多,在其周围形成了居民聚居区,慢慢成了有名的佛教圣地,“Lhasa”也逐渐代替了“Rasa”。据《红史》记载:“在拉萨地方召集吐蕃大臣会议,由钵阐布念咒辞。”公元823年,“Lhasa”在文献记载中取代了“Rasa”。自“Lhasa”出现后,其藏文书写和语音没有再发生变化。
汉语词汇中的“拉萨”,是“Lhasa”的藏语的对音,是一个汉语音译词。今“拉萨”这个词语也有其成词过程。汉文史籍中最早出现“Lhasa”的汉语音译词是在《唐书·吐蕃传》中:“其赞普居逻些。”其后的《新唐书·吐蕃传》也记载道:“赞普居跋不川或逻娑川,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逻些”“逻娑”即今拉萨区域,“逻些”“逻娑”即唐宋时期“Lhasa”的汉语音译词,在当时应当与其翻译的藏文音接近。既然“Lhasa”的藏文音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推想“逻些”“逻娑”也当与今“拉萨”读音相近。“拉萨”可以说比较准确地翻译了其藏语音,而“逻些”“逻娑”这两个词语却与今“拉萨”读音相差悬殊,那么“逻些”“逻娑”这两个词是如何变化而失去了作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的资格,被“拉萨”取而代之的呢?这是汉语语音演变产生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对“Lhasa”的汉语音译词演变作一梳理。
《唐书》和《新唐书》分别成书于五代和宋代,这是汉语发展的中古时期。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中,“逻”苏箇切,去声,来母,箇韵;“些”也是苏箇切,去声,心母,箇韵;“娑”素何切,平声,心母,歌韵。《字汇》中“娑”为苏箇切,又成了去声。根据一些学者的拟音可知,中古歌部发[ɑ]音,是开口一等韵,也就是说“逻些”“逻娑”在中古时期韵母都为[ɑ]。而“逻”字声纽是来母,来母一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声母之一,没有发生过变化,一些学者把来母拟音为[l],则“逻”就可以拟音为[lɑ]。而“些、娑”同为心母,心母拟音为[s],则“些、娑”可以拟测为[sɑ]。因此,“逻些”“逻娑”可以拟音为[lɑsɑ],这与今“拉萨”声韵相同。可见,在唐宋时代,作为汉语音译词,“逻些”“逻娑”是能较好地翻译表达“Lhasa”的藏文语音的。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对宋代的“歌”韵部拟音为[?],可见在宋代时“歌”韵部读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由[ɑ]向[?]演变,即由圆唇低元音向圆唇半低元音转变,元音发音部位发生后高化。但“歌”韵部字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还能充当“Lhasa”的对音。“逻些”“逻娑”在唐宋时代读[lɑsɑ]是符合事实的。在《中原音韵》中,一些学者拟测“歌”韵开口呼字为[o],与宋代相承。如果说宋代是“歌”韵的过渡期的话,那么在元代“歌”韵读音已变则可以确定了。在明清时代音系中,“歌”部已经融入“梭波”韵部中,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指出:“歌韵舌齿字本属开口呼,从明代起,已经转入合口呼了。”在现代北京话中,中古音“歌”韵的开口一等字中的舌齿类已经演变成了合口呼的[uo]音了,“逻些”“逻娑”即为代表,所以“逻些”“逻娑”才和今“拉萨”音有了差别。确切地说,从明代起,“歌”韵合口呼的舌齿类字就与以前的开口呼音有了大的区别,这时就不宜再用“逻些”“逻娑”做“Lhasa”的汉语音译词了。因此,此后的汉文典籍再想准确地表达“Lhasa”的音,必须重新选用其他汉字。明代的汉文史籍中出现了“喇撒”一词代替了“逻些”“逻娑”作为“Lhasa”的对音。《藏族简史》中的《明代藏族地区略图》就用了“喇撒”。“喇”和“撒”都是后起字,而“撒”在《集韵》中为桑葛切,入声,心母,曷韵。《中原音韵》中入声韵尾已消失,入声转为阴声韵,“撒”字作为“曷”韵开口呼舌齿类字在元代并入了“家麻”韵,拟音为[a],在明清时期的韵书中并入“麻沙”韵,也发[a]音。“喇”字产生后也没有发生变化,最早的汇有“喇叭、喇嘛”等,在当时同“撒”组成“喇撒”一词作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
“拉萨”一词在清代已经出现,成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藏族简史》中的《清代藏族地区略图》用了“拉萨”。《清史稿》中也有明确提到“拉萨”:“其地有僧号达赖喇嘛,居拉萨之布达拉庙。”但在《清史稿》中也多次提到“喇萨”,和“拉萨”同时出现。“拉”在中古音中是“合”韵中开口一等舌音类的入声字,“萨”字在中古音中是“曷”韵中开口一等齿音类的入声字。入声韵尾消失以后,“合曷”二韵中的开口舌齿类在《中原音韵》中并入了“家麻”韵部,王力先生拟音为[a];从明清音系中“合曷”舌齿类音在“麻沙”韵,拟音也为[a]。到现代北京话,“拉、萨”二字也在“麻沙”韵,也发[a]。可见“拉、萨”的韵母在元代时就已经为[a]了。至于声母,“拉”为来母,“萨”为心母,分别与“逻”“娑、些”同,没有变化。因此“拉萨”一词也能很好地充当“Lhasa”的对音。
注释
①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82
②唐书·吐蕃传.乾隆御览摛藻堂本二十四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卷一百九十六上):767
“Lhasa”的汉语音译词的音韵学分析
摘要】“Lhasa”的汉语音译词在汉文典籍中先后有“逻些”、“逻娑”、“喇撒”、“喇萨”、“拉萨”等说法。自清代起,“拉萨”的词形确定了下来,使用至今。“拉萨”作为“Lhasa”的一个汉语音译词,有一个成词过程。本文试从音韵学角度对“Lhasa”的汉语音译词演变作一梳理。
【关键词】Lhas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音译词音韵学
【中图分类号】H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46-02
拉萨(Lhasa),是今西藏首府,在藏语中为“圣地、佛地”之意。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吐蕃王朝的都城从今山南雅隆一带迁至今拉萨区域,作为吐蕃都城。拉萨(Lhasa)古名称为“惹萨”(Rasa),是“山羊之土”的意思,据说源于建大昭寺时白山羊负土填湖的故事。大昭寺建成后,前来朝拜的人很多,在其周围形成了居民聚居区,慢慢成了有名的佛教圣地,“Lhasa”也逐渐代替了“Rasa”。据《红史》记载:“在拉萨地方召集吐蕃大臣会议,由钵阐布念咒辞。”公元823年,“Lhasa”在文献记载中取代了“Rasa”。自“Lhasa”出现后,其藏文书写和语音没有再发生变化。
汉语词汇中的“拉萨”,是“Lhasa”的藏语的对音,是一个汉语音译词。今“拉萨”这个词语也有其成词过程。汉文史籍中最早出现“Lhasa”的汉语音译词是在《唐书·吐蕃传》中:“其赞普居逻些。”其后的《新唐书·吐蕃传》也记载道:“赞普居跋不川或逻娑川,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逻些”“逻娑”即今拉萨区域,“逻些”“逻娑”即唐宋时期“Lhasa”的汉语音译词,在当时应当与其翻译的藏文音接近。既然“Lhasa”的藏文音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推想“逻些”“逻娑”也当与今“拉萨”读音相近。“拉萨”可以说比较准确地翻译了其藏语音,而“逻些”“逻娑”这两个词语却与今“拉萨”读音相差悬殊,那么“逻些”“逻娑”这两个词是如何变化而失去了作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的资格,被“拉萨”取而代之的呢?这是汉语语音演变产生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对“Lhasa”的汉语音译词演变作一梳理。
《唐书》和《新唐书》分别成书于五代和宋代,这是汉语发展的中古时期。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中,“逻”苏箇切,去声,来母,箇韵;“些”也是苏箇切,去声,心母,箇韵;“娑”素何切,平声,心母,歌韵。《字汇》中“娑”为苏箇切,又成了去声。根据一些学者的拟音可知,中古歌部发[ɑ]音,是开口一等韵,也就是说“逻些”“逻娑”在中古时期韵母都为[ɑ]。而“逻”字声纽是来母,来母一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声母之一,没有发生过变化,一些学者把来母拟音为[l],则“逻”就可以拟音为[lɑ]。而“些、娑”同为心母,心母拟音为[s],则“些、娑”可以拟测为[sɑ]。因此,“逻些”“逻娑”可以拟音为[lɑsɑ],这与今“拉萨”声韵相同。可见,在唐宋时代,作为汉语音译词,“逻些”“逻娑”是能较好地翻译表达“Lhasa”的藏文语音的。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对宋代的“歌”韵部拟音为[?],可见在宋代时“歌”韵部读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由[ɑ]向[?]演变,即由圆唇低元音向圆唇半低元音转变,元音发音部位发生后高化。但“歌”韵部字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还能充当“Lhasa”的对音。“逻些”“逻娑”在唐宋时代读[lɑsɑ]是符合事实的。在《中原音韵》中,一些学者拟测“歌”韵开口呼字为[o],与宋代相承。如果说宋代是“歌”韵的过渡期的话,那么在元代“歌”韵读音已变则可以确定了。在明清时代音系中,“歌”部已经融入“梭波”韵部中,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指出:“歌韵舌齿字本属开口呼,从明代起,已经转入合口呼了。”在现代北京话中,中古音“歌”韵的开口一等字中的舌齿类已经演变成了合口呼的[uo]音了,“逻些”“逻娑”即为代表,所以“逻些”“逻娑”才和今“拉萨”音有了差别。确切地说,从明代起,“歌”韵合口呼的舌齿类字就与以前的开口呼音有了大的区别,这时就不宜再用“逻些”“逻娑”做“Lhasa”的汉语音译词了。因此,此后的汉文典籍再想准确地表达“Lhasa”的音,必须重新选用其他汉字。明代的汉文史籍中出现了“喇撒”一词代替了“逻些”“逻娑”作为“Lhasa”的对音。《藏族简史》中的《明代藏族地区略图》就用了“喇撒”。“喇”和“撒”都是后起字,而“撒”在《集韵》中为桑葛切,入声,心母,曷韵。《中原音韵》中入声韵尾已消失,入声转为阴声韵,“撒”字作为“曷”韵开口呼舌齿类字在元代并入了“家麻”韵,拟音为[a],在明清时期的韵书中并入“麻沙”韵,也发[a]音。“喇”字产生后也没有发生变化,最早的汇有“喇叭、喇嘛”等,在当时同“撒”组成“喇撒”一词作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
“拉萨”一词在清代已经出现,成为“Lhasa”的汉语音译词。《藏族简史》中的《清代藏族地区略图》用了“拉萨”。《清史稿》中也有明确提到“拉萨”:“其地有僧号达赖喇嘛,居拉萨之布达拉庙。”但在《清史稿》中也多次提到“喇萨”,和“拉萨”同时出现。“拉”在中古音中是“合”韵中开口一等舌音类的入声字,“萨”字在中古音中是“曷”韵中开口一等齿音类的入声字。入声韵尾消失以后,“合曷”二韵中的开口舌齿类在《中原音韵》中并入了“家麻”韵部,王力先生拟音为[a];从明清音系中“合曷”舌齿类音在“麻沙”韵,拟音也为[a]。到现代北京话,“拉、萨”二字也在“麻沙”韵,也发[a]。可见“拉、萨”的韵母在元代时就已经为[a]了。至于声母,“拉”为来母,“萨”为心母,分别与“逻”“娑、些”同,没有变化。因此“拉萨”一词也能很好地充当“Lhasa”的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