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破题:
1.南北朝的含义是什么?
(1)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朝,即南朝;北方也先后产生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几个政权,即北朝。

(2)北朝和南朝不是指具体的朝代,而是一个时间段。

2.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古代上有哪三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是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3.民族融合的高潮都在什么时期,这又是为什么呢?
分裂时期,因为战争。

导入:三国鼎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三国归晋
一.北朝与南朝
1.西晋、“五胡十六国”与北朝
(1)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分裂
(2)“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氐、羯、羌等5个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16个重要国家
(3)北朝
A.建立者:鲜卑族拓拔部
B.组成:(西晋——>“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隋)
2.东晋与南朝
(1)东晋:西晋分裂后,王室成员在南方重建国家,维持半壁江山的统治。

(2)南朝:(东晋——>)宋——>齐——>梁——>陈
3.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开发
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谈一谈中原居民的南下,对促成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乃至更南的地区转移。

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困境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
用。

此外,东晋宋齐梁陈政局的变迁、中原文化随之南移等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原因
A.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共同努力。

(2)表现
A.农业
a农业经济区的形成——江浙、湘赣、巴蜀
b农业技术的进步——兴修水利、推广犁耕和引入北方作物等
B.手工业
手工行业的发达——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和制盐等
C.商贸
a商业大城市的出现(长江中下游)
b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4.社会发展趋势
因为南方政权的开国君主较有作为而后继者昏庸荒怠,致使南北对峙的平衡格局向北倾斜,最终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二.民族融合
1.原因
(1)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
(2)少数民族认同并接受汉族文化;
(3)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汉制、汉文化。

2.典范:北魏孝文帝改革(汉文化对胡文化的渗透)
内容:
(1)、冯太后听政时期: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A.政治上: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俸禄制和惩治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
B.经济上: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孝文帝亲政时期: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A.政治上:迁都洛阳,以摆脱保守势力影响;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
B.文化上:通用汉语、汉服;
尊孔尚礼,以孝治国;
C.风俗上:胡汉通婚;
改用汉族单音姓氏;
意义:
(1)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
(2)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3.胡文化对汉文化的渗透
(1)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触动中原农耕民族,使之刚柔相济;
(2)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被汉文化广泛吸收;
A.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
B.胡族的生活习俗对汉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胡床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
C.胡服、胡食(胡饼、奶酪、烧烤)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的交融回合,为传统文化增添色彩。

读图学史
观察“北魏陶制文吏俑、文官俑服饰”和“魏晋墓室壁画”、“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等图,分析哪些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服饰兼有胡汉特色,反映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汉族使用胡床。

三者,说明汉人胡化的影响,反映了在生活上民族融合的景象。

4.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双向)
5.影响
(1)缩小了民族差异、增进了民族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基础;(隋的统一)(2)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成为我们的民族特征。

三.小结
1.练习与测评
1.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一张南北朝政权更替简表。

东魏北齐
北朝北魏
西魏北周
南朝宋齐梁陈
2.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概况。

东晋和南朝维持了半壁江山的统治,相对北方的战火频仍、社会动荡,境内比较安定。

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粪肥精耕的实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农副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也成为南方农村经济的重要特色。

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

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贡献。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我国形成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南流高潮,因而也是经济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

3.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被推向新的高潮。

北魏政权要立国中原,必须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还推行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迁都洛阳,通用汉语、汉服、汉姓、汉婚。

并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其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皆作出重大贡献。

2.探索与争鸣
民族融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一种是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

两种方式在南北朝及以前是如何体现的?若仅采用第一种方式,能否顺利实现民族融合?
自上而下——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博学善文,具有精深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自下而上——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迁徙时期,各民族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相互杂居的局
面,随之出现空前的民族大交融,更加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和学习,也促使游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居民的“汉文化”的震荡交汇,使民族间的亲善友好美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为我国重新统一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若仅采用第一种自上而下方式,能否顺利实现民族融合,可从孝文帝改革政策的强制性和推广的果断性两方面来说明。

四.作业
1.练习与测评P49
2.探索与争鸣P49
3.预习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P5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