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的特征.pdf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的特征

源远流长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

中国民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独具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体现在那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节日上。

春节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清明节里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中秋节传达思乡思念亲人,还有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七夕节、冬至节、火把节、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等等。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利用这些传统节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俗。例如人们在春节的时候燃放鞭炮,张贴红对联,清明节扫墓献花,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重阳登高插茱萸等。

二:

体现在一些民族的活动庆典上。

中国各地的婚礼习俗,因地而异,丰富多彩。有的地方盛行走婚,有的地区迎亲要在傍晚举行,而现在的大都市,迎亲方式则更具有现代生活得气息:

迎亲轿车队,省去了闹洞房等流程。也有部分地区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女友要故意刁难新郎,往往需要新浪开红包菜准许见到新娘。

中国民俗文化源于广大的老百姓,属于广大的民众,反映的是民众的生活,思想。

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紧密相关。楚地曾经有过了不起的屈原,就逐渐的形成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十分盛行的端午节。这就是形成于特

定历史自然环境下的民俗特征。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

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作为一个56个民族齐聚一堂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

质。中国民俗文化由此而具有的另外几个特征如下:

一是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与复合特

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

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的多

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

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

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

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

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

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

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

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

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二是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

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

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

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

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

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

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

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

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

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

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

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