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班级:09经济一班学生:张梦学号:********一、选题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
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
201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06-12-04[作者简介]程名望(1975 ̄),男,汉族,山东省东明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管理。
史清华(1964-),男,汉族,山西省襄垣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户行为与农村经济政策。
赵永柯(197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策。
[资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73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61)的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在《国富论》开篇中就说:“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的富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
图1①描绘了二千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
从该图看出,从公元0年到公元1820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程名望1史清华1赵永柯2(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国内已有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现状,并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框架[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06(2007)01-0001-06Studyonthe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LiteratureReviewCHENGMing-wang1SHIQing-hua1ZHAOYong-ke2(1.Aetna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52China;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act:Farmerlaboremigrationisanimportantquestionwehavetodealwithinourindustrialization.Itisalsoabasicwaytosolvethreequestionsconcernagriculture,ruralareaandfarmerinChina.Combiningexistedstudyharvestsandcharacters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itisessentialforthegovernmenttoconstitutepolicieswhichnotonlyfolloweconomyrulesbutalsoadapttofactsofChina.Thearticlereviewsthestudyactuality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tthesametime,thearticlesumsupmanyscatteredstudiesandevaluatesit.Keywords:RuralLaborEmigration;Study;Frame.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19No.1Jan.2007学报年的一千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社会财富积累乏力;而1820年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0 引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贫困问题,而“在传统产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拥有较少的资源禀赋……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程名望,2006)。
国内外学者也一致认为,如何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将是决定未来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
本文将对国外国内学者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其中,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以介绍其理论模型为主,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介绍他们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机理及其障碍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理论解释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著名的“迁移法则”(Racenstein,1885)。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流动行为。
人口学者和社会学者首先关注的是差别迁移,即迁移者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人群中,不同的动机和个体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迁移群体;地理学者则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将迁移视为一系列结构参数的函数,如距离、迁移方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规模等,其典型的模型就是重力模型(model of gravity)及其扩展。
经济学家同样也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
威廉·配第(W.Petty,1690)在《政治算术》中提出,收入的比较利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Clark,1940)根据配第的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了一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转移至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此即“配第—克拉克定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从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和劳动分工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转移,视之为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现代化、乡 村振兴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 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 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但同 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07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回顾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村金融发展
许多文献发现,农村金 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 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农业信贷和农业 保险对农业产值的增加 具有积极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创 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产品质量,是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
研究意义与价值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找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研究农村经济问题,有助于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 距的途径,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农业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与政策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扩 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 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 样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文献综述: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
文献综述: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41209048 凌博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刘易斯拐点”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目前关于“中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的争论,并详细介绍了争议双方的主要观点。
笔者认为,对刘易斯模型的理解不同和讨论对象的不一致是形成争议的主要原因。
虽然争议双方认为中国面临刘易斯模型所处在的阶段不尽相同的,但是争论双方都表明,农村劳动力下降,劳动力成本正在普遍提高。
笔者认为,创新制度,产业升级,加强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管理是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剩余工资一、引言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中金融时报记者向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发问:“中国劳动力市场越来越紧张,请您评论一下中国有没有到刘易斯拐点,如果没到的话,预测什么时候会到?”1发言人盛来运解并没有直接回答中国是否达到刘易斯拐点,而是从总量的方面描述了现在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从总量上来说劳动力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劳动力数量在2012年就比上年净减少345万人,缩小统计口径后,2013年又在2012年的基础上减少244万人,劳动力人数的缩减也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今年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但外出农民工收入同比也增长了10%。
虽然盛来运也提到了劳动力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并没有详细阐述劳动力结构的具体变化。
关于“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这个问题也是由来已久。
2004 年初,中国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率先出现了用工荒问题,随后便波及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2011 年用工荒现象更是蔓延至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
随着中国用工荒现象由局部演变成全局性问题,农民工工资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在工资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并未能有效消除。
就有学者就“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这个问题上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二、对“刘易斯模型”的介绍1954 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Arthur Lewis)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农业部门的制度工资和剩余劳动力假说为基础,提出了人口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模型”。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我国老龄化现状,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介绍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我们将展望未来,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问题意义、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原因、政策和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
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升至30%。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养老金需求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养老、医疗、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政策,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2 问题意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老龄化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堂论文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课程名:法学文献与检索老师:吴文辉姓名:王莹学号:1510020082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
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一、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综述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
谭规认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动关系明显上升”。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迎来了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的诸如社会排斥下的就业、工资剪刀差等等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之一。
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助于调整和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公平,调动积极性,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农民工流动问题及策略研究》(谢可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但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城镇的发展与财富积累,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着城市文明,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联结城乡的纽带。
但是在城镇,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属于地位地下者,常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歧视和各种不公平待遇,缺乏社会保障和维权机制。
为此主张,明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加入约束非法企业的右力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参加以维护合法权益,并且开放城市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工的教育权利以提高自身素质,开设新的农民工绿色通道。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刘会贵龚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中作者引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由英国政府“社会排斥部”所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
总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主要有制度排斥、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五类,主要表现为“差别性待遇”。
这里的“待遇”作者定义为社会公众对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度、认可量和价值判断等。
根据社会排斥的表现层次,主要是指在各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待遇、态度待遇、行为待遇、权益待遇。
而社会排斥的一个核心就是“利益”问题,既需要从个体自身寻找动力,即如何主观争取利益的问题,又需要社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改革,即客观保障维护合法利益的问题,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及保障利益。
文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文)
⽂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国际经济形势特点与中国外向型模式转变张燕⽣、国家发展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前⾔2008年得⾦融危机对世界不同的经济体产⽣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引发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主要国家对全球经济均衡⾏问题的思考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是主要经济体对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存在很⼤分歧。
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抓住机遇,深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正⽂⼀、国际⾦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出预期从美国的“⽹络泡沫”“⾦融与楼市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国家对引发经济失衡责任的推诿和对⾦融监管的缺失。
如美国在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代价和全球治理责任⽅⾯企图想把代价对外转嫁,如责难中国的制度和产业政策,控诉中国倾销和政府对汇率的操纵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经济复苏⾯临着严峻的考验。
西⽅国家多想尽快的⾛出经济的低迷期,也提出了⼀些具体的措施,如奥巴马要为美国社会在未来5年内创造出200万个新的⼯作岗位和提出了”再⼯业化“的⼝号等等,但是其⾯临着⾼失业率、主权债务⾼筑和严重的内需不⾜以及近⼏年在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增长率下跌了20%左右,同时随着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期,都会使得这些措施举步维艰。
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西⽅主要经济⼤国没有很好的监管⾦融市场,由于其奉⾏的⾃由市场和⾃有竞争,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经济危机产⽣的重要因素。
⼆、2010 年下半年的出⼝形势和引资环境由于⾦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加之⼈民币汇率的提⾼,势必会使得我国的对外出⼝降低,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也是贸易增长⽅式转变的契机,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从⾦融危机中较早的⾛出,国内投资环境良好,但很多投资商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向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三、关于我国外向型模式转变的建议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对外贸易的顺差很多是由处于全球供应链低附加值的环节创造的,因此要强调中国制造,创造⾃⼰的品牌和拥有核⼼竞争⼒,多制造和出⼝⾼附加值的产品。
我国数字劳动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1引言“数字劳动”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典型表征的一种新型劳动方式,数字劳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所表现出的诸多社会现象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移动游戏中的玩家等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数字劳动提供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和新思路,从而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但数字劳动的发展也带来了数字劳工的权利保障、劳动力国际化剥削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很容易形成数字劳动发展的诸多瓶颈,不利于释放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
在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字劳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数字劳动的含义及形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含义的界定,区分其不同表现形式,这是数字劳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2.1数字劳动的含义吴欢、卢黎歌(2018)认为数字劳动是一种主要依靠数据信息智力成果构成的无形资产并存在一定空间并消耗了人们时间的数据化、网络化工作形式[1]。
朱阳、黄再胜(2019)认为数字劳动是互联网使用者利用数字技术在互联网及其周边领域内开展的劳动[2]。
韩文龙、刘璐(2020)则基于数字经济的背景,将数字劳动定义为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资料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3]。
方莉(2020)认为数字劳动是一种利用身体、思想、行为或者三者的结合体而展开的生产与劳动,通过组织自然、资源、文化和人类经验,以此产生数字商品,创造数字资源[4]。
2.2数字劳动的形式吴欢、卢黎歌(2016)认为数字劳动的形式主要是互联网产业专业劳动、无酬数字劳动、受众劳动和玩乐劳动四种[5]。
吴欢、卢黎歌(2018)和朱阳、黄再胜(2019)都将数字劳动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种。
税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文献综述_西南交通大学社会保障
税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文献综述税率又称税制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1]在课税对象既定的条件下,税负和税额的大小就决定于税率的高低,税率的高低及其变动方向对经济活动如个人收入和消费直接会产生很大影响,并因此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现代税收理论认为,征税对劳动者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收入效应,即征税使劳动者可支配收入减少,为了维持其原有的收入水平,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二是替代效应,即征税会使因闲暇的机会成本降低,从而使劳动者减少劳动供给。
[2]在实践中,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
事实上,劳动者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权衡取决于多种因素,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纳税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甚至不同民族的纳税人在税收作用下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会存在差异。
然而,两种效应究竟孰大孰小,以及两种效应与各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
国内文献综述:首先,余显才以大范围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揭示供给弹性大小与婚姻状况、学历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收入状况与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总体上而言,劳动供给的所得税是缺乏弹性的,不论是以税率变化为条件,还是以免征额变化为条件,税率变动不会对劳动参与产生影响。
[3]其次,倪志良、付伯颖等学者认为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
倪志良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往往对于收入效用评价过高,对于闲暇效用评价偏低,因此征收所得税影响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征收所得税减缓劳动供给的效应不明显。
国家的税收政策应该有意识地倡导和鼓励居民多消费一些闲暇。
[4]付伯颖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收入阶层、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税制对劳动供给影响,认为劳动所得征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最后,基于各种不同因素的收入效应与供给效应。
于洪提出,我国劳动力供给并不是完全缺乏弹性的,就企业性质而言,劳动力供给弹性与企业的稳定性成反比;就性别而言,女性相对地对个人所得税的变化较为敏感,弹性也相对较大;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上的工薪群体的劳动供给弹性明显弱于40岁以下的劳动者;从工资水平看,就工资水平而言,月均工资处于3000-5000 元的工薪群体劳动力供给弹性较小。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升级_省略_力供给和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_阳立高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和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阳立高,龚世豪,韩峰(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6)摘要:随着“婴儿潮”期出生人口的加速老龄化,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渐成我国的主体劳动力。
然而,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行为具有典型的“去制造业化”、“高端化”和“服务化”等特征,这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运用1995-2014年我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和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变化对低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负,且系数较大;对中端和高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正。
这说明,随着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已使低端制造业失去了传统比较优势,但却为中高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因此,要顺应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通过政策顺势促推制造业向和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相协调的产业高端升级。
关键词: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制造业升级;实证检验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5)11-0136-09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in New Generation Labors Supply on Manufacturing Upgrad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ew Generation Labors Supply and Sub-sector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YANG Li-gao,GONG Shi-hao,HAN Feng(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angsha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sha410076)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ho were born in the period of“baby boom”,the new generation labor of80s and90s have been gradually becoming the body of the labor market of China.However,the new generation labor's job-seeking behavior has appeared the typical“non-manufacturing”characteristics,which should bring in a profound impa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Based on the1995-2014year's datum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new generation labor supply,and technology,capital and sub-sectors of manufacturing,by constructing the VARmodel,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labors supply change on收稿日期:2015-07-11修回日期:2015-10-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13CJL058);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2015ZK2006);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湖南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南省国际经济与国际工程管理研究中心基金项目(14IEPM07)。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宋旭光左马华青内容提要:本文分析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各省份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及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
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式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短缺会倒逼工业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促使其更多地应用智能化生产来弥补劳动力供给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结构上看,各地区劳动力供给变化与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迥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明,而东北和西部地区提升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9-0045-10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产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以及竞争优势的提升,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⑴。
现阶段,我国低端劳动力人口下降,创新型人才短缺,依靠人口红利发展工业的时代悄然落幕3#。
人工成本增加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工业企业r 提升动化水平以代人工,工业机器人业速发展。
国发展和委员会、工业和信息部%财部等部门陆,动我国“”发展,而工业人在其中的。
工业人等人工新技和产业的,将重生产、、、消费等经济动。
,本文运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的数量、结构和质:个维度,劳动力工业人的,以及工业劳动生产率的。
本的部分将 着我国动力的工业人工业动生产率的影响,其在的质,察工业机器人劳动力、和质的影响,以及工业人劳动力在代效应和在的代。
一、相关文献综述劳动力供给在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的变化,会产生的经济影响。
了美国人口宏观经济的影响"5-6#,认经济体劳动力的增加利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且劳动力会通过影响产业,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J一些'认,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研究"(1-VSJ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71-41017)。
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结果, 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 到的相对贫困程度越强烈, 其外迁就业的愿望 的分析, 间接证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直接影响
分析。
便越强; 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最根本因素。 上又前进了一步, 指出了工农业均衡发展在二 二、 非农产业就业容量论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 自改革开放
归 档。 GS 建立固定的 用 I平台 估价流程系 够持续地跟踪评估和决策。 统,
能够实现 日常事务的自动化、完善地处理, 使
处理 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 结束语
【 张延辉, 2 ] 姜亚莉.I 技术在房地产估价 申 GS 的实践与应用【 . J 北京测绘,012 】 21..
移视角下的安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 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022) 210 5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F4 A 收录日期:02 9 1 2 1 年 月 8日
共识, 那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剩余劳 4. 4 . 4. 4 _ 3. 二三 产业 6 %、4 %、2 %、08 9 %; 9 8 6 %、 6
我们可以推测要 满足农业 过剩 收入之积来与在农村获得的收入做比较, 即农 山东等省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资料的实证分 较高失业 率时,
再一次证明“ 巨大的经济差异作为一种驱 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是 比较困难的。 村剩余劳动力是否做出迁移决策, 是由“ 预期 析,
性信息以二维或三维的方式可视化地表达。 如 自己的估价经验和智慧进行修正后 自动生成 借其强大的信息查询、 存储、 管理、 分析、 跟踪、
20—08年城镇登记 入假说” 则以城市存在失业为前提, 以农民工 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的愿望也越强烈 。李强 就业机会 呢?我们看 ,04 20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预测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预测作者:田帆来源:《全球化》 2017年第10期田帆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人口的支持,劳动力的供给将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本文利用人口年龄移算法预测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及年龄构成,再通过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劳动力供给与各年龄段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对劳动力供给总量及年龄结构、未来劳动力供给的性别结构及素质结构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人口总量劳动力供给总量劳动力供给结构年龄移算法多元回归作者简介:田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层面,劳动力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资源或资本,对一个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劳动力人口的支持,劳动力的供给将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劳动力市场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第一,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用工荒”问题自2004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伴随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企业大批裁员、用工减少等劳动力市场就业问题进一步凸现。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趋于老龄化。
未来我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届时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将很可能从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演变为负担。
第三,劳动力结构亟待优化。
深化改革要求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这需要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
对未来劳动力总量进行测算是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挑战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人口学视角,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基础,对我国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变化进行测算,以期为我国宏观经济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一个国家劳动力供给数量是人口总量的一部分,而劳动力供给的预测可以理解成人口预测的一个分支领域。
因此,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统计学、数学、人口学等方法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口进行过预测。
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大于农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论述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都闻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还多(秦凤清,2012)。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对其他部门而言,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
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华田生,20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
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温铁军)。
刘建进(2002)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
赵武、蔡宏波(2007)根据6种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加权平均计算,2007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3.17亿,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巨大。
刘小容、王海涛(2008)根据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
蔡昉(2007)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中提到,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0年为7550万。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作者:杨锋锋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04期摘要:关于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比较丰硕和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大部分研究只是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涉及到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的分析并不是很多。
主要对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63-01国内对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年来部分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收益与成本,主要是从劳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方面来展开。
1从微观层面对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的研究1.1从劳动力流动的个体成本角度龚莉(2006)认为从流动者个体的角度来看,实施过程中的流动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前者包括流动费用,主要是交通费、搬家费、住宅费、一些政策性收费(包括办理证照费、计划生育费等)、寻找工作的信息费用,以及流动时因失业而减少的收入、养老金的损失两个主要部分;非货币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转移的时间成本(流动和寻找新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特定地点的资产放弃(如资历、放弃客户、离开家人和朋友、离开熟悉的环境、歧视)所形成的心理成本两部分。
堪新民(1999)认为劳动力流动成本主要包括就业成本、生存成本、交通成本、心里成本、风险成本这五个方面。
Zhaoyaohui(1999)认为迁移的货币成本包括迁移过程中的直接花费,包括迁移过程中交通、住房和食品的支出等,这一成本一般与迁移距离有关。
对迁移者来说,更重要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劳动力若不迁移,从事其他活动能期望得到的最大的全部净收入流。
沈卫平(1995)认为在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工资率或收入;(2)制度成本,对城市职工主要指工资以外的福利收入,对农民主要指市场准入成本,如农民工进城的就业证卡发放制度等;(3)专业培训成本;(4)风险成本,指劳动力对流动后未来收益预期不准确,而可能承受的损失;(5)跨区域流动的迁移成本;(6)放弃与获得闲暇;(7)增加收益的较多机会;(8)非经济因素,如社会地位、个人爱好或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质量等。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调查对象]普通村民[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
“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农民工外出务工。
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
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
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
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
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出现矛盾,社会劳动就业也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
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
而如何处理好劳动力供求,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安定都多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来完成文献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预测
正文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在西方,马克思是较早注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论述,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等,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核心。
马克思不是单单分析劳动力供求问题,而是将劳动力供求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从深层次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供求问题的实质,并对其长期变动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凯恩斯的劳动力供求理论是一种总量的就业理论,较少分
析劳动力供求结构,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新古典综合学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托宾与杜贝生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分析理论、希克斯的劳工市场部门分析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力供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结论:葛培波[2](2000)认为劳动力供求非均衡在于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速减缓,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和体制转轨使潜在的供求矛盾显形化。
因此要缓解这种劳动力供求矛盾,就必须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进入到21世纪后,劳动力供求发生了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失衡过渡到结构性失衡,劳动力供给短缺在一些地区以及一些行业中表现的特别显著。
针对这种短缺,朱忠文[3](2006)认为劳动力的短缺是新一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转变,而由于企业工资增长缓慢以及部分的企业漠视农民工的利益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农民工的流失。
赵武、刘艳[4](2005)从区位转移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区域和行业短缺的原因。
简新华、张建伟[5](2005)从制度角度入手,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非持久特殊性现象,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扫清制约劳动力均衡的制度障碍。
蔡昉[6](2005)通过实证分析,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认为劳动力短缺是由于提前完成人口转变所引致的,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就会导致中国经济过早地失去比较优势。
王一飞、陶涛[8](2009)从人口学与经济学的双重角度出发,定量的分析了我国未来几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他们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建模,分析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需求状况,然后运用人口学中的年龄推算法预测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中得出结论: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情况、解决劳动力失业问题的任务仍然紧迫。
二、方法介绍
对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步骤一般分为单位根检验、建模、模型检验和预测。
具体步骤如下:
1单位根检验
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现代方法常用单位根检验。
一般来讲,由于经济系统惯性的作用,经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着前后依存关系,这种前后依存关系是时间序列预测的基础。
假定t {Y }为一时间序列,最简单的一种前后依存关系就是变量当
前的取值主要与其前一时间的取值状况有关,而与前一时期以前的取值状况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t Y 主要与t-1Y 相关,与t-2Y ,t-3Y 无关。
可用以下的一阶自回归模
型来描述这种关系
t t-1t Y =φY +ε(1)
常记作AR(1)。
通过Eviews软件可以直接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不同的对比水平,判断序列经过差分后是否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的序列为一阶单整。
2建模
本人对建模采用的是Pandit-Wu建模方法,建模的思路主要是:通过不断增加模型的阶数,而使得模型方程得残差平方和不在变小时,认为模型适合序列。
同时建模的结果中的AIC值越小,模型的精确度越高。
一般,建模方程根据对序列的自相关检验可以大概判断出来。
判断的依据是通过自相关检验和偏自相关检验是否截尾,自相关检验截尾的序列适合建立AR(n)模型,偏自相关检验截尾的序列适合建立MA(n)模型,当自相关和偏自相关都截尾时适合建立ARMR(n,n-1)模型。
3模型检验和预测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一般采用的方法有Q统计量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当拟合优度检验的结果大于0.75是,认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很好。
而Q 统计量检验中,检验结果中P值多数大于0.05时,认为模型的适应性较高。
对于模型的预测,一般可以采用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而动态预测的误差较大,本文不采用。
静态预测可以根据模型的方程,用Eviews软件进行预测出来,但是静态预测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静态预测只能预测一期。
结语
事实上,从总体来看,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进城的农民工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在许多城市待岗待业的农民工还不在少数,而且农民工就业和流动方向出现变化,沿海不再“超重”,而将逐渐呈东中西部“苗条”分布。
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金融危机前酝酿、危机后加速实现的新趋势,这一进程已经无法阻挡,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深化。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研究及动态分析,我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使我了解到我国现在正由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转变,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
而且,在社会的企业转型的时期会出现企业职工的结构性失业,以前的生产技能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使得企业招工要求被迫的改变,而相应的拥有类似技能的职工相对贫乏,照成双向失业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
参考文献:
1.葛培波,崔越.《中国劳动力供求非均衡与促进就业的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
2.朱忠文.从“民工荒”看未来若干年农村劳动力的供求[J].2006.
3.赵武,刘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2005.
4.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人口研究[J],200
5.
5.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5.
6.刘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基于对福建省2001-2030年劳动力供求的预测》[J].2007
7.王一飞,陶涛.《中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的数量分析》[J].北京.(2009)
8.陆强,刘晓梅.《当前劳动就业基本情况分析》[J],《人口研究》1996(5).
9.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8(4).
10.廖少宏.《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特点及影响》[J],2009.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