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专题7 地貌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7讲 常见地貌
第三章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第7讲常见地貌新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新教材·对应节次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必修1]4.1;4.2浙江卷第17、18题一、常见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类型地貌景观及演变景观特点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坝子)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底部平坦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呈锥状耸立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呈层状分布石钟乳、石幔或石帘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石笋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石柱连接洞顶和洞底[填图]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中填出景观的名称。
提示自左向右,左图:孤峰、峰丛、峰林;右图:石钟乳、石笋、石柱。
2.河流地貌(见第10讲)3.风沙地貌类型成因地貌景观景观特点风蚀地貌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风蚀柱突起的孤立岩石,呈柱状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风积地貌当风速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携带的沙粒降落地面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植物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有陡坡(迎风坡)和缓坡(背风坡)[填图]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提示左向右:风蚀蘑菇、雅丹、新月形沙丘。
4.海岸地貌类型地貌景观景观特点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平台:向海倾斜的平台堆积地貌海滩(砾滩、沙滩、泥滩)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沙坝、沙嘴、潟湖等沙坝: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沙垄[填图]在海岸地貌示意图中填写地貌名称。
提示上部自左向右: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下部自上而下:海滩、海蚀崖、海蚀平台。
5.冰川地貌[易误辨析]槽形河谷和U形冰蚀谷有何区别?提示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谷中分布着阶地(台地)与河漫滩。
冰川在山谷中刨蚀(磨蚀)谷底,形成平直宽阔,两壁陡立的U形谷,常有磨光面及冰川擦痕。
中学地理八种地貌类型归纳一览表
中学地理八种地貌类型归纳一览表
一、高山地貌
- 特征:海拔较高,山峰陡峭,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 典型地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二、平原地貌
- 特征: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 典型地区:松花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丘陵地貌
- 特征:地势较为起伏,山丘连绵,适宜种植。
- 典型地区:英格兰丘陵、鲁尔丘陵。
四、高原地貌
- 特征: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气候干燥。
- 典型地区:青藏高原、亚高山地区。
五、盆地地貌
- 特征:地势较低,四周环山,水汽容易聚集。
- 典型地区:塔里木盆地、西伯利亚大平原。
六、河流地貌
- 特征:由河流侵蚀和运输的结果,河道纵横交错。
- 典型地区:亚马逊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
七、湖泊地貌
- 特征:由湖泊形成的地形,水资源较丰富。
- 典型地区:五大湖区、巴尔干半岛湖泊地带。
八、海岸地貌
- 特征:地形复杂多变,受海洋侵蚀和沉积影响,具有海滨风光。
- 典型地区:大西洋海岸、印度洋海岸。
以上为中学地理八种地貌类型的归纳一览表。
这些地貌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特征有所不同,对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考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地貌是地形和地面特征的总称,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家根据地势起伏、地面形态等特征,将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峡谷、河流、湖泊、沼泽、沙漠、海岸地貌等类型。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地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认识地形地貌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预测自然灾害,开拓利用自然资源等。
1.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由多种地质力学和地貌形成作用共同作用而成的,主要包括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构造地貌和冰川地貌等类型。
其中,火山地貌是由火山爆发喷发所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构造地貌是由构造运动产生而形成的地貌,冰川地貌是由冰川运动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2.丘陵地貌丘陵地貌是地表起伏较明显,地势不甚陡峭的地区。
丘陵地貌包括河流丘陵、风蚀丘陵和碎屑丘陵。
在丘陵地貌区发育广泛的是侵蚀沟壑,如河流谷地、环流、树丛塌陷、暗谷、怪石磷楼等。
3.平原地貌平原地貌是地球表面上水平广阔的地区,主要包括河谷平原、冰盆地平原、河流冲积平原、海岸平原、阵地沉积平原等类型。
平原地貌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沉积、海水侵蚀等作用有关,是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4.台地地貌台地地貌是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呈现起伏不大但高度相对较高的地形特征。
台地地貌发育与巨型断裂、地层倾斜或侵蚀表现有关,是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5.盆地地貌盆地地貌是指地表凹地比较广袤深,被靠近地表较高的地形所围绕的地区。
盆地地貌包括内陆盆地、海沟盆地等类型,是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具有独特的生物和地理特征,是重要的资源开发区域。
6.峡谷地貌峡谷地貌是山地地区内部,由于地质结构的断层运动和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狭长山谷。
峡谷地貌具有陡峭的悬臂崖、深厌的悬崖、瀑布、溶洞等地貌特征。
7.河流地貌河流地貌是由河流侵蚀、冲积和改道等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包括河谷、河岸、漫滩、冲积扇、河滩等地貌形态。
地貌—主要地貌类型(上)
海积地貌
形成原因 主要地貌
由波浪所携带的泥、沙等物质沉积在近岸浅水 地带所形成 沙滩、沙洲、沙堤等
在我国的分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 布 海岸特点 开发利用
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 植棉、晒盐、养殖、湿地保护区、围海造陆
发电(水能)、 · · 旅游·
中游:水流减缓,河谷宽阔,河流侧蚀,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河流弯曲程度加大。往往形成曲流(河 水流不畅、影响航运, · · 易发洪灾,旅游·
曲)
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盛,常形
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航运、农耕、城 · · 市建设,旅游·
长江中游荆江曲流
河流在经过弯曲的河道的时候,河水进行的是圆周 运动,凹岸处水流较快,侧向侵蚀作用较强,凸岸处 水流较慢,堆积作用较强。 由此,凹岸不断侵蚀,越来越凹,凸岸不断堆积, 越来越凸。
2、流水作用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洞
海蚀柱
海蚀柱
海蚀地貌
形成原因 落。
海岸岩石受海浪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粉碎、岩石崩
主要地貌 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
在我国的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 沿海地区。 分布
海岸特点 岸线曲折,地势险要,坡陡水深 开发利用 建海港,深水养殖,旅游
海积地貌
专题7 地貌——主要地貌类型
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称为地貌。
专题7 地貌——主要地貌类型
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称为地貌。
2
1
3
荆江曲流
下游三角洲平原
虎 跳 峡
长江上游虎跳峡
荆江曲流 虎 跳 峡
下 游 三 角 洲 平 原
长江流经地形的三级阶梯,总落差达6000多米。
高一地理人教版地貌知识点
高一地理人教版地貌知识点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和地表特征的总和,是地壳构造、气候、水文等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
了解地貌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一年级地理人教版教材中的地貌知识点。
1. 高原地貌高原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或侵蚀作用,形成地面相对平坦、海拔较高的地带。
我国的青藏高原就是著名的高原地貌,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坦。
2.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指由地壳快速隆起或抬升,同时伴随着巨大力量的破碎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山峰、山脉等地形。
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地貌。
3. 平原地貌平原地貌是指大地表面局部地势相对平坦,几乎不具备丘陵和山地地貌特点的地形。
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都是典型的平原地貌。
4. 河流地貌河流地貌是指由河流运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特征。
我国的长江、黄河等是典型的河流地貌,它们切割地表,形成了峡谷、河段等地貌特征。
5. 湖泊地貌湖泊地貌是指湖泊的形成和变化所引起的地形。
我国的鄱阳湖、洞庭湖等都是典型的湖泊地貌,它们给周围的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6. 湿地地貌湿地地貌是指由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
我国的三江平原、长江中下游湿地等都是著名的湿地地貌。
7. 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指陆地与海洋交界处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
我国的东海、南海等海岸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海岸地貌,如海蚀、海滩、珊瑚礁等。
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和地表特征的总和,包括高原地貌、山地地貌、平原地貌、河流地貌、湖泊地貌、湿地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了解地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表面特征和自然环境。
通过学习地貌知识,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地球的地理形态,还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理环境变迁和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地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高一地理人教版地貌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地貌的了解,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专题7 地貌
四、风成地貌
1、风蚀地貌:风力对地面侵蚀作用所形 成的各种地貌 2、风积地貌:沙尘经风力搬运和堆积形 成的地貌
二
五、 黄土地貌
阅读书本,找出黄土地貌的分布、 成因、地貌类型。
形成:由西北荒漠地区吹扬 分布: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 类型:塬、梁、峁 过来的粉尘物质堆积而成。 以我国的黄土高原最为典型。 顶平坡陡、长条形高地、小山包
2、地质基础
地貌因素 平原
具体影响
土层深厚、松软,多流沙质 需加固地基与防水 需注意不同地貌区受自然侵蚀 的程度
典型工程
宝钢一期
山区
三峡选址
3、地表起伏状况 地貌因素 平原和高原 丘陵和山区 具体影响
地表起伏小,有利于工程建设施工 地表起伏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施工
4、海岸条件
地貌因素 平原海岸
(海积地貌)
形成:
(地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
喀 斯 特 地 貌
(石灰岩)进行的破坏和再造。
分布: 西南各省最突出。
类型:地表、地下两部分。
三、海岸地貌
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潮汐、生物、 形成: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影响所形 成的。
海 岸 地 貌
分类: 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专题7
地貌
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地貌
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在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 •外力作用:在太阳和重力影响下,大气、水和生物对地 表形态的改变。
侵蚀
河流地貌
流水作用
搬运
堆积
比较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山高流急,河流下切侵蚀----多峡谷。
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包括地球表面的海拔高度、地势倾向、坡度、地势起伏、沉积物分布以及岩石类型等。
地貌的形成受到地球内部构造、外部气候作用、水文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貌是地球表面自然过程和地壳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本文将就地貌的分类、形成因素、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和世界主要地貌类型做一些总结。
一、地貌的分类地貌按地球构造作用和地表形成过程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海岸地貌:由于海洋水文作用在海岸线上形成的地表地貌。
2. 河湖地貌:由于河流和湖泊水文作用在流域内形成的地貌。
3. 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和侵蚀积累形成的地貌。
4. 风蚀地貌:由于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在干旱地区、沙漠地区形成的地貌。
5. 岩溶地貌:由于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6. 火山地貌:由于火山活动产生的地表地貌。
7. 断陷和隆升地貌:由于地壳活动引起的地表地貌。
以上不同类型的地貌是由不同的自然过程和地质作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而在地球表面上还存在着地表地貌的组合,例如,山地地貌和河流地貌、湖泊地貌之类的地貌组合。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地质作用、气候作用、水文作用和生物作用。
1. 地质作用:地区的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和矿物成分都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它们对地表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地质构造活动也对地表地貌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地震和火山活动都会对地表地貌造成重大影响。
2. 气候作用: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降水量、风力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对地表地貌起到了关键作用。
气候作用不仅通过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貌,在地表也形成了风蚀地貌、冰川地貌等特殊形态。
3. 水文作用:水文作用是地表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水体的流动和作用对地表地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流侵蚀、沉积和冰川侵蚀都是水文作用对地貌形成的重要作用。
4. 生物作用:生物对地表地貌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例如,植被的分布及生长状态会影响侵蚀和沉积,生物对土壤的稳定和破坏也会影响地表地貌的形成。
专题7 地貌—5种地貌类型
深水码头、 深水养殖、 旅游
杭州湾
山 东 半 岛
海 积 地 貌
以入海河流的泥 沙堆积为主,岸 线平缓,多为沙
杭州湾 以北
港口,晒盐、 滩涂水产养 殖、种植棉
质、泥质的平原
花、围海造
海岸;
陆
四、风成地貌:
分类 形态
分布
利害评价及对策
风蚀 地貌
风积 地貌
风蚀洼地、风 蚀柱、风蚀蘑 菇、风蚀城堡
沙漠、新 月形沙丘
下图中哪些位置适合建居民点? D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河段 地形特征 流水作用 形成地貌
开发利用
下游 平坦
流水的堆 形成三角洲平 发展航运、
积作用; 原、冲积岛 农业等;
二、喀斯特地貌
1、成因: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 再造作用而形成。 2、形成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可溶性岩石广布。
风成地貌
黄土地貌
喀斯特 地貌
流水地貌 海 岸 地 貌
课堂小结
专题7 地貌
地貌的成因:
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通过地壳运动和岩浆活 动等形式,使地表隆起和凹陷。
2、外力作用:来自太阳能和重力,通过风、水和生物等 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表现为侵蚀、搬运、堆积。
一、流水地貌
1、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 2、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1000-2000米 4000米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4、黄土地貌的利与弊: ①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 钾等矿物养分,土壤肥沃;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弊: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淤塞河道。
沪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7地貌》评课稿
沪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7地貌》评课稿一、引言《专题7地貌》是沪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文是对该课文进行评课的细致分析和探讨,旨在提供对该课文的全面理解和评价,以及对相关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讨论和建议。
二、课文概述《专题7地貌》课文主要介绍了地貌的基本概念、地貌要素以及地貌类型等内容。
通过对地貌的科学解释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对地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三、教材分析1. 课文结构《专题7地貌》课文由引言、地貌要素和地貌类型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先介绍了地貌的概念和地貌学的研究方法,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地貌要素部分介绍了地貌的形成要素,包括内力、外力、地貌材料和时间等。
地貌类型部分则对常见的地貌类型进行了介绍,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海岸地貌等。
2. 课文内容《专题7地貌》课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地貌概念课文通过对地貌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对地貌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整体和准确的认识。
b. 地貌要素课文重点介绍了地貌的形成要素,包括内力、外力、地貌材料和时间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详细解释,学生可以理解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c. 地貌类型课文对常见的地貌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海岸地貌等。
这些介绍不仅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不同地貌特征,还能培养学生对不同地貌类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专题7地貌》这一课文,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理解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地貌形成的基本要素和过程;•认识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发展地貌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学内容设计《专题7地貌》课文的内容设计较为合理。
通过先介绍地貌的概念和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再分析地貌的要素和类型,课文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貌相关知识。
2. 教学方法和策略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述、实地观察和综合学习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地表的各种地形。
它由地形、地势和地表覆盖物等组成,反映了地球内部构造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中的地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地貌基本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的总和,由地形和地表覆盖物构成。
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等特征,地表覆盖物则包括土壤、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
地貌的形成是由地内作用和地外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地貌类型1. 山地:山地是由地壳的抬升形成的,山地通常呈现出陡峭的山峰和峡谷。
山地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与构造和侵蚀作用有关。
2. 高原:高原是由抬升起来的地壳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多为相对平坦、高海拔的地形。
高原通常具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
3. 平原:平原是地壳的下陷或沉积物的堆积造成的相对平坦的地表。
平原地区通常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人口密集地区。
4. 台地:台地是由地壳抬升后,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平坦的高地。
台地地貌常常呈现出层状的岩层和宽广的地势。
5. 河流:河流是地表水流经地壳抬升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根据河流的特征和形态,可以分为冲沟、河段、峡谷、河口等类型。
6. 湖泊:湖泊是由地壳抬升或河流沉积形成的,是相对静态的水体。
湖泊的形成和消失与地壳抬升、侵蚀和水系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7. 冰川:冰川是由大量积雪堆积形成的巨大冰体,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冰川的形态可以是冰川舌、冰碛、冰湖等。
8.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水域,由大洋和海湾组成。
海洋的形成与地壳板块运动和海洋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三、地貌的形成原因1. 构造作用: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构造运动抬升或下陷形成了山峰、高原和盆地等地貌。
2. 侵蚀作用:地表的侵蚀作用包括风蚀、水蚀、冰蚀、海蚀等。
它们通过磨蚀、剥蚀和交通作用改变地表的形态。
3. 沉积作用: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水体的运动和堆积,是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貌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所呈现的形态和特征。
它是自然界地理过程的产物,包括地质构造、风、水和冰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侵蚀、运移和沉积作用所造成的不同形态的地形。
地貌作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理高考中的主要考点之一。
本文将从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地貌类型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貌形成的原因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表面受到了地质构造、风、水和冰等自然力量的长期作用导致的。
首先,地球的地壳是由大规模的地质构造活动造成的。
地壳的抬升和沉降,构造的抬升和降低,形成了山脉、高原、盆地等不同形态的地貌。
其次,风、水和冰的侵蚀作用也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原因。
风力能够侵蚀岩石表面,形成风蚀地貌如沙漠和雅丹地貌;水力能够侵蚀河流河道和海岸线,形成河谷、冲沟、峡谷和海岸地貌;冰雪的作用能够切割山地和形成山地地貌。
二、主要地貌类型1.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由于地壳构造的隆升和风、水和冰的作用导致的。
山地地貌以地形起伏、峰峦叠嶂、河流纵横等特点而闻名。
山地地貌的山脉是由于地壳构造作用形成的,岩石富含矿物质,适合农业和旅游业的开发。
2. 高原地貌高原地貌是由于地壳的抬升和风、水和冰的作用导致的。
高原地貌地势较平坦,海拔较高,平均海拔超过500米,地形逐渐升高起伏。
高原地貌的气候多样、生态丰富,适合农业、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
3. 盆地地貌盆地地貌是由于地壳形成的坳陷而形成的。
盆地地貌的特点是地势低洼,周边环山,四周地形倒扣。
盆地地貌适宜农业发展,盛产农作物和资源。
4.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加深造成的。
河谷地貌中河水流淌,地形险峻。
河流对附近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的要道。
5. 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和波浪的冲刷造成的。
海岸地貌被海洋包围,形成了崖壁、沙滩、湾泊等特点。
海岸地貌具有独特的海洋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三、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貌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如下所示:首先,地貌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专题7 地貌—5种地貌类型
河段地形特征 主要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开发利用 上游 山高谷深, 流水的侵蚀 开发水能、旅 1落差大, (主要是向下 “V”型谷 游资源
水流湍急 侵蚀)
凸岸
凹岸
河段地形特征 主要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开发利用
中游 地势趋 于平坦 凹岸侵蚀, 曲流 1 凸岸堆积 发展航运、水 产养殖;防洪
曲流的凹岸、凸岸:
三、海岸地貌:
分 类 海 蚀 地 貌 海 积 地 貌 地貌景 岸线特征 我国 开发利用 观 分布 海蚀崖、 以海浪的侵蚀为 海蚀洞、 主,岸线曲折, 杭州 深水码头、 海蚀柱 坡陡水深,多为 湾以 深水养殖、 南 旅游 山地丘陵海岸 沙滩、 以入海河流的泥 港口,晒 沙洲、 沙堆积为主,岸 杭州 盐、滩涂 沙堤 线平缓,多为沙 湾以 水产养殖、 质、泥质的平原 北 种植棉花、 海岸; 围海造陆
4、分类: A.地表喀斯特地貌 B.地下喀斯特地貌
5、形成过程: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溶洞、地 下河-→溶蚀盆地、峰林-→盆地扩大、孤峰
云南省的路南石林
广西桂林山水
6、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
①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②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③岩层渗水性强、且地下多溶洞,常造成漏水、坍 塌,大型工程应避开此地貌。
风蚀城堡—魔鬼城
雅丹地貌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鸣沙山—月牙泉
新月形沙丘
五、黄土地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貌
1、分布: 世界:中纬度半干旱地区 ; 中国:黄土高原。
2、成因: A.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堆积;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流水侵蚀;
3、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4、黄土地貌的利与弊: ①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等矿 物养分,土壤肥沃;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有利于农作物 生长。 ②弊: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淤塞河道。 5、治理措施: ①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②平整土地,修建淤地坝; ③修建梯田,草田轮作; 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林等
地貌知识点笔记总结图表
地貌知识点笔记总结图表一、地貌定义及分类地貌是地表形成的地理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丘陵等。
地貌根据其形成方式和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地貌标志。
1. 地形地形是地表的形状和起伏变化,是地球表面的三维几何形态,由地表的高程和坡度构成。
按照起伏变化的幅度分为高山、低山、高原、丘陵、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多种类型。
2. 地貌地貌是由气候、地质、水文、生态、土壤等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特征。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可以分为侵蚀地貌、沉积地貌、溶蚀地貌、冰蚀地貌、风蚀地貌等多种类型。
3. 地貌单元地貌单元是具有相对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相对稳定的空间范围的地表景观单位。
按照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和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峡谷、台地等多种类型。
4. 地貌标志地貌标志是一些极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地貌景观,具有一定的区域意义和地质科普价值。
根据地貌标志的特征和意义可以分为自然标志、人文标志等多种类型。
二、地貌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是地球内部动力、外部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等自然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构造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1. 构造作用地球内部的构造作用是地球地貌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壳运动、断裂运动、褶皱运动等。
地壳运动使地球表面不断发生隆起和沉陷,形成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单元。
2.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地表岩石受水、风、冰等自然力作用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河流侵蚀、冰川侵蚀、风蚀等。
侵蚀作用使地形逐渐改变,形成了沟谷、峡谷、溶洞等地貌景观。
3. 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指风、水、冰和生物活动以及人类活动所携带的碎屑及其化学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到地表上形成新的地层和地貌单元。
沉积作用形成了河床、河漫滩地、冰砾地、盐碱地等地貌。
三、地貌演化规律地貌演化规律是地貌形态和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包括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相互作用、地质构造与地表地貌的相互制约等。
地理专题7 地貌
1.流水地貌: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流水作用: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中下游不同的地貌2.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
分类:地表喀斯特: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地下喀斯特: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地下湖)开发与保护:具有旅游价值,但是溶洞易漏水,易坍塌,该地区土壤不保水,肥力差,农业发展困难,经济落后。
3.海岸地貌: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影响所形成的地貌。
分类:海蚀地貌: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积地貌:由海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沙滩,沙洲,沙堤)分布:海积地貌:杭州湾以北,其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
海蚀地貌:杭州湾以南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其岸线曲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
4.风成地貌: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分类:风蚀地貌:风直接把地表松散物质或岩石表面的风化产物吹走,并对地表物质的冲击和摩擦。
风积地貌:风沙搬运过程中,当风速减弱,沙尘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开发与治理:旅游,绿洲,植树种草。
5.黄土地貌:在黄土地区经流水长期侵蚀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分布: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形成过程:风力堆积---黄土高原---流水侵蚀---黄土地貌(塬粱峁)。
塬:范围较广顶部较平坦的残留黄土高原面粱:长条形的黄土高原峁:孤立的黄土丘。
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多种矿物有利于作物生长。
弊: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被冲刷得黄土淤塞河道,导致洪灾。
开发治理:综合治理。
6.地貌与经济建设A.地貌与农业生产海拔高度:海拔低的低纬度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或畜牧业。
海拔高的山地适宜发展林业。
地形坡度:平原地区有利于机械作业和农田基本建设坡度在三度到七度采取等高种植坡度超过七度修筑梯田坡度超过二十五度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业或自然保护地坡向:南坡光照和热量条件比北坡好,但蒸发量比北坡大。
沪科版地理第一册专题七《地貌》课件 (共48张PPT)
牛轭湖
截 弯 取 直
A
B
C
D
中游荆江段曲流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巫 山
横断山脉
黄河中游
河口
中 游
三门峡
黄河的大量泥沙 从何而来呢?
一担河水六斗泥
黄土高原
塬
黄土地貌
峁
梁
(米)
5214雅拉达泽峰
黄河干流纵剖面
5000 4000 3000 河口 2000 1000 0 5464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千米) 旧孟津 利津
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水量增大,泥沙淤积→三角洲平原地貌
7500年前上海地区的海岸线
上海几条古海岸线的位置示意图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巫 山
横断山脉
曲流的发育
地势趋坦,流速减慢,河道摆动,凹岸侧蚀、凸岸堆积→曲流地貌
思考:
AB两处哪里更适 合建港口?
凸岸:泥沙堆积,弯曲加剧
湖北宜昌
A
B
凹岸:
受侵蚀,港阔、水深,适宜建港口
沙滩
风力堆积
风积地貌
海岸泥沙堆积
海积地貌
内蒙古鄂尔多斯
响沙湾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
风力堆积
风积地貌
流水侵蚀
黄土地貌
塔克拉玛干圣墓山“蘑菇”
台湾野柳“女王头”
风力侵蚀
风蚀地貌
海浪侵蚀
海蚀地貌
沙堤
沙洲
新疆魔鬼城(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海岸地貌
地貌分类
地貌形态 中国分布
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洞、 海蚀柱 杭州湾以南、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海积地貌沙滩、沙Fra bibliotek、沙堤 杭州湾以北
专题7 地貌(1)——主要地貌类型
风蚀地貌 形成原因 主要地貌
风积地貌
风力减弱时, 风力减弱时,风力搬 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 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 运的沙尘便将落到地 并携带碎屑磨蚀岩石 面堆积形成。 面堆积形成。 风蚀洼地、风石柱、 风蚀洼地、风石柱、 风蚀蘑菇、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沙漠(沙丘)、黄土 沙漠(沙丘)、黄土 )、 没有植被阻滞的沙丘 会在风力作用下发生 移动, 移动,成为流动性沙 丘,会埋没草场和建 筑物,阻塞交通。 筑物,阻塞交通。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修建人工固沙障
2、流水作用 、
侵蚀地貌 3、流水地貌 、 堆积地貌 主要 上游: 河谷深切 形谷 上游 河谷深切,V形谷 形态 侵蚀地貌 中游: 曲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4、河流地貌 中游 曲流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 冲积平原 堆积地貌 下游: 下游 河口三角洲
二、喀斯特地貌
1、概念: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改造作 、概念 用形成的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用形成的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2、成因:地下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和堆积而成 、成因: 3、分布地区: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最典型 、分布地区:广泛分布于石、 由波浪所携带的泥、沙 等物质沉积在近岸浅水 地带所形成 沙滩、沙洲、 沙滩、沙洲、沙堤等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 在我国的 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 的沿海地区。 的沿海地区。 分布 岛的沿海地区。 岛的沿海地区。
海岸特点 开发利用
岸线曲折,地势险要, 岸线平直,地势平坦, 岸线曲折,地势险要, 岸线平直,地势平坦, 坡陡水深 滩涂广阔 建海港,深水养殖, 建海港,深水养殖, 旅游 植棉、晒盐、养殖、 植棉、晒盐、养殖、 湿地保护区、 湿地保护区、围海造 陆
专题7 地貌 复习课件
( 2 )地质基础 地区
平原地区
喀斯特地区
地质基础
措施
土层深厚,地基松软, 多流沙层
加固和防水
岩层渗水性强,多地 下溶洞
易出现水库渗水和 大坝开裂,不宜进 行水利工程建设
( 3 )地形起伏 地形起伏 平原和高原
丘陵和山区
地形起伏状况 起伏较小
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有利于工程建设
相对高差大 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
青藏高原
(2)地表起伏状况与地形的坡度、坡向
类型
地表起伏 平原地区 状况 丘陵、山区
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规模农业
发展多种经营
坡度3°~7 °
等高种植
举例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水果生产基地 江西低丘陵
坡度 坡向
坡度超过7 °
修筑梯田
广西龙脊梯田
坡度超过25
°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发展林业或自然保护地
长白山林区
A
B
A
B
C D D
凸岸 堆积
凹岸 C 侵蚀
2、喀斯特地貌
喀 斯 特 地 貌
What Where Why
Which
How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石灰岩地区、我国以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最为突出
溶蚀 作用
沉积 作用
地表喀斯特
地下喀斯特
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 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
对可溶性岩石
地貌类型
地貌特点
(上游)深切和狭窄的河谷 流水地貌 (中游)曲流(河流)
(下游)三角洲平原
(地表)石芽 溶蚀盆地 落水洞 孤峰 峰林
喀斯特地貌 (地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
初中地理重要地貌整理
初中地理重要地貌整理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地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貌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初中地理中那些重要的地貌类型。
一、山地山地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起伏较大,坡度陡峻的地形。
山地的形成通常与地壳运动有关。
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使地壳抬升,从而形成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这就导致了山地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依次变化,如在喜马拉雅山,从山脚的热带季雨林到山腰的常绿阔叶林,再到山顶的高山草甸和冰雪。
山地还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为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同时,山地也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二、平原平原是指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区。
平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另一种是侵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经过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往往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但平原地区也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高原高原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著名的高原如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原的形成通常与地壳的大面积抬升有关。
高原的气候和植被因海拔和纬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高原的气温较低,太阳辐射强,风力较大。
在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高寒草甸和冰川地貌。
四、丘陵丘陵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在 200 米以下,起伏和缓的地形。
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既有一定的坡度,又相对较为平缓。
丘陵在我国分布广泛,如东南丘陵。
丘陵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业和旅游业。
例如,在东南丘陵种植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同时利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地貌一、主要的地貌类型(一)地质作用1.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2.分类:(按其能量来源分)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形成高山和洼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①在空间方向上相反,在时间上同时进行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某一种作用占优势③从全球角度看,内力作用对地表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具体某一地形某一种力起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与全球宏观地形(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主要外力:流水(地表最强大的外力作用)、风力、冰川、海浪2、五种主要地貌类型:流水地貌<分布最广泛>、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上游:深切而狭窄的河谷地貌。
(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流地貌:中游:河谷宽阔,多形成曲流(河曲)——河流的凹岸侵蚀,泥沙在凸岸堆积下游: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例题:曲流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通常北半球的河流往往是()A.南岸侵蚀,北岸堆积 B.北岸侵蚀,南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凸岸侵蚀,凹岸堆积解释:凹凸岸不分南北半球,∵是水流自身惯性运动形成的;东西南北岸、左右岸,涉及地转偏向力的必先分南北半球。
∵是地球自转带来的力量。
(凹岸是侵蚀的现象,其形态类似于海湾那样凹入陆地之中。
凸岸地出现是因为出现了堆积现象,其形态类似于向海中突出的半岛。
)分布于石灰岩分布地区,我国喀斯特地貌以西南各省 / 云贵高原最突出。
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云南的路南石林)、盆地、落水洞、孤峰和孤林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地下河或地下湖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洞穴、地下河-→溶蚀盆地、峰林-→盆地扩大、孤峰2.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①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②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我国西南山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常造成漏水、坍塌,大型工程应避开此地貌。
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
(杭州湾以南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海积地貌:沙滩、沙洲、沙堤。
(我国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风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 (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沙漠、黄土、沙丘流动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貌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沉积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流水侵蚀地貌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流水沉积地貌黄土塬:范围较广阔的顶部较平坦的黄土高原面。
1.黄土地貌类型: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峁:独立的黄土丘。
2.黄土地貌的利与弊:①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等矿物养分;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
②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淤塞河道。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修筑梯田、植树种草二、等高线地形图(一)相关概念:海拔:(绝对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0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在海底下。
相对高度: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距离差。
等高线:地形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等高距:相邻2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地形图:按一定的等高距,把等高线绘制在平面图上就成为等高线地形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②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等高距相同)③等高线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一般可看到,大圈一般看不到闭合,中断在边框上)④2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特殊: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三)等高线图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五大基本地形平原:海拔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顺直。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山丘陵。
山地: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 200m,等高线密集,弯曲大。
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 200m,等高线稀疏,弯曲较和缓。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
盆地:等高线外高内低,边缘密集,内部稀疏。
(2)判断具体地形山地(山峰):山峰处常用▲表示。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山脊:从山顶到山脚凸起高耸的地方,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中间高于两侧。
从山脚下看呈“V”形。
山脊连线是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脊之间地势低洼的部分,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于两侧,从山脚下看呈反“V”形。
山谷连线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常发育有河流。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像马鞍。
陡崖:多条等高线会重叠在一起。
,峡谷处易于建大坝。
(3)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⒈推算等高线的值:①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
②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A反常的低----洼地 B反常的高----山岗(山丘)◆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⒉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若两点都在等高线上: H相对高度 = H高-H低若两点有一点在等高线上:(n一1)d<H相<nd。
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n一1)d<H相<(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⒊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一1)d ≤H相<(n+1)d(其中n表示重叠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⒋两地温度差的计算:气温垂直递减率:0.6℃ / 100m——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先算相对高度,再算温差。
Ⅰ. 选“点”①水库位置: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大坝:建在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的中间部分,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即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但是大坝上游来水会淹没村庄和农田,需移民。
③港口码头位置:选择海水深(沿岸海区等深线密集)且避风的海湾;河流的凹岸、南左北右岸。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④气象观测站:应选在地势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⑤疗养院:应选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即山清水秀,远离工厂污染,光照、温度等适宜的地方。
Ⅱ. 选“线”:①铁路、公路线:一般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一般沿等高线走)∵绕等高线走,坡度平缓,工程量小,行车安全,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世界形三大工程难题是:高寒、缺氧、多冻土。
②引水路线:线路尽可能短,避免穿过山脊等障碍,关键是从地势高处向低处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管道的选线:应注意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Ⅲ. 选“面”1、工厂区位: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原料燃料的地方。
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2、居民区的选址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
②地形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3、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①蔬菜、花卉园艺业、水稻种植宜靠近水源地。
②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③在低山丘陵地区坡度<25º时,可建梯田发展耕作业;坡度>25º时,易发生水土流失,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1) 合理利用自然、建设自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建造高楼、挖掘河道、兴修水利、修筑梯田、填造人工岛、围海造田(2) 不合理利用,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如:不合理的围湖造田、过度开垦、无序采矿、战争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一)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地图:人面向指向标的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1、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达形式:①数字式:用比例或者分数的形式 eg 1:100000000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100千米”。
③线段式:2、比例尺的相关计算: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