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2教案合工大

合集下载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1.1.2 城市条件概况...........................................3
1.1.3 污水处理厂设计相关.....................................3
第二章 水质水量及工艺流程方案
2.1 工艺方案分析.............................................4
吉安市水力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事业有着良好的前景。境内河流众多,以赣江为中轴,有28条大小支流汇入,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资源充沛。各河水流域总面积约2900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196.75亿立方米。理论蕴藏量为2503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157万千瓦。赣江从万安良口经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流至新干三湖,过境河长289公里,占赣江总长的35.2%。其中集中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赣江一级支流有遂川、蜀水、孤江、禾水、泸水、乌江、洲湖河及牛吼江共8条,总流域面积为22500平方公里,集中面积在200-1000平方公里的赣江一级支流良口水、皂口水、通津水、云亭水、仙搓水、固陂水、横石水、固江、黄金水、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颈水等十三条河流总长约28000公里,沙网密度为0.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现有水库1206座,蓄水量达19亿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约为4800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层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46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45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加快了全市能源建设,大小水电站布满全市各县。国家重点项目万安水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泰和南丰水电站已在建之中。国家还将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吉安市境内的赣江水力资源。这对加速吉安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_secret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_secret

环化学院课程设计学号: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污水课程设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100241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0日第一章总论 (3)1.1设计内容和任务 (3)1.1.1设计题目 (3)1.1.2设计内容 (3)1.2基本资料 (3)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4)2.1处理工艺流程 (4)2.1.1 氧化沟方案 (5)2.1.2 CASS工艺方案 (5)2.1.3方案的确定 (7)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和选型 (7)3.1格栅的设计 (7)3.1.1设计要求 (8)3.1.2设计计算 (8)3.1.3格栅的选型 (11)3.1.4 污水提升泵房计算 (11)3.2沉砂池的设计 (12)3.3 CASS池设计 (16)3.4 接触消毒池计算 (20)3.4.1设计参数 (20)3.4.2设计计算 (20)3.5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21)3.5.1设计要求 (21)3.5.2设计计算 (22)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 (23)第一章第一章总论1.1设计内容和任务1.1.1设计题目南方某城市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1.2设计内容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单体构筑物图和污水处理厂高程图)。

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1.2基本资料(1)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变化系数:Kz=1.2(2)污水厂地势基本平坦,地面标高约为19.8m(采用黄海系标高)。

进水管管径为1.8m,进水管管底标高为14.8m。

(3)污水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为居民生活污水,少量为工业废水与其他污水。

(4)接纳水体:某江(5)气象信息: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为17.1°c,全年日照时数为1853.1小时,历年无霜期258天。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四、课程设计的成果与展望正文:一、引言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水质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质处理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将对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掌握水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

2.要求(1)了解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2)能够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水质处理工艺的设计;(3)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1.内容(1)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2)水质处理技术及其应用;(3)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4)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2.方法(1)理论教学:教授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水质处理工程设计案例;(3)实验操作:进行水质处理实验,验证设计方案;(4)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设计方案讨论与交流;(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与展望1.成果(1)掌握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完成水质处理工艺的设计方案;(3)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2.展望通过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教学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教学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源水质、用水标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水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国内外水资源的现状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3.掌握污染水体的评价、处理工艺和治理技术;4.熟悉饮用水标准、水质监测和水资源管理方案;5.培养解决水环境保护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水质工程学基础1.水质工程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水资源的类型、现状和特征3.水循环、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水的质量变化2.2 水源保护与水资源管理1.水源地保护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方法2.水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和主要内容3.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方案及案例分析2.3 水质评价、污染物控制与治理1.污染水体的种类和污染物的分类及特性2.水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3.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技术及其应用2.4 饮用水标准及水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饮用水标准的概念、分类及制定依据2.水质监测的主要目的和方法3.水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和应用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了解到具体的水质工程学概念、原理和方法;2.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学生开展小组练习,完成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技术的设计;4.行业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实践操作,加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估采用以下形式:1.平时成绩评估: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度等;2.作业成绩评估:包括阶段性练习、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技术设计等;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将参加针对本课程的期末考试;4.学生意见调查评估:学生可以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目标、内容、方法及效果给予反馈评价,以供教师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五、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需要提前学习教材,做好预习和复习;2.学生应积极参加授课、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3.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教师应及时总结和反思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1)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1)

长春建筑学院水质工程学Ⅱ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王磊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 130800127指导教师:日期: 2016.6.20-7.1城建学院一、设计题目宁夏省吴忠市同心县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水质工程学Ⅱ(污水处理)》课程设计属《水质工程学》专业课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净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原始资料1.厂区附近地势资料:2.厂区附近地形图一张(见附图);3.厂区附近地下水位标高200米;4.厂区附近土层构造为粘土;5.城区污水资料:(1)生活污水(2)工业废水(3)城市排水干渠进厂处A点管底设计标高202米;(4)水体特征资料:该厂污水排入水体前要求达到一级处理程度;(5)气候资料最高温度39.5℃;最低温度-19.8℃;年平均温度4.8℃;冬季平均温度-12 ℃;结冻期3 ;风向西南;最高洪水位210米。

附图:厂区附近地形图比例尺1:5000四、设计任务进行某城市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其任务包括:1.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计算出进厂的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浓度;2.根据水质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污水、污泥处理的流量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1.本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3张;2.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下列各项:(1)目录(2)绪论①设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包括城市所在位置、地形、气象、地质、水文条件、经济概况、规划远景等。

②水体说明;③设计任务、设计依据的简述。

(3)污水设计流量与污水水质(4)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以及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过程(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说明书简明扼要,力求多用草图,表格说明,要求文句通顺,段落分明,字迹工整。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1. 简介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水质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

2. 设计目标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水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建造和操作水处理设施,以提高水质和保护环境。

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了解各类水体的水质状况;•学习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 实施步骤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水质工程学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水处理工艺原理、水质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步骤二:项目选题和计划制定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具体的水质工程项目,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可以选择从实际工程中选取,也可以是模拟实验。

计划应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步骤三:实施实验和操作根据项目计划,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和操作。

这包括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和搭建水处理设施等。

学生应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步骤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在实验和操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验证。

步骤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和操作的结果,撰写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报告还应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步骤六:课程设计展示和评估学生需要将他们的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 (2)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 (2)

教学单元1 水质工程学概论课时:8学时基本教学内容1.1 水源水质1.2 城市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城市污水指标:物理性质与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1.3 水质标准给水污水1.4 水处理方法概述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化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质标准2.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3. 水处理方法概述难点:1. 污染指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何为生物化学需氧量,何为化学需氧量,在水处理领域中如何应用,并请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2、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4.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各种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5.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的意义。

教学单元2 水体污染与自净课时:4学时基本教学内容2.1 水体污染2.1.1 水体污染2.1.2 污染源分类2.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2.2.1 水体自净2.2.2 自净机理2.3 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2.3.1 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混合、沉淀2.3.2 好氧生物净化:研究河流中DO变化的意义,河流中DO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难点:1.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简述水体自净的含义及机理。

2. 绘出氧垂曲线,并加以简要描述。

氧垂曲线在水污染控制中有什么实际意义?作业:1 . 某城市人口35万人,排水量标准150L/(p·d),每人每日排放于污水中的BOD5为27g,换算成BOD u为40g。

河水流量为3m/s,河水夏季平均水温为20℃,在污水排放口前河水溶解氧含量为6mg/l,BOD5为2mg/l(BOD u=2.9mg/l)。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予的原始资料,对某些小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

通过设计学会运用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一般原则,熟悉有关构筑物的计算方法和了解设计步骤及规律,使学到的基本知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二、设计内容1、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2、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3、对所选择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形式和主要尺寸。

4、绘制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图)。

5、编写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1、某小镇污水厂附近地形图一张,该城镇人口数为 5 万人。

2、污水流量:日平均流量Q=7500m3/d。

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分别为K d= 1.2,K h= 1.33。

污水水质:平均水温为:23℃。

处理前BOD5= 250mg/L, SS = 330mg/L。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DO=2mg/L,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附近河流。

3、水文及地质资料(1)污水厂附近最高洪水位260m,该河95%保证率的枯水量为1.5m3/s,河流流速为0.8m/s,夏季河水平均温度17℃,河水中溶解氧为2 mg/L,河水中原有BOD5为3mg/L,悬浮物含量为59 mg/L.(2)污水厂址地下水位距地表15m左右,土壤为砂质粘土,抗压强度在1.5公斤/cm2以上。

土壤年平均温度12℃,最低温度2℃。

4、气象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压为730.2mm汞柱,年平均气温为15.1℃,冬季最低月平均温度为8℃。

5、其他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拟由省建筑公司施工,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

电力供应充足。

四、设计步骤及方法1、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水质。

由处理污水量可知,该污水厂属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Q max =Q×K h×K d =7500×1.33×1.2/24=498.75 m3/h=138.54L/s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DO≥5mg/L(本课程设计中不考虑有毒物质),为满足DO≥5mg/L要求,可根据氧垂曲线进行计算求出L处理后。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学单元1 水质工程学概论课时:8学时基本教学内容1.1 水源水质1.2 城市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城市污水指标:物理性质与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1.3 水质标准给水污水1.4 水处理方法概述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化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质标准2.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3. 水处理方法概述难点:1. 污染指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何为生物化学需氧量,何为化学需氧量,在水处理领域中如何应用,并请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2、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4.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各种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5.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的意义。

教学单元2 水体污染与自净课时:4学时基本教学内容2.1 水体污染2.1.1 水体污染2.1.2 污染源分类2.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2.2.1 水体自净2.2.2 自净机理2.3 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2.3.1 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混合、沉淀2.3.2 好氧生物净化:研究河流中DO变化的意义,河流中DO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难点:1.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简述水体自净的含义及机理。

2. 绘出氧垂曲线,并加以简要描述。

氧垂曲线在水污染控制中有什么实际意义?作业:某城市人口 万人,排水量标准 ,每人每日排放于污水中的 为 ,换算成 为 。

河水流量为 ,河水夏季平均水温为 ℃,在污水排放口前河水溶解氧含量为 , 为 。

根据溶解氧含量,求该河流的自净容量和城市污水应处理的程度。

排放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给排水14级《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等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流程图)。

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基本资料(1 )污水水量及水质污水处理水量:30000+50000 x ________ %(m3/d)(横线上的数为学号末尾两位数)污水水质:COD cr =350+200 x _______ %(mg/L), BOD 5 =220mg/L ,SS =250mg/L ,氨氮=15mg/L。

(横线上的数为学号末尾两位数)(2 )处理要求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级标准,即:COD^<60mg/L , BOD5 <20mg/L , SS <20mg/L,氨氮W5mg/L。

(3)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4 )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00mm ;地下水位,地面下6~7m。

年平均水温:20 C。

(5 )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 %o?0.5%o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224m,南北长276m。

3、设计内容(1)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计算;(3)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4)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4、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各一张。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等。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并能够对工艺进行优化、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

3. 课程内容和安排3.1 课程内容1.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化学水平衡、细胞呼吸平衡、污泥处理等。

2.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3.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介绍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投资、运行成本、效益评价等。

3.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学期课程,分为6个学时,安排如下:课时内容第1-2学时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时内容第3-4学时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第5-6学时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4. 课程要求4.1 实验要求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污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物理处理实验、化学处理实验、生物处理实验等,学生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总结。

4.2 作业要求本课程的作业包括:论文写作、课程设计报告等,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

4.3 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报告评分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涵盖课程内容和实验知识。

5. 参考书目1.《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下册),郭瑞玲、吴鸣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第二版),李茵、严岳鸿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环境污染与治理》(第一版),董峻、刘彦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知识,具备独立设计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L = vt = 0.2 × 35 = 7.0m 式中:L——水流部分长度,m;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最大流速为 0.3m/s,最小流速为 0.15m/s; t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s,最大流量时的停留时间不小于 30s,一般取
30-60s。 b) 水流断面积:
A
=
Qmax v
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
一、 设计目的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的原始资料,对某小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学会运 用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一般原则,熟悉有关构筑物的计算方法和了解设计步骤及 规律,是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二、 设计内容
1) 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2)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
器,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器;(2)可变容积的运行提高了系统对水量水质变
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3)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紧凑,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4)
在沉淀阶段不进水,静止效果好;(5)基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少,本工艺不需要设初沉池和
二沉池;(6)整个工艺自动化操作,维护费用低;(7)系统中无需庞大的刮泥桥、大量搅拌
采用活性污泥法。
小城镇的污水多以生活污水为主,排水水量较小,白天和夜晚水量相差比较大,不宜采
用连续流工艺。根据小城镇水质水量的特点,SBR 工艺是小城镇污水厂理想的工艺,也是目
前国际公认的高效、简洁的污水处理工艺,更是世界各国小城镇污水厂优先选择的工艺。
本水厂采用 SBR 变形工艺:CASS 工艺。它具有以下优势:(1)反应器前端设生物选择
四、 污水厂厂址的选择

《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系统方案设计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4 年01月05日附:设计任务书《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系统方案设计摘要:该课程设计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进行设计,通过了解基本资料,确定处理工艺和处理程度,然后对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了计算,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以及辐流式二沉池的剖面图。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构筑物;卡鲁赛尔氧化沟;类型: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of《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Ⅱ》A Project Design of A City Sewage Treatment PlantProcess SystemABSTRACT:This course design proposes a city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sign, first understand the basic data,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evel,and then the sewage treatment structure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finally,integrate various factors determine the sewage plant layout and elevation layout, and drawing the plane layout, elevation layout and radi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section two。

Keywords:Sewage treatment plant;Sewage treatment structure;Carrousel O。

水质工程学2教案合工大

水质工程学2教案合工大
成绩评定:实行结构制的成绩评定方式。即课程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并结合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三、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堂教学40学时,课后设计及习题40学时。习题及小设计评讲、课堂讨论在课堂中穿插进行。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第一章 水体污染与自净4学时
第二章 物理处理3学时
2、一级处理中构筑物分类、作用、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主要设计参数选取。
3、强化一级处理方法。
侧重培养 的能力与 素质
1、培养学生查阅、收集设计参数和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根据要求进行一级处理工艺设计计算能力。
3、阅读和绘制一级处理工艺图。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一级处理构筑物的分类和基本构造,工作过程;辅以例题讲解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方法。组织学生课堂分析讨论提高一级处理和沉淀池沉淀效率的措施。
§2-1 格栅与破碎机
课堂讲授格栅功能、分类、构造、设计方法。重点是通过格栅的设计原理讲解设计参数选取的理由,如格栅间隙和过栅流速的选取意义。通过破碎机构造图讲解超越管线的设置位置与意义。
课堂讨论:如何防止栅前淤积现象?
§2-2 沉砂池
课堂讲授沉砂池的功能、分类、工作原理、构造、设计方法。沉砂池工艺的演变。
§1-3水污染与水体自净
课堂讲授水体污染和自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建立氧垂曲线方程的理论方法,辅以例题讲解氧垂曲线方程的应用。
§1-4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重点讲解污水不同处理程度的分类及处理对象。配以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图进行讲解。
课堂讨论:为什么大量无毒有机物排入水体会发生污染,污染后水体会发生什么现象。如何判断这种水污染现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涉及水质监测、水质净化、水资源管理等内容。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水质、设计水质改善方案,以及了解各种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和处理方法。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将学习水质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他们将了解各种水质监测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如何采集水样、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课程将介绍水质净化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学生将深入了解各种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他们将学习如何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工艺,并掌握这些工艺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技巧。

此外,课程还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

学生将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学习如何进行水资源评估和规划,以及如何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这将培养学生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将以培养学生的水质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胸有成竹,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系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_________ 水质工程学(U)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 陈慧苏馈足袁守军 ________ 学时数:40 学分:2.5
市政工程系制
一、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相应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一般方法。

能力方面:通过水质工程学(U)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水处理理论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参考设计规范和相应的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素质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能够针对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二、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课、习题课、工程实例分析及课程设计相结合。

对一般的知识、概念、公式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自学掌握。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撇弃照本宣科或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成绩评定:实行结构制的成绩评定方式。

即课程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并结合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三、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堂教学40学时,课后设计及习题40学时。

习题及小设计评讲、课堂讨论在课堂中穿插进行。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第一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4 学时
第二章物理处理 3 学时
第三章生物处理概论 3 学时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12 学时
第五章生物膜法 4 学时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 2 学时
第七章自然生物处理系统 2 学时
第八章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4学时
第九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4 学时
第十章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2学时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课程设计。

四、教材
必学教材:《水质工程》•范瑾初,金兆丰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排水工程》•第四版•张自杰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