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参数采集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274069960590c69ec376da.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作者:冯晓雨谢秋彦邬国梁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9年第07期摘要:脉搏波波形中包含丰富的人体心血管系统信息,因此在心血管健康状态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获取脉搏信号的过程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采集的脉搏信号质量不高,影响其在健康监护管理中的应用。
在脉搏信号的获取与分析中主要包括脉搏信号的获取、预处理与数据分析等内容,本文从这四方面对脉搏信号的获取与分析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脉搏信号采集; 脉搏信号预处理; 脉搏信号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1.9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200-001中医学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其中切脉作为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脉象信息中传递机体各个部分的生理与病理信息,透过脉象可以窥看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运行状态,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我国有许多医学界乃至其他学科的学者,对脉学的理论、脉诊客观化、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为脉诊客观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脉象仪的研发又是脉诊客观化研究工作的先导,它是临床脉诊客观化的基础。
我国先后开发并生产了多种脉象仪,主要应用于科研和教学,促进了脉象客观化研究。
脉诊仪器应该从传统医院、学校教学中走入寻常百姓家庭,未来脉诊发展的趋势应该围绕着辅助诊断、家庭保健两个方向发展。
1.脉搏信号的获取脉搏信号采集的主要过程是先由传感器将脉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模数转换最终转化为计算机可存储的数字信号。
脉搏信号采集系统按照其测量的信号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压力脉搏信号采集系统、光电脉搏信号采集系统和超声脉搏信号采集系统。
1.1压力脉搏信号采集系统压力脉搏信号采集系统所记录的曲线是跷动脉处透壁压随时间变化的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是脉搏信号采集系统中最为主流的类型。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dca2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0.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通常用来监测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心血管健康情况。
脉搏信号是通过动脉中的压力波形来提供有关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信息。
脉搏信号的采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包括传统的体表压力传感器和新兴的无线脉搏感测技术。
传统的体表压力传感器通常是通过配戴一个传感器装置在人体的皮肤上来采集脉搏信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信号的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实时监测脉搏信号的变化。
缺点是需要与人体接触,并且在长时间佩戴时可能会引起不适。
而无线脉搏感测技术则可以轻松地实现脉搏信号的采集,无需与皮肤接触。
这种技术通常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透过皮肤的脉搏信号。
光学传感器可以发射一束光并测量光线的强度变化,从而间接地获取脉搏信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直接接触皮肤,对被测量对象的舒适性更好。
由于光线的穿透能力有限,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信号上的误差。
脉搏信号的分析是采集到脉搏信号之后的处理过程,其目的是提取出脉搏信号中的特征信息,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
常用的脉搏信号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小波分析等。
时域分析是最直观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脉搏信号的振幅、周期以及脉搏间隔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脉搏信号的基本特征。
频域分析则是将脉搏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通过计算信号的频谱密度来分析信号的频率特征。
小波分析则是将脉搏信号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小波分量,通过计算小波系数来分析信号的时频特征。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来监测心脏健康状况,还可以用来诊断一些心血管疾病。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还可以应用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康复等领域,用于监测身体的运动状态和恢复情况。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60f3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人体生命体征中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它反映了人体心脏的跳动情况,能够提供心率、心律和血压等重要生理指标,对于医学诊断、生理监测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准确、高效地采集和分析脉搏信号,成为当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脉搏信号的采集脉搏信号的采集是指利用生物传感器或医疗设备,将人体脉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脉搏信号采集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仪、脉搏波形仪、脉搏血氧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贴片电极、传感器或夹子等方式,实时采集和记录患者的脉搏信号数据,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脉搏信号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设备。
不同的脉搏信号采集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脉搏信号是一种周期性波形信号,受到外界干扰和噪声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干扰和保证信号的准确性。
3. 合理安置传感器和贴片。
传感器的安置位置和方式会直接影响信号的采集效果,因此需要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安置传感器和贴片。
脉搏信号的分析是指通过信号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采集到的脉搏信号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得到有用的生理信息和特征参数。
脉搏信号的分析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可视化的结果,帮助其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脉搏信号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脉搏信号的特征提取。
通过多样化的信号处理算法和特征提取方法,可以从脉搏信号中提取心率、心律、脉搏波形等特征参数,为医生提供直观而准确的生理信息。
2. 脉搏信号的分类与识别。
利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可以对脉搏信号进行分类和识别,实现对不同病态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区分,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分型提供支持。
3. 脉搏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基于信号处理理论,对脉搏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频谱特征、变化规律和趋势预测,为医生提供更深入的信息和分析结果。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2dec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6.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指人体冲击血液的心脏收缩所产生的液压反应所形成的一种波形信号。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技术,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诊断疾病,并指导治疗。
本文将从脉搏信号的采集与脉搏信号的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脉搏信号的采集通常是通过脉搏波传感器来实现的。
传感器通常放置在人体的腕部、手指或颈部等动脉处,通过感应人体脉搏的液压反应来转换成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的,需要经过调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然后传送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存储。
脉搏信号的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
需要对采集到的脉搏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和放大。
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提取脉搏信号的特征参数,如脉搏幅值、脉搏频率和脉搏波形等。
接着,根据这些特征参数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
通过测量脉搏频率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通过观察脉搏波形可以判断血管的弹性和阻力。
还可以对脉搏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研究脉搏信号的更多性质和规律。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
病人在手术中、监护室中、心脏病患者长期在家中等,都可以通过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来监测心脏功能、血流情况、危险状态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脉搏信号的异常可以提前发现心脏、肺、肾脏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对于治疗和康复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康复阶段,通过监测脉搏信号的变化,可以评估康复效果,指导康复治疗的调整。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技术,它可以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并指导治疗。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测量脉搏的方法
![测量脉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96c6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5.png)
测量脉搏的方法脉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心率和血液循环情况。
因此,掌握正确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对于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脉搏的方法。
1. 手指法。
手指法是最常见的测量脉搏的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在颈动脉、腕动脉或者手背动脉进行测量。
首先,用指尖轻轻地按压动脉,然后计算出一分钟内的跳动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用手指测量脉搏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
2. 血压计法。
在家庭医疗保健中,使用血压计测量脉搏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般来说,血压计会自动测量脉搏,并显示出心率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合家庭使用。
3. 心电图法。
心电图法是一种更为专业的测量脉搏的方法,一般由医疗机构或专业医生进行。
通过心电图可以准确地记录下心脏的电活动,包括心率和心律等数据。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4. 脉搏仪法。
脉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脉搏的仪器,通过传感器和显示屏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脉搏的数据。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适合于一些需要频繁监测脉搏的场合,比如手术室和急救现场。
5. 脉搏APP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脉搏测量的APP也开始出现。
通过手机配合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脉搏的测量和记录。
这种方法便捷易用,适合于个人日常健康监测。
总结。
测量脉搏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场合。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轻柔、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误差。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的场合,建议选择专业的仪器或者咨询医生进行测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测量脉搏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5984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d.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人体内心脏搏动血液流动所产生的机械波动信号,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指标意义。
采集和分析脉搏信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血液循环情况以及潜在的疾病风险等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脉搏信号的采集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如脉搏仪、心电图机等。
常见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1. 手动触诊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患者的动脉部位(如手腕、颈动脉等),感知脉搏的有无和规律程度,并用手指计算脉搏的频率。
2. 传感器检测法: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动脉部位,感知脉搏的机械波动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得到脉搏信号。
3. 心电图法:通过放置多个电极在人体上,采集心脏电信号,通过分析心电图中的特征来间接得到脉搏信号。
采集到的脉搏信号需要经过滤波、放大、AD转换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得到可用于分析的信号。
常见的脉搏信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峰值检测:通过检测脉搏信号中的峰值点,可以获取脉搏的频率和节律性信息。
峰值检测可以使用信号处理技术,如差分、阈值等方法。
2. 脉搏波形分析:通过对脉搏信号的波形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如脉搏振幅、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加速时间、减速时间等。
常见的脉搏波形分析方法有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3. 频谱分析:通过将脉搏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可以分析脉搏信号的频谱特征,如主频率、幅值等。
采集和分析脉搏信号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和潜在的疾病风险。
通过分析脉搏波形,可以判断心脏的负荷情况和心功能的改变;通过分析脉搏频谱,可以评估血液循环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分析脉搏的节律性和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心脏状况和血液循环等信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
![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ff46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0.png)
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脉搏心率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人体心脏运行情况的仪器,它能够实时采集并分析心率数据。
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算法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旨在实现准确、可靠的心率数据采集和处理。
一、数据采集模块设计1. 选用适当的心率传感器:在设计脉搏心率检测仪时,选择合适的心率传感器非常关键。
传感器需要能够感知人体的脉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和压阻式脉搏传感器。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数据采集电路负责将心率传感器输出的脉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的处理。
使用STM32的内部ADC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通过合适的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和改进,提高信号质量。
3. 数据采样时间控制:为了获取准确的心率数据,需要设置适当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
采样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而采样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系统过载。
通过STM32的计时器模块,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间隔。
4. 数据串行传输:采集到的心率数据需要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发送到处理模块。
可以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如UART、SPI或I2C,实现数据的稳定和高速传输。
二、数据处理算法设计1. 滤波算法:心率数据采集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例如噪声、基线漂移等。
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滤波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是必要的。
常用的滤波算法有低通滤波、中值滤波和高通滤波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滤波算法,并通过调整滤波参数优化滤波效果。
2. 心率计算算法:根据采集到的心率信号,设计合适的算法计算心率值。
一种常用的算法是通过检测心跳的峰值,并计算相邻心跳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通过将时间间隔转化为心率值,可以得到实时的心率数据。
还可以使用自适应阈值方法和自相关方法等,以提高心率计算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脉搏参数采集
![脉搏参数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73d5d359312b3169a451a40f.png)
综上所述,只要设计出一个0.5HZ~20HZ的带通滤波器即可。
1 绪论
脉搏人体血管的跳动,脉搏跳动的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号脉是中医特有的传统诊疗方式,医生们通过号脉来诊断出病人的病情,但是传统的号脉方式主要是医生们通过经验来号脉,有一定的误差,如果诊断失误还可能会造成误判,从而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仪器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方式,而且其更有判断依据,更加的可靠。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不论是大型的医院还是乡村医院都需要脉搏参数器。
(2)HK-2000B脉搏传感器
HK-2000B脉搏传感器采用高度集成化工艺将力敏组件、灵敏度温度补偿组件、感温组件、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在传感器内。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强、过载能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实验发现由HK-2000B提取信号绘制的脉搏波形清晰稳定,使用时无需搭建前置放大电路,但体积过大,无法对三个脉位进行同时测量。
返回值:无
功能描述:显示某个数字
*******************************************************/
void display()
{
qian=num/1000%10;
sbit AD_dat=P1^0;
sbit AD_cs=P1^2;
//单片机引脚配置
uchar code led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0~9共阴极代码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一)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d175e1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7.png)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一)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1. 引言•介绍脉搏信号的重要性和采集的目的•解释脉搏信号采集实验的背景和意义2. 实验设计•描述实验的设备和材料•解释实验的步骤和流程•提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数据采集与分析•记录实验中获得的脉搏信号数据•归纳分析脉搏信号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描述脉搏信号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4. 结果与讨论•总结实验中获得的主要结果•解释结果与实验目的的关系•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5. 结论•简要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强调脉搏信号采集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6. 参考文献•列出在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以上仅为报告大纲,实际内容可根据实验细节进行具体书写和展开。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1. 引言•脉搏信号是人体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心脏搏动和血管的脉动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分析,了解脉搏信号的特征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探索脉搏信号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
2. 实验设计•设备与材料:脉搏信号采集仪、心率监测仪、脉搏计、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1.安装脉搏信号采集仪和心率监测仪,并确保正常工作。
2.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记录基本信息、清洁皮肤等。
3.将脉搏信号采集仪放置在适当位置,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4.使用脉搏计采集脉搏信号,并记录所得数据。
5.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集了10位被试者的脉搏信号数据,并进行了以下分析:1.脉搏信号的振幅和周期的变化情况。
2.脉搏信号的幅度与心率的相关性分析。
3.脉搏信号的频谱特征分析。
4.脉搏信号的波形变化与身体姿势和运动状态的关系探索。
4.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脉搏信号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脉搏信号的振幅和周期存在个体差异,但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脉搏信号的幅度与心率呈正相关关系。
3.脉搏信号的频谱特征能够反映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8ba1a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5.png)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一、引言脉搏信号是反映人体心脏脉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心脏功能以及监测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信号处理是脉搏诊断与监测的基础,因此脉搏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采集脉搏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脉搏数据。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压电式脉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相结合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
实验过程如下:1. 将压电式脉搏传感器正确安装在被测者手腕的手腕动脉处,并固定好。
2. 连接数据采集卡与电脑,并打开脉搏信号采集软件。
3. 在软件中设置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等参数。
4. 开始采集脉搏信号并记录数据。
5. 完成信号采集后,进行信号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脉搏信号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心得体会:1. 采样频率的选择对于信号采集的结果至关重要。
较高的采样频率可以更精确地捕捉到脉搏信号的细微变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信号滤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脉搏信号采集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存在,信号中常常包含一些杂波和噪声。
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去除这些干扰,使得数据更加可靠。
3. 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如峰值检测、频域分析等。
合适的方法选择可以更好地展现脉搏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四、实验心得本次实验对于我了解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具有很大帮助,也让我深入理解了这一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得到的几点心得体会:首先,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需要保证。
在安装传感器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传感器与被测者的接触良好,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此外,合理设置采样频率,根据被测者的心率范围合理设定采样频率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信号处理是提高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脉搏信号的滤波处理,我们可以选择数字滤波或者模拟滤波的方法。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47281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9.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是我们身体内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它含有着我们身体各种系统的信息。
因此,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对于诊断与治疗人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1、传统脉搏信号采集方法
传统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通常采用手指按压脉搏处并记录脉搏跳动次数。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易受个体差异甚至心理因素的干扰等问题,同时需要依赖于对脉冲方法的专业知识。
近年来,许多无创的脉搏信号采集技术被开发出来。
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流量测量法。
血流量测量法可通过在脉搏部位将光电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等传感器安装于人体表面,通过自动测量、记录并分析反射光信号,来实现无创、自动化的脉搏信号采集。
1、时域分析
时域分析主要关注脉搏信号跳动的时间性质。
最常见的时域特征参数包括:周期、心率、脉搏波宽度、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脉搏信号的基本特性,例如心脏搏动的强度、心脏病态变化等。
频域分析主要关注脉搏信号中的频率成分。
通过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我们可以将脉搏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分量。
例如,远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将脉搏信号分解为低频、高频和中频成分,可以反映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状况。
3、幅度分析
幅度分析主要关注脉搏信号中的振幅变化。
通过幅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脉搏信号在不同时间点的强度变化,以及人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变化。
常见的幅度特征参数包括峰值幅度、平均幅度等。
4、形态分析。
脉搏运动的实验报告(3篇)
![脉搏运动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e15d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脉搏的概念及其与心跳的关系。
2. 探究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3. 学习测量脉搏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脉搏是指心脏跳动时,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变化,通过触摸动脉血管可以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脉搏与心跳紧密相连,心跳的次数即为脉搏的次数。
体育运动能够消耗能量,影响心跳和脉搏的频率。
三、实验材料1. 计时器2. 尺子3. 实验记录表4. 跑步机或运动器材5. 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邀请志愿者参与实验,了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测量脉搏:让志愿者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自己的脉搏,记录初始脉搏次数。
3. 运动实验:让志愿者进行跑步运动,运动过程中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脉搏,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脉搏次数。
4. 运动后测量:运动结束后,让志愿者休息5分钟,再次测量脉搏,记录运动后脉搏次数。
5. 数据分析:对比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脉搏次数,分析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运动前脉搏次数:60次/分钟2. 运动中脉搏次数:130次/分钟(运动5分钟后)3. 运动后脉搏次数:100次/分钟(运动后5分钟后)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前脉搏次数相对较低,说明在安静状态下,人体心跳和脉搏较为平缓。
2. 运动过程中脉搏次数明显升高,说明体育运动能够增加心脏跳动和脉搏的频率,提高血液循环速度。
3. 运动后脉搏次数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运动后人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心跳和脉搏趋于平稳。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脉搏的测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心跳和脉搏的影响。
体育运动能够增加心脏跳动和脉搏的频率,提高血液循环速度,有助于身体健康。
同时,本次实验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八、实验建议1. 在进行实验时,确保志愿者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脉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2. 运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志愿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安全。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ead8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3.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一、引言脉搏信号是人体循环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采集和分析脉搏信号,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重要生理参数,对于临床诊断、健康监测以及运动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进行探讨,介绍主要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和分析技术,并对其在医疗、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脉搏信号的采集方法脉搏信号的采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传统脉搏摸诊、电子脉搏信号采集和光学脉搏信号采集。
1. 传统脉搏摸诊传统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是通过医护人员手指在动脉部位轻柔地按摩,感知和记录脉搏的节律和频率等信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受到操作者技能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且难以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2. 电子脉搏信号采集电子脉搏信号采集是利用传感器设备采集并记录脉搏信号的变化。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脉搏信号采集设备有心率表、手持脉搏仪等。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实时采集和连续监测,并且能够记录和存储大量的数据,但设备成本较高,且需要保持设备与皮肤接触以获得准确信号。
3. 光学脉搏信号采集光学脉搏信号采集是利用光学传感器采集皮肤表面的微小变化,推导出脉搏信号的信息。
这种方法无需直接接触皮肤,能够实现非侵入性采集,同时也能够实现实时连续的监测,因此在医疗和运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光学传感器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脉搏信号采集更加便捷和舒适。
三、脉搏信号的分析方法脉搏信号的分析主要包括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号解释三个步骤。
1. 信号预处理信号预处理是脉搏信号分析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噪声、滤波和信号增强。
由于脉搏信号的采集受到环境干扰和生物干扰的影响,其信号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噪声和干扰。
首先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去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干扰,然后对信号进行增强,以使信号清晰可辨。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脉搏信号分析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从信号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0bff7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f.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指人体血液通过动脉流动时,血管壁产生的变形所传递出的机械信号。
脉搏信号除了可以测量心率,还能反映血压、血管硬度、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采集和分析脉搏信号在临床医疗和健康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采集脉搏信号需要用到脉搏仪,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脉搏仪有三个主要类型:电子式、光电式和服贴式。
其中,电子式脉搏仪以全息雷达为基础,可以实现快速测量并提供非接触式检测,具有精确、可靠、便捷等特点。
光电式脉搏仪依靠通过皮肤表面的血液反射而产生的变化来检测脉搏,适用于较长时间的监测。
服贴式脉搏仪则是将脉搏传感器与贴片相结合,可实现长时间连续监测。
在采集脉搏信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取合适的部位。
脉搏信号最常见的采集部位为手腕、颈部和脚踝,但也可在其他地方采集,如肘窝、股动脉等。
2.保持安静和舒适。
在采集过程中,受检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说话、移动等动作,以减少干扰。
3.保持稳定。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姿势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变换姿势对信号的影响。
4.选用合适的仪器。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脉搏仪,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准确。
在脉搏信号的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率的测量。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是脉搏信号最常用的信息之一。
心率的测量可以通过计算脉搏周期或使用特定的心率计来实现。
2.血压的测量。
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采集脉搏信号可间接得到血压水平的信息。
通过分析脉搏波形的某些特征参数,如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等即可估计血压水平。
3.动脉硬度的评估。
动脉硬度是指动脉壁的弹性和柔韧性程度,是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
脉搏波形指标(如脉搏波速度、脉搏传导时间、脉搏反射系数等)可以反映动脉硬度情况,进而评估动脉健康状况。
4.心血管风险的预测。
通过分析脉搏波形的多项特征参数(如增加时间、面积等),可预测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等)的风险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ee34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f.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概述:脉搏信号是血流经过动脉时对动脉壁产生的压力波。
传统上,通过手动测量脉搏信号来确定一个人的心率,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不高。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并进行分析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脉搏信号采集和分析方法。
1. 手动测量方法手动测量方法是指通过手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心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准确性不高,因为它受到操作人员技能和感官能力的影响。
此外,手动测量只能获得心率数据,无法获得其他与脉搏相关的信息。
2. 传感器采集方法传感器采集方法是指使用特定的传感器将脉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分析。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电脉搏传感器、压电脉搏传感器和声波脉搏传感器等。
光电脉搏传感器:光电脉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反射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反射来检测皮肤表面的脉搏信号。
传感器由两个分别放置在皮肤上和离皮肤一定距离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组成。
当皮肤上的动脉搏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会反射并被光电二极管捕捉,从而可以测量到脉搏信号。
压电脉搏传感器:压电脉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压力变化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测量动脉的压力波形来获取脉搏信号。
传感器由压力敏感的压电晶体和信号放大器组成。
当压电脉搏传感器被放置在皮肤或动脉上时,它可以将脉搏信号的压力波形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能够进行分析。
1. 心率分析心率分析是指通过采集脉搏信号,计算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心率分析可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并用于诊断疾病。
2. 脉搏波形分析脉搏波形分析是指通过采集脉搏信号,分析脉搏波形的形态和参数,以判断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脉搏波形分析包括:(1)脉搏波传播速度:脉搏波传播速度是指血液经过主要动脉的传播速度。
这个速度通常与动脉硬化程度相关。
(2)脉搏波形幅度:表示由于心脏收缩而产生的脉搏信号的振幅。
这个振幅通常与心脏健康相关。
(3)脉搏波形波峰时间:脉搏波形波峰时间是指脉搏波形中第一个正峰的时间。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ea28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4.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采集与分析技术在医学和健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
本文将介绍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中的价值。
一、脉搏信号的采集技术脉搏信号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或设备获取患者的脉搏信号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脉搏信号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传统脉搏测量仪器:如手动测量血压的血压计、心率测量仪器等。
这些仪器通过袖带、探头等装置将患者的脉搏信号传感到设备上,然后通过人工观察或数码显示来获取信号。
2. 传感器技术:现代医疗设备中常采用传感器技术来实现脉搏信号的自动化采集,如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设备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或通过非接触式技术测量脉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上。
3. 无线蓝牙技术:近年来,随着智能医疗设备的发展,蓝牙技术被应用于脉搏信号的采集。
医疗环境中的脉搏仪器可以通过蓝牙与移动设备或云端系统连接,实现对患者脉搏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以上这些技术都可以实现对患者脉搏信号的准确采集,为后续的信号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脉搏信号的分析方法脉搏信号的分析,主要是指通过信号处理和算法技术对采集的生物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处理,以获取患者的生理状况信息。
常用的脉搏信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特征提取: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提取脉搏信号的频率、幅值、时域和频域特征等,用于描述信号的基本特性,如心率、脉搏波形等。
2. 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法对脉搏信号进行分类和识别,比如识别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生理状态。
3.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连续脉搏信号的统计分析和动态建模,揭示脉搏信号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如血压随时间的波动、心率的趋势等。
4. 预测与预警:基于脉搏信号的分析,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病人的生理状况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可能的健康风险。
以上这些方法在脉搏信号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的生理参数和病情信息,帮助其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2b6c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9.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指人体的心脏跳动产生的脉动波形信号,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对于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脉搏信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传统测量法:这是最常见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通过手指在动脉上轻压感受到的脉动来获得脉搏信号。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损伤,但受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手指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信号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 光电传感器法:将光电传感器部件放置在测量位置,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来间接获取脉搏信号。
这种方法不需要直接接触人体,因而更加卫生和便捷。
但信号的采集可能受到光照条件、皮肤颜色和身体运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3. 压电陶瓷传感器法:将压电传感器装置放置在测量位置,通过测量压电传感器的压力变化来获得脉搏信号。
这种方法对信号的采集比较稳定,但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固定。
1. 时域分析法:将脉搏信号转化为时域波形图,通过测量脉搏的峰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参数来分析脉搏信号的特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直观,但对信号的非线性特性和高频成分的分析能力较弱。
2. 频域分析法:将脉搏信号转化为频域频谱图,通过计算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功率谱密度来分析脉搏信号的频率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概括信号的频率特征,但对信噪比要求较高,且复杂度较高。
3. 小波分析法:使用小波变换将脉搏信号转化为小波系数,通过计算小波系数的能量分布和尺度信息来分析脉搏信号的时频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分析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具有较好的时频局部性,但可能需要对小波函数和尺度参数进行选择和调整。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在医疗和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可以通过脉搏信号的特征分析来判断病人的心脏健康状况;在健康管理和运动监测中,可以通过脉搏信号来评估人体的运动负荷和耐力水平;在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优化中,可以通过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来改进设备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cf30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4.png)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脉搏信号是人类身体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生理状况和心脏的工作情况。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医学、生物工程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脉搏信号的采集方法和常用的分析技术。
脉搏信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传统方法:传统的脉搏信号采集方法包括手动触摸法和听诊法。
手动触摸法是通过手指触摸患者的动脉,感受脉搏的跳动来获取信号。
听诊法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搏动声音,并根据搏动声的频率和规律来判断心脏的工作情况。
2. 传感器法:传感器法是利用生物传感器或电子传感器来采集脉搏信号。
常用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
压力传感器通常被放置在脉搏部位上,通过测量压力的变化来获取脉搏信号。
运动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皮肤的振动来判断脉搏的频率和规律。
光电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和光电二极管来测量皮肤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化,从而获得脉搏信号。
脉搏信号的分析涉及到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方法。
常用的分析技术有以下几种:1.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将脉搏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有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脉搏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分量,从而帮助研究者了解脉搏信号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情况。
2.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对脉搏信号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有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和自回归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脉搏信号的时间特征,如脉搏的平均间隔、脉搏的持续时间等。
3.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从原始脉搏信号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波形特征、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等。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研究者判断脉搏信号的稳定性、规律性和异常情况。
4. 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将脉搏信号分类和识别的过程。
常用的模式识别方法有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脉搏信号的特征将其分类为正常、异常或疾病状态。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和研究者了解人体的生理状况和心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3 滤波电路
R4,C4、R5,C5组成了二阶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f0=1/(2π*R4*C4)。取R4、R5阻值为3.6KΩ,则C4,C5=1/(2π*R4*f0)=1/(2*π*3600*40) 1.1uF。
则:
f0=1/(2*π*3600*1.1* ) 40.2HZ;
R6,C6组成高通滤波器,其接孩子频率为f1=1/(2π*R6*C6)。取R6=33KΩ,C6=1/(2π*R6*f0)=1/(2*π*33000*0.05) 10uF
(3)复杂且易变的随机信号。脉搏信号因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的不同而不同,又受环境、时间、气候的影响,表现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不同的脉象,有时也会有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相同的脉象,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信号输出频率主要是在0.5HZ一下。
综上所述,只要设计出一个0.5HZ~20HZ的带通滤波器即可。
void delay(uint z)//延时程序ms级别
{
uint k;
for(z;z>0;z--)
for(k=110;k>0;k--);
}
/*******************************************************
函数名:显示函数void display()
参数:num
返回值:无
功能描述:显示某个数字
*******************************************************/
void display()
{
qian=num/1000%10;
(2)HK-2000B脉搏传感器
HK-2000B脉搏传感器采用高度集成化工艺将力敏组件、灵敏度温度补偿组件、感温组件、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在传感器内。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强、过载能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实验发现由HK-2000B提取信号绘制的脉搏波形清晰稳定,使用时无需搭建前置放大电路,但体积过大,无法对三个脉位进行同时测量。
一般人体的脉搏信号的幅度一般都在0~10mV左右,而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为-5~+5V,所以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应该放大到-5~+5V。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脉搏信号频率范围为0.5~20Hz,并且最后通过主控电路,可以在PC机上实时显示采集波形信号。
2整体电路设计
本系统主要脉搏信号采集电路、脉搏前置放大、滤波、后级放大电路、AT89S51单片机、A/D转换模块、串口电路发送模块组成。对微弱的脉搏信号进行采集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各处理电路的放大、滤波后,再经过A/D转换传给单片机通过串口通信输出到PC机,直接显示出来。系统总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
函数名:延时函数delay,带参数
参数:j,k
返回值:无
功能描述:延时几毫秒
*******************************************************/
(3) PVDF压电传感器
PVDF压电传感器由PVDF压电薄膜构成。与其他压电材料相比,PVDF压电薄膜具有压电系数大、频响宽、动态范围大、力电转换灵敏度高、机械性能强度高、声阻抗易匹配等特点,且重量轻、柔软不脆。对该传感器的测试如下:分辨率、灵敏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而且得到的脉搏波形与HK-2000B获得质量相当。综合以上对比,本设计方案中选取PVDF压电传感器作为脉搏测量传感器。
图2.1系统总原理框图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脉搏传感器的选择
脉搏传感器的选择对于整个采集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脉搏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切脉压力和桡动脉搏动压力这样一些物理量(非电量)转换成为便于测量的电信号。因此要求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检测重复性和线性,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测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精度;其次在较大范围内数据具有一定的精度;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num;
uchar port,m;
uchar ge,shi,bai,qian;
sbit AD_eoc=P1^4;
sbit AD_clk=P1^3;
sbit AD_add=P1^1;
sbit AD_dat=P1^0;
sbit AD_cs=P1^2;
//单片机引脚配置
uchar code led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0~9共阴极代码
//uchar code ledd7[]={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 //0~9带小数点的共阴极代码
3.5.3 串口接口电路
如图3.6,U4MAX232芯片是美信(MAXIM)公司专为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使用+5v单电源供电。有以下几点:1、符合所有的RS-232C技术标准2、只需要单一+5V电源供电3、片载电荷泵具有升压、电压极性反转能力,能够产生+10V和-10V电压V+、V- 4、功耗低,典型供电电流5mA 5、内部集成2个RS-232C驱动器6、高集成度,片外最低只需4个电容即可工作。
图3.1前置放大电路
C1保证双端输入的信号是相同的,R2,C2共同组成低通滤波器保证信号能够通过,其允许通过的频率为2.41KHZ,AD620内部经典的三运放结构有效的减小了共模输入的干扰如图3.2
图3.2 AD620内部电路图
通过调整R3可以改变电路的增益,调整R3使G=5,则根据G=(49.4K /R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得R3 12.35KΩ,所以选用可变电阻为20KΩ。
图3.4 二级滤波电路
此电路为同相比例放大器,放大增益为R9/R10=10K/20=500
图3.5各个信号采集点波形
1是信号源,2是U1输出,3是U2输出,4是U3输出。
3.5单片机、AD、串口、LED系统
图3.6 单片机AD、串口、LED系统
3.5.1 AD转换电路
如图3.6,U3是AD转化芯片,本系统中采用美国TI公司生产的多通道、低价格的模数转换器TLC1543,这款芯片除了高速的A/D转换器和通用的控制能力外,内部还有14个A/D转换通道,其中11个通道可以作为外部输入的模拟电压,3个通道是芯片内部的自测电压。其采样一保持功能自动进行。本电路从AD12通道输入。
3.5.4 LED显示电路
芯片为共阴极显示芯片。
3.6 电源电路
为了避免引入50 Hz工频信号对电路的干扰,因而选用干电池供电,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为7.5 V。为了达到较好的供电质量,在电路中选择LM2940稳压芯片,将7.5 V左右的电压稳定到5 V。如图3.7所示。C1上边出来是+5V,C2下边出来是-5V电路。
目前常见的脉搏采集方法有:心电电位方法、光电方法、压力传感器方法、电容传感器方法和电声传感器方法。由于压电传感器信号容易测量所以选用压电式传感器。
(1)1SC0073传感器
该传感器采用压电复合材料作为换能元件,信号通过特殊的匹配层传递到换能元件上变成电荷量,再经传感器内部放大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该传感器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振动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频率响应范围宽、抗过载及冲击能力强、抗干扰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通过测试该型号传感器性能基本满足条件,但是信号稳定性欠佳,尤其是柱状的结构外形,导致其无法与腕带方便的配合。
本系统的滤波电路采用双运放LM358。LM358是双运放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有塑封8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其管脚图如图6所示。它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其主要特性:短路保护输出;真差动输入级;单电源工作:3.0~32 V;低输入偏置电流;具有内部补偿;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带通滤波电路结构如图3.3所示。
图3.7电源电路
4 软件部分
/*****************************************************
文件名:AD采样及频率显示
*****************************************************/
#include <reg52.h>
3.3 信号滤波电路
脉搏信号的特点如下:
(1)强干扰下的微弱信号。由于脉搏信号幅度很小,大约是微伏到毫伏的数量级范围。因此,极容易引入干扰,这些干扰有来自50 Hz的工频干扰,有来自肌体抖动、精神紧张带来的假象信号等。
(2)频率低但能量相对集中的信号。人体的脉搏频率非常低,约为0.5~4 Hz,一般情况下为1 Hz左右,脉搏信号可看成一个准直流信号,也可看成是一个低频交变信号。根据脉搏功率谱能量分析,健康人脉搏能量绝大多数分布于1~5 Hz,10HZ以下的信号占据99%。,而病人脉搏在1 Hz以下和较高频段(如5 Hz以上或10 Hz以上)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分布,
3.5.2 单片机电路
如图3.6,U4是AD89S52,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 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 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 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 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 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 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