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
(2)提问:“你们对东南亚有哪些了解?”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讲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4)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和文化。
3. 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小组讨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四、教学反思1. 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东南亚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东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和首都。
2. 收集有关东南亚的资料,了解其特色产业和文化。
3. 思考题: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有哪些启示?六、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 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以山地、高原为主,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3. 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1. 展示东南亚地形、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地形、气候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
4. 培养学生的地图识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3. 东南亚的气候特点4. 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5. 东南亚的宗教文化6. 东南亚的民俗风情7.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
2. 难点:东南亚国家的首都、地理位置示意图的识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俗风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东南亚的宗教文化和旅游资源。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东南亚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东南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东南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分享自己的见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图,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指出主要国家和首都的位置。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
3.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东南亚不同国家的人物,讨论该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东南亚的宗教分布和影响,以及主要旅游资源。
5. 采用问题解答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东南亚的问题,并尝试共同解决。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共同分析东南亚气候、地形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如:“请简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列举三个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对当地生活、农业的影响。”
1.学生对地理位置的认知:学生能够识别我国在亚洲的位置,但对于东南亚的具体位置、国家及边界可能较为模糊。教师应运用地图、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理空间概念。
2.学生对气候、地形的了解: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学习了气候、地形等基础知识,但可能对东南亚独特的热带气候和地形特点认识不足。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地形对当地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5.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激发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东南亚这一区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媒体和网络等方面,但可能较为零散、片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东南亚的短文,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东南亚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请简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列举三个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对当地生活、农业的影响。
1.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理环境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七班级地理《东南亚》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奉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力量。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育同学的区域分析力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进展应当因地制宜的观点,培育同学喜爱祖国、喜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教学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教学方法】观看、比较、演示、商量、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1.课件展现: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同学回答,老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
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确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
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东南亚单元七学科地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能够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3.能够售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2.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教师:华人和华侨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华人对东南亚的认识历程。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十字路口”的位置体验之旅:(一)整体感知,探寻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重要性。
体验内容:1.读东南亚位置图,找出东南亚的纬度范围。
2.读东南亚位置图,找出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中国、印度,说说它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3.简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通过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总结: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自然原因:气候高温多雨,利于水稻的生长社会经济原因: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3.天然橡胶、椰子、棕榈油、蕉麻候条件与热带农作物的关系。
课堂总结第二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东南亚单元七学科地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知道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陈毅元帅的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拥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进邻,友谊常积累。
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掌握东南亚的物产特点,包括矿产、农产品等。
(4)了解东南亚的人文风情,包括宗教、节日、服饰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3)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2.教学难点:(1)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矿产、农产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2.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分组讨论:根据地图、资料,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2)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3.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物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矿产、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探究东南亚的人文风情(1)展示东南亚人文风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宗教、节日、服饰等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的哪些内容?(2)学生回答: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自然环境、物产、人文风情。
2.深入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气候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深入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农产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农产品特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课前预习导学】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和两大部分。
2.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与之间的“十字路口”。
3.马六甲海峡:位于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气候和气候。
5.主要的粮食作物: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等。
6.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品(1)东南亚是世界上、、和的最大产地。
(2)分布:泰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7.中南半岛具有、的特点。
8.河流沿岸地区已成为东南亚人口、农业的重要地区。
9【典例互动讲练】知识点1、“十字路口”的位置【例1】(2011·山东济南)有关东南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洲五海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C.中纬度大陆西岸 D.地跨亚欧两大洲思路分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三洲五海”之地指中东;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俄罗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
自主解答:B知识点2、热带气候与农业【例2】(2011·湖南张家界)小李的爸爸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入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的是()A.棉布服装 B.羊毛小麦C.椰枣地毯 D.天然橡胶椰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
东南亚是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自主解答: D知识点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例3】(2011·山东烟台)下图是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
(1)下面对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山河南北纵列②山河东西横列③山环水绕④山河相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据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A.以热带气候为主B.以温带气候为主C.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D.以寒带气候为主(3)根据图中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中南半岛的城市具有()A.大多沿河流分布的特点B.大多沿海岸分布的特点C.大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分布的特点D.大多集中在北部山地分布的特点思路分析:本题组考查中南半岛山河分布、气候及城市分布特点。
03 7.2东南亚【教案】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东南亚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旅游的形式展开:选择交通工具,认识位置和范围;舌尖上的东南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诗词,分析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赏美景,分析中国人出境游首选东南亚的原因。
七年级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利用旅游情境,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很好。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简要归纳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3.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南半岛地形和河流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4. 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重点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3.中南半岛地形、河流、城市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景观照片和视频。
(二)工具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一、学习情境喜欢旅游的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东南亚,旅游之前还是要对这个地区先深入了解,做好出行前准备: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准备什么物品?品尝哪些美食?欣赏哪些美景?二、预习检查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三、学习任务一续表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过渡: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具体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5.东南亚的气候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曼谷和新加坡的气候资料图,请大家说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及其气候特点,完成表格:如果我们寒假去东南亚旅行,需要准备御寒衣物吗?为什么?6.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1)展示东南亚美食图片,请大家分析东南亚的主要食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介绍农作物的分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为什么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5.独立完成表格,展示。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文章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南面,涵盖了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广阔的地区内,既有山脉高地,也有平原河口,既有草原森林,也有沙漠盆地,这些地形特征的差异造就了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配置,也决定了各国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方向。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全面了解和认识东南亚地理及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情况,我编写了以下的七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的基本概念和自然特征,包括地势、气候、水域、岛屿等。
2.认识东南亚各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特点。
3.了解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经济产业、贸易、旅游、人文景观等。
4.了解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历史和现今合作形势。
二、教学内容1.地理体系(1)位置:介绍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边界,了解其与邻国的位置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
(2)地势:介绍东南亚的地形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岛屿,了解其景观特点和区域划分。
(3)气候:介绍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了解其气候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4)水域:介绍东南亚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了解其资源和文化特点。
2.国家特点(1)人口:介绍东南亚国家的总人口和人口密度,了解各国的民族组成和语言特点。
(2)文化:介绍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东南亚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沿革。
(3)经济: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经济产业和贸易方向,了解各国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历程。
(4)旅游: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了解其旅游消费市场和旅游引领经济的作用。
3.中外交往(1)历史: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交往和文化交流,了解彼此的友好合作和资产互补的历史基础。
(2)现状: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现状,了解双方的合作重点和前景。
4.资源使用(1)资源保护:介绍社会公众和政府机构如何保护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了解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东南亚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南亚地区距离我国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的特点;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让学生对东南亚有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然后进行分享。
5.拓展(10分钟)介绍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特色,如饮食、服饰、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掌握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了解东南亚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点。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习俗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高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东南亚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2. 教学难点:(1)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点。
(2)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提问:你们知道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吗?它们的首都分别是哪些?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2)分析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点,如农业、旅游业等。
(3)探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如东盟组织的作用和成果。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分析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2)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冲突与问题,如南海争端、恐怖主义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东南亚地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东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和首都。
2. 调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点,如农业、旅游业等,并进行简要分析。
3. 思考题:如何看待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与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1. 学生对东南亚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资源等。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位置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针对东南亚的气候、物产、旅游资源等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分析,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等基本概况。
2.了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资源。
3.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东南亚的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资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东南亚的典型国家,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旅游资源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东南亚国家介绍的案例材料。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南亚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如越南、柬埔寨、泰国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情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案例材料,总结东南亚的物产和旅游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旅游资源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国家、人口、宗教、文化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东南亚的全面介绍,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图和文字资料,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东南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国家、人口、宗教和文化等特点,学会使用地图和文字资料来获取东南亚的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东南亚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国家、人口、宗教和文化等特点。
2.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分布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东南亚的具体国家,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东南亚的模型或海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东南亚地图、国家分布图等。
2.文字资料:关于东南亚的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
3.教学器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4.实践活动材料:制作模型或海报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东南亚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二)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及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最重要性。
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分析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
2、东南亚物产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准备】1、东南亚课件。
2、学生查阅东南亚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教师播放一段东南亚的旅游影片。
看完后教师提问:谁知道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
1、学生观看视频。
2、教师引导进入正题。
二、学导达标(25分钟)学习任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读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20,了解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3活动1。
(2)东南亚包括哪几部分?(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之间。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P23活动2。
1、学生根据教材内容2、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合作展示合作展示活动一:读图7、19,图7、20和图7、21。
回答下列问题1、东南亚包括哪几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东南亚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1)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纬度位置:(23ºN—10ºS)(3)东南南亚主要包括哪些国家?(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是临海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是岛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下7.2 《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下7.2.1《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分析某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运用,更加清晰的理解区域地理的特征。
2.用地图和相关图表分析东南亚气候特点,说出东南亚的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东南亚地形和城市分布图,找出东南亚主要河流和城市,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三)地理实践目标根据同学们的旅游体验或者查阅的资料,交流东南亚迷人的风光,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
二、重点和难点1.东南亚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3.东南亚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作为一个整体,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看,东南亚都有许多共性,也就是说东南亚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所以教材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中选择了东南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重点选择了东南亚突出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包括以下4个标题:“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问题引领: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种大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集中在哪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和承转:超市里卖的最贵的大米往往是泰国香米,东南亚除了泰国还有越南、缅甸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东南亚,了解东南亚。
【讲授新课】找一找:读简易世界地图,找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等。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地理视野,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于我国周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东南亚的详细情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国家。
3.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国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
2.准备东南亚的案例资料。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3.操练(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国家。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东南亚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发展动态,了解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情况。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精品教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东南亚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二、讲授新知(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请学生再次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1)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2)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3)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范围3.位置(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理解东南亚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学资料,呈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回答问题。
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东南亚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东南亚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主要国家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南亚地区距离我国较远,学生对其地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主要国家等内容;学会使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主要国家等内容。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人文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汇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东南亚国家为例,分析其地理、文化和经济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出东南亚地区。
提问:“你们对东南亚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主要国家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东南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为主,利用图文结合的有效学习方法理解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
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讲授新课]
第一目:十字路口的位置
【活动一】: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
1、请指出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思考东南亚位于哪些大洲与大洋之间?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2、东南亚的具体范围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东南亚的组成。
3、多媒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补充:近年来,过往船只每年达到8万多艘。
回顾“日本”节内容: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有什么重要性?明确: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日本进口的80%的原油,特别是从中东运送原油的油轮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因此日本一直将马六甲海峡视为自己的“海上生命线”,对该地区的安全局势也极为关注)。
4、活动:对照课本29页图7.22,填写东南亚的主要国家。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越南、老挝、缅甸)
其中哪个是内陆国?(老挝)
哪些是临海国?(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东帝汶)
哪些是岛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东帝汶是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的,由于才成立不久,所以有些政治地图上没有表现出来。
在这里,老师强调一下。
【承转】:假如你到东南亚旅游.请同学们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明确:太阳帽、雨具、太阳镜等,用不用带棉衣呢?
第二目:热带气侯与农业生产
【活动一】:展示东南亚气候图,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7图,找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
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气温很高,不需要棉衣。
东南亚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这是由哪个因素影响的呢?东南亚纬度位置大体位于:南纬10度到北回归线之间,处于低纬度地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这里终年高温。
【承转】: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气候类型
【活动二】:两种气候类型图,
步骤1:分析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点。
步骤2:指出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分配不均,有旱雨季之分,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比较均匀。
此外,热带季风气候在雨季来临前,往往会出现短暂的热季)步骤3:分析共同点。
(它们的气温都比较高,降水都比较多,湿热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承转】:这里的气候真是湿热,尤其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几乎天天都要下一场雷阵雨,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活动三】:热带雨林天气的变化过程。
用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过程。
参考: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气蒸发,逐渐成云,云越集越多.至下午2、3 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六点太阳落山。
【活动四】:讨论交流
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练习: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D.马来西亚
课堂练习(见课件)
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东南亚有什么了解?(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今天内容)
教学后记: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由新马泰旅游热的兴起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 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并在图上指出) 那么它的位置是?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
它的北面是亚洲,东南面是大洋洲, 西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
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多媒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补充:近年来,过往船只每年达到8万多艘。
回顾“日本”节内容: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有什么重要性?
明确: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4、活动一学生了解下列自然和人文景观
热带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独特的风土人情:傣族的泼水节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活动二七嘴八舌
加入你到东南亚旅游.请同学们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英语水平较差的人,会不会有语言障碍?明确:短袖衣裤、雨具、太阳镜等
活动三读图分析
a.阅读地图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详见地图册P105)
明确: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降水分配不均,有几个月多雨,有几个月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也是终年炎热,但降水全年都多。
b.用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过程。
参考: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气蒸发,逐渐成云,云越集越多.至下午2、3 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六点太阳落山。
活动四讨论交流
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大米。
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
[图片展示椰子,橡胶,油棕,稻米,蕉麻。
]
练习: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D.马来西亚
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东南亚有什么了解?(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今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