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史学史题库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总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总试题集--中国史学史期末总试题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哪一位是属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始祖人物:A 契B 黄帝C 蚩尤D 弃1.下列哪一位是属于华夏族的始祖人物:()A 契B 黄帝C 蚩尤D 弃2.写出成王死,康王立的前前后后的细节和庄严穆的气氛的书是:()A.《无逸》 B 《君奭》 B 《牧誓》 D《顾命》2.记载反映周朝成,康交替时期政治情况的文章是:()A.《无逸》B 《君奭》 C 《牧誓》 D《顾命》3.下列史书中,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是:() A.《春秋》 B 《左传》 C 《国语》 D《古书纪年》3.下列史书中,记载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文章是:()A.《春秋》B 《左传》 B 《国语》 D《古书纪年》4.总结秦亡教训,得出“人主不闻其过,则社稷危。
”规律的书是:()A.《至言》B 《白虎通义》 C 《新语》 D《洪范五行传论》4.反映谶讳学迷信盛行达到登峰造极状况的书是:()A.《至言》B 《白虎通义》B 《新语》D 《洪范五行传论》5.主张史书内容要:“叙沿革,明罪恶,旆怪异”的是:() A.荀悦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 刘知几5.主张对史书:以补其阙,以备异闻,以惩其妄,有所论辨的是:() A.左丘明 B 司马迁 C荀悦 D 裴松之二. 古文翻译题:(15分)夫《孝经》,《尚书》,《毛诗》,《周易》,“三传”,皆父子君臣之要道,十伦五教之宏纲,如日月之下临,天地之大德,百王是式,终古攸遵。
然多记言,罕存法制,愚管窥测,莫达高深,辄肆荒虚,诚为臆度。
每念懵学,莫探经政,略观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或阙匡救之方。
------杜佑《献通典表》二. 古文翻译: (15分)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
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面万殊也。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A2. “史”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中?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B3. 《春秋》是哪位史学家的作品?A. 孔子B. 左丘明C. 司马迁D. 班固答案:A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裁的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答案:B5.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班固C. 司马迁D. 左丘明答案:A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前四史”之一?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D7.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A. 《明史》B. 《清史稿》C. 《新元史》D. 《清史》答案:A8. “史学三家”指的是哪三位史学家?A. 司马迁、班固、范晔B.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C. 司马迁、班固、左丘明D. 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答案:A9. 中国古代史学的“三长”指的是?A. 才、学、识B. 史、志、传C. 纪、表、志D. 书、记、志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前四史”?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E. 《资治通鉴》答案:ABCD12. 中国古代史学的“四体”包括哪些?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E. 纪表志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范晔E. 刘知几答案:ABCDE14.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二十四史”?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E. 《明史》答案:ABCE15. 下列哪些作品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E. 《三国志》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
中国史本科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分封制B. 郡县制C. 推恩令D. 世袭制答案:C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设立是在:A. 唐太宗时期B. 唐玄宗时期C. 唐高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答案:B4. 宋代的“新法”是指:A. 王安石变法B. 范仲淹新政C. 司马光改革D. 欧阳修改革答案:A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哪一项制度?A. 宰相制度B. 科举制度C. 郡县制D. 世袭制答案:A6. 清朝康熙帝时期,平定了哪一次大规模的叛乱?A. 三藩之乱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A7.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项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8.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黎元洪D. 蒋介石答案:A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9年9月30日C. 1949年1月1日D. 1949年12月31日答案:A10.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是指: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刘少奇路线D. 周恩来路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E. 丝绸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郑国渠C. 灵渠D. 大运河E. 长城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红楼梦》E. 《论语》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A. 商鞅B. 王安石C. 张居正D. 李鸿章E. 邓小平答案:A、B、C、E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官渡之战E. 甲午战争答案:A、B、C、D、E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__,其建立者是________。
中国史学史习题集
中国史学史习题集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中国史学史的习题集,帮助您巩固对中国史学
史的了解,并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请您认真思考并回答下
列问题。
第一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题:《史记》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谁?请
简要介绍他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第三题:什么是史学派别?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国史学史上的几个
重要派别。
第四题:中国史学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史学著作,例如《大明一
统志》、《资治通鉴》等,请选择其中一本著作进行介绍,包括其作者、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史学史的影响。
第五题: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思
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第六题: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国史学史上的几位著名史学家,包括
他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作品。
第七题:在中国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史学对中国的影响日益
显现,请简要介绍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史的影响及其具体体现。
第八题:中国史学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例如出现了“历史学”和“历史文化学”等新的学科。
请简要介绍这些新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第九题: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多样,有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田野调查等。
请选择其中一种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其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十题: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习经历,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价值进行论述。
以上是关于中国史学史的习题集,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并拓展对中国史学史的认识。
请您思考并回答问题,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祝您学习愉快!。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目
中国史学史1、在先秦时期,“史官”就是“史”字最初的含义2、“史”字第二个含义是“史书”,在三国时期开始的,在三国之前用“史记”来表示“史书”的含义。
3、盛唐时期出现“史”的含义是“史事”之义。
4、“史”含义真正的丰富起来是在明清时期。
5、我国史学史意识的产生从比较明确的意识上看班彪是第一人。
6、我国史学史的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由梁启超提出来的。
7、史学概念比较早的明确提出开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8、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中国史学史应该把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趋势作为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9、史学史研究的任务:A、清理史学遗产,这是史学史的基本工作。
B、阐明史学的演进过程。
C、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这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10、史学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历史观、史学思潮、史学评论、历史编纂学、官方的修史制度、史家的史学活动。
11、史学史学科的独特特点:A、史学史是紧密联系于历史学而又独立于历史学之上。
B、认识体系的完整性。
12、为什么说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的奠基人?答: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率先提出“史学史是一科文化专史”并概括的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两千年经过的大致情况,成为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
并就怎样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问题发表了具体的创造性见解。
在《史学史的作法》这篇文章中,他提出把史学史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研讨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提出中国史学史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趋势等内容,从而为中国史学史额研究和撰述写下了开创性的一页,成为中国史学史的奠基人。
13、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标准A、以史学质的变化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陈光荣、吕美泉。
B、单纯以史学思想为标准,以史书体裁为标志,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彭中德。
C、以史学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仓修良、瞿林东、王树民。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
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
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
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
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考试复习资料中国史学史考试1、《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史,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
作为魏襄王随葬品入土,西晋初年出土。
原称《纪年》、《古书纪年》、《汲冢纪年》。
它记事起自夏商周,止于战国后期,宗周、春秋、战国部分独记晋国,三家分晋后独记魏国。
它开编年体记事通史的先河。
2、《战国策》是战国人的作品,大约在战国末年成编,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次,厘为33篇。
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活动及他们的策谋权变,也记载一些军国大事和社会情况。
它以记言为主,写辞令善铺成,写人物多显示精神和思想变化。
3、孔子的史学贡献孔子所修《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之后,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私人历史撰述。
《春秋》原则:据鲁、亲周。
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成贼子惧。
史学贡献:1、私人修史的开创者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人物、时间、地点、事件)3、属辞比事(历史编撰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敬而远之)缺点:1、内容过于简单2、主观性太强(曲笔)4、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以历史学家著称的第一人,他所作的《史记》原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多字,其中本纪12篇(五帝一篇,夏商周各一篇,秦一篇,始皇一篇,项羽一篇,汉五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史记》总的要求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2、广泛搜集史料,全面总结历史(全面搜集文字材料,采自政府文书档案,实地调查考古)3、为历史文学提供了一个范例通古今之变的辩证观点:1、根据历史变化提倡了阶段分析法,对于时代越近,变化越大的史事,记载越详细。
2、重视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革3、提倡历史变化的又一法则“见盛观衰”5、班固与《汉书》班固是我国东汉大史学家,他所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100篇,其中十二世大事为纲领,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舒习龙一、填空题1、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钟鼎铭文即金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2、从史学的观点看,远古的传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一分遗产。
3、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4、《尚书》相传由孔子选编,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它是研究商周的基本史料,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
5、《今文尚书》是指西汉文帝时由晁错整理,共有二十八篇,改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故成为《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居之地的墙壁中又发现一部《尚书》,用秦以前字体书写,即“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六国所用字体写成,所以成为《古文尚书》。
6、周朝有五种史官,即五史: 大史掌记国家大事,制定和保管典章制度;小史掌管王室和诸候间的联系,同时记载王室和诸候间往来的事。
7.春秋时期各国都编有史书,如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秦国的《秦记》。
8、《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在笔法上较多运用用“隐讳”的春秋笔法。
还具有只记事不记言的特点。
9、《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10.梁启超是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1922年著成《中国历史研究法》,有《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章,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
11.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
12、汉承秦制,西汉史官也叫“太史令”。
至东汉时,兰台、东观为藏书处,朝廷设有兰台令史,执掌图书秘籍,兰台、东观又是著述之所。
中国历史知识500题
中国历史知识500题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答案:万历帝(朱翊钧)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答案:唐朝末年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答案:永贞革新4.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答案:《战国策》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答案:三个6.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答案:陈友谅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答案:《望海潮》8.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答案:姓姒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答案:黎元洪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答案:皇太极(清太宗)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
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答案:辽沈、平津、淮海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答案:陆秀夫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答案:共和14.魏忠贤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答案:天启(明熹宗——朱由校)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答案:唐文宗16.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答案:马嵬驿17.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1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答案:霍光19.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答案:苏角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答案:靖康之变21.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答案:土藩22.安禄山死在谁的手里?答案:李猪儿23.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答案:吴元济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答案:张自忠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答案:周穆王27.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答案:刘彘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答案:王导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A卷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复查人得分评卷人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A、《世本》B、《尚书》C、《诗经》D、《竹书纪年》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A、周公B、孔子C、左丘明D、司马迁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刘向D、班固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B、《战国策》C、《七略》D、《汉纪》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A、宋、齐、梁、陈、隋B、梁、陈、齐、周、隋C、梁、陈、北齐、北周、隋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B、《帝王略论》C、《贞观政要》D、《帝范》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史学史试题——精选推荐
中国史学史试题序言一、填空1、在中国史学史上,人们赋予“史”字最早含义的是(史官)。
2、在中国,有明确地记载赋予“史”字以史书的含义是从(三国)开始的。
3、在中国史学史上,按照赋予“史”字不同含义的先后,正确顺序是(史官、史书、史事)。
4、在我国,到(盛唐)时期出现了赋予“史”字以(客观历史)含义的情况,同时也出现了以(史事)这一概念泛指客观历史的情况。
5、“史学”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可能始于后赵石勒称王的(319)年,但这时人们还并不十分清楚“史学”的内涵。
6、唐朝的(殷侑)不仅从科举考试的角度提出了“史学”,而且开始注意到了史书本身的社会意义。
7、在中国古代赋予史学以最丰富内容和最深刻含义的是清朝的史学家(钱大昕、章学诚)。
8、“史学史”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来,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
9、史学史意识的产生,从比较明确的意识上看,(班彪)当为前驱。
10、清人在史学史意识发展上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理论色彩)。
11、(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
12、史学史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历史学)本身。
13、史学史是研究(历史学)发生发展及各时期史学活动状况的学科。
14、(清理史学遗产)是史学史研究的基本任务。
15、(揭示史学发展规律)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16、史学史学科除了具有一般历史学科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紧密联系于史学,而又独立于史学之上和(认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两个独有的特点。
17、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为中国史学史的(草创和初步形成)时期。
18、梁启超于192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过去之中国史学界》)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
19、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活跃)时期。
20、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时期。
18、由吴泽、杨翼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是我国第一部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工具书。
(完整版)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第一讲导论一、填空题:1、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历史是人类生活的形成,是人类生活的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变迁。
2、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认为历史包括两个方面:(历史学家所进行的探究)和(他所探究的过去的事实)。
3、历史痕迹包括:(史迹遗存)和(文字记录),其中史迹遗存大体上有三类:(遗址)、(墓葬)和(遗物)。
4、在希腊时代,(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是最早的西方史学史。
5、(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和(史识)。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史德)。
6、1902年,(梁启超)在其著作(《新史学》)中提出了传统史学的不足之处。
二、名词解释:1、历史:它是一个社会进程,是一个时代在另一个时代发现的值得记录的东西,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使人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增加掌握现代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双重作用。
2、史学:它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一门学科,即从历史遗迹中重认历史,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将其重现。
3、“史家三长”: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和史识。
其中,史才指选择、鉴别和组织史料的能力;史学指编纂历史书所需要的丰富材料和各种知识;史识指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
三、问答题:1、简述史学的功能。
答:(1)民族性格,培养自尊与自爱。
(2)彰往而知来,总结历史经验,考察历史前途。
总之,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考察未来。
2、简述传统史学的不足之处。
答:(1)四弊: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②“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③“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④“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二病:①“能辅叙而不能别裁”;②“能因袭而不能创造”。
(3)三大麻烦:①“难读”;②“难别择”;③“无感触”。
中国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些统一措施?A.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项不是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武举科D. 八股文答案:D3.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成祖B. 明英宗C. 明世宗D. 明神宗答案:C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A. 册封达赖喇嘛B. 册封班禅喇嘛C. 派遣驻藏大臣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下列哪项不是民国初期的政体特点?A. 总统制B. 内阁制C. 君主立宪制D. 多党制答案:C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哪些政策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 减租减息B. 土地改革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哪一项不是1950年代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目的?A. 解放农村生产力B.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 实现土地国有化D. 巩固新政权答案:C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列哪项不是“四人帮”所推行的政策?A. 批林批孔B. 反击右倾翻案风C. 大跃进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答案:C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实施了哪些重大改革?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国有企业改革C. 对外开放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A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红楼梦》答案:ABCD1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金匮要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中国史学史习题集
中国史学史习题集 [原创 2008-07-07 21:40:49]一、名词解释:1.《世本》7.《洛阳伽蓝记》13.纪传体19.《明实录》25.《廿二史考异》2.《竹书纪年》8.“五代史志”14.纪事本末体20.谈迁26.《十七史商榷》3.“三礼”9.“史才三长论”15.袁枢21.《弇山堂别集》27.《廿二史札记》4.荀悦10.“三通”16.《通典》22.《日知录》28.章学诚5.裴松之11.胡三省17.郑樵23.《明儒学案》29.《蒙古游牧记》6.《华阳国志》12.编年体18.《文献通考》24.《读通鉴论》30.《朔方备乘》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史学史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古史传说与神话在本质上有何差异?3 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4 简述孔子在史学上的贡献。
5 所谓的《春秋》笔法主要指什么?6 为什么说《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7 《国语》又称为“左氏外传”,《国语》与《左传》在体例和所记内容上有何差异?8 司马迁撰写《史记》主要的史料来源有哪几个方面?9 《后汉书》创立了哪些新传?有何意义?10 南北朝时期有三大名注,具体指那三部书?有何特点?11 简介隋朝几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
12 唐初确立的史馆修史制度具有怎样的意义?13 唐修“八史”具体指哪八部史书?其中有哪几部出自官修?14 为什么说《通志》的精华在“二十略”?三、问答和论述题:(1)《春秋》和《左传》具有怎样的关系?试加论述。
(2)《史记》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自主要记述的内容是什么?(3)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具有怎样的意义?试加论述。
(4)《史记》和《汉书》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5)《三国志》在记事上具有哪些特点?试加论述。
(6)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具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7)《史通》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体例等加以论述。
(8)《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体例等加以论述。
中国史学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汉纪》六家二体纪传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三国志》马端临赵翼《新史学》《汉纪》史馆《资治通鉴》《通鉴记事本末》《三国史注》《隋书·经籍志》《资治通鉴胡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左传》《国语《竹书纪年》《战国策》崔浩《著作郎》《华阳国志》编年体浙东学术新史学《释老志》陈寿范晔裴松之魏收谈迁顾炎武万斯同章学诚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傅斯年陈寅恪陈垣左氏春秋十通三通郑樵《清会典》典章制度体《大明会典》《文史通义》《清实录》正史《野史》《国榷》《史通》《文史通义》《蒙古秘史》二、填空题1.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2.《左传》,原名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_ 所作。
4.《山海经》是中国一部古代_____ 书。
《山海经》的“经”是_____ 的意思。
5.《秦始皇本纪》篇选自_____ 卷六,是______ 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一个专纪。
6.《三国志》作者_____ ,此书的体例属于_____________- 。
7.李心传-----------记述了南宋高宗一朝三十余的历史。
8.-----------所著《文献通考》是研究典章制度的主要历史著作。
9.-----------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记载蒙古族的起源、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史书。
10.胡三省所著---对《资治通鉴》在文字训诂等方面进行了精深研究。
11.明代著名学者----------在明朝史的著述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12.------------《皇明史概》是一部比较完备的综合体明朝史。
13.李贽的历史批判思想主要集中在----------、《史纲评要》等书中。
14.清朝《明史》的实际编撰者主要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学家----------。
15.崔述是对先秦古史作系统考证的第一人,其一身心血主要是-----------一书,后世刊行《东壁遗书》,综其一生学术。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题一、连线题司马迁—《史记》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别录》、《新序》刘歆—《七略》、《三统历谱》、《世经》班固—《汉书》、《东观汉记》常璩—《华阳国志》崔鸿—《十六国春秋》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司马彪—《续汉书》三部皇朝史:魏收—《魏书》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吴兢—《贞观政要》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史记》三家注分别是: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大名注: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欧阳修—《新五代史》、《新唐书》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马端临—《文献通考》谈迁—《国榷》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王夫之—《读通鉴论》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崔述—《考信录》赵翼—《廿二史札记》章学诚—《文史通义》魏源—《海国图志》、《圣武记》黄遵宪—《日本国志》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夏曾佑—《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李大钊—《史学要论》、《研究历史的任务》、《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二、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华阳国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兼记一方的历史、地理、人物、涉及民族、风俗、产物,内容丰富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史著述,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集中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完整版)中国史学史题库
中国史学史一、名词解释:《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根据《资治通鉴》的内容,总括239件史事,分别列目,各自成篇,并于各篇之间略按时间先后编次创立了以记事为主的纪事本末体史书。
《三国志》西晋陈寿,65卷,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
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以吴蜀二主传名而记实,既与全书协调,又显示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这种编撰手法在正史的撰述中为新创造。
《资治通鉴纲目》南宋朱熹根据《资治通鉴》的材料,撰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采用编年纪事,前面立纲,是史事的提纲;后面设目,是史事的详细叙述。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00卷,“商榷”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里包含史书文字方面的考订和史书所记典制事迹方面的铨解与审核。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之一的赵翼所著。
共36卷。
此书的特点是于考史中重视历史评论,书中所提出的论题,对后人多有启发,是古代史的入门指导。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钱大晰所著。
共100卷。
“考异”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
他对所涉及的史籍及其注释进行了去全面详细的文字校勘,使许多矛盾地方进行了疏通辨析,为后世史学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正式本书价值所在崔述《考信录》考信录的作者是崔述,它是先秦故事做系统考证的第一人。
对于先秦古史的解释,其程序是辨“伪书”进而辨“伪史”史才三长才:写史的表达能力,体裁体例的运用能力;学: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材料;识:对史事是非曲直的鉴别,认识和判断能力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
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
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
“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
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班固D. 刘向答案:B3.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 《春秋》B. 《左传》C. 《资治通鉴》D. 《史记》答案:A4.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A. 《明史》B. 《宋史》C. 《元史》D. 《清史稿》5. “春秋笔法”是指什么?A. 以春秋时期的史书为蓝本B. 以春秋时期的史书为研究对象C. 以简练的文笔记录历史D. 以春秋时期的史书为编纂方法答案:C6.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哪部作品的评价?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后汉书》答案:A7. “史官文化”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A. 记录历史B. 编纂史书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史官”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9. 以下哪位史学家提出了“史实”与“史论”的区分?B. 班固C. 刘知几D. 司马光答案:C10. “史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二十四史”?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明史》答案:ABD2. 中国古代史学的三大流派是?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体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代表人物?A. 司马迁B. 班固D. 刘知几答案:ABD4. “史书”的编纂原则包括?A. 真实性B. 客观性C. 系统性D. 可读性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功能?A. 记录历史B. 教育后人C. 政治工具D. 文化传承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20分)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A、《世本》B、《尚书》C、《诗经》D、《竹书纪年》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A、周公B、孔子C、左丘明D、司马迁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刘向D、班固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B、《战国策》C、《七略》D、《汉纪》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A、宋、齐、梁、陈、隋B、梁、陈、齐、周、隋C、梁、陈、北齐、北周、隋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B、《帝王略论》C、《贞观政要》D、《帝范》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学史一、名词解释:《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根据《资治通鉴》的内容,总括239件史事,分别列目,各自成篇,并于各篇之间略按时间先后编次创立了以记事为主的纪事本末体史书。
《三国志》西晋陈寿,65卷,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
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以吴蜀二主传名而记实,既与全书协调,又显示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这种编撰手法在正史的撰述中为新创造。
《资治通鉴纲目》南宋朱熹根据《资治通鉴》的材料,撰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采用编年纪事,前面立纲,是史事的提纲;后面设目,是史事的详细叙述。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00卷,“商榷”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里包含史书文字方面的考订和史书所记典制事迹方面的铨解与审核。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之一的赵翼所著。
共36卷。
此书的特点是于考史中重视历史评论,书中所提出的论题,对后人多有启发,是古代史的入门指导。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钱大晰所著。
共100卷。
“考异”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
他对所涉及的史籍及其注释进行了去全面详细的文字校勘,使许多矛盾地方进行了疏通辨析,为后世史学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正式本书价值所在崔述《考信录》考信录的作者是崔述,它是先秦故事做系统考证的第一人。
对于先秦古史的解释,其程序是辨“伪书”进而辨“伪史”史才三长才:写史的表达能力,体裁体例的运用能力;学: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材料;识:对史事是非曲直的鉴别,认识和判断能力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
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
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
“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
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
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杜佑《通典》唐代史学家杜佑,字君卿,出身于累世仕宦之家,由于他久任水陆、盐铁等财经方面的大员,对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较为熟悉,这为他编写《通典》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所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全书200卷。
分为食货、选举、职官、州郡、边防,礼、乐、兵、刑、九门。
各门之下有子目,子目之下更有细目。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这种编纂方法,为典制体通史开创了先例,它源于纪传体史书的“书”、“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资治通鉴》由司马迁主编,刘恕,范祖禹,刘攽分撰周秦,两汉;三国至隋;唐,五代,全书294卷,编年记事,上限自战国时间韩赵魏三家分晋,下限迄于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资治通鉴》记事连贯而丰瞻,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历史人物。
司马光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诫者而特意详述,以达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为现实提供借鉴的目的。
清人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了“君道,臣谊,国是,民情”等多方面内容。
说明它在历史借鉴方面有广泛的作用。
《通志》南宋郑樵《通志》是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年谱,载记,略,全书200卷,其最重要成就是它的20篇略,简称“二十略”,“都邑”,“昆虫草木”,“六书”,“七音”等九略为郑樵首创。
《通志》进一步扩大了史学对于典章制度和专史的研究。
包含了无神论的思想,对天人关系提出了新认识;力倡实学。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元初马端临撰。
分24门,起自上古,迄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是继杜佑《通典》后的又一部典制体通史巨著。
《文》把《通典》的9门发展成24门,并增加了通典所没有的经籍,帝系,封建,物异,象纬等5门,马端临强化了杜佑以食货为首的历史件事,表现了他重视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活动。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带有鲜明政治目的的写作的史书,称为“春秋笔法”;《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由私人独力编撰而成的史书,开创了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春秋》重视近现代史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
《春秋》记载了许多宝贵的自然科学内容。
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
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
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
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
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
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传统金石学概念:兴起于北宋,清代达到极盛。
研究的范围包含了诸如甲骨文、封泥、砖瓦陶文、竹木简、古钱币等等凡不属于写在纸上的一切古文字资料。
局限(1)金石研究主要局限于训诂、音韵、文字传统小范畴。
偏重于著录和考订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和补史的目的,范围狭窄,内容有限。
(2)金石学者不曾对器物形制和纹饰作深入的分析,也没有进行断代研究,光凭眼力心识。
简牍: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
一根竹片叫做“简”,把多根简编连在一起叫做“简策”,“策”意与“册”相同。
一块木板叫做“板”,写了字的木板叫做“牍”,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
简策一般为长篇著作或文字,版牍的主要用途是记录物品名目或户口,也可画图和通信。
帛书:亦称缣书,是写在缣帛(丝织品)上的书。
帛书起源于春秋时期,实物则以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为最早。
战国时代,帛书与简牍是同时并用的。
三国以后,纸逐渐通行,帛书随之渐少。
出土的简牍帛书分为作为档案的书和作为典籍的书,前者即古代的文书,后者即古代的文献。
《新五代史志》综合梁,陈,齐,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与五代纪传相配合.也称《隋志》是自《史记》八书, 《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
特点: A)综合前史内容,是正史志书的一次总结性成果.B)反映撰述者对天道,人事在认识上的逻辑发展.前五志:讲天道.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后五志:计人事.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C)其《经籍志》是目录学专著,是一次大规模的历史文献整理的总结. 四部分类法形成.史部二、简答题1.每个时期史学特点,发展的差异与联系西汉时期:《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体裁,这种以多种体裁体例相综合的史书表现形式,在一个整体的历史认识层面反映复杂的历史进程。
司马迁胸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报复,记述了上起远古,下至西汉初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及各个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
《史记》在历史编撰,历史内容和历史观点上都大大迈越前人,这不仅使司马迁本人以其著述成一家之言,而且也使史学得以在意识领域卓然而立而“成一家之言”。
《汉书》适应封建皇朝统治的需要,借鉴《史记》的体裁而断代为史,上下恰通,祥而有体,写出了西汉皇朝全部的历史。
班固在汉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皇朝意识和鲜明的正宗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在表志方面发展了《史记》的成就,(艺文,刑法,五行,地理是汉书所创)(原先有律历,礼乐,刑法)东汉时期:《东观汉记》是最早的纪传体东汉史。
魏晋年间,与史记,汉书被称为三史《汉纪》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皇朝史。
荀悦处于东汉皇朝摇摇欲坠的年代,使他更着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史学功能的强调。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出现了大发展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王朝的迭起,对峙和大规模的民族迁移活动以及门阀地主在政治,思想上的活跃和中外交通的发展等历史特点,史记汉书在传播中不断扩大了史学的影响,史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多途发展的气象,具体表现在1.撰史风气旺盛正史: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人裴松之兼采众书,作《三国志注》保存了丰富的三国史事。
古史:《竹书纪年》2史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剧增隋书.经籍志分经籍为经史子集四部由于封建王朝的对峙,迭起,出现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
撰述“正史”高潮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学发展(一)、经学衰落与佛、道、玄思想的兴起(二)、门阀制度的兴衰(三)、书写材料的革新与印刷业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学的基本特征(一)、史学取得独立地位(二)、史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三)、封建政治对史著编撰影响的加剧(四)、前代史、国史完成由私撰向官修的转变(五)、史评和典制体史著的出现隋唐时期:史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转折1.皇家正式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史馆制度2.史家的自觉意识的增强,史学评论趋于成熟,史学发展进入了更富于理性特色的阶段。
3.明确提出了史学的经事致用目的,深化了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4.通史著作的复兴和新的史书体裁的出现5.历史笔记的勃兴宋代是在结束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战乱以后建立的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宋朝以儒立国,提倡“右文”致治;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上读史讲史风气浓厚,各阶层士民对史书需求很大,史学收到广泛重视;宋朝学术探讨气氛浓厚,学派频出,学者治学往往兼容并包,创立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