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重金属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bf2c2b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3.png)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食品中存在着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如镉、汞、铅等,这些重金属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一、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中有些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污染水源、土壤等途径进入食品链。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如果不依照规定使用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
3. 生活污染:如电子废弃物、废旧荧光灯、口香糖等。
4. 其他来源:一些药物中、某些野生动物和海鲜等中也会存在重金属污染。
二、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危害重金属元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铅:长期食用含有铅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神经系统损伤、贫血等症状。
2. 镉:长期食用含有镉过多的食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3. 汞:摄入过多汞元素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神经系统损伤等。
4. 铬:高剂量摄入铬对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有损害。
三、如何避免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为了避免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选择正规商家销售的食品,并且查看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
2. 注意饮食均衡,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的食品,可以促进体内重金属的排除。
3. 避免食用过多的野生动物和海鲜等猪肉大豆等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食品。
4. 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生活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排放的重金属污染。
总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环境保护,选择合格的食品,注意饮食健康,共同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付出自己的力量。
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
![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f8b8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e.png)
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长期摄入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以确保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安全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品重金属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镉、汞和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被污染,或者通过土壤、水源等途径被植物吸收,最终进入人体。
因此,各国针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都有严格的监测标准。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和砷的限量标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其次,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的需要。
各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常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包括了样品的采集方法、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要求、检测限量等内容。
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标准,可以确保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此外,食品生产企业也应加强对食品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重金属污染。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控,防止重金属污染物进入食品生产环节。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产地以及是否通过了重金属检测等相关信息。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购买有机食品或者绿色食品,因为这些食品通常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质量,对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也会更加严格。
总之,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标准,以应对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共同关注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物有哪些
![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708e3f02f60ddccdb38a028.png)
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物有哪些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重金属掺入食品中,引起污染。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砷、汞、镉、锡等。
1.铅在自然界分布甚广,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铅在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彩釉陶瓷,印有彩色画面的图书,塑料制品,搪瓷,马口铁食品的焊锡,汽油中的抗爆剂等都含有铅。
铅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
2.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植物机体中都含有微量的砷。
农田用水的污染和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农作物受污染的主要来源。
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中检出率近100%。
粮食、水果、蔬菜、肉、乳、蛋、鱼类及其制品、茶叶等食品均有检出,有的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3.汞极易于由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对食品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危害人体的健康。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农业上使用含汞杀螨剂以来,汞对土壤、自然水系、大气的污染日益
严重。
工厂排放含汞的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汞不超过0.001mg/L。
4.镉可通过环境污染、生物浓缩和含镉化肥的使用而致食品污染。
我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中镉的检出率较高,超标现象严重。
5.锡与有机烃基结合而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称为有机锡。
有机锡早期用作抗菌剂、农业杀虫剂、除草剂。
后来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高效防污剂,而广泛应用于防除海洋污损生物。
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今天。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含量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9fd65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7.png)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含量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更是备受关注。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安全性,食品安全管理局对常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公布。
1. 铅(Pb)铅是最常见的一种重金属,存在于空气、水、土壤和食品中。
长期食用高含铅食物可能导致铅中毒,对儿童和孕妇尤其危险。
根据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中的铅含量限制:- 蔬菜:限制值为0.15 mg/kg;- 谷物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2 mg/kg;- 肉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1 mg/kg。
2. 镉(Cd)镉主要通过土壤、水源和工业污染进入食物链。
摄入过量的镉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和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以下是食品安全管理局对常见食品中镉含量的限制:- 鱼类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05 mg/kg;- 谷物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1 mg/kg;- 蔬菜:限制值为0.2 mg/kg。
3. 汞(Hg)汞主要以有机汞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鱼类、海产品等。
长期摄入过量的汞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儿童的智力发育。
食品安全管理局制定了以下汞含量限制:- 淡水鱼类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5 mg/kg;- 海鱼类及其制品:限制值为0.3 mg/kg。
此外,食品安全管理局还公布了其他常见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制标准:- 砷(As):限制值为0.1 mg/kg;- 镍(Ni):限制值为0.2 mg/kg。
食品安全管理局的公布标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食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应严格执行这些标准。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选择有资质的品牌和产品,并避免过量食用高重金属含量的食品。
总结起来,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了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含量限制,其中包括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的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含量进行限制非常重要。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077c51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e.png)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高、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砷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和危害(段落1)重金属污染的成因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化生产、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人类活动导致。
工业生产过程中,重金属可能通过废水、废气排放进入环境,进而进入农田和水源,从而进入食物链。
农药和肥料中也常存在重金属成分,农业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有可能引起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段落2)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长期摄入过量的重金属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并可能诱发癌症。
尤其对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等易受伤害的人群来说,重金属的摄入可能对其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二、食品中主要重金属的来源和检测方法(段落1)铅的来源和检测方法铅是最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
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农药残留等。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对食品中铅的检测尤为重要。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段落2)汞的来源和检测方法汞主要来自于燃煤、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也可通过鱼类等食物进入人体。
汞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氢化物生成-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段落3)镉的来源和检测方法镉主要来自于矿石冶炼、废弃物排放等。
镉具有很强的生物蓄积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段落4)砷的来源和检测方法砷主要来自于煤矿开采、冶炼工业等,也可通过水源和食物链进入人体。
砷的检测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三、解决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和建议(段落1)健全监管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重金属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8e06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6.png)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铅污染:铅是最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
摄入过多的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铅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铅中毒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镉污染:镉是另一个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
普通人摄入大量镉时,可能会对肾脏、骨骼和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同时,严重的镉中毒可能会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
3. 汞污染: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常用于矿产开采和工业生产。
摄入过多的汞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颤抖、智力低下等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汞中毒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二、预防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 加强监管与检测: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力度。
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标准,确保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法规。
2. 优化食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质的土壤和肥料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3.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教育公众如何辨别安全的食品,购买有品牌认证的产品。
4. 加强农产品溯源:建立完整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这有助于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源的准确定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5. 注重土壤保护:土壤是食品链中的关键环节,保护土壤免受重金属污染的侵害十分重要。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土壤修复和治理措施,确保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结语: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消费者教育、加强溯源和注重土壤保护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8eb9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c.png)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食品中的重金属成分也备受关注。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铜、铅、镉、汞等。
本文将从食品中的重金属来源、检测方法和食品安全角度综述这一重要话题。
一、食品中重金属的来源食品中的重金属来源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工业废气、废水以及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源中重金属的含量增加。
农产品生长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易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2.食品加工过程:一些加工食品使用了含有重金属成分的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如含铅的食品色素、含汞的防腐剂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这些重金属会进入食品中。
3.农药残留:农药中常含有重金属元素,如含铜的杀菌剂。
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会导致食品中农药残留过多,从而也可能引入重金属。
二、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1.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利用重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进行测量,可用于检测食品中铜、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该方法通过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离子化和分析,可高效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成分。
3.辐射技术:包括X射线和伽马射线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重金属成分,并具有快速、无损伤和非侵入性的特点。
三、食品安全与重金属检测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而重金属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其含量超过安全标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健康影响: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长期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中毒情况发生。
2.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的安全标准和检测要求。
3.食品企业责任:食品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原材料的把控和产品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4.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有权了解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通过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食品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
![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a3e1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e.png)
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重金属污染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
食品中的超标含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以保障人们的健康。
中国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GB 2762-2017)规定了食品中镉、铅、汞、砷等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根据该标准,不同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比如,水产品中镉的限量标准为0.05mg/kg,而饮用水中镉的限量标准为
0.005mg/kg。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重金属摄入量与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估,旨在
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重金属污染往往是由于环境污染、原料污染、生产
工艺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的管控,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于重金属超标的食品及时予以召回和处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此外,食品加工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使用受重金属污染的设备和原料,以降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食品重金属污染的防控,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心。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重金属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重金属](https://img.taocdn.com/s3/m/639716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1.png)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重金属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的重金属成分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重金属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防控措施。
一、食品中的重金属介绍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原子质量和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金属元素。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等。
这些金属常常以微量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但过量摄入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食品中重金属的来源1. 自然环境:重金属在土壤、水体中广泛存在,通过作物生长和动物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类食品链。
2.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可能会被农作物和水产品吸收。
3. 食品加工:部分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或者从食品包装中释放出的物质中可能含有重金属。
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铅的影响:铅对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毒性,长期摄入过量的铅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成人则可能出现腹痛、贫血等症状。
2. 汞的影响:汞会损害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高浓度的汞摄入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等。
3. 镉的影响:长期摄入过量的镉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病变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克山病等疾病。
四、食品安全与重金属的关系食品安全与重金属的含量密切相关。
过量的重金属摄入可能导致食品不安全,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重金属的防控措施1. 源头控制:从污染源头控制重金属的排放和污染,减少重金属进入食品链的机会。
2. 农产品管理: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及时监测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3. 食品生产加工: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和食品包装的选择,避免重金属的污染。
4. 监测和检测:建立完善的食品重金属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食品中重金属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和重金属的认知,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https://img.taocdn.com/s3/m/7210a1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5.png)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存在于环境中,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是确保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是一类具有较高的比重和比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金属元素。
由于其化学活性较低,长时间聚集在环境中,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物中的重金属残留主要来自于土壤和水源中的污染,以及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中的污染排放。
1. 铅:高浓度铅摄入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免疫力下降,对成年人而言,铅中毒会引发肾脏、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疾病。
2. 镉:食用含镉过多的食物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疾病和癌症,尤其是肾脏对镉的积累效应最为明显。
3. 汞:汞主要通过鱼类和贝类等海洋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食用含汞食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害,对胎儿发育和智力发育也会带来潜在危害。
二、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卫生标准,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检测方法。
常用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该方法通过分析食品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吸收光谱的特征,来确定其含量。
这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CP-MS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其优点是可同时检测多个重金属元素,并能够达到非常低的检测限。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ICP-OES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的特征,来确定其含量。
相比于AAS和ICP-MS,ICP-OES可以提供更多的元素信息。
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GFAAS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技术,采用石墨炉作为原子化装置,能够提高对微量元素的测定灵敏度。
三、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f71875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9.png)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问题,并介绍一些了解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
一、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高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和铬等。
这些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同时也由工业活动和环境污染所导致。
二、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来源1. 自然环境: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和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含量。
因此,土壤污染和工业污染都可能导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
2. 农药和化肥:部分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重金属成分。
当这些农药和化肥被使用在农作物上时,其中的重金属可能会渗入到食物中。
3.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金属容器和用具可能会释放微量的金属离子,污染食物。
此外,食品添加剂中也可能含有某些重金属成分。
三、食品中的常见重金属1.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它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食品中的铅含量高于标准限制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害。
2. 汞:汞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中,特别是大型食肉鱼类。
长期摄入过多的汞可能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 镉:镉主要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
高镉摄入量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和骨质疏松。
4. 铬:铬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
摄入过多的六价铬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四、如何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1. 食品安全监测:政府和相关机构有责任对食品进行安全监测。
消费者可以关注相关的食品安全报告,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情况。
2. 购买有资质的食品:购买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商和销售商的食品,这些企业通常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多样化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样化摄入食物有助于减少单一种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摄入。
4. 适度清洗和处理食物:适当清洗农产品,并剥去外皮或者表面,有助于减少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五、加强重金属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1. 严格监管: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以有效管理。
食品中的重金属危害
![食品中的重金属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a89493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b.png)
食品中的重金属危害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危害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它们常常以微量存在于食品中,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从食品污染的原因、重金属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污染的原因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三个来源:环境污染、农药使用和工业加工。
首先,环境污染是重金属进入食品链的主要途径之一。
重金属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进入作物,进而被人们食用。
其次,农药的使用也会导致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增加。
一些不合格的农药往往含有重金属成分,过度使用或者不当使用会使农产品受到污染。
此外,工业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引入重金属污染。
二、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的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举例来说,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摄入过量的铅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尤其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
另外,汞也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暴露在高浓度的汞中会导致中毒症状,影响肌肉协调和记忆力。
镉是另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肾脏受损,引发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三、重金属危害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食品中重金属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控制工业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减少重金属污染源。
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农药管理,合理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公众选择安全的食品。
总之,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我们应该加强重金属监测和管控,落实责任,加强环境治理,控制农药的使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食品中重金属的危害,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控制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5cfa8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f.png)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控制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因此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检测与控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重金属检测与控制措施。
一、重金属对食品和人体的影响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 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它们对食品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
食品中的重金属超标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性重金属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超标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重金属检测还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重金属检测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在食品质量保证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
四、重金属控制的措施重金属控制是确保食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的污染,加强对土壤和水源的监测和保护,防止重金属污染物的进入。
其次,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管理,合理施肥、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选择低重金属含量的农产品品种等。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食品的监管与管理,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控制措施,严格把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环节,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五、食品企业的责任与角色食品企业作为食品生产的主体,有着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首先,食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重金属监测体系,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食品企业应增加投入,引进先进的重金属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同时,食品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加强食品质量的管控。
食品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
![食品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d308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d.png)
食品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国家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本文将就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镉、汞和砷等物质。
这些重金属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被污染,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各种重金属的允许含量限值,以及检测方法和监测要求。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过量摄入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也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严格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重金属监测体系,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检测,确保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原料和生产环境的管理,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发生。
除了食品生产企业外,消费者也应该关注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标签和质量检测报告,了解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购买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减少重金属摄入的风险。
总的来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共同遵守国家标准,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放心食用食品,保障身体健康。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读,相信读者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
![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9507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7.png)
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食品重金属是指在食品中所含的镉、铅、汞、铬等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家都制定了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
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旨在限制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减少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是基于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和食品中重金属的来源等因素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的健康。
一般来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是以每公斤食品中所含重金属的毫克数为单位进行规定的。
例如,在中国,食品中镉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不超过0.2毫克,铅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不超过0.5毫克,汞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不超过0.5毫克,铬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不超过0.5毫克。
这些限量标准是根据食品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和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制定的。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保证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关注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对于保护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了解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放心地享用食品,健康地生活。
食品 重金属 检测标准
![食品 重金属 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962a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e.png)
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更是备受关注。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镉、汞等,它们可能通过土壤、水源等途径进入植物、动物体内,最终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食品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各国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都有着严格的监控标准。
在中国,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主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实施。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GB2762-2017》,对食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以大米为例,其中铅的限量标准为0.2mg/kg,镉的限量标准为0.1mg/kg,汞的限量标准为0.05mg/kg。
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人体健康的保护考虑,旨在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准确检测,检测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除了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外,国际上也有一些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也有着明确规定。
各国间的标准和规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基于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考量而制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有着相关认证的食品来降低摄入重金属的风险。
一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往往会有相关的认证标识,消费者可以在购买食品时留意这些标识。
另外,对于一些容易富集重金属的食品,如水产品、蔬菜等,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重金属的摄入量,比如多种食品搭配、多种食品交替等。
总的来说,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a8a5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b.png)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一、甲醛1.食品中甲醛的最高含量为5毫克/克。
2.果汁、冷冻饮料、冰淇淋类食品的甲醛最高含量为1毫克/升。
二、镉1.牛奶及其乳制品中镉的最高限量为0.4毫克/克2.海鲜中镉的最高限量为0.1毫克/克三、铅1.牛奶及其乳制品中铅的最高限量为0.3毫克/克2.海鲜、淡水鱼类、蛋类等食品中铅的最高限量为1毫克/克四、汞1.食品中汞的最高限量为0.3毫克/克。
2.海水或咸水鱼类中汞的最高限量为0.5毫克/克五、砷1.食品中砷的最高限量为0.2毫克/克2.海藻类、淡水鱼类、虾蟹海鲜及正宗海参等食品中砷的最高限量应不超过1毫克/克六、铬1.食品中铬的最高限量为0.2毫克/克2.海鲜及油炸食品中铬的最高限量应不超过1毫克/克七、锡1.食品中锡的最高限量为0.5毫克/克2.大豆、鱼类及其制品中锡的最高限量不得超过1毫克/克八、硒1.食品中硒的最高限量应不超过0.4毫克/克2.海产品、淡水鱼类及其制品中硒的最高限量不得超过1毫克/克食品中重金属的残留量随着日益紧张的生态環境和消费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受到重視。
根據《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有八種重金属——甲醛、镉、铅、汞、砷、铬、锡和硒,是被列入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控制評定的有毒物質,在食品中的殘留量不得超出標準的值。
要求食品中的甲醛殘留量不得超過5毫克/克,果汁、冷冻饮料、冰淇淋类食品的最高含量可以更低,限量在1毫克/升。
镉的最高限量要求是0.4毫克/克,海鲜是0.1毫克/克;而铅的最高限量分為牛奶及其乳制品中的0.3毫克/克,海鲜、淡水鱼类、蛋类等食品中的1毫克/克;汞的最高限量是0.3毫克/克,海水或咸水鱼类最高限量为0.5毫克/克;砷的最高限量是0.2毫克/克,海藻类、淡水鱼类、虾蟹海鲜及正宗海参等食品要求不超过1毫克/克;铬的最高限量要求是0.2毫克/克,海鲜及油炸食品中要求不超过1毫克/克;锡的最高限量是0.5毫克/克,而大豆、鱼类及其制品中锡的最高限量要求不超过1毫克/克;硒的最高限量是0.4毫克/克,海产品、淡水鱼类及其制品中最高限量要求不超过1毫克/克。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4cda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例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会因为人类活动而被释放到环境中,进而进入食品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各国有着不同的规定。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比如,对于水产品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都有明确的限量要求,以保障人们食用水产品的安全。
除了中国,国际上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进行了规定。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制定了食品中重金属残留限量的指导标准,用以指导各国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在实际生产和加工中,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要求,加强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控制。
一旦食品中重金属超出限量标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尤其是水产品、肉类和蔬菜水果等易受重金属污染的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总的来说,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形势。
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共同关注食品中重金属问题,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确保人们的健康。
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ffef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8.png)
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食品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不同国家的一些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中国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
为了确保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不超过安全范围,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1. 铅(Pb)的限量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2762-2017,不同种类的食品中的铅限量标准不同。
例如,饮用水中的铅限量标准为0.01毫克/升,而糕点和油炸食品中的铅限量标准为0.2毫克/千克。
2. 镉(Cd)的限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2763-2019,不同类别的食品中的镉限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蔬菜中的镉限量标准为0.05毫克/千克,而谷物制品中的镉限量标准为0.2毫克/千克。
3. 汞(Hg)的限量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2761-2017规定了食品中汞的限量标准。
例如,鱼类和其制品中的汞限量标准为0.5毫克/千克。
二、美国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制定和监管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1. 铅(Pb)的限量标准:根据FDA的要求,儿童食品中的铅限量标准为0.1微克/克,其他食品中的铅限量标准为0.5微克/克。
2. 镉(Cd)的限量标准:美国没有制定统一的食品中镉的限量标准,但FDA对某些食品中镉的含量进行了监管。
例如,对于绿叶蔬菜,FDA建议使总体摄入的镉含量维持在0.4微克/克以下。
3. 汞(Hg)的限量标准:美国没有制定统一的食品中汞的限量标准,但FDA对某些食品中汞的含量有相应的监管。
例如,对于鱼类和其制品,FDA建议使总体摄入的汞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欧盟的欧盟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以下是其中一些示例:1. 铅(Pb)的限量标准: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要求,食品中的铅限量标准为0.05毫克/千克。
食品 重金属检测标准
![食品 重金属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1222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0.png)
食品重金属检测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镍等,它们在食品中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铅、镉、汞、铬和镍等元素。
针对不同食品种类,其重金属的检测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例如,水产品中的镉限量为0.5mg/kg,大米中的铅限量为0.2mg/kg等。
其次,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针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抽检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及时予以处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原辅料的把关,选择优质、安全的原辅料,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避免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或者质量不合格的食品。
总之,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和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监管措施,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的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2011年4月初,我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汞污染所引起。
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谨防茶叶中的重金属污染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对于重金属的污染只要我们从其来源加以控制,就多多少少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影响着环境,更影响到了食品的安全,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重金属以汞毒性最大,镉次之,铅、铬、砷也有相当毒害,有人称之为“五毒”。
重金属对环境污染有两个方面值得特别重视。
重金属容易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且毒性随形态而异。
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而消除。
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食品的安全。
我们需要避免吃到受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三方圆公司有检测重金属的检测卡,让人们知道哪些食物被重金属污染了,下面是“五毒”对食品所产生的危害:
一.食品中汞的污染
汞:除职业接触外,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食物,其中以鱼贝类食品的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
除水产品外,也可通过含汞农药的使用和废水灌溉污染农作物和饲料,造成谷类、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甲基汞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以肝、肾、脑组织含量最多。
甲基汞具有亲脂性和与体内巯基的亲和力强,干扰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功能。
慢性汞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而且致永久性的损伤。
二.食品中镉的污染
镉:在一般食品中均能检出镉,其含量范围在0。
004~5mg/kg之间,也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达到很高的浓度。
一般来说,海产品、动物性食品镉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又以谷类、洋葱、豆类、萝卜等蔬菜含镉较高。
镉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镉大部分与低分子硫蛋白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主要蓄积于肾脏,其次是肝脏。
镉对体内巯基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主要损害肾、骨骼和消化系统三个部分,特别是肾小管的损害,使再吸收发生障碍,可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
另外,镉可使骨钙析出,从尿排出,导致出现负钙平衡,引起骨质疏松。
也有研究表明,镉及其化合物对动物和人有一定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三.食品中铅的污染
铅:非职业性接触人群体内铅主要来源于食物。
进入消化道的铅,由于受到膳食中蛋白质、钙、植酸等因素的影响,仅有5%~10%的铅被吸收,吸收的铅有90%以上沉积于骨骼中。
肝、肾、脑组织等也有一定的分布并产生毒作用。
中毒主要是慢性损害作用,在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神经衰弱、神经炎和消化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昏、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肌肉关节疼痛、肌无力、口腔金属味、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严重者可致铅中毒脑病。
儿童较成人敏感,过量铅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
铅还干扰免疫系统功能。
四.食品中铬的污染
铬:主要来源于劣质化妆品原料、皮革制剂、金属部件镀铬部分,工业颜料以及鞣革、橡胶和陶瓷原料等;如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
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
五.食品中砷的污染
砷: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其它砷化合物毒性更强。
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位蓄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
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对人体不会构成危害。
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化学制药、玻璃工业中的脱色剂、各种杀虫剂、杀鼠剂、砷酸盐药物、化肥、硬质合金、皮革、农药等;危害的人群有农民、家庭主妇、特殊职业工人群体。
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淡水为0.2~230靘/L,平均为0.5靘/L,海水为3.7靘/L。
如果24小时内尿液中的砷含量大于100微克/升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有致癌的可能。
而且如果孕妇体内砷超标还会诱发畸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