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合集下载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文档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文档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一部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情景喜剧,于2007年9月23日开始上映,至今已完整播出三季,第四季正在热播。

2009年获得喜剧类最佳贡献奖,2010年获得人民最爱的喜剧类电视剧奖。

男主角Sheldon还因此获得了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该剧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极具特色的语言,赢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不断。

幽默诙谐,充满矛盾,略显晦涩却又不失喜剧感的语言总是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一、《生活大爆炸》的剧情简介这是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主人公Leonard和Sheldon 是一对好朋友,一起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

他们都是拥有绝对高智商的物理学家,Leonard是实验物理学家,Sheldon是理论物理学家。

他们两人的智商之和是360,但情商却极低,人际交往能力几乎为零,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物理学理论可以倒背如流,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们。

两位男主角的两个同样书呆子的朋友即自认为是花花公子的Howard,拥有麻省理工的工学硕士学位;来自印度的 Rajesh 是粒子天体物理学家,经常语出惊人,却患有严重的“与异性交往障碍症”。

突然有一天,隔壁搬来一位美貌性感的女孩Penny。

Penny是个梦想成为演员却只能在快餐店打工的服务生,她个性开朗,待人热情友善,与这四位科学怪才截然不同。

Leonard对她怦然心动……于是,一个美女和四个科学宅男的生活开始爆炸了。

二、《生活大爆炸》的语言特点(一)对话幽默诙谐幽默诙谐的对话是使情景喜剧生动起来的最有效手段。

该剧的对话多半充满智慧与冷静却又带着强烈的幽默感。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对合作原则的违背而产生的幽默。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来的,他指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这一对话双方共同遵循着的原则即合作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2)质的准则;(3)关系准则即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

对外国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分析

对外国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分析

对外国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分析在外国情景喜剧中,语言幽默的修辞手段十分丰富。

以下从两个角度,即口头表达和语言音调,进行分析。

一、口头表达1.双关语双关语的英文表达方式为pun。

是一种语言上的幽默表现,它有两种意思,而且这两种意思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在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曾经说过:“我觉得我要是一个娃娃的话,我就是个可爱的玩具娃娃了。

”这里的"玩具娃娃"有"可爱的人"和"玩具"两个意思,因为谢尔顿是个奇怪的人,所以他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像个玩具娃娃。

2.夸张语法在外国情景喜剧中,夸张语法十分流行。

这种幽默表达的可笑之处通常在于,主人公会使用错误的语言结构,这样就会像是一种滑稽表演。

例如,在英国电视剧《神秘博士》中,博士曾经说过:“我不是机器人,我是博士!我一生都在和时间和宇宙战斗。

现在您在和我战斗,还要和时间战斗,所以……好运吧!”在这里,博士使用了一种夸张语法结构,听上去非常滑稽。

3.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一种事物形容成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段。

在外国情景喜剧中,比喻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幽默表达方式。

例如,在美国电视剧《老友记》中,乔伊曾经说:“感觉就像是有一个小人在你胃里跳舞。

”在这里,乔伊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他的感觉,非常幽默。

二、语言音调1.口音幽默人们所说的口音幽默,也可以用词语音处理幽默。

口音幽默常常出现在外国情景喜剧中,这一点对于对方是同种族还是不同种族适用。

例如,在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先生总是用英国标准音说话,而华生医生用的是小声的印度口音。

这一点非常有趣,因为他们有千差万别的口音,这一点经常被当作玩笑来使用。

2.停顿停顿是另一种能够产生幽默的语言音调修饰方式。

在外国喜剧中,主人公们经常会停顿一会儿,或者在说话的过程中反复犹豫,这种幽默的效果经常被运用。

例如,在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和华生常常在说话的时候停顿,这种效果使观众感到非常有趣。

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字幕翻译策略研究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引言:情景喜剧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中受众喜爱的一种剧种,其幽默搞笑的风格和精彩的对白常常能够让观众捧腹大笑。

而《生活大爆炸》作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情景喜剧,其幽默的台词更是一大亮点。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为了保证异国观众的理解,字幕翻译成为《生活大爆炸》吸引海外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大爆炸》字幕翻译策略,准确传达幽默的效果。

一、幽默的表现形式及其挑战《生活大爆炸》的幽默主要体现在对白中,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玩笑、尖锐的讽刺等方式实现。

然而,幽默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相关的,这给字幕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语言障碍:《生活大爆炸》中的许多幽默元素来自于语法的巧妙操纵、词义的双关、熟语的转换等。

如角色谢尔顿常常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口头表达,这更增加了字幕翻译的难度。

2. 文化差异:幽默往往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生活大爆炸》作为一部美国情景喜剧,其中的幽默元素往往与美国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

因此,对这些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恰当翻译是字幕翻译的一大难点。

二、《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字幕翻译策略1. 维持原作风格:对于口语幽默元素,字幕翻译应力求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呈现幽默效果,而不是进行直译。

熟练的翻译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当地的俚语、口语表达,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笑点。

2. 转换幽默元素:为了准确传达原作中的幽默效果,翻译人员还可以将原作的幽默元素转化为目标文化中更容易引起观众笑点的元素。

例如,将原作中基于美国特定文化的笑话改编成基于目标文化的笑话,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

3. 补充解释:对于那些依赖上下文或文化背景的幽默,字幕翻译还可以通过补充解释来帮助观众理解。

这可能包括对角色的身份、特点、爱好等进行简要说明,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幽默的来源。

4. 刻意误判:有时翻译人员为了保留原作中的效果,可能会有意不准确地翻译,以创造出更具幽默感的效果。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文档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文档

美剧《生活大爆炸》语言评析《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一部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情景喜剧,于2007年9月23日开始上映,至今已完整播出三季,第四季正在热播。

2009年获得喜剧类最佳贡献奖,2010年获得人民最爱的喜剧类电视剧奖。

男主角Sheldon还因此获得了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该剧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极具特色的语言,赢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不断。

幽默诙谐,充满矛盾,略显晦涩却又不失喜剧感的语言总是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一、《生活大爆炸》的剧情简介这是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主人公Leonard和Sheldon 是一对好朋友,一起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

他们都是拥有绝对高智商的物理学家,Leonard是实验物理学家,Sheldon是理论物理学家。

他们两人的智商之和是360,但情商却极低,人际交往能力几乎为零,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物理学理论可以倒背如流,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们。

两位男主角的两个同样书呆子的朋友即自认为是花花公子的Howard,拥有麻省理工的工学硕士学位;来自印度的 Rajesh 是粒子天体物理学家,经常语出惊人,却患有严重的“与异性交往障碍症”。

突然有一天,隔壁搬来一位美貌性感的女孩Penny。

Penny是个梦想成为演员却只能在快餐店打工的服务生,她个性开朗,待人热情友善,与这四位科学怪才截然不同。

Leonard对她怦然心动……于是,一个美女和四个科学宅男的生活开始爆炸了。

二、《生活大爆炸》的语言特点(一)对话幽默诙谐幽默诙谐的对话是使情景喜剧生动起来的最有效手段。

该剧的对话多半充满智慧与冷静却又带着强烈的幽默感。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对合作原则的违背而产生的幽默。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来的,他指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这一对话双方共同遵循着的原则即合作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2)质的准则;(3)关系准则即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

《生活大爆炸》中因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发的言语幽默.doc

《生活大爆炸》中因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发的言语幽默.doc

《生活大爆炸》中因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发的言语幽默引导语:情景喜剧在90年代风靡中国,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兴趣和关注,他们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幽默产生的原因。

以下是lw54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生活大爆炸》中因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发的言语幽默。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幽默展开研究。

本文将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方面系统地研究《生活大爆炸》这部美剧,分析如何在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情况下产生出言语幽默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生活大爆炸》违反言语幽默一、背景介绍《生活大爆炸》讲述的是发生在四个科学怪咖和三个截然不同的女孩之间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那些精彩的对话,令人眩晕的科学理论和每个人物所特有的语言特色无时无刻都能让观众捧腹大笑。

它同时也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使他们开始着手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原因。

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会话者如何在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前提下,使会话成功地进行。

然而,会话者可能会违反一些原则来产生一些特殊的会话效果,以传递一些隐含的意思。

所以,本文将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违反两个方面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

二、理论基础(一)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

格赖斯指出,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并不是由一些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的,而是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

在言语交谈时,会话双方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互相理解,使会话目的得以实现。

否则会话双方漫无边际地闲扯,答非所问,毫无连贯性,会话就无法顺利进行。

格莱斯将这些会话双方互相配合、共同遵循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1)质的准则;(2)量的准则;(3)关系准则;(4)方式准则。

(二) 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由里奇提出的一系列准则,旨在实现礼貌在交际中的运用。

感悟爱情之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修辞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语用研究

感悟爱情之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修辞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语用研究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修辞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语用研究摘要:《生活大爆炸》是时下非常风靡的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该片荣获了包括艾美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该剧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通过修辞方式来制造的笑点,本文尝试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人物对白中的修辞手法的幽默效果,对修辞语言的幽默效果做一个分析。

关键词:生活大爆炸;修辞;幽默效果;语用学《生活大爆炸》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2007年上映至今,有着极高的收视率,大量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2009年该剧获得艾美奖,该剧的成功,与其幽默的语言是不开的,主人公是四个科学极客:leonard ,sheldon,howard和raj。

他们的智商极高,但情商很低,剧中女主角penny是个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具有时下年轻人应有的特点.故事就在penny和一群高智商低情商的科学家之间展开了。

本文试从把语用学的角度,特意挑选了剧中的修辞语言作为分析对象,以探究引起幽默效果的原因,解释幽默产生的机制,验证相关语用原理对言语幽默的解释力。

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兴趣。

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欣赏以及使用言语幽默。

一、理论框架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合作原则”。

这就是说,说者与听者应当有一种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合作原则还包含有四条准则以供人们更好地遵守:(1)数量准则:使自己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话语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超出现时要求。

(2)质量准则:说的话应力求是真实的:不明知是虚假的话;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说话的内容要互相有关联。

(4)方式准则:避免隐晦和歧义;说话要简洁明了;条理要清晰。

二、《生活大爆炸》中的修辞语言的幽默效果的实例评析(一)反讽质量准则的第一条次则是:不要说你认为不真实的事情。

反讽所标的的事情和含义通常是与它的字面意思相反的,这就需要读者或者听众会找出字面意思下面的隐含的意思。

反讽通过表达一些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违反了质量准则。

从情景剧《生活大爆炸》看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言语幽默

从情景剧《生活大爆炸》看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言语幽默

从情景剧《生活大爆炸》看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言语幽默一、本文概述《生活大爆炸》作为一部广受欢迎的美式情景喜剧,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贴近生活的剧情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眼球。

该剧在展现四位天才物理学家及其邻友日常生活的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言语幽默元素。

这些幽默对话不仅增强了剧情的趣味性,更在无形中展示了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

本文旨在从会话合作原则的角度,深入分析《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探讨该剧如何通过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制造幽默效果,从而揭示情景喜剧中幽默产生的重要机制。

通过对该剧的详细解读,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会话合作原则在言语幽默创造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欣赏到《生活大爆炸》所展现的幽默魅力。

二、《生活大爆炸》概述《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于2007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播。

该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四位天才物理学家谢尔顿(Sheldon Cooper)、莱纳德(Leonard Hofstadter)、霍华德(Howard Wolowitz)和拉杰什(Raj Koothrappali)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邻居佩妮(Penny)之间的有趣互动。

这部剧集深受观众喜爱,不仅因为它涵盖了科学、技术、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更因为它成功地运用了会话合作原则来创造言语幽默。

会话合作原则通常指的是在对话中,参与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定,以确保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然而,《生活大爆炸》中的角色们经常故意违反这些原则,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笑料。

例如,谢尔顿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对细微语言的过度解读,使得他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经常产生误会和冲突,但这些误会和冲突却成为了剧情的亮点。

《生活大爆炸》通过巧妙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成功地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幽默风趣的角色,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时光。

该剧也展示了科学家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另一面,消除了大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三、会话合作原则及其违反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 P. Gric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导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的言语幽默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的言语幽默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的言语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幽默不仅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同时活跃和改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幽默是必不可少的交际技能与交际润滑剂。

根据其特有的人所具有的品质、能力与技能,幽默可以归为人类的区别特征之一。

因此,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与专家,诸如哲学、文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开始进行了多角度多元化的幽默言语分析与阐释,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都是成绩斐然的。

根据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与作家阿瑟·凯斯特勒关于幽默的分类来看,学界普遍认同将幽默分为言语幽默、情景幽默与文化幽默。

纵览言语幽默研究发展历程,对于言语幽默的研究呈现出从一元化、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多元化、多学科、重应用的研究层面转变。

而近年来,虽然言语幽默研究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一直还没有一个能够完全阐释出言语幽默解读的认知机制与过程。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发展,给予了言语幽默研究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与理论视角。

这其中,就包括了近来不断被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

虽然这两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言语幽默认知层面的问题,但是它们仍旧只是比较笼统不太系统的理论原则,并没有完全详细的展示出言语幽默的具体形象的心理认知过程与步骤。

因此,本文参照王文斌在2004年提出的幽默言语的解读认知过程即以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之间的互补性来解读言语幽默的认知机制。

本文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为语料,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即从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与此两者之间的互补性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来分析言语幽默产生、发展、理解的认知机制。

通过对《生活大爆炸》——第八季言语幽默的分析,旨在对比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在言语幽默的实践分析中阐释将其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而能够进一步的运用到言语幽默认知机制的实践当中去。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语言分析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语言分析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语言分析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语言分析摘要:《生活大爆炸》这部情景剧讲述了四个物理学天才和一名餐厅女服务生的日常生活故事,得到了英语爱好者和年轻人观众的广大好评。

剧中诸多搞笑诙谐幽默的段子。

本文将主要侧重中分析剧中语言方面幽默的成分。

关键词:语言合作原则;委婉语;反讽
语言学界多从语用学和认知学角度来对分析言语幽默,国内外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言语幽默现象。

情景喜剧无疑提供了最为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

正在热播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其语言特点幽默风趣,富有个性,具有情景喜剧的典型特点,在研究幽默言语上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文拟在总结剧中的幽默语句的基础上对这部热播美剧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

1、语音中的幽默
本文重点分析语音的两个方面——停顿和语速的幽默效果。

首先,停顿这种语音中断的现象是为了在日常谈话交往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而存在的,因而在大段的语言中不加任何停顿,虽然一方面可以显示说话一方的思维和逻辑的严谨性,却也同时对说话对象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而在大段不停顿对话之后的突然停顿,则更能够造成幽默的效果。

例如在剧中sheldon cooper是一名天才理论物理学家,他常常使用缺少停顿的科学式的解释语言让别人晕头转向。

在第一季的第一集中,sheldon同leonard一起去。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2)English Abstract (3)1. Introduction (4)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4)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5)2. Literature Review (5)2.1 Previous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 (5)2.2 Previous Study on Relevance Theory (6)3.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7)3.1 Humorous Effects in The Big Bang Theory Achieved by The Gap between Maximum and Optimal Relevance (7)3.2 Humorous Effects in The Big Bang Theory Achieved by The Gap Between Ostentation and Inference (10)3.3 Humorous Effects in The Big Bang Theory Achieved by The Differences of Cognitive Context (12)4. Conclusion (14)References (16)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摘要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手段,以其逗趣的功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言语幽默是幽默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正确地理解和表达言语幽默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进一步。

用关联理论解读_生活大爆炸_的幽默话语

用关联理论解读_生活大爆炸_的幽默话语
[ 2] 25
文献标识码 : A
幽默是一种普 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 与我们的日 常生活 息息相关。它作为一种人 际交往 的有效 方式 , 是所有 语言 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 , 是一种 具有制 笑功能的 交际 形式。幽默话语就是能产 生幽默 的语言 , 这 一类语言 因其 独特的艺术效果而倍 受人欢迎。 幽默话 语外谐 内庄 , 引人 发笑 , 但 不庸 俗 , 不轻浮 , 含 蓄而 不含混 , 蕴 含着 哲理 和机 智 [ 1] 161 。幽默话语一方面离不 开语言 本身 的内在 规律 , 另 一方面在很 大程 度上 依赖 于语 境。幽 默的 产生 在很 多情 况下是说话者故意说 出与特定语 境表面 上不相 关的话 语 , 故意提供模糊 信息 , 由 听话 人揣 摩说 话者 的 言外 之意 , 这 个过程正是明 示 - 推 理的 话语 理解 的过 程。本 文利 用关 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对 风靡中国的美国 情景喜剧 生活 大爆 炸 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 , 从 而对幽默 的产生、 幽默 话语 的理解及其效果的实 现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收稿日期 : 2011- 03- 23 作者简介 : 丁晓静 ( 1982
), 女 , 研究方向 : 语言学。
58





的回答是说你忘记带走 了这个 手榴弹。 在正常情 况下 , 手
二、 幽默言语的语用特征
如前文所述, 任何语言 本身并不幽默 , 幽默只存在于接 受者的认知过程 中。只 有当语 言和具 体的语 境结合 起来 , 与其所要表达 的含义 结合起 来, 与其 所要表 达的不 和谐中 的和谐结合起 来 , 为 听者所 接受并有 心理准 备去获 得愉悦 时 , 才有幽默可 言。幽 默的来 源不仅 来源于 话语的字 面意 思 , 还有赖于听者结合认知 语境做出推理 , 对幽默发出者意 图的认识。话语、 语境、 话语的理解、 说 话者的意图、 听话者 的推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正是语用学 研究的对象。 因此 , 从根本上讲, 幽默的理解是一个语用问题。 第一 , 幽默言 语的 语用 特征 表现 为 不 和谐 性

《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浅析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摘要:幽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本文选取的语料来源于美国当今流行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从言语方面分析了对剧中的幽默进行了分析。

希望本文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言语幽默产生的内在机制的认识,并有助于对言语幽默的理解和欣赏。

关键词: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1 引言幽默是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可以跨越种族、文化、性别和阶级障碍,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没有幽默,生活将会变得很沉闷和无味。

一些语言学家,近年来,显示日益浓厚的兴趣的幽默现象。

在多学科如哲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很多研究项目以及幽默的语言在文学作品在电影和电视剧已经进行了研究。

200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出版了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下流行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

这部情景剧讲述了四个物理学天才和一名餐厅女服务生的日常生活故事,得到了英语爱好者和观众的广大好评。

基于幽默多产生于话语当中,(李悦娥,2002)因此本文主要从言语方面分析此剧种的幽默。

2 关于幽默及其分类虽然幽默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看似普通平凡,然而却很难对它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

对于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很多学者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幽默的定义:“幽默是一种能力,可以引起或感觉娱乐。

”(牛津高阶词典, 1974)“幽默是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些事情可笑,有趣,滑稽等;或是一种能力去感知、享受或表达有趣的、滑稽的、可笑的事情等等。

”(美国传统词典, 1980)“幽默是一些引起娱乐、欢笑等的事情,或着是识别,反应或表达一些好玩、有趣等的事情的能力。

”(朗文当代词典, 1968)除了很难定义幽默以外,自古以来人们对定义的分类也出现了激烈的讨论。

依据不同的标准,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

从广义来讲,幽默可以分为四大类:幽默音乐,幽默行为,幽默绘画和幽默语言。

(王金玲, 2002) 根据讲话者是否有意来制造幽默,分为有意图幽默和非意图幽默。

从间接言语行为看《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

从间接言语行为看《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

经 验 交 流都市家教 290从间接言语行为看《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430056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项秀珍【摘 要】间接言语行为一向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但甚少人关注其衍生产物。

事实上,由间接言语行为造成的幽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文以《生活大爆炸》为研究对象,探索间接言语行为如何产生幽默的效果。

作者发现间接言语行为本身的间接性,听者的误解和不合作是产生幽默的根源。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幽默;美剧一、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Austin 提出,他认为任何有意义可被理解的话语即可视为说话人实施了某种行为。

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借助言语传达自身意图并希望实现此意图的行为。

后来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

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通过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一个行事行为,它“是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何自然,冉永平,2006:234)。

“关于意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且表达的是该句的字面意义。

但是,实际生活里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和包含字面意义,也包含其他的话语意义”(Searle,2001:30)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根据句法形式和社会惯例便可立即推断出说话人的说话意图,即言外之力的话语。

使用规约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出于对听话人的尊重。

如“Can you close the window”和“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lose the window”。

通常听话人在接受到这类句子字面信息时通过其句法已判断出这是一个简介言语行为从而读出话语的真实意义。

事实上许多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已成为习惯用语,因此人们反而很少联系到期最原始的字面意思。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情况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样的话语通常需要听话者根据双方的共同文化教育背景及当时语境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在句法方面并无可遵行的模式。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 生活大爆炸 中的言语幽默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 生活大爆炸 中的言语幽默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生活 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01 引言
03 案例分析
目录
02 言语幽默的分类 04 总结
引言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讲述了一群性格迥异的物理天才在公寓 中的日常生活。该剧以其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言语幽默吸引了全球众 多观众的喜爱。本次演示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进行深入分析。
2、比喻幽默:这种幽默方式在剧中也是相当常见,通过比喻来形象地描述人 物或事物,从而达到逗乐观众的效果。例如,在某一集中,莱纳德·霍夫斯塔 特形容自己的研究领域——弦理论,像是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寻找一只不存在 的小狗。这里的“小狗”既是对弦理论的生动比喻,也暗含了科学家们在研究 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文字游戏幽默:这种幽默手法主要通过玩弄文字发音、拼写等方式来制造 幽默效果。例如,在某一集中,谢尔顿·库珀因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被质疑,便 激动地说:“我不是一个博士后,我是一个‘厚脸皮’!”这里的“厚脸皮” 是“博士”和“厚脸皮”两个词的音译,既强调了谢尔顿的学历,又展示了他 自嘲的能力。
言语幽默的语用学分析
言语幽默的分类
在《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双关语幽默:这种幽默手法在剧中频繁出现,利用词语的多重含义制造出 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某一集中,谢尔顿·库珀在解释为何不喜欢吃巧克 力时说:“因为它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化学物质,会污染我纯净的血 液。”这里的“污染”既是对于咖啡因影响健康的科学描述,又带有谢尔 顿·库珀自己的主观感受。
谢谢观看
这个案例中的言语幽默通过隐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科学研究中的失败比作人生 的“跌倒”,将成功比作“站起来”。这种比喻不仅让观众感到新奇和惊讶, 而且将一个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传达给了观众。同时, 谢尔顿安慰莱纳德的话语也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信息量准则和质量准则,因为 他的安慰并没有提供多少实质性的信息,也没有明确表达出对莱纳德的同情和 支持。这种违反准则的行为制造出了一种反常的幽默效果。

_生活大爆炸_中言语幽默评析_以关联理论为基础_陈英

_生活大爆炸_中言语幽默评析_以关联理论为基础_陈英

230
/ 2012.5 下半月
that I was wrong…to point it out. (Laughter)”(如 你 所 知 , 听者之前 构 建 的 语 境 效 果 , 这 时 听 者 意 识 到 自 己 之 前
几个星期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可能发生了点不愉
最大关联的假设是不足以使自己完成此时的言语解
四、结语
的歉意。然而与听者假设截然不同的是,Sheldon 接下来
言语幽默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影视
的话语“to point it out”完全颠覆了听者之前用最小努力 作品中,因此 ,对 于 言 语 幽 默 的 理 解 是 人 们 社 会 生 活 中
获得最大语境效果的尝试。 这时,听者必须重新做出处
关键词:言语幽默;关联理论;《生活大爆炸》
一、引言 《生 活 大 爆 炸 》(The Big Bang Theory) 是 一 部 由 美 国 哥 伦 比 亚 广 播 公 司 制 作 并 于 2007 年 9 月 下 旬 开 始 在美国播出的一部情景喜剧。 该剧一经播出就获得了 巨 大 的 成 功 , 在 2009 年 获 得 喜 剧 类 最 佳 贡 献 奖 , 在 2010 年获得人民最喜爱电视剧奖。 剧中男主角 Sheldon 的 扮 演 者 更 是 以 他 出 色 的 表 演 获 得 了 2010 年 艾 美 奖 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称号。 该剧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喜爱, 其诙谐幽默的言语及其对剧中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都 功不可没。 因此该剧中言语幽默的解读对于该剧欣赏 就显得至关重要。 《生活大爆炸》以美国著名学府加州理工学院为故 事背景,讲述了四个在学院工作的科学天才,虽然有着 非凡的智商,然而人际交往能力却低得出奇的男主角, 其中尤以男主角之一 Sheldon 为甚,他在剧 中 大 量 言 语 幽默构成了该剧主要的幽默效果。 二、言语幽默与关联理论 幽 默 一 词 来 源 于 拉 丁 语 “humere”,原 意 是 “液 体 ”, 后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 它失去了原有的意思并逐 渐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幽默词义。 学者一般把幽默分 为言语幽默和情景幽默两种, 言语幽默与语言密切相 关,也是本文要讨论的幽默。 国内外关于幽默的研究已 经有很长的历史。 国外幽默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时代,众多学者分别从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以 及语用学角度对幽默进行了阐述。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 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本文所选情景喜剧中 的言语幽默进行解读。 关 联 理 论 是 由 著 名 语 言 学 家 Dan Sperber 和 Deirdre Wilson 于 1986 年 在 他 们 的 著 作 Relevance:

合作原则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解读

合作原则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解读

合作原则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解读作者:高晓平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7期《生活大爆炸》是 2007 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一部典型的美国情景喜剧。

该剧讲述了四个高智商、低情商的科学天才和一个美女邻居的故事。

剧中大量言语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言语幽默是依托语言形式的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语言艺术。

一、理论基础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 于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日常会话中,“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

它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也就是说,谈话双方为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他们总是互相合作并遵循一定原则,在现实会话中,谈话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或方向,这时谈话是有意义的,并且是相互理解的。

这就是著名的Grice合作原则。

这一原则具体包括“四条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其具体解释见下表:合作原则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会话状态。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格恪守这些准则。

相反,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违背这些准则,闹出笑话或引起误会;制造特殊的会话效果,向听者传达说话人的弦外之音。

我们在观看幽默影视作品时,如果只明白字面意思,就无法真正解读其中的幽默。

二、《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实例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幽默语言。

剧中人物有意游走于合作原则的背面,他们的对话大多是通过违背合作原则来传达丰富生动的言外之意以达到某种幽默效果。

1.违背量的准则产生的幽默量的准则要求在对话时说话者应该提供含有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信息量不足或者过多就会违背量的准则,产生幽默效果。

例 1:信息量过多Sheldon:“Penny,Penny,Penny.”Sheldon 是个物理天才,凡事都讲究精确,对生活中的事情也不例外。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的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的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1.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Method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brief introduction ofthe big bang theory
② The Maxim of Quantity
(i)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 of the exchange
(ii)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r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6) Sympathy maxim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四、Outline of the Proposed Study
2) show that Sheldon created his verbal humor by violating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3. Problems to be Investigated
1) it may not be easy to get the script of the TV series.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The study makes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verbal humor in the sitcom The Big Bang Theory by some major theories in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Speech Act Theory are major theories in pragmatics. The study test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analyzing the verbal humor in sitc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nd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verbal humor under the prag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pragmatic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humor is generated by deliberately or unintentionally violating CP, PP and illocutionary act. Furthermore, the study is helpful for the viewers to get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verbal humor in the sitcom The Big Bang Theory. It also does good to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for having an easier learning enviroment and arous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Key Words:verbal humor;pragmatic analysis;The Big Bang Theory;Sitcom

生活大爆炸 学口语

生活大爆炸 学口语

生活大爆炸学口语1. 生活大爆炸里可都是口语宝藏啊!就像谢尔顿那独特的说话方式,“Bazinga!”这个词超有趣,他每次用这个词来表示开玩笑的时候,都特别有感觉。

学口语要是跟着这部剧,那不得像火箭一样进步。

2. 生活大爆炸,那就是口语学习的魔法盒。

你看莱纳德说话时的那种委婉,像他在拒绝谢尔顿那些无理要求的时候,说的话都很有技巧。

咱们学口语就得这样,不能太生硬,不然就像块木头似的,谁愿意跟你聊天呢?3. 哇塞,生活大爆炸里的口语简直绝了!佩妮说话就很接地气,她那些日常用语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能打开地道口语的大门。

比如说她经常说的“Whatever”,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语调都很有讲究,学会了就能让自己的口语更自然,不会像个机器人似的。

4. 生活大爆炸是口语学习的金矿啊。

拉杰什一紧张就说不出话来,可一旦开口,那也是很有料的。

他在和朋友们争论科学问题时的用词,就像一颗颗闪亮的宝石。

我们从中学口语,就好像在收集这些宝石,慢慢让自己的口语变得丰富多彩,难道这不比那些枯燥的课本有意思多了?5. 嘿,生活大爆炸里学口语可太好玩了。

谢尔顿对规则的执着在他的话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像他强调公寓协议的时候。

我们从他的话里能学到很多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这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把自己的口语大厦建起来。

6. 生活大爆炸中的口语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

里面的角色们你来我往地对话,像霍华德那种幽默风趣的调侃。

他调侃谢尔顿的那些话,就像派对上的彩色气球,充满活力。

我们要是学会这种调侃的口语,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肯定能让气氛嗨起来。

7. 生活大爆炸可是口语学习的超级宝典。

佩妮和谢尔顿的互动对话就很值得研究。

佩妮有时候对谢尔顿那些奇怪理论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同情况,从这里面学口语,就像顺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找到语言的大海。

9. 天呐,生活大爆炸里的口语素材多到爆。

拉杰什在和女生说话时的那种小心翼翼,从他的用词和语调都能看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Elizabeth—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Jane Eyre and Pride and Prejudice2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3 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教育语言学重估4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5 奇幻作品中所反映的欧洲民族神话—以《指环王》为例6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7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8 论被动句的翻译9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10 传播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以美剧《复仇》为例11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12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13 英汉超音段音位的对比分析14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15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汉译策略16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17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18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19 忠实与变通策略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20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21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22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23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24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25 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26 《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和野性27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28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29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1 《圣经<箴言>》的修辞分析32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33 《德伯家的苔丝》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34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35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36 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37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38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39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40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41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42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43 简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44 《黑暗之心》的人性探究4546 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47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48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Ideas in Walden49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50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51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52 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53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54 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慈善文化5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56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57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58 “自我”的迷失与重构:论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论文)59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60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61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62 《围城》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63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64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65 从到《到灯塔去》的主要角色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66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67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68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69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70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71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72 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73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74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75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76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77 英汉颜色词“红”与“白”的文化内涵研究78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79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80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81 意译在广告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探析82 英语介词的翻译83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84 《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85 环境与命运——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美国悲剧》中的克莱德868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incidental P lots in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88 An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in Jack London's Short Stories89 威廉福克纳与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女性角色分析90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91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92 激励小学生积极说英语的教学法93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94 Ju 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95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96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97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98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99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100 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研究101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hesiveness10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体现103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04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05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106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107 “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108 分析数字“九”极其倍数的英译109 从迪斯尼动画《木兰》看中美文化差异110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111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主义11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113114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115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116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11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18 动画片《花木兰》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构和重构119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120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121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122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123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124 《红字》中的象征主义125 《欲望号街车》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女性主义解读126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27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128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语言学视角129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30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131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132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133 英语中法语借词刍议134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135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136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137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138 英语学习者对合作学习的看法139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140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141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142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43 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144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145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46 对意象翻译的初步研究147 通过对比研究看电影《小红帽》对经典童话小红帽的颠覆148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149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150 论证北美独立战争的合法性—重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151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152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153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154 庞德诗歌《在地铁站里》的意象分析155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156 论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57 简爱性格研究158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159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160 Double Vision in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Great Gatsby161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162163 移民影响下的美国文化特点分析164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165 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166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167 英汉招呼语差异探析168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词语的翻译169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170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171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172 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73 商务英语中缩略词的运用及翻译174 浅谈简•奥斯丁《劝导》的反讽艺术175 从足球看中西文化差异176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77 从美狄亚和伊阿宋的故事探究希腊悲剧的复仇情节178179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180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181 英汉颜色词翻译182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183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184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185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186187 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18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调查研究189 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文化冲突190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191 Major Barrier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192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93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型分析194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19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196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197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198 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199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200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