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源于生活 最终回归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摘要】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儿童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采用主体性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关键词】:生活、开发、参与、情境

一、走进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以及通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需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则等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下面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描述的“节约用水”教学主题生成的具体案例。

在本班教室的外面,有一个小水池,每次下课后,就会有许多学生去那里洗手或洗物品。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洗手要

用很长时间,一边涂洗手液,而水却一直在哗哗地流着;有的学生经常忘了关水龙头或者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下滴……从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我感觉到学生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后来我又请家长配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家中同样也存在浪费用水的情况。事实上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而且随着人类的生产和各种开发活动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愈益紧缺。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珍惜环境资源的教育要求,于是结合相关教材内容,我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和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并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制定力所能及的生活节水措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浪费用水现象,由此生成“节约用水”这一教学主题,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这样,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通过教学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此形成的教学主题是充满儿童真实生活源头活水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儿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课程、教材是基于儿童生活的,课程、教材对具体教学主题的生成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因地制宜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和问题生成教学主题,力求达到课程、教材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生活需求的一致。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要依据。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与典型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和班级的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不在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而是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因此,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改变以往“教材为中心”的教材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或看图讲解。在保证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儿童在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各个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儿童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等,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等等均可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从儿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挖掘出课程的宝贵资源。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教学内容要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这为教学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当然,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容”这一主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可以创设“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师生讨论解决。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讲过:如果要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我要知道学生的经验是什么,没有这个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学生的生活现实、生活经验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做到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要求教师要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家和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发展状况,在课前注意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态度、经验、困惑和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生活经验和课程要求进行教学。

“生活即教育。”一方面,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应该走进教室,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另一方面,教学要走出教室,走进真实的生活天地,融入到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例如,《上超市》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进行,学会购物应有计划。知道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购物基本常识,能尝试着自主购物,学会文明购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超市购物”和“购物交流”两课时连续上的方式。

在上第一课时“超市购物”之前,发好《告家长书》,请家长协助孩子做好家庭购物需要小调查,并为孩子准备适当的购物经费。然后安排一节课,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到学校附近超市进行购物,教师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活动情况。

在上第二课时“购物交流”时,回到教室里,师生进行超市购物活动交流。以超市购物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情境模拟、自我评价等,引导学生自主概括超市购物常识,并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文明购物、有计划地购物。

可以说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这样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进行,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全部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学生其实是在进行和探讨着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因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实际生活的过程,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因此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教学因之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切实地体现了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努力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