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
梅州统计年鉴MEI ZHOU TONG JI NIAN JIAN2022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目录4目录统计图1 地区生产总值 (12)2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12)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2)4 年末总人口 (13)5 固定资产投资 (13)6 农业总产值及主要农产品产量 (14)7 工业总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5)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9 实际利用外资 (16)10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17)11 住户存款余额 (17)12 人民生活 (18)统计资料一、综合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21949年-1977年地区生产总值 (23)1-31950年-1977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24)1-41949年-1977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25)1-51950年-1977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贡献率 (26)1-61950年-1977年各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27)1-7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 (28)1-8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30)1-9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32)1-10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贡献率 (34)1 - 111978年-2004年各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36)1-122004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 (38)1-132004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40)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5目录1- 142004年-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 42 1- 152004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贡献率 ............................... 44 1- 162004年-2021年各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 46 1- 17各行业增加值 ........................................................... 48 1- 18梅州市及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 .................................... 49 1- 19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 一 产业增加值 .................................. 50 1- 20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二产业增加值 .................................. 51 1- 21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 .................................. 52 1- 22梅州市及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53 1- 23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 一产业增加值指数 .............................. 54 1- 24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 .............................. 55 1- 25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 56 1- 26梅江区(含市直)地区生产总值 ........................................... 57 1- 27梅江区(含市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58 1- 28市直地区生产总值 ....................................................... 59 1- 29市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60 1- 30梅江区地区生产总值 ..................................................... 61 1- 31梅江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62 1- 32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 ..................................................... 63 1- 33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64 1- 34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 ..................................................... 65 1- 35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66 1- 36平远县地区生产总值 ..................................................... 67 1- 37平远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68 1- 38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 ..................................................... 69 1- 39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70 1- 40大埔县地区生产总值 ..................................................... 71 1-41大埔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72 1- 42丰顺县地区生产总值 ..................................................... 73 1- 43丰顺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74 1- 44五华县地区生产总值 ..................................................... 75 1-45五华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 76 1- 46各县(市、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 ........................................ 77 1-4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 78 1-48全省五个山区市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 . (80)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目录二、人口、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2-1人口、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主要指标 (85)2 - 2 年末户籍总人口 (86)2- 3 各县 ( 市、区) 年末户籍总人口 (87)2-4各县(市、区)人口变动主要指标 (87)2-5各县(市、区)年末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比重 (88)2-61981年-2009年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89)2-72010年-2021年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90)2-8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 (91)2-9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 (92)2-10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 (93)2 - 11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 (94)2-12单位女性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95)2-13各县(市、区)在岗职工年末人数 (96)2- 14职工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 (98)2 - 15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99)2-16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100)2-17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101)2-18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102)2-19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103)2-20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104)2-21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105)2-22 其他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106)2-23各县(市、区)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 (107)2-24各县(市、区)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 (108)2-25各县(市、区)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 (109)2-26各县(市、区)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 (110)三、农业3- 1 农业主要指标 (114)3- 2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 (115)3- 3 年末耕地面积 (115)3- 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当年价) (116)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117)3-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 (118)3- 7 各县 ( 市、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19)6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7目录3- 8 农 林 牧 渔 业 总 产 值 ...................................................... 120 3- 9 农 林 牧 渔 业 增 加 值 ...................................................... 120 3- 1 0 农 作 物 播 种 面 积 ....................................................... 121 3 - 11 农作物产量 ............................................................ 122 3- 12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亩产及总产量 ..................................... 123 3- 13水果面积和产量 ........................................................ 124 3- 14畜牧业生产情况 ........................................................ 125 3- 15各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亩产及总产量 ........................... 126 3- 16各县(市、区)畜牧业生产情况 ......................................... 129 3- 17各县(市、区)林业、茶叶、渔业生产情况 ............................... 131 3- 18各县(市、区)水果面积和产量 ......................................... 132 3- 19分乡镇主要指标 .. (133)四 、 工 业4- 1 工 业 主 要 指 标 .......................................................... 140 4- 2 工 业 总 产 值 ( 当 年 价 ) .................................................... 141 4- 3工业总产值指数(1978=100) ........................................... 142 4- 4 各 县 ( 市 、 区 ) 工 业 总 产 值 ( 当 年 价 ) ..................................... 143 4- 52000 - 2021年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指数 .................. 144 4- 6 全 市 各 县 ( 市 、 区 ) 工 业 增 加 值 ( 当 年 价 ) ................................. 146 4-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 147 4- 8 各 县 ( 市 、 区 ) 工 业 经 济 效 益 指 标 ....................................... 148 4- 9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149 4- 10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 151 4- 11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 154 4- 122021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 157 4- 132021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 159 4- 142021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 162 4- 15202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165)五 、 能 源5- 12010- 2021年梅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 175 5- 22010 - 2021年梅州市各县(市、区)能源主要指标 ........................ 176 5- 3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 178 5-4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 ........................ 179 5-5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品种分行业能源消费 .......................... 180 5- 6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183)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目录六、运输、邮电6- 1 运输、邮电主要指标 (186)6- 2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总量 (187)6- 3 全社会客、货运输量 (188)6- 4 运输工具拥有量 (189)七、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7-1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主要指标 (193)7-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 (194)7- 3 固定资产分类投资增速 (195)7-4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情况 (196)7-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 (197)7-6房地产开发面积和销售情况 (198)7-72000-2021年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 (199)7- 8 建筑企业生产情况 (200)7-9建筑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财务状况 (203)7-10建筑业按经济行业分财务状况 (204)7-11梅州市分县(市、区)建筑业主要指标情况 (205)八、国内贸易8-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0)8-2各种类型分组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1)8-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 (212)8-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213)8-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214)8-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财务状况 (215)九、物价9-1梅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218)9-2梅州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219)9-3梅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219)十、对外经济与旅游10-1利用外资与出口贸易主要指标 (222)10-2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总额 (223)10- 3 利用外资情况 (224)8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9目录10-4外贸进出口总额及主要商品出口额 ....................................... 225 10- 5接待旅游者人数情况 .................................................... 226 10- 6 旅 游 收 入 情 况 .......................................................... 227 10- 7 旅 游 基 本 情 况 . (227)十一、财政、金融、保险11- 1财政、金融、保险主要指标数据 ......................................... 230 11-22015-2021年梅州市一般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 231 11- 3各县(市、区)地方 一 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232 11- 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 233 11- 5各县(市、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 (234)十二、人民生活12- 1 人 民 生 活 主 要 指 标 ..................................................... 237 12-2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及生活消费支出 . 238 12- 3各县(市、区)农村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239 12- 4梅州市全体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 240 12- 5梅州市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 243 12- 6梅州市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 (246)十三、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及环保13- 1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及环保主要指标 .......................... 251 13- 2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 252 13- 3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 253 13- 4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 ............................................. 255 13- 5 卫 生 机 构 基 本 情 况 ...................................................... 256 13- 6 科 学 技 术 基 本 情 况 ...................................................... 257 13-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基本情况 ..................................... 258 13- 8文化事业基本情况 ...................................................... 259 13-9体育系统职工人数及全市体育活动情况 ................................... 260 13- 10 社会福利事业基本情况 .................................................. 261 13- 11 婚姻登记情况 .......................................................... 262 13- 12 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263)十四、规模以上服务业14- 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 (267)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目录14-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分行业门类主要指标 (268)14- 3分县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 (270)附件1:各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各市地区生产总值 (276)各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277)各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78)各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279)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80)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数 (281)各市固定资产投资额 (282)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3)各市进口总额 (284)各市出口总额 (285)各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286)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工资(2021年) (287)各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88)各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89)各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 (290)各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 (291)各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 (292)各市年末常住人口数 (293)各市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 (294)附件2:“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96)“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98)“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梅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00)"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兴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02)“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平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04)“十二五、十三五”时期蕉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06)“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08)“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丰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10)“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五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312)102022 年梅州统计年鉴11统计图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统计图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9.448.332.3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31.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2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统计图注:2015年起非农人口改为城镇人口。
梅州市统计年鉴数据: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梅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
财税 财政总收入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财政支出 国地税总收入 国税收入 地税收入
能源及能耗 全社会用电量 工业用电量 单位GDP能耗
计量单位
平方公里 公顷
万人 %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元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元 % 亿元 %
20.47 6.04 12.41 2.08
6.73 2.95 8.55 6.54 4.02 2.52
12.27 11.20 3.145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农业
农业总产值(当年价) 增长速度 粮食产量 水果产量 茶叶产量 猪肉产量 水产品产量
亿元 % 万吨 万吨 吨 万吨 万吨
-
26.47 2.1 21.92 44.37 948 2.81 2.66
.04
29 5.2 18.37 41.21 1029 2.88 2.54
摘编自
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梅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一)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750 19311
2750 19346
2750 19894
2750 22331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吨标准煤/万元 %
2005年
2750 19912
56.21 45.51 60.7 46.69 30.75 32 2.85
64.33 1.7 16.77 3.1 29.27 -3.2 24.22 -0.9 18.29 9.2 11491 0.4 -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一、引言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以及惠州、东莞等新兴工业城市。
这些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广东省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读者了解各市的发展状况。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三、广东省各市人口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广东省各市的人口数据如下:广州市:1530.96万人(2019年)深圳市:1302.68万人(2019年)珠海市:198.52万人(2019年)佛山市:743.34万人(2019年)东莞市:746.45万人(2019年)惠州市:607.91万人(2019年)汕头市:500.73万人(2019年)湛江市:730.55万人(2019年)茂名市:547.83万人(2019年)肇庆市:410.15万人(2019年)揭阳市:614.84万人(2019年)韶关市:295.77万人(2019年)梅州市:438.83万人(2019年)河源市:257.63万人(2019年)阳江市:261.66万人(2019年)清远市:403.74万人(2019年)潮州市:275.45万人(2019年)汕尾市:347.65万人(2019年)云浮市:258.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省份之一,其经济实力一直备受。
而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则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广东省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
其中,广州市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111万人,其次是深圳市的166万人。
佛山市和东莞市的常住人口也分别达到了74万人和41万人。
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表明广东省的经济活力正在不断提升。
梅州市统计年鉴数据: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
874.4 8.5 161.9 2.8 332.4 10.7 272.1 10.1 380.1 8.2 20262 8.1 555.4 8.5
亿元
54.1
亿元
41.1
亿元
13.0
亿元
亿千瓦时
41.0
亿千瓦时
29.3
吨标准煤/万元 1.4
梅州市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国 2006年
15865 167545
413.2 41.9 500.9 377.5 257.7 211.2 24.8
350.0 9.7 77.6 4.1 151.0 13.8 122.7 14.1 121.4 8.6 8485 9.1 133.7 9.8
434.1 47.8 543.8
279.8 213.5 28.2
744.1 10 148.8 5.0 280.0 12.5 232.0 13.4 315.3 9.7 17382 9.4 466.5 13.1
797.3 11.1 155.0 3.2 299.2 15.8 247.4 16.3 343.0 9.4 18538 10.6 503 10.7
96.9
118.0
148.2
71.2
79.5
82.6
93.4
107.7
49.5
55.0
55.6
59.9
67.0
21.7
24.5
27.0
33.5
40.6
48.8
52.0
56.0
61.0
66.2
35.7
36.5
38.7
41.0
42.7
1.3
1.3
1.2
0.8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是广东省的重要中等城市之一。
梅州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在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也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现状分析1.产业结构梅州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其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渔业,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其中制造业是梅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零服务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是最具潜力和增长空间的产业。
2.经济总量梅州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广东省内占据较高的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梅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约5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8%。
这显示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尽管增速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较高水平。
3.人均收入梅州市的人均收入在广东省内处于中等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5万元人民币,与广东省平均水平接近。
虽然梅州市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二、未来趋势分析1.发展定位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焦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梅州市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要方向,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重点产业未来,梅州市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梅州市将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为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梅州市将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拓展内外市场未来,梅州市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内外市场。
梅州市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同时,梅州市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本和技术资源进入梅州市,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9
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的变化。
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从低工资就业岗位向更高工资就业岗位转移,在微观上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在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从产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释放人口红利。
梅州市统计年鉴数据:主要年份人口.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主要指标2000-2018
95.37 45.64 67.06 610979 461491 27626 121862 26195 28718 14541 22759
90.34 48.62 72.98 1112560 692103 44280 376177 39882 43389 27965 36306
含"一套表"网报城镇非私营单位.
城镇个体劳动者
万人
4.31
6.41
农村社会劳动者
万人
169.18
171.69
从业人员按产业分组
第一产业
万人
101.49
106.25
第二产业
万人
40.5
41.61
第三产业
万人
65.24
64.12
四.职工工资总额
万元
209875
325210
国有单位
万元
179111
251002
城镇集体单位
万元
15856
25194
14.11 5.64 8.47 214.32 28.92 16.02 2.00 14.02 1.40 11.50 10.85 162.65
78.16 63.33 72.84 1659652 1122283 50979 486391 60191 72234 39565 45254
摘编自《梅州统计年鉴2019》
指标
单位
梅州市主要年份人口.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主
2000年
2005年
一.户籍人口
年末总户数
万户
117.12
127.01
年末总人口
万人
485.15
498.92
乡村人口
万人
385.04
梅州市(全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梅州市(全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前言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 (1)第二节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占全国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占全国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占全国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占全国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梅州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梅州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梅州市统计年鉴数据: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五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
3.8
万吨
1.0
1.1
摘编自
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五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一)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238 30396
3238 40586
3238 40586
3238 41065.6
3238 41539.9
103.5 23.0 127.0 109.6 65.6 51.9 3.3
2.0
2.2
10.3
11.5
14.2
16.1
23.2
2.3
2.8
3.2
3.5
4.0
1.1
1.3
1.6
1.5
1.8
1.2
1.5
1.6
1.9
2.3
2.9
3.7
3.9
4.4
4.9
1.4
1.6
1.3
1.4
1.7
0.4
0.4
0.4
0.3
0.5
-5.9
-3.4
-2.3
-2.5
-3.8
24.4
29.5
30.0
33.9
104.0 23.1 127.6 110.1 65.8 52.1 3.3
104.0 23.3 128.3 110.6 66.1 52.2 3.2
105.4 23.3 131.1 113.1 67.4 45.1 3.1
106 23.5 132.2 114.0 68.1 45.2 3.4
49.1 9.8 15.2 -0.1 11.2 12.7 7.3 16.5 22.7 15.3 4758 9.5 0.0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从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第二节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一、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三、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四、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一、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5)一、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三、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5)四、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表2: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乌海市海勃湾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2: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7)表13: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8)表14: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表21: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8: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5)表29: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乌海市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梅州市的介绍
同时,梅州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旅游资源】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庐,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平远县 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 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历史沿革】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南汉设敬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元代设梅州路,明属潮州府,清设嘉应直隶州,民国3年梅州改名梅县,先后属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65年设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梅州市统计年鉴数据: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平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
2.9 2.1 1.1
梅州市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平远 2006年
1374 10309
23.5 45.9 25.5 17.1 13.0 10.3 1.7
20.6 10.6 5.4 4.0 7.9 18.1 7.0 17.4 7.3 8.4 8748 10.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 工业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财税 财政总收入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财政支出 国地税总收入 国税收入 地税收入
能源及能耗 全社会用电量 工业用电量 单位GDP能耗
计量单位
平方公里 公顷
万人 %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元 % 亿元 %
5.4 0.7 1.5 0.7
1.9 0.8 3.2 1.8 1.2 0.6
2.4 1.6 1.1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农业
农业总产值(当年价) 增长速度 粮食产量 水果产量 茶叶产量 猪肉产量 水产品产量
%
亿元 % 万吨 万吨 吨 万吨 万吨
8.1 1.9 10.6 5.1 1263 1.2 0.6
-3.8
8.6 4.3 11.0 5.1 1053 1.2 0.6
摘编自
历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平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5-2015)(一)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1374 10309
1374 14419
1374 15276
1374 16744
1374 16747
53.3 15.2 10.4 5.0 24.0 22.4 22.7 23.7 18.9 13.1 23033 14.8 0.0 1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及趋势。
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
核心指标从总人口数量,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梅州市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梅州市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梅州市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梅州市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梅州市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梅州市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占全省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同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1)
一、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占全省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同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梅州市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
表2:梅州市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梅州市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梅州市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
表6:梅州市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梅州市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占全省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同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
长%)10表17:梅州市男性人口数量同全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占全省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梅州市女性人口数量同全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