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

初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初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篇1一、世界第一大洲1、东方日出之地(1)亚洲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②纬度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2)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3)分区与国家: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中国在东亚。
2、地形与河流(1)地形特点(特征):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2)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如:长江流入太平洋,叶尼塞河流入北冰洋。
(3)亚洲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内陆湖)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二、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1、复杂多样的气候(1)亚洲气候的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
(2)亚洲的季风气候:受海陆差异显著,亚洲东部、南部成为世界上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3)北半球的寒极: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世界的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
2、季风气候与我们的生活(1)亚洲冬、夏季风的`比较名称发源地风向时间影响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陆地)偏北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海洋)偏南风夏季暖热、多雨亚洲季风区的范围和夏季风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初一下地理期末考点总结

初一下地理期末考点总结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讨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初一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主要涉及了地球的基本知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很多地理知识,下面对初一下学期地理的考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期末考试复习有所帮助。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不是完全的圆形。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3. 四季变化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圈,分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点,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太阳直射角度和日照时间都会有所不同。
4. 地球的分层:地球可以分为大气层、水圈、陆地和岩石内核。
大气层是地球上空的气体包围层,水圈是地球上的水体包围层,陆地是地表的土地部分,岩石内核是地壳和地幔的内部部分。
二、自然地理1. 地球的各个板块:地球被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大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这些板块相互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发生。
2. 地球上的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
地球上存在着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这些地貌形成的原因有风化、冰蚀、水蚀等。
3. 气候:气候是地球表面的大气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统计结果。
气候受地理位置、海洋、地形和大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着差异,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4.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球上的水大部分都存在于海洋中。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从地球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然后降落到地表,再通过河流、湖泊或植物的蒸腾进入大气,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和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总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一、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 气候。
-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河流。
-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人文环境。
- 人口。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 文化。
- 亚洲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
-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日本。
1. 位置和范围。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 气候。
- 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 资源。
-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大部分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
3. 经济。
- 日本是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等。
- 日本的农业生产水平高,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1. 亚洲地理特点-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 亚洲地跨东西半球,横跨东经30°至152°、北纬9°至81°之间,东西宽度约1.3万公里,南北最远约8千公里,最窄地方只有56公里。
- 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包括世界上最高的乔戈里峰和最低的死海。
- 亚洲气候多样,有温带、寒带和热带气候,也有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 亚洲的地理区域-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蒙古国、朝鲜半岛、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 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
-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国家。
- 西亚地区:包括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以色列等国家。
-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
- 西南亚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3. 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 中国地跨东经73°40'至135°05'、北纬3°52'至53°33'之间,东西宽度约5,000多公里,南北最远约5,500多公里,东南、南海、黄海环抱,地势资源丰富,也有许多河流,如长江和黄河等。
- 中国拥有多样化的地理景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 中国有温带、寒带和热带气候,也有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4.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连山山脉、大别山脉和松花江对称山脉等。
- 中国的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华东平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5.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和辽河等。
- 中国的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和巴尔喀什湖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大全1. 自然地理环境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赤道周长最大,两极周长最小,呈“扁球体”。
•地球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8万公里,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1.2 大陆、海洋和航线•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澳洲。
•世界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大航线: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印度洋航线。
1.3 自然环境的分带•不同气候区域的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
1.4 自然环境的特点•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寒带的苔原和冻原。
2. 人口与城市2.1 人口数量和分布•世界总人口:近80亿。
•中国总人口:近14亿。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2.2 城市的分类和特点•城市的分类: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城市的特点:城市化程度高,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2.3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的影响方面包括: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管理、城市问题、城市的文化影响等。
3. 产业经济3.1 产业的分类和特点•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的特点:第一产业注重农业和资源开发,第二产业注重工业生产,第三产业注重现代服务业。
3.2 经济区划和特色产业•经济区划: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经济区。
•特色产业:东北煤炭、华北钢铁、华东着重于电子、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西南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为特色、西北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为特色。
3.3 区域合作与国际经济•区域合作: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国际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等。
4. 城乡规划4.1 居住环境•重要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噪音、气候等。
•居住环境的改善:提高居住区建设水平,加强环境保护。
4.2 城市清洁与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和处理:垃圾分类、焚烧、填埋等方法。
•环境污染的治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
七年级下地理期末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期末知识点地理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地理学方面,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现在到了七年级下学期的期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地理学期末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中国的气候分区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其中春、秋季较为短暂。
该地区的冬季气温很低,靠近万米高原和黄河以南的山区则较为寒冷。
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天时常出现零下30℃或以下的气温。
夏季则较为短暂,多雨,梅雨季节长达一个月左右。
该地区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
3.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
华东地区的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4.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气候区,气候温暖,常年高温多雨。
该地区的夏季常年潮湿,雨水丰沛。
5.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气候温暖多雨,有着广泛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该地区具有峡谷、瀑布等美丽的自然景观。
6.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气候干燥,高温炎热,相对寒冷的天区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区的地区。
二、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自转轴由南北两极的延长线交汇,自转轴上的一点叫极点。
地球比其他行星转动速度较快,自转速度为约1670千米/小时。
2.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每4年闰年1次、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地球转动的轨道称为椭圆形轨道,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地球的距离是变化的。
3.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阳光接收量、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地球的倾斜度、地球自传等。
三、中国的地形类型1.高山地区高山地区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和植被,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境内,是中国最高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2.丘陵地区丘陵地区高低起伏,坡度较平缓,通常被果园和畜牧场所占据。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亚洲的地理位置。
-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 10°S - 80°N 之间,跨寒、温、热三带;经度范围约在 26°E - 170°W 之间。
2. 亚洲的地形特征。
-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 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3. 亚洲的气候特征。
-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季风气候显著。
4. 亚洲的河流。
- 河流众多,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日本。
1. 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3.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5. 经济特点: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6. 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
1. 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 组成: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4. 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5. 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 旅游资源丰富: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等。
印度。
1.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 地形: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4. 农业: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小麦。
5. 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七下地理期末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一、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⑴地理位置位置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白令海峡⑵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①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0°N~10°S;③东西距离最长。
⑶亚洲的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哈萨克斯坦—亚洲最大的内陆国)、北亚。
2.地形和河流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北部: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谐音记忆:毕业了)——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东部:长江、黄河、湄公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南部: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特征地面起伏较大,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向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海洋(地形地势特征决定了河流的流向)3、复杂的气候亚洲气候类型(9种)面积最广的气候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亚洲东部②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④热带季风气候其它类型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亚洲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日本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23゜N ~46゜N,位于北温带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沿海平原狭小;(富士山3776米,著名的活火山,为其最高峰;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海岸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多火山、地震称号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世界火山博物馆”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益影响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旅游、地学科研基地预防措施建筑多采用轻质的材料、防震演习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期末考点知识

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期末考点知识关于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期末考点知识给大家整理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巩固,大家可以参考阅读,希望能帮助大家取得好。
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1、东亚岛国--位置、领土组成、轮廓特点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位于北温带。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其它岛屿组成。
轮廓与人口:地狭人稠2、自然地理基本特点:(1)多山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为日本最高峰,著名的活火山。
(2)温湿的气候: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河流短小湍急。
3、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
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
4、发达的经济:(1)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中国,居世界第三位。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大)。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2)日本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也利于出口工业产品。
(4)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很高。
是世界上的渔业生产大国。
(5)主要城市:①东京――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②著名古都和文化城市――京都和奈良③新兴的科学城――筑波第二节埃及1、地跨两洲:非洲东北部和亚洲的西奈半岛。
亚非的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居民:阿拉伯人白色人种多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
首都:开罗(千年古都,非洲最大城市)。
地理位置重要性: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知识点作为一个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已经是我们的必修课。
随着学期的推进,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让我们不得不重点回顾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
下面将讲解常考的七年级下期末地理知识点,同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的运动是人类认识地球的基础。
首先要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上的日夜变化,公转决定了季节变化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此外,地球的地理位置对我们的生活和国际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
学习方法:1. 多看地球仪,多动手制作天文模型。
2. 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
3. 查看世界地图,理解国家地理位置,记忆主要海洋、大陆和海峡的名称和位置。
二、气候与地形气候和地形是相互作用的,地形差异使气候不同,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地形。
因此,对于气候和地形的掌握也是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的关键。
学习方法:1. 多看气象图、气象预报,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通过模拟,掌握气温、降水量等气象指标的测试方法。
3. 查看世界地图,了解各大洲、各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三、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了解世界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及其利用情况,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也要学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深入了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学习方法:1. 了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同时了解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2. 查看世界地图,理解各大洲、各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以及人均资源的分配差异。
3. 关注世界大事,理解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四、国家与州对于国家和州的掌握,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地理考试中,也常常会出现各国之间的位置和边界的问题。
学习方法:1. 了解各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主要特征。
2. 学习各国名胜古迹、首都、人口、语言和文化特征。
3. 制作世界地图,标注各国边界、名胜古迹、首都等地理位置。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涵盖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地图的使用、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它自转和公转。
- 经纬度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 地图的种类:如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等。
-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定义: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 季风气候: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受季风影响。
- 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飓风、洪水、干旱等。
3.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重要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 资源的分布: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特点。
-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资源,合理开发。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
- 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和稀疏地区的分布特点。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和影响。
- 城市规划:城市布局、交通、绿化等方面的规划。
5. 区域发展:-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 区域合作: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 区域特色:每个地区独特的地理、文化、经济特征。
6.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等。
- 可持续发展: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 环保行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保措施和行动。
7.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 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 GPS(全球定位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系统。
8.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 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
-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
- 中国的区域发展和经济布局。
这些知识点为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理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地理
1.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常见天气现象、气象仪器
2.水资源
水循环、地下水、水的污染与防治、节水措施
3.地貌与防灾
地貌类型、山地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4.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土地退化与治理、耕地保护与利用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城市聚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交通
2.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新能源交通
3.文化与旅游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游发展
4.经济与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三、地理技能
1.地图的使用
地图类型、地图符号、地图制作、地图阅读
2.测量与制图
方位角、高程角、地图比例尺、制图技能
3.计算与分析
经纬度、区域比较、空间分析
以上是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全面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能是此书的三个主要部分。
该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球与人类文明、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技能,丰富身心世界,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成绩。
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范例(3篇)

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范例____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环境,为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提供基础。
下面是我对____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地球由内部的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壳分为板块,板块边界有三种类型:边界相互推移、边界分离和边界相互靠近。
地球的外形如同一个梨形,南北两极扁平,赤道高耸。
2. 大气层与天气大气层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要素。
3. 气候与气温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气压和海洋影响。
4.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等。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各部分之间不断循环和转化的过程。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统计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数量。
人口统计是对人口数量和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相对于农村的居住地区,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和社会功能集聚等特点。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3. 中国的地理条件与区域分布中国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包括地势、气候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地理区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
第三章经济与资源1.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发达国家是指经济相对先进的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2. 农业与农业区位农业是指通过种植和养殖等方式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是指农业生产在地理上的分布,受气候、土壤、水资源和人口等因素影响。
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特点: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亚洲的气候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众多的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大。
二、东南亚1.位置与范围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3.居民与经济居民:以黄种人为主,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经济:农业以水稻种植和热带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种植为主;旅游业发展迅速;部分国家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三、南亚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2.自然环境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热季、雨季、凉季)。
3.宗教与社会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4.人口与经济人口密集,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棉花、黄麻等作物为主;工业发展迅速,印度的软件产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
四、西亚1.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欧洲、非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知识点(必备11篇)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知识点(必备11篇)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知识点第1篇(一)亚洲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1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平均海拔、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XX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是一座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 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3. 人文环境。
- 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 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
二、亚洲的邻洲——欧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 范围: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六大的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和中欧。
2. 自然环境。
-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地面起伏小;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为平原。
- 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多瑙河等。
- 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东南亚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区别: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季旱季);河流北向南流,水力丰富马来群岛:形崎岖、多山岭火山地震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河流短小湍急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
5、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海外华人的聚居地:(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美洲1、新大陆:(1)美洲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3)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
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项目北美洲南美洲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大部分在热带最长的山脉: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长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第四长)亚马孙河(第一大第二长)主要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面积的国家: 加拿大巴西主要人种: 以白色人种为主以混血人种为主国家类型: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3、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区别:运河名称联系大洲(位置)沟通海洋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4、地形特点: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阿巴拉契雅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的火山是富士山。
地形以山地为主,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图7.2p18)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23)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17-18p26-27)
2、东南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
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图7.22p29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上游流经山区,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
(图7.28p31)
第三节印度
1、印度是南亚面积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
注: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活动p37)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
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
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对
照俄罗斯地形图7.45,找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周边国家、大洋及海,各地形区的位置及分界。
3、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石油、天然气、煤、铁资源居世界前列,的煤矿是库兹巴斯煤矿,的油田有第二巴库油田和秋明油田,的铁矿是库尔斯克铁矿。
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莫斯科附近。
(图7.48p44,阅读材料)
4、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稀疏,有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是西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5、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俄罗斯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世界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