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测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测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测试题1. 杜甫33岁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同游梁、宋。

[单选题] *A.王维B.岑参C.王勃D.李白(正确答案)2. 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素有“()”的美誉。

[单选题] *A.诗史(正确答案)B.诗佛C.诗仙D.诗圣3. 词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初是唐代()的产物。

[单选题] *A.舞蹈B.转读C.音乐(正确答案)D.俗讲4. 下列词句属于李煜词的是()。

[单选题]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B.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确答案)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5.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单选题] *A.君臣礼仪的规范B.君主专制的削弱C.君臣关系的融洽D.君主专制的强化(正确答案)6. 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

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 [单选题] *A.开通丝绸之路B.七下西洋(正确答案)C.六次东渡日本D.西游天竺取经7.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单选题]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正确答案)8.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

”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单选题] *A.都江堰B.隋大运河C.明长城(正确答案)D.北京故宫9. 与现代人相貌最接近的一种原始人类应该是( ) [单选题]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正确答案)D.半坡居民10.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但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写成“China”时,意思就是“中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考核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考核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考核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B、御C、礼D、武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A、自叙帖B、自言帖C、中秋帖D、黄州寒食帖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 B、元C、商 D、夏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A、三只脚B、两只脚C、四只脚D、五只脚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试题

1、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
A. 施耐庵
B. 罗贯中
C. 曹雪芹
D. 吴承恩
(答案)C
2、《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什么时期的诗歌?
A. 春秋中期
B. 战国末期
C. 秦朝初年
D. 汉武帝时期
(答案)A
3、唐代诗人李白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A. 诗圣
B. 诗仙
C. 诗佛
D. 诗魔
(答案)B
4、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答案)A
5、宋代文学家苏轼,字什么?
A. 子瞻
B. 介甫
C. 乐天
D. 明诚
(答案)A
6、元杂剧的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白朴
D. 马致远
(答案)B
7、中国古代文学中,“赋”作为一种文体,盛行于哪个时期?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唐宋
D. 元明清
(答案)B
8、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原名是什么?
A. 《石头记》
B. 《风月宝鉴》
C. 《金陵十二钗》
D. 《情僧录》
(答案)A(注:《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改为《红楼梦》,另有三个副标题分别为《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

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题

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题

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题共30题,满分60分1、汉朝人提到的孙卿,实际上就是()A、孟子B、孙子C、荀子(正确答案)D、孙膑2、下列不是儒家大师的一个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孙子(正确答案)3、下列对荀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可以说是法家的开创者,他的弟子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荀子是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C、荀子名况,字卿。

D、荀子和孟子一样,提倡性善论,认为人从出生就是善良的。

(正确答案)4、提出“性恶论”的是()A、韩非子B、老子C、鬼谷子D、荀子(正确答案)5、下列名言不是出自荀子的一句是()A、学不可以已。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正确答案)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韩非子是()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道C、儒C、墨D、法(正确答案)7、韩非子的老师是()A、商鞅B、李斯C、荀况(正确答案)D、申不害8、下列不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封建专制B、中央集权C、依法治国D、施行仁政(正确答案)9、下列成语不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是()A、刻舟求剑(正确答案)B、滥竽充数C、智子疑邻D、自相矛盾10、韩非子是()国人。

A、春秋时期韩B、战国时期韩(正确答案)C、西周时期秦D、战国时期秦11、李商隐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主人公是()A、贾宝玉B、屈原C、贾谊(正确答案)D、李白12、下列和贾生不是同一个人的是()A、贾谊B、贾长沙C、贾太傅D、贾宝玉(正确答案)13、贾生是()时期的文学家。

A、秦朝B、西汉(正确答案)C、东汉14、下列文章作者不是贾谊的一项是()A、《过秦论》B、《吊屈原赋》C、《论积贮疏》D、《渔父》(正确答案)15、屈原和贾谊合称为“屈贾”,源自于()。

A、司马迁(正确答案)B、司马光C、刘向D、班固16、《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

A、纪传体B、编年体C、国别体(正确答案)D、语录体17、《战国策》一共记录了()个国家的历史。

诗词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诗词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诗词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1、不知细叶谁裁出,()2、洛阳亲友如相问,()3、劝君更尽一杯酒,()4、(),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6、春种一粒粟,()。

7、(),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

9、路人借问遥招手,()10、松下问童子,()。

11、(),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

13、(),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

15、黄沙百战穿金甲,()。

16、愿君多采撷,()。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行》——()《乌衣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陶者》——()《春日》——()《村居》——()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苍山远——()窗含西岭——()泥融——()三万里——()千山——()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间2、北风吹雁()纷纷3、月落乌啼()满天4、斜风细()不须归5、日照澄州江()开6、水村山郭酒旗()7、九州生气恃风()六、连线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杨万里白居易杜牧贺知章李白《咏柳》—()《春晓》—()《望庐山瀑布》—()《山行》—()《小池》—()《忆江南》—()一、补充诗句。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共25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共2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贬官。

B.“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侍郎”是汉代的官名,地位次于尚书。

“进士”指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

D.“未第”指应科举考试未中榜。

“及第”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A.“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轼,车厢前边可以手扶的横木,扶轼低头是表示敬意。

B.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

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用四佾,大夫用二佾。

C.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的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

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

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

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两脚的距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古代文学常识题

古代文学常识题

1.第一位女诗人是——答案: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答案: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答案: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答案: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答案:诗经6.第一部文选——答案: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答案: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答案: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答案: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答案: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答案: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答案: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答案:汉书14.第一部兵书——答案: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答案: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答案: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答案: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答案: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答案:李白杜甫小李杜——答案: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答案: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答案: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答案:夏商周23.《春秋》三传——答案: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答案: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答案: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答案:儒释道27.三公——答案: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答案: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答案: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答案: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答案:松竹梅32.三辅——答案: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答案: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答案: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答案: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答案: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答案: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答案: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答案: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答案: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答案: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答案: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答案:雾雨电;“激流”三部曲——答案: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答案: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答案: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答案: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答案: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答案:孔雀东南飞(句,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答案:《典论·论文》(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答案: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答案: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答案: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答案: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答案: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答案:李清照55.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答案:儒林外史56.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答案: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试题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四部作品?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E.《儒林外史》答案:A、B、C、D试题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A. 风B. 雅C. 颂D. 赋E. 比答案:A、B、C试题三: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试题四:《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被称为什么?A. 玉璧B. 玉佩C. 通灵宝玉D. 玉如意答案:C试题五: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什么?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狂人日记》答案:D试题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胡适B. 鲁迅C. 郭沫若D. 钱钟书答案:D试题七:《百年孤独》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博尔赫斯C. 卡夫卡D. 村上春树答案:A试题八: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以下哪四部?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李尔王》D. 《麦克白》E.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A、B、C、D试题九:《巴黎圣母院》是哪位法国作家的作品?A. 雨果B. 巴尔扎克C. 莫泊桑D. 左拉答案:A试题十:《悲惨世界》中,主人公让·瓦尔让因偷窃什么而被判刑?A. 面包B. 珠宝C. 金币D. 丝绸答案:A结束语:文学常识的掌握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更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次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对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6.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左传》8.《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1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13.“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8.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王维21.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言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高中古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高中古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高中古文文学常识练习题1、下列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服阕,指在一定时期内带孝,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B.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亦称封事。

C.通籍,将记有姓名、年龄、身份的竹片挂在官门外,经核对可以进出官门。

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D.从弟,一种称谓,也称堂弟。

是同祖的叔伯之子而年纪小于自己的人。

3、下列对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B.朔,指的是农历每月月末。

农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

C.废帝,是后人称呼,往往指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皇帝。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给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以褒奖死者对国家的贡献。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拜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包括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礼仪制度。

B.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以南向为尊。

皇帝与群臣聚会,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C.古代祭祀常用的是猪牛羊,这些被称为三牲。

少牢是指猪和牛,太牢是指猪和羊,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三牲也是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嘉礼是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5、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习100题(51-100)

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习100题(51-100)

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习100题(51-100)5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指办事的官员。

窃:私下里。

这两个词都可以用作对对方的敬称B.祖:临行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D.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5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古时乘车,站在车的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作参乘,“乘”是两匹马拉的车。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伤感悲凉。

D.古时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53.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荐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时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略有变化。

B.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干支纪年循环往复,易造成混乱,古人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C.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如《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一郎就是以行第称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就是以为官之地来称呼。

D.“杀青”指写定著作,完成作品。

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和便于书写,先把竹简用火烤干叫做杀青。

5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本指宫廷的侍卫;宋代以后,民间特称医生。

“祖”本指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B.“竖子”是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它还有“童仆”的意思。

C.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喜悦;羽,声调激愤。

D.“箕踞”指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词,“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词,“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词,“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1. 李白被称为“诗仙”,那你知道被称为“诗圣”的是谁吗?例子:就像李白在诗坛如同璀璨明星一样,“诗圣”也是古代文学中那么耀眼的存在呀!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谁写的呀?例子:哎呀,这就像你记忆中闪闪发光的宝藏语句,你能想起来它的主人吗?
3. 《三国演义》里那么多英雄人物,谁是你最喜欢的呢?例子:那里面的英雄不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各有各的魅力,那你最偏爱哪一颗星呢?
4. 古代科举考试可难了,那你知道最高的功名是什么吗?例子:这就好像登山一样,科举考试这座山,登顶的那个功名可是相当厉害的哟!
5. 古代有个大诗人叫王维,他的诗有啥特点呀?例子:王维的诗宛如一阵轻柔的风,缓缓吹进你的心里,那它到底是怎样的轻柔呢?
6.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啥?例子:这就像你有三个好朋友,突然人家问你,还有一个好朋友是谁呢,你能答上来不?
7. 宋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你能说出几个代表人物吗?例子:豪放派和婉约派就如同文学世界里的两座高峰,它们的代表人物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呀!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么简单的诗小孩都会背,那它好在哪里呀?例子:这就跟看似普通却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样,它的好得你仔细去品呀!
9. 古代文学中有好多爱情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呢?例子:那些爱情故事就像一杯香醇的酒,不同的故事有着不同的味道,哪个最能让你沉醉呢?
我的观点结论:古代文学常识真是丰富多彩又充满魅力呀,了解这些能让我们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练习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名___,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思想核心为"仁"。

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___学派创始人。

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主张清静无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鲁国人。

主张"兼爱"。

《》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___,字子舆,邹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___"。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___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___,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

《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___》。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___,韩非和李斯之师,《___》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著有《___》、《___》、《说难》等,《韩非子》是___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___所作。

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

教材中所学的《___》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___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___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先秦诸子有____________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___家、___家、___家和___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必考中国五千年文史常识200题,收藏了每天读一读!

必考中国五千年文史常识200题,收藏了每天读一读!

必考中国五千年⽂史常识200题,收藏了每天读⼀读!⽂学常识的积累,是语⽂学习⾄关重要的⼀部分。

随着传统⽂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常识在语⽂课标中的⽐例也在逐渐提升。

今天为⼤家准备了200道⽂史常识题,来挑战⼀下⾃⼰吧!1.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亮B、姻缘2. 王先⽣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这⾥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 “拱⼿⽽⽴”表⽰对长者的尊敬,⼀般来说,男⼦⾏拱⼿礼时应该:(A)A、左⼿在外B、右⼿在外5. 我国的京剧脸谱⾊彩含义丰富,红⾊⼀般表⽰忠勇侠义,⽩⾊⼀般表⽰阴险奸诈,那么⿊⾊⼀般表⽰:(A)A、忠耿正直B、刚愎⾃⽤6. 《三⼗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六计》的是:(B)A、浑⽔摸鱼B、反⼽⼀击C、笑⾥藏⼑D、反客为主7. “床前明⽉光”是李⽩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 1932年,清华⼤学招⽣试题中有⼀道对对⼦题,上联“孙⾏者”,下⾯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C、郁达夫D、唐三藏9. “⽉上柳梢头,⼈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节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如诗句“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中的“仞”,⼀仞约相当于:(B)A、⼀个成年⼈的⾼度B、成年⼈⼀臂的长度11. 下列哪⼀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B、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有关?(D)A、隔岸观⽕B、暗度陈仓C、背⽔⼀战D、破釜沉⾈13. 《百家姓》中没有下⾯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14. “⽣旦净末丑”是京剧的⾏当,其中“净”是:(A)A、男⾓B、⼥⾓15. 我们常说的“⼗⼋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种兵器的技能B、⼗⼋种武术动作16. 假如你的⼀⾸五绝诗被杂志社采⽤,按照正⽂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17. 下⾯哪个字常⽤作表⽰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 诸⼦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特点?(A)A、“⽩马⾮马”B、 “指⿅为马”19. 古⼈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C)A、早上B、中午C、傍晚20. “近朱者⾚,近墨者⿊”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胜于蓝B、蓬⽣⿇中,不扶⽽直C、公⽣明,偏⽣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出⾃:(A)A、《孟⼦》B、《庄⼦》22、我国书法艺术博⼤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23、⽂学史上被称作“⼩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24、“⼤禹治⽔”的故事家喻户晓,⼤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门前成对的⽯狮⼀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草原B、盛产⽺⽑的地⽅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奘B、鉴真29、唐代诗⼈贾岛“⼆句三年得,⼀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潭底影,数息树边⾝B、鸟宿池边树,僧敲⽉下门。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讲解一、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抒情诗。

3. 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文学家提倡的文学观点。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关雎》B.《蒹葭》C.《离骚》D.《采薇》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以下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曹操3.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作品有关?A.《史记》B.《汉书》C.《左传》D.《后汉书》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请谈谈你对《史记》的认识和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特色。

五、解答题1. 解释“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2. 论述《史记》中司马迁的史学方法和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请分析这段材料出自哪部作品,并简述其文学特色。

七、综合应用题1. 请根据你对《史记》的了解,列举出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并简要说明他们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2. 以《诗经》中的某一首诗歌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

答案:一、填空题1. 《诗经》2. 《离骚》3. 《史记》4. 韩愈二、选择题1. C2. D3. A三、简答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是祭祀用歌。

特点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形式多样。

2.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四、论述题1.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新整理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一)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3。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文学常识练习题

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1.《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由(孔子)选编。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3.(《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4.(《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编集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二、1.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2.盛唐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被合称为“王孟”。

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3.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

他们的诗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4.(王昌龄),是写七言绝句出名的诗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作内容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不叫胡马度阴山。

”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了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

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诗仙)”。

三、1.(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他崇高的爱国爱民的思想,人称“(诗圣)”。

又与李白合称“李杜”。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通俗易懂,重在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

3.(韩愈),字退之,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提倡朴实的散文,气势雄伟。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原毁》等等。

4.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的游记,他的诗文与(韩愈)齐名,人称“韩柳”。

5.晚唐著名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人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清新典雅,长于抒情,以七律为主。

杜牧的诗俊迈雅洁,尤工七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四)政区与官职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32.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33.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34.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35.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36.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37.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38.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39.“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40.“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五)节日与习俗41.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4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43.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4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4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46.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47.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48.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49.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50.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六)宗庙与祭祀51.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52.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53.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54.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55.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56.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57.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58.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59.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60.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七)礼仪与风俗61.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62.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63.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64.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录。

()65.“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66.赐姓: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67.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68.象笏: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

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69.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70.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八)人名与称谓7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7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7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7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7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 )76.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77.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7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79.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80.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九)文集与典籍81.“风骚”: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

()8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83.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

()84.《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85.《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86.《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87.《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88.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