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检测技术复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红外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红外试题及答案

红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作为样品池,这是因为:(3 )(1)KBr晶体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2)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3)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4)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对红外光无反射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3 )(1)玻璃(2)石英(3)卤化物(4)有机玻璃3.二、填空题1. 一般分析上所说的红外光谱区域是指(中红外区)。

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石英比色皿用于(可见、紫外光区)(2)玻璃比色皿用于(可见光区)(3)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红外光区)三、问答题:1.指出指纹区的波长范围、特点及用途。

答:范围:400~1500cm-1特点:峰密集,峰形对分子结构变化十分敏感,是整个分子的特征。

用途:特征基团的进一步确证,整体结构确定,确定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位置及碳链长短等。

2.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答:定性依据是峰的位置和数目,定量依据是峰的高度。

3.如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来区分伯、仲、叔醇?答:利用C—O基团特征峰,伯醇:~1050cm-1;仲醇:~1100cm-1;叔醇:~1150 cm-1。

4.一含氮化合物,分子量为53,红外吸收光谱图如下,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16103067 14122222980答:①3300~3500无峰,无N-H峰。

②2222峰,有C≡N或C≡C基团。

③小于3000处无峰,无饱和C-H键,即无-CH3和-CH2-。

④根据分子量,除N外只能含3个C,H H||C = C||H C ≡N5.某化合物其红外光谱图如下, 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HO-C6H4-Cl还是ClCH 2CH 2-CO-CH 2CH 3? 为什么?答:因为3255cm -1有强吸收说明有OH 。

红外感应理论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红外感应理论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红外感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简单、高效和低成本,而不是更复杂的结构。
21. 红外感应在医疗领域可用于( )
A. 体温测量 B. 疾病诊断 C. 药物研发 D. 手术操作
答案:A
解析:红外感应常用于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
22.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的稳定性较好( )
A. 热释电传感器 B. 热电偶传感器 C. 热敏电阻传感器 D. 量子阱传感器
46. 红外感应与激光感应相比,优势在于( )
A. 成本低 B. 精度高 C. 抗干扰能力强 D. 测量范围大
答案:A
解析:红外感应相对激光感应成本较低。
47.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适用于远距离检测( )
A. 热释电传感器 B. 量子型传感器 C. 热电偶传感器 D. 热敏电阻传感器
答案:B
解析:量子型传感器在远距离检测方面具有优势。
A. 降低工作频率 B. 减少传感器数量 C. 提高检测精度 D. 缩短检测时间
答案:C
解析:提高检测精度可能会导致红外感应系统的功耗增加。
45. 红外感应系统的防护等级通常用( )表示
A. IP 代码 B. 电压等级 C. 灵敏度等级 D. 分辨率等级
答案:A
解析:防护等级通常用 IP 代码表示。
30. 红外感应可用于火灾预警,主要检测的是( )
A. 火焰的温度 B. 烟雾的浓度 C. 物体的燃烧 D. 异常的热辐射
答案:D
解析:红外感应在火灾预警中主要检测异常的热辐射。
31.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 )
A. 热电偶传感器 B. 热敏电阻传感器 C. 热释电传感器 D. 量子型传感器
39. 影响红外感应精度的因素不包括( )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以下哪一项?()
C.热像仪的温度分辨率
D.热像仪的空间分辨率
7.在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以下哪种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检测?()
A.高温、高湿
B.低温、低湿
C.风力较大
D.阴雨天气
8.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中,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温度测量误差?()
A.热像仪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B.热像仪的视场角
C.绝缘子的形状
D.所有上述因素
9.在红外热像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该()。
A.热像仪与目标的距离
B.热像仪的视场角
C.目标物体的发射率
D.所有上述因素
9.以下哪些是红外热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A.空间分辨率
B.温度分辨率
C.响应时间
D.所有上述指标
10.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红外热像图上的温度异常?()
A.绝缘子损坏
B.导线接头故障
C.设备过载
D.所有上述情况
11.在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增加热像仪的分辨率
B.减小热像仪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C.增加环境温度
D.所有上述方法
10.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的准确性?()
A.对热像仪进行定期校准
B.增加热像仪的测量范围
C.提高热像仪的温度分辨率
D.减少环境干扰
11.在红外热像检测中,对于同一温度的物体,其热像图的颜色由()决定。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题库(172道)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题库(172道)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变电站内支柱绝缘子的例行试验项目。

——[单选题]A 红外热像检测B 现场污秽度评估C 例行检查D 绝缘电阻测试正确答案:D2、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亮漆(所有颜色)的发射率为。

——[单选题]A 0.88B 0.3-0.4C 0.59-0.61D 0.9正确答案:D3、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黑亮漆(在粗糙铁上)的发射率为()——[单选题]A 0.88B 0.3-0.4C 0.59-0.61D 0.9正确答案:A4、负荷及其近()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

——[单选题]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正确答案:C5、下列试验项目()不属于Q/GDW 168-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规定的高压套管的例行试验项目。

——[单选题]A 绝缘电阻B 红外热像检测C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 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电容型)正确答案:C6、若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级是B级,那么它的极限工作温度是()℃。

——[单选题]A 100B 110C 120D 130正确答案:D7、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严重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C8、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危急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D9、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一般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A10、红外热像仪的启动时间应不小于()。

红外探测器件考核试卷

红外探测器件考核试卷
A.信号强度
B.信号频率
C.信号波长
D.信号相位
11.下列哪种现象会导致红外探测器件的噪声增大?()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电压增大
D.电压减小
12.红外探测器件的探测距离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信号强度
B.信号频率
C.信号波长
D.探测器灵敏度
1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红外探测器件的信噪比?()
A.控制工作温度
B.减少机械震动
C.防止腐蚀和污染
D.避免过载和短路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红外探测器件主要探测的是电磁波谱中的______波段。
2.红外探测器件中,______探测器是基于热效应的原理工作。
3.在红外探测器件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光电探测器材料。
C.透红外性能好
D.抗辐射性能强
6.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红外探测器件的探测距离?()
A.增大光学系统口径
B.增加探测器灵敏度
C.减少背景噪声
D.提高信号处理能力
7.红外探测器件在军事领域可用于哪些方面?()
A.热成像
B.导弹制导
C.夜视设备
D.防空警报
8.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小红外探测器件的噪声?()
A.温度和湿度
B.压力和冲击
C.尘埃和腐蚀
D.所有上述因素
19.下列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红外探测器件的空间分辨率?()
A.增大探测面积
B.减小探测面积
C.增加探测器数量
D.减少探测器数量
20.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提高红外探测器件的探测效率?()
A.优化探测器结构

近红外题(含答案)

近红外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近红外是指波长在_780_nm-_2526 nm的一种_电磁波_,它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测量速度快_。

2、使用近红外仪器温度最好控制在_19-26 °C_。

3、装好样品后透过玻璃面看样品_是否均匀_,没有_裂缝。

4、一般近红外扫描固体样品采集_漫反射_光谱,扫描液体采集__透射__光谱或__透反射_光谱。

二、简述题(共40分)1、请简述近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

(10分)答:近红外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中C-H,N-H,O-H,S-H,C=H等基团对近红外有较强的吸收特点,而产生光谱图,根据其物质光谱信息,对相应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2、简述近红外技术的价值。

(15分)1、没有污染,不用使用化学试剂。

2、样品无损,可对整粒样品进行分析。

3、可减少人为带来的操作误差。

4、快速,一分钟能出结果。

5、一次性能测多个指标。

3、近红外检测与常规方法检测相比,那个更准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15分)答:近红外建立模型数据是采用常规分析法得出的,因此它的准确度不能超越常规分析法,只要模型建得好,近红外分析也能达到实验室常规分析法的准确度。

但是,常规方法经常出现的偶然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近红外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三、加分题(共40分)1、在使用福斯近红外检测样品前每天进行Performance Test测试,当其_波长_、_宽带_、_噪音_三项通过后才能正常使用。

(每空3分)2、用布鲁克仪器检测样品,_每小时___进行一次背景测试,_24小时___进行一次PQ测试,_每年(12个月)_进行一次OQ测试。

(每空3分)3、使用福斯3750近红外ISIscan软件扫描结果中代表什么,请简述它的含义。

(12分)答:GH,GH设定值为3,GH指在一定三维空间范围内每个样品与中心样品位置的距离。

•4、简述BRUKER软件右下角仪器状态指示灯各颜色代表的含义。

红外物理与技术复习题

红外物理与技术复习题
(2)光谱辐射出射度曲线随黑体温度的升髙而整体提髙;
(3)每条光谱辐射出射度曲线彼此不相交,故温度越高,在所有波长上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也越大;
(4)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中包含的短波成分所占比例在增大;
(5)黑体的辐射只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有关。
3-4物体的发射率(也称为比辐射率)是指该物体在指定温度 时的辐射量与同温度黑体相应辐射量的比值。该值越大,表明该物体的辐射与黑体辐射越接近。其规律包括:
5-13为了不引入杂光,提高测量灵敏度,满足全波段测试的要求,应在辐射源与入射狭缝间加入一个光栅元件,原因在于光栅具有衍射作用,从出射狭缝出来的光线为单色光。
第6章
6-1
(1)标准大气:是用以描述理想的中纬度状况的物理量,即在太阳黑子最多和最少活动范围内的大气年平均状态。世界气象组织(WMO)关于标准大气的定义是:所谓标准大气就是能够粗略地反映周年,中纬度状况的,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假想大气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它的典型用途是做压力高度计校准,飞机性能计算,飞机和火箭设计,弹道制表和气象制图的基础,假定空气服从使温度、压力和密度与位势发生关系的理想气体定律和流体静力学方程。
4-8由于3-5μm红外波段具有低发射率,耐高温的特点,在飞机尾焰中加入碳颗粒,可以实现光谱转换(就是采用在窗口波段发射率低而在其他大气吸收波段发射率高的材料)。
第5章
5-1
(1)多波长辐射测温:当采用超过两个波长来测量温度时,这种辐射测量方法被称作多波长测温。
(2)比色测温:指根据物体在两个相邻波长下的辐射能量密度之比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则:
4-3解:
(1)由题可知, , , 。
当腔体为球形时,由于 ,得 ,
由 , ,根据数图法,由图4-4查出: 。又 ,即 ,则 ,又 ,则 。

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氢键效应使OH伸缩振动谱带向 波数方向移动。
添加标题
一般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 振动和 振动。
添加标题
在分子振动过程中,化学键或基团的 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添加标题
比较C = C和C = 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更大的是 。
红外光谱分析法 试题及答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一、简答题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 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 何谓基团频率? 它有什么重要用途?
添加标题
红外光区位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可将其细分为 、 和 三个光区。
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一 1500 cm -1 的区域称为 区,把1500- 400 cm -1的区域称为 区。
根据Frank一Condon原理,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时发生分子中 能级的跃迁;同时必然伴随分子中 能级的变化。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解: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 (1)电效应,包括诱导、共扼、偶极场效应;(2)氢键;(3)振动耦合;(4)费米共振;(5)立体障碍;(6)环张力。 外因:试样状态,测试条件,溶剂效应,制样方法等。
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解:在IR光谱中,频率位于1350 -650cm -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指纹区的主要价值在于表示整个分子的特征,因而适用于与标准谱图或已知物谱图的对照,以得出未知物与已知物是否相同的准确结论,任何两个化合物的指纹区特征都是不相同的.
四、正误判断
01
02
03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一、 单选题1. 红外成像仪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左右的温升X 围内.〔〕 〔a 〕〔A 〕10K-20K〔B 〕5K-10K〔C 〕15K-25K〔D 〕20K-30K2. 下图中哪个成像图不符合"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原则〔〕 〔d 〕3. 在进行红外测试时,有以下步骤需要遵循,①重点、温度异常点精确测温,②全面测温,③环境检测;应遵循的正确顺序为:〔〕 〔c 〕〔A 〕 ③①②〔B 〕 ②③①〔C 〕 ③②①〔D 〕②①③4. 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应开变电站第种工作票.〔〕 〔b 〕<A> 第一种工作票<B> 第二种工作票<C> 第三种工作票 ℃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A 〕 〔B 〕 〔C 〕 〔D 〕5.在红外诊断对环境的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为〔〕〔b〕<A>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B>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C>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D>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6.在对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是表面温度判别法,下列解释准确的为<> 〔d〕<A>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与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相比较<B>与红外测试的历史数据作相比较<C>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D> 将所测得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与设备运行规定值相比较7.红外检测中,精确检测要求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c〕<A> 2h <B> 4h <C> 6h <D> 8h8.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绝缘子表面污秽放电情况最好在空气湿度〔〕情况下进行. 〔b〕<A> 小于85% <B>大于85% <C>小于60%<D>与湿度无关9.与纯金属相比,金属氧化物红外辐射的发射率〔〕. 〔a〕<A> 更低 <B>更高<C>相等<D>不一定10.与抛光铸铁相比,完全生锈的铸铁的红外辐射发射率〔〕. 〔b〕<A> 更低 <B>更高<C>相等<D>不一定11.一般220kV与以上交〔直〕流变电站每年不少于〔〕次. 〔b〕<A> 一<B>二<C>三<D>四12.在对以下设备进行红外检测时,〔〕不需要进行精确检测. 〔d〕<A> 避雷器<B> 电缆终端<C>电流互感器<D> 导线接头13.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内进行一次红外检测. 〔c〕<A> 24h<B>1星期<C>1个月<D>3个月14.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15.〔〕用于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d〕<A> 图像特征判断法<B>同类比较判断法<C>实时分析判断法 <D>档案分析判断法16.〔〕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7.金属导线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b〕<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8.隔离开关转头的热点温度大于130℃,属于〔〕.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9.断路器中间触头的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20.红外检测正常绝缘子串的温度分布呈〔〕. 〔a〕<A> 不对称的马鞍型<B>直线型<C>正态分布<D>正弦波形21.红外检测瓷绝缘子时发现,发热点温度比正常绝缘子要低,该缺陷属于〔〕. 〔d〕<A> 芯棒受潮<B>表面污秽程度严重<C>低值绝缘子<D>零值绝缘子22.红外检测电缆终端时发现,以护层接地连接为中心发热,温差为7℃,可能性最大的缺陷类型为〔〕〔c〕<A> 电缆头受潮<B>内部局部放电<C>接地不良<D>内部介质受潮23.充油套管的红外热像特征是油面有一明显的水平分界线,其缺陷为〔〕. 〔a〕<A> 缺油<B>介质损耗增大<C>内部局部放电<D>套管表面污秽程度严重24.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a〕<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25.对正常运行的500kV与以上架空线路和重要的220kV架空线路接续金具,每年宜检测〔〕次. 〔a〕<A> 一<B>二<C>三<D>四26.对运行中的悬式绝缘子串劣化绝缘子的检出测量,不应选用〔〕的方法. < d ><A> 测量电位分布 <B> 火花间隙放电 <C> 热红外测量 <D> 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δ27.一般检测对〔〕的缺陷检出率较高.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28.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检测时,期间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 〔c〕<A> 0h后<B> 1h以后<C>2h以后<D>2h以内29.绝对黑体红外辐射的发射率为< >. 〔b〕<A> 0<B> 1<C>0.99<D>0.0130.红外线是电磁波<肉眼看不见的>的一部分,波长在〔〕之间. 〔c〕<A> 10nm~280nm<B> 100nm~1µm<C> 0.75µm~1000µm<D>2µm~13µm31.从以下瓷绝缘子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瓷绝缘子的缺陷为〔〕. 〔a〕<A> 低值<B>零值<C>表面污秽严重<D>表面有裂纹32.从以下电缆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此部分电缆的缺陷为〔〕. 〔d〕<A> 内部有气隙<B>局部放电<C>表面受潮<D>表面有裂纹33.从以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缺陷为〔〕. 〔c〕<A>内部有局部放电<B>介质损耗增大<C>表面污秽严重<D>表面有裂纹二、多选题1.在对红外热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时,应综合运用〔〕. 〔abcd〕<A>表面温度判断法<B>同类比较判断法<C>档案分析判断法<D>实时分析判断法2.试验结束时,应注意〔〕. 〔abcd〕<A>检查测试项目是否齐全<B>清理现场<C>结束工作票<D>检查记录是否准确3.噪声等效温差是评价红外热像仪探测目标〔〕的一个客观参数. 〔bd〕<A> 准确度<B> 灵敏度<C>结束工作票<D> 绝对误差4.在使用红外进行缺陷检测过程中,当温度测量不准确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A>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B>转换测量方位;<C>夜间测量;<D> 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5.综合致热性设备是由〔〕引起发热的设备. 〔abc〕<A> 电压效应<B>电流效应<C>电磁效应<D>热传导作用6.在进行红外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bd〕<A>一般情况下辐射率设置为0.9左右<B>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C>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5K-10K左右的温升X围内<D>选择色彩显示,结合数值测温手段,保证图像温度层次显示良好7.下列描述红外热像仪特点的各项中,正确的项目有〔〕. 〔abcd〕<A> 非接触性测量,不干扰、不改变设备运行状态<B> 精确、快速、灵敏度高<C> 成像鲜明,能保存记录,信息量大,便于分析<D> 对高构架设备测量方便省力8.影响设备红外辐射强度的因素有〔〕. 〔abcd〕<A>设备的材料<B>设备的表面温度<C>设备的表面光度<D>设备的颜色9.红外检测中的精确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检测〔〕. 〔ab〕<A> 电压致热性设备<B>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C>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的热缺陷<D>大面积检测10.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温升时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的选择应该〔〕. 〔bcd〕<A>反映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B>与被检测设备具有相似的物理属性<C>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方向<D>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视场11.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等决定.〔abcd〕<A>电压等级<B>负荷电流<C>投运时间<D>设备状况12.红外热像仪目前以〔〕的热像仪为主. 〔cd〕<A>热电制冷<B>内循环制冷<C>非制冷<D> 焦平面13.现场进行红外检测时,以下哪些工器具是不需要的〔〕. 〔ac〕<A>接地线<B>安全帽<C>绝缘杆<D> 照明灯具14.对红外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时,要综合考虑〔〕等各种因素. 〔abcd〕<A>油箱壳表面与螺栓因涡流引起的发热<B>冷却器和散热器工作是否异常<C>油色谱分析试验结果<D>套管介损试验结果等15.对重负荷线路,运行环境差时应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等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测次数.〔abd〕<A>重大事件<B>重大节日<C>设备负荷突然变化<D>设备负荷突然增加16.对于变〔配〕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可在〔〕安排检测,以便使查出的缺陷能够得到与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ab〕<A>停电检修前<B> 预试前<C>重大负荷前<D>系统运行方式改变前17.红外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异常情况有〔〕. 〔abd〕<A> 图像画面模糊不清<B> 测量画面中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C> 负荷突然增大<D> 温度测量不准确18.红外检测仪器的选择原则〔〕. 〔abd〕<A> 应根据实际被测目标的大小与测量距离来确定<B> 根据实际的测量目的、用途来确定<C> 根据环境条件<D> 考虑一定的裕度19.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KL〕是测量距离与被测目标直径Φ之比, 即KL=L/Φ.距离系数越大, 〔〕. 〔ac〕<A> 性能越好<B>性能越差<C>允许被测目标越小<D>允许被测目标越大20.对便携式红外热像仪的要求有〔〕. 〔abcd〕<A>能满足精确检测的要求<B>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C>具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D>分析软件功能丰富三、判断题1.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时,禁止一切红外检测活动.〔〕〔×〕2.使用红外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要在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3.使用红外热像仪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扫描,务必做到变压器的每个点都有成像,以免遗漏温度异常点.〔〕 <√>4.在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一般检测时,被测设备的辐射率取0.9.〔〕 <√>5.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 <√>6.红外测温仪是以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成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而制成的仪器.<> <√>7.红外诊断电力设备内部缺陷是通过对设备外部温度分布场和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或推导来实现的. <> <√>8.红外热成像仪的组成包括:扫描—聚光的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电子系统和显示系统等. <> <√>9.应用红外辐射探测诊断方法,能够以非接触、实时、快速和在线监测的方式获取设备状态信息,是判定电力设备是否存在热缺陷,特别是外部热缺陷的有效方法.〔〕 <√>10.温差是指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11.物体表面粗糙不平时,红外辐射的发射率大大降低,反射率大大提高.〔〕〔×〕12.电磁场不会影响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13.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 C˚>都会产生电磁波,即都会产生红外辐射.〔〕 <√>14.使用红外热像仪在飞机巡线时最好在夜间进行.〔〕〔×〕15.红外点温仪测量的是激光点处的温度.〔〕〔×〕16.对正常运行的电缆线路设备,主要是电缆终端,110kV与以上电缆每年不少于两次.〔〕<√>17.电流致热型设备反映设备的外部缺陷,电压致热型设备反映设备的内部缺陷.〔〕〔×〕18.红外检测发现的设备过热缺陷应纳入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X围,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19.氧化锌避雷器正常为整体轻微发热,较热点一般在靠近上部且不均匀.〔〕 <√>20.耦合电容器局部过热位置与其它正常位置的温差为2-3K属于正常.〔〕〔×〕21.电流互感器瓷套上部温度偏高,温差为2-3K,极有可能是介质损耗增大.〔〕 <√>22.暴露在空气中的裸铜触头,其温升极限为35 C˚.〔〕 <√>23.红外检测不需要接触带电设备,所以属于非带电测试.〔〕〔×〕24.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红外热像仪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校准方法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 <√>25.红外热像图中发现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点时,可改变方位重新测量.〔〕 <√>26.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与波长无关.〔〕〔×〕27.在测量时可能出现测得变压器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等不准确的现象.〔〕 <√>28.线路用红外热像仪,除满足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功能要求,还需配备有短焦距镜头.〔〕〔×〕29.红外线在金属中的穿透性比在大气中更强.〔〕〔×〕30.飞机巡线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时,应将其安装在专用的带陀螺稳定系统的吊舱内.〔〕 <√>四、简答题1.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时,出现测得设备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的测温不准确的现象,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4分〕答:〔1〕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1分〕〔2〕转换测量方位〔1分〕〔3〕夜间测量〔1分〕〔4〕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1分〕2.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和电压致热型设备若发现危机缺陷,应如何处理?〔4分〕答: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1分〕或立即消缺〔1分〕;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行〔1分〕,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1分〕,进一步确定缺陷性质.3.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和电压致热型设备若发现严重缺陷,应如何处理?〔4分〕答:对电流致热型设备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监测〔1分〕,必要时降低负荷电流〔1分〕;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1分〕,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1分〕.4.对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测试的五步骤是什么?〔4分〕答:试验前准备〔1分〕;安防措施〔1分〕;红外测试〔0.5分〕;测试结果诊断〔1分〕;试验结束〔0.5分〕.5.电流致热型设备红外诊断对环境要求为一确保,三满足,具体指什么?〔4分〕答:确保被测设备无被遮蔽〔1分〕;温湿度:〔1分〕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天气光照:〔1分〕天气以阴天、多云为宜,夜间图像质量为佳;不应在雷、雨、雾、雪等气象条件下进行,检测时风速一般不大于5m/s;负荷条件: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1分〕,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五、论述题1.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检测时,对测试结果的诊断方法有哪些?〔10分〕答:〔1〕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国标中变压器各种部件、材料与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1分〕〔2〕同类比较判断法:根据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与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1分〕对于电压致热型设备,应结合图像特征判断法进行判断;对于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结合相对温差判断法进行判断.〔1分〕〔3〕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1分〕,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4〕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1分〕〔5〕档案分析判断法: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1分〕〔6〕实时分析判断法: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1分〕〔7〕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1分〕: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对的影响,判断散热机构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因涡流或电磁效应引起,必要时结合电气试验〔1分〕或化学分析〔1分〕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热像仪与红外探测器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热像仪与红外探测器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A.提高探测器温度
B.降低探测器温度
C.增加探测器像素
D.减少探测器像素
20.在热像仪的使用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其测量精度?()
A.环境温度
B.探测器响应速度
C.物体发射率
D.所有上述因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智能家居
B.自动驾驶
C.医疗诊断
D.环境保护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热像仪是通过探测物体的______光来获取其热分布图像的。()
2.红外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______,它负责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3.热像仪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______的像素数量。()
A.探测器材料
B.探测器结构
C.探测器温度
D.探测器封装
8.在热像仪的制造过程中,以下哪种技术可用于提高图像质量?()
A.增加探测器像素
B.减少探测器像素
C.提高探测器帧频
D.降低探测器帧频
9.下列哪种情况下,热像仪的探测距离会受到限制?()
A.高温物体
B.低温物体
C.小型物体
D.远距离物体
10.红外探测器的制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些制冷方式?()
13.下列哪种材料可用于制造热像仪的镜头?()
A.铜
B.玻璃
C.塑料
D.钢
14.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
A.探测器材料
B.探测器尺寸
C.探测器温度
D.探测器封装
15.下列哪种现象会导致热像仪的图像出现模糊?()
A.物体距离过近

红外考题

红外考题

红外培训试题姓名:一填空题1、式样的制备方法有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2、光谱图的线性横坐标为(波数cm-1 ),同时标出相应的波长(um),光谱的纵坐标为(透过率t% )。

3、压片法通常取供试品约(1 )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 )mg,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的压膜中,是铺布均匀,压膜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约2min后,加压至(0.8--1 )GPa,保持(2---5 )分钟,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应均匀,无明显颗粒。

(1GPa=1000MPa)4、氯化钾制成的空白片,基线应大于(75% )的透射率,除在3440cm-1及(1630cm-1)附近因残留或(水)而呈现一定的吸收峰外,其他区域不应出现大于基线(3%)透射率的吸收谱带。

5、红外光谱图,系用分辨率为(2cm-1 )条件绘制,基线一般控制在(90% )透光率以上,供试品取量一般控制在使其最强吸收峰在10%透射率以下。

6、压片法中,若样品(包括盐酸盐)与某些基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则采用(氯化钾)做基质。

7、1GPa=1000MPa,请问1MPa= ( 1000000 ) Pa8、中红外的波长范围为(4000cm -1 )到(400cm -1 )。

9、最常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能斯特灯或硅碳棒)。

10、区分饱和C-H和不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峰的标志是(3000cm -1 )波数。

二:选择题1.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C )A KBr 晶体在4000~400cm -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4000~400 cm -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4000~400 cm -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4000~400 cm -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2.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B )A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C 因为分子中有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3. 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C )A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C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B 不移动 D 稍有振动4.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B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5.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B )A 单质B 纯物质C 混合物D 任何试样6、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b )A.200nm~400nmB.400nm~800nmC.500nm~1000nmD.800nm~1000nm三、判断题1.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航标器材红外探测技术考核试卷

航标器材红外探测技术考核试卷
6.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通常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7.为了提高红外探测设备的性能,可以采用______技术来减少环境干扰。
8.红外探测技术在航标器材中的应用,可以减少______事故的发生。
9.红外探测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______,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10.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方向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B
4. A
5. D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C
12. B
13. B
14. B
15. C
16. A
17. B
18. C
19. D
20. A
二、多选题
1. A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
6. ABC
7. ABD
8. ABCD
9. A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热辐射
2.红外探测器
3.航标灯
4.好
5.信号放大器
6.目标温度探测器灵敏度
7.调制
8.碰撞
9.校准
10.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
A.热效应
B.光电效应
C.磁电效应
D.压电效应
11.下列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的敏感元件?()

红外测温培训考试题

红外测温培训考试题

红外测温技术考试题部门姓名成绩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目前,现行的红外测温行业标准是DL/T 664-2008 。

2、标准给出了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带电设备的方法、仪器要求、仪器适用范围、缺陷的判断依据及红外数据的管理规定等,使用红外测温仪(点温仪)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由于电压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称为电压致热型设备。

4、由于电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称为电流致热型设备。

5、检测电流致热型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

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 的额定负荷下进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6、输电线路的检测一般在大负荷前进行。

对正常运行的500kV 及以上架空线路和重要的220 (330) kV架空线路接续金具,每年宜检测一次,110kV线路和其他的220 (330) kV线路,可每两年进行一次。

新投产和做相关大修后的线路,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 1 月内(但至少24h以后)进行一次检测。

7、现场操作中一般检测时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K-20K左右的温升范围。

8、检测环境的一般检测要求: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 5 ℃,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 ,检测时的风速一般不大于 5 m/S。

9、检测环境的精确检测要求:检测时的风速一般不大于0.5 m/S,检测期间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2小时后。

10、一般检测适用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大面积检测。

11、精确检测主要用于检测电压致热型和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以便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精确判断。

12、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设备。

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

13、低值绝缘子的绝缘电阻在10 MΩ-300 MΩ。

14、零值绝缘子的绝缘电阻在 1 MΩ-10 MΩ。

15、树叶和微枝摆动不息,旌旗展开,代表风力等级为 3 级。

二、判断(每题3分,共15分)1、输电线路的耐张线夹热点温度为85℃,相对温差为75%,该缺陷属于严重缺陷。

红外习题和答案

红外习题和答案

红外习题和答案红外习题和答案红外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领域的技术,它利用红外辐射的特性来实现各种应用。

无论是在安防领域、医疗诊断、环境监测还是智能家居,红外技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红外技术可能会显得有些复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红外技术,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红外习题和答案。

1. 什么是红外辐射?答:红外辐射是指波长范围在0.75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与可见光相比,红外辐射的波长更长,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红外辐射是由物体的热量产生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热成像、温度测量等领域。

2. 红外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答: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红外辐射的设备。

它通常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红外光,而红外接收器则会接收到这些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测量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或频率,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物体的信息,如距离、温度等。

3. 红外遥控器是如何控制电器的?答: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通信的设备。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遥控器会发射一系列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

电器设备上的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根据信号的编码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当我们按下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增加按钮时,遥控器会发射对应的红外信号,电视机上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增加音量。

4. 红外热成像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生成热图,从而实现对物体温度分布的可视化。

这项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红外热成像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的热漏风问题;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的体温分布,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热量分布,以及预防设备故障等。

5. 红外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有哪些?答:红外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存在,从而自动开关灯光、调节空调温度等;它还可以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通过监测红外辐射来检测入侵者;此外,红外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智能家电的控制,如通过红外遥控器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

红外解析考试题及答案

红外解析考试题及答案

红外解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红外光谱中,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 光子B. 电子C. 质子D. 中子答案:A2. 红外光谱仪中,用于检测样品分子振动的仪器是:A. 质谱仪B. 紫外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的红外光谱中不会出现碳氢键的振动吸收峰?A. 甲烷B. 乙醇C. 二氧化碳D. 苯答案:C4. 红外光谱中,哪个区域的波数对应于碳氢键的振动?A. 1000-2500 cm^-1B. 2500-4000 cm^-1C. 4000-6000 cm^-1D. 6000-10000 cm^-1答案:A5. 红外光谱分析中,样品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 直接压片法B. 液膜法C. 气相色谱法D. KBr压片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红外光谱仪的光源通常使用的是________。

答案:卤钨灯2. 红外光谱中,分子振动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和弯曲振动。

答案:伸缩振动3. 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通常使用的是________。

答案:热电偶4. 红外光谱分析中,样品的浓度过大会导致________。

答案:光谱重叠5. 红外光谱中,波数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cm^-1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红外光谱分析中,样品制备的重要性。

答案:样品制备是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步骤,直接影响到光谱的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可以减少背景干扰,提高光谱的信噪比,从而获得清晰、准确的光谱图。

2. 解释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答案:吸收峰的强度与分子中振动偶极矩的变化有关。

振动偶极矩变化越大,吸收峰的强度越高;反之,变化越小,吸收峰的强度越低。

3. 红外光谱仪中,干涉仪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干涉仪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割成不同波长的光,并进行干涉,通过干涉图样的傅立叶变换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

红外练习题

红外练习题

红外练习题一、选择题1. 红外线属于哪一种电磁波谱?A. 可见光B. 紫外线C. 无线电波D. 微波2.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是多少?A. 0.01μm ~ 1μmB. 1μm ~ 100μmC. 100μm ~ 1mmD. 1mm ~ 1mA. 红外遥感B. 红外通信C. 红外加热D. 紫外线消毒A. 普通玻璃B. 水晶C. 硅D. 石英5. 红外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光电效应B. 热电效应C. 光生伏特效应D. 光催化效应二、填空题6. 红外线的发现时间是______年。

7. 红外线在天文学中的主要应用是______。

8. 红外线遥感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领域。

9. 红外线通信的优点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0. 红外线加热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三、判断题11. 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12. 红外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光电效应。

()13. 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

()14. 红外线通信的传输速度较慢。

()15. 红外线加热设备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四、简答题16. 简述红外线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17. 简述红外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18. 简述红外线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19. 简述红外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0. 简述红外线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材料:某城市采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该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00,属于良好水平。

问题:(1)请简述红外线遥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原理。

(2)针对该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材料:某公司研发了一款基于红外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安防监控等功能。

问题:(1)请简述红外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2)针对该智能家居系统,提出进一步优化方案。

红外练习题答案

红外练习题答案

红外练习题答案红外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安防领域到消费电子产品,都能看到红外技术的身影。

以下是一些关于红外技术的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红外技术的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1. 什么是红外技术?答案:红外技术是指利用红外辐射进行物体检测、成像和通信等应用的技术。

红外辐射是电磁波的一种,波长范围在0.76微米到1毫米之间,位于可见光的红色和微波之间。

2. 红外技术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红外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人体检测、温度测量、无人机导航、夜视系统、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3. 红外辐射有哪些特点?答案:红外辐射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不受光线的干扰,同时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红外辐射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可以通过测量红外辐射的强度来判断物体的温度。

练习题二:1. 红外遥控器是如何工作的?答案:红外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来控制电子设备。

当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遥控器内部的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组特定频率的红外光脉冲,同时,电子设备上的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这组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由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2.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红外热像仪是通过接收和转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生成热图。

红外热像仪内部包含一个红外感应器阵列,该阵列能够检测和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然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接着,红外热像仪会将这些电信号转换为可见的热图,通过显示屏或输出接口进行展示。

3. 红外通信与无线通信有何区别?答案:红外通信和无线通信都是一种通过无线传输数据的方式,但两者有一些区别。

首先,红外通信是通过红外光信号进行传输,需要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建立直线视线,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而无线通信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蓝牙、射频等方式进行传输,传输距离相对较远。

其次,红外通信的传输速率较低,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而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电气设备红外热成像技术考核试卷

电气设备红外热成像技术考核试卷
7.红外热成像技术只能检测到设备的表面温度,无法检测到内部温度。()
8.红外热成像检测完全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9.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时,必须确保被检测设备处于断电状态。()
10.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安全性。()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A.温度分布均匀
B.温度逐渐升高
C.温度逐渐降低
D.局部温度异常升高
17.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主要是()
A.故障诊断
B.预防性维护
C.状态监测
D.设备选型
18.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红外热成像检测的准确性?()
A.红外探测器灵敏度
B.环境9.在红外热成像检测中,为了减少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应采取()
A.提高检测速度
B.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
C.使用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
D.增加检测距离
20.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我国电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已达到()
A.初始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替代阶段
(注:以下为答题纸,请在此处填写答案,然后剪下交卷。)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D
4. D
5. D
6. A
7. C
8. B
9. A
10. B
11. D
12. A
13. D
14. A
15. A
16. D
17. A
18. D
19. D
20. C

红外检测技术试题

红外检测技术试题
6.简述普朗克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斯-波定律的关系
普朗克定律表示了在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的单位面积在半球面内所辐射的能量对波长的分布关系
描述的是黑体辐射最大光谱辐出度与热力学温度0Κ的关系。该定律也是一个由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
斯-波定律黑体的积分辐射量MB(T)与它的热力学温度(K)的四次方成正比
7.简述光源的基本作用
9.两束光要发生干涉,除需满足同偏振、同频率、相位差恒定外还需满足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请写出描述这两个条件的各量值。
时间相干性:由光源发射的光振动波列长度决定
相干长度L0相干时间
空间相干性:描述某一时刻,不同空间点处的光波场之间的相干性。
按空间点位置不同:纵向空间相干性和横向空间相干性
10.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是?激光器包括哪3部分?按工作物质的类型不同分为哪四大类?
15.在红外系统和其他元件中主要有哪六种基本噪声?研究噪声的目的是什么?
在红外系统和其他元件中主要有六种基本噪声:
①热噪声;②散粒噪声;③产生-复合噪声;
④光子噪声;⑤温度噪声;⑥1/f噪声。
16.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的感温元件。
温差电现象是把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半导体细丝(也有制成薄膜结构)连成一个封闭环,当一个接头吸热后其温度和另一个接头不同,环内就产生电动势。
(1)可以在某一波长或某一波段提供一定的辐射能量
(2)在适当的的时间间隔内保持一定的光强度
(3)更多的时候作为载体,根据其中某个量的变化得到某个量
E=
8.光源按物理机理不同可以分为热光源与发光光源,请简要说明这两种光源的工作机理。
热光源:利用物体热辐射原理制成的,发射连续光谱。
发光光源: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制成的,把电能转换为辐射光能,它的辐射特性由放电气体决定。如:氙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检测技术复习题1. 从事红外光谱研究、红在红外技术中,为便于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进行研究,一般将红外辐射分为哪四个区域?近红外(波长λ=0.76~3um),中红外(λ=3~6um),中远红外(λ=6~2Oum),远红外(λ=20~1000um)。

所谓远或近,是指红外辐射在电磁波谱中距离可见光的远、近,靠近可见光的为近红外区。

2. 外技术应用和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在大气中红外辐射透过率相对较高的3个“大气窗口”是?这3个对太阳光谱吸收较弱的区段,即2~2.6um,3~5um,8~14um,大气相对说来是比较透明的,常称为“大气窗口”3. 根据哪两个条件将红外辐射源分为电源和面源?根据辐射源几何尺寸的大小及相距探测器的远近,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4. 简述漫辐射的点光源辐射能传播的逆二次方定律。

作为漫辐射的点光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以球状向空间扩展的,距离辐射源S 为R 的球面上的辐射强度与R2成反比,这就是辐射能传播的逆二次方定律。

图1.7画出了在与点光源S 距离为R 和2R 的两个球面上,置有单位面积(如1cm 2)的检测器D 1,D 2。

设点光源S 辐射于半球面内的全部红外线能量为Q,则检测器D 1,D 2接收到的辐射能分别为H l ,H 2,212RQ H π= 2228)2(2RQ R Q H ππ==二者之比为 21221=H H (1.11)曲式(1.11)可见,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到的辐射能是随距离的平方而衰减的。

该衰减特性表明,对于一定辐射能的红外光源,它的有效作用距离(当检测器灵敏度给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为提高作用距离,或加大辐射能力度,或通过反射器(或透镜)将射线汇聚集中辐射出去。

图⒈7 点源的辐射和传播衰减5. 什么是黑体?绝对黑体是指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且具有最大辐射率的物体。

它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人射辐射功率,即吸收率1),(≡T B λα。

黑体必然是最理想的辐射体。

实际上,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理想的黑体。

但通过对理想物体的研究,可使对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

为了研究黑体辐射,人们用空腔开孔的容器来模拟黑体辐射。

6. 简述普朗克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斯-波定律的关系普朗克定律表示了在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的单位面积在半球面内所辐射的能量对波长的分布关系描述的是黑体辐射最大光谱辐出度与热力学温度0Κ的关系。

该定律也是一个由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

斯-波定律黑体的积分辐射量MB(T)与它的热力学温度(K)的四次方成正比7. 简述光源的基本作用(1)可以在某一波长或某一波段提供一定的辐射能量(2)在适当的的时间间隔内保持一定的光强度(3)更多的时候作为载体,根据其中某个量的变化得到某个量E = Ae jωt+φ8. 光源按物理机理不同可以分为热光源与发光光源,请简要说明这两种光源的工作机理。

热光源:利用物体热辐射原理制成的,发射连续光谱。

发光光源: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制成的,把电能转换为辐射光能,它的辐射特性由放电气体决定。

如:氙灯。

9.两束光要发生干涉,除需满足同偏振、同频率、相位差恒定外还需满足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请写出描述这两个条件的各量值。

时间相干性:由光源发射的光振动波列长度决定相干长度L0 相干时间τ0空间相干性:描述某一时刻,不同空间点处的光波场之间的相干性。

按空间点位置不同:纵向空间相干性和横向空间相干性10.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是?激光器包括哪3部分?按工作物质的类型不同分为哪四大类?形成粒子数反转是产生激光或激光放大的必要条件,为了形成粒子数反转,须要对发光物质输入能量,我们称这一过程为激励、抽运或泵浦。

(1)激光工作物质(2)泵浦源(3)光学谐振腔(1)固体激光器(2)气体激光器(3)液体激光器(4)半导体激光器11.红外探测器的定义,根据对辐射响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哪两大类?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两大类。

12.根据红外探测的具体要求,选用探测器时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①根据目标辐射光谱范围来选取探测器的响应波段;②根据系统温度分辨率的要求来确定探测器的探测率和响应率;③根据系统扫描速率的要求来确定探测器的响应时间;④根据系统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和光学系统焦距来确定探测器的接收面积。

13.描述一个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可以用许多参数,其最基本的是哪三个方面的指标?对辐射的探测能力、响应的波长范围和响应速度。

14.噪声等效功率用NEP表示,简述其定义。

噪声等效功率定义为:投射到探测器响应平面上的红外辐射功率所产生的电输出信号正好等于探测器本身的均方根噪声电压(或电流)时的辐射功率值,以NEP表示。

上述定义表明,噪声等效功率就是为使探测器产生输出信噪比为1所必须入射的红外辐射功率,即15.在红外系统和其他元件中主要有哪六种基本噪声?研究噪声的目的是什么?在红外系统和其他元件中主要有六种基本噪声:①热噪声; ②散粒噪声; ③产生-复合噪声;④光子噪声; ⑤温度噪声; ⑥1/f噪声。

16.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的感温元件。

温差电现象是把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半导体细丝(也有制成薄膜结构)连成一个封闭环,当一个接头吸热后其温度和另一个接头不同,环内就产生电动势。

17.红外光子探测器是利用光子效应制成的,分为哪两种?光电导探测器光伏探测器18.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探测器与光子探测器差别1 热探测器响应与辐射波长无关,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有响应,所以称热探测器为无选择性探测器。

2 如果想对特定波段进行响应,需要在热探测器前加一滤波片将不需要的辐射滤掉。

19.制冷器是红外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哪两方面的技术功能?第一,制冷可保证探测器功能正常,或增加探测器的灵敏度;第二,低温制冷可以减小来自滤光片、挡板及光学系统本身带来的热噪声。

20.一般获得低温的方法有哪两种?一般获得低温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两种21.一个比较完整的红外仪器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述其作用。

一个比较完整的红外仪器通常包括光学系统、调制盘、红外探测器、电子处理线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部分。

其中,光学系统用于收集目标红外辐射并将它会聚到红外探测器上;调制盘对入射的连续红外辐射进行调制,使直流信号变成交流信号。

在一些较精密的红外仪器中,还采用了参考黑体,在调制器阻断目标辐射期间,让探测器接收参考黑体的辐射,以作为辐射测量的基准。

红外探测器接收经过调制的红外辐射,并转变成电信号。

电子处理线路将来自探测器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各种信号处理。

显示记录装置将经过处理的信号进行显示和记录。

22.根据红外辐射计的光谱响应特性,可以把它分为哪几种类型?(1)全辐射辐射计全辐射辐射计的探测器均匀地响应所有波段的辐射,而光学系统对所有波长的入射辐射全部透过。

它在常用红外光谱波段上有近似均匀的响应,输出与光学系统上的总辐照度成比例。

(2)宽通带/窄通带辐射计宽通带辐射计使用的探测器一般响应波段较宽,其响应波段只由探测器的响应范围决定。

窄通带辐射计又称滤波片辐射计。

在红外探测器前面安放有一个红外滤光片,这种辐射计的响应将受红外滤光片通带的限制,可根据需要对滤光片通带进行选择,获得任意小的光谱区间。

(3)光谱辐射计光谱辐射计包括产生窄带辐射的单色仪和测量该辐射功率的辐射计。

光谱辐射计利用色散棱镜或衍射光栅进行分光,辐射光谱中每个小波段的辐射经过出射狭缝进人辐射计,光谱辐射计可以响应到极窄波长范围的功率。

23.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具有哪些优点?①非接触和远距离测量。

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需与被测物体接触,并可远距离测量,它特别适合于对高速运动体、旋转体、带电体及高温高压物体的温度测量。

②响应速度快。

红外测温仪不像热电偶、温度计那样,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并达到热平衡,而只要接收到目标的红外辐射即可定温,其响应时间在毫秒甚至微秒数量级。

③灵敏度高。

因物体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能量较大的变化,故红外测温仪的可测温差很小,可达零点几摄氏度。

④测温范围广。

红外测温仪可测的温度范围很广,可从负几十摄氏度到正几千摄氏度。

24.选择红外光学材料时应考虑哪些主要性质?列出常见的几种红外光学材料。

1光谱透射比2折射率和色散3自辐射性能4机械强度5硬度6化学稳定性•铝酸盐玻璃•热压多晶氧化镁•氧化铝•聚乙烯25.光纤作为最常见的光波导,是利用光的什么原理?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26.光纤的典型结构为多层同轴圆柱体,一般由哪几层构成?光纤的典型结构为多层同轴圆柱体,一般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包层以及涂敷层和护套构成。

27.分析光纤的导光原理主要有哪两种方法?分析光纤的导光原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射线法和波动理论法。

28.按照是否需要外加能源驱动工作可以将光电子器件分为哪两类?有源光电子器件无源光电子器件29.简述光隔离器的主要作用。

主要应用(作用):单向传输,阻挡背向光,保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30.热成像技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成像技术,是按照什么区分的?被动式红外成像技术(热成像技术))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摄取景物图像的技术主动式红外成像技术以红外辐射元照射物体,利用被反射的红外辐射摄取景物图像的技术31.什么是红外变像管,由那几部份组成?是一种先把红外光变成光电子,再把光电子转换为可见光的光-电-光装置。

32.什么是红外导弹?具有被动式自动寻的制导系统的导弹,一般称为红外导弹33.红外对抗和反对抗的实质是什么?红外对抗与反对抗实际上是红外制导技术与红外干扰技术间的竞争。

34.空-空红外导弹由哪几部分组成?(1)导引装置(红外导引头)(2)控制设备舱(3)引信装置(4)战斗部(5)发动机(6)弹翼35.简单列举红外对抗中积极干扰和消极干扰的种类。

特性设备36.红外反对抗中的抗干扰措施都有哪些?1采用扫描技术采用扫描技术,可使光学系统的瞬间视场大为减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背景和人为干扰进入光学系统,提高导引头抗红外干扰能力。

2采用多光谱技术红外导引头的探测器在多种波段下工作,利用目标和干扰在不同波段中辐射特性的差异来鉴别目标,可识别伪装、排除干扰。

3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与非成像探测器相比,红外成像探测器可以直观获取目标的外形或基本结构等丰富的目标信息,有效的识别目标或目标的特定部位,更为准确地识别伪装。

4发展激光主动成像雷达技术5采用复合制导技术6采用智能化寻的制导技术37.在反雷达探测隐形技术中主要采取的三种技术措施是?隐身外形技术、吸波材料技术和透波材料技术。

38.衡量红外保健品性能的特性参数是?①所选材料在相应波段的发射率;②保健用品内表面对中、远红外辐射的反射率39.列举几种利用热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