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讲义记忆与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 记忆——第1部分

实验心理学 记忆——第1部分

3
记忆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记忆
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
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s)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 )
二、Ebbinghaus与Bartlett的研究 三、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 四、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 五、构建记忆及记忆抑制
——《实验心理学史》by E. G. 波林
12
记忆 实验心理学
联想主义心理学
因此,凡属清醒的时候,都不断地有此过程 联想是心灵的基本机制,记忆就是形成联想,可
以看作是“S-R”记忆,是一种机械联系
13
记忆 实验心理学
㈠ Ebbinghaus的研究
Ebbinghaus
组成思想的一系列有联系的观念,可以通过识记一串完全新的联系在实 验室中模拟
感觉之后,便常有已往感觉之观念;而这些观念之后,複有其他 观念;终我们的一生,这两种意识状态,即感觉和观念,不断地衔接 起伏。
例如我见一马:那是一个感觉。我便想到马的主人:那便是一个 观念。这个马主人的观念,又使我想到马主人的职位——他是一名国 务部长:那便是另一观念。国务部长的观念又使我想到国事,因此, 乃引起一组政治观念。那时恰巧摇铃进餐:这又是一个新感觉了。
记忆和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 记忆材料呈现的方式 学习策略
6
记忆 实验心理学
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
控制变量:
记忆材料的呈现数量和频率 记忆材料的呈现方式 记忆材料的特征
7
记忆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记忆
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
二、Ebbinghaus与Bartlett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 第3版 第十章 记忆

实验心理学 第3版 第十章 记忆
结果:在两种学习条件下,被试做出K反应的次数基本相当;在“关注语义”条件下被试做出
“记得R”判断的次数明显多于”关注颜色“条件下的次数
记忆的 类型
1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2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 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 4 回溯记忆和前瞻记忆
2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指个体对生活中的事件或情景的有意识回忆。
1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例如:双任务实验
任务:被试一边记忆听觉数字刺激,同时还需完成视觉判断任务,如判断一些简
单句子是否正确。
请替换文
结果:对数字的回忆没有受到同步字任内容务的影响,且被试在数字广度为1和8时完成
同步任务的成绩一样好。请替换文
请替换文
字内容
字内容
表明:视觉空间模板与语音环路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视觉和听觉工作记忆是
字内容
情景记忆(semantic memory)
请替换文 字内容
语义记忆(episodic memory)请。替换文 字内容
1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与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的研究证据
研究范式:Remember / Know 判断范式,即R/K范式
第十章 记忆
目录
CONTENTS
01 记忆的类型 02 记忆实验中的变量 03 记忆实验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3 了解开展记忆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培养实践 操作基本能力 2 明确记忆科学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并能在设计记忆实验时灵活应用
1 了解不同记忆类型的研究概况,系统掌握各种记忆类型的 研究范式及演变发展,明确其实验步骤

实验心理学讲解(记忆及学习)

实验心理学讲解(记忆及学习)
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 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
五、元记忆与客体记忆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加工 和控制的层面来进行的。
客体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等加 工过程。
元记忆则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即对自 己的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个体所具 有的与自己的记忆活动有关的信念及监控系统, 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
其中,OL为初始遍数, RL为重学遍数
遗忘曲线
(二)巴特莱特和再生实验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rtt认为,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 学习与记忆的材料来避免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会 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境中,缺乏现实意义。
1932年巴特莱特发表了《记忆:实验社会心理学 的一项研究》,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特征作为研究 的主要内容,使用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和图 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
(1)简略、概括 (2)完整、合理 (3)详细、具体 (4)夸张、突出
在对遗忘曲线进行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 出的遗忘曲线各有不同。
应用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出的遗忘曲线
二、学习的早期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 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一起出现多
次)——中性条件出现,分泌唾液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感觉记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容量几乎容纳 了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但是保持时间只有 0.5-3秒。这一特征是由Sperling (1960)的部分 报告法实验揭示出来的。
感觉记忆信息的编码完全依据刺激的物理特性,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单一性。
(二)短时记忆
在瞬间记忆中被注意到的极少量信息会进入 到信息加工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记忆.doc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记忆.doc

第八章记忆1、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每一结构都有口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如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三种不同的记忆结构,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有所不同。

A.感觉存储视觉形象存储-部分报告法视觉形彖的存储叮以瞬间保存较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火。

听觉回声存储■部分报告法B.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测验、组块测量声音编码——人们更容易记住听觉呈现的材料。

区别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实验——自由回忆任务系列位宜曲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为得到这个目标:近因效应來自短吋存储,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

以不同的系列顺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用拉丁方的方法做到不完全的平衡。

得到: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还得到负近因效应:近因部分的回忆率低于系列位置曲线近因部分前而所有部分的凹忆率。

显著特点:在最后的自由冋忆屮所有系列的最示几个单词的冋忆成绩显著低于渐近线,而在各个系列的立即H由冋忆中这些单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表现成为了近因效应。

另外一种方法恒定比例法:三种条件卜•的系列位宜效应:自由回忆、延迟回忆、连续分心实验立即自由冋忆产生了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延迟自由冋忆消除了近因效应,而连续分心实验表现出典型的系列位置]11|线.项FIZ间的间隔时间/某项冃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部分报告法:2、记忆的加工层次3、记忆的提取过程4、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启动效应:是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

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O测量方法有知觉辨认、词干补笔、补笔等。

碰巧填对的概率是机遇概率,作为测录启动效应的基础值。

它们又叫做内隐记忆测验,特点是不要求被试冇意识地去提取信息,而是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作业即可。

而非外显记忆测验,通过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其特点是这些测验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信息内隐记忆测验会受到外显记忆测验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实验心理学-记忆)【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实验心理学-记忆)【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第二部分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记忆第一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一、瞬时记忆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觉知觉,当刺激停止作用时,感觉信息仍按原来的形式保持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犹如按原先的样子登记下来,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瞬时记忆。

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0.25~2秒。

在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理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

保持的材料如果经过注意,它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没有被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

斯珀灵针对传统的记忆方法的缺陷,设计了部分报告法。

这种方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他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出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

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

二、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是指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广度(记忆广度指材料呈现一次后被试者能记住的最大值)大约为7±2个组块。

但如何组织好材料,在记忆储存的能量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听觉编码为主大多数的人认为短时记忆是以听觉方式编码的。

英国心理学家康拉德(Conrad,1964)做了实验,他用两组容易混淆的字母BCPTV和FMNCX为实验材料,发现记忆混淆经常发生在声音相似的项目间(如S和X)。

但在短时记忆中还具有其他方式的编码。

(三)短时记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1.记忆广度法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

最早研究的是贾克布斯。

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

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

2.分散注意法分散注意法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的保持阶段。

为了防止被试者利用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

实验心理学讲义08第8讲 记忆

实验心理学讲义08第8讲 记忆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关键词节省法 再现法 经典性条件反射 中性刺激 条件刺激 条件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 退化 系列回忆 对偶联合回忆 自由回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前瞻记忆 回溯记忆 错误记忆 真实记忆 DRM 范式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 模糊痕迹理论 元记忆 客体记忆 启动效应 多重记忆系统说 迁移适当加工理论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人工语法范式 序列反应时任务 矩阵扫描任务 序列推测任务 复杂系统控制范式课程讲义第一节 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一、记忆的早期研究(一)艾宾浩斯和节省法研究艾宾浩斯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研究的材料,并发明了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

他用节省量作为记忆效果的量化指标,即重新学习时所节省的时间或遍数与初次学习时间或遍数比值。

%100×−=OLRL OL 节省量 多次重复研究后,他得出著名的遗忘曲线,该曲线表现了遗忘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可见,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

节省的百分比2040 60 801001 82448 间隔时间(小时)图8-1 遗忘曲线(采自Ebbinghaus,1885)(二)巴特莱特和再生实验巴特莱特使用故事和图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

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方法:重复再生和系列再生。

由此发现当信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时是怎样被扭曲的,而这些扭曲信息的出现是记忆功能不完善的表现。

巴特莱特认为在系列再生过程中人们记忆的变化存在以下几种趋势:①习惯性表征的变形②精心组织③简单化④命名⑤细节的保存。

因此他指出,任何学习和记忆都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当这些图式与正在记忆的内容相冲突时,人们便会歪曲记忆内容,使之更适合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除了国外的一些经典研究,我国心理学家也进行过关于记忆内容变化和遗忘曲线的研究。

(1)对图形记忆变化的研究:曹日昌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类,他指出和识记图形相比较,记忆所表现出来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①简略、概括②完整、合理③详细、具体④夸张、突出。

实验心理学讲义(8)

实验心理学讲义(8)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968年, 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 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该模型把记 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 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出来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 (1)简略、概括 (2)完整、合理 (3)详细、具体 (4)夸张、突出
在对遗忘曲线进行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记
忆测量方法得出的遗忘曲线各有不同。
应用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出的遗忘曲线
二、学习的早期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 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条件刺激必须在 时间上与无条件刺激结合。结合的次数越多, 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消退的速度就越慢。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遵循效果律原则,即:如 果一个操作反应发生后紧接着给予强化刺激, 则该操作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与 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着重考察 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促进或促退作用。 正强化与负强化、消退、行为塑造
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的比较
(三)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
PET 、fMRI 和ERP的研究均未发现错 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神经生理过程有明显 不一致之处,暗示了两者间的共同联系。 (四)共同的影响因素 许多研究均发现,影响错误记忆的多 种因素(如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 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健 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同样也影响着 真实记忆的效果。

其中,OL为初始遍数, RL为重学遍数
遗忘曲线
(二)巴特莱特和再生实验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rtt认为,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 学习与记忆的材料来避免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会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境中,缺乏现实意 义。 1932年巴特莱特发表了《记忆:实验社会心理学 的一项研究》,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特征作为研 究的主要内容,使用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 和图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 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复再生, 另一种方法是系列再生。

实验心理学记忆课件课件

实验心理学记忆课件课件
14
第14页,幻灯片共73页
间接测验
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 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 补笔(word-fragment completion)
第15页,幻灯片共73页
任务分离(实验性分离)
完成不同的测验任务所需要提取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把在同一自变量在不同测验任务下产生不同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 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也称任务分离。
“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 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 任务中的结果,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 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Tulving,1985)
视觉空间模板
双任务范式 干扰范式
中央执行系统
语音环路 •默读复述 •存储
视觉空间模板 •复述意象和空间 •存储
随机生成任务(random generation task)
第8页,幻灯片共73页
长时记忆的研究——Ebbinghaus
第9页,幻灯片共73页
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表 8.9 公认的语词记忆的 3 种存储器之间的差别
Roediger等人则提出传输适当认知程序的观点( 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
23
第23页,幻灯片共73页
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记忆与内隐记
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 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
包含测验:对学习阶段的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听觉呈现词均进 行“新”“旧”再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 持到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它是信息从 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 段。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贮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 操作性的特点。相对于感觉记忆来说,短时记忆 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chunk)。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编码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即以听觉的 (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联合编 码(AVL单元编码)为主,但也有视觉编码(如Aa对实验), 尤其是汉字短时记忆更具有明显的视觉编码机制(莫雷, 1986)。
两种速度呈现下的系列学习曲线
2.对偶联合回忆
对偶联合法是由Calkins于19世纪末提出的。该方法可分为检 验法 和预期法。
研究表明,学习材料越有意义,就越容易记住,并且这 一点对于与刺激项目配对的反应项目而言更显突出。另外, 词的具体性、刺激物的相似性等都会影响回忆的效果。因此, 在对偶回忆法实验中,刺激材料和配对是极其重要的变量。
其中,OL为初始遍数, RL为重学遍数
遗忘曲线
(二)巴特莱特和再生实验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rtt认为,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 学习与记忆的材料来避免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会 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境中,缺乏现实意义。
1932年巴特莱特发表了《记忆:实验社会心理学 的一项研究》,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特征作为研究 的主要内容,使用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和图 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
Bartlertt研究的意义
巴特莱特所强调的记忆研究应使用有意义的材料,以 及如何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研究记忆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了 记忆材料的文化背景因素。这充分表明,拥有不同经验的 人在解释、记忆、回忆相同材料时的方式是非常不同的。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
曹日昌(1963)的研究发现,记忆所表现出来的变化大致 可以分为:
三个子系统在信息的贮存量、保持时间、贮存 形式(或通道)、提取方式、遗忘规律,以及在信 息加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等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
记忆的多存贮模型
(一)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 保持的瞬间映像。由于它的作用时间极其短暂,似 乎只有瞬间的贮存,因而又可以称为瞬时记忆。
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复再生, 另一种方法是系列再生。
巴 特 莱 特 的 系 列 再 生 实 验 结 果
系列再生过程中个体记忆变化的趋势
1、习惯性表征变形 2、精心组织(逐渐变形、简单夸张) 3、简单化 4、命名 5、保存细节
因此,巴特莱特指出,任何的学习和记忆都 是在我们已有图式(即在我们过去经验中形成的 信息分类的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回忆法
主要包括系列回忆、对偶联合回忆和自由回忆。
1.系列回忆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 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学习或记忆的效果通过被 试正确回忆出的每个系列位置上的项目数量或错误 的数量来进行测量。
1.系列回忆
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 材料(如词表)中的位置,系列中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项目 通常学习得快一些、错误少一些,而中间位置的项目学习起来 则难得多。(首因与近因效应)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章节内容
第一节 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第三节 内隐记忆 第四节 内隐学习
第一节 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 (一)艾宾浩斯和节省法研究
有关人类记忆的实验研究开始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1885年他出版了著作《记忆》,首次用实验研究对记忆的一些 问题进行了探讨。 无意义音节材料与节省法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二)再认法
在再认法中,通过向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未 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让他们判断是否是先前学习或记忆过 的,以此来考察先前学习过的材料是否能够被正确地觉察 出来。
再认测验通常有两类。一类为是/否再认测验;另一类 为迫选再认测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会受到猜测因 素的困扰。
对 偶 联 合 回 忆 的 检 验 法
对 偶 联 合 回 忆 的 预 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3.自由回忆
与系列回忆不同,在自由回忆中,被试无须回忆呈现顺 序,只要能够回忆出呈现过的材料即可。
研究表明,尽管在自由回忆中,被试可以以任意的顺序 回忆单词,但仍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系列位置效应;其次, 被试在自由回忆过程中会采用一定的策略来帮助学习和记忆; 最后,被试还会试图对词表中的项目进行组织,重新排序以 促进提取,并使自由回忆的顺序表现出一定的结构。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968年, 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了记忆的多存 贮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该模型把记 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 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 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简略、概括 (2)完整、合理 (3)详细、具体 (4)夸张、突出
在对遗忘曲线进行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 出的遗忘曲线各有不同。
应用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出的遗忘曲线
二、学习的早期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 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一起出现多
次)——中性条件出现,分泌唾液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遵循效果律原则,即:如果一 个操作反应发生后紧接着给予强化刺激,则该操 作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与经典条件 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着重考察行为结果对 行为本身的促进或促退作用。 正强化与负强化、消退、行为塑造
三、记忆与学习研究的传统方法
传统上对记忆和学习的研究,都是以评价学习和 记忆的结果----新知识的保持----为核心的,具体评 价方法分成回忆法和再认法两类。
感觉记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容量几乎容纳 了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但是保持时间只有 0.5-3秒。这一特征是由Sperling (1960)的部分 报告法实验揭示出来的。
感觉记忆信息的编码完全依据刺激的物理特性,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单一性。
(二)短时记忆
在瞬间记忆中被注意到的极少量信息会进入 到信息加工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