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7.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2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7.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26张PPT)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纸船》
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字词注音:
佃农( diàn ) 祖籍( jí ) 仪陇( lǒng ) 溺死( nì ) 劳碌( lù ) 私塾( shú ) 衙门( yá ) 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 chuò ) 饱尝( cháng ) 妯娌( zhóu li ) 和睦( mù ) 差役( chāi yì ) 迁徙( xĭ )
除了勤劳,母亲还具有 哪些品格值得我怀念?从文 中哪些事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选择这些事 来写母亲?
母亲{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深明大义
典型事例
众多的日常小事是按 照什么顺序有条不紊地组 织为一个整体的?
阅读写作方法点拨: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1.抓出人物主要特点。 2.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8.对任何 一篇记 叙文而 言,叙 述是骨 架,描 写是血 肉,而 抒情与 议论则 是灵魂 ,这四 者是缺 一不可 的。总 之,我 们要学 会综合 运用多 种表现 手法, 使我们 笔下的 文字显 得生动 活泼、 形象可 感、醒 人耳目 、启人 深思。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劳任怨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21张PPT)
朱德决定如何报答母亲的深恩?
品味语言
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蕴含深厚情感 的句子在组内交流、赏析。
品味语言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 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技巧点拨
写作时要选取与人物精神品质密 切相关的典型事件,以便更好地突出 文章中心。
整体感知
“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
感谢母亲的什么? 从母亲这里学到了什么?
整体感知
朱德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问心无愧,但他却总对 他的妻子康克清说:“这一生中如果我有什么遗憾的话, 最大的遗憾就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未能在她老人家身 边。”
平实质朴却饱含深情
品味语言
这种深情又是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递到我们 的内心呢?仅仅是记叙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吗?
请大家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组内交流后分享你们的探究成果。
品味语言
记叙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
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
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宽厚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坚强不屈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慰勉:安慰勉励。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整体感知
1.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写作顺序。
这篇文章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篇祭文。作为祭文, 它的顺序一般为逻辑顺序,文章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⑹ 第7段中写道:“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 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 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句中划线词语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 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段中的哪一句话?
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这句话具体描写了一家人井然有序的劳 动生活,是为了说明了本段的第一句:“勤劳的家庭是有规 律有组织的。”
逻辑顺序 沉痛悼念 回忆往事 怀念之情
2.按照逻辑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悼
第二部分(2—15):回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歌颂母 颂 亲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念
合作探究
1.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 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 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 《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 母亲的传略。
文体知识
回忆录 回忆录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 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 ,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种自传性描述 ,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 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6张PPT)
精当议论,赞母亲之勤劳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
3
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
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赏析:“永不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也与首段的“永 远”一词相照应。“哀痛”“无法补救”强调了母亲对于“我”的特殊意义。 后一句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赞美,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 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夹叙夹议,赞母亲之坚强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
2
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
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
能挑水挑粪。
赏析:一个“好”字是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最好评价,饱 含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赞美与崇敬之情。凡是需要做的事, 似乎没有母亲不能做的。
一课一法
一例
一阵冷风吹来,我裹了裹身上母亲做的新衣服,暖和了许多。我突 然发现,衣服上的针脚又密又匀,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临行前的那一晚: 我正忙着打点行装,无意中一瞥,看到母亲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缝制衣 服,灯油掉在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上,母亲竟浑然不知,只是一针一线地 缝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闪着白色的圣洁而又温暖的爱 的光芒……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 继续劳动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以后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1944年
不辍劳作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2.文章从两大方面叙述了有关母亲的事件,请分别用一个词进行概括。 答案 勤劳的母亲、革命的母亲。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2张PPT)

时间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85~1900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整日劳碌着”,
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文本探究
——第三部分
2.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
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 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离我而去” 的万分悲痛之情和对母亲的无限热爱之情。
文本探究
——第三部分
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任劳任怨,热爱劳动,教“我”知识
学会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想尽办法维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拥有坚定的革命意志
反抗地主劣绅,支持“我”革命
资料链接
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自从担任全军统帅 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从 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 ,同他们一起打球……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 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 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 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 籍。……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 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最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6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6张ppt)
——《长征》
母亲教给了我革命意志
朱德在指挥作战之余,还从事纺织、排字、种 菜、做饭、写诗和讲学,不仅为自己的部队讲 解军事战略和战术,而且向妇女班讲授如何储 存蔬菜……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母亲教给我生产知识
这样一位母亲,这样一位给予了我如此之多 的母亲,如今却离我而去……你读出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朱德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对作者的一生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你的母亲是什么样子 的?又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同学们选取你的母亲的一件典型事例,从中 体现她的品格,饱含情感,完成一篇小练笔。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 引出回忆 三部分 第二部分:(2-13段)具体回忆
贫苦家境层面(2-7) 广阔背景层面(8-13)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
母亲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
四渡赤水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 行……当时……弹雨纷飞,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这时, 朱德总司令出现在前沿阵地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浓密 的眉毛挂着水珠,卷起的裤腿沾满了泥浆。……打到黄昏, 战斗仍然很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肖华再次劝说:“总司 令,你年岁大,路不好走,还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 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
在对母亲的深爱中,作者首先说的是要感谢母亲。 我从母亲身上得到哪些教益?
1.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一个强健的身体 3.一个勤劳的习惯 4.教我生产知识 5.让我拥有革命意志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这使我在军事和革命生活中没被困难吓倒。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这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 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人乒乓球打得好, 篮球打个“不厌”。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 他的帽子。从他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 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 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
作 者 AUTHOR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
回忆我的母亲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的母亲,特 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 回忆的。” 思考: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 现出来的?(出示表格,自主完成)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回 忆 我 的 母 亲
作者小时候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给 (记忆时起) 孩子们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
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 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被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其著作 收入《朱德选集》。
写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 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 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关于母亲的事件(经历)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 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家庭环境中的母亲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社会环境中的母亲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年老仍不辍劳作
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请回答问题时,富有感情地朗读出你得出这些印象的句子和段落,再 为我们进行总结。
描轮廓
根据时间线索找出文中母亲生活的主要事件,用概括性的词语写下 你对母亲形象的感受,并圈点自己认为感人的句子或段落。
时间
作者小时候(2—7段)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出的思想品格
描轮廓
1.本文是如何把看似零散的事情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 2.在文章哪里可以体现出这些材料所围绕的主题呢?
课 堂 小 结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锺太夫人 不仅活在朱德的回忆里,也活在我们的心中。为了表达对母亲 的怀念,朱德决定七七四十九天不刮胡子,并提笔写下祭文 《母亲的回忆》。历经四十年的军旅生涯,他最终完成了自己 的承诺!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
• 党中央的挽联: • 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绘细节
阅读第九段前后相关段落,回答问题。
1.母亲为什么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2.读书后“我”有什么变化? 3.母亲对“我”后来的工作持什么态度? 4.而最终“我”走上革命这条道路是受谁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绘细节
母亲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在广阔的
社会背景下,她是一个启蒙孩子思想, 反抗压迫,有远见,识大体、顾大 局的人。
作 者 简 介
• 朱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要缔造者与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
• 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 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 人民爱戴和崇敬。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主旨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 秀品质,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 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文本特色
1.事例典型,形象鲜明。
作者选择了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一“勤劳”作为重点来写母亲的一生。文中所记的事情非常典型。如煮饭、种田、 喂猪、养蚕、纺棉花、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员”的本质特征。随后作者的 目光又突破了家庭的范围,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写母亲,表现了母亲平凡中的伟大。
合作探究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1)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 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2)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 多的困难”。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研读课文
7.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
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 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
第二单元
7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教 学 目 标
1
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2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 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

第7 课《回忆我的母亲》 (3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 课《回忆我的母亲》 (3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吃苦耐劳 宽厚仁慈 同情穷苦人民 爱憎分明 支持革命
聪明能干 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有远见 识大体
3.“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1)母亲吃苦耐劳,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 教作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在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 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 自己穷的亲戚。(第7段)
母亲沉痛的诉说启发了作者 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 明的思想。(第8段)
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 者读书。(第9段)
性格或品质 性格和蔼,宽厚仁慈, 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事例
性格或品质
“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 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 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 亲的怀念。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 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第12段)
“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 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 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 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没有一定的教 材和学习年限。 周济(zhōu jì):以财物帮助接济、救济。 宽厚(kuān hòu):宽而厚;宽大厚道。
仁慈(rén cí):仁爱慈善。 连夜(lián yè):当天夜里(就做);连续几夜。 慰勉(wèi miǎn):慰问勉励。 不辍(chuò):不停止,不放弃。辍:停。 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
第二部分
第1层
在贫苦的家境里母亲所表现出的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53张PPT).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53张PPT).ppt

合作探究
1、本文记事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请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 表达效果的原因。
文本善用朴素的语言,而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 有感染力。
作者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对母 亲深深的怀念,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这 种感情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 天不亮就起床。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二课时
1、请结合全文思考,“我”在写母亲勤劳善良一生的 同时,抒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与影响。
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 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 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 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 “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 革命的意志。
聪明能干
在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 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阶级意识
事件
形象及性格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
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 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劝慰
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深明大义
作者将母亲接出来,但母亲劳动惯了,回家 继续劳动
课堂小结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 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 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 热爱的感情,表达了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 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学后感悟
身教重于言传,朱德的母亲没有从言语上给予他 深刻的教诲,却用实际行动教会了他任劳任怨、宽 厚仁慈、坚韧顽强的品行。母亲是一本永远都书写 不完的大书,母亲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母亲 的恩德,感激不尽,永生不忘,母亲不仅给予我们 生命,更给予我们享用终生的宝贵财富。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 忠于中国共 产党
交融,升华
爱党,爱人民
探究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 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 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 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 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母亲勤劳一生的行为,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第四节《关于朱德》
(第六段)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 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 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 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 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 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第八段)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 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 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 烈了。
母亲面对困难 的行为态度,教会 “我”与困难做斗
争的经验。
(第八段)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 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 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第十段)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 许多慰勉。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 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 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 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 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 动人民的深情融合在一起。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4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4张PPT)

痛悼母亲,引出回忆 整日劳碌
勤劳的母亲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回忆我 回忆母亲 的母亲 的一生
革命的 母亲
坚强刚毅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尽忠 于民 族尽 忠于 人民 尽忠 于党
母亲对“我”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的教育和影响 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
1.语言朴素、感情强烈。
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抒情和议论
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
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阅读课文16-17自然段
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1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2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3.联系生活,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培养孝敬母亲 的情感。








课 堂
探 究
字 词
简 介




目 录
作 第者 一简 部介 分

朱德(1886—1976),字玉阶, 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 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分 贰
➢ 难字
溺死( nì ) 私塾( shú )


和蔼( ǎi ) 迁徙( xǐ )


管束( shù ) 祖籍( jí )


韶关(sháo) 衙门( yá )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伍 合作探究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
③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④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 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贰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3 第三部分14-17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开篇点题。 第一层(2-8):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 的性格。
第二层(9-13):写母亲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 勉作者参加革命。
第一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壹 合作探究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
⑤母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 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
将母亲热爱劳动的美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赞 美。
伍 合作探究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
伍 合作探究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
⑦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劳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 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谢之情。
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 菜、喂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7 回忆我的母亲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7 回忆我的母亲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 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 祭仪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 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回忆我的母亲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形象及性格 悲苦
勤劳、辛苦
勤劳、能干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事件
做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 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 顾比自己穷的亲戚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 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 追求光明的思想
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 作者读书
形象及性格 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
阶级意识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通过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作者表达了 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怀念。
合作探究
7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对母 亲深深的怀念,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这 种感情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合作探究
7 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 天不亮就起床。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母亲的哪些 事情?这些事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 象?请做简要概括,并说说哪件事 最让你感动。
精读细研
事件 家境贫寒,儿女多,不得 已只得留下八个孩子 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 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 终日忙碌,煮饭、种田、 种菜、喂猪等,是个好劳 动
7 回忆我的母亲
( jiàn )飞溅 溅
( jiān )溅溅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hú( 熟 )悉 私shú( 塾 ) shú( 孰 )与
7 回忆我的母亲
wǎn( 碗 )碟 wǎn( 婉 )约 wān( 豌 )豆
预习检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回忆我的母亲
词语解释 慰勉:安慰勉励。 妯娌: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和平:温和。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总是”说明天天如此,没有例外的时 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合作探究
7 回忆我的母亲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 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 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 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 怀念。
合作探究
7 回忆我的母亲
“勤劳”一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勤劳 一生”是本文记叙的重点。“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 题目,又自然地引起下文。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我很悲痛”
点明写此文的原因
“勤劳一生”
点明叙事线索
“我爱我母亲”
点明感情基调
7 回忆我的母亲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7 回忆我的母亲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整体感知
7 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说说
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直接点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同时抒发 自己的悲痛之情。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 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 永远回忆的。
知识备查
7 回忆我的母亲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 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 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 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 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精读细研
7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 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 强不屈的性格。
这些事件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一自然段 中所说的“勤劳一生”。作者将它们按照时间顺序 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第二课时
7 回忆我的母亲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被母亲 身上勤劳、善良、宽厚、不屈的品质深深感动。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之情。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写出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 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 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 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 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7 回忆我的母亲
1.识记、积累生字新词,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记叙线索和感情基调。 (重点) 3.体会本文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 4.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 境界。(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