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52360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学/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学时:54 (理论36,实验18)学分:2.5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3开课部门:生科院先修课程:微生物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食用菌栽培学主要研究大型真菌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主要任务是研究其生命活动规律、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目的是生产更多更好的食用菌产品,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掌握食用菌栽培常用使用技术,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生产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绪论 2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 2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 2第三章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2第四章食用菌的生态 2第五章食用菌的消毒与灭菌 2第六章食用菌的菌种生产 4第七章平菇栽培 4第八章香菇栽培 4第九章双孢蘑菇栽培 4第十章草菇栽培 3 第十一章金针菇栽培 3 第十二章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好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五、教学内容绪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食用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第三节发展食用的意义、食用菌的发展前景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概念难点: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4、教学建议根据标本讲授。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第二节生理及生态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生理及生态特点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形态和分类地位,生长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生长条件。
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二节食用菌的分类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3、教学重点难点食用菌的形态结构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结构。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英文名称:The techniques 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性质:专业发展课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2开设学期:第七学期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二、课程简介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而且应当理解某些技术步骤和技术程序中的具体措施或组合栽培的原理,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这样的毕业生就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同步开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制种技术及常见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1.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需提交实验报告;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实验报告:1. 预习报告做得规范、全面;2. 在进行实验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论;3.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必须事先做好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实施;4. 报告的最后要完成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评价结构比例:实验态度占10%、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占50%、实验报告占4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六、实验内容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目的要求: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内容1、培养基配方2、培养基的配制3、分装试管理4、灭菌5、摆斜面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铝锅、天平、切菜小刀、切板、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1.5mm厚的长木条、试管架、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75%酒精、高锰酸钾、富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计划时数:4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性质:必做每组人数:2人实验二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2、掌握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6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学时分配(120学时)(二)实验教学学时安排(60学时)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1、概述(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教学时数:2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主要讲授内容: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1)形态结构(2)生活史2、食用菌的分类(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3、毒菌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主要讲授内容:1、食用菌的营养(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难点:生理类型思考题(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四)第四章、消毒灭菌主要讲授内容:1、物理消毒灭菌(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2、化学消毒灭菌(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教学时数: 1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高压蒸汽灭菌难点:冷空气的排除思考题(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主要讲授内容:1、菌种概述(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3、菌种培养基(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4、菌种的接种(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6、菌种保藏与复壮(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教学时数:3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食用菌栽培学》教案教案:食用菌栽培学一、课程介绍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研究食用菌生长发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成功地栽培多种食用菌,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课程目标1、掌握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2、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会选择适宜的场地、材料和气候条件。
3、了解食用菌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和防治方法,保障食用菌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4、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加工和保存方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储存寿命。
三、课程内容1、食用菌基础知识:介绍食用菌的定义、分类、营养和生长环境要求等。
2、食用菌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的选择、培养基的制备、接种技术、培养和出菇管理等。
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介绍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和防治方法,以及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食用菌产品加工和保存:介绍食用菌产品的加工和保存方法,如烘干、冷藏、冷冻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PPT演示,让学生了解食用菌的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
2、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接种技术、培养基制备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食用菌栽培基地和加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和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栽培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3、作业和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选用权威的食用菌栽培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课程学习资料。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食用菌栽培学(英文):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编号:12371093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且我国是农林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
可见,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应用微生物范畴,技术性强,是农林业与生物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食用菌栽培相关知识,掌握食用菌各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学会制作各级菌种的基本、技能。
掌握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运用于新产业的开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介绍食用菌的概念、种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在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位置及现状。
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及食用菌学的概念;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有利条件。
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是本章内容的难点。
第一节概述(0.5学时)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三、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第二节中国古代食用菌发展简史(0.5学时)一、发展简史二、早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三节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及展望(0.5学时)一、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性质和地位二、展望与思考第四节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0.5学时)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地位二、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作业与思考题:(1)谈谈你对食用菌的基本认识。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
实验一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目的: 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 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 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 子囊菌的干品, 野生食用菌的标本。
平菇、香菇的孢子印。
分类参考书, 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 绘图说明。
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1. 中生2. 偏生3. 侧生4. 无菌柄5。
圆柱形 6. 棒状7. 纺锤形8. 棒锤形9. 分枝状10. 基部联合11. 基部膨大呈球形12. 基部膨大呈臼状13. 菌柄扭转14. 基部延长呈假根状圆形 2. 半圆形 3. 圆锥形 4. 卵圆形 5. 钟形 6. 半球形7. 斗笠形8. 匙形9. 扇形10. 漏斗形11. 喇叭形12. 浅漏斗形13. 圆筒形14. 马鞍形1. 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块菌目块菌科和地菇科角菌目麦角、虫草2. 担子菌门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非褶菌目、伞菌目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实验二母种培养基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 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自然。
2.PDA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磷酸二氢钾3.0克, 硫酸镁1.5克, 维生素B10.05克, 水1000毫升, 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电炉, 18×180毫米试管, 止水夹。
纱布, 棉塞, 牛皮纸, 皮筋, 手套、菜板、刀、恒温箱, 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 PDA培养基的配制2. 装管、捆把3. 灭菌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简介食用菌栽培学是农学、农艺、园林、生物技术等一切以食用菌栽培学为生产对象或研究对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食用菌类(界)和食用菌的生活条件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食用菌栽培学、农业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学等学科的基础课。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毕业以后继续深造或从事有关方面发展科研及生产的工作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学时总数168学时。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如下: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食用菌栽培学是研究食用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及变异的规律,食用菌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用菌的分布规律、食用菌的进化与分类和食用菌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1、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形态、育种及栽培的基础知识,学会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科研和改造食用菌。
2、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形态及菌丝育种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学会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栽培资源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食用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掌握食用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3、掌握食用菌菌肉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4、掌握食用菌担孢子及子囊孢子营养器官(初生菌丝、次生菌丝)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掌握担孢子的形态结构和形成过程。
6、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纲的类群。
7、掌握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的分类系统及主要的形态术语。
8、掌握食用菌的分类及使用。
9、了解和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季节为主的全国各地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二)能力和技能方面1、能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2、熟练掌握制种技术。
3、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
4、掌握食用菌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食用菌的菌丝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第三章食用菌的菌种选育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遗传特点。
第二节食用菌的常规育种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孢子分离技术,了解食用菌的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的程序,重点掌握食用菌的杂交育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8 教学实习3天周学时:4说明一、使用的教材《食用菌栽培》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常明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二、内容的处理重讲基础知识、菌种生产技术、主要菇类的栽培技术。
删减银耳、灵芝、猴头等其他菌类的栽培技术。
根据学时及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发展前景好的珍稀菇类的栽培技术。
三、基本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农业高职的特点,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综合协调。
加强直观教学,创建网络课件、开展第二课堂、小科研及参与生产实践等兴趣活动,切实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
2、秋季是多数食用菌生长的季节,为便于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最好选择下学期开设。
3、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及前瞻性,密切联系我国和我省食用菌生产实际,以便做到学以致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在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及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开发食用菌资源及生产原料资源,掌握食用菌最佳生长规律、良种选育及菌种扩大技术、主要菇类和珍稀菇类的高产栽培新技术。
使菌类蔬菜在人体健康、高效农业及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菌种生产及栽培新技术,为日后从事食用菌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及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对象农业生产与经营、蔬菜、生物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专业三、课程教学目标食用菌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食用菌栽培学(英文):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编号:12371093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且我国是农林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
可见,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应用微生物范畴,技术性强,是农林业与生物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食用菌栽培相关知识,掌握食用菌各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学会制作各级菌种的基本、技能。
掌握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运用于新产业的开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介绍食用菌的概念、种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在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位置及现状。
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及食用菌学的概念;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有利条件。
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是本章内容的难点。
第一节概述(0.5学时)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三、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第二节中国古代食用菌发展简史(0.5学时)一、发展简史二、早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三节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及展望(0.5学时)一、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性质和地位二、展望与思考第四节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0.5学时)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地位二、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作业与思考题:(1)谈谈你对食用菌的基本认识。
1340036《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人工栽培历史、产量水平、营养价值及我国食用菌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
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
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植保、植科、园艺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能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要求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实践学会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期未考查为评分依据。
三、面向专业:植保、植科、园艺等专业四、先修课程:微生物学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微生物学知识;在“微生物学”课程学习后再开课为宜。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概论(1学时)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概念食用菌(edible fungi) (A)、蘑菇(mushroom)(A)第二节食用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C)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第三节发展食用的意义、食用菌的发展前景(C)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3学时)第一节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食用菌的一般形态结构与主要识别特征(A):伞菌子实体结构:菌盖、菌褶(或菌孔)、菌柄、菌环、菌托、孢子印等;营养体:菌丝与菌丝体特征;孢子:有性孢子与无性孢子;特殊组织化形体一子座、菌索、菌核。
分类地位及主要种类(A):子囊菌::块菌(Tuber)、羊肚菌(Morchella)、冬虫夏草(Cordyceps)、担子菌:1.层菌纲:有隔担子菌纲:担子分隔。
代表种:银耳、木耳;无隔担子纲:担子无隔。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是种植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
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本知识、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消毒与灭菌技术、菌种制作技术、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保鲜加工等。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技能密切结合的应用技术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活习性;掌握食用菌营养和环境要求、消毒、灭菌、制种、栽培、环控、防病、保鲜加工、营销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制种能力、栽培能力、病虫害防治能力和生产组织能力,为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发展高效农业而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要求1.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的概念、基本形态及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食用菌的食用价值、栽培意义和生产潜力;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方式,营养要求和生态要求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设施环境调控的基本措施。
3.使学生掌握与食用菌生产相关的理论知识,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方法;食用菌贮藏保鲜与加工的原理及方法。
4. 理论教学力求创新,突出新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技能要求1.使学生学会消毒药品的使用和消毒方法,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技术,培养料发酵技术,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制备与无菌接种技术,菌种分离和提纯技术,生产中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2.使学生具备食用菌制种能力,主要菇类的栽培能力,产品保鲜加工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食用菌概述主要阐述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理论学习目标和技能学习目标;食用菌的概念、食用价值和栽培效益;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潜力和意义。
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手段,栽培食用菌的意义和发展潜力,我国食用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了解食用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09170)《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
《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课程(09170)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代码:09170学时与学分:57学时(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15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必选)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食用菌栽培在生物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食用菌因具有营养丰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智作用等特点,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被人们誉为“山珍”、“健康食品”、“绿色食品”。
在国内,食用菌栽培学这门课程,是在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实用技术课程,已经被一些高校的生命科学院、园艺学院、农学院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
食用菌栽培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栽培原料丰富,各类作物秸秆、酒糟、醋糟、甘蔗渣等均可作为栽培料;二是劳力资源充足;三是技术容易掌握,一般人员经过培训就可生产;四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大。
从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课程教学的任务来看,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是培养学生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理论,掌握食用菌育种基本技术,掌握食用菌研究、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习食用菌栽培、育种、储运加工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食用菌生产和研究的最新动态的一门课程。
开设本课程主要是为食用菌行业、相关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
课程教学以能满足职业岗位(菌种培育、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加工、食用菌贸易等)需求和学生就业、创业需求为目的。
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这门课程,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门实用技术,并将此技术带回家乡,带动家乡农民致富,为社会做贡献,又可以此技术为基础,开展自行创业,缓和国家就业压力。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清楚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食用菌的起源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在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食用菌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6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学时分配(120学时)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1、概述(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教学时数:2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主要讲授内容: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1)形态结构(2)生活史2、食用菌的分类(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3、毒菌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主要讲授内容:1、食用菌的营养(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难点:生理类型思考题(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四)第四章、消毒灭菌主要讲授内容:1、物理消毒灭菌(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2、化学消毒灭菌(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教学时数: 1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高压蒸汽灭菌难点:冷空气的排除思考题(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主要讲授内容:1、菌种概述(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3、菌种培养基(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4、菌种的接种(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6、菌种保藏与复壮(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教学时数:3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用菌的认可度提高,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一、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重要性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丰富营养、美味可口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食用菌的了解和栽培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还能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二、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内容1. 食用菌的分类和特点: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生理特点等方面,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培养基制备、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培养环境的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等方面,使学生了解食用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是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评价与展望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园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它是在近代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的基础上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
其目的就是研究食用菌高产的理论和栽培技术。
具体来说,要研究食用菌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和解决食用菌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1).基本知识: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2).基本理论:理解食用菌的生长与发育规律,掌握食用菌的制种与栽培的理论,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3).基本技能: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及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与主要菇种的栽培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生理生态、制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
由于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在讲授内容时一定要讲清基本概念,通过习题、实验、实习掌握食用菌的制种与栽培技术。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此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教学实习相结合,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或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
六、课程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食用菌栽培学的定义,食用菌栽培学的内容和任务;食用菌栽培的意义;(2)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及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4号字)
绪论
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
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
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
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
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
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第三章食用菌的菌种选育
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遗传特点。
第二节食用菌的常规育种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孢子分离技术,了解食用菌的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的程序,重点掌握食用菌的杂交育种技术。
第三节食用菌的生物技术育种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基因工程,重点掌握食用菌的原生体融合技术。
本章重点:孢子分离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和细胞融合育种技术。
难点:食用菌的基因工程和诱变育种的筛选鉴定。
第四章食用菌栽培技术
第一节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栽培的设施种类,掌握生产中常用的设施结构和性能。
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质种类,掌握常用基质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第二节双孢蘑菇栽培
学习要点:理解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双孢蘑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香菇栽培
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了解香菇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香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平菇栽培
学习要点:理解平菇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平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草菇的栽培
学习要点:理解草菇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草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草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节珍稀食用菌的栽培
学习要点:理解珍稀食用菌代料栽培的技术措施与香菇、金针菇等代料栽培的异同,掌握珍稀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七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学习要点:理解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概念,了解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及目前工厂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掌握工厂化生产的设备需求、生产技术等。
重点:食用菌栽培的设施及基质要求;
常见食用菌及珍稀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工厂化生产的设备要求及生产技术。
难点:1、不同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2、不同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
3、食用菌的代料栽培技术
第五章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食用菌病害及其防治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的区别,以及竞争性杂菌、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的危害。
理解食用菌病害防治的原则,掌握常见食用菌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节食用菌虫害及其防治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常见的害虫,理解食用菌虫害防治的原则,掌握常见食用菌虫害防治
技术。
重点:1.常见食用菌病虫害的识别
2.生理性病害的识别
3.“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意义
4. 环境条件与病虫害发生
难点:常见食用菌病虫害的识别
第六章食用菌保鲜和加工
第一节食用菌保鲜技术
学习要点:了解不同食用菌产品的特性,理解食用菌保鲜的原理,掌握常用的食用菌保鲜技术。
第二节食用菌加工技术
学习要点:了解不同食用菌产品的加工的工艺流程,理解食用菌干制和盐渍的原理,掌握食用菌的干制和盐渍技术,掌握食用菌罐藏加工技术,以及罐藏加应注意的事项。
重点:1.不同食用菌产品的特性
2.不同食用菌产品的加工的工艺流程
3.食用菌保鲜的原理及技术
4.食用菌干制和盐渍的原理及技术
5.食用菌罐藏加工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不同食用菌产品的加工的工艺流程,食用菌保鲜的原理。
实验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3学时)
了解母钟培养基配方的种类,掌握PDA培养基配制和灭菌的方法,学会整个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过程,思考培养基污染原因。
实验2:菌种分离和转接技术(3学时)
了解菌种分离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技术,学会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制种技术,懂得识别菌种的好坏。
实验3:平菇袋培技术(3学时)
了解平菇生产上常用的培养料配方和平菇的栽培方式,掌握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和接种要领,学会平菇栽培管理技术。
实验4: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参观)(3学时)
通过参观,了解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掌握工厂化生产的设备需求、生产技术等。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
实验,占总成绩的30%。
考核内容:实验态度、实验报告、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食用菌学的基本原理。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黑体,小4号字)
教材:《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704019264。
参考书:《食用菌栽培学》,常明昌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7109085596。
《食用菌栽培学》,刘振祥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756223449。
《食用菌学》,张松.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标准书号:9787562315018。
《食用菌学》,王贺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7810667793。
大纲修订人:王建军
大纲审定人:柳李旺
修订日期:201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