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2016小说的电影改编四十年

合集下载

俄罗斯电影简介

俄罗斯电影简介

俄罗斯电影简介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

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

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以作业的形式对俄罗斯电影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将会一直空白下去。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从整个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俄罗斯电影经历过了,起步和初步繁荣时期,卫国战争时期及战后萧条初期,解冻时期(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初),繁荣时期(60年代中到80年代初)衰落时期(80年代至今)。

起步与初步繁荣时期十月革命后,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受到苏维埃政权的高度重度。

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是给千百万劳动人民扫盲。

为完成这一任务,列宁对文学、绘画和戏剧等艺术门类的作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对于电影这种新的,可以更直观、更广泛地普及,使千百万大众一下了就接受的艺术,苏维埃的领导人列宁尤为重视。

他在《列宁关于文化艺术》一文中说:“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法令,将摄制和电影贸易工作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即把苏维埃电影国有化,这一天被后来定为苏联电影的诞生日。

俄共(布)、联共历次代表大会都相当重视电视事业的发展。

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关于电影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对电影的领导。

从这一年起,健全了领导机构,取消了私营发行公司,出版了《电影报》、《苏联银幕》、《苏联电影》等杂志,成立了“革命电影协会”.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苏联电影之友”协会。

电影趣闻答题

电影趣闻答题

电影趣闻答题1、影片《霸王别姬》改编自()的同名小说。

2、《泰坦尼克号》是到导演()的作品。

3、《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的饰演者是()4、影片《暮光之城》讲述了()作为吸血鬼和人类女子伊莎贝拉·斯旺相识相爱的过程。

5、《牛仔裤的夏天》是由()导演的。

6、电影版《恋空》讲述了普通高中生()与同级生弘的爱情故事。

7、《燃情岁月》是由()执导的。

8、影片《忠犬八公》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取名“八公”。

9、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上映于上世纪()年代10、《初恋这件小事》,是()国的青春爱情喜剧电影。

11、即将上映的影片《港囧》是由()导演的。

12、井柏然在影片《捉妖记》中扮演()一角。

13、目前中国内地票房第一名是影片()14、影片《澳门风云2》中周润发扮演澳门赌侠()一角。

15、《阿甘正传》描绘了先天障碍的小镇男孩()自强不息的故事16、由张艺谋执导,周冬雨和窦骁主演的影片()在上映年打破国内文艺片票房纪录17、《乱世佳人》是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改编的一部美国电影。

18、奥黛丽·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是()19、《东邪西毒》是一部1994年出品的香港武侠电影,由()执导20、电影《胭脂扣》改编自()同名小说,由关锦鹏执导,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21、《美国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欧·莱昂执导的剧情片,罗伯特·德尼罗在其中扮演主角()22、电影《左耳》的主题曲是()23、《匆匆那年》是2014年出品的校园爱情片,改编自()同名小说。

24、同性恋电影中的经典,讲述了何宝荣与黎耀辉去南美游玩昌盛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这部影片是()25、《肖申克的救赎》入选()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26、天堂的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

他从未出生,从未死亡,从未存在。

他是1900,是电影()的主人公27、《假如爱有天意》是2003年出品的韩国爱情电影,其创作灵感来自韩国小说()28、电影《水果硬糖》中,男主角的职业是()29、2005年年上映年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莉主演的电影是()30、“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是由()执导的《匆匆那年》中的经典之句。

跟着电影读名著

跟着电影读名著
上一代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战争会被忘掉。 而下一代将把我们看作是多余的人,把我们推到 一边去。而我们自己,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 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 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918年10月,我阵亡了。 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 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 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 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
简· 奥斯汀

2013年是英国女作家简· 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 见》出版200周年 。英国中央银行宣布,简· 奥斯 汀的头像将被印制在新版10英镑纸币上,以此向 这位誉满全球的女作家致敬 。
尼罗河惨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阿加莎· 克里斯蒂

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 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 。 阿加莎· 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 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 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 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 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 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 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 为“推理女王”。
歌剧魅影(2004版)

影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曲家 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 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本片描述发生在法 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 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 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 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 躲避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 人称之为“魅影” 。
歌剧魅影(法国作家勒鲁的小说)

1911年发表的这部介 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 说间的作品,从一个 记者的角度,讲述了 发生在宏伟壮丽的巴 黎歌剧院的一个“鬼 故事”。问世至今多 次被改编成电影和音 乐剧,成为悬疑作品 当中的经典之作。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
之作《黄土地》,今后二人再度合作《大阅兵》,在中国电影界 掀起一股冲击波。1988年,张艺谋旳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在柏 林电影节上为中国人捧回了第一种金熊奖,正式开始了其辉煌旳 导演生涯。
影片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中国 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旳影片。影片先是以 新式叙事手法为框架,试图拍摄一部打破老式主旋律模式旳新式
文艺剧情片,后此片一制作好便入围柏林德国影展,最终空前旳 拿下柏林影展最高奖金熊奖。
红高粱 影评 张艺谋不单是首个将华语电影推向世界旳中国电影人,也是
第一种将画面及色彩利用旳如此杰出旳中国导演。 当我们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旳红
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血、高粱酒旳色彩。在这里,导演 对色彩旳利用是高度风格化旳。影片一开头就是年轻漂亮、 灵气逼人旳我奶奶那张充斥生命旳红润旳脸,接着就是占满 银幕旳红盖头,那顶热烈饱满旳红轿子,野合时那在狂舞旳 高粱秆上闪烁旳阳光,似红雨般旳红高粱酒,血淋淋人肉, 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旳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 罩。影片结束在那神秘旳日全食中,红色旳扩张力取得了一 种凝固旳近乎永恒旳沉寂效果。黑红色旳高粱舒展流动充斥 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红高粱》是一种具有神话意味旳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 秘旳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旳生命力。所以,赞美生 命是该片旳主题。“是要经过人物个性旳塑造来赞美生命, 赞美生命旳那种喷涌不尽旳勃勃生机,赞美生命旳自由、舒 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论述》)。正因为这种对生 命旳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旳电影语言旳利用,使得《红高粱》 取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取得旳 最高荣誉。
第四代导演以(腾文骥、吴天明、张暖忻、吴贻弓、黄健 中、黄蜀芹)等为代表。张暖忻导演旳《沙鸥》、郑洞天、 徐谷明联合导演旳《邻居》、吴贻弓导演旳《城南旧事》、 滕文骥导演旳《城市里旳村庄》、吴天明导演旳《没有航 标旳河流》等预示了姗姗来迟旳第四代旳突起。第四代导 演旳主体是“文革”前第四代电影借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和世界电影纪实美学旳成就,着重从电影旳观念和语言旳 角度,逐渐探索有关电影真实旳命题,从大量利用长镜头, 利用实景、自然光拍摄和追求生活化旳表演到对电影旳叙 事构造散文化尝试,使一种逼真性、生活化电影观念逐渐 确立起来了,并将对电影散文化、纪实性探索与一种抒情 式美学相结合,注重体现个人旳感受。

【精品】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

【精品】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

【关键字】精品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2011-6-20 10:15:33三十部典范小说改编电影盘点嗯,这期盘点主要依据的是学院派的观点,就是说首先,这个小说要够好,要是小说不够好不够出名,那作者一定要够大牌,要是这点达不到,诸如【发条橙】,【罗生门】,【猜火车】,【走出非洲】,【老无所依】,【沉默的羔羊】,【现代启示录】,【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大红灯笼高高挂】,【2001太空漫游】等不在盘点之列;其二,小说够好,改编之后的电影要耐看,要好看,有意思,至此,【罪与罚】,【在路上】,【半生缘】,【魂断蓝桥】,【雾都孤儿】,【追风筝的人】,【80天环游地球】,【追忆逝水年华】,【霍乱时期的爱情】,部分【傲慢与偏见】,部分【战争与和平】等等也不在盘点之列;再三,一些是由名著改编,故事拍的又不错的电影,但不属于小说一列,例如【乱】,【飞越疯人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等等一系列也就错过了。

在这里,光影和文字之间找到了最契合的平衡。

诚然如此,欢迎补充和指正,博客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嗯,无所谓,只是做出来分享罢了。

Top 30 【挪威的森林】(日本 2010)导演:陈英雄主演:松山健一菊地凛子水原希子时光一句话影评:陈英雄导演在上海电影节上都说了,改编这部小说是需要感觉的。

于是他的电影中流淌着他的风格,他的感觉。

好在,我们都没有迷失。

果断告诉你,不论你找什么借口,总之就给你三颗星。

因为,我们实在太爱原作小说了。

改编指数:★★★【挪威的森林】改编自小说《挪威的森林》(1987 村上春树)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Top 29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国 2004)导演:徐静蕾主演:徐静蕾姜文时光一句话影评: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说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

10043539_娱乐小说左右奥斯卡奖____

10043539_娱乐小说左右奥斯卡奖____

82WORLD VISION 2012.NO.05Culture 文化·娱乐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美国时间2012年2月26日在好莱坞柯达剧院举行。

角逐最佳影片的有《后人》、《相助》、《雨果》、《点球成金》、《战马》、《特别响,非常近》、《艺术家》、《生命之树》、《午夜巴黎》。

这9部作品中,竟然前6部都是改编自已经出版的文学作品,多于上届的4部。

电影是声音和光线的艺术,而小说是符号的艺术。

不过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互惠关系是很明显的,电影剧本多改编自小说,小说也多借鉴电影的表现手段。

据《从小说电影》一书统计,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占到17%到50%,特别是高成本影片,取材于小说的比例最高。

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也最有希望获得奥斯卡奖。

自1930年以来,有25部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什么小说适合改编导演们喜欢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一个原因,是畅销书已经拥有了相当知名度和大量读者,这对电影来说是一个票房保证,比如说本届奥斯卡榜单上的《龙纹身的女孩》和《哈利·波特》。

另外,对制片人来说,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售价不算贵。

《穿Prada的女魔头》的作者从电影制作方得到60万美元,而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达3亿美元。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两部影片是作家的处女作,可以想见改编权不会太过昂贵。

《后人》是根据女作家凯·哈特·赫明斯的处女作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富有地主带着他两个女儿去寻找妻子的情人的故事。

《相助》是凯瑟琳·斯多克特的第一本小说,再现了60年代美国南部的种族关系,本书出版之后,版权被三十多国争先引进,中文版已经出版。

拍成叫座的电影比出版畅销书更赚钱。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曾经跟海明威说,想把他最差的小说拍成电影。

海明威很不情愿地问是哪部小说,他说是海明威的《有钱人和没钱人》。

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海明威决定退出。

霍华德只好通过中间人购得了这部书的版权,由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

折射中国社会的革新与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历程

折射中国社会的革新与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历程

折射中国社会的革新与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历程
钱好
【期刊名称】《视界观》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国电影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这40年来,我国的电影诞生了不少的“爆款”,在大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起了巨大的话题.【总页数】4页(P8-11)
【作者】钱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2
【相关文献】
1.从电影《红高粱》看中国社会文明进化历程 [J], 张龙贺;张淑玲
2.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维度 [J], 柴静
3.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农产品价格变化历程 [J], 师文丽
4.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观念革新与创作流变 [J], 陈旭光;李卉;
5.中国人类学电影创作实践历程与革新 [J], 侯小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简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简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摘要:同样是关于死亡和活着的主题,电影改编和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话语结构各有其独特之处,改编在叙事结构和具体操作方式上都不同于小说。

张艺谋对《活着》的改编是比较成功的,他在基本保留了原著的主旨的同时,也以电影的展现方式赋予了《活着》更多层的意蕴,虽然在表现深层次的东西上没有达到文本的效果,但也可称为成功的改编。

关键词:《活着》改编对比《活着》是余华写的一部关于死亡的小说,余华的作品往往充盈着阴郁的气氛,暴力和死亡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活着》虽然也是在写死亡,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含而不露的温情和幽默。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该小说改编而成,在主题的选择上变动不大,都是通过主人公福贵经历的半生浮沉表现人对生存的坚持。

电影与小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话语结构,虽然它们在终极目的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叙事节奏上有很大的差别。

小说通过文本与读者交流,旨在关注实物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而电影就要丰富些,通过光影声色与观众直接接触。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早期的作品,虽然后来因某些原因被禁播,但作为一个电影艺术作品还是受到很多的肯定和褒奖。

作为小说的《活着》和作为电影的《活着》,孰好孰坏,我们是无从定论的,因为我们至今还不能为这两种不同的话语找到一个课供衡量比较的标准。

在这里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电影改编的得失之处,既是改编难免在某些方面与原著进行对比。

首先,从故事的讲述方式来看。

原著中的讲述方式明显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我”作为一个民间歌谣的采集者在乡间遇到“名叫福贵的老人”,通过交谈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题是通过福贵的自述来讲的,表现福贵对生活和命运的理解和近乎达观的超脱,故事在第一人称“我”的主观性表达下显得更加的感人和充满温情。

小说以福贵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他从父母、妻子、儿女齐全的地主家少爷到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死去,临老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凄凉悲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俄罗斯电影简介 六

俄罗斯电影简介 六

俄罗斯电影简介六政治题材的影片主要是表现国内和国际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这类影片虽然受到官方的重视,但卖座率却并不高。

如《七月六日》(1968),《自由,这是个甜蜜的字眼》(1973),《熊熊燃烧的大陆》(1973),《墨西哥万岁》(二十年代由导演爱森斯坦拍摄,直到1970年才首次公映,1979年获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质奖),《1943年的德黑兰》(1980,苏、法、瑞士合拍)等。

另外还有些科技题材的影片,主要有《一年中的九天》(1962),《驯火记》(1973),《目标的选择》(1974)等。

六十年代以来,根据世界文学名著拍摄的影片也占有相当的比重,20多年时间内由国内外文学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影片有40多部。

其中由外国名著改编拍摄的优秀影片《哈姆雷特》(1963)和《奥赛罗》尤为引人注目。

还有《奥勃洛摩夫》(1979),《堂•吉河德》(1967),《李尔王》(1970),《红与黑》(1975)等。

由国内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则有《苦难的历程》、《战争与和平》(1966-1967)、《安娜•卡列尼娜》(1967)、《贵族之家》(1969),《万尼亚舅舅》,《敌人》(1977)、《静静的顿河》、《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1968)、《罪与罚》(1969)、《白夜》、《带叭儿狗的女人》、《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1977)等等。

这些传世巨片的导演均是其时誉满全球的著名艺术家,如科静采夫、尤特凯维奇、罗沙里、邦达尔丘克、格拉西莫夫、扎希尔、培利耶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等。

六、七十年代,格拉西莫夫拍摄了“关于六十年代的人”的四部曲《人与兽》(1962)、《记者》(1976)、《湖畔》(1970)、《要热爱人》(1972),这四部曲被苏联评论界称作是一部“六十年代的艺术史”。

1970年,摄制出了苏联第一部“聚变多镜头”影片(又叫制变形多画面立体声电影。

这种电影由多银幕电影演变而来,用一台电影机放映,在一个银幕上出现若干个画面)。

影视在线:老舍名著改编经典老电影《骆驼祥子》(全集)

影视在线:老舍名著改编经典老电影《骆驼祥子》(全集)

影视在线:老舍名著改编经典老电影《骆驼祥子》(全集)点击播放《骆驼祥子》简介长篇小说原著老舍电影《骆驼祥子》 (1982)主要演员:张丰毅斯琴高娃导演:凌子风国家地区:中国上映日期: 1982剧情简介:本片依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祥子由于糊口所迫,从乡下来到城里做了人力车夫。

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

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究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当时,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

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

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

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

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

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饮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拥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

曹家人待他无比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

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

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

这时候,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

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

电影《女人、四十》观后感范文

电影《女人、四十》观后感范文

电影《女人、四十》观后感范文最新电影《女人、四十》观后感范文到如今,许鞍华出道已逾三十年,几乎经历了__电影由衰至盛,由盛转衰,再从困境中开辟新篇的发展轮回。

在此期间,港片佳作群集,导演辈出,留给观众咀嚼不尽的精神食粮,而许鞍华则以其多产、多奖、多元的创作历程,成为个中楚翘。

作为一位艺术与商业并重,类型片模式与作者气质兼备的创作者,许鞍华经年来求新求变,似乎难以在其作品列表中寻找到一贯的内在母题和表现风格。

她既没有像同辈中的徐克那样全力传承武侠动作类型,也没有像后来的王家卫一般拍出个性鲜明的影像风格。

从某种程度上,许鞍华是“拒绝被定义,拒绝风格化的”。

似乎在她看来,风格容易导致僵化,而顺其自然才是拍片的不二法门。

当然,自然并不意味着风格完全无迹可寻,有时候多变亦是一种风格。

何况许鞍华的作品中本就分布着许多相互照应的主题元素,如鬼怪灵异、家国情怀、女性关注、文学改编等等。

就《女人四十》之前的十一部影片来看,其创作脉络是相对清晰的。

处女作《疯劫》和紧随其后的《撞到正》如同一对题材相仿、风格相反的姐妹篇,前者显示出中式鬼魅与西方悲剧相融合的奇异魅力,后者则展示了佛教、民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作为新浪潮的开篇之作,突显出导演对于形式感和创新性的刻意追求。

然而从《胡越的故事》开始,这种形式上的现代主义突然中断了。

许鞍华将视线从虚妄的鬼魅转投至残酷的现实,他突破了本土的地域性,转而将镜头对准东南亚华侨的惨淡人生,真实描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南排华运动的血雨腥风。

加上早期的电视作品《狮子山下》和随后的《投奔怒海》一作,“越南三部曲”以“铁肩担道义”的坚定姿态横空出世,不但获取了评论界的击节赞叹,更是拿下了1500万元的票房纪录。

这是许鞍华回归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其在主题上,也初步形成了“失母”和“漂泊”的身份意识,接续了前作的女性关注之路。

此后,许鞍华的创作出现了些许起伏。

无论是《书剑恩仇录》、《香香公主》这样的武侠动作题材,还是《倾城之恋》、《今夜星光灿烂》等爱情文艺片,几乎都反响平平。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四十年代初,钱家骏等在重庆也摄制动画短片《农家乐》,但也未获发展。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中国动漫发展史-黄金时代(1926-1966)这个时代的动画作品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好的;也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却是制作最认真的;也许不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却是最突出中国传统特色也时常因此获得国际奖项的。

说起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定要说万氏兄弟,因为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然后是《一封书信寄回来》,在抗战爆发前,他们总计绘制了二十多部动画片,其中包括1935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但是在1936年以前,万氏兄弟的作品主要是模仿美式动画的手法,他们自己对此也不十分满意,一直在寻找着让动画在中国传统土壤里扎根的办法,到了1940年,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给了他们很大震动,下决心要搞一部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在组织100多人参加绘制、前后绘制2万张画稿、用了一年半时间的情况下,1941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以至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80分钟的长度、取材自西游记的故事、名演员白虹等人的配音、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背景、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设计都使这部动画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继《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席位置,而且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使它与前三者有明显的区别,万氏兄弟本想接下来就拍摄《大闹天宫》,但是由于投资商的问题计划没有成功。

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哪些

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哪些

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哪些现在的很多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成的,拍出来的电影也深受观众的喜欢。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哪些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广岛之恋》《广岛之恋》改编的电影【广岛之恋】(法国 1959)【广岛之恋】改编自脚本小说《广岛之恋》(1959 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这就是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叫纳韦尔法国的纳韦尔。

”这一传颂久远的对白是这对情人分手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一个法国女人与一名日本男子偶然相逢,深深相爱,可是这爱是在原子弹轰炸过的广岛上诞生的。

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是不朽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

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蒂凡尼的早餐》《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蒂凡尼的早餐】改编自小说《蒂凡尼的早餐》(1958 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于1958年春由兰登书屋出版,入选《时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奥斯卡多项大奖原著小说。

杜鲁门·卡波特,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南方文学作家,与另一名同样来自南方的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齐名。

每一次读到这部作品,都为它精心打磨、简洁洗练的文字折服,真是百读不厌。

——村上春树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改编的电影【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改编自小说《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摘要:本文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探讨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在身份上经历了从妇女而战士再到党员的转变;其外在形象体现了男性化的特点;其情欲无一例外地被遮蔽,被删除;所有这些,体现出了新生的民族国家的一种自我认同。

关键词:共和国前期;女性;形象本文意在探讨共和国前期(1949―1966,通常被称为“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共和国前期的文艺政策一脉相承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艺的原则与立场,即“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文艺服从于政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以上均出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些原则与立场由于新政权的确立而得到更为坚实有力地执行,在相对隔绝而封闭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共和国前期的电影创制自然毋庸置疑地亦步亦趋于这一绝对强势的主流意识形态操控。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1949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推行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措施,如废除包办婚姻,取缔妓院,宣扬男女平等,鼓励妇女参加社会活动。

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号的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从这位党的最高领导人所发出的声音,可以见出中国共产党为改变妇女地位付出了真诚的努力,因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之前的任何时代相比,新中国女性的地位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中确凿无疑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父权制度下生活了千年之久的中国人,所形成的几近集体无意识的男女观念(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却根深蒂固,难以卒除。

这种传统的男女观念不仅潜存于民众身上,亦隐藏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层。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排行推荐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排行推荐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排行推荐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改编拍成电影,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小说是被改编成电影的吗?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排行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排行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1. 《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改编的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改编自小说《卧虎藏龙》(王度庐)王度庐于1938-1942年间创作了“鹤-铁”五部曲:《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

以言情小说的笔法创造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的天地。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2. 《白痴》《白痴》改编的电影【白痴】【白痴】改编自小说《白痴》(1868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返文坛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

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3. 《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改编的电影【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改编自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是川端康成作者自传性的小说。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4. 《失乐园》《失乐园》改编的电影【失乐园】【失乐园】改编自小说《失乐园》(渡边淳一)《失乐园》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杰作。

这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

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5. 《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改编的电影【东邪西毒】【东邪西毒】改编自小说《射雕英雄传》(金庸)《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

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电影盘点

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电影盘点

三十部经典小说改编电影盘点Top 1 【乱世佳人】(美国1939)导演:乔治·库克主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时光一句话影评:两位巨星的参演,在如此壮丽的时代画卷上演绎出一个极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开创了以真实而辽阔的历史背景加虚构人物故事的爱情史诗片先河。

改编指数:★★★★★【乱世佳人】改编自小说《飘》(1936 玛格丽特·米歇尔)《飘》的写作占去了玛格丽特近10年的时间,1935年,玛格丽特送去出版公司已经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

1936年,这位无名作家的“巨著”一经面世,其销售情况立即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

在全世界的销售量也逾2000万册。

随后,小说获得了1937年普利策奖。

就在当年,好莱坞便购得将《飘》改编成电影的权利。

Top 2 【教父】(美国1972)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主演: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时光一句话影评: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位父亲无疑是最伟大的,电影把虚构的纽约黑手党塑造成了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家族奋斗史。

改编指数:★★★★★【教父】改编自小说《教父》(1969 马里奥·普佐)《教父》小说于1969年美国出版,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曾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达2000万册。

马里奥·普佐,出生于纽约,第一代意大利裔美国人。

二战时加入美军赴欧洲作战,战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

一九六三年成为自由撰稿人,着手创作有关西西里黑手党的小说。

一九六九年《教父》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Top 3 【魔戒】(美国2001)系列导演:彼得·杰克逊主演:伊安·麦克莱恩伊利亚·伍德阿伦·霍华德时光一句话影评:有人认为,它隐射了二战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将索隆比做希特勒,将魔戒比做核弹;也有人认为索隆是大地女神的死敌,魔戒是工业技术。

1966年-1976年中国的电影、译制片目录!你看过几个?

1966年-1976年中国的电影、译制片目录!你看过几个?

1966年-1976年中国的电影、译制片目录!你看过几个?中国1966年-1976年的电影、译制片目录(一)国产片(1)《艳阳天》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8(2)《节振国》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5(3)《年青的一代》大陆 1965(4)《红灯记》(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0(5)《智取威虎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0(6)《红色娘子军》(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1(7)《沙家浜》(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1(8)《白毛女》舞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2(9)《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10)《龙江颂》(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11)《奇袭白虎团》(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2(12)《海港》(京剧,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3(13)《青松岭》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14)《战洪图》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15)《半篮花生》(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16)《创业》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17)《杜鹃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18)《渡江侦察记》(重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19)《钢铁巨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20)《火红的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21)《金光大道-下集》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22)《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23)《南征北战》(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24)《平原游击队》(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25)《平原作战》(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26)《沙家浜》(粤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4 (27)《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28)《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29)《无影灯下颂银针》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30)《向阳院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31)《一副保险带》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32)《园丁之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74 (33)《侦察兵》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34)《阿勇》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35)《碧海红波》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36)《草原儿女》(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37)《长城新曲》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38)《车轮滚滚》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39)《春苗》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40)《第二个春天》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41)《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42)《沸腾的群山》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43)《烽火少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44)《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45)《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46)《红雨》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47)《黄河少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48)《激战无名川》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49)《拣煤渣》(淮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50)《金光大道-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51)《决裂》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52)《雷雨之前》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53)《难忘的战斗》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54)《人老心红》(淮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55)《沙漠的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56)《小将》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57)《小螺号》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5(58)《沂蒙颂》(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59)《战船台》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60)《阿夏河的秘密》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61)《长空雄鹰》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62)《春潮急》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63)《反击》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64)《枫树湾》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6(65)《海上明珠》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66)《欢腾的小凉河》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67)《寄托》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68)《江水滔滔》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69)《金光大道-中集》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70)《金锁》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71)《开山的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72)《连心坝》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73)《芒果之歌》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74)《南海长城》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75)《南海风云》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76)《南疆春早》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77)《牛角石》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78)《青春似火》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79)《山村新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80)《山花》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81)《山里红梅》珠海电影制片厂 1976 (82)《锁龙湖-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83)《新风歌》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84)《雁鸣湖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85)《征途》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86)《主课》广西电影制片厂 1976 (二)译制片1971年(1)《脚印》(2)《勇敢的人们》(3)《战斗的早晨》(4)《第八个是铜像》(5)《天亮的时候》(6)《同志,你的道路》1972年(1)《巴黎圣母院》(2)《简-爱》(3)《冷酷的心》1973年(1)《绿色的群山》(2)《烈火行动计划》1974年(1)《在那些年代里》(2)《沉默的朋友》(30)《警察局长的自白》1975年(1)《战斗的道路》1976年(1)《基度山伯爵》(2)《生死恋》(3)《阿里巴巴》(4)《沉默的人》(5)《蛇》1966年(1)《大地的儿子》(二、三集) (朝鲜) (2)《一个战士的故事》(朝鲜) 1970年(1)《森林之火》(越南)(2)《琛姑娘的松林》(越南)(3)《达吉亚人》(罗马尼亚)(4)《血海》(上下集)(朝鲜)(5)《看不见的战线》(朝鲜)1971年(1)《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朝鲜) (2)《战斗在继续》(越南)(3)《在铁道线上》(朝鲜)(4)《前方在召唤》(越南)(5)《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6)《摘苹果的时候》(朝鲜)1972年(1)《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罗马尼亚) (2)《记者》(上下集)(苏联)(3)《劳动家庭》(上下集)(朝鲜)(4)《战争与和平》(四集)(苏联)(5)《卖花姑娘》(宽)(朝鲜)(6)《回故乡之路》(越南)1973年(1)《空中舞台》(朝鲜)(2)《卖花姑娘》(普)(朝鲜)(3)《秃鲁江畔之花》(朝鲜)(4)《轧钢工人》(宽)(朝鲜)(5)《原形毕露》(朝鲜)(6)《气球上的旅行》(法国)(7)《永生的战士》(朝鲜)(8)《轧钢工人》(普)(朝鲜)(9)《一个护士的故事》(朝鲜)1974年(1)《火》(越南)(2)《延丰湖》(朝鲜)1975年(1)《送信人》(英国)(2)《为了新的一代》(朝鲜)(3)《特罗塔》(联邦德国)(4)《纽约奇谈》(美国)(5)《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6)《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7)《三妯娌》(朝鲜)(8)《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1976年(1)《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2)《哥白尼》(波兰)(3)《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4)《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5)《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6)《初春》(阿尔巴尼亚)(7)《矿山的主人》(朝鲜)(8)《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9)《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10)《高山之鹰》(朝鲜)(11)《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12)《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以上共计156部,加上1949年——1965年470部,总计626部。

9部影片庆祝改革开放40年

9部影片庆祝改革开放40年

龙源期刊网
9部影片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8年第26期
日前,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推介了9部重点影片,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这9部影片都是最新拍摄完成的国产电影。

其中既有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时代精品,也有一叶知秋、小中见大的情怀佳作,或通过平民史诗反映历史大势、时代风云,或从凡人小事、乡村巨变中探寻人性的真善美。

9部影片中,《春天的马拉松》讲述浙东山村筹备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的故事;《照相师》描摹了深圳老城照相馆祖孙三代的人生变迁;《大路朝天》反映了交通建设和路桥工人的生活;《闽宁镇》展现东西部对口扶贫;《中国合伙人2》表现中国互联网人的奋斗精神;《黄大年》讴歌当代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天渠》反映贵州遵义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创造人类工程奇迹;《热土》展现了湘东年轻人回归故园建设美丽乡村的历程;《片警宝音》讲述内蒙古基层警察执法为民的动人故事。

9部影片特点鲜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改革開放40年来神州大地上波澜壮
阔的奋斗画卷,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人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人民网)。

陈忠实这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陈忠实这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走上文坛 ,重获各方信任 和文学 自信
20世 纪 70年 代 中 叶 ,阎纲 从 供 职 的《人 民文 学》编 辑
部 回陕西约 稿 .就认识 到 文学青 年 陈忠实 不跟 风 的品性 。
1972年 .还是 业余 作者 的 陈忠实 的散文 《水 库情 深》被
工 人 业余 作者 徐 剑铭 推荐 发表 在 《陕西 文艺 》创 刊号上 ,他
变 .小 说 在全 国引起 极大 的争 议 ,被 “四人 帮 ”认 为是 “毒 草 物 《人 民文 学 》编 辑 部专 程 派人 约 j
小说 ”。《人 民文学 》编辑 部在 重压 之下 ,强迫 蒋子龙 检讨 。 阎纲 回忆 ,1976年 9月 唐 山地 震 刚过 ,《人 民文学 》编
辑 部 为 了扭转 发 表 《机 电局 长 的一 天 》的被 动 局 面 ,派他 到
阎 纲
般推 托 ,不肯 就范 。最后 .四十 四岁 的阎纲 被三 十 四岁 的陈 忠实 说服 了 陈忠实 当时 既不 损害 友 情 又表 示 实难 从 命 的痛 苦 情 状 .让 阎 纲 四 十 年 来 始终 不 能忘 却 “自此 见识 了陈 忠 实不 跟 风 的操 守 。不 然 ,按 我 的请求 写 出一篇 ‘反 击右 倾 翻 案 风 ’背 景 下揪 斗 走 资 派 的 小 说 来 .可 就 坑 了 忠 实 ,若 乎 此 。他 以后 能 不 能 写 出 《白鹿 原 》,能 不能评 上 茅盾文 学奖 ,可 就很难 说 了 。” 阎纲对 笔者这 样说
开始 受 到陕西 文学 界 的普遍 注意 。 1973年 ,他 发表 短篇 小
说 《接 班 以后 》,后 被 西安 电影 制 片 厂改 编 为 电影 《渭 水 新
歌》公 开 上映 ,还被 改编 成连 环画 出版 。1975年 ,陈忠实 发

《我们的四十年》:致敬电视人四十年奋进波澜壮阔

《我们的四十年》:致敬电视人四十年奋进波澜壮阔

龙源期刊网
《我们的四十年》:致敬电视人四十年奋进波澜壮阔
作者:杜迈南
来源:《综艺报》2018年第21期
剧集类型:青春记忆暖情剧
制作机构:时代光影、幸福蓝海影视、河北广电影视、甘肃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霍城考拉影业
播出时间:2018年11月11日
电视的出现及其内容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巨大,而反映这一生活层面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并不多见。

由王梓执导,庸人担任编剧,金世佳、柴碧云、李茂、徐小飒主演的电视剧《我们的四十年》以“电视行业”为切入点,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

《我们的四十年》改编自庸人的小说《电视》,讲述了几个北京胡同里的平民子弟40年间的成长、变化,其中既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拼搏历程,也表现了主人公的挫折和迷茫。

该剧出品人、制片人王锦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来观察,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好的40年。


在王锦看来,一台电视机的变化,背后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精神文化、经济发展的巨变。

剧本改编之初,王锦就与导演王梓,以及既是原著作者也是编剧的庸人等主创,分别深入国内电视机制造业一线工厂和几大电视台,进行大量采访和资料补充。

在走访中,那些老电视人为了事业积极进取的精神令王锦深受感动,“我们希望以电视出现在生活中为缘起,塑造一批在变革年代中,积极进取、追求改变、缔造梦想的小人物形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6―2016小说的电影改编四十年【摘要】小说改编成影片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渠道。

近四十年来,我国小说的电影改编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并根据时代条件和小说发展的情况,在观念和实践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梳理这一时期小说的电影改编观念,归纳和概括小说的电影改编实践,对推动电影创作、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提升电影工作整体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说;电影;改编观念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11-02在国内近四十年的电影创作实践中,改编自小说的影片为数不少。

这其中既有小说创作数量丰富、社会接受度广泛的考量,也有其叙事特点和电影具备一定相关性的原因,当然还有些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现实需求共同作用的因素夹杂其中。

从这个角度出发,梳理近四十年(1976―2016)来小说的电影改编,归纳和概括这一时期小说的电影改编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中期的改编:突出文学价值1976年以后,文艺创作的春天重新到来。

一大批诸如《班主任》《伤痕》《剪辑错了的故事》《乔厂长上任记》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率先在众多文艺形式中以旗手般的姿态确立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的启蒙价值,昭示了新时期文学“对以‘样板戏’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文学’的反思和否定,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论文学的反思和否定,确立了精英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文学的统治地位。

”[1]文学的急先锋姿态和创作实践,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对电影艺术的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1979年,改编自战争题材小说《桐柏英雄》的影片《小花》让业界和观众眼前一亮。

它不再把鲜血飞溅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作为表现的重点,而是一反常态,聚焦穿梭在战争中的永生、小花和翠姑三者之间的情感这条主线,着重体现战争背景下的人情人性,“标志着新时期电影创作的重大突破,事实上也成为中国新时期电影的真正发端”。

[2]《小花》的成功让电影理论界对电影和文学的合作共赢兴趣倍增。

张骏祥直言不讳:“导演的任务就是用自己掌握的电影艺术手段把作品的文学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王愿坚也强调:“在作品中充分体现‘电影的文学价值’,对于繁荣电影创作,提高电影的艺术质量是大有好处的。

”从此,突出文学价值的改编观念基本确立,电影改编也步入快车道,重点加强了对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现代经典名著和当代启蒙文学作品的改编。

在现代经典名著的改编方面,根据鲁迅、矛盾、张天翼、艾芜、沈从文、老舍、巴金、许地山等小说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药》《子夜》《包氏父子》《南行记》《边城》《骆驼祥子》、《寒夜》《春桃》等陆续登上银幕,让经典作品再次散发出浓郁的文学气息。

在启蒙文学改编方面,1980年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的《天云山传奇》一炮而红,既深刻传达出对历史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现代悲剧意识的有意探讨,也奠定了其在80年代初小说改编电影的里程碑地位。

随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等小说改编的电影大量涌现,使得原小说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和电影化接受,实现了小说文学价值和电影艺术价值的双丰收。

二、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的改编:体现为我所用进入80年代中后期,小说的电影改编仍在继续,但问题也逐渐暴露。

其一,可供改编的现代文学经典和启蒙文学作品越来越少。

其二,名家大师的作品在改编中也多少存在一些瑕疵。

其三,改编大多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面对叙事特征淡化的作品时,电影化的手段不足。

另外,伴随着新一轮西学东渐的风靡,非传统或逃离传统的叙事方法使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宏大主题和主流思想的束缚,而是朝着更加具有探索和革新意识的风格与形式迈进,这在客观上让传统的讲究线性叙事的电影化改编难以适应。

同时,西方的新浪潮、新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等众多文艺思潮的国内传播,对电影艺术创作震动颇多,大范围带动了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和探讨,表现在理论上就是“本体意识”的自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勇敢地剥离对文学的依附,表现出“为我所用”的电影自信和自立,用“电影的观念和手法”来拍摄影片,这也直接影响了改编的创作走向。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菊豆》《霸王别姬》等对原著小说扬弃式的改编创作。

这些电影作品高扬电影的本体大旗,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不把忠实于原著或从头至尾讲述一个完整的线性故事作为影片创作的圭臬,只把小说中对影片创作有益的部分拿来运用,通过光影、构图、造型、声音、色彩等技巧和意向、隐喻、象征等手法,传输导演对中国社会、民族历史、民俗民风、审美文化的理性思考和现实认知态度,具有作者电影的烙印。

正如电影学者指出的那样:“虽然他们的作品依然倚重于对小说的改编,然而,这些电影作品与小说的原貌大相径庭,大量的改动在所难免,完全的背离也变得情有可原,因为以空间结构的影片与以时间为结构的小说本质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因此忠于原作的改编电影完全没有可能出现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中”。

[3]三、90年代中后期――2010年左右的改编:彰显多元共存与小说比较个人化的创作方式相比,电影生产是多部门、多工种、多艺术门类的有机融合。

它虽然有受众面广、接受门槛低、直观表现好等优势,但电影拍摄的周期较长,还需要发行和放映体系,更需要国家资金的高投入。

建国以来,电影一直作为事业体制而不是工业体制在运行,只要能获批立项,主创人员可在艺术上心无旁骛地探索,无需考虑资金的来源和回收渠道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影视产品好莱坞化的蔓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影事业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的最后一块绿洲”,也逐步进入转制改革的洪流。

1992年之后,电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大规模推进。

1993年电影厂获得影片发行权进入市场运作时代,1997年社会资金获准加入,1999年社会民营影视机构获得单片出品权,2003年《电影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电影业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在阵痛中完成了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发展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创意化转型。

毋庸讳言,电影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电影创作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尤其是在剧本的选择上更加谨慎,更多地考虑读者关注度高、容易形成受众期待视野的小说,更多地考量投资回报和市场因素。

因此,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目的性更加明确,即追求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但必须承认,电影业改革的过程和影片对市场回报的重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艺术和商业多重欲望相互交织的过程。

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电影改编呈现出价值诉求上的多元共存的局面,既有《一个都不能少》《阳光灿烂的日子》《寻枪》等对电影不断艺术化探索的努力,也有《顽主》等对精英文化直接消解的作品,也有体现大众消费文化症候、直面市场需求的《甲方乙方》《天下无贼》《手机》《画皮》等电影,还有《凤凰琴》等专注主旋律营造的影片,当然更少不了《站直??,别趴下》《埋伏》、《没事偷着乐》《生活秀》《集结号》《我叫刘跃进》《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等摒弃宏大叙事模式、关注普通个体生活状态的平民风格化的佳作。

四、2010年以后的改编:凸显票房迷恋2010年后,中国电影进入了实质化的票房时代,开启了拜物教般的票房模式。

2010年,票房超过100亿。

2013年,攀升到200亿。

2014年,票房近300亿。

2015年,达到440亿。

2016年春节期间,单日票房又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超过8亿元。

票房的几何级增长,的确能从某些层面反映电影产业的繁荣。

但对数字的过度关注,也暗示出普遍存在的对票房的排他性崇拜和对市场的非理性的迎合欲望。

正是这种众生推崇的票房数字和票房神话,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电影创作的方向,迷乱了这个时期的小说的电影改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迎合读图时代的特点,视觉快感重于剧本创作。

大量经小说改编的电影,或专于画面构图的精益求精,或故意用一些刺激人们感官的图像引发有意注意,反倒在剧本结构、艺术化探索方面导致观众理解的偏颇或者主题意蕴产生位移。

如《金陵十三钗》,因对风尘女子外貌和体态身姿的过度画面渲染,削弱了剧本的悲剧意识和历史价值。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白鹿原》,也因对田小娥身体的大胆表现以及与黑娃的情欲纠葛,消解了原小说强烈的精神史诗风格。

二是迎合主体受众群,张扬青春重于怀旧反思。

中青年是电影市场的主体受众群,许多改编影片打着怀旧的标签,通过展现曾经的纯真感动和原始冲动,以此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如《匆匆那年》《左耳》《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

虽然这些青春片票房飘红,却在艺术表现上着力张扬年轻力量和荷尔蒙激情,缺乏对逝去岁月的反思和认知,显得轻薄,底蕴不深重。

三是迎合市场需求,消费性娱乐重于现实性关怀。

出于票房的考量,小说的改编更愿意突出可资消费的元素,哪怕是虚幻或假想的内容,也比直面现实、拷问当下的影片更具票房的保值作用。

比如《九层妖塔》《智取威虎山》《听风者》等诸多作品,通过对奇幻事件的神秘化呈现、对红色经典和英雄人物的奇观化改写,使得枯燥的内容和历史事件充满了娱乐气息,获得了大众化消费的空间,均实现了几亿元的票房。

而改编自小说《深圳西北角》的电影《非同小可》,因其聚焦城市打工族的情感和人生抉择,缺乏大众化、娱乐化的消费空间,票房惨淡。

五、结语近四十年来,小说的电影改编虽然特点和表象各不相同,但对今后的改编有几点启示:首先,对小说的改编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体现电影的艺术价值;其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契合当下社会思潮的大环境和电影发展的阶段性需要;第三,不能一叶障目,必须考虑市场性和艺术性的有机融合;最后,不能坐井观天,必须用虚怀若谷的心态和开放的眼光,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改编电影的经验,充实力量、增强能力,有效提升国内小说电影改编的整体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电影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陶东风,和磊.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韩炜,陈晓云.新中国电影史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68.[3]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131.作者简介:胡泊(1976-),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广播影视学会副会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史和影视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